回覆列表
  • 1 # 牆角的一隻貓

    因為臨帖始終是臨別人的,還沒有把每個字的書寫方法牢記在心。相當於自己看了別人的文章,自己不會寫文章一個道理。

  • 2 # 歐楷愛好者武金

    非常有幸回答為什麼臨帖寫的蠻好,到創作卻什麼也寫不出來了?

    首先第一點是臨帖的過程基本完成,下了很多苦功夫,這還不夠,因為臨是帖子臨,臨的非常好了,就要更進一步,儲備字型結構,加深印象,這時就要意臨或者背帖,不看原帖臨一段文章,或者把自己喜歡的帖子背下來,開始背臨原帖,背臨寫的蠻好了,各種字的筆畫,結構,字在作品中的不同表現,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內外結構,長短胖瘦都熟了,腦海中有儲備了,是自己東西了,拿筆就能表達了,才能信手拈來,這樣才是創作時胸有成竹。

    第二,一個好的書法家書法寫的成熟了,文化儲奮也得加強豐富,比如古詩詞,古文,儒家學說,孔孟之道,老子《道德經》,都是創作書法作品很好素材。《大學》,《中庸》,《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等古文章都是我們儲備書法字量的好方法。

    第三,前邊的學習和臨帖還有意臨,背臨都駕輕就熟了,創作書法作品才會信手拈來,胸有成竹,書法學習是個過程急不得,一關一關,一步一步走過才能完全掌握,每天堅持,寫好一個字也是收穫,摩厲以需,才能寫出好的書法作品,個人見解,多指正。

  • 3 # 道州書童

    很多人苦苦臨帖,可是一到創作就把臨的貼都忘了,啥也不會了,這是一種學習書法過程中很正常的現象,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創作的太少了。

    相對於創作,臨帖可能更放鬆一點,臨帖是照著字帖寫,有一個參照物,相對來說書寫者會放鬆很多,寫起來也比較輕鬆,寫完也很有成就感,書寫的結果一般都能很好的激勵下一次書寫,能夠給書寫者很好的反饋。

    而創作則比較難一點,它既需要動手,還需要動腦,創作之前要找內容、查字典、設計書寫的章法等等,書寫的結果很多時候令書寫者不滿意,還要不斷的修改,一幅新的創作內容往往會耗費作者一天的時間,有時候還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結果。

    創作寫不好也是正常的情況啦,所以,創作和臨帖一樣,同樣需要大量的訓練,只有不斷的訓練,才能掌握創作的要領,不斷的提升創作的水平,到最後才能自由的進行創作。

    1:多做背臨訓練

    背臨就是脫離字帖去背帖,分為單字的背臨、單行的背臨、單頁的背臨和整篇內容的背臨。

    背臨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比如進行單字的背臨,就是寫完這個字以後,合上字帖,把這個字默寫下來。

    背臨的關鍵部分其實是修改,就是你背臨完以後,寫的到底對不對,哪裡出問題了,要和原帖對照一下,把出錯的地方改正過來,然後比著字帖寫一遍,寫完以後再背臨一遍,這樣反覆進行兩三次。經過這樣一個訓練以後,你對於這個字的理解就會加深很多,也能提高書寫者對於字帖結構的理解和記憶,下次創作的時候遇到這個字,一般就可以寫個八九不離十。臨和臨帖是相互促進的,一方面背臨可以促進對臨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對臨也是背臨的基礎。對臨和背臨相互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背臨也是從臨帖到創作過度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沒有經過背臨訓練,直接就去創作,這樣是不合理的,需要背臨來過度一下。

    因為我們現在缺少給人的書寫環境,平時用毛筆的時間太少,需要用這種方法來彌補書寫的不足。

    2、多做集字創作訓練

    所謂集字創作訓練,就是把字帖裡的字集合起來,形成一篇創作內容。

    比如你要用顏體創作李白的古詩《望廬山瀑布》,就先要從顏真卿的《顏勤禮碑》裡面把這首詩的每一個字都找出來,《顏勤禮碑》裡面沒有的字,則用裡面的筆畫把這個字拼湊出來。

    然後把這些字集合在一塊,寫成一幅楷書作品:《望廬山瀑布》,這樣每一個字都來自於字帖,每一個字都有出處,作品的風格取向也很明顯。

    不但進行了創作的章法訓練,也是一種變相的臨帖訓練,對於更好的掌握書寫的技法和更好的記憶字帖有很好的訓練作用。所以,集字訓練對於正式的創作的幫助是非常大大,一個字帖,你用一年的時間去進行100首古詩的集字創作訓練,我敢保證以後你遇到任何古詩都能信手拈來,完全不費吹灰之力,也根本不用查字典,100首古詩的創作真的能讓你把這本字帖瞭解的透透的。

    這在現在的訓練科學上也是有驗證的,平時的臨帖就相當於基礎訓練,集字創作的訓練是有針對性的訓練,是針對你個人情況的訓練,所以訓練的效果才最好。

    這一點其實在體育界得到了很好的運用,比如足球運動員的訓練,就是把整個足球比賽所需要的動作、技能進行分解訓練,然後根據個人的情況,對於掌握的不好的技能,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這是一種很科學的方法。

    3、多做模仿性的創作訓練

    一般寫一個字,寫10遍8遍未必能夠記得住,但是用這個字進行一次集字創作的訓練,你就能牢牢的記住這個字,很難忘記,比單獨的臨帖的效率要高的多的多。

  • 4 # 齊魯書畫院楊老師

    首先作者提出的問題是學習書法的朋友經常遇到的問題,那這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作為一個書法老師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第一點:臨帖不深,學習書法四字要訣,看準慢寫,眼裡沒字,心裡沒字,沒有用心去思考,沒有用眼去觀察,是寫不好字的,只是每天在重複錯誤,就是浪費時間,心裡有字怎麼會不會創作呢,我經常看到一些書友,每天都在重複錯誤,沒有意義。

    第二點,要會臨帖,要有創造性的臨帖,你在創作的過程中,遇到沒有學過的字怎麼辦,就需要你平時加強創作性的臨帖。來豐富積累自己的創作營養,什麼是創作性臨帖,要學會對比,挪用,用已有的部首創作性的拼湊,不是死臨帖。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5 # 素清雲

    書法的學習分為臨帖和創作這兩塊,臨帖和創作也有一個先後順序,具備了精湛的臨帖基礎後才有可能創作出好的書法作品。不過具備不錯的臨帖基礎也不等於就會創作,這中間需要一個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也有它自身的一些要求,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臨創期

    創作和臨摹一樣需要一些理論的支撐,講究方法,並不是說創作就可以創作,那些書法大家之所以可以創作出不錯的作品,是因為私底下的刻苦訓練。臨創期就是在臨摹不錯的情況初步進行創作嘗試的時期,這一時期主要以集字創作為主,就是有字帖裡面的字來進行組合創作。這個過程不到位的話,就沒辦法進行下一個階段的練習。

    作品調整期

    透過集字創作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字與字之間不和諧,導致通篇作品不協調。這是由於章法佈局與氣息不暢造成的,一般來說解決的方法就是借用字帖裡的章法佈局,進行自己創作的調整。而這個時期往往會被人忽視,導致認為集字便是會創作了,就會產生創作不過如此的錯誤判斷,而這樣意識就會一直停留在臨摹階段,導致無法脫帖進行自我創作的表達。

    脫帖期

    在進行了大量了前面兩個時期的練習後,就會達到熟練的程度,這時的創作完全是自我的表達,且更具性情。這個時期創作的特點是胸有成竹,下筆有神,書法的變化瞬間之內就可以表達出來,這是對各個功夫的綜合考驗。

    因此臨帖厲害不一定就是懂得創作,而創作必須是具有高超的臨帖基礎,大量的臨創轉換的訓練,以及對書法各個對比變化高超的統一方法,是比較高的考驗。

  • 6 # 神韻軒書法

    我臨蘇東坡的《李太白仙詩卷》和《渡海帖》時,為了避免創作時寫不出來,作了反覆的對臨和背臨,另外把一本蘇東坡的集聯字帖也用相同方法臨摹。

    (蘇東坡書李白太仙詩卷)

    在創作時,加進了顏體行書的特徵,用筆增加澀意和篆意。把蘇體儘量寫雄渾開闊,增加結構內部空白,保留蘇體的一些特徵,如橫細豎粗,字形的左低右高,書法作品面貌在二家法帖之間。(下面四張圖片是筆者的創作訓練習作。)

    多作背臨和創作訓練,那麼實際創作時,就不存在寫不出來。

    啟功先生談臨帖:

    他說:"把字帖儘量放到離下筆處最近的位置、這樣才能看清筆畫輕重及位置,還便於臨寫的字與字帖對照。及時發現問題,初學者應強調形似再追求神似,不要以臨得不似而強說自己是意臨。″

    (蘇東坡書李太白仙詩卷)

  • 7 # 雨夜構想

    很多人都遇到這問題,平時臨帖寫的還不錯,一到創作作品的時候就不會寫字了。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臨帖不到位,練習的不夠熟練。臨帖的時候看著字帖寫,不需要刻意的記住筆畫筆順和結構。只需要按照字帖臨習就完全可以了,並且可以寫的很好。但是脫離字帖就不會寫字,這是因為練習不到位,手部肌肉沒有產生記憶。很多字在脫離字帖之後就已經忘了該怎麼寫,找不到臨帖時候的感覺。如果有這樣的問題產生,就必須要再臨帖,做到精臨,背臨。直到完全背臨熟記整個字帖的所有字,爛熟於心才可以。在創作的時候一定要善於利用字帖的筆畫部首和間架結構,尤其是遇到字帖裡沒有的字,要學會舉一反三,把字帖的筆畫和結構運用到字帖裡沒有的字裡邊去。

    說到字帖裡沒有的字這就是第二個原因,我們臨習的字帖不可能完全包括所有的漢字,總會有一些字是在字帖裡沒有出現過的,這時候就要求我們學會舉一反三的運用了。字帖裡沒有的字,並不是生僻字,也不一定是不常用的字。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發現那些字,注意它的寫法,並且加以練習,然後把它運用到創作中去就可以了。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做到儘量多臨帖,畢竟臨帖越多能夠接觸到的字也就越多,在創作中可以發揮的空間才會越來越大。才會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創作作品的時候,第一個字一定要寫好。第一個字是整篇作品的靈魂,第一個字寫好將帶動全篇的創作水平。看看古貼中的第一個字就可以發現,在全篇的佈局之中,都是非常重視第一個字的書寫。既然古人在巨量的書寫過程中總結出來這麼好的經驗,那我們就要靈活的運用。把古人留給我們的經驗發揚光大,傳承發展下去。

    書法的練習和巨量的臨帖是分不開的,只有堅持不懈的練習,持之以恆的努力。才會在創作的時候發揮自己最大的水平,看到自己最真實的實力。

  • 8 # 張大白9158

    因為臨帖有個模型,而大多人大腦里根本沒有這個記憶性的影子,即便有也是短暫性隨心所欲的,還有就是個人專注度和個人性格,如果態度和時間同時出發,萬事則不難.

  • 9 # 竇國書法

    臨帖好,說明基本功可以了,但作品,就像練搏擊的,基本的打法學會了,那就是上臺捱打了,只有捱打多了,你也知道怎麼打人了。

  • 10 # 地當紙

    很簡單的問題讓許多人說複雜了,臨帖到創作必須過三關,點劃關,結構關,力度關,否則,出不了門。

    好多寫的不錯了,前二關沒問題,雖然字是很象了,但力度關不過,還是在描字的狀態。

    要過力度關,首當多悟帖,這力是咋發的,把原由找到了,也就明白了書法的秘決,否則,永遠入不了書法之門,何談創作,所謂的創作,江湖體罷了。

    臨帖與創作,沒有必然的割裂,不是什麼涇渭分明.田蘊章老師有句名言,你死盯字帖,把字寫透了,自己的風格自出,這個透字,精到。

  • 11 # 千年蘭亭

    臨帖與創作是書法學習的兩個環節。打個比方,我們每個人都會哼幾首歌,即便五音不全的人,“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也是會唱的,可是要創作一首歌,卻少有人會。

    學唱人家的歌要簡單很多,跟著旋律哼,聽多了、唱多了也就會的。但要自己創作一首歌,卻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巧。

    書法也是如此。臨帖好比是學唱別人的歌,而創作則好比是自己寫一首新歌,難度可想而知。

    會臨帖卻不會創作,說到底是知識沒有融會貫通,不會舉一反三,不能靈活運用。

    這就好比很多學生上課很認真,老師講的都聽懂了,課後作業也會做,但一到考試就不會。這類學生就是學的死,沒有開竅,沒有真正弄懂知識點。

    要想提高創作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縮時背臨

    背臨大家都知道,但什麼叫“縮時背臨”?即每次有意識地縮短一件碑帖的背臨時間。

    比如某件碑帖,平時背臨一遍需要20分鐘,透過一段時間練習,將其縮至18分鐘,再到15分鐘,如此這般,加快背臨速度,將其書法風格自覺時轉化為書寫習慣。

    書寫習慣一旦養成,創作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表最強出來。

    2、貪吃蛇遊戲

    “貪吃蛇”是一種很簡單的遊戲,隨著蛇的長度越來越長,難度也越來越大,考的是心、眼、手的配合。

    書法練習中的“貪吃蛇”,是指逐漸增加字數的集字。集字既可以說是一種訓練方法,又可說是一種小遊戲,它可增加學習書法的樂趣,打破臨帖的枯燥。

    集字可以從兩三個字開始,逐漸增加,直至一行、一段、一篇,這就類似“貪吃蛇”。隨著字數的增加,難度當然也就越大。

    貪吃蛇遊戲,是從臨帖向創作過渡的常用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 12 # 柏柏刺客

    在臨帖和創作之間,還有些環節被初學者忽略了,或者說還沒有做好,所以才會導致題目中所描述的現象發生。

    在有字帖作為記憶參照的情況下,大多數人能夠準確的臨摹字形的特點和間架結構。問題是對每個字的熟練程度有多少?是不是達到了背臨的程度?

    背臨也是臨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脫離字帖參照,憑藉記憶把臨習過的字默寫出來。要做到背臨,首先要看書寫者對字帖認讀的深度。

    現在網上學書法很方便,平時有閒餘時間,就拿出手機仔細琢磨字帖裡面的單字,或者看看單字教學的影片。一邊加深記憶,一邊觀摩老師的筆法,日積月累肯定有所收益。

    另外,要做到背臨,手上的功夫肯定少不了,古人講“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大概就是說要多實踐的意思。不僅要眼睛記熟,手也要透過大量書寫形成肌肉記憶,提起筆來腦海裡立刻有形象,手上能準確寫出來,就達到了背臨的要求。

    另一個環節,就是小規模的嘗試創作,寫一些過渡性的小品。比如一段詩詞,或者幾句名言,內容獨立完整,書法形式符合章法要求。如果沒把握,可以透過集字的方法,先把內容用字帖裡的字組合起來,寫幾幅小稿安排一下字形和章法,胸有成竹以後再寫出來,這樣半臨摹半創作的結合方法,在書法學習過程中是很有效果的。

    集字練習的開始階段,以臨為主,以創作為輔。力爭還原原字帖的風貌,目的在於熟悉創作的過程,獨立的書寫自己想要的內容,有一定實用性。隨著創作經驗的積累,書寫的熟練,可以逐漸嘗試在原字帖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風格,突出個人對書法內容的理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創作。當然,這同樣需要長時間的鍛鍊和領域才能實現。

    古人說“入帖容易出帖難”,就是說古人也意識到了臨帖和創作之間的關係。直接的從臨帖階段跨越到創作階段一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我們認真總結、堅持學習,肯定會找到更多的解決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看的災難電影可以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