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蔓越莓影視劇
-
2 # 娛樂一下好心情
《大贏家》。
定位是一部解壓喜劇,它達到了其定位的水準,甚至向觀眾提供了更多。
故事設定確實有些意思。華語電影裡搶銀行的作品有不少,但像《大贏家》這樣的卻是少見。為什麼呢?因為《大贏家》是“合理合法搶銀行”。搶銀行還能合理合法?沒錯。影片背景設定在一家要進行搶劫演習的銀行,所有人都認為只是走個過場,但扮演“劫匪”的模範職工嚴謹卻是做足準備,並決定一絲不苟地完成任務,哪怕演習也容不得半點弄虛作假。就是這樣的設定,使得影片擁有了無限種搞笑的可能。
大鵬本就自帶喜劇感,主角叫嚴謹,演得也很嚴謹,他將劫匪的窮兇極惡透過黑色幽默的形式演繹出來,這一點既好笑,卻又能引人深思。我們常說認真你就輸了,但認真的嚴謹反倒成了最後的贏家。
“2020很壓抑”,近來很多人都這樣說。人們盼著撥雲見日,盼著一切如常。作為2020年的開年解壓喜劇,《大贏家》不僅幽默搞笑,還充滿了正能量。它讓我們在大笑之餘,也被主人公的認真精神感動,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非常感慨的《大贏家》原版臺詞:
以下這段話可能會成為我的遺言: 我是怎樣成為一個窮兇極惡的劫匪的,其實我所經歷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經歷著,被家人冷落,被領導誤會,被同事排擠,無論自己怎樣努力,生活都不會有起色,於是我開始不滿,抱怨,想要不勞而獲,可能有的人不敢去搶銀行,但是在這樣的時候,他選擇了去做其他錯誤的事情,希望現在的我可以成為你們的前車之鑑,當你發現自己的慾望超過了自己的努力跟能力的時候,我想提醒你,千萬不要踏上歧途,因為一旦邁出那一步,都永遠不能回頭了。
希望大鵬作為一名電影人,可以保持劇中所飾演的這個角色嚴謹一樣,一樣嚴謹,成為中國電影業一名推動者,助力者,演繹與導演之路一路長紅。
結尾的彩蛋我也很喜歡。
-
3 # a秋語
我感覺還是大鵬作品《縫紉機樂隊》畢竟好。
有笑,有淚,有夢想,有情懷。
《縫紉機樂隊》並不是單純的喜劇,而在笑點包裹和串聯下,傳遞給觀眾一種搖滾情懷,是一部更加完整的作品。每位角色構造的都很飽滿、個性鮮明,故事節奏流暢,有笑點,有淚點。看完之後忍不住擦著眼淚感嘆好電影。
說它是好電影,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第一,臺詞簡短,有力道。
第二,場景設計精緻,有美感。
第三,情節連貫,不拖沓。
第四,每一首歌都很好聽。
第五,有共鳴,有溫情。
最後,希望大鵬可以越來越好,拍出更好的作品給我們。
你的努力不會白費的,加油大鵬!
-
4 # 少夢電影
其實吧,我知道大鵬,是在他的的《屌絲男士》上知道的,那個系列的小短片,是很不錯,裡面的很多段子,包袱,到現在看起來還是挺搞笑的,《煎餅俠》怎麼說呢,我個人是不太喜歡的,我喜歡的是《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有喜劇,有催淚,有美女,有情懷,是非常不錯的一個電影,
-
5 # 老張的後院
閒來無事,看到廣告,難得白嫖,索性支援。
這就是我看《大贏家》的初衷,看之前順手查了一下,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以為它是翻拍自07年的南韓電影《率性而活》,其實不是,《大贏家》和《率性而活》,都是改編自小說《遊戲永無結束時》。所以也自然的沒有和《率性而活》去比較的意義。
因為主演是大鵬,所以真的很難不讓我把這部電影當做爆米花電影去看,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大贏家》是很成功的,至少我笑了好幾次,特別是俯臥撐的梗。
但是真正讓我感到震撼的除了大鵬的演技之外,就是這部電影的深度了。
我不想刻意拔高影片的“教育”作用。對於喜劇電影來說,能讓觀眾笑,就成功了一大半,但如果觀眾能在笑的時候,有一點點思考,那就是一部好電影。
這個電影的核心故事就講了一次銀行搶劫的演戲,所有人都覺得演習嘛,走個流程就過去了。只有兩個人想認真搞,一個是扮演劫匪的銀行員工嚴謹,另一個是警察局老局長。(我們關於防疫的日常演習、預警流程,平日是怎樣準備的?)
毛主席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電影的主人公嚴謹毫無疑問是個“好人”,是個認真的人。
電影中有三類人。
第一類是嚴謹和警察局長,一絲不苟想把這個演習做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類是絕大多數參與演習的銀行員工和警察,他們就覺得走個流程就好,趕緊結束收工,回家陪老婆孩子去;
第三類是以銀行行長為代表的部分官僚,尸位素餐、嫉賢妒能、懶政怠政。
第三類為什麼反對“認真”二字?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他們躺著不動就有大把的利益——所以我為什麼要動呢?萬一動錯了呢?對他們而言工作有如王八養生,你不動可以頤養千年,你一“動”就容易出錯,出了錯就要負責任。所以是萬萬“動”不得的,非但自己不動,還不讓別人動。電影裡行長為什麼對嚴謹百般打壓,還用開除員工來威脅他迅速結束演習,就是這個道理。
有多少“認真”的人,他們不被群眾理解,覺得小題大做、死腦筋;他們被領導打壓,覺得不顧大局、不講政治。類似的故事曾經在上演,現在在複製。
這部電影上映的太是時候了,如果往常的話可能就會當成一個大眾喜劇,一笑而過;現在來看真是無數細節投射進現實,一唱三嘆,百感迴腸。
說完對映說感受,其實站在嚴謹這個小員工的視角上,更容易獲得共鳴:
認真對待生活的人,可以成為人生大贏家。
那麼,我們該怎樣做才算認真對待生活呢?
首先,對自己負責,不浪費時間,把注意力用在自己的成長上。
其次,認真工作,找到工作對自己和他人的意義。
再次,找到心中所愛,用積極的態度應對生活中的苦難。
就像尼采說的:“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雖然現實中並沒有那麼多大團圓的結局。
-
6 # 雲薹殿下
董成鵬,又名大鵬,1982年1月12日出生於吉林省集安市,演員、主持人、音樂人,趙本山第53位弟子,畢業於吉林建築大學。
董成鵬,提到董成鵬,粉絲們會親切地稱其為大鵬。不少人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大鵬嘚吧嘚》和《屌絲男士》。董成鵬同時主持著多檔衛視的綜藝節目,活躍於網路和大熒幕,還寫了一本記錄成長與奮鬥的自傳。
董成鵬的代表作品:《煎餅俠》、《屌絲男士》、《大贏家》
董成鵬更是憑藉電影《煎餅俠》,榮獲第12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新人導演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
7 # 咔嚓影視匯
我喜歡他的《縫紉機樂隊》。
《縫紉機樂隊》告訴我們,夢想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就算我們還小,即便我們已經長大,希希爸爸學了鋼琴之後當了音樂老師,每個月工資1700,然後組樂團的時候,他說:“我已經沒臉玩兒音樂了。”“但是,希希還小,希希有夢想,我應該無條件的支援。”聽起來像是一個很開明的爸爸說的話,可是,他自己的夢想呢。已經像大多數人的一樣,死掉了,因為害怕。
而另一個人——“吉他大帝”楊雙樹,老爺子是樂隊裡年齡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個因為搖滾而搖滾的,他的診所裡收藏的那些吉他,每一把都有故事,另一個細節,在樂隊排練的時候,老爺子拿出自己的吉他之後,從口袋裡掏出手絹細心擦拭吉他的時候,那是真的愛自己的吉他。胡亮因為是第一次見到這把有名的吉他,因為好奇心想要動手去摸楊大爺的吉他的時候,手被楊大爺拍掉了,還伴隨著一句“滾”。足以見得大爺對此有多珍重。
夢想當然不能當飯吃,情懷也不能當錢花,可是,它可以讓人相信我仍有所期待,胡亮給那對熱血情侶錢,請他們幫忙宣傳演唱會的時候,程宮罵他傻,他覺得那是騙人的,不可信。可是後來,騎行的那對情侶真的在摩托後座插著錦旗旅行的時候,是不是,我們期待的東西真的會成真。
如果你的內心動容過,那麼,你的夢想就有意義,因為你熱愛的東西,不會騙你。所以,搖滾吧,音樂,搖滾吧,夢想!
-
8 # 剪輯經典電影
《縫紉機樂隊》是由他城影業、儒意影業、青春光線、萬達影業、樂合影業出品,由董成鵬執導,董成鵬、喬杉、古力娜扎、李鴻其、韓童生、曲雋希、岳雲鵬、于謙、於洋、代樂樂、宋小寶、周冬雨等主演的喜劇電影。
小鎮青年胡亮(喬杉飾)為守護家鄉的搖滾公園,高薪請來音樂經紀人程宮(董成鵬飾)。最後集合了鼓手炸藥(李鴻其飾)、貝斯手丁建國(古力娜扎飾)、吉他手楊雙樹(韓童生飾)、鍵盤手希希(曲雋希飾)。他們共同組建了“縫紉機樂隊”。六人從冷清的樂隊招募現場並肩走到有萬千觀眾的演出舞臺。演出籌備之際,當地房地產大亨為儘快拆除公園,願出高價取消演出。大家在追逐夢想途中接連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
9 # 小叉看劇
首先感謝朋友們閱讀,我是小叉混剪,電影我不太瞭解,反正我比較喜歡大鵬的屌絲男士,有以下幾點:
《屌絲男士》的背後有很多編劇,雖然並非由大鵬一人創作,但集編、導、演於一身的他,是要對創作質量負責的。為什麼說大鵬才華有限,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屌絲男士》的段子,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腦洞很大。腦洞在這裡是一箇中性詞。
腦洞大,是喜劇人應具備的素質。但事實上,腦洞的大小跟笑聲的大小並不呈正比。腦洞大是會造成足夠大的反差,但不是所有的反差都能讓觀眾笑。這就導致,看《屌絲男士》的段子,好像抽獎一樣。抽中了,會引起觀眾爆笑;但大多數時候,觀眾抽到的都是“謝謝參與”,哭笑不得。
我們來具體分析,基本上,《屌絲男士》的段子可分兩類:
一、臺詞曲解:即把觀眾理解的東西,強行進行無厘頭解讀。
比如大長臉請大鵬吃飯,說後面還有一道硬菜,然後,服務員端上來兩塊磚。
比如大鵬半夜醒來,說做了個噩(餓)夢,然後開始吃漢堡。
二、畫面曲解:先讓你好奇,鏡頭拉開或反打,再告訴你真相。
比如大鵬跟老婆躺在床上,大鵬說:你這也太明顯了吧,老婆說:我怎麼了。然後鏡頭拉開,床上還躺著第三個人。
比如大鵬給兩夫妻算命,大鵬說:你倆靠近點。兩人不斷靠近。大鵬說,我是讓你們離我近點。鏡頭拉開:兩夫妻與大鵬隔了一條街。
前後反差,本是段子劇最常用的套路,但在不鋪墊人設的情況下,很容易用力過猛,笑點低的觀眾可能會呵呵一樂,但多數時候觀眾會懷疑人物的動機。人設不清晰,觀眾會想不通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比如,兩個人一起吃飯,為什麼服務員會端上來兩塊磚?最後觀眾得出結論:不是服務員有病,就是顧客有病。再比如:大鵬喝了一口可樂,發現沒氣了。於是拿出打氣筒,給可樂打氣,這是正常人乾的事嗎?當然,不是說,人物一定要正常,而是應該事先讓觀眾知道,這個人是會幹出這種事的,不然觀眾很難get到笑點。
但,不得不承認,《屌絲男士》確實也有特別好笑的段子。最經典的,也是觀眾印象最深刻的“喬杉按摩系列”。按型別,這個也可以歸到臺詞曲解裡面。喬杉點了一個“粉紅誘惑”專案,結果,按摩小姐給染了一個粉紅色的腳趾甲.....
那我們來分析一下,既然也是套路,為什麼這個比較好笑。原因如下:
一、喬杉的人設很清晰。
喬杉應該是《屌絲男士》裡為數不多的人設清晰的之一(馬麗算一個,柳巖勉強也算),他就是一個有色心沒色膽的屌絲。而且這個人設特別接地氣,這也是很多網友喜歡甚至同情喬杉的原因。按人設設計劇情,質量一般都不會太低。如果人設不清晰,觀眾就很難有代入感。比如大鵬,人設最混亂,觀眾既熟悉又陌生,出現的次數最多,卻與觀眾有隔膜。
二、喬杉的行為動機與性的擦邊球,相得益彰。
性是喜劇裡很好用的手段。但用的不好,就容易變low。比如公交車裡空蕩蕩,幾個男的卻擠在一名女孩身邊,特別直男癌。而且,這種low段子,觀眾即使想笑,也不好意思笑出來。但喬杉按摩系列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把人人都有的性的慾望給點燃了,但每次又能給熄滅。這樣,即使是女觀眾也會大聲笑出來。
三、人物有了慾望,想夠卻夠不著,觀眾幸災樂禍。
現在來分析最關鍵的一點,為什麼同樣是反差,有的搞笑有的不搞笑。這裡要引入一個詞:叫優越感。喜劇裡的人物,之所以好笑,大都是讓觀眾產生了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是演員用低姿態換來的,而觀眾則透過笑聲,來放棄這個優越感,以達成演員與觀眾的和諧與平衡。動圖
演員低姿態最直接的表現方式是:表現出弱智、智障的一面。但這種低姿態,觀眾很可能不會放棄優越感,甚至很反感。《屌絲男士》裡的很多段子,都是這種看似誇張,其實很弱智的方式。
還有一種低姿態方式,是讓裡面的人物倒黴,沒有任何前因後果的倒黴。這種方式的接受度因人而異。有人會覺得搞笑,有人則會覺得太刻意太假,也就不會放棄優越感。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基於人物性格、不基於情節的自然發展,而強行製造的反差,都會讓人犯尷尬癌。
醫生給大鵬做膝跳反射,大鵬一腳把醫生踢倒,這個笑點是有的。後面為了製造更大的反差,醫生渾身是傷,還反覆給大鵬做膝跳反應,這個就屬於強行製造反差。
而喬杉按摩系列,是因為性格缺陷(好色),而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低姿態。觀眾在看的過程中,並沒有感覺到刻意。另外,喬杉的慾望是:要做真正的大保健,結果塗了粉紅腳趾甲。從大保健到粉紅腳趾甲,這個反差非常之大。同時,觀眾會產生一種“活該”的情緒。也就是說,觀眾產生了優越感,但又特別理解他,同情他,於是願意把這種優越感放棄,跟他達成一種平衡。於是,觀眾笑了出來。
真正好笑的喜劇,並不一定高雅有格調,一樣可以接地氣。不能因為屌絲的定位,而放棄對喜劇質量的追求。大鵬應該從喬杉按摩系列中,多總結喜劇經驗,多為觀眾奉獻高質量的喜劇作品。
回覆列表
總體這部電影是很棒的,前面搞笑為主,為後面煽情進行鋪墊,電影主要講的就是男主嚴謹是一個做什麼事情都很嚴謹的一個人,就連銀行搶劫演習都演的很逼真,並且男主這個角色我覺得大鵬確實是很合適,反而覺得柳巖在這部戲裡面飾演的角色有點醬油。
其實電影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們人生中總是會出現被孤立被冷漠的情況,甚至我們自己都覺得沒有希望了,但是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繼續堅持下去,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做事情循規蹈矩,不能馬虎大意,就像電影結束說的一句話“心態上我們可以放鬆,但是做事情上還是要嚴謹一些”。
電影中其實很多話都是我們人生中的旗幟,就像老警察說的“記住,結果不重要,認真對待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是贏家”,其實我們工作中都會遇到誤解和排斥,就像工作中遇到困難一樣,有些問題我們努力過了,縱使最後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是我們內心起碼是問心無愧的。說到這突然想起一句名言,也不知道在這說合不合適“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天意”。
電影末尾階段有一個大鵬對鏡頭的獨白,就這一段我相信看過的人應該心裡都有感觸,因為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有這方面的經歷的,無論我們內心有多麼的不甘和委屈,我們一定要堅持住,不要放棄。
“當你發現自己的慾望超過了自己的努力能力的時候,我想提醒你,千萬不要踏上歧途,因為一旦邁出那一步,就永遠都不能回頭了”,這句話是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也是大鵬在攝像頭說的一句話,如果你心生罪念或者其他惡念,你一定要控制自己,多邁一步可能就是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