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開孫藥師
-
2 # 藥師方健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會特別注意,但是在“運動療法”上,很多人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糖尿病患者如果運動,也要講究方法,方法、時間不對,也是會影響運動效果的,甚至可能會起反效果。
糖尿病患者是清晨鍛鍊好還是下午鍛鍊好?
人們經常會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的時間彌足珍貴,所以很多人喜歡早上鍛鍊,但其實暮練益處更大。因為大多數晨練患者處於空腹狀態,這樣容易誘發低血糖,尤其不要在寒冷或濃霧未散的早晨運動。對於糖尿病患者,相比較而言暮練比晨練好。在黃昏,人的心率、血壓最平穩。所以這個時間段鍛鍊,人體舒適度最好,可以放鬆心情,消除白天的緊張情緒。運動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空腹運動。
在空腹的狀態下運動容易出現低血糖的現象,引起頭暈,渾身無力,出很多虛汗等,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還有可能因為這種情況暈眩下去,因此,為了身體考慮,建議在吃完飯後的半小時運動,或者在運動前先吃點餅乾、麵包之類的零食。運動時隨身攜帶少量餅乾和糖果,以防運動中出現頭暈、乏力等低血糖症狀。
(2)運動前監測血糖。
血糖過低運動會導致低血糖,可若血糖大於13.9mmol/L,進行運動也不安全。因為運動時血糖過高會促使體內產生一種叫酮酸的物質,可以引起酸中毒,加上運動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大腦供氧不足,甚至導致暈厥、摔傷。所以,運動前監測血糖是非常必要的,根據資料適當調整自己的運動量。
(3)運動要適度。
糖尿病患者以中低強度的節律性運動為好,如快走、慢跑、打打羽毛球、跳跳廣場舞等。如果劇烈運動容易使血糖波動,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心腦腎血管受損,極容易出現腦出血、心肌梗死等意外。運動過程中及時補水,運動後應做5~10分鐘恢復活動以平復心率。不要立即洗涼水澡,休息一段時間後,可以洗溫水澡。及時擦汗,避免著涼,不要立即進空調房。
(4)不是越晚運動越好。
然而要記住,暮練效果好並不代表越晚鍛鍊越好。因為晚上10點之後,人體生命體徵逐漸趨於平靜狀態,為安眠做準備。如果這時進行運動,尤其是激烈運動,會使機體處於亢奮狀態,以致影響睡眠和血糖、血壓的平穩,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不要在晚上10點後運動。
結語
不管是早上鍛鍊還是晚上鍛鍊,只要堅持每天定時適量有規律地鍛鍊,這樣和藥物配合起來,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祝願所有糖尿病友都能控好血糖,健康每一天。
-
3 # 貝樂le眠66
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的時機宜選擇餐後60~90分鐘最佳,清晨鍛鍊好還是下午鍛鍊好?有研究顯示,與其他運動時間相比,攝入同樣熱量的食物,早上鍛鍊對代謝的改善最明顯,抑制血脂升高的效果最好,因此,推薦糖尿病患者清晨鍛鍊,但是切記不要空腹鍛鍊,以免導致低血糖,下午鍛鍊也未嘗不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堅持鍛鍊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天然降血糖,防止併發症出現?
…………
近年來天然藥物有效成分治療糖尿病因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小並且應用前景佳的特點而備受關注。
美國斯坦福醫學中心研發的天然控血糖的-必糖穩,含有苦瓜、桑葉、大花紫薇武靴藤等天然成分,對於降血糖效果很好,副作用小,而且能有效地防治併發症,所以也是美國糖尿病協會力推的糖尿病輔助降血糖的最佳手段。
………
河南王寶民是一位十幾年糖齡的糖友,結合必糖穩,降血糖效果非常好,西藥跟必糖穩一起用的,以前空腹血糖10.2,現在降到了6.5左右了,而且特別穩定,去做了血糖監測,醫生說如果一直穩定的話就可以
-
4 # 李藥師談健康
糖尿病人控制血糖,飲食和鍛鍊是與合理用藥,堅持服藥同等重要的兩個方面,關於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時間如何選擇,運動鍛鍊加強血糖控制的一些注意事項,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下。
如果每天有兩個時間可供選擇,那麼到底選擇清晨運動好呢還是下午運動好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不能光看時間點的問題,而是應該綜合考慮低血糖風險、季節氣溫情況等方面來綜合考慮。我們來舉兩個例子說明——
比如說糖尿病患者選擇清晨時間段運動,當然也是可以的,但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儘量不要在清晨起床後空腹進行運動,糖尿病患者不光血糖容易升高,而且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往往血糖的穩定性也更差,高血糖對身體的健康危害固然值得注意,但低血糖的風險,有時候也要關注。而空腹運動鍛鍊,體內的血糖無法得到充足的供應,而如果肝糖元的分解利用又跟不上的話,就很容易在運動中出現低血糖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低血糖會引起頭暈、乏力、四肢震顫、心悸、虛汗等症狀,嚴重的低血糖還有可能會引起休克甚至心血管疾病的發作,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在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鍛鍊中,要格外注意低血糖風險的預防。而預防低血糖,首先就是要保證儘量避免空腹運動,因此,不管是清晨運動,還是下午時段運動,應該儘量的選擇餐後1小時左右的時間來運動,既不會因為飽腹狀態下運動鍛鍊引起不適,也有助於減少低血糖的風險。
另一個例子我們以下午時間運動為例來說,如果選擇下午時間段來運動,那麼也要考慮自己身體的耐受情況,比如現在天氣漸漸轉暖了,如果我們選擇午飯後1小時運動,那麼基本上到了2點鐘左右的時間了,而夏日的2點鐘,多數地區是最炎熱的時間段,在這樣的時間段運動,身體的消耗會更大,而且還有因為高溫而中暑的風險,因此,這樣的選擇,就也是不適合的,對於氣溫較高的季節,下午時間運動,就不如晨起吃完早飯後一小時運動,或者晚飯後運動鍛鍊更安全,更舒適了。
所以說,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選擇哪個時間段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選擇鍛鍊的時間段儘量不要引發低血糖風險,也不要引起身體其他方面的健康風險,這樣的運動鍛鍊時間點,才是科學合理的時間點。
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控制血糖的注意事項還有很多,除了合理安排鍛鍊時間以外,再給大家以下幾個方面的小建議:
1. 糖尿病患者進行運動鍛鍊,要合理選擇運動量,量力而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建議進行太高強度的運動鍛鍊方式,最好的運動方式是能夠起到鍛鍊作用,有助於血糖調節,而同時又能夠鍛鍊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的快走,慢跑,游泳,騎行,揮拍類運動等,都是很好的運動鍛鍊方式。可以結合自身的年齡,血糖控制情況,身體狀況個性化的選擇合理的運動方式。
2. 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做好持之以恆。只有堅持運動鍛鍊,才能起到更好的血糖調節作用,有研究發現,如果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間隔超過2天以上,其對於血糖的調節控制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建議每週應該進行至少不少於4天的運動鍛鍊,只有堅持運動,才能夠更好的輔助控糖。
3. 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還要注意運動風險的控制,比如說低血糖風險的控制,除了要注意避免空腹運動以外,對於低血糖風險高的糖尿病患者,運動時不妨在口袋裡放幾塊糖,如果出現低血糖症狀,以便能夠儘快的補充糖分,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和發生風險,老年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時不妨結伴而行,如果出現低血糖問題,也能及時的得到救助。除了低血糖風險以外,也要注意糖尿病併發症和運動鍛鍊的相互影響,比如已經出現糖尿病足問題的朋友,就應該儘量的減少長途步行這樣的運動鍛鍊了;而有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則一定要儘量注意不要在運動過程中選擇用力過猛或猛然低頭的運動等等。
總結一下,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是干預控制血糖的重要方式,但運動鍛鍊過程中,也一定要講究科學,合理,雖然各種各樣的道理有很多,但總的來說無外乎三點:合理安排運動,堅持運動鍛鍊,注意運動鍛鍊風險控制,做好這三點,就是科學合理的控糖運動。
-
5 # 心血管黃醫生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會特別注意,但是在“運動療法”上,很多人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糖尿病患者運動,也要講究方法,方法不對,也是會影響運動效果的,甚至可能會起反效果。
糖尿病人是清晨鍛鍊好還是下午鍛鍊好?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每天有兩個時間可供選擇,一個是清晨一個是下午。我們並不能光看時間點的問題,而是應該綜合考慮季節、氣溫、身體狀況等。
1. 夏季建議選擇涼爽的清晨。
由於夏季天氣炎熱,早晨清爽的氣溫比較適合運動,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糖尿病患者要避免空腹運動,要在早餐後30分鐘以後進行運動。其他時間可以選擇在室內。夏季運動出汗多,運動前後應及時補水,但不要一次喝個夠,而是要“多次少飲”。運動專案可以選擇柔和的體育專案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在家裡可以輕度、有規律地做做伸展運動(包括手臂、頸椎、腰腿等)。
2.冬天建議選擇暖和的午後。
糖尿病患者如果在冬季運動,一般選擇以午後氣溫比較暖和的時候,不建議清晨以及夜間運動。糖尿病患者運動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即適當的運動要結合自身的體質,選擇一些適當的運動,同時要堅持鍛鍊。最好不要做劇烈運動,過度運動,做無氧運動,例如儘量避免用劇烈的跑步來打籃球,包括爬山。
3. 春秋季節,可以根據身體情況進行選擇。
春秋季節溫暖舒適,比較適合運動。具體是清晨還是下午,需要根據個人喜好或者身體情況。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不要空腹運動,並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運動注意事項1. 運動時注意身體情況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時,要兼顧選擇個人的特點,包括患者糖尿病的型別、病程、藥物治療方式、血糖控制水平、併發症情況、平時活動量的大小,以及鍛鍊場所的條件等。並根據這些選擇鍛鍊專案。病情較輕患者可以選擇運動量大的運動專案,如跑步、游泳、體操等,而對於病情嚴重或者有併發症患者可以選擇慢跑、散步、打太極等運動量小的專案。
2. 不要空腹運動
糖尿病患者以早餐或晚餐後1小時開始鍛鍊較為適宜。餐前鍛鍊容易低血糖,餐後馬上運動容易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運動頻率建議每週3~7次,如果每次運動量較大,可間隔一天,但不超過48小時,如果每次運動量較小,則每天堅持運動1次較為理想。
3. 堅持“三不”原則
運動要堅持“三不"原則。“三不"是不攀比、不爭強、不過量。部分患病的老年人,如老小孩,糖友之間運動,互相攀比,一不小心,運動量過大,加重病情,得不償失。
-
6 # 健康之初
大家的運動時間一般集中在清晨、傍晚或晚上這幾個時間段,那糖尿病人的運動時間有要求嗎?他們的運動時間是選在清晨好呢還是下午好呢?
糖尿病人不適宜清晨運動按照人們的生活習慣,清晨運動一般是在飯前進行的,糖尿病人在清晨起床後,由於一個晚上沒有進食,血糖水平是非常低的,此時再進行運動,容易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升高。低血糖是一個比較急的症狀,患者可以有心悸、出汗、顫抖、焦慮等症狀表現,嚴重的甚至可以導致眩暈、意識模糊、昏迷等。
另一方面,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會合並有高血壓或血壓升高的症狀,而清晨正好是血壓升高速度比較快的時段,如果選擇在清晨進行運動,有導致血壓驟然升高的風險。
餐後半小時或1小時運動更適合糖尿病人進餐後30—60分鐘內是血糖的最高峰,在這個時段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峰值,對控制血糖幫助最大。進餐後2小時,食物消化代謝基本完成,血糖會逐漸下降到餐前水平,也就是說,餐後2小時再運動也能夠獲得身體受益,但運動效果就沒有餐後30—60那麼好了。
如果時間沒有那麼湊巧,選擇在下午或傍晚的時候運動,其運動效果也是會優於清晨鍛鍊的。
糖尿病人運動前應做如下準備除了運動時間的選擇外,糖尿病人運動之前還應做如下準備。
1、監測血糖水平
血糖低於5.6毫摩爾/升時,發生低血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這個時候可以暫緩運動計劃或帶些可以補充糖分的餅乾、麵包、糖塊等來預防低血糖。
當血糖水平大於13.9毫摩爾/升時,運動會產生酮酸,導致酮症酸中毒。如果運動強度較大,還容易導致暈厥。所以,血糖水平過高時建議先把血糖水平穩定下來。
2、做好準備
糖友們運動時應穿寬鬆吸汗的衣物和舒適合腳的鞋子,避免因運動裝備不適造成肢體損傷。
3、合理控制運動強度
糖尿病患者以心率來衡量運動強度是比較科學和方便的,低等強度有氧運動的心率區間計算公式為(220-年齡)×(35%~54%),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的心率區間計算公式為(220-年齡)×(55%~69%)。
適宜糖尿病患者進行的有氧運動專案有,慢走、快走、慢跑、太極拳、交誼舞、健身操、游泳、瑜伽、啞鈴等。
過高強度的運動,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
-
7 # 醫學莘
對於運動時間的選擇,首先應避開其可能帶來的低血糖反應。運動是消耗血糖的過程,同時會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發揮類似於降糖藥的功效,若糖尿病患者在鍛鍊時血糖本就較低,無益會增加低血糖風險。從這一點來講,不建議糖尿病患者早晨空腹運動,早晨空腹血糖處於較低水平,是需要補充能量的時候,此時運動使血糖進一步降低,且多數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的耐受較差,正常人可能血糖低至2.8mmol/L才會出現低血糖反應,少數糖尿病患者血糖低至4.4mmol/L可能就會出現低血糖反應。因此,糖尿病患者早晨空腹運動並非最佳選擇。
其次,運動所選時間應使降糖效果最大化,從這一點來講,血糖高峰期是最佳選擇,此時運動可降低血糖升高幅度,減少了血糖波動,降低了對心、腦、腎、視網膜、神經等器官組織的損害,是不錯的選擇。縱觀人體每日血糖變化,血糖高峰期通常出現在餐後1小時左右,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將運動時間選擇在餐後1小時。對於大多數患者而言,早晨與傍晚能抽出充足的時間來鍛鍊,因此,從這一角度考慮,晚餐後1小時運動比較合適。建議每日運動半小時,選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為宜,如慢跑、快走、騎車等。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運動時間的選擇,還應考慮降糖藥藥效最強時間點,如格列本脲等磺脲類降糖藥,通常餐前半小時服用,服用後1.5小時,即餐後1小時降糖作用最強,此時運動,相當於增加了降糖藥的劑量,運動結束後可能會增加低血糖風險,因此,對於這類患者,應調整用藥劑量或更換運動時間,即運動儘量避開降糖藥藥效最強的時間段。
-
8 # 突發應急
糖尿病人運動最好是早晨空腹喝白開水後一小時走路,晚飯後半小時開始走路30-40分鐘!早上長時間運動通過出汗把身體積聚的毒素排出體外。糖尿病面板癢可以得到緩解!晚飯後運動透過肌肉消耗血糖,如果採取用這種方式堅持下去,血糖就平穩了,
-
9 # 孫醫生講糖
糖尿病的運動治療與飲食治療一樣,都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所有的藥物治療都建議在飲食、運動治療的基礎上進行。
運動能夠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減輕體重,控制血糖,改善血脂水平,增強心血管功能。
所以運動在糖尿病治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時間鍛鍊更好呢?清晨還是下午?餐前還是餐後?
應用胰島素、胰島素促泌劑及噻唑烷二酮類藥物者,建議餐後運動,這部分患者由於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增加,有出現低血糖的可能。即使在餐後運動,也建議隨身攜帶含糖食品,在出現低血糖或者出現心慌、出汗等症狀時可以及時含服,可以防止嚴重低血糖,有利於保持血糖的穩定。
應用除胰島素、促泌劑以外的藥物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西格列汀等藥物和腸促胰素類似物等,這些藥物單獨應用或者聯合應用不會出現低血糖,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安全的。對於有早起習慣的人來說,餐前運動也是可以的。
運動時間和運動量要保持相對固定,也就是每天固定的時間段進行,進行大體相同的活動量。無論清晨還是下午,只要能保持規律運動都能夠起到維護健康的目的。
建議老人在早餐後鍛鍊比較好,這部分人群不再工作,時間相對寬鬆,早晨的空氣比較好,對心肺的功能有一定的益處。
很多朋友是上班族,早晨時間非常緊張,早餐後就要投入緊張的工作,抽出一個時間段鍛鍊幾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可以在工作之餘做做辦公室健身操活動一下,這部分朋友建議晚餐後鍛鍊,在餐後1小時進行,和家人、孩子一起,還能更好的交流溝通,起到共同健身的目的。
運動要循序漸進,中來年糖尿病患者最好選擇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的有氧運動,這樣能夠帶動全身的新陳代謝,幫助消耗葡萄糖,促進心肺功能,如慢跑、騎腳踏車、跳舞、太極拳、散步等。
運動的強度可以用心率來判斷,運動時應該保持的脈搏要小於170減年齡,如一個50歲的糖尿病朋友,運動時脈搏要保持在120次/分左右比較合適。
-
10 # 全科掃地僧
運動是糖尿病治療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與糖尿病教育、飲食、藥物和監測並稱為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所以,我們建議所有糖尿病均應進行規律的運動,運動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糖尿病人的鍛鍊應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健身操、太極拳等,運動時間的選擇並沒有一定固定的標準,不過建議大家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進行,清晨、傍晚均可。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應避免在餐後立即開始運動,運動時間應在餐後一到兩小時開始為宜,每次運動時間在半小時左右,運動強度以自身微微出汗、心率稍加快(控制在220-年齡的60%~70%以內)、運動中和運動後無特殊不適為宜。如果大家在運動中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停止運動,必要時就醫診治。糖尿病病人外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合理飲食,控制每日總熱量,多吃蔬菜、粗糧等;也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必要時可使用胰島素替代治療;大家在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監測和複查。
-
11 # 銀杏葉的守望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時間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和要求,所以清晨鍛鍊或下午鍛鍊都是可以的。運動作為糖尿病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鍛鍊有助於血糖水平控制。
糖尿病患者運動應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要堅持規律運動,即每天固定時間進行鍛鍊,所以如果大家在清晨鍛鍊,那麼就堅持清晨鍛鍊,而如果在下午鍛鍊,就堅持下午鍛鍊。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中需注意:①每日運動時間最好在半小時以上,以自身微微出汗、心率稍加快、無特殊不適為宜;②避免空腹鍛鍊,也要避免餐後立即開啟鍛鍊;③最好在餐後一小時以後進行鍛鍊;④鍛鍊中注意保暖和補充水分;⑤鍛鍊中如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必要時就醫處置。
-
12 # 每天講糖
糖尿病人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運動的時間其實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來決定,清晨鍛鍊或者下午鍛鍊都是可以的,只要不空腹運動,並且注意餐後1小時後再進行運動,長期堅持,就會有比較明顯的降糖的效果。
糖尿病運動注意事項1、運動前做心肺功能的檢查,如果心肺功能差的不利於運動;當血糖大於14-16mmol/L的時候不可以運動,當血糖小於5.6mmol/L時應加餐後再酌情運動;
2、運動前熱身活動,再進行運動,運動後放松活動。熱身及放鬆可採用慢走、保健操、太極拳、肌肉按摩等。選擇環境好且安全的運動場地,選擇寬鬆吸汗的棉線衣服、大小適中的鞋子和鬆口的棉線襪。
3、運動方式比如散步、慢跑、跳舞、做體操、爬樓梯、騎腳踏車、游泳(慢)等有氧運動都是比較適合糖尿病友的。
4、運動時間及強度:運動可選擇在早餐、晚餐後1小時左右,以身上微微出汗、心率不超過理想心率為宜。糖友不必刻意追求早晨或晚上運動,只要每天固定運動時間及保證運動量就好。同時儘量避免高強度運動!
5、最好結伴運動或者身上攜帶卡片,做好運動記錄,監測血糖變化,運動後結束仔細檢查雙腳,如發現雙腳有紅腫、青紫及時就醫。
-
13 # 文史大世界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不僅僅在飲食上需要注意,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需要鍛鍊身體。但是是早晨鍛鍊好還是下午鍛鍊好,這還是要取決於個人的時間。如果說時間比較充裕的話,還是早晨鍛鍊比較好。早晨可以抽出一個時間點,比如說在7點到7:40左右,鍛鍊四五十分鐘。如果說早晨的時間不太充裕的話,下午鍛鍊也是可以的。有很多人喜歡中午吃完飯以後午睡一會,那午睡完之後可以鍛鍊一下身體。
有一個親戚就是這樣的,發現有糖尿病也有五六年的時間了吧。這期間一直在不斷的吃藥,甜食方面也吃了,血糖基本上控制的還算可以,其實最主要的還有一點就是注重鍛鍊身體。基本上每天早晨走路1萬步左右。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有的時候晚上也會再鍛鍊一會身體。而且養成了每天睡覺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血糖穩定以後不用每天去測血糖,但起碼一週要測三次左右。所以每天鍛鍊完身體可以測一下血糖值,然後再吃飯。每個人的一天時間安排不相同,所以說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時間來確定,但是不管是早晨也好,或者是下午也好,只要是鍛鍊身體就好,而且要養成一定的習慣,長期堅持,這樣的話對於維持血糖的平衡有一定的好處。
-
14 # jianxing2000
糖尿病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鍛鍊不僅有助於穩定血糖,而且還能減少藥物的使用量。有研究表明,每天鍛鍊半小時,就可將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一半。一天之中,糖尿病人鍛鍊的時間最好選在下午,而不是清晨。這是因為血糖有晝夜波動的規律,清晨血糖通常為最低值,而運動鍛鍊的目的主要在於降低血糖、防止血糖過高,所以將鍛鍊安排在下午更加合適。
具體時間可安排在飯後1小時左右進行,因為這段時間食物消化吸收較快,血糖有明顯升高。這時鍛鍊,隨著運動的逐漸消耗,糖的分解也會加快,可使餐後升高的血糖降下來,能有效防止血糖大幅波動。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無論藥物控制還是加強運動,都是為了讓血糖更穩定。如果用藥量較大或運動量過多,可能會導致血糖過低,從而出現一些低血糖症狀。因此,糖友在鍛鍊中一定要掌握好運動量。關於糖尿病患者運動的好處及相關注意事項,詳細介紹如下:
運動有助於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相關研究發現,力量訓練、瑜伽和拉伸運動與二型糖尿病患病率之間存在密切聯絡。研究結果表明,每週堅持鍛鍊3.5小時,就可將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0%~40%,即使每週鍛鍊1小時,也可將患病風險降低13%。研究人員指出,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和至少1小時的增肌訓練,對預防糖尿病的效果最好。
糖尿病患者應怎樣選擇運動強度由於每個人的身高、體重等都不一樣,所以每天運動消耗和攝入的熱量也不同。至於糖尿病患者每天要運動多長時間,應和自己攝取的熱量相關。在選擇鍛鍊專案時,要綜合考慮自身情況,比如糖尿病的型別、病程、藥物治療方式、血糖控制水平以及併發症情況和平時的運動量等。
糖尿病患者可讓自己的主治醫師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一個運動食譜,然後進行有計劃的鍛鍊。這樣不僅可有效把握運動時間,而且對病情的控制也有很大幫助。需要指出的是,年齡較大或有關節病、心肺功能較差的患者,要注意運動方式的選擇,最好選擇強度較低的鍛鍊方式,比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
以有氧耐力訓練為主糖尿病患者的鍛鍊應主要以耐力訓練為主,比如步行、慢跑、打太極拳和保健操等,運動強度也不宜太高。可根據自身情況及愛好,選擇1~2個動作加以訓練。相對來說,步行是最簡單、常用的鍛鍊專案,可作為首選。關於鍛鍊時間,應每週至少安排3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然後逐漸延長至1小時。
對於喜歡室內訓練的患者,可採用以下四種鍛鍊方法:1)踮腳運動,將手扶在椅背或桌子上,然後踮腳尖(可左右交替提踵)10~15分鐘;2)爬樓梯,上樓時背要挺直,速度和持續時間依據自身體力而定;3)坐立運動,兩手屈肘相互抱住上臂,背部挺直,在椅子上反覆坐立;4)對抗運動,保持站立姿勢,雙手支撐於牆壁上,雙腳併攏使身體前傾,以增加小腿肌肉張力。每次支撐15秒,做3~5次。
運動一定要避免出現低血糖由於糖尿病人自身調節血糖的能力較弱,所以更易出現低血糖的症狀,運動前後要及時補充糖分以免引發低血糖。相對而言,低血糖給人體帶來的傷害要比高血糖更為嚴重。發生低血糖時會出現一些低血糖反應,比如頭暈、無力等,嚴重時還會昏迷或導致併發症的出現,危及生命。
哪些糖尿病人不能運動?1型糖尿病人
很多一型糖尿病人都處於胰島素嚴重缺乏的狀態,這時運動會使肝臟儲存的糖原大量輸出。而胰島素缺乏會導致葡萄糖不能被很好地吸收利用,從而造成多餘的糖分滯留於血液中,引起血糖上升。如果情況比較嚴重,還會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
運動可幫助糖尿病患者消耗體內熱量,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但如果病人本身血糖不穩定,則不能進行體育鍛煉。因為在運動大量消耗身體能量後會使血糖降低,而血糖不穩定很容易造成低血糖症,從而出現一些意外,發生危險。
口服降糖藥後效果明顯的患者
口服降糖藥的患者如果發現血糖快速下降了,鍛鍊時就要注意不可過多運動。因為這樣更容易發生低血糖,嚴重時可能出現昏迷現象。
有急性感染併發症的患者
患有急性感染併發症的糖尿病人是不能隨意運動的,急性併發症一般合併心臟、腦、腎臟等器官問題,平時要注意控制血糖。在病情沒有恢復時不可運動,因為運動會使血糖降低,進而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糖尿病患者生活中應注意哪些問題?起床要緩慢
剛睡醒時血液迴圈還很慢,血液也很粘稠,而且高血糖會導致血管相對脆弱,所以起床動作不宜過於劇烈。因為這很容易導致血管發生意外,合適的做法是睡醒後躺平身體,頭略後仰,四肢做一下伸屈運動,這可舒展關節、增強身體靈活性。而且還能促使血液流回心臟,能有效預防慢性心腦血管疾病。
睡醒後不要揉搓眼睛
與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更為脆弱,如果揉眼時用力過大,容易引起眼部血管破裂。輕者會造成結膜下出血,嚴重時還可能導致眼底出血,甚至引起併發症。睡醒後,要先閉眼轉動眼球,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轉五次,然後再睜開眼睛定一下神。最後依次注視左、右、右上、左下、右下、左上,重複五次。這可有效鍛鍊眼肌,提高視神經的靈活性。
不要憋尿
憋尿會造成生理及心理的雙重緊張,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由於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較差,憋尿也更易引起尿路感染。因此,早上起床後要先喝一杯溫開水,以加快新陳代謝,沖洗膀胱。
不宜清晨鍛鍊
早晨氣溫很低,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很強,而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遇冷很容易發病。另外清晨鍛鍊大多都是空腹進行的,而這又極易造成血糖過低,不利於平穩血糖,嚴重時還會造成低血糖昏迷。
不要早上洗澡
糖尿病患者早晨洗澡容易造成低血糖,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早上氣溫更低。因為糖尿病患者血管適應能力很差,所以也很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等意外。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鍛鍊一定要持之以恆,只有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才能起到降低血糖、控制病情的目的。運動強度也要合理控制,因為運動量太大或強度太高會使血液迴圈加快,從而導致胰島素吸收加快出現低血糖。運動時還要注意糖分的補充,以免發生低血糖的情況,最好能隨身攜帶一些糖分較高的食物或飲料,以便在出現低血糖症狀時及時補充能量。
-
15 # 悅康糖人
運動根據個人的時間來定,我每天是早晨運動,因早晨的空氣好,只要是不空腹,我每天吃完早餐半小時後去運動,有時下午也去運動。
回覆列表
運動鍛鍊在糖尿病綜合治療過程中佔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長期規律的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改善糖耐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脂質代謝,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減輕體重,提升愉悅感和幸福感。有研究顯示,規律運動8周以上可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約0.7%,堅持運動10年以上可顯著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前要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運動功能進行充分的評估。
糖尿病患者宜選擇輕度至中度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代謝異常、控制血糖,輕度有氧運動主要包括拖地、擦窗、釣魚、Golf球、園藝等,中度有氧運動主要包括快走、慢跑、騎車、乒乓球、羽毛球等,每週鍛鍊 至少150分鐘最為適宜,推薦每週運動5天,每次30分鐘,如果運動間歇超過3~4 天,則效果及累積作用將減弱,此外,還可以配合2~3次抗租運動,如舉啞鈴、舉槓鈴、平板支撐、仰臥起坐等,鍛鍊肌肉力量和耐力,可進一步改善代謝,運動後稍微出汗,輕鬆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後可恢復,次日體力充沛,可判斷運動量適宜。
如何判斷運動鍛鍊是否達到中等強度?可以透過運動時的反應簡單判斷,運動時有點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便可以初步判斷達到中等強度,更準確的方法是透過監測心率來判斷是否達到標準,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實際年齡)的50%-70%,例如60歲的糖尿病患者,運動時的目標心率應控制在80-112次,便可判斷達到了中等強度的運動強度,運動時可以佩戴運動手環或手錶監測心率。
最後,糖尿病患者運動鍛鍊的時機宜選擇餐後60~90分鐘最佳,清晨鍛鍊好還是下午鍛鍊好?有研究顯示,與其他運動時間相比,攝入同樣熱量的食物,早上鍛鍊對代謝的改善最明顯,抑制血脂升高的效果最好,因此,推薦糖尿病患者清晨鍛鍊,但是切記不要空腹鍛鍊,以免導致低血糖,下午鍛鍊也未嘗不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堅持鍛鍊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