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御史大夫001
-
2 # 小民學歷史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為了避免曹魏的《魏書》與北魏的《魏書》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鹹平六年(1003年)將三書合為一書,最終成書。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
3 # 生如夏花彤翔
歷史上確有其人,也都是在歷史關鍵時期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三國志》是記載三國曆史的史書,當然要記錄他們的史事了。
-
4 # 肥嘟嘟的小魚
董卓、袁紹、呂布等人在《三國志》和《後漢書》裡都有傳記,因為“後漢”和廣義的“三國”本來就有交叉。
後漢指東漢,東漢應當從開國皇帝劉秀算起,到末代皇帝漢獻帝退位為止,也就是截止到220年年末。
按著題主的思路,狹義的三國應該是從220年年末曹丕篡漢開始,到263年蜀漢滅亡為止。這段時間是真正的“三國鼎立”,蜀國滅亡了就剩兩國了,當然不能叫“三國”了。當然,也可以算到三國全滅,西晉統一為止,那是220~280年,大概是60年時間。最廣義的三國可以從黃巾之亂算起,到三分歸晉,184~280,大約是96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分歸晉是有一個過程。所以對應的,漢室傾頹及三國的形成當然也是有過程的。
《三國志》的人物傳記中就多次提到桓、靈二帝、黃巾之亂等等。其實就是是揭示漢室傾頹及三國形成的過程、原因,自然這裡面就會有很多三國鼎立前就去世的人物以及他們的事蹟。
寫三國史不可能只寫形成,不講過程,這樣不完整。漢室衰落,天下大亂,官宦外戚爭權,軍閥撿漏,群雄並起,諸侯爭霸,三國鼎立,三分歸晉,這整一套才是完整的三國。
所以從歷史脈絡來看,其實小說《三國演義》是比較清晰的,繼承了《三國志》的一些精神。當然在學術界基本不存在!“三國史”專家,人家都是把廣義的三國同之後的兩晉南北朝合在一起,稱為魏晉南北朝。這是一個大的歷史時期,西晉只有短暫的統一,基本是400年的亂世,天下分裂,直到隋才又重新統一。
-
5 # 青言論史
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且不說李傕、郭汜這些在三國曆史裡相對無足輕重的人,就連家喻戶曉的曹操、關羽,也都是在三國鼎立前就已經辭世的。如果按照嚴格的斷代史來說的話,好像連曹孟德和關聖帝君也不應該被寫入《三國志》呢。
實際上呢?曹操不僅被寫進了《三國志》,還名列《三國志》本紀第一,儘管他沒有做過皇帝。相反,一直在魏國擔任要職的司馬懿,《三國志》卻並沒有為其立傳,反而和曹操一樣,出現在了三百年後才編訂的《晉書》之中。
一種是像曹操、司馬懿以及孫堅孫策父子,還有日後的高歡、宇文泰那樣,雖然終身未嘗稱帝,但卻是實際上的掌權者,並且在最終被追封為開國之君的人,那麼他們的本紀就只會出現在其開創王朝的史書。否則,在前朝的史書裡就很難給予他們明確的定位——到底是按帝王的本紀呢?還是按臣子的列傳呢?這是史官沒法解決的問題。
另一種更為普遍,比如董卓、李傕、呂布這種的,名為“三國”人物,實際上卻是徹頭徹尾的東漢人物。對於他們,《後漢書》是列了傳的;但是早於范曄一個半世紀寫就《三國志》,並且將其列傳放在《魏書》裡面,就只能這麼解釋——因為他們是前朝的大臣,但又確實推動了這段歷史程序,出於體現魏國正統性的考慮,就只能把他們放在《魏書》之中了。
此外,關羽也是個有趣的例子——死於219年的他也沒有經歷過真正的三國時期,但是他畢竟是蜀漢的第一武將,如果在記敘蜀漢歷史時略過關羽的話,這段歷史就沒法完整地解釋了。
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個問題——歷史是連續發展而非割裂開的,如果狹隘地根據每個王朝的始末來為人物立傳,那是要出問題的。
-
6 # 展望華夏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中國封建王朝2000多年曆史更替的規律。
每個王朝的結尾,必然伴隨著帝王的昏庸、國力的衰微,同時也伴隨著新勢力的崛起。正可謂時勢造英雄,在每個動盪的時期,都會有群英雄起,最後透過各勢力之間的鬥爭、降伏、兼併,最後重新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一、三國政權建立時間
三國,具體指公元220年-280年之間,東漢滅亡到西晉建立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期間主要有魏(曹丕篡漢自立)、漢(劉備於蜀地建立,故名“蜀漢”)、吳(孫權於建業建立)三個政權。具體如下:
魏: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襲“魏王”位,隨即逼迫漢獻帝禪位,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曹魏坐擁天下九州:冀州、幽州、青州、幷州、兗州、豫州、司州、徐州、涼州,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一方。
漢(蜀漢):公元221年,大漢皇叔劉備在漢獻帝禪位後,於成都稱帝,為表示自己政權合法性,國號仍沿用“漢”(為區別於高祖劉邦建立之西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之東漢,史書以其地處屬地而稱為“蜀漢”;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祁山北伐時,大旗上居然寫著“蜀”,實乃導演之錯)。蜀漢擁有天下十三州中的益州和荊州大部,但公元222年,劉備夷陵之戰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蜀漢乃三國中實力最弱一方。
公元229年,吳王(曹魏所封)孫權稱帝,定都建鄴今(今杭州),國號“吳”,史稱東吳,坐擁揚州、交州和荊州大部。三國鼎立之勢正式形成。
二、三國滅亡的時間
蜀漢滅亡時間:263年
公元263年,魏大將軍司馬昭分兵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大軍攻伐蜀漢。後主劉禪舉國降,蜀漢滅亡。
曹魏滅亡時間:265年
公元265年,晉王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繼位,並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中國歷史進入晉朝時期。至此,曹魏滅亡。
東吳滅亡時間:280年
公元279-280年,晉武帝司馬炎發大兵六路攻伐東吳,吳主孫皓降。西晉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三、三國紛爭的歷史原因
東漢末年,桓帝靈帝昏暈,宦官擅權。自靈帝駕崩,董卓進京勤王之後,大漢朝廷已有名無實。天下大亂,群眾並立。而在此期間湧現出的眾多諸侯雖然託名漢臣,但有天子不拜,擁兵自立,早已將大漢的天下扯的七零八碎。
這些人的名字:何進、董卓、王允、袁紹、曹操、呂布、李傕、郭汜……哪一個不是造成三國鼎立的一份子?
-
7 # 歷史漩渦裡的雜學家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一步一步來看。
第一步,我們要知道,陳壽生於公元233年,因此當陳壽長大成人開始著作三國志之前,他的成長曆程之中主要經歷的便是蜀魏吳的三國時代。
第二步,晉朝承接的是魏國的大統。司馬氏篡奪的也是曹氏的天下因此陳壽著三國志必然繞不開曹氏,而曹氏之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曹操。
第三步,曹操一生南征北戰,以曹操為核心鋪開整個東漢末年的歷史,一方面可以一次性串聯大部分歷史脈絡,便於記載和梳理。另一方面則有助於透過確定曹操的地位,進而肯定曹氏在歷史程序中所起到的正面意義,最終也利於對晉朝歷史意義的肯定。
第四步,既然三國志是以曹操所代表的魏書為核心進行記錄的,那麼圍繞曹操關聯起來的人物和事件,直接或間接對於曹操的記錄便都是有價值的。
故而,三國志雖然以三國為名,卻記錄了大量非三國時代人物的真正原因便是三國這兩個字是唯一可以完美涵蓋自漢末起到晉朝這段歷史的字眼。
-
8 # 人間山水貴
華人講故事講究有始有終,董卓、李傕、呂布等雖在三國開始之前就死掉的,但這三人跟三國的亂世脫不了直接關係。東漢末年自從何進被殺之後,中央朝廷名存實亡,天下亂局已經開啟。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都有很多這樣的人物,這些人物名義上還在漢王朝的名義下東征西討,實際上都是在為三國勢力拼殺。就如同東周亂世一樣,雖然都是在周天子名下發展,但後世還是起了個春秋戰國時代,因為當時的時局根本不是周天子所能左右的,若不是時間跨度太長,估計都會併到秦朝的歷史中了。相比較三國建國後的歷史,三國建國前期各路諸侯的相互攻伐更加波瀾壯闊,而且人才輩出,《三國志》是一部斷代史,而且作者陳壽文筆又相當好,當然不會放過這一精彩史實。而且如果《三國志》如果直接以三國立國的時間開始寫。恐怕都不會流傳下來,至少不會這麼有名,因為讀者要把別的史書翻出來才能弄明白各國的由來以及恩怨情仇。
-
9 # 南湖哲思
這個問題問的極有意思,切中了史學史的某些命脈。
其他問友從史書編纂的角度回答了這一問題,頗有借鑑意義。
然而,它也不單純是一個史書編纂的問題,更是一個史學源流的問題。要對這個問題作出解答,我們要先提問,陳壽《三國志》究竟意在記載哪一段時期的歷史?是不是記載我們現在所謂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
《三國志》寫的是哪段歷史?顧頡剛說:“中國古史是一個層累的造成的。”事實上,不只是中國古代史,只要是歷史,無論歷史事實還是歷史觀念,總是處在一個不斷疊加的狀態下。在疊加中,歷史發生了扭曲。而去偽存真,層層剝解,也就是歷史研究者的主要責任。
《三國志》在流傳之中,逐漸使我們形成了這麼一個觀念:《三國志》是在記載三國時期的歷史。但事實上,我們所認為的三國時期和《三國志》並不是一回事。
先來看看記載這一時期的其他史書:《魏書》、《魏氏春秋》、《魏紀》、《魏尚書》、《魏略》、《魏國統》、《漢魏春秋》、《吳書》、《吳志》。
無一例外,以上書目都只是單指三國中一國而論,而不是意在記載三國時期的整個中國歷史。就是《三國志》,一開始也是以《魏志》、《吳志》、《蜀志》三部單獨流行。
這其中大有講究,可以推出一個結論:《三國志》本就是為了記載魏蜀吳三國的單獨的歷史,而非記載三國時期的中國歷史。這個結論意味著,《三國志》只是在記載三國,而非三國時期。
請看:
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文心雕龍·史傳》
再如:
次有陳壽《國志》,亦曰名家。——《北史》
至晉受命,海內大同,著作陳壽,乃集三國史,前但述二國,此雲三國者,據陳所撰書為言也。撰為《國志》,凡六十五篇。
在陳壽之前,有魏國與吳國之國史。蜀國不設史官,陳壽憑藉自己能力,作成《蜀志》,又對其他兩種國史刪繁去簡、去蕪存菁,從而合成三國之國史。正如《陳書·文學》中講的:
及陳壽所撰,名之曰志,總其三國,分路揚鑣。
所以,陳壽不是在記載三國時期,而更多是在記載三國之國。在唐宋之後,三種國志合成一本,又因其在同領域史書中最為優秀,其他文字逐漸失傳,只流傳下這一種,我們這才慢慢將三國時期與《三國志》相等同。
陳壽應該怎麼編寫這段歷史?既然陳壽之《三國志》重點不在給三國時期一個記載,而是給三國一個記載。那麼,如果你是陳壽,應該怎麼去寫?
陳壽在編《三國志》的時候,遇到的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一方面,透過前面的司馬遷和班固,正史史書的體裁已經確立下來。另一方面,曹魏代漢是一個破天荒的事情,此前從未有過成功的禪讓。恰恰湊巧的是,這兩方面又相互作用,即,兩漢正史的編纂中,沒有提供對“禪讓”一事做記載的經驗。因此,如何處理曹魏代漢,需要陳壽自己解決。
陳壽是晉臣,必須考慮西晉的政權合法性。西晉代魏與曹魏代漢如出一轍,這就決定了西晉的合法性來源於曹魏的合法性。於是,陳壽必須將曹魏作為三國正統,並給其一個合理的解釋。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也是後世史家一直對陳壽詬病的一點。大家說他立場不對,進而說他不夠客觀,昭烈皇帝諡號加蜀不加漢也就算了,因為討個米,瞎寫諸葛亮。但這是他的問題嗎?他也沒有經驗嘛。
這樣,在以曹魏為正統的原則下,陳壽開始編寫三國國史。這個時候,就遇到了題主的這個問題。為什麼在三國時期開始之前就死了的人,會出現在《三國志》裡。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可以換一下:為什麼在魏國建立之前就死了的人物,會出現在《魏志》裡。
其實,在史書的編纂中,本朝史裡面出現前朝人物,一直是個普遍現象。歷史是不可切割的,在改朝換代之中,必然要包含前朝的人物與事蹟。但陳壽在這方面,確實有點過火,他居然給東漢人物列了傳!
我們說上一點,將曹魏作為正統,是《三國志》最受詬病的一點。而把東漢人物給列了傳,是《三國志》第二受詬病的一點。
同樣的,對於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多人關注過,比如清代趙翼:
然斷代為書,列傳當有限制。嘗怪漢之臧洪、陶謙、荀彧、公孫瓚、董卓、二袁諸人,皆未臣魏,陳壽載之魏志,殊失史裁。範蔚宗收入《後漢書》,是也。
陳壽給漢末一些不是魏臣的人,在《魏志》中列傳,不太符合史書編纂規律。因此後來的范曄作《後漢書》,來糾正這一點,把相關人物統統列入《後漢書》。
那麼,陳壽為何會作出這種舉動呢?
趙翼對此也說過了:
如後漢之董卓、公孫瓚、陶謙、袁紹、劉表、袁術、呂布等。當陳壽撰三國志時,以諸人皆與曹操並立,且事多與操相涉,故必立傳於魏志,而敘事始明。劉焉乃劉璋之父,其地則昭烈所因也,欲紀昭烈,必先傳璋,欲傳璋,必先傳焉,故亦立其傳於蜀志之首。
為了連貫。
我們既然說陳壽是在記載國別史,那麼,就要原原本本的把各國從建立到發展再到滅亡的總過程,給統統記述一遍。曹魏的建國,是繼承曹操立下的規模,記曹魏不得不記曹操。曹操的起家,是漢末浪潮之中的鼓舞,記曹操又不得不記漢末諸臣。再說《蜀志》列劉璋。劉備的蜀漢基業,直接承接劉璋的蜀地建設,這又不得不把劉璋寫進去。
那麼,不寫會如何?不寫我們就不知道三國的完整演變過程。就只知道它的尾,而不知道它的頭。知道曹丕立了魏,不知道如何立魏。知道劉備立了蜀,不知道如何立蜀。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沒有出現一本《後漢書》呀,漢末的重要人物沒人記。我講三國,你知道三國怎麼來的?你知道建立三國基業的那些人都是誰?我不寫詳細一點,誰知道?至於他們是不是漢朝的,是不是三國的,關我陳壽什麼事。我只是來寫個三國史,又不是三國時期史。
所以,總的來說,陳壽記載東漢末年的相關人物,是在沒有東漢正史的情況下,為了更加通貫的講述三國國史,而做出的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
這是我的答案,時間緊促,錯漏不差,還請各位問友斧正。
回覆列表
這個是文學作品的鋪墊,為了讓人更好的看明白來龍去脈。
我看電視劇雍正王朝一半都過去了,雍正都還沒有當皇帝。
我還以為是康熙晚年的幸福生活呢。
小說和正史不是一回事。小說的模式和正史的模式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