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胎寶媽在蘇州的日常
-
2 # 泡芙育兒
我是一個二胎寶媽,老大三歲,也是很有主見,有時候事情特別執著,脾氣大,有時候還特別兇,道理什麼說不通,還會說謊,做過的事情不承認,但是這樣就順著他嗎?肯定不是的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齡特徵,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徵,不知道樓主說的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同年齡段遇到同樣的問題可能解決方法不同。
比如說我家的三歲寶寶,他也會很有主見,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事情要按照他說的來,如果不滿足,就會大哭,這個階段的孩子明白更多的事理,他們可以按大人提出的要求去行動,但一有機會便要採取獨立的行動。如果成人不允許兒童的這些獨立行動,限制或者強行制止時,他們就會表現出情緒煩躁不安和反抗。兒童的這種“反抗”一直會延續到4歲。
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理解和滿足兒童要獨立行動的要求,儘量多地創造一些條件滿足於兒童做多種活動的要求,使兒童有事可做。一旦發生了反抗行為,不要對孩子著急上火,更不要和孩子對抗,要耐心詢問,瞭解清楚孩子的目的,一些無可厚非的事情可以聽孩子的,滿足他的要求,但是錯誤的事情不能滿足孩子的,同時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還有家長的底線。
-
3 # 千千看書
有主見是好的事情。
說明小朋友獨立,有想法,不會因為別人的話語而改變自己的觀點。從側面也反映了孩子內心的強大。
大部分領導者共同的優點就是:有主見。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扼殺孩子這個寶貴的優點。
但因為孩子還小。也不能事事隨著她。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提出建議,輔助孩子解決問題。
有時候孩子走偏了,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家女兒就比較有主見,但不代表她煩事都能成熟的對待。
反觀,大部分事情她聽不見別人的意見,一意孤行。
比如:冬日早上一定要穿薄裙子上學。
我一般會隨她,但我建議她帶件羽絨服。這樣她還有後悔的餘地不至於凍感冒。
再比如,她一定要報班學習鋼琴。
我不願意,因為我覺得她堅持不下去。
但我還是給她報了鋼琴班。讓她先去練習練習。
但買鋼琴這件事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當她有成績後再考慮買。
所以不管什麼事情,大人需要設定底線,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範圍。
這個底線包含了:健康,安全,不傷害別人等。觸碰這些底線,家長就需要及時阻止。
但只要孩子做的決定是健康,安全,不傷害自己和別人的,家長可以放開手腳,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個性,又能幫助孩子設定規則,走正確的路。
以上。
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菡菡媽媽育兒,我們一起嘮嗑育兒那些事。
-
4 # 小顏叮叮咚
當然不是啦。小朋友的是非觀和價值觀都沒有形成,很容易做出錯誤的事情或者選擇。如果一味的由著孩子,會慣出一堆毛病。小孩子很有逐漸,是不是可以由著她,這裡要分兩種情況。
一、如果小朋友的主見不關乎正確與否。(比如要自己搭配衣服或者喜歡哪件漂亮衣服)這時候可以適當給小朋友空間,讓他自由發揮,這對小朋友最初的審美觀和自主觀的形成有益。
二、小朋友的主見踩到了家長的底線或者壓根是種錯誤的行為。這時候要耐心和小朋友講道理,並給與她正確的方向以供選擇。小朋友是可以聽懂道理的。上週和姐姐家的小女兒(6歲多)去逛商場,小外甥女看中一款鞋子500多,確實是很漂亮,一直說媽媽我就喜歡這種的,我就喜歡這種款式的。看的出姐姐當時覺得貴,我以為不給小妞買,她會哭鬧。但是姐姐說,我們去隔壁家店看看,他家的鞋子也很漂亮,比這個實惠多了,媽媽保證只要你看中,就會給你買。小妞還很仔細的問了,說旁邊的店裡也有漂亮鞋子賣嗎?她媽媽很肯定的說是的。然後就看著小妞很乖的把鞋子擺在鞋架上,歡快的走了,走的時候嘴裡還唸叨著,那邊的鞋子漂亮還實惠,我們去那邊買。最後我們在隔壁家店買了一雙100多的鞋子,小朋友依然高高興興的。所以說和小朋友講清楚事情,然後 給她另一種好的選擇,她是會很懂事的。也會體諒爸爸媽媽掙錢的辛苦。
昨天剛看的一個關於教育小朋友的,我覺得講的很有道理。一般小朋友看到別人有什麼玩具,自己也想要什麼玩具,我們覺得小朋友是在攀比,其實小朋友是在追求一種公平感,就是別人有的玩具,為什麼自己沒有。這時候大人可以耐心的引導小朋友,你看小哥哥有那個玩具,但是我們有這個玩具是小哥哥沒有的哦,我們的也很好玩呢。然後小朋友就會明白,原來自己有的別的小朋友也沒有,心裡就會公平很多,也不會那麼強硬的想要所有的玩具了。
-
5 # 笨點點
很多人覺得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為什麼要去聽信別人的想法呢?難道還要事事憋屈自己,看別人臉色生活嗎?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太有主見的孩子不聽話,容易發脾氣,偏外向,甚至還喜歡自以為是去冒進幹些危險的事情。有主見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有主見也是孩子必不可少的素質和優良品質。但凡事太有主見、不聽他人建議則容易形成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所以我覺得對於太過有主見的孩子還是得適當地引導。當然自我意識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要適當保護。孩子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我們家長要尊重孩子思考過後的選擇。多問問孩子“你決定好了要這樣做嗎?”、“你要認真思考好好做決定哦!”這樣對於哪些太過有主見的孩子來說,也會有緩衝的機會,帶動孩子去思考。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選擇太過自由或者方向太多的話,也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限制,可以很自由。可現實社會根本就沒有我們家長給予的那些自由,如果我們讓孩子自由散漫慣了,孩子長大後,他會對條條框框的各種規則感到無所適從。或許他會為所欲為,肆無忌憚。
當然,有些時候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偶爾放縱一次,前提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因為家長說再多的不可以,或者限制,都比不上孩子因為固執己見的苦果來的真實。孩子會看到自己行為的不當後果,對此也會有更深刻的體會。這時候我們家長再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疏導和教育,就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了。
在孩子無端發脾氣、不聽任何勸解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嘗試使用冷處理。父母可以在保證其安全的前提下,故意不理孩子、任其自由哭鬧。這樣,孩子會看到無人關注自己,感覺到哭鬧無效,也不會凡事耍賴,過於有主見了。
遇事要多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而且要積極採納別人的意見,不能固執己見,而要防微杜漸。對於還依附於家長,還沒有成為完全獨立的孩子來說,太過主見是一件特別危險的事。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
6 # lily安892
小朋友有主見是好事,大人可以接受的,對的事情可以由著他,有些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就要加以溝通,指點,適時制止!這樣的孩子獨立還能有效的與人融洽相處!不至於太武斷,太自我!
-
7 # 文心心
有一個很有主見的小孩兒很好啊,有些媽媽還要特意培養孩子有主見呢,寶媽直接省了這一步贏在了起跑線上。
小孩子有主見,什麼事都可以自己做主,從小會表現出領導氣質,家長們可以適當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主,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有些想法還是欠缺考慮,不夠成熟,家長們可以作為他們的參謀,時不時給他們一些意見,孩子能聽進去別人的意見也是好事哦。
另外,寶媽是怎麼培養的孩子有主見的啊,能分享一下育兒方法嗎?我也借鑑一下啦!
-
8 # 媽寶園
小朋友很有主見,是不是什麼都可以由著她?要注意什麼?
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其實是家長的寶藏。這樣的孩子頭腦聰明,表達能力強,如果培養得當,孩子的成就將不可限量。
但是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於自己的主見還不太熟悉,常常將主見用錯了地方,如果什麼事都由著孩子,很可能讓孩子的性格發生消極的轉變。
一、為什麼說孩子有主見,不能事事由著孩子
1、孩子性格變得自負
家長事事由著孩子,給孩子說一不二的權利,孩子就會習慣這種模式,形成一種唯我是從的思想,性格變得自負。
長此以往,孩子失去了關心別人的能力,不會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被強大的優越感困住,難以取得進步。
2、影響孩子的社交
事事由著孩子也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我說的話都是對的,其他人都要聽我的”。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他們也會帶著這種思想。
在人群中,這樣的孩子顯得有些特立獨行,其他小朋友很可能因為孩子的特殊而疏遠他,導致孩子的社交受到影響。
二、孩子很有主見,家長應怎樣引導1、合理解釋,讓孩子看清事實
如果孩子的主見用錯了地方,家長可以用平和的語氣向孩子解釋,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哪種做法更好。
比如小雨媽媽想教3歲的小雨使用筷子,但是小雨卻說,我不想學,用勺子更方便,我為什麼要用筷子,而且幼兒園很多小朋友都不會用。
孩子的話,乍一聽沒什麼問題,但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孩子其實是在用強行解釋的辦法逃避問題。
此時家長可以準備一餐麵條,讓孩子用勺子去吃,問問孩子,是不是用勺子很麻煩,而媽媽用筷子就很方便。告訴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大部分的食物都是需要用筷子的,所以使用筷子對你有很多很多的好處。
家長也可以將這種方法應用到其他的事件中,讓孩子真切的看到事實,孩子就會明白自己的主見是用錯了地方。
2、循循善誘,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在合適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機會,讓孩子站在其他人的位置上去思考問題。
比如在公共場所盪鞦韆的時候,孩子玩了很久還是不想走,家長可以讓孩子看看那些等待的小朋友,問一問孩子,如果現在是你在等,是不是會很著急啊。我們已經玩了很久了,該讓其他小朋友玩一會了。
當孩子學會了換位思考,就不會時時刻刻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判斷問題,他們的主見會變得更有意義。
對於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家長要做的不是事事依從孩子,也不是讓孩子的主見消亡,而是要去思考如何合理的引導孩子。
在引導孩子的路上,家長要讓孩子看清事實,學會換位思考,既保留孩子的主見,又不讓孩子墜入自負的深淵。
-
9 # 愛生活的紅哥
我認為可以試試在家的時候多跟他互動,要從很多方面下手,比如帶他出去玩不給他買玩具,吃零食要知道與人分享,時刻提醒他教育他,跟老師也督促好,不聽話就罰站!不知道對不對,但想要解決就不能再慣著,特別是家長,多帶孩子玩,多些互動,得在哪方面有主意,關鍵我也沒覺得。有時是自己認準的就朝自己的目標進行。 我想請你看看,這個有主意是好事還是壞事?在老師眼裡,成績優秀的孩子應該是完美無缺的,因為在老師心目中已經設定了優秀孩子的模式,比如成績優秀,上課認真聽講,時刻遵守紀律,沒有任何“不良習慣”,對一切在老師看來不好的事物都能做到目不斜視不受干擾等等。可惜,基於人性,一個孩子是做不到這麼完美的,有時孩子在自習課上和同桌搗鼓些什麼,我認為也很正常。我參加兒子高二時的家長會,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發現兒子在桌面上用鉛筆畫了一朵玫瑰花素描、一個女孩頭畫素描。——這在很多老師看來一定是大逆不道的,可我看到的是我那個真實的兒子。 孩子從初一開始,漸漸步入青春期。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的青春期猶如洪水猛獸般的可怕。其實,孩子的青春期是非常美好的,敏感、標新立異、富有創造力、追求獨立和具有強烈的吸收能力,這些都是是人的一生中最為旺盛的。但是,因為孩子對精神上獨立的追求,導致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了,“叛逆”了,這種“不聽話”和“叛逆”直接造成的就是家長感到權威的受損和顛覆。 由於權威的地位受到影響,很多家長就會採取“打壓”的方式以鞏固自己的權威地位。這時,雙方的矛盾就此爆發並常常一發不可收拾。打壓之下,一般有以下結果:1、孩子被徹底制服從此服服帖帖,但是,這個孩子長大後一定是個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沒有主見的人;2、表面上看起來被制服了,實際上沒有。從此孩子陽奉陰違,在家長面前表現得很乖巧聽話,在外面為所欲為;3、出現強烈暴力對抗,孩子出走,家長到處尋找,孩子棄學甚至有更多的自暴自棄行為......。 在相對民主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孩子已經養成了自我管理的意識和明確的追求方向,因而青春期能夠相對平靜地度過。比如他對他周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比如他對自己也有客觀理性的判斷,他知道自己的長處同時也知道自己的缺陷,他對自己有把控能力,但是,因為處在這個特殊的年齡,他時時刻刻需要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體會自己的價值以證明自己的成長,比如說如果這件事按照自己的主意做,會不會成功?按照自己的主意,也就是說,他的主意往往和成人教授的經驗會出現不同。 長江之所以能夠後浪推前浪,就是因為“後浪”的目的在於試圖超越“前浪”,而這時“前浪”往往是“後浪”的障礙。如果明白
回覆列表
我們這一代做父母的基本以80後為主了,我們這一代都是在父母的嚴厲教育下長大的,父母說什麼我們就聽什麼,父母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等到我們成為父母了,就反思自己的成長之路,覺得父母對我們限制過多,所以就想給自己的孩子更多的自由,培養小孩的個性。誠然,培養孩子的主見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個主見要是在一定限制之下的主見,過多的自由和選擇餘地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的範圍自由,而不是任由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就不是培養孩子主見,而是在驕縱孩子。另外凡是太有主見不聽他人建議容易形成固執,任性,自以為是等不良個性和偏執人格,這也不利於孩子長期發展。
小孩不小,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父母應該給孩子表達自我意願和想法、自己進行選擇的自由和機會。比如,買玩具時,父母可以問問孩子喜歡什麼玩具,如經濟能力有限,可以限制玩具在多少金額以下。在超市購物,可以問問孩子想買什麼零食,考慮零食多吃不宜,可以限制小孩買幾包。類似這種在大人合理範圍內讓給孩子自由自主的選擇。
當孩子過於有主見的時候,父母可以這樣做讓孩子學會多角度考慮問題。
第一,給孩子情緒發洩的時間,就是先冷處理。當孩子的情緒處於激動狀態的時候,是聽不進去父母的話的,這個時候就讓孩子冷靜下來,只有當孩子的情緒正常了,你才能更他交流,孩子才會思考你的話。
第二,肯定孩子的想法或做法,讓孩子情緒放鬆。跟孩子交流時,先肯定孩子做得對的地方,給孩子一定的肯定,不要過於打擊孩子的自信。千萬不能全盤否定孩子的想法,要找到孩子閃光點,這樣孩子才願意跟你交流,也願意聽你的建議。
第三,客觀指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明白錯在哪裡。在指出孩子的錯誤時,一定要就事論事,告訴她哪裡不對,哪裡需要改正。不要帶有否定孩子人格的話,比如說:你就是笨。這種話是肯定不能說的,孩子聽到這種話情緒肯定會激動,不利於你們之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