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荷綠漪
-
2 # 小漢字見大歷史
「搗衣」也即「搗練」,是古人加工絲綢中的一個程式,目的是為了去除天然絲綢中絲膠和雜質。
李敖曾經將古代的「搗衣」理解為「洗衣服」,也即:用棒槌敲擊溼衣服產生高速水流,帶走贓物。
其實,這種洗衣服的方式我小時候還有:
但「搗衣」不是「洗衣服」。
「搗衣」是古代詩詞中經常出現的一個意向,從古詩詞的描述來看,「搗衣」都是在秋天的晚上,隨便舉幾個例子:
南北朝庾信《詠畫屏風詩》:
搗衣明月下。靜夜秋風飄。隋代江總《宛轉歌》: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濤水秋風驚。樓中恆聞哀響曲。塘上覆有辛苦行。不解何意悲秋氣。直置無秋悲自生。不怨前階促織鳴。偏愁別路搗衣聲。唐代李白《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宋晏幾道的《少年遊·西樓別後》:
西樓別後,風高露冷,無奈月分明。飛鴻影裡,搗衣砧外,總是玉關情。明代楊慎《丹鉛總錄》一書裡, 曾有這樣記載:
「古人搗衣, 兩女子對立執一柞, 如春米然」,一圖勝千言,「兩女子對立執一柞, 如春米然」這正是唐代張萱的《搗練圖》(宋徽宗趙佶摹本)中所描述的場景:
所以,「搗衣」也即「搗練」,也即去除生絲上的絲膠,使之更加柔軟白淨:
鄒羨冰. (2016). 中國古代搗練詩畫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頁13「搗練」有「坐搗法」和「立搗法」兩種方式:
鄒羨冰. (2016). 中國古代搗練詩畫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頁16搗衣詩在唐代興盛,跟歷史背景也息息相關:也即南北朝隋唐以來的「府兵制」有關。
在「府兵制」下,軍人上戰場的行頭:兵器、冬衣、馬匹。。。等等都是「自理」的。
唐代中晚期, 戰爭連綿, 征戍不斷,,每年入秋,一有閒暇,妻子都要給遠在邊疆的征夫製作冬衣,那時候沒有棉花,冬衣都是用絲綢製作,其中就有「搗練」這道程式。
久而久之,詩人就用「搗衣」和「搗練」為意象,抒發牽腸掛肚的思念之情,「絲、思」「絲練、思念」諧音雙關
所以,唐詩中有「萬戶搗衣聲」「家家搗秋練」,而且都是在秋天的晚上。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古代的生絲製品比較硬,古人「搗衣」就是使之平服、柔軟,便於縫製。從「搗練圖」看,似乎這種說法比較合理。
總之,如果以今擬古,跟「搗衣」意象最相近的就是:一到秋天,女性就為自己的丈夫或者心上人織毛衣。
-
3 # 主人好
唐詩中的“搗衣”是製作寒衣的一個程式,用杵捶打葛麻衣料,使之柔軟熨貼,易於縫製,更使麻布與裡面的棉絮粘連為一體。因為是寒衣,所以集中在秋天進行,這是一個季節性的集體行動,就像冬天來臨之前北方人都要醃漬酸菜一樣。寒衣不僅給家裡人穿,更要寄給征戍在外的夫君,唐代府兵制規定徵人需自帶衣服和武器,天寶年間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被迫當兵遠征的人很多,安史之亂後更是烽火遍地,所以秋風秋月裡滿城的搗杵聲是那樣的響亮和急迫,所以杜詩云:“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李白說“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接著說“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寄託在寒衣裡的深情和夢想。
-
4 # Aaron基金投資顧問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問題:古代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搗衣”,是指用木棒敲打來洗衣服嗎?具體如何?
前言古時衣服質地比較硬挺,必須先置石上以杵反覆舂搗,這樣才會柔軟穿起來舒服一點,稱為“搗衣”。後亦泛指捶洗。
古詩詞中經常看到的”搗衣“這個詞,主要用來表達妻子對於遠戍邊關的丈夫的思念。因此“搗衣”常常在閨怨詩詞中使用。
一、關於搗衣 明朝楊慎的描述寫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明朝才子楊慎寫過一本《升庵詩話》 ,他在第十二卷描述了搗衣的形式。
搗衣。《字林》雲:“直舂曰搗。古人搗衣,兩女子對立,執一杵,如舂米然。”今易作臥杵,對坐搗之,取其便也。嘗見六朝人畫《搗衣圖》,其制如此。《字林》是晉朝呂忱撰寫的字書, 收字12,824個, 按《說文解字》部首排列,後人評價這部書:
“上承《說文》,下啟《玉篇》”。據說《字林》之學在唐朝時幾乎和《說文解字》齊名,但是這本書後來卻消失了,至今已無完整的傳本。看來楊慎當年還能見到《字林》,他說自己還看到過六朝人的搗衣圖,確實是這樣。
舂,把東西放在石臼搗掉皮殼或搗碎,《字林》說兩個女子對立如同舂米一樣稱之為搗衣。不過楊慎說後來為了方便,於是變成了坐著搗衣。
二、古詩詞的中搗衣南北朝樂府舊題有《搗衣篇》 ,據說這個題目起源於古琴曲《搗衣》。李白就寫過樂府詩《搗衣篇》,不過並不是專門寫搗衣,只是提到了“夜搗戎衣嚮明月” 。
我們能看到的關於搗衣的詩篇在南北朝就出現了。
1、南北朝
庾信(513年-581年)是南朝梁陳間的著名詩人, 他出使西魏時,因梁為西魏所滅,遂留居在北方,他的《詠畫屏風詩》中寫到了搗衣:
搗衣明月下。靜夜秋風飄。錦石平砧面。蓮房接杵腰。急節迎秋韻。新聲入手調。寒衣須及早。將寄霍嫖姚。2、隋朝
隋朝的江總 (519年~594年)和庾信是同時期的人,江總是陳後主的宰相,不過這傢伙不務正業,每天和後主在後宮飲酒作樂, 陳朝滅亡後,江總北上入隋作官 。開皇十四年(594年)死於江都,時年七十六歲。
江總的有一篇長詩《宛轉歌》也寫到搗衣,節錄如下: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濤水秋風驚。樓中恆聞哀響曲。塘上覆有辛苦行。不解何意悲秋氣。直置無秋悲自生。不怨前階促織鳴。偏愁別路搗衣聲。3、唐朝
唐朝最有名的”搗衣“有兩首。其一是李白的《子夜四時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其二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雖然在唐宋元三朝默默無聞,可是今天已經成了唐詩的代表作品之一。
4、五代
馮延巳是南唐的丞相,他的一首詞中也有搗衣。《更漏子·風帶寒》:
風帶寒,秋正好,蕙蘭無端先老。雲杳杳,樹依依,離人殊未歸。搴羅幕,憑朱閣,不獨堪悲寥落。月東出,雁南飛,誰家夜搗衣。5、宋朝
晏幾道的《少年遊·西樓別後》也有搗衣,很明顯化用了李白的《子夜四時歌:秋歌》:
西樓別後,風高露冷,無奈月分明。飛鴻影裡,搗衣砧外,總是玉關情。王孫此際,山重水遠,何處賦西征。金閨魂夢枉丁寧,尋盡短長亭。無論哪一位詩人的作品,都表達了同一個意思,家中妻子無時無刻不關心著在外的丈夫。
三、搗衣典故的其他用法搗衣的本意就是丈夫外出未歸,臨近秋寒之時,在家的妻子為之準備冬衣。 這個典故有多種表現方式,有時用”搗衣“、有時用”寒衣“,還有: 寒砧、砧聲 、寒杵、秋砧、急杵等。
例如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用寒砧
盧家少婦鬱金香,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岑參《宿關西客舍寄東山》用寒杵:
雲送關西雨,風傳渭北秋。孤燈然客夢,寒杵搗鄉愁。灘上思嚴子,山中憶許由。蒼生今有望,飛詔下林丘。杜甫的《秋興八首》用寒衣、刀尺、暮砧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陸游的《晚晴》用衣砧:
雨餘殘日入疏籬,變化相乘及爾奇。千嶂暮雲收盡後,一年秋暑洗空時。如山酒券不相貸,隔巷衣砧如許悲!剩欲出門紓滯思,交親零落與誰期?搗衣衍生出這麼多詞語,有照顧平仄的變化,也有押韻的考慮,有視覺有聽覺,都豐富了這個典故的使用環境。無論怎樣變,都是同一個意思。
-
5 # 00行者妖猴00
搗衣也就是把衣服用水浸透了放在平整的石板上用木製棒杵捶打洗滌吧。八十年代以前我們這一帶的農村人就是那樣洗衣服的
-
6 # 煙花三月是隻貓
子夜吳歌.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01 李白詩中的搗衣不是洗衣服搗衣這個詞,在詞典裡有這樣幾種解釋:
A. 洗衣服時用木杵在砧上,撞擊衣服,使之乾淨。
B. 用杵在砧上搗衣料,使之柔軟,便於裁衣。
許多人會認為詩中的搗衣就是洗衣服,其實這是錯誤的。
這是錯誤的理解
洗衣服時用木杵在砧上,撞擊衣服,讓衣服乾淨的這種衣服的質料,一般都適用那些比較柔軟舒適的棉花織品,而棉花這種植物傳到中國,並且被大面積種植,當做衣服面料的時間,是明朝以後的事情。
古人衣服的材料,大約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禮記·札記》中記載:“未有絲麻,衣其羽皮”。可見,在“絲、麻”出現之前,人們大多用動物皮毛製衣蔽體禦寒。
隨著時代進步,到了先秦時期,麻葛類織物開始出現。其中最主要的有葛、大麻(沒錯,大麻最開始是做衣服的)、苧麻、苘麻等。
其中的“葛”,又叫葛麻、葛藤,是一種常見的藤類植物。古人主要利用葛製作繩子和衣服,但由於葛布質地粗而厚,且吸溼散熱、保暖效果低下,所以古人多用葛布做夏季衣服。
麻很大程度上與葛類似——雖然大麻、苧麻、苘麻均是草本植物,但它們的植物纖維同樣又長又韌。且麻和葛同樣具有取材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所以普及較快,平民百姓基本都能穿上葛麻製成的衣服。
麻袋都見過,麻衣是個什麼樣子,也就可以想象了。
棉花這種植物,不是咱中國原生的,它是從海外傳來的。
大約從明朝洪武年間開始,棉花走進平常百姓家,老百姓才穿上了比較柔和舒適的綿密的純棉製品,不必在寒冷的冬季穿著很透風的絲織品的縕袍敝衣禦寒了,畢竟能穿裘皮大衣過冬的只是少數有錢人。
在唐朝,可能也有從西域傳來的少量的棉織品,但是至少中原和長安城所在的渭水流域地區,是沒有棉花種植的,所以那時的衣服質料基本上就是絲織品和麻織品以及更為粗糙的葛衣。
不管是絲織品還是麻織品或者葛衣,都經不起我們許多人還熟悉的棒槌捶打的。
02 搗衣,唐代婦女辛苦做衣服的一個過程李白的這首詩歌,描寫在晚上還藉著月光幹活的妻子,思念戍守邊疆的丈夫,希望早日結束戰爭,詩歌雖然沒有直接寫愛情,但是字字滲透著對丈夫的深厚真摯的情意,穿越千年,讓今天讀到的人也深受感動。
已經是晚上了,這些婦女們還藉著月光在幹活,乾的這個活名字叫“搗衣”,“搗衣”是一種怎樣的勞動呢,生活在現在的我們肯定非常陌生,但是在李白生活的時代,卻是古代婦女們常見的一種勞動。
在許多古詩中都有搗衣的描寫,比如比李白稍微早一點的張若虛在他的《春江花月夜》中,就有這樣的詩句: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中也有這樣的句子: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但是這些詩歌只是提到搗衣,具體搗衣是怎麼回事,並沒有說到。杜甫的詩中已經提到,這個搗衣是要動“刀尺”的,可見是包括裁剪衣服的。
比李白稍晚一點的中唐詩人王建對搗衣的描寫就非常詳細了:
搗衣曲
月明中庭搗衣石,掩帷下堂來搗帛。
婦姑相對神力生,雙揎白腕調杵聲。
高樓敲玉節會成,家家不睡皆起聽。
秋天丁丁復凍凍,玉釵低昂衣帶動。
夜深月落冷如刀,溼著一雙纖手痛。
回編易裂看生熟,鴛鴦紋成水波曲 。
重燒熨斗帖兩頭,與郎裁作迎寒裘。
根據王建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搗衣”是一件非常費時費力的工作,就是一個製作衣服的過程。
03 月下搗衣,如何搗?雖然王建的詩歌中,對搗衣的描述還是比較詳細,但是,文字的描述對於我們這些對那個生活比較陌生的後人而言,還是印象模糊的。
好在唐代有個大畫家,叫張萱,他是盛唐時期傑出的仕女肖像畫家,他畫了一幅《搗練圖》,生動形象的記錄下了唐代人是如何“搗衣的”當然,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是一幅宋徽宗的臨摹作品,真品早已不知到哪裡去了。
這幅畫,特別清晰地畫出了做衣服的三個場景,從右到左分別是:搗練、縫製和熨燙。
首先是搗練:
簡單地說,就是把原本硬邦邦的織物給軟化了,更適合裁剪。古代絲織品一般較粗(比較透風),在裁衣之前,需要上漿,並用木杵在石砧上反覆捶打,以使其勻透柔和。這是一個最辛苦的過程,很費勞力。我們從畫面中就能看出,一共有四個婦女拿著杵在勞作,其中有兩個人勞作累了,還在歇息。
然後熨平。
畫面上有四個婦女,兩個負責抻著織品 還有拿著熨斗熨燙的婦女,有一個小女孩在旁邊幫忙把要熨燙的地方抻平整。
更為有趣的,是一個還小,幫不了忙的小女孩在織品下面玩耍。
最後,再裁剪成衣”。可以看到穿針引線的工作。
可以看到,有兩個婦女在穿針引線和裁剪。
可以知道,做一件冬衣,單憑一個人的力量都是難以完成的。
04 為什麼“搗衣”都在晚上?嚴格的說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因為搗衣是一個粗活,費體力的活,但是不需要太多的光亮,可是沒有光亮也不行,所以到了有月亮的夜晚,最適合的工作就是“搗衣”。其他的熨平衣服,裁剪縫製衣服這些工作放在白天就好。
為什麼秋天才“搗衣”?秋天是作冬天禦寒衣服的季節。禦寒的衣服,才需要在織好的絲織品上多上漿,然後織物變得細密,不透風,才能做出溫暖的過冬的衣服。
那時候的古人,夏天穿的衣服叫“生衣”,就是直接的絲織品,冬天的衣服叫“熟衣”,就是”搗“過的衣服。
回覆列表
“搗衣”中的“衣”,不是衣服而是布料。
為什麼古人要搗布料呢?這和當時的衣服材料有關。宋代之前,棉花還沒在中國傳播,所以當時普通人穿的衣服,其布匹都是用葛、麻等製成。這種材料製成的布匹,最大的問題就是太粗糙,如果直接穿會很不舒服,甚至會傷到面板。
那怎麼辦?咱們祖先自有解決辦法,那就是搗衣!
搗衣可以把布匹錘得鬆軟平整,便於裁減和穿著。另外,古人制作的衣料也要進行染色和上漿。捶打之後的布匹柔軟光滑,也便於染色等處理。唐代名畫《搗練圖》,其實就是當時女子倒錘布匹(練就是布匹)
因為搗衣能完整捶打就行,不需要看清,所以當時的婦女選擇在晚上進行。另外,因為必須放在涼石頭進行捶打,所以要選擇在秋天的夜晚,因為秋季天涼,石頭涼,不會捶打一陣子就發熱。這樣還能節省燈油,還能捶打好布匹,所以後來就形成了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