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途侶行

    記得你人生中第一次旅行是去哪裡麼。

    我十幾歲時曾經在青島待過大概一年多的時間,這是我第一次出門也算是第一次旅行了。當時在青島喜歡閒時在即墨市場亂逛,買上面打著紅點的大饅頭回來夾醬吃;喜歡沒事帶著一把傘一本書去第一海水浴場發呆,然後帶著被曬的發紅的雙腿回去;還喜歡假裝文藝青年去天主教堂坐一坐,然後去附近的快餐店花光我兜裡的錢買漢堡和可樂奢侈一把。青島留給了我很多難忘的記憶,我很喜歡這個地方和這裡的人。

    在青島我最喜歡的兩個景點就是大教堂和嶗山了,所以前幾年有時間我又帶著母親和孩子去了趟青島旅遊,還專門領他們去這兩個地方轉轉。

    青島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擬建教堂應高百米,適逢二戰爆發,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規模。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是建國前山東省最高的建築。

    嶗山位於青島市東部,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它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嶗山的主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去嶗山遊玩一般不是北線就是南線,套票價格旺季130元,淡季100元,這個價格都是帶40元觀光車的費用。包括景點流清至仰口,有效期兩天比較划算,太清宮的道觀推薦去看下,挺好的。

  • 2 # 貓叔帶你吃喝玩樂

    嚴格意義的旅遊以及嚴格意義上的自己旅遊都是去的華東江南水鄉。

    跟家人選擇的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先去的南京,然後去的蘇州,最後去的上海。第一次出去玩,真的不知道,火車還得是Z字頭的,坐一晚上,買票還不知道當時Z字頭全是軟臥。去蘇州拿著酒店給的攻略去玩。

    第一次自己出行,選擇的也是華南,包括嘉興、南潯、西塘、烏鎮、杭州、上海。那是第一次去烏鎮,以後就連續去了幾個古鎮

  • 3 # 騎行墨鏡男

    感謝回答您的問題!

    第一次戶外旅遊是去騎行川藏南線,是我目前為止去的最遠也是最久的旅行了。

    2018年的七月中旬自己一個人來到成都準備開始自己的旅行,但是在成都停留了幾天,畢竟成都是有文化有底蘊的城市。也就是那幾天認識了幾個人朋友,也是要去騎行川藏南線的,就這樣原本我孤身一人的,變成了三個人。(路上還撿到了五個隊友)

    從最開始的體力不支,氣喘吁吁,一上坡就看不到隊友,一下坡隊友看不到我,到了後面能和隊友一起齊上齊下了,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了藏地的人文風情,不在侷限於電視網上那些圖片影片了,是更加真實生動的體驗。

  • 4 # 吾生無限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戶外旅行是徒步雨崩,沒有充分的準備,背上吃的喝的東西,說走就走了,因為一直很嚮往挑戰自己一下,最後的真的感覺很不錯的,累並快樂著。

  • 5 # 驢行戰狼

    我的第一次戶外旅行是重灌徒步穿越西嶺雪山前後山。

    西嶺雪山海拔5364米,是成都第一峰,終年積雪不化,在Sunny照耀下,潔白晶瑩,銀光燦爛,秀美壯觀。唐代大詩人杜甫盛讚此景,寫下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千古名句,西嶺雪山也因此得名,同時西嶺雪山也是離成都最近的雪山。

    儀隴驢友一行三車十三人,在南充接上驢友小彭、遂寧接上美驢“豬豬”共計十五人,浩浩蕩蕩地經過成都、溫江、大邑,於晚上20:00到達西嶺雪山前山大門,入住門口酒店。酒店老闆老邱熱情接待我們吃住100元(連門票),一夜無話。

    次日早上8點,吃完早飯,整裝出發開始了負重徒步登山活動,沿溪而上,一進山,只見天地之間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紛紛揚揚的從天上飄落下來,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帳篷,大地立刻變得銀裝素裹。過蛙潭、兩溪口,雪越下越大,雪花潔白如玉,它是天宮派下的小天將,還是月宮桂樹上落下的玉葉呢?雪花像美麗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飄如飛;像天使賞贈的小白花兒;忽散忽聚,飄飄悠悠,輕輕盈盈,無愧是大地的傑作!

    看大、小冰瀑、已沒有瀑布了,全部是冰,別有一番味道,在獐子崖吃完路餐,繼續踏上征程,過桂花嶺、大山門,鞋子全部溼透,讓人的感覺只有一個字——冷,深入骨髓的冷,大地一片銀白,一片潔淨,而雪花仍如柳絮,如棉花,如鵝毛從天空飄飄灑灑。

    傍晚5:30夜宿金猴峰露營,由於雪太大,本來打算露營的 ,考慮安全問題,只能住接待站,條件很差,很艱苦,房間很臭,被子有點溼(估計是天氣原因),而且沒電(只發兩個小時,一百大洋一人,有點貴),(提個醒,乾糧一定要帶夠,山上的東西很貴,而且難吃,泡麵20一桶),我和老汪兩人化雪給大家熬了一大鍋薑湯,免得失溫,然後喝著小酒吃著泡麵,商討次日行程。

    次日繼續上行,政委、雙實線打頭陣。往上的路同樣很陡很滑,路上的風景簡直不擺了,是後山完全看不到的風景,經紅石堡後終於在13點過板命一樣的爬上日月坪(由於時間關係,沒有上陰陽界),望眼一看,好象來到了一個幽雅恬靜的境界,來到了一個晶瑩剔透的童話般的世界。松樹的清香,白雪的冰香,給人一種涼瑩瑩的撫慰。一切都在過濾,一切都在昇華,連我的心靈也在淨化,變得純潔而又美好。樹上已披上了一件白色的紗衣,地上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白棉被。大地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一夥人集體脫光衣服,開始擺著各種造型,巴適!

    下山就方便了,觀光索道坐40多分鐘,然後就到滑雪場了,不過我們確實沒時間去玩那些東西了,坐免費的BUS到交通索道, 再坐在纜車上到了山腳,坐了個野豬兒到前山取車(100元),旅程完成了。

    最後想說句,終於活著回來了,不過很值!

  • 6 # 東草堂的旅行記憶

    身為西安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在我有印象的第一次戶外旅行是1978年的春天,從秦嶺山下的老家到西安市的西門。當時交通非常不方便,從老家到縣城先坐1個小時的順車。然後從縣城的客運站等人齊了到西安市的水司汽車站。這樣到西安市就12點左右了。在路邊攤吃個5毛錢的涼皮肉夾饃,然後喝一杯2分錢的玻璃片杯蓋的糖水。轉過十字就看到了雄偉的西南城角,當時還沒有仔細觀察,這個西南城角和別的城角有非常大的不同。順著城牆下的路一直朝北就到了西門。順著西門的馬道上到城牆上,好像時間已經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了。城牆外面全是低矮的平房。近處是不高於城牆的白楊樹,樹下是寬泛的護城河,護城河沒有現在這麼規整,有些地方寬,有些地方窄。這個印象就是西安市給我的人生第一印象。後附一張現在的西南城角照片。

    順便給大家一個問題:西安城牆西南城角為什麼是圓的?

  • 7 # 老熊貓抗癌阿姨

    一次失敗了旅行,但記憶猶新,當時感受就是恐懼。我第一次是選旅行的方式是徒步,從東北出發,沒有目的地。我的徒步車是使用者外雙胞胎車改裝的,車上準備了換洗的衣服,做飯用的鍋碗瓢盆爐具,還有戶外帳篷睡袋之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準備齊全選個良辰吉日啟程了,走了二十公里的地方,我選擇有人家的地方露營,感覺很安全。搭好帳篷起鍋燒油做飯,心情美美噠吃開啟直播吃飯咯,這個時候來了箇中年男人和我說話,還管我要東西,直播間的朋友們就開始擔心我,一個勁的說讓我回去,說那是壞人嚇唬我,附近又沒有住宿的地方,第一次出來沒有經驗也有些心慌.....天還沒黑,我就收拾好東西決定回頭了,到家都半夜12點多了 ,第二天渾身痠痛,雙腳上也長水泡,兩天的路程我一天往返了,雖然因為心裡素質不足失敗,但很有意義的,徒步旅行是個技術活啊。這是人生中第一次旅行,沒有目的地

  • 8 # 東哥看天下

    第一次戶外地點峨眉山,這個印象比較深刻。應該是80年代初期,大學期間的一個暑假,和自己的發小也是同學兩人相約一切爬峨眉山。那時改革開放也是初期,社會各方面都還比較落後,成都最多算現在的一個三線城市,沒有車水馬龍的光影,沒有鱗次櫛比的大樓,也沒有網路,就連電視都是稀有物資了。出門幾公里就是田野,河流和挑著擔子賣菜的農夫。

    峨眉山一直是小時候心中的一個夢,正好也成人了,也就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沒有錢只有伸手向父母要,沒有相機就借了鄰居的一個海鷗125,當時還是算比較值錢的裝置了。我們兩人就背了一個揹包,裝上點換洗衣服和乾糧,直接到客運站買票坐大巴。那時高速還沒有修建,估計坐了4小時長途車,感覺好遠啊。中午隨便吃了點乾糧,就從報國寺山腳一直往上爬,一般說來爬到金頂也要將近16小時,我們在半山腰住了一晚招待所,第二天下午就上了金頂。上面白雲滾滾,風光無限。就是感覺好冷啊,我記得還租了軍大衣保暖。兩天時間走了幾十公里山路,也沒有感覺有多累,畢竟“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路咔嚓咔嚓照了很多像,加起來有三個膠捲。第三天下山時玩了幾個景點,然後索道下山到達了峨眉山鎮,天也快黑了,這時才感覺疲憊不堪,在附近問了幾家住店都滿了,只有一家招待所過道還可以住人,我們也不講究了,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匆匆上床入睡。半夜三更過道燈一閃一閃的,我無意中伸手去摸了一下床邊的揹包,什麼都沒有勾著。心裡頓感一絲涼意,騰地一下翻身下床叫醒發小,到處找揹包,招待員也急匆匆過來問了原由,才知道揹包被偷了。唉!必然年輕,沒有這些社會經驗,當交學費了。一早還跑到派出所報案,當然也是石沉大海了。幸虧還有點錢在褲包裡,買了車票狼狽的回到了家。父母也沒怪罪什麼,說只要人好就行了,就是要花錢陪別人的相機,我還委屈的掉了眼淚,主要是心疼那三個已經照了的膠捲,到頭來什麼影像都沒有留下,但從此後變得了堅強和成熟。

  • 9 # 肆海雲遊

    第一次旅遊是小時候,大約上三年級,在學校門外的小河邊遊了2個小時,那景色真美,女同學在岸上,我和幾個膽兒大的在河中,水真凉!比教室的大蒸籠好多了,可以看岸上女生那燦爛的笑,也可以看見柳樹枝如女生的眉毛般隨著風兒彎彎翹起。

    最得意的是捉河中的小魚小蝦往女生身上扔,一片驚呼聲中一個猛子扎入河中,濺起她們一身的水珠兒。

    下午就不好過了,在教室門口站了2個小時,第三節開全校大會點名批評……

  • 10 # 小黃遊北京

    第一次戶外旅行是在十年前,和父母一起兩家人一起去海邊。

    我們兩家人開一輛車,雖然有些擠,但當時我很激動,深居內陸的我第一次去看海,我幻想各種美好的景色,想象著玩樂的感覺,別提多高興了。

    現實也確實是這樣的,美景沙灘,一切我想象的彷彿都一一實現。

    可好景不長,同行的還有個小妹妹,大家都很照顧她,於是小小的我就開始“吃醋”了,各種脾氣都上來了,結果鬧的就很不愉快。

    現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這才是童年啊!

  • 11 # 兩妞一寶媽

    我的第一次戶外旅行是在93年的時候,可以說是終生難忘,當時因為受繼母辱罵,感覺。活著沒有什麼意思,剛好身上有點錢就想著去北京看一下,因為從小對北京就很嚮往。在北京流浪了一個多月,嚐盡人世冷暖,終究放不下對親生母親的掛念,扒火車回到母親身邊。現在回頭看,當時雖然有點幼稚但不後悔,因為去流浪至少沒有做失去生命的事情。

  • 12 # 使用者無所謂他哥坤哥

    第一次真正的旅行是在1984年夏天,單位組織的峨眉山療養。那年我19歲,但16歲參加工作的我工齡3年了。當時單位租借峨眉山腳下的一個寺廟做大本營,並建了個食堂,單位人員分批次前往。療養髮了補助60元,我高興壞了,這可是我月工資27.5元的兩倍呀峨眉山頂我拍了人生中第一張彩色照片,這也是我第一次看見並登上的第一座真正的山。療養7天好像花費36元左右,還有節餘~美美的照片上,我身後鐵皮頂房子就是當年峨眉山金頂上的旅店7個來小時爬上去滿身臭汗,但旅店沒有熱水,只有冰冷的山泉自來水淋浴雖然是夏天,可山頂大家卻是要租軍大衣才頂得住喔,冰冷刺骨的水洗得蹦蹦跳,還好當時年輕愛鍛鍊冬天洗涼水澡,可以免強馬虎沖洗一下

  • 13 # 暫遠紅塵

    確切地說吧,人生中第一次戶外旅遊的景區就是石人山。

    石人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的魯山縣西北,是河南省十佳風景區,被譽為“河南最美的地方”。

    那是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候,單位組織去旅遊。

    一車人。

    記得瀑布飛流而下,漂亮之極;記得同事偕同紅衣未婚妻卿卿我我……

    經年過去,同事妻子已生兩個孩子,那瀑布也將斷了流,可那妖豔的紅衣和銀樣飛瀑卻歷歷在目。

    過去的成為永恆,也是懷戀呀!

  • 14 # 豆汁兒君

    第一次旅行,能想得起來的,是在我小學剛畢業那年,1987年。

    那時候的小學生,也沒有什麼旅遊旅行的,那是個差不多從外地來北京還要開介紹信的年代,平常的遠足僅限於北京動物園之類的,就是自己出去玩,到了石景山遊樂園也就打住了,那會的石景山應該接近於荒郊野外了。

    沒想到學校居然說組織我們做一次畢業旅遊,去南戴河,這個相對於北戴河還有些陌生的地方。老師說這是個新的風景區,比北戴河人要少。

    第一步就是坐火車,這是我第一次坐這麼長時間的火車,應該前一天晚上辣的吃多了,慢騰騰的綠皮車廁所又人滿為患,我肚子疼的要命又上不了廁所,造成了今天對我都有影響的出行症候,一要出遠門,一到機場就肚子不舒服,要一刻不停的上廁所才能緩解,其實就是有了心理創傷了。因為肚子疼,我跑到遠遠的一節車箱裡,這裡沒什麼人,零零散散坐著不多的人,一個叔叔給我講了差不多一路的人生哲理,當時對我有些影響,不過年代久遠,我現在已經忘了他都跟我說什麼了。

    到了南戴河,我們住在一個幹休所裡,大概是三層左右的小樓,離海不遠,站在窗戶前就能看到,裡面沒什麼人,挺清靜,我和一個不知是哪兒的大爺拼屋住,那會兒的人好像都比較簡單,大爺平常在屋裡的時間,就看看報,喝喝茶,教我下象棋,教我曬從海里撈出來的海藻。

    那時候的海真是乾淨,不像現在似的,岸邊一處黑漆漆的漂浮物,老師把我們這群孩子帶到海里,離岸不遠有條廢棄的漁船,下面還有一窩大蝦。海里的海藻不少,我撈了不少,在太陽下曬乾了,拿回家之後,家裡人給做湯,還真用了不少時間。

    為了體驗一把海上觀日出,我們天不亮就跑到沙灘上,等太陽的工夫,潮還沒漲起來,正是沙灘上挖洞抓小螃蟹的好時候,等太陽快出來了,我們手裡也滿了。太陽慢慢從海平面上露出臉來,等他整個兒都離了海面,我們也該回去吃剛從海里撈出來的蝦了。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坐車去好像叫黃金海岸,鴿子窩的地方,名字記的不清了,也不去網上查了。

    購物是個離不開的專案,不過那兒海邊兒的小商販還是有些童叟無欺的,我從海邊市場裡往家搬的有珊瑚,螺,貝殼做的小鳥,一直在家裡放了好久,直到很多年後搬家時才找不到。

    最大的一個專案就是坐船了,那是第一回在海上坐船,平時坐的最大的船也就是北海的“龍船“了。票價應該也不貴,不過我們都是懷著遊歷三峽的心情坐的,吹著海風,把大海當長江。

    當年用的還是120的梅花相機,焦卷還算便宜,大概不到一塊錢一卷,不過照片沒有儲存到現在,很可惜。

    現在最讓我難忘的,大概就是那個純真年代裡,人們的單純與善良了。想一下前幾天去北戴河,剛從沙灘上撿起一個小貝殼,馬上就有人跳過來,大喊這片地方是我家的,要麼放下,要麼給錢。真是天壤之別。

  • 15 # 財務魚

    人生的第一次戶外旅行,那是在小學四年級,學校組織。至今難忘,記憶猶新!我生長在巢湖邊___肥東縣長臨河鎮的一個小村莊裡。

    作為70後的人,小時候日子,特別是農村,還沒那麼好過。能吃飽飯就不錯了,說去旅遊那可是奢望哦。

    因此對於少時家門口的旅遊也是幸福激動的好些天,期待了好多天哩!現在經常唸叨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銀魚,還有家鄉味特濃的粑粑!

  • 16 # 雲娃

    我的第一次旅遊大概是在深圳,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具有濃郁的現代濱海城市特色,常年Sunny普照、繁花似錦。近年來,深圳先後被中國政府和國際有關機構評為"國際花園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環境保護全球500佳",建市僅20多年,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座經濟繁榮、法制健全、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城市。

  • 17 # 熱血軍事237276982

    我的是去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民風淳厚 風光旖旎,異國風情,傣族風情,原始森林,瀾滄江繞城而過,山高水長,心曠神怡!

  • 18 # 北京退休老奶奶

    我第一次出境遊,是一家三口,買了機票就飛到芭堤亞。語言不通,依靠手機。更多的是靠女兒用英語溝通。在芭堤亞的海濱漫步,看日落。到當地的農貿市場,喝鮮榨果汁,品嚐異國小吃。在芭堤雅盡情玩耍之後,乘空調大巴前往曼谷。在曼谷看四面佛,皇家寺院,逛購物中心……盡賞異國風情。最後從曼谷飛回北京。

  • 19 # 森林澤木

    第一次跟朋友去的北京,去過後就愛上了北京,衚衕裡的文化、小吃文化、皇城文化,當然最喜歡的還是後海板爺的說話聲。第一次去故宮震撼到我了。宏偉,浩大,感受帝王氣息。

  • 20 # 老七35341

    謝邀:出差不能算!要不然八O年就到北京天津鄭卅武漢長沙桂林廣卅了!八二年三口人第一次乘飛機,自費逛閒。蘇雅克螺旋槳飛機四十八座。從保山飛昆明,小孩半價有座位。機票價共七十五元。八七年全家六人四川俄媚樂山成都重慶貴陽繞了一圈二十多天。也就花了三千多元吧!頓頓有酒有肉!火車全買硬臥喲!至今國內去了多少地方記不得了!出國四五回,十多二十個國家吧!

    六六老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和蘋果的差距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