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嗝屁鏟屎官
-
2 # 簡族
1.如何面對技術不紮實?
1)技術是需要磨練的,沒有人從一開始就能成為“資深程式設計師”。
程式設計師應當正視自己水平不足的現狀,再不斷磨練基礎。就拿前端來說,在空閒時間裡,應抓緊時間學習,開啟HTML、CSS、JavaScript等編碼幫助手冊,認真閱讀,摸透每個屬性,掌握每個方法。
最好的老師便是官方教材,打牢基礎,對未來解決更困難的問題有很大幫助,在寫程式碼時,也要下意識去參考編碼幫助手冊,不斷磨練,寫出無法挑剔的程式碼來。
2)面對問題不要慌張,要去認真思考如何解決。
學會問人,或者是透過網路搜尋前人經驗,在面對問題,首先要去想的就是“怎麼解決實際問題”。
當問題出現時,是鞏固基礎和磨練技術的最佳時機,即使在解決問題後,也要在空閒時間去思考其他解決問題的可實施方案,羅列出問題的每個方案,再去一一實施,並且驗證,時間一長,自然積累了各類需求的解決方法。
2.如何正視中年危機?
1)保持冷靜,遇事不慌亂
工作時不要將話說得過於絕對,說到的就必須要辦到。程式設計師常會因自身的技術不夠,在工作上遇到種種困難,從而暴露出心理不成熟的問題來。誰都會犯錯,發生錯誤時,要做到的是不慌亂也不逃避,正確對待,承認錯誤,並解決問題。
2)多與人交談,學會溝通
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不僅僅坐在工位上寫程式碼即可,還需要與設計師、後端以及產品經理打交道,心理不成熟的人往往溝通技巧也很薄弱,所以,若要將工作做好,還需與人多交談,提高情商,學會溝通。
-
3 # 使用者未簽到
運維,資料庫維護等等其它與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你都可以做啊,再不行自己成立一個小工作室,接一些小活也可以啊,還可以去大公司發展等等,工作太多了,我就不在這裡囉嗦了。
-
4 # 加瓦攻城獅
從開發轉管理
很少會有30歲以上還在一線敲程式碼的程式設計師,如果有,那就是資深程式設計師。所以可以考慮轉產品經理或者專案經理這類的管理崗位,初期可以先幹著,在期間考取一些專案管理的證書,提高自己的優勢。
轉銷售,售前或者售後工程師因為你畢竟那麼多年的開發經驗了,軟體這一塊你都比較清楚,可以很輕鬆的擔任售前或者售後工程師,但是這類工作一般要求溝通能力極強並且要有一定的文案能力,如果覺得自己滿足的話可以去試試這個崗位。
自己當老闆看個人能力和實際情況而定了。
徹底轉行回老家考個公務員或者找別的行業繼續幹,但是我覺得這個方法不可取,不到萬不得已還是繼續在自己的行業打拼,不然改行也是比較多的困難。
-
5 # 維斯—wish
能轉行做管理就是未來。
無論任何技術都是幹活的,指揮永遠是食物鏈的最頂端。甚至有分紅等 沒有年齡限制。
技術沒有未來 ,幹苦力總有一天你做不動了。我做過所知道現在機會所有流行的語言的軟體開發,甚至跨行多少端不記得了,說出來都想嘔吐 很多都是精通級別,哪裡都有專案,但是你無論如何做,無論任何技術,都不可能做到頂尖大神,就算你是大神也不過 ,翻翻國外很多國外大神在資本面前就是嬰兒。
都過碼農就是老闆眼裡的一條狗。
未來最缺的人才是企業家和管理者。
相信馬雲的話!
急缺,非常急缺。
-
6 # 雷影文文
程式設計師這個崗位真的還是要拿技術說話的,如果做同一個簡單的工作做了十幾年,那其實工作經驗還是那一點,出現中年危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為了預防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提前讓自己的技術更精進一些吧。或者職業規劃上對自己未來的崗位有個清晰的目標,比如轉管理崗。而且技術會不斷更新,比如人工智慧的出現,程式設計師也可以向這些新的行業扭轉。利用平時的業餘時間,看看書或者影片,學習一下。百戰程式設計師的很多學員就是為了避免中年危機來這裡加強技術的。相信只要願意去學習,跟進時代的步伐,不會出現什麼危機的。
-
7 # 飛天猿
IT整個行業的人才儲備越來越越多,相關人才上升速度明顯增快, 從市場行情,程式設計師到中年確實遇到很多危機,就業,家庭,孩子教育,養老等各種矛盾相繼出現。
想要度過危機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加強業務能力,多方面學習業務場景
如電商、移動支付,影片,直播,資訊等。在進行工作選擇的時候不要被自己所屬的業務領域太過限制,認為自己原來在這個領域以後也必須在這個領域公司。事實上,多去嘗試不同領域的公司,去了解不同領域的公司在技術實現上有什麼異同,對於程式設計師更深入的理解技術是很有幫助的。
二、把控年齡節奏與職位
比如25-35之前做程式設計師,工作經驗的 5-8 年 之後轉為專案管理 。工作 10 年以上,此時達到研發總監或是更高的職位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而對於這個層次的要求,是對於整個行業能有比較清晰深入的判斷。
三,整合技術與管理的技能
不僅要運用自己的技術,更要訓練自己領導力,溝通能力來順應自己管理崗位的磨合,很多管理崗位需要溝通極強的人,而前期的程式設計師一般在溝通上欠佳,所以進入中期前一定要訓練好自己的管理能力
說這麼多希望大家與時俱進,不要太焦慮,其實我也快進入中年了,我也在考慮這些問題,總之放寬心態,努力2018
-
8 # IT人劉俊明
作為80後的第一批程式設計師,一轉眼已經從事軟體研發工作10多年了,我也成為了大齡程式設計師隊伍中的一員,但是目前我依然在從事大資料、機器學習方面的開發工作,而且進步速度並不比早些年慢。藉著這個問題,我就說一說我對程式設計師如何渡過中年危機的看法。
說到中年危機,一定是一個大話題,因為這是職場人必須面對的一個發展階段,把更大的探討空間留給社會學家,我今天的出發點就定在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程式設計師的中年危機體現在很多方面,其中比較關鍵的點有三個:能力提升、上升空間、工作壓力,下面分別做一個探討。
程式設計師在工作崗位上面臨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能力提升,在工作的初期,程式設計師的提升速度還是比較快的,難的是如何在程式設計師的崗位上獲得持續不斷的能力提升。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能力的下降,能力提升會變得越來越難,而軟體開發領域的技術迭代速度又比較快,所以很多大齡程式設計師會感覺力不從心。按照歷史經驗,以及結合我自身的經歷來說,要想解決能力的持續提升,必須有自主學習的計劃,崗位提升加自主學習是保證程式設計師持續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都有留出自主學習的時間,而且要聚焦。
上升空間對於中年程式設計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況下,程式設計師的上升空間與所處的公司有非常大的關係,理論上來說公司體量越大則上升空間也就越大,所以很多程式設計師為了獲得更大的上升空間,寧願犧牲一部分收入而獲取上升空間更大的崗位,這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程式設計師年齡越大越要看重崗位,如果崗位和年齡匹配度非常低的話,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工作壓力往往是程式設計師群體共同面對的問題,但是所承受的壓力也是因人而異,初級崗位承受的是程式碼編寫的壓力,主力程式設計師承受的是開發週期的壓力,架構師承受的是技術革新的壓力,研發級程式設計師承受的是突破技術邊界的壓力等等。既然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就應該有緩解壓力的方式,當然這是因人而異的,我就比較喜歡透過看書來緩解壓力。
中年程式設計師應該懂得放棄一些東西,因為人到中年,自身的容器中已經承載了很多內容,應該把剩下的有限空間留給更重要的事情。
如果有大資料、人工智慧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
-
9 # 棉被加工
25—30歲可以說是程式設計師的黃金時期,在30歲之後,有些程式設計師開始轉業轉崗。
如果繼續做技術,不是大牛的程式設計師很難躲過中年危機。
比如家庭負擔帶來的經濟壓力,成為房奴擔心被裁員等。
程式設計師如何應對中年危機呢?下面w3cschool就來談談這方面的認識:
0、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但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做技術可以堅持到35歲已經非常難得了。
實際上,35歲以後就應該開始認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努力將個人價值最大化。
要成為技術管理層,還是轉型產品經理,產品總監呢?這個時候最好確定下來。
1、積攢財富
所以,有必要節省下來一筆開支,這筆開支就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不必擔心任何的失業問題,它總能幫你熬過一陣子。
1、職業生涯規劃
程式設計師在入門程式設計的前5年,需要打下紮實的技術基礎。
所以,要有一定的程式碼積累量,成為某一個技術領域的牛人。
當代碼量有一定的積累之後,就需要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和學習方法論,可以快速吸收各種的新技術知識,看到技術背後的本質的東西。25—30歲可以說是程式設計師的黃金時期,在30歲之後,有些程式設計師開始轉業轉崗。 如果繼續做技術,不是大牛的程式設計師很難躲過中年危機。 比如家庭負擔帶來的經濟壓力,成為房奴擔心被裁員等。 程式設計師如何應對中年危機呢?下面w3cschool就來談談這方面的認識: 0、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但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做技術可以堅持到35歲已經非常難得了。 實際上,35歲以後就應該開始認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努力將個人價值最大化。 要成為技術管理層,還是轉型產品經理,產品總監呢?這個時候最好確定下來。 1、積攢財富 中年危機一部分也是由於經濟危機,比如失業了就沒有了經濟來源,而又要養家餬口,這才是恐慌的本源。 所以,有必要節省下來一筆開支,這筆開支就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不必擔心任何的失業問題,它總能幫你熬過一陣子。 1、職業生涯規劃 程式設計師在入門程式設計的前5年,需要打下紮實的技術基礎。 所以,要有一定的程式碼積累量,成為某一個技術領域的牛人。 當代碼量有一定的積累之後,就需要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和學習方法論,可以快速吸收各種的新技術知識,看到技術背後的本質的東西。
-
10 # 老陳說程式設計
改變性格,轉做管理,敢於挑戰自己。
做技術的,大多數人性格靦腆,木訥。一緊張,說話總結結巴巴的,手掌心直冒汗。我以前也是這樣的,尤其見到漂亮女同事時。
現在不會了,心不跳臉也不紅了,可以說不要臉到家了。當然,如果見到醜的,說話還是結結巴巴,手掌心直冒汗,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怎麼能讓“臉皮”變厚呢?—肯定不是抹粉啦,那樣的話,得抹多少層?
可以嘗試以下幾件事:
擺地攤,跟買主儘量多扯扯,侃侃價格,能聊多久就多久,最後再便宜點賣給他,他會介紹更多的人來跟你瞎扯的;
多參加一些線下聚會,培訓、活動什麼的,只要免費,恰巧你有時間,那就去參加。相親也可以考慮,前提是你還未婚;
還有一個絕招,我從來不輕易教給別人的,就是白天,邊騎單車邊唱歌,越大聲越好。晚上就算了,那樣會嚇著小朋友。
如果有人罵你神經病,你就反過來罵他,然後拼命地騎車逃跑。
說了那麼多,其實只是想告訴你,要學會:
膽大,心細,臉皮厚。
-
11 # 跨界架構師
不知道題主是多少歲?
這個問題看似好回答,無非是努力啊、加強情商啊之類的。
正向積極的事情雖然有很多,但是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更應該挑對自己更有意義的事去做。
這個本質其實和經營一個「產品」類似。
在我們的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解法。我們來模擬一下看看。
你心目中理想的目標應該就如同現在20歲“高齡”的QQ一樣,這麼多年過去了,依然活的風生水起。
它做對了什麼?其實就兩點:具備一個有長遠價值的核心 和 跟著趨勢走。
QQ握著社交這個「核心」跟著網際網路的「趨勢」在走,成功跨越了pc時代到移動時代。
其實我們人也是一樣,需要打造一個自己的核心。然後跟著趨勢走就行。
28歲以下,找到具有趨勢的「核心」
核心是要與你長期相伴的,所以核心越早能打造出來,未來得以獲得收益的時長越長。(假設大家都活到80歲)
所以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就是在自己感興趣的和未來有潛力的兩個範圍的交集中找到自己的「核心」。
可能你會問,我怎麼才能判斷未來有沒有潛力呢?誰都不想去塑造一個即將被淘汰的能力。
z哥給你一個思路:用「點線面體」的思維框架來思考某項能力未來有沒有潛力。
萬物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用「點線面體」的框架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處於一個怎麼樣的趨勢上。
可能你又會問為什麼是感興趣而不是擅長呢?
原因有兩點。
一、我們大多數人其實對自己真正擅長的能力並沒有準確的認識。因為當自己擅長的與其他人相比時,一旦覺得不如他人的時候就會覺得這不是自己擅長的,會否定自己。就像下圖這樣的差異。
然而,擅長並不意味著超越你身邊的所有人成為top1。
而且,當自認為擅長的能力大於1個的時候就更加難判斷了。
二、興趣應該是你感覺不到厭倦的事物。而不知疲憊,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此話出自產品屆的梁寧大神)。
如果一件事就做幾個月的話,可能是不是感興趣區別不大。但是需要在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一項能力上不斷投入精力去做事,就需要很強的「自驅力」來支撐。而自己發自內心的意願才是最好的「自驅力」。
所以,透過前幾年的職場歷練,找到自己全力以赴要打造的核心至關重要。(當然,越早越好咯)
因為28歲下的跳槽成本相對還是比較低的。
35歲以下,全力塑造“核心”
這個時候主要就是全力打造自己的“核心”,讓它明顯的高於其他人,越高越好。
這個時期的業餘時間一定要充分利用起來,這甚至比在第一階段還要重要。
因為第一階段主要以手頭的工作為主,來夯實自己的底層基礎框架,類似於訓練的是自己的“加速能力”。而到了這個階段,則更多的是從外界汲取“燃料”讓自己“跑”起來。
這個階段的思路是三步。
你得先知道你能看見的“終點”在哪?這是你前進的方向,也好知道你離這個“終點”有多遠,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少。所以找到這個領域內的頂級高手作為你的榜樣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取頂級高手之長作為你要學習的。因此,此時你需要密切關注頂級高手的動向和資訊,分析他的所有公開的言行、成就等等。(網際網路時代,這些你真用心想找到不是難事)
第三步就是將第二步中羅列出來的待學習項,根據對自己起效果的大小順序倒序,逐個學習。
這裡必須要以“輸出”作為自己的學習方式。因為,
可以看到,以「教育」為導向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
步入中年之後,利用“核心”加“槓桿”
所以,如果順利的話,這個階段花費在「反覆」、「枯燥」等等的執行層面的事上的精力會少很多,但也是逐漸開始更重的依賴一些軟技能(情商、溝通能力等等)發揮的時候。
因為這個時候你要開始注重資源,但是資源的挖掘和整合需要你的人際交往能力。
最終你能整合的資源越多,你就變得越核心、越重要,然後會使得你有能力整合更多更好的資源。如此,進入一個正迴圈。
基本上到這個階段你所在的社會階層也算是定型了。
總結
z哥我覺得以上是適合我們大部分普通人的一條穩定的成長路線。只要找準點去使勁,中年危機是不存在的。
劍走偏鋒以及天賦異稟的人群除外:)
如果題主的年齡與階段對應下來發現已經晚了。沒事,做一件事最好的時機是過去,其次是現在。
如果你不開始行動,完全沒有機會。但是隻要開始行動了,機會一直存在。
z哥的思考全部傾囊相授拉,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贊同」吧,好給我一些反饋。
內容包括:架構設計丨分散式系統丨產品丨運營丨個人深度思考。
-
12 # 千鋒武漢
網際網路和IT業裁員年年有,最多的總是下一年;每年變著法嚇人的「中年危機」論,為什麼屢屢觸痛程式設計師的神經?
對於進可攻前端,後可守後端大本營的 Java 程式設計師而言,雖然供應逐年上漲,但是市場似乎對他們依然青睞有加。這些承擔著技術招聘市場中高供給高需求的Java程式設計師在1年的招聘市場上,真的還能如此風光嗎?還是埋下了一些危機的伏筆呢?本文,來詳細聊一聊。
2018年在招聘市場上求職的Java程式設計師面臨的更加激烈的競爭主要由以下兩個原因引起:
1)Java程式設計師的供應較2017年增加25%;
2)Java程式設計師的需求量漲幅遠低於供應漲幅。
在供應量增長的大背景下,Java程式設計師還出現漲薪幅度較低的情況。
一、如何擺脫危機,規劃自己的下一份機會?既然大齡程式設計師在人才市場上存在普適性的痛點,如何在危機到來前做好準備?
1.時刻關注Java行業動態
其實很多程式設計師都是自負的,特別是公司中難不倒的人,或者領域內小有名氣的人,有成就有本事自負當然無可厚非。但是若想更上一層樓,或是想一直靠技術吃飯就要時刻關注新技術。
每一個Java程式設計師該做的,除了日常的工作外,要花點時間在Java行業動態上,不要輕易相信那些對Java不好的言論。比如“Java將死”,從而產生極大的焦慮,你要做的就是根據Java行業動態冷靜分析,實時對自己的發展方向做出調整。
2.不斷學習新出Java技術
很多Java程式設計師,一直固守不前就是因為覺得自己當下的Java技術應付當下的工作綽綽有餘了,而不重視新的Java技術的學習。你要知道你這就是安於現狀,那麼你就真的只是一直會是低階Java程式設計師,因為你的Java技術不更上時代的發展,即使你在Java行業從事再多年,你依舊勝任不了高階Java工程師的工作,自然面臨淘汰。
3. 學習和總結的能力
程式設計師是很容易被淘汰、落伍的職業,因為一種技術可能僅僅在三兩年內具有領先性,程式設計師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須不斷跟進新的技術,學習新的技能。
二、在2019年成為更好的Java程式設計師需要做的七件事1、讀更多的書
普通的程式設計師和優秀的程式設計師的區別是什麼?是思想!讀更多的書,昇華自己的思想,會幫住你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
2、構建更多的產品
3、更多的程式碼評審
程式碼評審是提升自己程式碼質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最好和自己的夥伴一起評審對方的程式碼,這樣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4、更多的傳授分享
在傳授或分享自己的時候,實際上也是一個自己反思的過程,這樣迫使你重新審視自己現在的技能。無論是對某些功能的實現,還是引擎架構的理解,你都會想得更透徹,因為你要傳授給別人,當別人的老師,如果自己都沒有搞明白,怎麼去教別人。除非你是準備去忽悠大家!
5、每天學點新東西
每天學點新的技能,即使很小很簡單,堅持下去,你會有收穫的!
6、找到一個自己的嗜好
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寫程式碼其實是很容幫助我們消耗時間的,但是程式設計師也需要生活。
7、進一步多樣化自己的技能體系
人工智慧想象的空間越來越廣,Google等巨頭也貢獻了如tensorflow等開源的機器學習專案,建議大家會在2019年花更多的時間在機器學習相關的領域。每一個程式設計師都應該緊跟科技行業快速前進的步伐,否則你很快就會掉隊。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技術,最重要是不讓自己掉隊。
記住:學習永遠是自己的事情,你不學時間也不會多,你學了有時候卻能夠使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換得更多自由自在的美好時光!時間是生命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萬物存在的根本尺度,我們的時間在那裡我們的生活就在那裡!我們價值也將在那裡提升或消弭!Java程式設計師,加油吧!
-
13 # MiFansUnion
在我還是25歲的時候,我和很多程式設計師一樣,其實有同樣的擔心,老了以後怎麼辦?寫程式碼難道還能寫到30歲?
當我30歲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創業去了,雖然非常苦逼,但是苦中作樂,還挺有挑戰的。當然創業是沒有退路的,創業要是失敗了,估計更加沒人要了。所以還是先想創業的事吧,35歲的大齡程式設計師問題還是5年以後再說。
一晃我就35歲了,創業公司賣給CSDN了,我在CSDN當CTO了。話說這個CTO其實也很苦逼,操心的事太多,每天各種雜事,壓根沒空想中年危機的話題。
然後我馬上就40歲了,不算有錢,但養活自己完全沒問題,想著趁自己還能蹦躂幾年,再做點什麼吧,就到丁香園了。
現在回想25歲的時候,當初的擔憂真的是杞人憂天了。我現在寫程式碼也完全沒問題,偶爾也會寫點程式碼練練手,自娛自樂一下。但是從2010年我34歲開始,工作上我已經不適合寫程式碼了。不是我不願意親自寫程式碼,我反而覺得寫程式碼很有成就感,而是我不寫程式碼對公司的價值更大,我需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規劃產品方向、決策技術架構、培養團隊,提升公司戰鬥力上。
那些70後的程式設計師都消失了嗎?
如果你現在去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看看,你會發現程式設計師的主力都是90後了,80後都很少,至於70後幾乎絕跡。那麼一個有趣的話題是:「70後的程式設計師都消失了嗎?」
其實沒有消失,而是70後的程式設計師已經成為各個網際網路公司,各個IT公司的高層了。那麼你會問:「一個公司就幾個高層職位,哪有那麼多職位給70後呢?」
答案是:「20年前根本就沒有多少IT公司,70後的程式設計師也沒有現在動輒幾百萬的規模」。這20年來,整個IT和網際網路行業擴大了100倍都不止,創造了海量的就業機會,無論是高層還是一線崗位。
那麼還有70後程序員奮戰在coding第一線的嗎?當然有!比我還大一歲的高春輝,中國網際網路的活化石啊。老高身為一家公司的老闆,仍然不肯放下coding的樂趣,至今堅持親自寫程式碼。
所以看起來,到了40歲,無論自己寫不寫程式碼,似乎都不至於年老色衰,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的保鮮期似乎沒有娛樂圈短。作為一個年輕程式設計師的你來說,應該怎樣延長自己的保鮮期呢?
20-27歲:技術積累階段
假設本科22歲畢業,那麼工作的前5年對你來說是打基礎的階段。在這5年時間裡面,你要積累足夠的程式碼量,打磨自己的技術實力,成為某一個技術細分領域的牛人。
而我自己當年在這個階段的努力程度是如飢似渴的,春節都不回家,蹲在出租房裡面啃技術文件。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曾經連續一個月在公司打地鋪睡覺。
28-35歲:形成思維方法論和知識體系的階段
當你積累足夠的程式碼量,例如超過10萬行程式碼以後,你應該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方法論和自己獨立的學習技巧,任何新的技術在你眼中都能迅速的看到技術的本質,快速吸收成為你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到了這個階段,你會發現你所完全不瞭解的新技術新知識是非常少的,新技術對你來說也不過是幾天時間就把玩的很好的玩具,學習越來越輕鬆,掌握的知識儲備越來越多。
你開始逐漸的不再滿足於純技術領域的探索,而是思考更多的問題:如何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什麼技術在什麼樣的場合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技術團隊應該怎樣構建;在一家公司裡面,我怎樣才能將自己的技術能力最大化的發揮出來?
在這個階段,積累技術對你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你更需要磨練的是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思維方法和知識體系,這將是你幫助你一生的武器。
35歲以後:瞭解自己,把自己變現的階段
毋須諱言的是,35歲以後你的一線coding能力一定是下降的,你寫程式碼絕對不如25歲的程式設計師快,效率高。但是這不重要,因為程式設計只是你整個武器庫當中相對最不重要的了,你的經驗,你的視野,你的架構能力,你的管理能力,你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遠遠不侷限於技術這個領域。
30-35歲這個階段,最關鍵的是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長什麼,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怎樣才能夠最大化自己的價值,同時也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陷,怎樣避開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不勉強自己,不讓自己處於對自己不利的環境,這是人生的智慧。
一個人能夠客觀的認識自己是非常困難的,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活明白,既不知道怎樣發揮自己的天賦,也拒絕承認自己的缺陷。在35歲以後,要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知道怎樣揚長避短,最大化個人價值。能夠做到這一步的程式設計師,人到中年完全不是程式設計師生涯的終結,反而會走向個人事業的巔峰。
-
14 # 職場銳觀察育兒伴你行
我是做HR工作的,據我所知,IT行業中年危機熱議現象應該是2017年初,華為公司清理了34歲以上員工引發的,把這個現象推上白熱化、明面化了。
“35歲現象“看似是個不公平現象,有些雞湯,特別是對IT行業的從業人士,其實IT人士能做上管理崗位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只能是工程師,大家想向上走也沒辦法呀,管理崗位就這麼多。很多IT工程師都在網上經常自嘲說35歲以後只能去做開”滴滴“,或”送快遞“。可見職場多殘酷!這不單單出現在IT行業,其它行業也是這樣,今年地產行業光環已退,紅線年齡已從往年的45歲提前到了40歲,甚至38歲,我所知道的就有不少40多歲的已失業在家很久了。哎,誰叫咱們華人多,導致人才競爭如此激烈呢?但不管它是如何形成的吧,建議提前做好應對吧:
1、在職業的上升期,即35歲之前努力奮鬥,把自己打造成專業、職業的職場精英,逐步向管理崗位甚至高管崗位、合夥人靠近。我就是做人力工作的,公司的管理者還是以經驗為主的,企業招聘時只有高管、能給企業帶來直接價值的人才是可以不受年齡限制的;如果你到了35歲還是一個普通的職員,甚至是誰都可以替代的員工,那日子就不好過了;
2、在一個行業或一個專業持續地做精、做專,拋掉“靠經驗吃飯”的想法。有些人35歲以前跳了無數家公司,甚至行業也不停地在換,年輕的時候還可以混一混,年齡大了,沒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沒有拿得出手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經驗,請問哪家企業會聘用你呢?
3、抓住一切賺錢、增長自己財富的機遇。有了足夠的存款和財富,你可以輕鬆應對35歲給你帶來的危機。任何時代,都有屬於這個時代的黃金致富機會,有機遇別放過,別猶豫。八九十年代下海經商富了,前幾年有人做淘寶網際網路發了......像我們這代40歲左右的中年人,目前我耳邊聽說最多的就是“當初我應該也囤一兩套房就好了,現在不至於這麼被動。實在沒人要,在家收房租也能活得不錯。”是呀,世界沒有後悔藥,賺錢的機會稍縱即逝呀;
5、35歲前拓展自己的人際圈,多多積累人脈。不管是對中年找工作的自己還是自己創業做點小生意,人脈資源都會派上用場的。
最後,還是老生常談,就是“與時俱進”,即使你目前的工作很穩定很穩定,也要多學習新知識,多學習新的技能,不要在本該奮鬥的年齡只想著刷手機,蹉跎了歲月。
-
15 # 宗熙先生
這個問題你可以參考成功人士的經驗,比如雷總。當初也是做技術寫程式碼出身,做了十年,建議你去閱讀他寫的總結回顧文章《我的十年程式設計師生涯》。他在金山最初也是寫程式碼,後來公司出現各種困難,業績下滑,雷總當年出了很多好主義,一一化解,以至於後來被員工擁戴出來專門搞管理經營。
如果你向雷總學習,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在網際網路IT公司,寫程式碼只是一種最基本的能力),當程式架構,業務出現問題你能主動騰不出方案化解,自然到領導和同事的器重和擁護,提拔你進一步的領導崗位是大機率事件,也就和雷總一樣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程式設計師中年危機的問題了。如果你固步自封,得過且過,不思進去。那麼就非常危險。
結論:你的位置取決於你自己的價值,程式設計師中年之後,到底是被淘汰,還是提拔,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成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取決於你自己。
-
16 # 漢奸敵特獵人團成員
保持技術深度與廣度,職位只做到架構師,不要再上了,技術總監CTO統統的不要。你會發現你的職業生涯很長很長。
-
17 # 搞笑大師火星人
我本身就是一個很真實的例子,40多了,還在一線寫程式,雖然自己是真的喜歡程式設計,但是年齡,記憶力下降,精力不足,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我本身是不斷學習的一個例子,熟練掌握了比較新的技術棧,go react vue 以前寫過c. c Java 但是發現這麼多年其實對於中年危機幾乎沒太大作用! 如果要解決,我認為1 技術這真的很厲害,一個人可以挑戰一個團隊,無論開發質量,速度都可以敵過一個外包公司,那麼就苦幾年,接單,積累幾年,有一定客戶,資金逐漸做大,2進大公司身體換錢,3運氣好,做了區塊鏈等機會,否則想拜託命運的機會很小。不是沒有,是很小!
回覆列表
在我還是25歲的時候,我和很多程式設計師一樣,其實有同樣的擔心,老了以後怎麼辦?寫程式碼難道還能寫到30歲?
當我30歲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創業去了,雖然非常苦逼,但是苦中作樂,還挺有挑戰的。當然創業是沒有退路的,創業要是失敗了,估計更加沒人要了。所以還是先想創業的事吧,35歲的大齡程式設計師問題還是5年以後再說。
一晃我就35歲了,創業公司賣給CSDN了,我在CSDN當CTO了。話說這個CTO其實也很苦逼,操心的事太多,每天各種雜事,壓根沒空想中年危機的話題。
然後我馬上就40歲了,不算有錢,但養活自己完全沒問題,想著趁自己還能蹦躂幾年,再做點什麼吧,就到丁香園了。
現在回想25歲的時候,當初的擔憂真的是杞人憂天了。我現在寫程式碼也完全沒問題,偶爾也會寫點程式碼練練手,自娛自樂一下。但是從2010年我34歲開始,工作上我已經不適合寫程式碼了。不是我不願意親自寫程式碼,我反而覺得寫程式碼很有成就感,而是我不寫程式碼對公司的價值更大,我需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規劃產品方向、決策技術架構、培養團隊,提升公司戰鬥力上。
那些70後的程式設計師都消失了嗎?
如果你現在去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看看,你會發現程式設計師的主力都是90後了,80後都很少,至於70後幾乎絕跡。那麼一個有趣的話題是:「70後的程式設計師都消失了嗎?」
其實沒有消失,而是70後的程式設計師已經成為各個網際網路公司,各個IT公司的高層了。那麼你會問:「一個公司就幾個高層職位,哪有那麼多職位給70後呢?」
答案是:「20年前根本就沒有多少IT公司,70後的程式設計師也沒有現在動輒幾百萬的規模」。這20年來,整個IT和網際網路行業擴大了100倍都不止,創造了海量的就業機會,無論是高層還是一線崗位。
那麼還有70後程序員奮戰在coding第一線的嗎?當然有!比我還大一歲的高春輝,中國網際網路的活化石啊。老高身為一家公司的老闆,仍然不肯放下coding的樂趣,至今堅持親自寫程式碼。
所以看起來,到了40歲,無論自己寫不寫程式碼,似乎都不至於年老色衰,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的保鮮期似乎沒有娛樂圈短。作為一個年輕程式設計師的你來說,應該怎樣延長自己的保鮮期呢?
20-27歲:技術積累階段
假設本科22歲畢業,那麼工作的前5年對你來說是打基礎的階段。在這5年時間裡面,你要積累足夠的程式碼量,打磨自己的技術實力,成為某一個技術細分領域的牛人。
而我自己當年在這個階段的努力程度是如飢似渴的,春節都不回家,蹲在出租房裡面啃技術文件。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曾經連續一個月在公司打地鋪睡覺。
28-35歲:形成思維方法論和知識體系的階段
當你積累足夠的程式碼量,例如超過10萬行程式碼以後,你應該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方法論和自己獨立的學習技巧,任何新的技術在你眼中都能迅速的看到技術的本質,快速吸收成為你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到了這個階段,你會發現你所完全不瞭解的新技術新知識是非常少的,新技術對你來說也不過是幾天時間就把玩的很好的玩具,學習越來越輕鬆,掌握的知識儲備越來越多。
你開始逐漸的不再滿足於純技術領域的探索,而是思考更多的問題:如何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什麼技術在什麼樣的場合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技術團隊應該怎樣構建;在一家公司裡面,我怎樣才能將自己的技術能力最大化的發揮出來?
在這個階段,積累技術對你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你更需要磨練的是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思維方法和知識體系,這將是你幫助你一生的武器。
35歲以後:瞭解自己,把自己變現的階段
毋須諱言的是,35歲以後你的一線coding能力一定是下降的,你寫程式碼絕對不如25歲的程式設計師快,效率高。但是這不重要,因為程式設計只是你整個武器庫當中相對最不重要的了,你的經驗,你的視野,你的架構能力,你的管理能力,你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遠遠不侷限於技術這個領域。
30-35歲這個階段,最關鍵的是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長什麼,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怎樣才能夠最大化自己的價值,同時也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陷,怎樣避開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不勉強自己,不讓自己處於對自己不利的環境,這是人生的智慧。
一個人能夠客觀的認識自己是非常困難的,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活明白,既不知道怎樣發揮自己的天賦,也拒絕承認自己的缺陷。在35歲以後,要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知道怎樣揚長避短,最大化個人價值。能夠做到這一步的程式設計師,人到中年完全不是程式設計師生涯的終結,反而會走向個人事業的巔峰。
一些後話
在這篇文章當中,我沒有提到很多具體的技術人員選擇發展道路的問題,例如:
成長為核心業務的核心骨幹
成長為技術管理層
轉型業務專家,轉型做業務諮詢顧問
轉型產品經理,產品總監,走產品線
這些都可以,都是一些具體的職業發展道路的選擇問題。然而無論選擇,只要你始終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構建個人的知識體系,磨練自己的思考能力,並且時常自省,中年對你來說完全不是危機,而是巔峰。
文/技術創業空間(簡書作者)
原文連結:http://www.jianshu.com/p/71ace4236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