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史通鑑

    在“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中,韓信、蕭何均死於劉邦屠刀之下,唯有“謀聖”張良能夠“獨善其身”,這是因為,張良遵循了“功成身退”、“疏不間親”、“審時度勢”這個三個基本原則。

    一、遵循“功成身退”的原則

    張良是劉邦的軍師,為劉邦創立大漢帝國付出了巨大心血、做出了巨大貢獻。歷史上的許多君主,在建立了王朝之後,從“打江山”步入到“守江山”的新時代,此時的君主往往對之前出身入死與其一同打江山的功臣充滿顧忌,因為許多開國功臣功勳卓著、功高蓋主,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皇帝地位、危及皇權,所以許多開國君主立國之後開始大肆屠戮功臣。張良的能力是公認的,司馬遷在《史記》中引用劉邦的話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劉邦認為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力還要超過劉邦自己,說自己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是因為籠絡了各路人才、知人善任。

    劉邦也不例外地對開國功臣們心存芥蒂,大漢王朝建立之後,劉邦屠殺了許多開國功臣,那些越是能幹的功臣死得越是悲慘,臧荼、韓信、盧綰、彭越、英布這些人都被劉邦以“造反”的罪名誅殺乾淨。

    作為劉邦軍師的張良,他本人本來行事張揚,可以說是一個志得意滿、充滿自信並且自傲的人,但是張良能夠很好認清劉邦的為人,他對劉邦這個人很熟悉,對中國漢以前的歷史也很熟悉,他知道開國君主必定會誅殺功臣的道理,於是在劉邦走向“守江山”的新時代之後,張良開始遵循“功臣身退”的原則,經常託病請假,讓劉邦放鬆了對張良的顧忌。

    二、遵循“疏不間親”的原則

    所謂遵循“疏不間親”的原則,也就是說張良不在朝廷站隊,不參加朝廷各派之間的紛爭,尤其是不對皇室成員之間的關係指手畫腳,而是自立為一派。

    相反地,漢初許多開國功臣紛紛揚揚參與朝廷皇室成員之間的爭權奪利的戰場,稍微不注意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因為張良一般情況下不參與政治鬥爭,所以減少了許多風險。

    三、遵循“審時度勢”的原則

    張良不參與政治鬥爭,只不過是不參與一般的政治鬥爭,在關鍵時刻、尤其是事關王朝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張良還是在“審時度勢”的前提下站了出來,但是他所謂的“站出來”就是幫助呂雉想了一個辦法。

    當時呂雉的親生子孝惠太子在朝廷的地位岌岌可危,劉邦多次想廢除這個太子另立戚夫人的親兒子王如意作為皇儲,因為那個時候的戚夫人正在被漢高祖劉邦寵信。

    此時,感覺到巨大風險的呂后向張良求救。一般的宮廷政治鬥爭,張良是不參與的,但劉邦欲廢太子另立戚夫人兒子為皇儲的做法,如果劉邦真的那麼做了,那麼必將導致天下大亂、危及王朝的生死存亡,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良也不會得到什麼好的結果。

    於是,張良“審時度勢”,充分認識到了劉邦欲廢太子的高度危險性,同時充分認識到呂后兒子即位後呂雉的殘暴性,所以,張良答應幫助呂雉。將民間四位隱居山林、擁有崇高地位的高人請來,4位高人跟隨太子,引起劉邦的注意。

    劉邦說,那4人,不正是連我這個皇帝都請不出來的高人麼?怎麼會在太子府做幕僚呢?劉邦於是判定太子的羽翼已經豐滿,並且太子能夠得到賢能人士的輔佐,之後就打消了廢太子的想法,呂雉也對張良感恩戴德,呂后臨朝稱制期間也沒對張良下手。

  • 2 # 風雨雲臺

    張良是一個道家的優秀弟子,他是漢初最接近仙的那個人。

    在眾多漢代風雲人物中,張良的身影最為瀟灑飄逸。他年少時豪氣沖天,敢於狙殺千古一帝——秦始皇。壯年之時輔佐劉邦,屢屢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暮年之時天下大定,他毅然放棄功名利祿,飄然隱去。即使一向目中無人的劉邦,對張良可真是無比尊敬,從來都只稱其子房,而不是直呼其名。通覽太史公《留侯世家》,彷彿張良身上帶有仙氣。

    子房先生的仙氣從何而來?劉邦為何對其無比尊重?我的回答是——從道家的智慧而來。縱觀子房一生,其道家學者的氣質撲面而來。他一生的終極追求乃是“道”,“大道”乃天下國家之道,“小道”乃個體自由精神之道。道存則隱,道廢則現,這是子房先生的人生準則。在暴秦肆虐之際,子房以一身浩然道氣挑戰災難亂源,誅邪衛道,撥亂反正;在楚漢紛爭之時,子房以智慧之神的化身服務於劉邦,禁暴止亂,還華夏以太平。最終在天下歸道之後,子房飄然離去,與鯤鵬為友,遨遊天地。

    子房出自南韓貴族,其父親、祖父五世為南韓丞相。但是到了子房這一代,他的運氣太差了,還沒等到他仕宦為官,秦國已經把南韓給滅了。這一下,子房失去了繼承父業的機會,也失去了顯赫榮耀的地位。血氣方剛的子房立即將自己心中的仇恨指向了秦帝國,將自己心中之道定義為滅秦復韓,於是子房便策劃了驚天動地的博浪沙刺秦事件。

    現在我們就透過博浪沙刺秦事件來認識一下年輕時代的子房。首先交代一下整個事件的經過:

    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錐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 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史記 留侯世家》

    在筆者看來刺殺秦王的舉動,實際上是一個風險極大,收益極小的非明智之舉,這是年輕子房的一次非理性的洩憤之舉。理由如下:

    第一,刺殺計劃十分粗糙,情報工作未做到位,對刺殺難度估計不足。此時的子房滿腦子復仇怒火,連最重要的情報,秦始皇具體在哪輛車上都沒摸清楚,貿然下手。最後刺殺失敗,自己開始了逃亡生涯。

    第二,即便刺殺秦王成功,秦朝不會滅亡,南韓也不會復國。刺秦王之舉成功,秦朝完全可以另立一帝,秦帝國的統治依然可以繼續。反而會加深秦朝中央對山東六國故地的監視和控制,這與張良滅秦復韓的目標背道而馳。

    第三,對刺殺行動的負面後果估計不足。不論刺殺成敗,張良很有可能被抓處死,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換來一個無益於滅秦復韓的結 果。更何況刺殺失敗後,秦王大怒,大索天下,張良的刺殺行動,間接的給當時山東百姓增加了痛苦。

    博浪沙事件清晰地向我們表明,即便是被後世稱為謀聖的張良也有年輕衝動的時候。不過好在張良年輕,歷史給了張良改正錯誤的機會。也許正是因為博浪沙刺秦失敗,讓張良開始認識到刺殺不符合“道”的要求,認識到敏捷的思維比鐵錐更有殺傷力。也正是博浪沙事件之後張良便改變了自己勇過於謀的刺客形象,成為了一個奇謀迭出的謀聖。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接杆而起,舉兵反秦。張良也在流亡的地方,聚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起兵不久張良便遇到了來此攻城略地的劉邦,同為起義軍,兩股隊伍合二為一。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但是兩人卻一見如故,張良的智慧征服了劉邦。但是此時的張良,還不能算是劉邦的屬下。因為張良正在積極策劃復韓大業,他成功地遊說項梁,策立南韓公子韓成為韓王,張良也被任命為南韓的申徒,於是他第一次離開了劉邦。張良與新立的韓王一起帶著一千多人的隊伍,去攻打南韓的故地,但是由於實力太過弱小,往往保不住已經打下的城池,不得已只好在潁川附近打打游擊。

    滅秦復韓是此時張良心中的大道,認真分析起來看,這個道有兩層含義。其一,滅秦是第一步,必須要把萬惡的秦帝國消滅掉,為南韓復仇。此時應該團結一切反秦力量來徹底摧毀秦王朝。其二,消滅秦帝國所建立的帝國制度,恢復南韓,恢復以天子為中心,以諸侯為藩屏的封建邦聯制度。張良為了實現此道必須與各路反秦力量聯合,也必須忠於韓王,為韓王效忠。此時的張良,是韓王的臣子。

    張良得知劉邦將西入關中時,毫不猶豫地將隊伍拉到劉邦賬下。在兩家的合作之下,攻下南韓十多座城池。這樣一來,復韓大業也算了有了點成果,於是劉邦將城池讓給韓王留守,但作為交換條件,要求張良跟隨其左右,韓王爽快答應。在張良的輔佐下,劉邦也迎來了人生事業上的第一次高潮。劉邦的隊伍一路高歌猛進,智取宛城,攻破嶢關,大敗秦軍於藍田,兵臨咸陽城下。秦王子嬰見此架勢,只好以繩繫頸,乘素車白馬,捧著御璽符節,開城出降。劉邦也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一頭扎進了秦帝國奢靡的宮殿中,無法自拔,樊噲等人的勸諫絲毫不起作用。此時的張良起到了關鍵作用,又一次站了出來用其高超的話術征服了劉邦,幫助劉邦度過了自己內心的危機。

    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 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劉邦的危機還沒有結束,這一次是來的更為兇險。公元前206年,項羽擺下天下第一飯局——鴻門宴,邀請劉邦赴宴。劉邦面對此飯局連連說出“為將奈何?”。張良分析到,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條,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劉邦無奈只好應約前往。在這個極其兇險的飯局裡,謀聖膽識過人、沉著應對、深謀遠慮,成功的幫助劉邦化解危機。

    也正是在這一年,張良又一次離家了劉邦。滅秦以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將全國分成十八個王國,分封給諸侯、部將和降將為王。秦帝國與其帝國制度被一併摧毀,此時的中華大地又呈現出諸侯林立的局面。由於項羽的分封不公,諸侯們很快開始了混戰,華夏大地短暫的安寧消失了。張良為了心中的復韓大業,又一次來到了韓王身邊。

    項羽並未讓韓王回到南韓故地,而是將其留在身邊軟禁起來,沒過多久韓王就被項羽殺害在彭城。這對張良而言是一次驚天鉅變,張良也在開始思考他心中的復韓之道是否正確了。他在一個淒涼的深夜,深深地在思考心中之道:“暴秦已滅,項羽已分封天下,華夏諸國再現人間。可是這一切帶來了什麼?帶來的是猜忌、戰火、殺戮、國破家亡,復韓有價值嗎?秦帝國真的是萬惡之源嗎?我心中之道是否已拘泥於古道了?帝國之郡縣制,真是無道之制嗎?天地之大德曰生,我張良復韓之道,難道不是在背大德而殺生嗎?”最終,張良在一個淒冷而星光璀璨的夜晚,突破了自己內心舊道之障礙。他毅然與恢復南韓、恢復分封之道決裂,將建立帝國之制、為下蒼生謀太平納為內心之新道。

    心中之道完成昇華之後的張良,連夜逃亡重新回到漢王身邊。他的這次歸來,帶著恢弘的氣勢果斷為漢王制定了滅楚的戰略計劃——下邑之謀。此謀略為劉邦打開了新局面,從此楚漢戰爭的形勢被扭轉,漢軍逐漸掌握戰爭主動權。

    公元前204年冬、楚軍兵圍漢王於滎陽,雙方久戰不決。楚軍竭力截斷漢軍的糧食補給和軍援通道。漢軍糧草匱乏,漸漸難撐危機。病急亂投醫的劉邦,糊塗地接受了謀士酈食其分封天下之計。辛虧張良及時趕到,張良以“八不可”之諫,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戰略錯誤。此時的張良,已經堅決地反對任何分封行為,他已經完成了內心之道的飛躍,即便日後勸漢王分封韓信、彭越等人,那也只是一時權宜之計。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自刎於烏江邊。二月,漢高祖正式即帝位。張良深感大道既存,已可隱也。他主動地逐漸退出了漢帝國的最高決策層,與皇帝保持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地聯絡。他成功地避開了劉邦剪滅諸侯王的殘酷鬥爭,也成功地避開了帝王對他的猜忌。

    他年少時便存道於心。他因為心中有道所以無所畏懼,即便是剪滅六國的千古一帝,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個可殺的罪人耳。

    他壯年時問道於心。他以實時發展的外部世界為思考物件,來檢驗他內心之道是否與時俱進,最終他把握到了道的變化,完成了人生的飛躍。

    他暮年之時人道合一。他放棄一切功、名、利、祿,進入莊子所講的“無所恃”境界,去體驗生命最純真的快樂。

    古往今來,有很多文章認為留侯最終遠離朝堂只是為了明哲保身。這種觀點,在我看來,真是太膚淺了。留侯作為一個道家學者,必然明白無為而治的道理。在他看來漢帝國已建立,即道已存,道存則可無為,無為乃使萬事萬物自為,終至無不為。他對道的把握,早已洞察到無為而治的漢帝國必將迎來盛世。明哲保身,在留侯看來只不過是一個笑話。

    行文到了最後,我想用幾句道家的言語來評價留侯的一生:道存則隱,道廢則現;君子,光而不耀!

    留侯走了,留侯已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耳。也許他和赤松子一起去尋找莊子了吧。無所恃地遨遊於天地間,逍遙地與蝴蝶在夢中相見,與山河湖海化為一體,成為永恆。

  • 3 # AL世界觀

    其實,劉邦並沒有流傳說的那樣大殺功臣,當時漢朝建立之初,除了幾位異性諸侯王因形勢所逼才會不得已殺之,其他的一百多位列侯都活的好好地。

    而蕭何也沒有被殺,一直做著大漢相國,最後老死,他的兒子後來還繼承了爵位。至於起兵造反的陳豨就不用說了,而那個外戚和功臣於一身的樊噲,因為劉邦害怕他會威脅到劉如意,所以要被處理。但最後陳平保住了他,劉邦派陳平和周勃去處理樊噲,也是希望兩人的關係留點餘地。

    劉邦對功臣並沒有大肆殺戮,尤其那些豐沛老鄉,基本都是世享皇恩,官爵沿襲。所以,劉邦貌似並沒有他人說的那樣“兔死狗烹”的殘忍,

    至於說張良為什麼能黯然度過一生,個人覺得張良至少有四點原因保護了他,最後得以善終:

    沒有嫡系人馬,不會威脅到劉邦

    要知道,張良是南韓兩代相國之後,家裡不但富裕而且還有自己的人馬,在那時他甚至敢刺殺秦始皇。在陳勝吳廣起義後他又拉攏一批人馬,而此時恰巧遇見了劉邦,張良的智慧太深奧,他跟別人講道理,別人聽不懂,但劉邦能聽得懂。

    所以,張良就相中了劉邦,“沛公殆天授”,張良也就此跟隨劉邦,並將自己的人馬獻給了劉邦明。

    當時的張良早已是聞名天下的刺殺秦始皇的主導者,他看似落魄帶著人馬到處流浪,其實以他的身份,隨便投靠哪個諸侯國,都會留著相國的位子給他做。而以他的能力單獨舉事自立為王根本不在話下。

    但他卻寧遠跟隨那個還是籍籍無名,且根據地只有一個沛縣,還因為雍齒造反而無家可歸的劉邦。從裡我們可以說,張良的眼光是非一般人可以比的。

    在跟隨劉邦打敗關中剩的秦軍,逼迫秦王子嬰投降後,張良再也沒有單獨領兵過,而是選擇作為劉邦的幕後軍師出謀劃策。“良多病,未嘗特將冰,常為畫策臣,時時從”,張良這樣的行事,自然也就無法形成效忠自己的嫡系部隊。

    沒有對劉邦造成現實的威脅,劉邦自然也不會處理他,而歷史上的劉邦本來也就不是濫殺功臣之人。事實上,除了那些兵多將廣,獨立性太強,對劉邦會造成太大威脅的異性諸侯王外,劉邦和呂后沒有殺害那些不具備獨立基礎的功臣。

    對劉邦和呂后都有大功,他們對張良心懷感激

    張良在跟隨劉邦的過程中,為其出謀劃策,立下的可謂是通天的功勞,他總是在劉邦和呂后最危急的時候給出關鍵性的建議,徹底扭轉了局面,可以說張良是劉邦和呂后以及整個大漢朝的救命恩人。

    劉邦在通往勝利的路上,重要時刻都有張良在身邊,比如西進收降南陽是張良的主意,入武關後擊破關中駐守秦軍也是他的主意,派兵鎮守函谷關導致項羽氣急敗壞要攻打劉邦,也是張良借項伯的影響力才化解兩人的矛盾,項羽分封天下把劉邦封在蜀地,更是張良託項伯求情,劉邦回來才被封得漢中。

    楚漢之爭進入膠著狀態時,酈食提出分封六國的昏招,劉邦答應,印都刻好了,準備冊立諸侯。剛好碰到張良回來,解釋一通後,把劉邦吃到嘴巴的飯都吐了出來,大罵酈食,並立刻把印全部銷燬。

    而呂后方面,張良功勞最大的一次就是教呂后派系去請商山四皓幫忙穩固太子地位。原先呂后和太子的形勢已經到生死存亡邊緣,但幸虧有張良出計,最後保住了太子之位。太子之位保住了,呂后的地位自然也安慰了,而如果沒有張良的幫忙,別說地位能不能保住,呂后能不能活命還是個問題。

    張良對劉邦和呂后的恩情,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對張良下殺手的。不然劉邦也不會大方的直接封張良三萬戶,呂后怕張良修仙弄壞身體,還強勸他吃飯。

    獨有的保命技能,不管皇帝誰做,都需要他

    張良作為一個極具智慧的帝王之師,其謀略神乎其技,只要大漢朝還有隱患在,那麼總會有需要他的一天,不管是劉邦還是以後的皇帝,他們自然需要這樣個大才,不會放棄對國家有益無害的智囊。

    而實際上大汗立國後一直存在各式各樣的危機,無論是強大的匈奴,還是個諸侯王,這些都是王朝的不安因素,他們時刻威脅著太子的地位和國本,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連那些功臣也會被劉邦等人懷疑。

    而張良不結黨、不謀私,沒有官職,沒有屬於自己的嫡系勢力,平常更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樣的超級智囊對帝王對國家沒有任何的威脅,更是對付不安定因素最好的利劍,皇帝們擁有張良等於擁有了一個王牌武器在手,還不用擔心這個王牌武器會傷到自己。所以,有點腦子的都不會處理掉張良。

    急流勇退,遠離權力旋渦,不參與政治紛爭

    張良的聰明在於,他不會喧賓奪主,懂得將功勞都歸功在劉邦身上,在功成之後又急流勇退。劉備封他三萬戶,他只要一萬,他不居功自傲,更是極早的離開權力中心,躲避那些政治紛爭。

    他為人處事成熟老道,在創業時無所不言,功成後立馬藏鋒守拙,這樣的居功自偉卻又不貪念權力的臣子,劉邦和呂后即便想要處理他,也耗費一番心思才能找出一個讓他們自己都要滿意的藉口。

    漢五年正月劉邦正式稱帝,婁敬勸劉邦定都長安,劉邦允之,而後在遷都長安的過程中,張良就找藉口稱病不參與政事了,從此遠離朝中權力紛爭。在長安時,張良基本不任事,因為不屬於豐沛功臣集團,所以他跟這些功臣平常沒有什麼交集。

    對劉邦來說,這世界上誰都有被懷疑的可能,唯獨張良沒有任何威脅,不但如此,他還是一個隨時都能用,在關鍵時刻可以作為“王炸”的底牌;對呂后來說,張良出計請出商山四皓穩住太子之位,從而也穩住了呂后的地位,呂后對他更是感激涕零。

    因此,綜合以上四點原因來說:張良不但是劉邦的老師、朋友、功臣,也是呂后和太子的恩人,更是大漢朝一張底牌。

    但他沒有野心、沒有私心,功成前努力輔佐劉邦,功成後閒雲野鶴不貪戀榮華富貴,這樣的人劉邦和呂后不但不會有任何傷害他的想法,反而更希望他長命百歲,繼續做著大漢朝的一個終極底牌。

  • 4 # 馮光瑜

    張良對於劉邦、呂后都有大功勞。劉邦自己說:“運籌帷幄吾不如子房”!劉邦讓張良自擇三萬戶。要知道大汗的蕭相國開始受封不過九千戶,第二相國曹參也不過剛剛過萬戶。然張良只要了與漢高祖相遇的留縣為自己封地,留候。留候兩層意思:一、為子孫留有餘地。二、提示皇帝,我張良無野心,請您留住恩情。這樣低調的做人,劉邦能殺他嗎?

    幫助呂后,請出“商山四皓”,鞏固了呂后所生的兒子劉盈的太子地位。

  • 5 # 海納百川31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的能人異士在功成之後慘遭帝王殺戮。和張良同時期的韓信就是其中之一。韓信的功勞不可謂不大,其被殺之時也不可謂不慘,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所以在古代明哲保身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大智慧。

    劉邦和呂后之所以能上張良安然度過一生,是因為張良的智慧所在,功成身退,懂得明哲保身,在漢初三傑裡面最有智慧的人就是張良了,韓信被殺自不必說,蕭何也不得不用自毀名聲的計謀來保全自己。而只有張良去做了神仙,與世無爭,快樂逍遙!不但對劉邦和呂后構不成任何威脅,反而在關鍵時刻還能為其出謀劃策。成為其離不開並且仰仗的人物。自然也就不會殺張良了。

    張良的聰明之處,就在於洞察人性洞悉人心,功成身退不留後患,不貪戀財富權色,果斷飄身而去,不給別人留下任何把柄。對前路看得很清楚。不但為自己和後代避免了殺身之禍,反而為後代保住了地位和財富!能和張量這般聰明和智慧的人,歷史上也沒有幾個呀!

  • 6 # Shuai為愛停留

    劉邦的成功離不開他身邊的一幫能人,這些人是他得天下的關鍵,如果沒有這些全心輔助,劉邦是很難奪取天下,張良作為劉邦身邊的第一謀士,他為劉邦謀劃每一步都十分關鍵,張良功不可沒,劉邦登基後,他先後處理了韓信、彭越、英布等人,他並沒處理張良,這個到底是什麼原因。

    張良之所以可以安度一生主要有兩個原因:他與世無爭知進退,功成名就退隱江湖,保一世平安,私下和劉邦呂后關係都不錯,並且跟他們都有一定利益往來。張良幫劉邦奪取天下後,拒絕劉邦賜封萬戶侯,僅要求把他劉邦初次相遇地方“留”作為自己的封地,可以看出來張良並不重視名利。

    張良在漢朝局勢穩定後,提出放棄現有的一切,去追求劉邦自己都不信的赤松子,這要劉邦十分滿意。張良多次救劉邦,可以說是劉邦的救命恩人,張良本身也很有才華,素來看不起儒生的劉邦稱張良為“子房”,這個是很大的尊榮,張良不以劉邦尊重邀功,依舊對劉邦十分尊重,這要劉邦十分滿意。

    劉邦打算廢除劉盈為太子的關鍵時刻,張良出謀劃策,最終出計請出劉邦十分尊重商山四皓,幫助劉盈保住了太子之位,就單單看這一點,呂后是很尊重張良,不可能殺他。

    張良十分了解劉邦,知道劉邦可以患難,但是你不能威脅他的皇位,他非常識趣,雖為大漢立下大功,他拒萬戶侯,只做留侯,並且遠離朝堂是非,這個要求劉邦十分滿意,打消了他的猜忌,他在最佳時候為劉邦、呂后解決麻煩,這對劉邦夫妻對他十分滿意,必然不會殺他,這樣即可保證一世平安。

  • 7 # 中上行

    張良的聰明在於,不是頂級聰明,但能看清形勢,帶兵打仗不行,沒有大的殺傷力。人有時介與能與不能之間,才能救自己。

  • 8 # 路遙lgy

    謝謝邀請!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之一。劉邦說運籌帷幄他不如張良!漢初三傑只有張良安度一生。張良一生聰明淡泊名利!劉邦稱帝后表彰功臣,讓張良任選萬戶,張良拒絕說只要留地,被稱為留侯!留這個地方是張良第一次見到劉邦的地方。那意思還是說要永感皇恩。自己不是貪念財務之人!張良深諳君臣之道,早在項羽死後,他曾勸韓信說你該隱去了!再有就是,他和呂后有過往,出主意幫呂后的兒子包住太子之位!呂后當然是感激不盡的。張良選擇隱居,也是他了解劉邦多疑的性格,只有遠離權利他才會安全!

  • 9 # 文蹤旅跡

    與其說是劉邦和呂后讓張良安然度過一生,不如說是張良用超乎常人的智慧和韜略保全了自己的一生。作為一個佐臣,張良知道自己的角色,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他一心忠君,不投機;他懂得進止,不貪功。

    我們知道,大多數朋友經得起甘苦,卻經不起日常。對劉邦而言,他在沛縣和張良的相遇是一個天賜的良緣。一心為韓復仇的張良,因為要刺殺秦始皇而遐邇聞名。在與高人黃石公相遇並得到點播之後,張良韜略過人、智謀無雙。下邳相遇,劉邦驚異張良的眼光,張良敬佩劉邦的膽略,兩人惺惺相惜,一拍即合。

    此後,張良一心輔佐劉邦,取南陽、破嶢關、入關中、赴鴻門、修棧道、渡陳倉、謀下邑;助力劉邦兵圍垓下,定都關中;助力呂后保全太子之位。

    從歷史的記載看,張良的職業生涯充滿了華彩和高潮,他用智慧站立在秦末漢初的舞臺上。就連劉邦都感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遠遠比不上張良啊。

    正當人生的高峰,張良卻選擇了急流勇退。

    西漢立國之後,劉邦論功行賞、分封功臣。劉邦個讓張良選擇齊地三萬戶食邑,這個封賞已經很重了。可是,讓劉邦想不到的是,張良堅決不要。他認為自己“為韓報仇強秦”的目的已經實現了,要其他的沒用。在加上年老體弱,張良到了當初與劉邦初次相逢的沛縣做了留侯。即使呂后相勸,張良去意已決。

    此後,他遠離朝廷,潛心修道。

    實際上,張良的選擇符合大道,他沒有重蹈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國破臣亡的老路子。

    張良的善終,不是劉邦呂后給的,而是自己對命運準確把握的結果。

  • 10 # 漩渦鳴人yy

    張良這個人呢?在西漢的諸多功臣裡面,首先第一點,他和劉邦之間的距離不是很近,不像蕭何那樣。幾乎一天到晚圍著劉邦轉,張良是南韓貴族,他和劉邦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單純的上下關係,而是一種合作的關係。

    所以說他和劉邦之間的距離有一點兒像韓信和劉邦之間的距離,但是。最終的結果是張良活著,韓信死了。

    其實這個道理如果讓其他的人過來解釋的話,最好是找賈詡,三國時期賈詡號稱毒士,與此同時,我們得看到這個狠毒的人,最後卻能夠活到最後成為魏國的太尉,原因就是他進入曹魏集團以後所做的一系列人事上面的調動,他沒有和曹操要一官半職,而是直接成為了曹丕的老師所為。曹丕的老師既保證了他和曹丕之間的聯絡,又不用下其他的那些人一樣做的那麼媚俗。

    張良這一輩子也跟劉邦保持著相同的關係,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不用腦袋發熱,隨著人家一起的產業去陪葬,就像諸葛亮那樣,又不用說像韓信那樣離得她老遠,最後被人猜忌,然後劉邦提前動手。

    第二點,張良這個人不搶功勞,劉邦奪得天下,大宴群臣,說咱們一起坐在一起,商量一下誰的功勞大,誰的功勞小,接著手底下的人吵作一團,劉邦就呵呵一笑,坐在張良旁邊就告訴他哎,我給你一個好處,齊國土地上面你自己挑3萬戶人家歸你了,張良趕緊表示推脫說我這個人吶,什麼事情都沒幹,如果平白無故給了我3萬戶的土地,我這肯定是不能夠接受的。

    要知道,劉邦手底下曹參費盡心力才拿了最多的10600戶!如果說張良私自把這3萬戶的人家給收到手裡面,那就等著劉邦手底下那幫群臣把它咬死吧。

    張良在這一點上面保持著自己的平常的那種敏銳的感覺,當然劉邦這個人也是一個孩子氣的傢伙,你如果直接推脫了,那當然不行。張良又下一個臺階,說既然我跟主公相遇在留縣,你就在留縣這個地方給我一些封邑,劉邦把這個地區1萬戶人家全部交給了張良。張良被稱為留侯,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張良本身是南韓貴族,他一開始是替南韓效力的,但是南韓貴族被項羽給殺了乾淨以後,南韓貴族已經全部消失殆盡了。張良已經失去了奮鬥目標,這個時候劉邦自然是對張良放心到了幾點,你都沒有那我為什麼還要防備你呢?

    當然,張良在劉邦執政的末期也是儘量不摻和到政治裡面,少數的幾次也是因為劉邦逼著他出山,他才出來,但是也只不過是一個和稀泥的角色,也就是劉邦說什麼就跟著照做就行了。

    正是由於張良這一種明哲保身的做法,才讓劉邦後期對那些異姓王開始舉起自己屠刀的時候,能夠保全自己。

  • 11 # 新知傳習閣

    張良一生中最大的一個轉折點就是在博浪坡刺殺秦始皇,因為刺殺失敗,張良顛沛流離,四處逃難,多次差點被捕。張良原本是南韓貴族後人,他的最高理想就是恢復南韓。

    事後經過反省,張良才發現刺殺並不解決問題,就算秦始皇死了,還有秦始皇的兒子和孫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要消滅秦朝,必須採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聯合其他六國後人共同滅亡秦國,方為上策。

    從這時開始,張良開始學習兵法謀略,並且洞察了人性。隨後他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得道於世外高人黃石公的社會名流,長期混跡於反對秦國的六國貴族之中。

    張良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能夠消滅秦國的人,並輔佐他,成就一番大業。他發現這個人不會是項羽,隨後就投奔了劉邦。平心而論,他對劉邦這個人並不滿意,但是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了。這次的張良已經從一個理想主義者變成了一個現實主義者,更注重解決問題。

    張良在劉邦的身邊,幫他出謀劃策,首先攻入咸陽,隨後又幫他躲過了項羽在鴻門宴上的必殺令。項羽殺死了韓王成,更加堅定了張良幫助劉邦的決心。

    張良勸劉邦聯合英布和彭越等人,共同對付項羽,從大的戰略上對項羽形成了戰略包圍和戰術牽制,為擊敗項羽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高度評價張良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把他的功勞排在了蕭何和韓信之前,足見劉邦對他的敬重。

    劉邦為了表達對張良的感謝,讓他從齊國挑3萬戶做自己的食邑,作為自己的封地。張良果斷的拒絕了,他選擇了自己和劉邦相遇的留地(這個地方有點貧瘠)作為自己的封地,因此也被劉邦封為留侯。

    張良長期混跡於江湖,經歷過家族的興衰成敗,歷經秦末戰爭風雲,他早就把劉邦給看透了。這個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流氓,做事沒有底線。只可以共患難,不可能同富貴。

    據說張良曾經勸告韓信,和自己一起退出朝堂,被韓信拒絕了。張良就像劉邦提出辭呈,稱自己年老體衰,不堪重用。為了自己能夠延年益壽,就跟隨大師赤松子雲遊去了。

    其實不管是黃石公,還是赤松子,都很有可能是張良都傳出來的人物。為的就是要製造一種神秘感,讓劉邦相信,並且不敢殺自己,最終達到自保的目的。

    後來,劉邦和呂后相繼殺掉了其他異姓王,韓信、彭越、英布都不能倖免,就連和劉邦從小一起長大的盧綰也差一點被劉邦殺掉,被迫流亡匈奴。

    張良能夠安度晚年,首先就在於他有很強的洞察能力。他知道劉邦不是一個善茬,要想好好活著,就要把所有的好處都讓給劉邦,並且表明自己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

    第二點,張良非常聰明,和漢文帝一樣,選擇了最差的封地。這樣就不會讓別人眼紅,給自己帶來天外橫禍。別人都去爭奪最好的,他卻收這一塊貧瘠的土地,保證自己家族的安全。

    第三點,張良始終保持著和漢朝高層之間的良好互動,既不攪亂朝局,又會在不動聲色之中平息一切風浪。當劉邦決定廢掉太子的時候,張良就為呂后出謀劃策,保住了太子劉盈,贏得了沛縣元老對張良的一致好評。

    最後一點,張良是水平非常高超的營銷大師,他非常善於包裝自己,把自己銷售給合適的人。更能夠根據形勢制定合理的戰略,並在最後關頭選擇合適的退出方式。有這個能力,張良不愧是中國謀略第一人。

  • 12 # 大唐都護

    張良是個人才啊

    說話好聽又會做事,他要是在不能安然地度過一聲都對不起他的才華。

    這裡就不說他作為劉邦身邊的首席謀臣為劉邦做過什麼大事,救過劉邦多少次,為西漢做了什麼貢獻了。

    為什麼說張良說話好聽又會做事呢?

    關於劉邦的神話傳說不少,有剛剛開始的斬白蛇起義,他是赤帝之子。還有劉邦他是他母親與真龍結合懷孕的,真龍之子。

    而張良呢不僅用黃石公神話自己,還神話了劉邦。

    “沛公殆天授也。”意思就是劉邦是上天派來的。

    最後受封的時候更是對上劉邦編自己斬白蛇,是赤帝之子的神話故事。

    “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把劉邦之所以成功歸於上天的旨意,劉邦是真正的上天之子。

    看看張良多麼會說話,哪是樊噲這些人能比的?

    至於張良怎麼會來事呢?

    受封的時候,劉邦誇他:“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劉邦讓他在齊過自選三萬戶作為封邑。

    這麼大的功勞,劉邦也那麼誇他。可張良他一點都不飄呀,他說:“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看看張良多會來事哎,只要了個小小的留縣,還讓劉邦感恩。

    張良除了說話好聽會來事之後。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張良跟劉邦的皇權不衝突。

    張良只是一個“畫策之臣”,他一不掌兵權,二不撐相權的,對劉邦的皇權構不成威脅。

    劉邦定都關中後,張良很少參與政事了,閉門不出獨自醉心於他的黃老神仙之術不問世事。

    我想這就是張良得以善終的原因吧。

    個人觀點

  • 13 # 科普大世界

    在西漢王朝的建立過程中,張良、蕭何、韓信、陳平等人都功勳卓著,前三者還被稱為漢初三傑。不過如果只看史書的話,會發現張良的功績最少。

    比如蕭何,他是劉邦的後勤部長,也相當於公司總經理,他本來是劉邦的上司,但是在劉邦起義之後,他一直追隨劉邦,還為劉邦找來了韓信這樣的大將軍,在劉邦與項羽對陣的楚漢戰爭期間,他又源源不斷的給劉邦提供物質和兵源上的幫助,所以劉邦總說蕭何的功勞最大。

    韓信的功勞也很多,比如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平定三秦,接著又兵發韓趙魏燕齊,幫助劉邦開闢了面積廣大的根據地,後來他又在垓下之戰中擊敗項羽,是漢初最重要的軍事家。

    陳平的功勞也很大,比如他曾經用離間計瓦解了項羽與范增的關係,導致項羽陷入眾叛親離無人幫助的境地,後來他又在平城之圍中幫助劉邦走出險境,在平定諸呂中也功勳卓著。

    但是關於張良的事蹟被載入史冊的卻不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張良的功勞就不大,由於張良和劉邦的關係特別好,可能很多事情都是張良指導劉邦去做的,可是別人卻不知道是張良的指導,所以載於史冊的比較少,但是劉邦肯定是知道的,所以劉邦深知張良的才能,並且尊他為老師,就連呂后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是首先想到請教張良的,如劉邦當上皇帝后,想廢掉太子劉盈,另立戚姬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呂后就趕緊派人請教張良,他就為呂后提出了鞏固太子根基的方法,使得劉邦打消了廢掉太子的念頭。

    那麼張良如此聰明,身為皇帝的劉邦和之後掌權的呂后就不覺得張良很危險嗎?其實他們也是有所擔心的,但是張良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能不讓這兩人感到危險。

    張良很善於急流勇退,他在劉邦面前表現出自己一心修道的想法,對權力沒有什麼慾望,榮華富貴沒有什麼奢求,比如劉邦曾經想送他一個大官,但是張良卻不答應,只接受了劉邦封他為一個縣的留侯。

    而且張良不結交賓客,不拉幫結派,不參與扶持某個勢力,其實呂后當初很想將張良拉到自己這邊,讓他扶持太子,但是張良對其敬而遠之,與呂后和太子都保持著適當的距離,給呂后想的保住太子的辦法也是讓他們另請賢良,因此在劉邦和呂后看來,張良都是基本沒有危險性的人物,那麼對於這樣的人,也就沒必要想辦法去收拾它了。

    但是相比之下,韓信卻不一樣,絲毫不懂得急流勇退,在被封為楚王之後,行事風格一點兒也不低調,處處表現的很張揚,而且操持府兵,韓信本身就是軍事家,手裡若有軍隊,誰能放心呀?而且他還收留項羽的部將鍾離昧,導致劉邦對他起了疑心,劉邦把他捕捉後帶到長安,他還整天喊著劉邦對不住他,看誰都不順眼,劉邦的大將、呂后的妹夫樊噲在他眼裡都如同下等人,由於韓信功勞大,劉邦沒有殺他,但是他卻一心想著造反,暗中謀劃如何推翻劉邦自己當皇帝,這樣的人,任誰也容不下他呀,所以後來呂后就把他殺了。

    蕭何和劉邦屬於鐵哥們的關係,但是即便如此,蕭何也採取了一些自保的方法,比如他用自汙其名的方法打消劉邦對他的擔心,安然度過一生,並且得以澤被子孫。

  • 14 # 98酒鬼

    你有過牆梯,我有子房計,蕭何、韓信、張良可以說是劉邦王霸之業的左膀右臂,但是三人唯有張良獨善其身,得以善終,這是為何呢?首先我們說一下三人的出身吧!

    蕭何一書生,但是已經是劉邦的上司了,與劉邦那是亦師亦友,沒有蕭何也就沒有後來的漢王劉邦,在劉邦起義成功的那一刻,蕭何就看清楚了劉邦的為人了,自劉邦開始嶄露頭腳,蕭何就開始對劉邦的態度就轉變過來了,與劉邦之間變得更多的是尊重。

    韓信正如捧著黃石公的兵書,立志要做一名統領三軍的大將軍,從韓信的胯下之辱就可以看出韓信就是當今社會的技術控,對於人情世故,他不屑一顧,他的雙眸和他的心思只有戰場,戰場就是他的歸宿,他的追求是百戰百勝,因而就有了寧願為了勝利,也不解劉邦之圍的玲瓏心思,這也就給他在劉邦的心裡埋下了一顆妒忌與怨恨的火苗,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韓信酒後的狂妄之言,讓劉邦自此記恨上了韓信的狂妄與不羈!

    張良,貴族子弟,經歷了南韓的覆滅,見過了太多的飛鳥盡,鳥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而且張良有著天地經緯之才,後來經常跟隨在劉邦身邊打天下,共度了多少患難,如何不瞭解劉邦的心思,要說劉邦的心思除了呂雉怕是就只有張良知道劉邦的肚子裡有幾條蛔蟲了!

    出身決定了每個人的格局,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也就註定韓信的格局在三人之中而言是最小的,而結局也是最悲劇與壓抑的,想當初韓信割據齊國,陪伴韓信左右的怪老頭蒯通面對項羽使臣的聯合,曾勸說韓信要答應項羽,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韓信自然有韓信的操守,韓信的大將軍是蕭何向劉邦進言,劉邦曾與韓信的,韓信在政治上本就是單純的,自然對劉邦投桃報李,就果斷地拒絕了蒯通的話,但是蒯通也不是一個合格的謀臣,他又給韓信出了利用這個機會來一出假齊王,而政治上單純的韓信認為一個齊王也算是匹配自己的戰功,但是他們二人不知道的是,當韓信向劉邦索要齊王的時候,劉邦已經罵遍了韓信的八輩祖宗,若不是張良看出了韓信的心思,勸說了劉邦,相比當初劉邦就要與韓信決裂,而追隨劉邦的大將曹參、樊噲等人也不屑韓信此刻要齊王這個稱號,也就造就了日後韓信在劉邦的朝局內孤寂一身,沒有人扶持,也為劉邦與韓信的決裂埋下了禍根!

    一統天下後,韓信得償所願有了自己的封地,自己的王號,但是在朝局內猶如一個格格不入的傲視天才,而晚年劉邦面對最後各個藩王的叛變,劉邦連連奔波,平定內亂,而韓信出色的行軍能力自然成為了劉邦與呂雉的眼中刺肉中釘,而韓信也不滿劉邦在一統天下後對自己的閒職,三番五次想要替劉邦衝鋒陷陣,單純的他看不透劉邦的對他的忌憚,跟劉邦回了長安,以為是讓他統領大軍,卻是又將他軟禁了起來,對於一個戰場而生的天生將軍自然不滿自己的遭遇,張良早就看出了韓信的心思,曾親自勸說韓信,凡事不可執著,但是韓信不停,最終劉邦離開長安後,呂雉也忌憚韓信的能力,畢竟劉邦已經白髮蒼蒼,而韓信還正是春秋鼎盛,呂雉為了劉邦死後,鞏固自己的權利與漢家天下,俗話說最毒婦人心,以蕭何的名義,引誘韓信入宮,亂刀殺死,一代名將就在自己單純的政治與那顆躁動的心下,煙消於世。

    蕭何,早在劉邦出蜀地,征伐項羽的時候,就將自己的兒子安排在劉邦的身邊,向劉邦表示自己的忠心,讓自己的兒子為人質讓劉邦安心,到了一統天下後,蕭何貴為丞相,一人之上萬人之下,自然明白自己此刻的處境又多微妙,更何況當時沒多久,各地藩王之亂就開始了,於是蕭何效仿王翦,光明正大的貪腐,向劉邦表達自己就樂意做一個富家翁就心滿意足了,你不用擔心我蕭何的志向,蕭何可以說一直面對劉邦與呂雉都謹小慎微,但是唯獨在面對韓信這件事情上,蕭何實在是不忍心,要知道韓信與蕭何的交情,那是知己相交,當初要不是蕭何騎馬追到韓信,或許劉邦與項羽誰敗誰勝還真是不得而知,當呂雉要蕭何寫召見韓信入宮的時候,蕭何果斷的砸斷了自己的右手,但是奈何抵不過天命,呂雉還是讓蕭何寫下了那封招韓信入宮的手書,成就了所謂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面對蕭何的抵抗,呂雉自然眼中也容不下蕭何這顆眼中釘肉中刺,但是蕭何也是個老狐狸,在劉邦託孤後,也就妝聾做啞,鬱鬱寡歡,在劉邦離開後沒有多久就死了,一代名相最終也鬱鬱寡歡而亡。

    張良,這個跟隨這劉邦身邊相當於劉邦影子般的男人,自然對劉邦那天性薄涼的性子早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項羽自刎於烏江之後,張良就明白這天下就是他劉邦的天下,就是他劉姓人的漢家天下了,於是絲毫沒有眷戀權勢,效仿朱公范蠡,樂得做一個逍遙自在的老翁,嚮往遊歷名山,修道養性的自在生活,而劉邦自然樂得張良的識趣,就對張良放之任之,也明白張良的一番苦心,而呂雉在劉邦將死之際,與劉邦的寵妃戚夫人鬥得也是如火如荼,當初天下一定,劉邦就立呂雉的兒子劉盈為太子,但是奈何劉盈因為當初的遭遇,早就淪落為一個懦弱膽小的太子,在加上劉盈比之劉如意的聰慧相差甚遠,所謂愛屋及烏,自然劉邦就有了廢立太子的心思,呂雉就求助於歸隱山林的張良,而張良早就看透了劉邦後宮的這場大戲,劉如意是聰慧,但是奈何有一個不知進退的母親,戚夫人自以為自己深得劉邦的歡心,就能吹吹枕邊風,讓自己的兒子當上下一朝的天字,奈何,幼主需要的是一個才能出眾的母親與外戚,張良早就看透了,看出了呂雉那鳳儀天下的王霸之氣,更何況,樊噲還是呂雉的妹夫,而且呂雉在劉邦將領之中的地位要遠高於呂雉,更何況張良知道,劉邦死後,有呂雉當權,就呂雉的睿智與政治才能才能給初升的漢王朝一個安穩的天下,於是就向呂雉閒了著名的商山四皓出山大事可成,也證明了張良的眼光獨道,商山四皓一出山,就讓劉邦打消了廢立太子的念頭,而呂雉自然對張良感激不盡,而張良也因此獨善其身,安度晚年。

    張良的聰明之處正是進退有據,雪中送炭,功成名就後就此引退,遠離朝局,自在清新,也落得個旁觀者清,所以人在正當年風頭正盛時,還是要懂得隱藏自己的鋒芒,不能得意忘形,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進退有據,在能在那大風大浪之中,自由自在,破浪前行,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15 # 史學達人

    張良是“漢初三傑”中唯一一個沒有受到劉邦猜忌過的人,在這方面韓信和蕭何都沒有張良做到好,韓信是被滅族的,蕭何被劉邦猜疑,最後還被劉邦關到了監獄,差點被劉邦殺了頭。

    但是,唯獨張良功高不蓋主,他從頭到尾都是劉邦最為信任的人。

    那麼張良到底有什麼人格魅力?劉邦為何始終不會懷疑他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從張良的身上,是可以找出來的,我們看看張良是如何為人做事的。

    張良是劉邦的救命恩人,他的一生至少三次救過劉邦的命。

    第一次是鴻門宴前夕,劉邦因為先到了關中,並且把守著函谷關不讓項羽進來。

    項羽那時候剛打了鉅鹿之戰,士氣正銳。當他看到劉邦的部下攔阻不讓他進關中的時候,他十分的惱火,揚言休息一晚,明天派大軍直接把劉邦給滅了。

    可是,這個軍事機密被項伯得知後,項伯星夜趕到劉邦那裡,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張良,他對張良說,你趕緊逃命去吧。要不等明天項羽來滅劉邦的時候,也會把你殺死在亂軍之中的。

    張良聽說後,感到很驚訝,怎麼這麼突然呢?

    但是,他沒有跟著項伯走,而是告訴項伯,這件事我既然知道了,我就要告訴劉邦,要不我對哥們就太無情無義了。

    項伯只能眼睜睜著看著張良把這件事告訴劉邦,劉邦得知後趕緊請范增喝酒,兩個人還拜了把子,范增答應給劉邦說情,不讓項羽來滅他了。經過這件事,才有了第二天的鴻門宴。

    這是張良第一次救張良。

    張良第二次救劉邦,是在鴻門宴上。

    當時,范增令項莊舞劍,想趁著舞劍的機會把劉邦給殺了。張良看到氣氛不對,劉邦有生命危險,他趕緊出去把樊噲叫了進來。

    樊噲進來後,才給劉邦解了圍。最後劉邦才得以在鴻門宴上逃走的。

    張良第三次救劉邦,是劉邦和韓信一起殺出漢中來,佔領關中的時候。那時候為了讓劉邦和韓信遇到最小的阻攔,儘快佔據關中。張良給項羽寫了一封信,他說劉邦之所以攻佔關中,是因為他想當關中王,這個關中王本來就是該劉邦當,你非把他趕到漢中去,他不甘心,所以殺出來了。

    不過你放心,劉邦佔領了關中,就會止步了,他絕不會踏入中原半步,所以,你也別對他大動干戈了。

    項羽信以為真,再加上那時候他正在齊國和田榮田橫兄弟二人打仗。也就沒理會劉邦。沒想到劉邦拿下關中之後,立刻來到中原和項羽爭霸天下了。

    張良的功勞大,且都是戰略層面的,更重要的是正是這些戰略讓劉邦贏得了天下。

    張良跟著劉邦的時候,他立的功真的是太多了。

    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的時候,本來是沒有把漢中之地封給劉邦的。但是,張良覺的這塊地對於劉邦來說,太重要了。

    所以,他就把劉邦分賞給他的兩鬥黃金珠玉等財寶,全部給了項伯,就是想讓項伯給項羽說說情,把漢中給劉邦。

    項伯把這件事給辦成了,劉邦才得了漢中這塊地,才當上名副其實的漢中王的。

    正是劉邦得了這塊地,他在得到韓信後,才有機會殺出漢中,和項羽爭霸天下的。

    彭城大戰的時候,劉邦被項羽打的一兵一卒都不剩了,他和司機夏侯嬰逃到了唯一有幾千人馬的小舅子那裡。

    可以說這是劉邦一生中最低谷時期,劉邦向大家徵求意見,如何才能打敗項羽呢?

    張良告訴劉邦,打敗項羽不是不可能,但是,要徵求三個人幫助,這三個人就是韓信、彭嶽和英布,

    結果,最終劉邦就是靠著這三個人把他們給打敗的。

    韓信和項羽垓下之戰的時候,瓦解楚軍軍心的還是張良,他在項羽夜間休息的時候,讓漢軍去項羽軍營的四周大唱楚歌,楚軍人以為整個天下的人包括楚國都投靠劉邦了呢?

    他們頓時散了軍心,張良的這個四面楚歌,對於項羽瓦解項羽的軍心來說,絕對是釜底抽薪之計。

    張良懂得進退、功成名就退隱江湖、只為保住身家性命

    張良在幫助劉邦建立大漢帝國之後,他被劉邦封分了留侯。

    留縣明明是個很窮的縣,劉邦為何會把這個地方封給功勞如此大的張良呢?

    原來這塊地是張良自己要求的,本來劉邦是想讓張良在最富裕的齊國,自己選擇三萬戶人家,作為自己的食邑。

    但是,張良拒絕了劉邦。

    他說自己和劉邦是在留縣相遇的,在留縣選擇一萬戶,作為自己的封地就可以了,比較有紀念意義。

    其實張良選擇留縣,就等於是在自保,他明白劉邦是什麼樣的人,若是他真的選了三萬戶的齊地,那他才是真正的大難臨頭了。

    劉邦還想讓張良去朝中當官,張良還是拒絕了,他說自己的身體有病,必須要在家調養,所以也就沒去上班。

    說實話張良懂得自己是該退的時候了,因為那時候的劉邦,已經沒有敵人了,在整就是整功臣了。

    張良正是信不過劉邦的為人,所以才遠離他的,後來果然如張良所料,功臣韓信被殺,彭嶽被殺,英布被殺、蕭何被關進監獄.......。

    這大致就是張良的保身之道。

  • 16 # 有書共讀

    常言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多少良臣將才與帝王一起建立了功業,卻最後發現與君只能共苦難,卻不能共享天下,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漢初三傑中,韓信功高震主,被呂后指使宮女亂竹插死,蕭何辛勞為君,還要靠自汙才得以保命。只有張良,得以安然避過被帝后猜忌、被帝后屠戮的命運。

    為何獨獨張良能安然度過一生呢?

    從客觀上講,張良與韓信相比,沒有實際兵權,似乎對皇權的威脅沒有後者大。與蕭何比,似乎在人心上略遜一籌。

    這些也可能是劉邦與呂后沒有收拾他的原因之一。

    但所謂帝王無情,為皇權永固,他們是要不惜一切剷除可能的威脅的,雖然張良客觀上彷彿威脅不大,但若不是張良處理得當,怕是也不能順利地在新王朝安然生存下去的。

    我們來看下張良的聰明之處。

    一、 忠心可鑑。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這是劉邦對張良的高度評價,由此可見,張良的謀略過人,但是張良的忠心也是明擺著的,他雖然有蓋世之才,但從未有自立一方的意圖。

    他先是扶持故主韓王,此韓王並不成器,彼時天下紛爭,稍有實力者皆可自立為王,像韓信,就挾實力邀封齊王,但張良並沒有甩開韓王自立,足見他的忠心。

    鑑於他的過往,和其他人的擁兵自立,劉邦對張良的忠心為主是有深刻印象的。

    二、 淡泊名利。

    說到這個話題,順便提一下蕭何。蕭何也是劉邦忠心的後勤部長,且他為人清廉,官聲很好。照理說並不是個貪心之輩,本來也不應該被劉邦猜忌。可就是蕭何的官聲,給劉邦造成了另一種求清譽的名利印象,使得蕭何不得不自汙名聲以自保。

    而張良就不同了,在最初劉邦大封功臣時,他沒有選擇食邑豐厚的地方,反而選擇了地小貧瘠的留縣,這是他與劉邦相遇的地方。選這裡,既體現了他不貪,又體現了他重視與君王微時的情義。

    再者,張良後來提出遊道四方,更是體現出了淡泊世間一切名利的姿態,無怪乎帝王對他放心了。

    三、 張良助呂后力保太子之位不失。

    呂后見劉邦寵幸戚夫人,害怕立劉如意為太子,自己兒子不能繼承大統,曾向張良請教計謀,張良之後為呂后能夠保住太子之後親自請出了商山四皓為劉盈說情,劉邦覺得劉盈羽翼已封,不可撼動,於是打消了廢太子執念。

    從此,呂后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而張良自然成為呂后要感謝的大功臣。

    張良這一著其實十分兇險,三國時陸遜也是神機妙算的人物,卻因參與了東吳的繼承人事宜被貶。可見,擁儲之事吉凶難料。張良能成功保儲,得益於他能精準分析形勢,能在兇險中取得成功,足見張良的聰明之處。

    古往今來,多少功臣良將死於走狗之烹,其中不乏謀算過人之輩,張良能在功臣清洗中安然度日,確有過人之處,簡直可與越國的范蠡比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太陽在一瞬間消失了,地球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