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山js
-
2 # 北半球的黎明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
3 # 蒼梧本草
宋詩詞中比較喜歡兩種,一是婉約派的李清照,二是豪放派的蘇東坡,辛棄疾了。宋代絕句詩詞中富有哲理性的詩句很多。比如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中“人生到處知相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這首詩是和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而作,在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變數和不可知;就像鴻雁在天空飛過,偶爾會落下來歇一歇,只會在雪上留下爪痕印記,但是鴻飛雪消,又都什麼也找不見了。他告訴我們,人生雖然無常,但不應該放棄努力;事物雖然頗具偶然性,但是我們不應該放棄對必然性的尋求與探索。
-
4 # 行者無疆2019V
貼近生活,率真易懂。
如蘇東坡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歐陽修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5 # 曹宗國
例如蘇軾的兩首絕句就富有哲理。
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其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富有哲理。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後兩句富有哲理。
-
6 # 江湖夜雨92
宋朝把寫愛情詩的席位讓給了詞,詞的句子有長有短,顯然便於吟唱,便於抒發感情,所以詞又叫長短句。這樣,宋詩就開始轉化,寫哲理詩的就逐漸多起來。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關於哲理佳句,流傳最廣的還是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寓意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結果。一個餵奶的瓷瓶,在老奶奶眼中,只是一個破瓶子,一個餵奶器具。但在專家眼中,有可能是價值不菲的文物。啟示我們凡事要站在他人角度考慮考慮,以己心推人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寓意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認清事物本質。朱熹是理學家,他常寓理於詩,其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春日》《觀書有感》等。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成長於南宋,一生未曾去過孔子故鄉。他的意思是讀聖賢之書,如沐春風,會領略到無限春光。古代縣學裡很多都有春風堂。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句話,頗有禪宗六祖說法,人人皆可成佛的味道。不管是誰,只有走進聖賢書中,很容易領會書中道理,領會書中的奧妙。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這裡的渠,不是水渠,而是他的意思。題目已經告訴我們是觀書有感,寓意要想心靈澄澈,就要有源頭活水,這活水,就是指堅持讀書。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書到用時方恨少,平日蓄積深厚,用時,才能得心應手。做什麼事,浮光掠影不行,都要有深厚積累。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拜相,意氣風發,遂寫下了一首慷慨激昂,不畏困難,滿懷信念的《登飛來峰》。蘊含只有身居高位,才能不怕阻礙的氣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話先出自晏殊的一首詩,被認為是絕妙佳句。蘊含著美好事物終會逝去的無奈,但也不能太悲觀。逝去的同時,還會有美好的事物出現,你看,那似曾相識的燕子不是飛回來了嗎?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相聚總是那麼匆匆,而分別的漂泊卻遙遙無期。幸福只有一瞬,而痛苦卻長長一生。結束語:詩歌因形象而美麗,因哲理而更有深意,更耐人尋味,更啟人深思。
-
7 # 斜陽若影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還有歐陽修的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少的時候總是理解為,每年賞花陪在自己身邊的人不同,年歲漸長,發現這句詩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每一年的自己也不相同,一年比一年老去。
-
8 # 三晉風光美
在宋代絕句中,表現哲理佳句的詩可以說數不勝數,,但最讓人難以忘記的莫過於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觀書有感》與大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先說說朱熹的絕句——
巜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寓理。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出常人難以悟出的讀書感受。他筆下的池塘並非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流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過程中化解問題、
獲得新知時的感覺,提高認識時的情形極為相似。
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有所悟、讀有所得時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暢達、精神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切身的讀書感受。這種感受雖然僅屬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作廣泛的理解。
特別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源頭有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認真真讀書,時時刻刻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用來比喻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有時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評價一個人學問或藝術成就的背後,也是有它一定的深厚的淵源的。
我們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這樣一個啟示: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廣泛接受新鮮事物、鮮活的知識,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
再談一談蘇軾的絕句——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是大詩人蘇軾元豐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由黃州(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河南臨汝)時,經九江與友人暢遊廬山十餘日,被廬山雄奇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揮毫寫下十餘首讚美廬山的詩,這是其中的一首。
蘇軾這首《題西林壁》和朱熹的那首《觀書有感》一樣,以景入題,把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兩句是作者從遠近、高低等不同角度觀察廬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的。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日,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借景喻理,談遊山之感悟。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區域性而已,即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而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的經驗與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樣理性的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間事物概莫如此。
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所呈現的一個深刻的哲理是——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出現偏差,要了解事物的真相與本來面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首詩不但是蘇軾精心力構、概括廬山之遊的絕唱,而且也是他勘透世情、徹悟人生的妙諦。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重溫此詩依然意味悠長,令人深思。
-
9 # 老貓談史
舉一個例子吧,朱熹的《泛舟》
朱熹是宋代理學大家,他的哲理詩將哲理與形象結合更為巧妙。詩歌化議論為形象.啟人思索,頗富韻味
昨夜江邊春水生,露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白在行。
詩歌在字面上描繪了兩幅圖景:一幅是日行月轉。春季到來,萬物復甦,大地滋潤。 江上的水漲起來了。巨船大艦在江上飄行,輕快如水漂鴻毛一般。
這一比喻把由於水深而大船行駛也顯輕快,在江面上自由自在飄行的 圖景描畫得清新可愛。另一幅是, 冰凍山寒,江流緩細。多人推拉,一 條小船也移動艱難。
這兩幅圖,作者是採用逆轉法粘合在一起的。四句短詩,頗星波瀾。一比一襯,形象鮮明。 這首詩中,既有時令感,又有動態感,具有勃勃生氣,顯然不是抽象說理。
然而它卻確實蘊含哲理。細心的讀者會在詩人留下的空白處展開豐富的聯想。比如讀書,現在壘起大部頭著作越讀越有味,可當初才識字,看一篇文章又是多麼艱難。讀書做學問。要日積月累,積聚雄厚的基礎。才讀得暢快,寫得得心應手。才會感受其樂無窮的妙趣,這不正與江上泛舟同理嗎?
其實,不僅讀書做學問如此,做任何事情,要想駕馭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一樣不需要不斷地 積累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春水生”的境界。才能融會貫通,從枉費力氣的必然王國上升到 舉重若輕的自由王國。
從上述幾首詩歌中可以得出:宋代哲理詩的顯著特點就是既有詩歌的特徵。又有哲理的內涵。兩者有機融合、高度統一。
如果一首詩雖有形象但無哲理。當然不是哲 理詩;反之,如果理過其辭,形象全 無,只是乾巴巴的說教.那更不能 算是哲理詩。所以要在詩歌中表現哲理,弄不好就寫成了哲理論文, 成了明朝李夢陽所批評的“專作理 話”和胡應麟在《詩藪》中譏諷的 “理障”了。
另外,也不是那些形象 豐滿而又含有哲理語句的詩歌都能叫做哲理詩。在古代,有不少旨在寫景狀物和抒情言志的詩歌,詩趣極濃,而無意說理卻說出了“哲理”性的詩句。有的甚至還頗負盛 名,但卻不能說是哲理詩。
因為哲理詩除了形象和哲理要高度有機 融合外,還要這其中的哲理是蘊藏 在整首詩歌之中。哲理是憑藉詩歌 的整體來表達,要令人在不知不覺 中領略到哲理.讓哲理美在欣賞中 自然而然沁人人的心靈。
如前述蘇軾《題西林壁》、朱熹《觀書有感二 首》,它們的主旨全不在寫景,而在說理,而這哲理又是依靠全詩四句句子自然天成,沒有半絲勉強,只要少了其中一句。“哲理”也就不復 存在。哲理詩的這一整體性特點,使得它和那種僅含哲理性詩句的詩歌區分開來。
-
10 # 龍心黃東濤
盡日尋春不見春,
茫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手把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
11 # 不大能吃辣
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載體,本人也是宋詞的愛好者,既然提到哲理佳句,那就讓我們一次欣賞兩首優美的宋詞,看看哲理的山路十幾彎吧!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流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實在是不想劃出一句來說哲理,通篇華麗清幽頓挫,開題漫天飛花,豪車齊聚元夕夜,鶯歌燕舞,好不熱鬧,可是啊,怎麼也找不到我想找到的那個人,不經意間的一個回首,原來她在燈火稀稀的那裡呀,不管是具體的人還是指理想,你苦苦追尋的東西也許就在你的那一個回眸。蘇軾的《浣溪沙.某年某月某日和某人遊玩》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最近網路很流行說人間至味是清歡,差不多一個意思。甜得發膩,鹹的齁嗓子,辣的眯眼睛,酸掉了牙,那種味道一旦濃了些都會讓人抗拒,淡淡的味道開始不覺得好,當你在這煙火人間裡走了一段路,發現那些長久的味道都細水長流的淡淡悠悠。
-
12 # 夢中尋雨
謝謝悟空的邀請,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高峰,而宋詩是唯一能夠和唐詩一較高下的。唐詩主情,宋詩主理。所以很多的宋詩都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形成的原因與理學有關,如果說唐代是一個具有激情的時代,那麼宋代就是一個思辨的時代,理學的形成導致了宋朝人喜歡思考(無論是蘇東坡還是陸游都有一些哲學意義的著作流傳下來),這種社會風氣也就影響到了詩歌領域,所以宋朝人喜歡寫哲理詩。
下面具體幾個詩句: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陸游的《遊山西村》,從題目來看,這是一首關於遊玩的詩歌,但是宋人就是喜歡議論、哲理。哲理寓意:在困境中往往蘊含著無窮的希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終究會看到光明。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句子,其實朱熹的詩歌寫的還不錯,南京大學的莫礪鋒先生認為朱熹的詩歌在宋代可以排到前十。這裡的源頭活水寓意著從書本中不斷獲取知識,也有一種重視源頭活水的意味。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詩句,其實前兩句也很有哲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的方面看待同一個物體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那麼我們可以追問一句,我們能夠看到事物本來的樣子嗎?後兩句則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種情況,遇到不決之事,我們就需要問問旁觀者的意見。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紅杏出牆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個成語,後面兩句詩的意思是滿園的花開的正好,春色早已關不住,一枝紅豔豔杏花已經早早地探出牆來,報告著春天的資訊。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這句詩大家也比較熟悉,其實這句詩從作者的原意來看,還是說好處都被別人佔了。
-
13 # ZHM鷹擊長空
1: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觀書有感(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14 # 祿和書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了。
-
15 # 在水一方看雲卷
1.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16 # 那些年最美的過往
哪得渠水清如許,唯有源頭清水來。
——朱熹
-
17 # 朱復融
一、蘇東坡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二、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三、朱熹的《觀書有感》:
半畝萬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18 # 回首不寒暄
宋代受理學的影響,哲理詩十分流行。比較著名的有:
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朱熹《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水哪得清如許,為有緣頭活水來。
回覆列表
《觀書有感二首》朱熹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兩首詩都是從自然現象入手來說明讀書的道理。第一首前兩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描寫塘水清澈得就像一面鏡子,可以映照出天光雲影。後兩句很自然地引出設問:塘水為什麼會這麼清澈呢?因為它不是一潭死水,而是由來自源頭的水不斷地補充進來。顯然這樣的比喻和讀書心得有關,如果沒有堅持不懈地讀書,又怎麼可能獲得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呢?所謂厚積薄發就是如此,沒有深厚的學識積澱,就不會擁有領悟知識的靈感。
第一首詩比較有名,人們都很熟悉,而第二首相對要生僻一些。第二首是從春天漲水的自然現象說起,一夜水漲,本來又大又重的巨輪也變得像一片羽毛那麼輕了。艨艟,是古代的一種戰船,水淺的時候只能擱淺在岸邊,任憑你用盡力氣也不可能推動它。可一旦漲水,巨輪像羽毛一樣輕快地順風漂流,根本不用費一點兒力氣。這首詩仍然是論述讀書和思考的辯證關係:讀書好比水,思想好比巨船,二者相輔相成,水漲船高,這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反之,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就無法推動思想的鉅艦向前乘風破浪。
宋代哲理詩較多,也正是朱熹等人推崇理學,大力宣傳理學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