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食俠客
-
2 # 小喬的美食美客
這個問題對於滷食製作來說,也是屬於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才能讓滷出來的滷肉,吃起來感覺香味更濃。
無論是滷菜店的滷食製作者,還是普通的滷食愛好者,對於這一塊一定要掌握要領,不僅要知道具體該怎麼操作,更要知道其中的原理,這就是所謂的不僅要“知其然”,更是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明白其中的原理了,才能在後期的操作中舉一反三,使自己的操作更加得心應手。
問題中“滷菜滷出來的不夠香是什麼原因?糖色是滷出來淋在菜上!還是放進滷水中?”,後面問的糖色的問題,肯定是滷肉時放在滷水裡的,這個就不多解釋了,這裡著重回答的,就是“滷菜滷出來的不夠香”這個問題。
做出來的滷肉不夠香,牽扯的因素很多,但是一般情況下就是以下幾個原因:1,食材不地道;2,最簡單、但也是最重要的“鹽味”不夠;3,“靈魂香”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4,滷油不足;5,滷製時的火候沒掌握好;6,燜制不到位。
下面我們就針對這6點,來具體介紹一下,在滷製食材時要想滷肉出香味,具體需要注意的幾個地方。
一,滷食製作食材是根本,食材不地道,滷肉自然沒香味
古往今來,所有的美食家對於美食的評價,首先最為在意的,就是新鮮而地道的食材,這是根本。即使是烹飪技藝再高超,沒有地道的食材,終究是做不出來真正的美味。
可能有人會說,一般的食材,如果用了好的調味料來烹製,味道一樣好,但是別忘了,好的調味料,比如說用好黃豆自然發酵180天出來的醬油,本身用的也是好食材。
這裡,滷肉同樣不例外,比如說同樣是滷豬頭肉,新鮮的豬頭和冷凍的豬頭,用同樣的工藝來操作,出來的味道明顯會是兩個檔次,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肉香味,新鮮的豬頭滷製出來的,就有明顯的肉香味。
二,鹽味不足,這是被很多人都忽視的一個地方,其實很重要
鹽為“百味之王”,是所有調味料中最重要的一種,但是因為我們做什麼菜都會用到它,天天用、頓頓用,所以很多人反而是把它給忽略掉了。
可以這樣來簡單說明一下鹽味的重要性,比如說同樣一塊滷肉,即使食材本身再新鮮、操作再恰當、香料配方用得再好,如果鹽味很淡,你吃的時候是不會感覺到有多香的,但是如果你稍微多放點鹽,讓這塊肉有鹹味了,那吃起來就會感覺香很多,這就是鹽的作用,這樣說應該很好理解吧?
所以在滷食製作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滷水的鹽味是不是夠,在補充滷水、糖色、香料的同時,一定要同時品嚐一下滷水的鹹淡,隨時新增食鹽,這點一定要注意。
三,“靈魂香”沒有弄明白,主要香料沒有用對
我在之前介紹過關於滷肉的“三種香味”,這個香味不是指的具體的香味,而是人的一種對於香味的感受,什麼意思呢?“頭香”,指的是一種氣味,遠遠就能聞到的;“尾香”,指的是吃完東西了,嘴裡還有香味,還想吃;而“靈魂香”是什麼呢?就是吃的時候感覺到的香味。
產生“靈魂香”的香料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草果和白芷,這兩種香料起到一個輔助作用,讓你在感覺到肉香的同時,還能感覺到另外一種淡淡的香味,這就是“靈魂香”了。這種香味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香,而且還不壓住肉本身的香味,起個輔助的作用。
看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嗎?如果本身就有肉香味了,在輔之以這個“靈魂香”,那這個滷肉的香味就會很完美了。有些家庭燉魚或者燉肉,別的香料不放,但是會放草果和白芷,說白了,去腥是次要,關鍵就是為了出香味。
四,香味不足,跟滷油不足有關
滷油本身就是從食材中滲透出來的,經過滷水的小火慢熬,本身又吸收了香料的味道,更重要的是,這個滷油並不僅僅是某一種肉類的油脂,而是很多種肉類食材共同稀釋出來的,本身就有一種複合型的味道,香味自然很濃。
另外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家裡燉肉吃,如果燉出來的肉乾乾巴巴,嚼起來是不是覺著沒有味道?相反,如果燉出來的肉油光透亮,吃起來是不是感覺很香?在這裡,滷肉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滷水裡的滷油一定要足,一般的厚度是3-4釐米為最佳,不夠的時候,要補充一下,或者是加點豬皮熬製一下。
五,滷製的時候,火候沒掌握好
控制好火候,是滷食操作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大火燒開,小火慢燉”,為什麼要這樣操作,要明白其中的原理。
1,火候太大,很容易使肉塊的外部受熱嚴重,導致外部瞬間收縮,特別是對帶皮的食材,比如說豬蹄子,外部的豬皮會瞬間收緊,導致受熱不均勻,最後做出來的口感會發“柴”,咬不動的感覺,無論後期怎麼操作,這種口感都沒法改變了。
2,滷肉的滷製過程,是一個食材在滷水裡慢慢吸收香料味道的過程,大火煮制,因為表皮收緊導致不容易進入,香料的味道就進不去了,滷肉的味道自然也香不到哪裡去了。
六,燜制不到位
在滷食制的操作過程中有一句行話,叫做“三門煮,七分燜”,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滷製食材,為了口感更好、食材更易入味,煮的作用只佔到三成,而剩下的七成工夫,全在這個“燜”上。
燜制的時候,最簡單的操作方法就是,用小一號的鍋蓋壓在食材上面,不要全部蓋嚴實,讓食材浸泡在滷水裡即可,燜制的時間根據具體食材來,幾個小時不等。至於燜制的目的和原理,同煮制是一樣的,經過足夠時間的燜至,出來的滷肉才會更香。
最後的總結
上面說了這麼多,這裡做下簡單的總結,為了滷肉的味道更香,下面6點要注意:1,食材是根本,食材新鮮、地道,才能夠出來正宗的肉香味;2,鹽味一定要足,這一點反而被很多人忽視了,鹽味淡,肉香味會大打折扣;3,要明白“靈魂香”的重要性,以及對應的香料;4,滷油一定要夠,油光透亮的滷肉吃起來更香;5,要把握住火候,明白“小火慢燉”的原理,這樣才能讓肉吸收更多的香料味;7,“三分煮,七分燜”,燜和煮的原理是一樣的,但是燜更重要。希望上面介紹的,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飛黃愛騰達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滷菜滷出來不夠香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選擇的香料不好。
我們都知道滷菜離不開滷料包,所以我們前面一定要選擇貴一點的香料。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買滷料包去中藥店讓他給你配,如果你自己有方子,讓抓藥老闆給你按上面的配方抓。
滷菜的時候我們把滷料包用溫水泡一泡,讓香料的味道散出來,煮的時候半個小時撈出,不然時間太久容易把香料煮死。
糖色調好直接倒入滷湯裡面就行了,這樣小火慢慢的上色最好。糖色在滷菜的時候必不可少,滷出來的菜微微的紅色,看上去很有食慾
-
4 # 梨梨聊美食
說起吃滷菜,梨子可是深有體會。因為梨子家巷子口有一家從我媽媽起就開著的滷菜店,小時候那一縷飄香的滷菜就是梨子最好開胃劑!
梨子曾經偷偷地問老闆,為什麼你們家的滷菜這麼香,老闆說要做出飄香四溢的滷菜其實很簡單的,只要配方掌握好,滷啥啥香。
說著老闆給我介紹了常用滷菜配方搭配的方法
豬肉類主香料:八角+桂皮+肉蔻+良姜+砂仁,輔助香料新增丁香、胡椒、甘草、白扣、陳皮、草果、小茴香,香葉,白芷,山奈、香菜籽等,
牛肉類主香料:八角+桂皮+小茴香,輔助香料新增肉蔻、草寇、陳皮、畢波、甘草、木香、草果、排草等
鴨肉類主香料:八角+桂皮+白芷+白扣,輔助香料草果、肉蔻、丁香、香菜籽、小茴香、良姜、甘松、靈草等,
羊肉類主香料:白芷+白扣+小茴香+花椒,輔助香料加孜然、草果、山奈、砂仁、良姜、香葉等
水產類主香料:肉蔻+八角+胡椒+香葉,輔助香料新增砂仁、香菜籽、丁香,香茅草、陳皮、白芷、山奈、甘松等
有了這個基本的框架,然後我們可以根據食材的特性,再新增一些其他輔助的去腥除異的香料即可。主料輔料搭配一般為2:1就可以啦
-
5 # 滷味二把刀
食材可能會影響香味
原因很多,食材選擇、滷煮的技術、老湯的味道、佐料的使用、火候等等,都會影響滷菜的口味,香度,舉個例子,製作回民的滷牛肉,一般選擇胸口肉、肋板,這個位置略肥,吃起來就香,製作煙燻肉,選擇五花三層的五花肉就香,肥瘦比例越大越香,你看食材選擇對味道影響有多大,類似的滷菜,肥腸,腸油去得少,偏香,不喜歡吃太膩的,可以摘乾淨,滷鴨子和大鵝,更香一點的,也是選擇稍肥一些的食材。
滷煮的技術也可能影響香味
滷菜有很多技術,比如對火的使用,也決定著味道的香味,比如做燒雞,適合文火,肉嫩、香,做鴨脖,則需要火大一點,鴨脖失水後,幹香十足。鹽頭,也會影響香味,好的滷菜幾乎無死角,哪裡都入味,比如燒雞,雞胸脯入不入味,往往決定著燒雞成不成功,豬蹄也是如此,所以使用用好鹽頭,也是決定著香不香的關鍵。
老湯的味道影響著香味
老湯經過了幾年幾十年的沉澱,積累了很多香料和骨湯精華,做出來的食物才會濃厚一點,滷菜如果沒有滷湯,是很寡淡的,不香的,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好辦法,只能是積累,一般下來十幾鍋後,味道就能上一個層次。
糖色的使用
糖色一般是加入到滷水中去的,一般要配合使用,比如用黃梔子搭配、紅曲米搭配等,我一般喜歡用黃梔子加糖色的效果,亮紅的,糖色我喜歡用冰糖色,亮紅一些。
-
6 # 楊家六郞
滷菜不香是因為香料沒有配好,但即使不香也不建議用化學新增劑。糖色自然是放滷水裡,用冰糖和白糖混合炒的糖色更好看。
-
7 # 一四處觀察一
滷菜滷出來不夠香應該和滷料放的比例有關,還有些增加香的料,比如五香,十三香,千里香之類的,糖色是在滷菜的時候放在滷水裡
-
8 # 美食小海
謝謝邀答:第一之所以滷出來的菜不香,是因為你在加醬料時,醬料沒有經過炒制,醬香味還沒完全出來,建議你在做滷水時,先將排骨醬,海鮮醬,柱候醬以及耗油按比例對好,鍋里加少料油或者大豆油燒製4成油溫將醬加入鍋中炒制,炒到醬起泡,出香即可加入滷水,這樣滷出來的菜醬香味特別香,也可以再滷的時候加入少許料油增加香味
第二,糖色我建議你在放入滷水菜後,再來炒糖色,炒完糖色可以直接放入滷水中 這樣即可容易上色滷菜也很入味!
再加上我上述建議的炒制醬料,這樣滷出來的滷菜即有醬香味濃郁,香味也特別特別香,糖色也能均勻入滷菜中,大家可以在家試試!
-
9 # 木子小廚
滷菜滷出來的不夠香是什麼原因?
以我多年的滷水經驗,我分析有如下幾種原因,一.老滷沒有形成。二.入味不足。三.滷製火候和時間不夠。這些原因都可以使滷菜滷出來不夠香。
一.老滷沒有形成
滷菜不夠香最大的原因就是老滷水還沒有形成。這一般出現在引起的滷水中,滷肉的次數太少,原材料的鮮味以及香料味和滷湯不融合,湯汁寡淡不厚重,滷菜就不夠香。
1.取豬腿骨十斤,老母雞兩隻,豬皮三斤,先泡去血水,然後焯水去血沫,剁成大塊備用。
2.使用不鏽鋼桶加入清水五十斤,放入焯水的原材料,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煮八個小時,再開大火衝湯半小時,用手勺不停攪拌防止糊鍋,最後把骨頭熬成渣後過濾,所得高湯約三十五斤。
3.高湯內加入香料(具體用量下面說),開小火熬兩個小時,加入糖色,鹽,味精,冰糖(調料的用量下面說),炸封油,熬十分鐘左右關火,滷湯即成。
注:1.加入豬皮是為了使滷汁變稠,起到自然掛芡作用(如果是製作滷豬蹄的滷水可以不加)。
2.炸封油的作用:一是為滷菜增加亮度,二是隔絕空氣,降低氧化變黑的速度。因新滷湯的上層滷油太少,所以新起滷湯必須要加入自制炸封油(一般也就新滷湯用一次,以後幾乎不用)。炸封油的具體做法:鍋中放入熟豬油二斤、熟雞油一斤,加入大蔥段半斤,大薑片半斤,開小火炸至蔥姜變黃、變干時撈出,油倒入滷水內。炸幹蔥姜也可裝入料包同香料包一起滷貨。
二.入味不足
入味不足又大體分為三個,即鮮味不足、鹹味不足、香味不足(香料味不足)。
鮮味不足:我們一般說某一產品做的好,會說鮮香味很足。從這可以看出,鮮味和香味是不分家的。這裡說的鮮味不足,主要就是原材料沒有使用鮮貨,因為市場也有很多凍貨,凍貨很多是進口貨,價格低,鮮味略差,香味就不足。
鹹味不足:鹹是百味之王。特別是我們北方地區的滷菜,口味都以鹹鮮為主。北方對滷菜的理解很多都是“不鹹不香”。鹹味入味不足便會不香。
但是在做醬滷時,要先把使用的醬類或者醬油類做鹽度換算,再從上述鹽的比例中減去醬類和醬油類的使用量,補齊鹽量即可。醬類和醬油類的鹽度轉換,可參考我在十月十三日的問答《滷水第二鍋加鹽怎麼加?》一文,這裡不再贅述。
香味不足:這裡的香味不足,指的是香料不足。香味不足也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香料總量和原材料的比例不足,第二個是香料包中香料搭配不足。
★解決方法:1.香料總量應該佔原材料的1%-2%之間。為什麼差那麼多呢,因為滷菜的各種原材料的特點不同,比如雞肉、狗肉、牛肉等,原材料自身的香味和異味不同。我在滷豬頭肉時的香料佔比在1.5%左右,這個比例可有效去除和壓制豬頭的腥臭異味,並提升香味。
2.香料包中香料搭配不足。香料在滷水中的作用就是去除原材料的腥臭異味,提升原材料的香味,並增加食慾。所以香料的搭配對整體滷菜的風味起到主導作用。這又涉及到香料搭配之間的“君臣佐使”。
滷製原材料要先設定主題風味,自己想要濃香型還是清香型,確定了味型,再往裡新增香料。
不同原材料的對應不同的香辛料。比如牛肉喜好八角、桂皮、小茴香等。但是壓制牛肉的腥味,還要新增白芷、砂仁、蓽撥等,最後還要使用草果、陳皮、丁香等來增添回味。香辛料的搭配知識要從頭學起,具體可參考我在六月十日、二十一日、二十三日的問答。
三.滷製火候和時間不夠
所謂“肉爛自然香”,這與滷製火候和時間是密不可分的。
糖色是滷出來淋在菜上,還是放進滷水中?糖色是放進滷水當中的。糖色是最原始、天然的著色調味品。說它是調味品,不僅可以用來上色,在炒製糖色的過程中,還會釋放焦糖氣息,為滷菜增添一抹香甜味,並且有效壓制原材料的腥臭異味。所以糖色一定要和滷水充分融合才能給原材料上色。
在滷豬頭肉時,我也常用到糖色,一般我會使用糖色加黃梔子、紅曲米的組合方式。具體制作方法:
1.鍋中加入五十克黃梔子倒入五百剋剋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熬十分鐘左右,過濾去掉梔子(可二次利用),水留用。
2.四百克冰糖用油炒糖色,炒至糖液起黃沫並回落時倒入黃梔子水,熬三分鐘即可使用。
3.紅曲米的用法:豬頭焯水時放入紅曲米,慢慢小火煮至豬頭上一層粉紅底色。
注:1.糖色切不可炒的太老,做滷菜寧可炒顏色淡一些,也不能炒老。
2.滷豬頭肉用糖色上色時,滷湯裡放入焯水的豬頭,開鍋後一定要持續中大火,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使其上色。火候太小,上色不均勻。
3.使用糖色的滷菜一般都會氧化發黑,所以在使用糖色調色時,不能一次性將顏色調好。如果一次性調好,後續滷完,售賣時就會氧化變黑。所以剛開始調顏色時一定淡一些。
寫在最後滷菜的成品要求就是鮮香味要足,但是還不能吃出明顯的香料味,吃到是滷肉的本身的香味,並滿口留香,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成品。
-
10 # 郝想倪影視分享
滷菜不夠香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你配的滷料配方不好,沒有突出香味
第二 你操作沒到位,沒有充分把滷肉跟料香香味融合。
第三 你泡的時間太短,不夠如味,滷菜講究三分滷七分泡
第四 糖色要先放到滷湯裡,不要一次到位。要稍微淺色一點,因為糖色還會變深,你上淺一點等顏色發深就能達到你想要的顏色,而且還可以延緩發黑的時間
-
11 # 她在他心上
第一步的高湯也很關鍵
食材前期處理
滷湯不到時間,沒有形成俗稱的百年老滷
食材不是鮮貨
香料比例不對
香料欲處理不當
食材滷製時間,火候,
糖色放在滷湯裡的,
回覆列表
滷菜滷出來不夠香是因為配方和工藝流程。
一個好的配方是一個系列滷菜的軀體,一個好的工藝流程是一個系列滷菜的靈魂。
一、配方
一般做滷菜都是採用傳統的配方製作工藝,也就是用香辛料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可食用中草藥,這個國家是有規定的,目前為止應該是68種。
光有一個好的配方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香辛料的質量問題。這一點必須有足夠的認識,近年來香辛料的質量不斷惡化。市面上的香辛料質量參差不齊,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甚至是有的被加工廠使用過的,無論是被使用過的還是被萃取過的,然後又經過烘乾等工藝又流通入市場。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硫燻嚴重,硫磺含量嚴重超標。
再有一個好的配方和好的質量的前提下,還有一個好的比例,任何一個專業配方都是有它的比例的,這個比例每一家用的肯定是不同,因為滷菜是一個大的範圍,它並不是特定的一個滷製品。而且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口味,不同配方更是有不同配方的特色。
通常來說的話,清香型的滷菜比例應該是0.6%-1%左右,也就是說每一斤肉製品(500克),要用3-5克香辛料;濃香型的一般大約在1%-1.6%之間,也就是說每500克肉製品大約要使用5-8克香辛料,很少有超過八克的,不過也有。
二、工藝流程
再有一個好的配方和一個好的香辛料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好的工藝流程才能賦予一個滷製品的靈魂。
所謂的工藝流程就是在滷菜整個製作過程中所有的環節,不僅是滷煮還包括後期的處理。例如:糊鍋處理、滷水酸味處理、滷製品防止氧化變色等等。
滷製品的滷煮環節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這些關係到香味,香味才是滷菜成品的關鍵,如果沒有香味的話,即便是做的顏色和口感再成功,那吃起來沒香味那也是一個失敗品。
香味不僅僅是香辛料,還有調味品也是關鍵。
通常在滷製的過程中掌握好比例、火候、時間那就成功了。
(1)比例:
包括滷水與肉製品之間的比例,香辛料與肉製品之間的比例,調味品與肉製品之間的比例。
(2)火候:
不同滷菜需要的口感不同,自然火候不同。
(3)時間
滷製品的口感還有入味,在比例和火候的前提下,必須要有合理的時間才可以做好滷菜的口感和入味還有顏色。
因為題主並沒有說明做的什麼滷製品,我只能大概這麼籠統的描述,滷菜它只是一個統稱,它並不是具體的品種。例如到底是鹽水鴨,滷雞,牛肉,麻辣鴨脖類,還是甜皮鴨,兔子頭等等。不同的滷菜製品都有不同的工藝流程和製作方法,雖然說每一家的配方和每個人的做法稍有區別,但大體上是有相似度的。所以問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描述清楚。
我下面分析一下題主問的另外一個問題,糖色是放在滷水中還是淋在滷製品上?
實際上題主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據我之所知。
炒糖色這兩種方式都有應用。
一般通常情況下都是放在滷水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用來上色。因為不同人炒糖色的水平還有比例也是不同的,不同人需要滷製品的顏色也是不同的,所以說糖色在滷水的比例也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新做的滷水第1次大概是每10斤需要2~4兩之間。以後就需要的很少了。
在傳統的製作過程當中,確實有一些地區或者一些老師傅是將糖色直接刷在肉上的。但現在這種方法已經越來越少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