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安西北夜讀史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扣邊,明英宗率領50萬大軍御駕親征,結果兵敗被俘,這次事變堪比靖康之難,對明朝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按理說皇上親征,又是兵多將廣,不至於快速潰敗,甚至連明英宗都會沒機會逃脫,其實土木堡之變明軍的失利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延續多年的政策失誤

    明太祖朱元璋,設立九邊,重兵把守,在長城之北,建立大寧衛、開平衛、東勝衛還有諸多衛所,體系完備,互為依靠,形成了穩固的北方防線。可以說此時的遊牧部落都無機可趁。但是明成祖朱棣對外政策發生了改變,結交蒙古諸部,裁撤邊鎮,比如把朵顏三衛送給兀哈良,棄守大寧衛、東勝衛,這一系列措施,減弱了北方防線,更重要的是讓朱元璋建立起的整體防禦體系,千瘡百孔,不能互為奧援,防線一再南移至宣府大同一線。而後來直至正統年間,對瓦剌以撫為主,說白了就是綏靖政策,聽之任之,坐看瓦剌壯大,消滅兀哈良等統一蒙古各部,實力大漲,一得一失之間,明軍其實已經減少了幾分勝算。

    二是參戰軍隊戰鬥力不足

    《明史》中記錄明英宗率領50萬大軍遠征,但是這個50萬的數字,來自於明朝筆記的記載,窮根溯源來看這個數字很存疑。這個數字來最早來自於編撰《英宗實錄》的副Quattroporte劉定之,他在自己的著作《否泰錄》記載:“官軍私屬共五十餘萬人”,但是我們注意這有個“私屬”二字,說明這50萬人並非全是士兵,而且後來他在自己在《英宗實錄》都沒有采用這個數字。親歷土木堡之變的李賢曾回憶“二十萬人傷居半,死者三之一”,由此來看,正規軍隊只有20萬人左右,當然還有其他的說法,但是無論怎麼看50萬都一個不可能的數字,所以明軍對戰瓦剌並非我們想的數量懸殊,泰山壓頂。從軍隊的戰鬥力來,這些軍隊來自於京畿附近的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等三大營和皇上的親軍,這些人就在京畿附近,未經陣仗,未經考驗,戰鬥力和邊軍相差甚遠。在龍虎臺駐軍時,突然傳來一陣鼓聲,軍隊驚慌失措,混亂一片,由此可見大軍的素養和士氣。面對這種舉國大戰,從戰鬥經驗、作戰素養各方面都經不起考驗,又如何取勝。

    三是指揮適當,自陷死地

    從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開始,軍隊指揮權集於一個完全不會行軍打仗的大太監王振之手,這簡直是自掘墳墓。根據歷史記載明英宗倉促起兵,準備嚴重不足,李賢在自己的《古穰雜錄》記載出兵“未十日,軍士已乏糧矣”,可見是何等倉促。在進軍時,偵查不細,盲目出擊,結果還沒有找到瓦剌主力決戰,就得知前線慘敗。王振又指揮大軍倉促撤退,整體行軍,隨心所欲,如何能勝。在撤退路線上有沒有選擇安全的東南線,而為了回老家炫耀一番,選擇了東北線。結果慘遭瓦剌大軍的伏擊。大軍軍糧不足,還無水源,幾十萬大軍連堅守都做不到,最後一擊而潰。

    四、邊軍的怯戰畏敵。

    土木堡之變時,大家都能看出這是一場攸關生死的國運之戰,何況被困的還有當朝皇帝明英宗,但是詭異的是駐有重兵的宣府,既沒有出兵夾擊瓦剌,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援軍,坐看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宣府總兵向稱敢戰之將的楊洪竟然“驚惶無措,閉門不出”,讓被圍土木堡的明軍成為一隻無援孤軍。可見平日是何等怯戰畏敵,最可怕的是明英宗本來的想法估計是彙集京畿重兵,再加上邊軍的敢戰之士,摧枯拉朽,掃滅瓦剌,建立不世功勳。最後才發現京畿的兵根本不會打仗,會打仗的邊軍竟然不敢打仗,沒有誰靠得住。

    綜上所述,土木堡之變其實是由長期的政策失誤、作戰準備不足,軍隊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不足,以及後期的指揮失當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 2 # 文獻歷史

    土木堡是位於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

    正統初年,瓦剌太師脫歡率部擊敗韃靼,結束了蒙古內部的分裂局面。(1439年),也先承襲父位,統領蒙古。

    明朝對於任何使團始,終本著“薄來厚往”的政策。首先,賞賜物品價值要遠遠超出貢品的價值。一般明廷對來朝者按其人數及地位給賞。如賜王或太師一人十五表裡,其妻每口八表裡,一等頭目八表裡,二等六表裡,三等五表裡,四等四表裡,外有加賜。蒙古使團返程時,明廷也會以禮相送,啟程前享用朝廷的賜宴,回程一路差官伴送,沿途備辦飯食,凡所經過,茶飯管待。往往帶點土特產品,就回饋大量絲綢,瓷器,茶葉,白銀。這就是土木堡之變的導火索。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師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說3000人,因為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減去馬價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也先要求。也先覺得收到大辱。

    正統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七月兵分四路進攻明朝之時,目的只是劫掠和利用勝利提出點政治要求,

    歷史記載:達賊三萬餘人入境、攻破驛堡屯莊八十處,擄去官員、軍旗、男婦一萬三千二百八十餘口,馬六千餘匹,牛羊二萬餘隻,盔甲二千餘副”,但也僅止於此,並未繼續深入,不久脫脫不花跟也先就回軍了。

    明軍戰敗訊息傳來,朝野震動,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出兵人數50萬,對陣情報總數只有三至五萬人的也先軍隊。

    劉定之《否泰錄》中的數字:“官軍私屬共五十餘萬人”,而到後人引用時,更徑直略去了“私屬”,只作“官軍五十萬”或“五十餘萬”,

    現代學者參考《明英宗實錄》中記載京師三大營人數,估算,出兵25萬,我們這裡只用現代某學者估算人數計算。

    正統十四年(1449年)7月16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然後和王振帶領約(號稱50萬)估計25萬。從北京出發。

    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文武百官護駕從徵。幾乎明朝高層,全員出動。

    正統十四年(1449年)7月19日,英宗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正統十四年(1449年)8月1日,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

    正統十四年(1449年)8月13日,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而3到5萬瓦剌軍緊追不捨。

    土木堡地勢高,無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被瓦剌軍佔據,將士飢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隔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也先遣主動撤離,以麻痺明軍。

    明英宗不疑有詐,遣曹鼐起草詔書。王振下令移營就水,當明軍大軍移動時,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亂成一團。瓦剌軍伏兵四起,趁機發動總攻,倉促應戰的明軍被打得大敗。明軍二十餘萬人有三分之一戰死,中傷居半。

    這裡我是想不明白,為什麼取水需要50萬人一起去取,或者估算25萬人去取水,然後被也先3到5萬軍擊潰的。就算是豬也得殺一會吧?

    52名官員,幾乎是整朝廷所有頂層官員全被殺死。

    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慄,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太常寺少卿黃養正、戴慶祖、王一居,太僕寺少卿劉容,尚寶少卿凌鑄,給事中包良佐、姚銑、鮑輝,中書舍人俞拱、潘澄、錢禺,監察御史張洪、黃裳、魏貞、夏誠、申祐、尹竑、童存德、孫慶、林祥鳳,郎中齊汪、馮學明,員外郎王健、程思溫、程式、逯端,主事俞鑑、張塘、鄭瑄、大理寺副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羅如墉,欽天監夏官正劉信,序班李恭、石玉。共計52人。

    明英宗自己的回憶王振也是被瓦剌軍殺死的)樊忠不久亦戰死。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文選郎中李賢等數人僥倖逃出。明英宗看到突圍無望,索性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等待就縛。

    都這樣了會反抗不?就等著被抓?

    也先立即去向他請安行君臣禮,獻上各種野味美食。衛拉特還繳獲馬匹二十萬頭及無數衣甲器械輜重。就算是25萬不是50萬。這人家也發了啊。

    五十餘名隨行出征的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

    說好的明朝火器無敵呢?說好的明朝火炮領先全世界呢?就說不是火槍,都燒火棍。餐刀總有吧?餐刀沒有,50萬一人吐口吐沫也行啊。好吧,這是意外。

    也先:死亡如風,常伴吾身,無敵的我又迷路了。我也想低調,可是實力不允許?

  • 3 # 我是越關

    土木堡之變,本是一場明軍佔據絕對優勢的戰爭,但出人意料的是,數倍於瓦剌的明軍卻最終敗北,精銳部隊幾乎損失殆盡,就連御駕親征的皇帝朱祁鎮都成了瓦剌人的俘虜。

    戰爭結束後,親歷戰爭的李賢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

    20多萬人,死了三分之一,而且還有一半多受傷了,騾馬損失也超過了20萬,衣甲兵器無數。

    每次看到這兒,很多人疑問,明軍失敗的根源在哪兒?為什麼正處於最強時代的明朝卻如此不堪一擊?

    實際上,明軍的失敗一是因為對瓦剌的實力估計有誤,二則是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朱祁鎮個人的問題。

    第一、明朝對瓦剌實力估計錯誤

    明朝建立之後,元朝退居大漠,之後在明朝的打擊下逐漸分裂成為韃靼、瓦剌兩部。最初,韃靼相對強盛,因此瓦剌不得不向明朝稱臣,力求合擊韃靼。

    經過長期的戰爭,韃靼逐漸勢弱,瓦剌成為了草原上的霸主。

    到了明英宗初年,瓦剌勢力更加強盛,不僅征服漠南諸部,而且向東威脅到了女真,向西已經降服了明朝嘉峪關以外的諸多小部落。此時,瓦剌也先幾乎重現了當年蒙古統一時的盛況。

    那麼,當時的明廷在幹什麼呢?為什麼會坐視瓦剌發展壯大呢?

    實際上,明廷也有自己的活兒。

    當時,雲南麓川土司思任發叛亂,明廷派遣了十餘萬大軍,前後四次出兵平亂。雖然最終平定叛亂,但也搞得明廷國庫虧空、大軍疲憊,使得北方的防禦出現了空虛。因此,對北方草原的變化沒有來的及應對。

    當瓦剌也先率軍南下時,明廷內部以為瓦剌還是曾經那個不堪一擊的弱小部族,根本無法與大明軍隊抗衡。也正是這種遲滯的資訊和想法,造成了明英宗朱祁鎮在內的明朝君臣盲目自信,讓朱祁鎮有了御駕親征的想法和行動。

    【注;此次瓦剌也先率軍犯邊,是明廷首次面對元朝滅亡以來最強的一次蒙古騎兵南下】

    第二、明廷內部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前面我們說了,面對也先率軍南下,明廷估計不足,但偏偏此時明廷內部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首先是軍隊的問題。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創立了軍屯,把士兵編為軍戶,分給他們一定的土地。這些軍戶戰時打仗,平時務農、訓練,自給自足的同時兩不耽誤。

    理論上,這種制度是可行的。也因此朱元璋曾驕傲的說自己不用一粒糧食就能供養百萬大軍。

    但這項制度有一個要命的缺點,不能容納任何因素的改變。比如,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戶的家庭人口會增加,另外官紳豪強也會兼併土地。甚至到了後來,各級官員、將領會直接讓軍戶給他們做雜役。如此一來,軍戶食不果腹,最終只能選擇出逃,另謀生路。

    到了明英宗時期,明朝軍戶在籍者不足一半,逃亡者竟然達到了160餘萬人,而且,留下來的絕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失去了戰鬥力。

    這就是明英宗時期軍隊的狀況,他帶領的25萬大軍之中,有多少老弱病殘無法統計,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支軍隊的戰鬥力非常弱。

    另外,明廷內部官僚階級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古代封建社會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按權力分配社會財富。因此有背景、有靠山、會拍馬屁的人才會節節攀升,而有能力卻不善拍馬屁的人卻經常被冷漠。

    這種事在當時的代表性事件就是張輔被霸佔宅院的事情。

    張輔是靖難名臣張玉之後,還曾為明朝平定安南,將其納入版圖,是一個久經沙場且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的功臣,在軍隊中有極高的聲望。然而,在土木堡之變前幾年,太監王振的親信喜寧曾經侵奪其宅院,張輔告到了朱祁鎮那裡,朱祁鎮竟然拉偏架,沒有處罰太監喜寧。

    就連張輔都這樣,普通的將官更是可想而知了。

    出現這種事情代表制度病了,有能力的人逐漸被埋沒,整個朝廷上下已經充斥了給朱祁鎮拍馬屁的人,而擁有真才實學的人卻無法登上高位。

    第三、朱祁鎮的問題

    公元1449年7月16日,朱祁鎮帶著一幫會拍馬屁的太監,以及滿朝的文武百官,再加上25萬沒有戰鬥力計程車兵,浩浩蕩蕩的殺向了大同。

    此時,也先已經兵分四路,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遣其他將領攻甘州。

    中路分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統領,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自率領,圍攻大同。

    當時,也先率軍3萬,在大同和明軍發生大規模野戰。此戰,明軍在士兵數量幾乎對等的情況下被也先殲滅,總督大同軍務的宋瑛和總兵朱冕戰死,監軍太監郭敬趴在草叢躲過一劫。

    此戰實際上已經暴露了明軍的不足,然而當朱祁鎮趕到前線得知情況後,卻一意孤行,執意進軍。但當明軍抵達大同,看到滿地的明軍支離破碎的屍體後,瞬間感覺到了恐懼。

    接下來,恐懼的氣氛很快蔓延到了整個明軍的軍營,朱祁鎮也感到了害怕,因此商議撤軍。本來商議的決定是經蔚州、過紫荊關回北京,然而,大軍啟程之後,朱祁鎮又改變決策,決定返回宣府。

    這一來一回導致被也先追上,而且阿剌知院統領了2萬騎兵也和也先會和,蒙古軍隊達到了5萬之眾。

    現在,戰爭變成了逃亡戰。

    此時,為了狙擊也先追趕的腳步,朱祁鎮派遣了早年投降明朝的蒙古人,久經沙場的吳克忠率軍迎戰,但最終戰敗被殺。接下來,朱祁鎮又派遣了成國公朱勇率軍4萬迎敵,結果4萬部隊很快就被也先全部殲滅。

    就這樣,一點點的送人頭,導致也先部隊士氣大振,明軍計程車氣降到了最低點。

    當然,即便接連失敗,明軍依然有十幾萬之眾,自保應該是沒問題的。之所以被也先全部殲滅,問題就出現在了朱祁鎮接下來的決策上。

    當時,兵部尚書鄺埜極力要求迅速返回居庸關以保證安全,但朱祁鎮卻決定駐紮在土木堡。(史書中說是太監王振的原因,但明朝太監權勢再盛也鬥不過皇權,因此該決策可以肯定是朱祁鎮自己的主意)

    接下來,大家就清楚了,由於土木堡之上沒有水源,導致明軍飢渴難耐。後來瓦剌詐和,主動撤軍,明軍一哄而上去河邊喝水,瓦剌趁勢攻擊,明朝50多位文武大臣喪生,數萬士兵死亡。

    面對慘烈形勢,朱祁鎮也不想突圍了,竟然悠哉悠哉的盤腿坐在了地上,等著瓦剌軍隊抓到他去邀功。結果,瓦剌以朱祁鎮為人質,差點打進北京城。

    綜合來說,土木堡之變,明軍的失敗不是偶然。當時的內部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軍隊沒有戰鬥力,將官不需要靠能力升官,再加上對瓦剌的不瞭解,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即便沒有土木堡,也有會水木堡、火木堡事件。

    當然,意外的是朱祁鎮做了俘虜。

    朱祁鎮作為最終決策人,朝令夕改,不聽勸告,導致明軍陷入重圍,是損失數十萬軍隊、物資的元兇。另外,朱祁鎮在戰爭中坐等被擒,也讓也先在後來的事情中佔盡了先機,增加了明朝的損失。

  • 4 # 皖北隱士

    土木堡之變,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被俘的事變。

    瓦剌即漠西蒙古。為入侵明朝,瓦剌在此戰前,即整軍備戰,戰備物資充足,將士訓練有素,蒙古軍尤以騎兵見長。再加上戰前數年間,宦官王振私受瓦剌賄賂,賣給瓦剌箭矢等武器,瓦剌軍事實力大增。明軍敗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英宗寵幸的宦官王振專權。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王振慫恿英宗親征,本想到自己老家顯擺一番,後聞報前線戰事不利,又恐軍士踩踏自己田地,行軍路線屢變,將士疲憊。

    其二,備戰不足。瓦剌分四路大軍來襲,明軍倉促應戰,兩天之內,即集中了二十萬大軍,糧草軍備等接濟不上。

    其三,撒退不及時。前線戰事不利,後方糧草短缺,軍隊士氣不振,本應及時撤退,但王振一意孤行,三軍驚慌失措,釀成災難。

    其四,指揮失誤。由於組織指揮不當,明軍一敗再敗,於1449年8月13日狼狽退到土木堡,而瓦剌軍窮追不捨。土木堡無水,後明軍移營就水,瓦剌軍伏兵四起,明軍二十萬有三分之一戰死,傷者佔二分之一,明英宗被俘。

  • 5 # 九魚亭

    土木堡之變是大明建立以來的最大危機,二十萬明軍主力部隊被消滅,皇帝朱祁鎮被俘,瓦剌部隊兵臨城下,要不是于謙挺身而出,明帝國也就結束了。為何戰鬥力很強的明軍,在土木堡不堪一擊?

    (朱祁鎮被俘)

    1、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

    英宗朱祁鎮作為當時的最高領導者,偏偏寵信宦官王振,這源自英宗年幼的時候,王振被派往東宮侍奉,所以朱祁鎮和王振關係很好。史書記載“王振,蔚州人。少選入內書堂。侍英宗東宮,為局郎。”

    (宦官王振)

    大多宦官專政都源自於此,而朱祁鎮親政之後,仍寵信王振,並把大權交於王振。這可就是朱祁鎮的問題了,王振作惡的責任,當然朱祁鎮是要背的。

    2、王振指揮失誤

    王振作為一個宦官,書是讀過一些,但讓他統兵打仗,就成了笑話。瓦剌兵來襲,防禦外敵入侵是必須做的,王振則只會一招,那就是瞎指揮。

    大軍班師途中,王振建議走紫荊關,又擔心軍隊踩踏莊稼,又改走宣府,這麼來回折騰,到了土木堡,被瓦剌軍逮個正著。明軍疲於奔命狀態不佳,於是被瓦剌騎兵一舉擊潰。

    “振初議道紫荊關,由蔚州邀帝幸其第,既恐蹂鄉稼,復改道宣府。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瓦剌兵追至,師大潰。”

    3、戰前準備不利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物資準備對戰爭勝敗有很大影響。很多重大戰事的準備可能數個月、甚至是數年,王振準備時間僅僅幾天,二十萬軍隊就這麼倉促出征,各種物資、人員準備都有問題,這也是造成最後失敗的原因之一。

    土木之變離朱元璋稱帝不過80年,在成祖、仁宗、宣宗的統治下,大明空前強盛繁榮,其軍隊的戰力也很強悍。土木之變跟士兵的素質無關,而主要原因在於統兵一方。

  • 6 # 柚子愛歷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土木堡之變是怎麼回事。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土木之禍,是發生在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率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瓦剌時在土木堡兵敗被俘的事變。

    在土木堡之變中,瓦剌太師也先率領的瓦剌軍隊只有5萬人,只有明軍的四分之一,但結果卻是明朝大軍大敗虧輸,土崩瓦解,文臣武將死者無數,自明成祖朱棣遺留下來的明軍精銳也損失殆盡。明朝幾十萬精銳,為什麼就打不過區區幾萬蒙古騎兵呢?試總結幾點原因如下:

    一、土木堡之變失敗的最大主因就是明英宗御駕親征的無腦之舉

    關於明朝與瓦剌為什麼會發生土木堡之戰咱們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自行查閱書籍和網路。就說當時的明英宗朱祁鎮時年也就二十來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加上對他管束甚嚴的祖母和一干老臣相繼離世,正憋著一股勁要大展拳腳。正好北方韃子鬧事,因為對明朝的賞賜不滿,瓦剌實權派人物也先興兵四路騷擾明朝北方邊境,朱祁鎮一看,這還了得,韃子如此放肆,必須嚴懲,而且還要親自去懲罰。

    其實,朱祁鎮之所以決定御駕親征,一是為了效仿自己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曾在楊榮的建議下,御駕親征,平定了漢王朱高煦的叛亂;二則也是為了炫耀大明國力,同時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文治武功不弱於乃父甚至明初幾位帝王。當時明英宗寵信的宦官王振摸透了明英宗的心意,為了討好自己的主子,就力勸明英宗御駕親征,

    明英宗的想法是好的:總想著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還不是反手可滅,卻忽視了當時當時朝政及軍隊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弊端。

    最主要一點是你放著堅城不守,非要勞師遠征去跟蒙古騎兵拼野戰,放棄地利,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派一大將即可解決的事情非要搞到御駕親征這麼隆重,可以說明英宗朱祁鎮不搞什麼御駕親征也就沒有土木之變這檔子事了。關於這一點明朝的有識之士不是看不出來,事實上,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都曾“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也率群臣上疏勸諫皇帝不可輕出京城,但是當時的明英宗已經是頭腦發熱,一意孤行,執意親征。

    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讓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監國,然後和王振率20萬大軍(號稱50萬)從北京出發。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文武百官護駕從徵。

    二、在軍事指揮上失誤連連

    再來看一下土木事變中明軍的戰術指揮,明軍剛到達大同就接獲太監郭敬的密報,得知瓦剌大軍已經做好了準備,且大雨連綿,後方糧草供應也出了問題,於是明英宗就有心撤軍,而王振為了照顧無功而返的皇帝的面子,就建議繞道自己的老家蔚州,讓皇帝跟著自己一起回鄉,豈不是比衣錦還鄉更加光宗耀祖?而明英宗為了體恤王振給他個露臉的機會就同意了,結果王振又心血來潮,擔心大軍踩壞莊稼又建議原路返回,這一來一去就耽誤了最佳的撤退時間。

    等明軍撤到懷來附近,因為後方輜重沒有趕上,王振就命令軍隊就地等候,結果被瓦剌的大軍追上,並將皇帝等人圍困在長城之外的土木堡。

    兵部尚書鄺埜是懂軍事的,曾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以策萬全,但對軍事一竅不通的王振就是不準。土木堡雖然可以據陷而守,但是因為地勢太高,挖井二丈都見不到水,明軍將士飢渴難耐。土木堡以南十五里處倒是有河,卻被瓦剌軍佔據。

    也先了解了明軍的缺水狀況之後就設計先遣使詐和,然後主動撤離,麻痺明軍。明軍不疑有詐,王振下令移營就水,而當明軍大軍移動時,飢渴難忍的將士紛紛奔向河邊,亂成一團。正當此時,瓦剌伏兵四起,嚮明軍發起突襲,結果倉促應戰的明軍被打得大敗,二十餘萬大軍傷亡過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

    可以說明軍在行軍路線、臨敵指揮上的失誤是明軍戰敗的直接原因。

    三、兵備廢弛、缺額嚴重的明軍戰鬥力不敵蒙古騎兵,在野戰中更是處於劣勢

    明英宗時,明朝軍隊的兵員缺額就很嚴重了。據五軍都督府所報,當時京師的77個衛所,理應駐軍253800人,但除了屯田和守城的軍隊外,竟然有116400人被工部當成勞動力使喚。僅有56000人還作為常備軍在大營裡訓練;原本應該有18萬人編制的京營,缺額達到三分之二。

    明英宗御駕親征時帶領的明軍主力就是京營軍的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這三大營。其中五軍營應該有10萬人,神機營應有7萬5千人,加上人數不多的三千營,實際兵力應達到18萬人,然而因為兵員缺額嚴重,實際出征時京營只有13萬人左右。

    再說明軍的戰鬥力。在明軍撤退的過程中,明英宗曾命令三路大軍分別迎擊也先的追兵,結果就是也先以三萬騎兵先敗同是蒙古人、久經戰陣的老將恭順侯吳克忠,再敗成國公朱勇和永順伯薛綬率領的5萬明軍精銳。話說朱勇是京營中最受倚重的將領,還參與過明成祖的北伐,結果在鷂兒嶺“中伏死,所帥五萬騎皆沒”。(《明史》)

    至此,也先僅憑自己的3萬騎兵,就消滅了明朝的幾支大規模的精銳部隊。可以說步騎結合的明軍在野戰中戰鬥力是遠遠不如弓馬嫻熟的蒙古騎兵的。

    綜上所言,土木堡明軍戰敗可以說在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時就已經註定了,放棄堅城不守,天子輕出國門,勝則是應該,敗則是喪失大國尊嚴,後果嚴重。而明軍在行軍撤退時的無腦之舉,加上臨敵指揮上的缺乏判斷是明軍失敗的直接原因。

  • 7 # 史憶小史官

    這個土木堡之變說的就是,在公元1449年的7月份,瓦剌部率領大軍進軍明朝境地的故事。當時明英宗聽取了下屬的慫恿,自己親自率領幾十萬前去討伐。不料由於各種原因最後只好選擇撤兵,然後在八月份的時候抵達了土木堡。在土木堡這個地方再一次發起了頑劣的抵抗,此時的局勢已經是敵眾我寡,很快在瓦剌部的強烈攻勢之下明英宗最終還是被俘獲了,當時死了的大臣將近有66名,還有將近幾十萬的大軍都全部覆沒。個人覺得這場戰役會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王振亂政王振是明英宗特別喜歡的一個太監,同時也就是在他這個人的慫恿和弄權之下,使得才出現了土木堡之變這種明朝的奇恥大辱。

    王振從小就有著遠大的抱負,學習也特別好也特別聰明,但是後來的幾次科舉考試都讓他失去了希望,因為成績都不是很理想。但是這並沒有讓他放棄自己想要光宗耀祖的這個想法,所以他決定進宮當太監。由於王振這個人長得還是比較清秀,而且又特別聰明,所以剛到宮中的時候就很快得到大家的讚賞,然後就讓他負責讓他去教那些小太監認字讀書,這一切都被明宣宗給看在了眼裡,所以他決定讓王振去專門的服侍太子明英宗。

    後來王振也是借用這個機會各種的去討好明英宗,讓明英宗從小就對他產生了依賴和信任。後來王振在宮裡面,都是當著人一套,揹著人一套的,自己在背地裡面拉大勢力,後來張太后和楊士奇、楊榮、楊溥先後都去世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更沒有人來干涉王振了。這個時候已經坐上皇帝寶位的明英宗,對王振那是叫一個非常的信任,非常的寵愛,不管有什麼樣的事情永遠都是去問王振,對王振說的所有的想法基本上都會採納。所以說就在出徵瓦剌這件事情上,當時有很多的大臣都出來極力的反對,但是王振的一句話就讓明英宗找不到了方向,所以說王振在這件事情上造成的影響非常大的。

    指揮失誤

    在當時的這場戰役的指揮上面,也是出現了非常大的一個指揮問題。當時明英宗因為過於的信任王振,所以朝中的一些大臣他都不會去用,然後讓這個王振來作為統帥。

    當時王振為了製造他們人比較多,要把場面搞的隆重一些,所以前前後後召集了很多的人來到軍隊當中,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作戰經驗的人都在軍隊當中,所以說內部的情況非常的混亂,沒有任何的作戰能力。而且他在出徵之前根本就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沒有研究地形這些東西,反正就匆忙的帶著大軍前往,那麼在這樣的指揮之下,那還怎麼打仗呢!

    後勤準備不足

    當時大軍出征主要是為了震懾,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要準備後勤。如果是要打死仗的話,那麼在糧草、軍糧、衣服等方面肯定都會要準備好,但是這些東西都沒有準備,只能說明一個情況,就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去正兒八經的要去打仗。

    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給大軍配送各種物資,就簡單的給每個士兵發了一兩白銀一些衣服跟一點炒麥,其中三個人標配一頭毛驢,那麼在他們浩浩蕩蕩的大軍之中,就看到的是人跟驢子場面極其混雜。而且就這麼大的一個幾十萬大軍出征,你跟人家配備的糧草也不夠,吃的也不夠,那麼要是真的打起仗來,自然也只需要跑。你沒有跟別人去正面抗衡的能力,因為你連飽飯都沒有吃飽,你拿什麼跟別人去打仗?

    撤退不及時

    當時王振率領的大軍到了大同之後沒有發現瓦剌軍隊,就準備想要撤回北京。其實按照原計劃的話,明軍是應該走南邊的那條路,經過紫荊關到達京城。因為這條路的話遠離北方,行走起來的話,比較安全。

    剛開始王振也是率領大軍從這裡開始往前走,但是走著走著他突然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我手底下有這麼多計程車兵,前面馬上就要走到我的家鄉蔚州了,那麼如果說這麼多人把家鄉的莊稼給踩壞了怎麼辦?所以他臨時其決定全軍折返往北上,把道路改成從宣府回到京城。

    就這樣使得大軍拐了一個大彎,正好把明軍的側背直接給暴露在了瓦刺的視野之下,然後加上道路十分的崎嶇,隨行的一些馬車、驢車根本就無法跟上隊伍。當時很多人都在勸王振不要走這條路線,但是王振一意孤行不聽他人勸阻。後面瓦刺軍就窮追不捨,從後面一路殺上來,幾個方向的瓦刺軍同時對他們進行各種包抄,加上一些士兵根本就沒有作戰經驗,使得很短的時間內就把王振率領的大軍給解決了。並且王振的這個逃離路線也充分的顯示出他對地形沒有研究,反而導致後面的追兵加快了對他家鄉的掃蕩。

  • 8 # 士說新語

    土木堡之戰,並非明軍不堪一擊,而在於整個指揮系統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1449年7月初,瓦剌太師也先,以明廷刁難其貢使和毀其婚約為由,發兵四路攻明,他帶領的一路約3、4萬人直取大同,到了7月15日大同守軍四萬餘人全軍覆沒。

    警迅傳到北京,明廷一片混亂,瓦剌的進攻實質上只是報復性的掠奪行為,只要依託京師數十萬的機動部隊,嚴守貶官,堅壁清野,主力伺機而動,戰勝瓦剌完全沒有問題。

    然而大權在握的大太監王振為了炫耀其威勢,慫恿23歲的明英宗親征。

    這是世上最坑爹的一次親征,皇帝懵懵懂懂,掌權的總指揮大太監是個軍盲。王振出兵的目的,並不是要跟瓦剌主力決戰,而是抱著帶著一大票軍隊到邊關“嚇退”敵人的想法,走一圈就回來,更多的是去耀武揚威的。

    7月15日下令集結軍隊,號稱50萬的大軍完全沒有後勤準備,出發前兩天,才給每個官兵發了1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資,而為了攜運物資,。給每三個人配備了1頭毛驢,隊伍中人驢摻雜,混亂不堪,有見過正兵還要兼輜重兵的活計麼?

    明軍在風雨交加中就這樣出發了,大軍完全是走到哪裡吃到哪裡,然後半個月後,也就是8月1日,大軍在飢腸轆轆之中趕到了大同,然而沒有看到一個瓦剌人的影子。

    那麼,也先去幹啥了呢?

    也先早就探知了明軍主力動向,隱蔽埋伏在了塞外,縱明軍驕兵,以尋找最佳作戰時機。本來王振打算繼續北進炫耀一番,但鎮守大同的他的親信太監郭敬密報了大同之戰的慘烈,加上這時候又風雨不斷,於是王振決定撤軍回京。

    主帥沒有戰鬥意志,或者說完全沒有想作戰的心思,而軍隊沒有充足後勤,行軍路上風餐露宿,苦不堪言,這樣的軍隊你告訴我怎麼打勝仗呢。

    事實上,這次出征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發展,大致上明軍順利回師,然後等於什麼也沒幹,純粹到大同邊關繞了一圈,問題也不大。

    但偏偏王振又要開始作妖了。

    從大同回北京,有兩條路線,一條經河北易線紫荊關,一條經宣府。紫荊關這一條路途略遠,但比較容易避開瓦剌的追兵,也不會被埋伏,相對比較安全。王振毫無意外地選擇了這一條回京路線。

    選這條路線,除了安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打算讓英宗到其家鄉山西蔚州炫耀一下。可當大軍行進40裡的時候,王振一想不對呀,軍隊路過回踩壞家鄉的莊稼,便下令全軍折返北上,改道宣府。

    這樣一來,就使得部隊拐了一個大彎,可軍隊行軍是能隨意掛彎掉頭的麼?這就輕易將明軍的側背暴露在了瓦剌軍的攻擊之下,而且道路比較崎嶇,軍隊還帶著輜重,更是容易被攻擊。

    也先很快就得知了明軍的動向,8月13日,也先首先攻擊了,明軍後軍吳克忠部,吳克忠匆忙交戰,不久全軍覆沒,英宗得知後,派成國公朱勇率4萬軍隊迎敵,朱勇有勇無謀,行至河北新保安西北40裡的鷂兒嶺時,遭到瓦剌軍埋伏,又是全軍覆沒。

    第二日,驚恐萬狀,又飢又渴的明軍退到了終結他們的地方——土木堡。這裡距離懷來城只有20裡,如果明軍進城,至少也不會全軍覆沒,然而在作妖路上一路走到底的王振,因為它的千餘輛輜重車沒跟上進入懷來,於是就造成了幾十萬大軍在曠野就地露營的局面。

    土木堡是當時宣府通向居庸關的重要驛站,位於狼山西邊,周圍百麗範圍內,群峰聳立,地勢很高,明軍掘地2丈無水,堡南15裡的一條河是唯一的水源,然而已經被瓦剌軍所控制,數十萬明軍斷水,軍心大亂。

    一個人到底能夠堅持多久不喝水,但筆者想來超過2天,對於士兵而言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當明軍斷水2天后的15日,也先遣使前往明營講和,兵使軍隊後撤,實際上是為了麻痺明軍,雙方還擬定了講和的詔書,王振以為議和將成,便匆忙下令拔營,前往堡南的河裡取水,一時間,明軍人人爭先恐後,陣勢大亂,隊伍南移不到三四里,瓦剌騎兵四面圍攻而來,指揮系統完全癱瘓,明軍驚恐,人人爭先逃命,都沒有任何激戰,全軍大潰,最終死傷數十萬,隨軍明廷勳貴大臣死於亂軍之中。

    明軍跟瓦剌真的對陣了麼?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沒有。純粹的是瞎指揮之後軍心大亂不說,關鍵時刻還以為瓦剌退軍,放鬆了戒備,直接被切割。

  • 9 # 讀古今

    土木堡之變是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並且被俘的事變。

    雙方兵力懸殊,明朝精銳二十萬(也有說25萬)由皇帝率領御駕親征卻被瓦剌幾萬兵馬打得大敗,死傷過半,明英宗被俘,至今想來仍然憤慨不已,朱祁鎮被俘是活該,幾十萬將士死得才叫冤。究其原因,無外乎宦官專權,外行指揮內行。

    1、指揮不當。由於朱祁鎮的無腦寵信,出征時一切軍政事務皆由宦官王振專斷,隨徵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行軍路線隨意變更,先是在大同聞前方慘敗,未交鋒就驚慌撤退,撤退時本欲使英宗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後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再次改變行軍路線,導致士兵疲憊不堪。最終在宣府被瓦剌大隊追兵追上,明軍3萬騎兵損失殆盡。剩餘軍隊倉皇逃到土木堡。

    2、防守位置選擇錯誤。到土木堡是明軍還有二十餘萬士兵,如果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修整一番,其實還有可戰之力。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以居庸關為憑,但王振不準,堅持選擇了土木堡。土木堡缺水,挖井兩丈深都不見水,根本不是能守住的地方。土木堡往南十五里處有河,掌握在瓦剌軍手中,瓦剌軍隊先是包圍了土木堡,然後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麻痺明軍。明英宗不疑有詐,王振下令移營就水,明軍移營過程中,瓦剌軍伏兵四起,倉促應戰的明軍大敗,死傷過半。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大軍出征,皇帝派個太監監軍,最後慘敗的案例,那麼多的教訓朱祁鎮沒有吸取,反而更離譜的直接讓宦官王振掌軍,堂而皇之將幾十萬將士的性命交到一個不學無術的太監手上,導致十幾萬兒郎戰死,真正是罪大惡極。

  • 10 # 薩沙

    土木堡參戰的兵力,本來說明軍50萬,瓦剌3萬。

    其實是胡說八道。

    稍微對明史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那個時代的明軍早已不可能出動50萬部隊,連25萬也不可能。

    甚至京城駐軍根本就不可能超過18萬,不然無法訓練(操場不足),也無法保證軍糧長期供應。

    而英宗親征,也不可能將京城的部隊全部帶走,還需要留下相當一部分駐守,以防備蒙古人從其他方向進攻。

    明史專家曾經有過複雜的考證,證明當時英宗率領的明軍也就8萬多人。

    同《李朝實錄》原文中:” 七月十七日, 皇帝領兵八萬親征”,大體是吻合的。

    相反也先的瓦剌部隊卻不止3萬。當時瓦剌是北元滅亡以後的繼承者,雄霸大漠南北,直逼東北和西域。

    根據以往蒙古的兵力計算,也先只要聯合其他部落,拿出8到10萬大軍問題不大。

    本來蒙古牧民就是全民皆兵。

    土木堡也先也沒有孤注一擲,所以使用的總兵力大概五六萬左右。

    由於騎兵可以反覆機動,會給人一些誤判,認為兵力較多。

    《明實錄》而言,“也先率部九萬乘勝攻京師,不克遠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麼問題來了,誰都知道蒙古騎兵的單兵戰鬥力強,尤其騎兵進可攻退可守,英宗怎麼敢用8萬明軍步兵對抗五六萬騎兵?

    一來是軍事情報錯誤,說也先只有一二萬人,那麼8萬明軍對付他們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二來是也先很會用兵,連續示弱偽裝敗退,讓英宗不等後續軍隊甚至輜重趕到,就擅自率兵追擊,結果中了埋伏。

    客觀來說,8萬明軍,在土木堡這種相對平坦地帶,戰鬥力根本不如五六萬蒙古騎兵。

    不要說進攻,就算在野外自保尚且有一定難度。

    事實上,老辣的韃靼騎兵在攻擊木土堡的時候,首先就切斷了明軍的水源,導致明軍大部不戰自潰。

    此戰擅自在野外決戰,又讓不懂軍事的英宗和王振干涉指揮,幾乎等於自我毀滅。

    不過,土木堡損失也不是致命的。以大明的國力,區區8萬軍隊的損失還是可以彌補的,不足以傷筋動骨。丟人的是英宗這個草包被野蠻人俘虜,這才是奇恥大辱。

    然而,明軍調整戰略,避開自己的弱點,隨後就在北京保衛戰中重創瓦剌,損兵折將的也先急忙送回英宗求和。

    而也先也是很倒黴的。

    傳承蒙古人的特點,沒事就自己內訌。也先沒有囂張多久,就被部下阿剌知院暗殺。

    也先死後,瓦剌各部四分五裂,互相攻打,實力急劇減弱。後分為也先長子博羅納哈勒統領的杜爾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兒統領的準噶爾部等2部。

  • 11 # 陽光的落成

    此戰,明軍以50萬對付瓦剌軍的三、五萬人,竟以全軍覆沒,實為中外戰爭史上所罕見。其原因,首先是最高層腐敗無能。像戰爭這樣關乎國家安危的大事,聽任一個宦官擺佈,如同兒戲,最後喪師辱國,連皇帝也成了敵人的俘虜。其次是戰略指導上犯了一系列錯誤:進軍中採取冒險主義,回師時採取逃跑主義。在後勤上,平時不進行戰爭準備,軍隊去搞生產,導致兵不習戰,軍隊戰鬥力低下;戰前沒有後勤準備時間,臨時匆忙地發放糧餉、衣物、武器,在士兵不熟悉武器裝備的效能,缺乏隨行後勤保障措施的情況下,即匆忙出發;行程中後勤保障不力,還沒到戰場,50萬大軍就已經斷了糧。一路上不僅自然界風雨交加,領導層也矛盾重重,勾心鬥角,致使軍心動搖;回軍時,數十萬大軍紮營於沒有水源的絕地,對遠處唯一的水源又不加控制,使軍隊處於飢渴之中;輕信瓦剌和談之言,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即匆忙移營就水,致使營中大亂,最後全軍陷於覆滅境地,教訓十分深刻。

  • 12 # 冰哥聊史論古今

    土木堡之變可謂是明朝初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對整個明朝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當時有很多說法說明軍佔據絕對優勢,結果被瓦剌的軍隊區區幾萬人給全滅,最後連皇帝也被瓦刺給抓去了。

    對於明朝兵力的說法,有各種判斷,最多的一個說法有50萬。這恐怕是以訛詐訛,因為如果真的明軍兵力有50萬之巨,佔於絕對優勢的話,是根本不可能失敗的。即使真的吃了敗仗,明英宗在這麼多軍隊的保護之下也應該能夠逃回北京才對。

    所以另外有一說明軍的總兵力是20萬,但是20萬也太多了一點,當時北京附近應該總共也沒有這麼多軍隊,而且明英宗朱祁鎮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軍隊全部帶走,不可能經常不留一點兵力駐守。而且後來的事實表明,瓦剌的軍隊在進攻的北京城的過程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說明當時防守京城的軍隊還是相當多的。

    所以有一種說法是明英宗當時帶的總兵力應該是8萬左右,這是一個比較靠譜的資料。瓦剌軍隊有也先統帥入關的據歷史上所說只有三四萬人,總感覺似乎少了一點,就這麼一點人他敢入關來,不怕回不去嗎。在明朝末年,滿清多爾袞看到了佔領中原的絕佳機會的時候,也是將所有的軍隊都帶上,兵力有各種說法,但是最少的一個說法也有12萬人。而當時明初,明朝的軍隊戰鬥力還比較強,所以也先率領入關的軍隊,肯定不會是個小數目。

    因此在也先率領軍隊和明軍作戰的土木堡一戰中,明朝的軍隊是8萬人,而且也先的軍隊也不會太少。而且也先設立了蒙古軍隊是以騎兵為主,在冷兵器時代佔據絕對優勢,所以明軍最後被也先打敗,明英宗朱祁鎮被抓去也就不稀奇了。

  • 13 # 小院之觀

    土木堡之變這場大敗,歷來眾說紛紜,原因不外乎王振專權、英宗昏庸、親征失策、行軍路線錯誤等等原因。

    這些原因,都已被說得太多,卻少有人正視明軍與瓦剌軍戰鬥力的差距,尤其是統帥層面的差距。

    戰場上,統帥是軍隊的靈魂,霍去病以八百騎兵擊潰匈奴上萬人馬,孫劉5萬聯軍赤壁大敗曹操20餘萬大軍,都是軍隊統帥之力。

    土木堡之變原因固然很多,但拋開種種陰謀論,明軍與瓦剌軍戰鬥力層面的差距,是失敗的重要原因。

    簡略分析一下明軍與瓦剌軍戰鬥力的差距。

    英國公張輔

    張輔跟隨英宗出征,最後死於土木堡。許多人認為,如果讓張輔帶兵,不會出現這麼大的慘敗。可是或許忽略了一個事實,張輔當時已75歲,已近風燭殘年,是否還有精力從事實際的軍事性工作呢?

    實際上,宣德四年,明宣宗時期,張輔就已經不再執掌實際軍務,考慮到他年老,宣宗只是要求他在初一和十五的時候上朝,基本處於半退休狀態。

    趙雲七十連挑韓德一家五將,那是羅貫中的演義,七十五的張輔,或許還能出出主意,能不能騎馬都還是個問題,指望張輔扭轉乾坤,就如同指望朱祁鎮變身朱棣一樣不靠譜。

    陽和之戰

    兩軍戰力差距,在英宗親征前就已表現得很明顯。

    七月一日,大同右參將吳浩領兵出擊,在貓兒莊迎戰也先,兵敗陣亡。七月十五日,大同總督宋瑛、駙馬都尉井源、總兵官朱冕、右參將都督石亨各領兵一萬出陽和進行防禦作戰,又大敗,宋瑛、朱冕皆戰死,石亨敗還大同。

    這幾位將領率領的都是大明邊軍精銳,當時明朝防禦的重心是蒙古,大同宣府的邊軍就是全國最精銳的部隊,七月十五日那場戰役,明軍兵力並不少,達到了四萬,基本就是大同的主力部隊,將領也不弱,宋瑛、井源朱冕、石亨等人要麼是將門世家,久經戰陣,要麼是軍界新星,潛力無限。

    這些將士出擊之時,恐怕也是充滿自信,想要建功立業。遺憾的是,戰場上表現出來的結果,卻是全軍覆沒,只有石亨生還,這個石亨,在半年多之後的北京保衛戰中,卻成為了明軍最耀眼的明星,由此可以想見,大同出擊的明軍戰鬥力其實不弱,卻在也先的打擊下脆敗,說明什麼問題呢?

    鷂兒嶺之戰

    英宗大軍與瓦剌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是在八月十三日。

    英宗派恭順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等引兵萬人迎戰尾追的瓦剌軍,結果大敗,吳家兄弟陣亡。又派遣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四萬人馬至鷂兒嶺與也先交戰,結果中伏,全軍覆沒。

    這次,英宗派出的同樣是明軍精銳。吳克忠、吳克勤兄弟是歸附明朝的蒙古將領,精通騎射,麾下也以明朝蒙古騎兵為主力,這支軍隊,成分和戰鬥力上更接近瓦剌軍,結果如何?

    朱勇是勳戚代表,曾兩敗蒙古。薛綬也是明朝蒙古將領,驍勇善戰,戰至絃斷矢盡,仍然拿空弓擊打敵人,最終被肢解而死。

    這倆人不會打仗嗎,顯然不可能,鷂兒嶺之戰明軍有四萬多人,也不算少,還是迅速遭遇失敗,與宋瑛、朱冕等何其相似。

    瓦剌太師也先

    精銳明軍為何如此不堪一擊,這要看看明朝的對手。

    他們的對手,是瓦剌太師也先。

    說是太師,也先實際上就是掌控東西蒙古的實際上的大汗。

    也先年輕時候就在與東察合臺汗國的戰爭中初露鋒芒,據記載他“總共打了六十一次仗”,除了一次以外,其他戰鬥都獲得了勝利,也先憑其軍功,在接任其父脫歡太師一職之時,內部沒有發生任何動盪。

    也先就任太師後,蒙古汗國權勢盡在其手,憑藉自己的軍事能力,他開始了自己的計劃。1446年,也先率大軍進攻朵顏三衛,也即兀良哈三衛,當時兀良哈三衛正在與建州女真作戰,爭奪地盤,背後受到瓦剌進攻,全面崩潰,許多首領被殺,“艱窘至極”,記載中也先“幾殲三衛達子”,不得不歸附瓦剌。

    朵顏三衛大名鼎鼎,朱棣靖難時曾為其助力,在也先的打擊下幾乎滅族,可見其戰鬥力。

    隨後也先揮師掃蕩建州女真,盡收其民,兵鋒直抵黑龍江與野人女真相持。除了用武力征服遼東,也先又透過聯姻、拉攏等手段收服了西北諸衛,最大的哈密衛首先歸附,其他諸衛也紛紛投靠。

    這樣,僅僅過了兩年,到了1448年時,也先實際掌握的蒙古汗國已經控制了東起女真,西達哈密及其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抵葉尼塞河上游,南臨長城的廣袤地區,史稱“漠北東西萬里,無敢與之抗者”,不得不說,這是偉大的軍功。

    也先就是個因戰爭而生的男人。打仗時,他機敏果敢,狡黠狠辣,同時代幾乎無人是他對手。

    等他終於登上大汗之位,權柄盡操手中之時,他卻暴露了自己的弱點——只會打仗。最終眾叛親離,被手下襲殺。

    從戰鬥力上看,就算明軍也有不少能征慣戰之將,對上也先,卻還是差了不少,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失誤,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有半月就過年了,為啥現在沒有春節的氣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