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紐哈頓國際早教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喜怒哀樂的變化,我們追逐風雨後的彩虹,我們品味陰霾後的Sunny,這些都是人生常態,編織出我們人生的多姿多彩。那麼,孩子在遇到挫折的事情後,心態變得很沮喪,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把負面情緒變成前進的動力呢?

    第一步,調整孩子的心態,給孩子做榜樣

    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應該積極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走出負能量區域,而不是“事後諸葛亮”一味的斥責孩子。例如:孩子在拼接玩具的時候,失敗了,父母可以安慰孩子的情緒,讓孩子不要沉浸在後悔和懊惱中,並且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完成這件事情,給孩子的成長做一個良好的榜樣。

    第二步,告訴孩子這件事情的意義

    當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告訴孩子剛剛遇到挫折的事情,是人生的常態,讓孩子坦然接受。父母適當的可以舉一些小例子,耐心地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歷,孩子也會樂意傾聽,並告訴孩子當時自己是如何處理並解決的。

    其次,告訴孩子這件事情,對於孩子自身的成長的意義。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心裡面不應該沮喪,應該保持平常心去對待這些事情。

    第三步,鼓勵孩子繼續不斷的嘗試,用勇氣來面對一切

    父母還需要鼓勵孩子在下次碰到同樣的事情,勇敢的去面對。不要因為一件事情受到挫折,下次不敢去嘗試,而應該總結挫折後自己的不足之處,爭取在下一次的時候,能夠做的更好。

    很少有人,一生下來就很有勇氣,有堅強的內心以及不懼怕困難的品質,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勇氣,鼓勵孩子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事情,從而樂觀積極的生活。

  • 2 # 樂樂媽育兒心靈島

    沮喪是正常的。大人遇到挫折也會沮喪,只不過我們會控制或掩飾沮喪的表面情緒,因為表現出來會覺得丟臉,內心感受其實和孩子是一樣的。

    所以,首先是接納孩子的沮喪,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穩穩的愛,不會因為他做不到什麼事就減少對他的愛。

    其次,共情他的挫折感。當他感覺有人理解他的感受時,挫折感就已經大大降低了。他想原來不是隻有我才有這種感受,別人也有啊。

    最後,來個"三明治"。先肯定他為此付出的努力;再總結做得不夠的地方,提出改進的方法;再試一次如何?只要不斷練習,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媽媽相信你!

  • 3 # 幼教手記

    對於任何年齡的人來說,沮喪都是個難以對付的敵人。家長們都知道孩子的沮喪是如何發生的:一個孩子無法讓事情按照自己的願望發展,然而為了自己的榮譽,他又不能放棄努力,最終TA失去了採取新方法進行嘗試的能力。TA想成功,但不知如何做,TA感到惶恐。

    孩子遇到了挫折後很沮喪,會感到心灰意冷,就會開始產生負面情緒,會發脾氣。此時,如果成人禁止孩子發脾氣,這個孩子一定會放棄他要學習的願望。以後每當遇到相似的情況或相似的學習任務時,沮喪就會像豪豬的毛一樣豎起來擋TA的路。

    孩子有了負面情緒時,家長要傾聽孩子,理解孩子。

    1.父母運用同理心,幫孩子釋放情緒

    孩子遇到挫折有了負面情緒,最需要的是有人能瞭解他們,有人能傾聽他們,有人能給予情感的接納和支援,而不是太快、太早的提供意見,也不是一味地安撫、寬慰。後者的做法猶如封住正在冒氣的瓶口的瓶塞,讓孩子的心靈處於不被瞭解、不被關心的壓抑狀態。家長最好引導孩子說出來,即使是哭出來,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問題。很多家長髮現,當孩子向自己傾吐後,TA們不僅在情緒上雨過天晴,在想法上找到問題的原因,而且在行動上也找到了解決的方法。

    2.傾聽孩子,讓孩子釋放心中的情緒

    父母們在傾聽孩子的想法時,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臉、嘴和眼睛上,專心聽孩子訴說,不要因其他事情分心。父母的專心能激發孩子的訴說欲,從而讓孩子盡吐心中鬱憤。

    對於孩子表述不清的地方。父母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以幫助孩子更全面的闡述自己的問題,同時也讓自己可以更全面的瞭解孩子的感受。

    父母在聽孩子訴說的過程中,對於孩子所說的不是很認同的時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等孩子說完再說明自己的觀點。衝動地打斷孩子會損傷孩子傾訴的積極性。

    父母在傾聽時,可以適當重複孩子的話,一方面可以表明你確實在聽他說話,另一方面也可以確定TA表達的真正意思。不至於出現溝通誤會。

    3.用情感支援和接納幫助孩子走出挫折

    要擁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父母就要給孩子以支援和接納,不要給TA們壓力。

    4.多給孩子鼓勵讓孩子的負面情緒轉為正面動力

    很多時候,孩子遇到了挫折出現負面情緒後家長自己也很沮喪。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僅看到了自己的挫折,也會覺察到大人的失望。身為父母,如果對孩子的成績不是那麼計較的話,通常會對孩子的遭遇感到同情或難受。然而,大人的抗挫折能力較孩子高,自己如果不能調整情緒,很難用開放的心來安慰孩子。因此,父母要從比較合理的角度去看帶孩子的挫折和失敗,體會到孩子成長中必然會碰到許多的不順心或不如意,TA們的得學習如何從情緒的低潮中走出來。也就是說,父母們應該把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動力,“化悲憤為力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將負面情緒轉為正面動力。

    總之,父母面對孩子的挫折、沮喪和負面情緒,首先要以同理心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引導孩子將情緒發洩出來,不論孩子是哭泣或不滿。

    其次等孩子傾吐完心聲後,多給孩子說些鼓勵的話。強調孩子表現好的一面和個別能力,否則,你的鼓勵不會對孩子產生任何效果,甚至會聽到孩子諷刺的語句,弄得心裡很不是滋味。

  • 4 # 大腳寶貝

    我們天天生活中會感受到的喜怒哀樂,都叫情緒。自然的,孩子遇到挫折,感到沮喪,這是“情緒”的一種。

    情緒,實際上是一種本能,像我們常見的情緒有憤怒、恐懼、驚訝、噁心、悲傷、沮喪、快樂等等。

    當孩子出現沮喪的情緒後,我們做父母的可以共情孩子。

    道理孩子都懂,在孩子沮喪的時候,你若是講一堆大道理,孩子可能會更加挫敗或反感。

    你可以抱抱孩子,讓他知道,你和他在一起。告訴他,無論他是悲傷還是難過,你都是他最堅強的後盾。

    請相信,孩子沒有我們想象的你們脆弱。

    對孩子表示出理解,一個擁抱,一個眼神,足以給予他無窮的力量。也可以分享自己小時候的沮喪經歷,當孩子知道,我的爸爸或媽媽也遭遇過和他一樣的挫敗,他就不會感到孤單。

    相信孩子,請你相信“相信”的力量!

  • 5 # 小蝦米成長記

    看完《正面管教》和《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兩本書之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應該教會孩子處理問題處理情緒的能力。

    如何處理問題,怎樣習得處理問題的能力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父母需要共情孩子的處境並引導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簡單來說就是共情+方案

    1.發現問題所在

    2.共情延伸情感流動

    3.嘗試找到解決辦法

  • 6 # 今夏暖陽399

    我認為,挫折這個東西,有時候也很公平,面對男女老少,貧窮富有,它都會不經意間的,來到身邊,面對它時,有的人,表現的勇敢頑強,頂天立地,站得更直,而有的人,則表現得,畏難懦弱,一蹶不振,狼狽跌倒,咱們的孩子在漫漫人生路上,也少不了與它狹路相逢,對孩子來說,我認為,遇到一些挫折是好事,家長適當的引導,能增強孩子,‘前進的動力和走向社會的免疫能力。

    我的女兒,是一個性格開朗,活潑可愛的孩子,在原來的學校,成績還算不錯,在初二下學期給她轉到了一所新的學校,第一次測試,成績竟然讓人大跌眼鏡,排在了班裡的三十幾名,她內心的焦灼顯現出來,常常因為一點小事會和我發脾氣,我知道,那時的她,正遭遇著挫折,於是,我也經常跟她談心,千方百計地想著,怎樣能夠提高她的成績,她物理和數學拉分最嚴重,於是,我有空就在家裡,學習物理,同步去做她的物理題,想給她一定的幫助,也想給她做個榜樣,有時候,我做那些題時,其實也很費勁,甚至頭昏腦脹,但我也一直堅持著,就是想讓她看看,困難,是人一點點克服的,挫折,就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孩子在我的帶動下,也在老師的幫助下,更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如願以償的考上了市上的重點高中,進入了高一後,學習上的短板又凸顯出來,我還是很耐心的開導她,讓她想想,高中是怎麼考上的?現在的你是否會感謝曾經努力奮鬥的自己。再過三年,當站在更高的平臺上時,你是否依然會感謝曾經努力奮鬥的自己呢?吃不得現在學習的苦,將來一定會吃生活的苦,堅持就是勝利!!

    孩子們,真正的生活不是風和日麗,一帆風順,心想事成,而是會有更多的,狂風暴雨,艱難險阻,難料世事,請你們去勇敢的接受挑戰,擁抱挑戰吧,因為它將是你未來的財富!

  • 7 # 福星育兒分享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大大小小的挫折無處不在。剛學會爬行時手夠不著桌子,剛學會表達時卻詞不達意,學騎小單車時掌控不了平衡,手裡的積木搭不出腦瓜裡想像的模型……這些都是挫折。

    3-6歲的幼兒,正處在身心發展的時期,能否正確面對挫折,將會影響幼兒的一生。

    遇到挫折,孩子難免會有消極情緒。孩子會覺得自己“太笨了”、“我不行”、“我永遠做不好”。如果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消極情緒,孩子會覺得自己得不到支援,就更消極。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陷入消極型思維之中,對自己漸漸失去自信,逃避成長。

    如果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時一次又一次失敗,他就會對自身能力產生懷疑,覺得自己“不行”、“太笨了”,放棄繼續努力的勇氣和信心。消極性思維讓孩子越挫越怯,學會悲觀。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鼓勵孩子運用積極型思維解決問題,培養孩子越挫越勇,學會樂觀面對。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人為地給孩子增加挫折,更不是單純說教。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他對待挫折的態度。”

    樂觀的孩子人生才會充滿希望,而孩子是否樂觀是教育成敗的根本標誌。那麼,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積極型思維,學會樂觀面對挫折呢?

    適時安撫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屢次遇到挫敗時,內心是焦慮不安的、無助的、慌亂恐懼的,如果父母能夠給予情感支援,那他會感到安全感。如果父母此時可以抱抱孩子,溫柔地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會感到安心,安全。

    引導孩子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父母可以詢問孩子,讓孩子解釋事情的因由。有的孩子會出於消極性思維,把問題的因由歸到自己身上,覺得是不可改變的、不可掌控的。

    這時候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回答方式,一定要引導孩子從積極型思維出發,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比如當寶寶哭訴“我太笨了,我永遠做不好!”時,媽媽不要順著寶寶說“媽媽幫你做”、“我們玩點別的”。這樣反而讓孩子更加確認問題出在自己本身,是不可改變的,不可掌控的。他會漸漸學會遇到挫折時就消極悲觀地自我否定,逃避。

    如果媽媽回答“寶寶,哥哥4歲那年也和你一樣”、“寶寶,我們可以反覆練習,多練習就一定可以做到”,讓孩子確認經過練習是可以改變現有狀況的,自己現在的情況是普遍現象而已,那麼孩子就會重新認識自己,願意繼續努力,積極面對。

    鼓勵和幫助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孩子遇到挫折時,很在乎父母的陪伴。有父母的陪伴,他們會變得有勇氣有信心。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想辦法,幫助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寶寶想要搭個跟哥哥一樣的積木模型,媽媽可以鼓勵寶寶耐心下來照著做。寶寶哪個地方做不好,媽媽也可以幫助寶寶找出辦法來,一起協作把模型搭好。

    有媽媽的陪伴和鼓勵,孩子會安心下來,繼續去努力。問題解決了,孩子才會有成就感。成就感也促使他越挫越勇,學會積極樂觀地面對問題

    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挫敗

    生活中有成功的喜悅,就會有失敗的沮喪。有希望,就會有失望。平常心接受失望,才能擁有快樂。

    就像寶寶搭積木一樣,跟不上哥哥會很失望。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跟不上就跟不上,沒關係的,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挫敗,以樂觀心態面對失望

  • 8 # 天天陪伴

    遇到挫折後會很沮喪,一般都是大孩子了,至少上了小學,幼兒園的孩子有什麼不開心的,哭哭鬧鬧一陣子,轉臉就忘,會把挫折擱在心裡,感覺到沮喪的孩子,確實需要父母的引導,如何引導?建議從以下幾點出發:

    1、傾聽孩子沮喪的原因,鼓勵孩子說出來;只有說出來,才是有效溝通的開始。

    2、和孩子共情,允許沮喪的情緒存在,以自己相仿年齡的事蹟告訴孩子,這很正常,理解孩子。

    3、適當肢體接觸,抱抱孩子,專注地看著孩子聽他說,或者安靜陪伴。

    4、幫助孩子分析產生挫折感的原因,提問式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比如,這個沮喪的情緒從何而來(發生了什麼?)等,多發問,找話題點。

    5、推薦讀《名人傳》,瞭解過往偉人哲人的人生,學習他們面對挫折時的做法。

    6、積極心理學的暗示,家長首先要有,繼而影響孩子;而不是看到孩子遇挫沮喪就六神無主了。即便我們內心焦慮、不知所措,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穩住情緒,和孩子一起將負面情緒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針對不同孩子,不同性別,不同個性等,方法不拘泥於怎樣,但基本原則是,有尊重地傾聽,有力量的陪伴,鼓勵孩子積極面對挫折,從而將負面情緒轉化為前行的動力。

  • 9 # 李遇儀

    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遇到挫折後很沮喪,這個一個很好的情緒表達了,事實上,很多的時候,情緒的表達,需要體現在一件事情上,而且是具體的,有劇情的,好好的淋漓盡致地把內心的各種的情緒,連串地好好有個出口宣洩出來,就像人體排洩功能一樣,排出來是好的。

    很多人都很禁忌,不允許有不好的情緒出現,其實這是不對的。喜怒哀懼,都是我們身體的部分,是來保護我們的,允許它們的存在,同樣地,潛意識也允許我們活在這個世上,允許我們值得存在的。如果我們想成為人,允許自己犯錯,才會好好做正確的。

    對於如何引導負面情緒變成前進的動力,是容易的,也是不容易的,那就是需要父母能夠好好地放下自己的期待,平靜,輕鬆的,陪伴孩子的情緒,慢慢的,停頓的,看見的,自然地,沮喪等不好的情緒它有力量了,會慢慢成為了孩子的內驅力,有了前進的力量,動力。

  • 10 # 到處走走18

    孩子的負面情緒,只靠孩子自己調整是遠遠不夠的。家長的及時發現,及時介入提供幫助極為重要!所以說,家長不管再忙都要多關心孩子,真出了問題,後悔都來不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解富人更富,窮人更窮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