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齋中古書香
-
2 # 求圖55
無語的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權臣篡權非一時之功”!歷史上權臣篡權不只是司馬懿一個,如:西漢末年的王莽、東漢末年的曹魏、三國時的司馬、唐末的朱溫、後周時的趙匡胤等,這些權臣篡權以前,最初都是不可或缺的忠臣良將,也都是當時不世出的棟樑之才,開始沒有一個不是懷著為國效力、造福黎民的忠心。由於他們的實力逐步強大,權傾朝野號令天下的時候,他們也都成了“扮豬食虎”的智慧之人。只是歷史從來都是重複上演“客大欺主”即以強凌弱、大人欺負小孩(這些權臣篡權的物件,皇帝基本上都是幼主)的幼兒園的鬧劇!不管是王莽、曹魏、司馬、朱溫、趙匡胤等,他們哪一個都是從無名小吏一步一步的登上權力的巔峰,如果當權者知道他們日後必成大患,怎麼可能留下後患呢!再如:楚漢時期的西楚霸王項羽,怎麼可能想到一個站崗(執戟郎)的韓信日後卻是他致命的大敵呢?
歷史沒有回放,也沒有如果,只有當權者不願意相信的後果和結果,但這卻是事實,更是演繹歷史的一個硬道理――“客大欺主”!
-
3 # 可恥的人1
司馬懿是北方大族,而且司馬家族沒犯錯誤,隨便殺掉大族的人,會讓屬下離心。而且三國時期,門閥世家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
4 # 百撕不得其解88888888
司馬懿是匹千里馬,駕馭得了他的人只有曹操,其實曹丕也駕馭得了司馬懿,只可惜短命,也沒曹操有遠見,曹操有自信讓兒子騎這匹千里馬,但曹丕以為兒子也能騎,所以曹丕要想想他兒子才幾歲啊!
-
5 # 漠北校尉
個人認為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1曹操是一代奸雄他有自信也有能力收拾司馬懿,曹操時代的司馬懿不掌實權 2曹操的接班人曹丕的奸詐程度也不亞於曹操,況且也在時刻提防和限制司馬懿
-
6 # 五嶽十八
原因如下:
1.不是一個量級的,沒必要殺他。曹操時代,手下謀士將星如雲,人才濟濟。司馬懿只是一個文學緣,後做相府主簙,相當於機要秘書,職位很低。曹操年長司馬懿24歲,不會把這個稍有點才華的小夥子放在眼裡。
2.司馬懿那時的司馬懿也不可能有不臣之心。一個剛踏入仕途,為升職而不辭勞苦,為吃碗飯而勤勤肯肯的青年,把他想的太神,就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了。除了他自己的才華之外,是歷史給了司馬懿機會,他一步步高位,得到了鍛鍊,增長了才幹,也增大了格局。到曹睿死後,他可能會有掌握自己命運的想法,取魏代曹之心。
3.長壽才給了司馬懿機會,上天的眷顧。司馬懿大文帝曹丕七歲,大明帝曹睿25歲,但曹丕39歲死,曹睿36歲死,司馬懿卻活的賁結實。他的柱國資歷無人可及,加上一個八歲的曹芳小皇帝,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典範曹操做榜樣,他篡位是必然了。假如曹丕或者曹睿活的像司馬懿的歲數,司馬家絕無機會。
-
7 # 陽明山夫
我也醉了,曹操又不是神仙,曹丕不殺掉司馬懿或曹睿不殺掉司馬懿,留下心腹大患,還可說道說道,司馬懿的野心後面才暴露出來,前面還在茁壯成長呢,一個官員或許有些才能罷了,還一度不用他,把他派上用場,他也要苦心經營幾十年,才有了取代曹魏的實力,與曹操何干呢。
-
8 # 縱橫寰宇
是這樣的,正史上曹操從來沒有認為司馬懿會是曹魏的威脅,也從沒有對曹丕說過類似“司馬懿鷹視狼顧,不能授予軍權”的話,如果曹操真的視司馬懿為潛在威脅,那麼10個司馬懿也砍了!而司馬懿在曹操時代,只是一個謀士,是個文官!在軍中毫無根基,比司馬家大計程車族比比皆是,司馬懿談何威脅?
歷史上,曹操猜疑13歲的神童周不疑長大後,會對曹魏不利,果然就派人下毒毒殺了一個13歲的孩子!一個孩童,曹操如果視為威脅尚且斬草除根,若真的認為司馬懿有可能不安全,哪有可能留他性命?如果您喜歡本評論,可以關注我!歡迎和各位好朋友一起青梅煮酒,暢談古今!
-
9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曹操不殺司馬懿,其原因大抵有三,首先便是司馬懿在曹操時代並沒有僭位的野心——甚至是在曹丕時代也未能便有僭位野心,至於之後發展成“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與以曹爽為首的曹氏權臣的壓迫不無聯絡。如果說曹操殺司馬懿是為了防止其篡位,那被司馬懿奪權與被曹爽奪權又有什麼區別呢?要知道曹爽的飛揚跋扈並不亞於任何一個權臣啊。
為什麼說司馬懿早期並沒有想奪權?只講一個事例:劉備初平益州時,司馬懿向曹操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請曹操在平定張魯之後直接進益州,滅劉備。司馬懿雲:“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劉備平定益州其實是一場“不義之戰”,蜀人是不服的。只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是益州人都希望劉備取代劉璋來治理益州,其實怎麼可能呢?劉備奪益州與曹操攻伐袁紹、劉表、呂布等人並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在人心未定時的確是曹操南下的好機會。而劉備在這個時候還與孫權出現關於荊州歸屬權的摩擦——正是司馬懿所說的“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可想而知,如果曹操真的聽了司馬懿的策略,很可能便沒有三國只有“魏朝”了;反過來思考,如果司馬懿真想奪權,曹操快速統一對其有百弊而無一利,司馬懿苦口婆心地希望曹操廓清天下,難道是為了讓自己奪權之路更有挑戰性麼?以曹操之才華自然不會不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不殺司馬懿也可以說是出於對司馬懿的信任。
第二,曹操在其晚年的確對司馬懿有所防範,但此時的司馬懿極得曹丕——也就是曹操的繼承人的信任,而又在曹丕、曹植的世子之爭中小心翼翼、獨善其身,其政治敏感度極高,不但沒有如楊修那樣觸碰到曹操的神經,還頗得曹丕的信任,所以即使在曹操對司馬懿有防範之心時,也有曹丕這一把“保護傘”。《三國志》中說,當時曹操認為“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然而曹丕一向與司馬懿關係好,“每相全佑,故免”,可以看出在曹操對司馬懿定性為“非人臣也”的時候,曹丕作為未來的主公依然對司馬懿非常信任,這也是曹操最終沒有對司馬懿下殺手的原因之一。
最後,司馬家族是河內大族,其勢力非同一般。曹操手下的謀臣大致分為兩大派系,其中是最為出名的穎川派系,如荀彧、郭嘉;另一個便是河內派系,如司馬懿、荀緯等。河內諸臣固然不如穎川諸臣那麼“星光璀璨”,但同樣人才濟濟,除了以上兩人之外,如崔琰、司馬朗、司馬芝、楊俊、王象等人都可以歸類於此派,司馬懿沒有罪過而無故加之,也絕非利事。畢竟,“謀臣亡”也要“敵國破”,天下未一統,曹操還是希望留給曹丕一些能用的人才的。
綜上,司馬懿在曹操正值壯年時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在曹操年老時得到了曹丕的信任,而其本身又是河內大族、一代國士,所以最終沒有被曹操翦除,並在之後的時代一步步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帝國。
-
10 # 每日趣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公元265年,司馬懿之孫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將皇帝之位禪讓給自己,史稱晉武帝。至此司馬家族歷經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個人,兩代的鋪路後終於在第三代成功登上帝位,開創了一代王朝。在這個過程中司馬懿可以說居功至偉,他不但成功的將自己的人生道路規劃的一帆風順,前途似錦。而且在臨死時已經為自己的後代將稱帝路上最大的障礙基本掃除乾淨,更重要的是他培養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成功的繼承了他父親的睿智和才華。在他的父親去世後,沒有使魏國的政治偏離司馬家族的掌控,運用文治武功,成功的維持了司馬家族的地位,順便也消滅了蜀漢,擴大了魏國的領土,在司馬炎一代又成功的消滅了東吳,實現三國一統。所以司馬家族 不僅實現了自己家族的目標,也實現了當時三國動盪時期許多政治家及軍事家夢寐以求的理想。司馬家族在魏國三代而公,最後統一三國,對歷史發展程序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司馬懿時期,時代動盪,民不聊生。懷揣救國救民理想的謀士如過江之卿,例如魏國曹操身邊的荀彧、荀攸、郭嘉、 賈詡、程昱等等,劉備身邊有諸葛亮、孔明、法正、龐統等、孫權身邊也有陸遜、魯肅、周瑜、呂蒙等。那麼為什麼曹操明知他有帝王之才卻沒有殺了他呢?答案很簡單,因為他演技好。
人生第一次表演為什麼這樣說呢?司馬懿出身於名門世家,他的父親是京兆尹,是京畿洛陽的重要官員。當時在他父親的培養下,司馬懿八兄弟都才華橫溢、滿腹詩書。當時號稱司馬八達。而司馬懿尤其出眾,當時的尚書崔琰就對司馬懿的哥哥說過:你弟弟司馬懿不但十分聰明,而且做事果斷,不拖泥帶水,是大材。不是你們幾個可以比的上的。所以說當時司馬懿是看不起曹操的,雖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司馬懿覺得曹操的做法是遭人唾罵的,跟著曹操會在歷史上留罵名,況且當時曹操的實力並不比袁紹強。因此在曹操第一次上門去邀請他為自己出謀劃策時,司馬懿並沒有答應,而是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表演:他聲稱自己得了風痺病,全身不能動彈。曹操當然不信了,於是就派人去看個究竟,這時候是體現他演技的時候了,司馬懿兩眼呆若木雞,目光無神,兩手不斷顫抖,僵硬著在床上躺了一天沒有動一下。觀察的人回去後告訴了曹操,曹操竟然也相信了。
人生第二次表演公元208年,曹操又一次想到了司馬懿,這時他已經知道了司馬懿當時是騙他的,於是就對對請司馬懿的人說:他來則罷,如果不來就綁了他。司馬懿不傻,這一次乖乖就自己過來了,當了文學掾。後來司馬懿逐漸與曹操的兒子曹丕走的很近。曹丕每當有什麼事請不能下決斷時都會去問司馬懿,而司馬懿給他出的主意非常的好,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漸漸的曹丕對司馬懿越來越信任。曹操有的時候也會徵求司馬懿一些軍事上的看法。司馬懿侃侃而談,分析鞭辟入裡。曹操也 感覺司馬懿確實是個人才。但是有一天晚上曹操做了個夢,他夢到三馬同槽吃食。後來曹操根據自己的解夢分析認為司馬懿以後很可能會干預自己家的事情,便提醒曹丕與司馬懿保持一定距離,這時曹丕已經被司馬懿的才學和魅力迷住了,不僅沒有疏遠司馬懿,而且還在曹操面前說司馬懿的好話。司馬懿也覺察出來曹操對他有異樣,於是開始了人生第二次表演。為了改變曹操對自己的壞印象,他拼命的工作,有時候深夜了還在辦公,而且他還親手給曹操騎的馬梳毛喂料,漸漸的曹操看見這個人不但工作賣力,而且不管大小事都考慮的很周到,也放鬆了警惕,又開始信任他了。
人生最關鍵的一次表演等到曹操去世,曹丕繼位,司馬懿透過伐蜀漸漸取得了領兵的權利,慢慢的被封為向鄉侯,假節,領兵五千,關鍵還錄尚書事。等到曹丕去世後他作為魏明帝的輔政大臣,位居驃騎將軍。後來魏明帝 去世後曹芳繼位,司馬懿和曹爽兩個人共同作為輔政大臣參與重大事件的決定。這個時期也是司馬懿最痛苦的時期。曹爽以明升暗降的手段讓司馬懿做了太傅,雖然位極人臣但沒有實權,尤其是沒有兵權。這時司馬懿開始了人生最重要一次表演,為了麻痺曹爽,司馬懿稱病不再上朝,曹爽派人以探病的名義暗中觀察,司馬懿經過人生七十多年的歷練,這時演技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他故意讓下人給他端來米粥喝,在喝的時候米粥順著嘴角流到了衣服上,他的手也在不停的顫抖,耳朵更是不好使,屢屢把來探病人的話聽錯,咳嗽時已經咳出來濃痰和鮮血。探視的人把情況給曹爽彙報後,曹爽認為司馬懿已經病入膏肓,於是放鬆了警惕。司馬懿於是在公元249年,趁曹爽和皇帝曹芳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時,派了司馬師平時豢養的三千死士一夜聚齊,第二天攻佔了京都。後來誅殺了曹爽及其相關黨羽。從此以後曹家再也沒有力量與司馬家族抗衡。
縱觀司馬懿一生,他的演技總在最關鍵的時刻幫助他度過難關,可見一個人智謀很重要,但有時候演技更重要。
-
11 # 風雅正
不請自來。
題主的疑問,是建立在司馬家族篡奪曹魏天下的基礎之上的,曹操死後45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受禪為皇帝。曹操並沒能預見身後之事,自然也沒有除掉“心腹大患”之說。其實,曹操(155-220)還在世時,對司馬懿(179-251)並沒有特別防範。下面分析下,為何曹操沒殺掉司馬懿。
首先從曹操的角度來看,曹魏一方,像司馬懿這樣的謀士和人才,並不多見,留著比殺掉更好。
西蜀中有諸葛亮,孫吳的呂蒙等人,都比較出眾,本來就給曹魏這邊帶來很大壓力,曹操雖然多疑,但向來愛才,不會輕易痛下殺手。如果硬是把司馬懿殺掉,影響可能不好,會傷了其他謀士的心。 鮑國安老師扮演的曹操,最為經典
其次,從曹丕的角度看,他是很晚才被立為世子的,需要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司馬懿具有出眾的才華,又與曹操不是特別親近,容易被曹丕倚重。若曹操一味要殺掉司馬懿,曹丕肯定會力保。這也是為何曹操讓他提防司馬懿時,他沒放在心上的原因。
大家稍微注意一下,每個政治軍事集團的相連的兩代領袖之間,關係多半比較微妙,因為繼任者理論上是早晚要取現任而代之,現任對繼任的感情總是很矛盾。皇太子不好當,魏王世子實際上相當於皇太子,也不好當。世子曹丕與魏王曹操之間的關係,決定了曹丕不會總是按照其父的意願行事。
加上,曹丕較晚才爭奪到繼承人的權力,當上世子在公元217年,已經比較晚了(三年後,曹操就掛了),他需要儘快擴大自己的勢力,需要司馬懿這樣背景雄厚,才華出眾的謀士輔佐。自然不捨得除去他,再說,當時外有西蜀和孫吳的威脅,曹丕肯定不會自毀長城啊。
最後,從司馬懿的角度來看,曹操想殺他,並不容易。司馬懿可是一般的謀士,司馬家是世家大族: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馬俊為潁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這樣的家世和影響力,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除掉的。由於司馬家族世代為官,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加上司馬懿個性比較內斂,一直韜光養晦,才能並未外露,曹操很難找到理由和把柄殺掉司馬懿。因此,到曹操死時,都沒有殺司馬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司馬家族奪取曹魏天下,也有很大的運氣與偶然成分。兩漢魏晉時期的人,一般比較短命,特別是那些厲害的大人物,劉備活了62歲,諸葛亮54,周瑜36,曹操66,而司馬懿活到了73歲,可以說他是把諸葛亮等人熬死的啊!他比諸葛亮早兩年出生,多活了19歲,在諸葛死後又活了17年啊。諸葛亮死後,實力本就弱小的西蜀,更加衰落了,很快就被曹魏滅掉了。而偏安江南的孫吳政權,因為有長江等天險護佑,對中原王朝威脅稍小,不是首要的打擊物件,加上牛人孫權也比較長壽(活到了252年,享年70),吳國撐得久一點。但是,最後還是無法與中原王朝抗衡,被西晉滅掉了。
如果司馬懿沒有那麼長壽,曹魏家族有更多更出眾的人才,又沒有酷烈的內鬥,歷史可能會重寫,也沒有所謂的曹操為何不除掉司馬懿這個後患的問題了。司馬懿,可能就像郭嘉、徐庶和荀彧這樣的謀士,默默無聞了。當然,他的名氣這麼大,除了子孫當上皇帝,被追封為晉高祖外,對手諸葛亮也幫了不少忙,《三國志演義》的作者,也幫了忙,只是給他留下有爭議的名聲而已了。
回覆列表
樓主你好,那是因為司馬懿本人並沒有謀反的企圖。查一下《三國志》和《晉書》我們就會發現,司馬懿一生的所作所為其實就是為了自保。但是政治鬥爭一向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一生歷經曹家三代,在他去世前兩年他才動手鏟除了一直在排擠他的朝中二號大臣曹爽。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本人並沒有謀反的企圖,但是他兒子就不一定了。畢竟曹爽死了之後,朝中大權盡歸司馬氏,廢帝自立確實太容易了。於是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廢魏帝建立西晉。再到後來吳國最後一代君主孫皓向晉軍投降,從此三國歸晉,風雲變幻的三國時代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