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幻海巡遊
-
2 # 唐言唐語
孫子說:兵者,詭道也。
就是說在對敵作戰過程中要窮盡一切可能、運用各種方法去欺騙敵人: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用虛假卻足夠逼真的動向態勢迷惑對方,使敵人產生錯覺而麻痺大意。這樣才能達到掩蓋自己真實意圖、打亂敵人戰略部署和執行節奏的目的。
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夠收到“後人發,先人至”的效果——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派中更(秦軍將領職稱)胡陽率軍攻打趙國要地閼與(今山西和順),此次秦國是志在必得——在以重兵圍困閼與的同時,他們另外發兵一支,向東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縣西南),擺出一副直逼趙國都城邯鄲的架勢,實則是為了牽制趙軍馳援閼與。
趙惠文王急召名將廉頗、樂乘等,詢問是否可救。兩人都認為閼與距邯鄲(今河北境)甚遠,道路崎嶇險阻,而且又有秦軍在武安攔截,種種不利,難以救援。
只有趙奢認為,狹路相逢勇者勝。於是,趙惠文王命趙奢率軍去救援閼與。
為隱蔽作戰企圖,趙奢率軍出邯鄲三十里即安營紮寨,按兵不動。同時傳令軍中:“有敢於談及軍事者,一律斬首。”
秦軍希望誘使趙奢援救武安,進一步鉗制死趙軍。他們故意進逼武安,在城外大肆鼓譟、吶喊,武安城內房屋上的瓦都被他們的鼓聲給震得直往下掉,城中守軍和百姓是人心惶惶、情勢十分危急。軍中有一個軍官實在受不了了,就建議趙奢應該火速去救武安,而趙奢當即就把他給殺了。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了二十八天,而趙奢還在下令繼續增強營壘防禦,造成趙軍怯弱,不敢與秦軍交戰、一心守護邯鄲的假象。
秦軍派間諜潛入到趙營中探聽虛實,趙奢佯作不知,令屬下讓其任意活動,並放任其迴歸秦營,以麻痺秦軍。
間諜把趙軍離開邯鄲三十里就安營紮寨、畏葸不前情況報告給了秦軍將領。秦將大喜,認為閼與是必取無疑的了,於是放鬆了警惕,放鬆了對趙奢軍隊的戒備。
在放走秦軍間諜以後,趙奢突然下令集合部隊,卷甲而趨,向西急進。僅用兩天一夜的急行軍即抵達了距離閼與五十里的地方。被拋在武安的秦軍聽說趙奢已至閼與,如夢方醒,慌忙調集兵力奔向閼與。卻已經被趙軍遠遠甩在了身後。
在戰爭之初,秦軍先發制人,佔盡先機,掌握著戰場上主動權——趙軍一方受制於人,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就連老將廉頗、樂乘都認為趙軍是難以扭轉局勢的。趙奢則用堅壁營壘、示弱不前的辦法欺騙秦軍,在不利的態勢下搶佔了先機、扭轉了被動局面。實現了長途奔襲、一舉擊破秦軍,解了閼與之圍。
這就是典型的“後人發,先人至”戰例。
-
3 # 歷史與文化縱橫
後人發,先人至
雖然是比對方動作遲,但是,結果是先於對方到達。講的是用兵速度問題。其中心要點是搶佔戰鬥關鍵點,例如兩軍相遇,一方先行佔有高地或山頭,就利用了地形優勢。平型關之戰中,115師已將日軍3千餘人,包圍在狹長谷地,發起突襲衝鋒,居高臨下,先行佔有地利。而鬼子也非慫包,發現被圍,除就近找車、石頭做掩護反擊外,又指揮一部猛攻一山頭,企圖搶佔一高地作火力支撐。八路軍立即組織反擊,將這股日軍擊退,使日軍大部龜縮在谷底,優勢火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於是成包餃子,全殲日軍。老爺廟梁位於喬溝的東北側,25日清晨喬溝伏擊戰打響後,這裡的爭奪 最為激烈。為奪取制高點,敵我雙方展開了殊死較量。當敵人企圖搶佔公路兩側制高點——老爺廟後,林彪對686團團長李天佑說:你們一定要衝下公路,把敵人切成幾段,並以一個營搶佔老爺廟。拿下了這個制高點,我們就可以居高臨下,把敵人消滅在溝裡!
戰前為了搶先到達敵必經之路,各部冒大雨,淌山洪,急行軍到達設伏地點。
此思想是觀察敵情的結果,在瞭解對方作戰意圖後,根據敵軍部署,進行有目的的機動作戰。目的是摧毀敵重要部分,達到快速戰勝。強調戰前要做好周密備戰,尋找有利戰機。在無戰機情況下,可創造形成有利態勢,創造戰機作戰。
如陸遜對劉備作戰。先堅守不出,以小部隊出擊,偵察劉備作戰能力及部署。而劉備也故意示弱誘敵深入,陸遜部將見劉備軍敗要大舉進攻,以為劉備不堪一擊,陸遜堅決制止。果然,劉備見陸遜不追擊,不上當,只好從樹林中出來,樹林中原來都是伏兵。
而陸遜由此察知劉備軍皆駐紮於樹林中,一是不怕吳軍來襲,二是天氣炎熱軍士納涼。於是採取夜襲火攻,大敗劉軍,火燒連營,劉備軍70萬潰逃,老劉也險些被活捉。
是役,劉備軍雖先佔有地利,依山據險,守可退,進可攻,似乎立於不敗之地。然而陸遜,將計就計,化其地利為不利,出其不意地用火攻,利用高溫炎熱天氣,將劉軍燒成火海。故得地之利者可為將,得地利之便而不知其害者,還是不可為將。為將者,百利而無一害,始為上將。即先人達,智高一籌,算無不中,是為必勝。
-
4 # 曾銘瀾
孫子兵法嗎,在戰略戰術上一些常識的判斷,就是啟發,要靈活運用。重要是戰前準備,自己的形象,能否讓敵人反抗力下降,出師有名。自己朝堂,人心是不是一致,軍隊訓練有素,後勤供應老百姓心甘情願嗎,指揮系統暢通嗎,將領可用嗎等基本雙方條件優勢。
-
5 # 慕容督軍
“先發制人”和“後人發,先人至”,在軍事上涉及到的是關於軍爭的問題,也就是作戰雙方如何在戰爭過程中運用戰略和戰術爭奪戰場的主動權。《孫子兵法》在軍爭一篇中專門對軍爭的意義和運用原則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原文出處及釋義“先發制人”,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文: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
原文意思是說: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起義。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做事情佔先一步就能控制別人,落後一步就要被人控制。
殷通所說“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意指做事要先人一步,經過後世逐步演化,成為現代人熟知的成語“先發制人”。殷通想搶先一步起義反秦,可是沒想到項梁更先他一步,把他殺死之後奪得印綬,召集之前的故交舊友在吳中興兵起義了。
“後人發,先人至”,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原文: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原文意思是說:爭奪勝利的條件之所以困難,就在於要把彎曲的道路變為方便的直路,把不利的因素變為有利的因素。所以用小利引誘敵人上當而改變行軍路線,使敵人的進兵道路變得迂迴彎曲,我軍後於敵人出發,先於敵人到達戰場,佔領有利陣地,這才是掌握了“以迂為直”計謀的將帥。
結合戰例分析一般情況下,戰爭或戰鬥的雙方都會爭取主動權,在對方沒有防備的時候搶先發動進攻,以己方最少的損失取得最大的勝利。因為在戰場上正面交鋒,對於雙方兵力和作戰物資的消耗都是巨大的。所以孫子說,兵貴勝,不貴久,戰爭要速戰速決,不能曠日持久。而要在短時間內戰勝敵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先發制人,出奇制勝,古今中外許多著名戰例都是以先發制人奪得有利戰機的。
典型戰例:漢匈漠南之戰
西漢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漢武帝為了鞏固邊防,令大將軍衛青從定襄出兵漠南尋殲匈奴。當時年僅17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剽姚校尉,隨衛青一同出征。首次出戰的霍去病意氣風發,僅率800名騎兵離開大軍,搶先深入大漠尋找戰機。大漠風沙漫漫,路途遙遠,匈奴沒有想到在自己的腹地會有漢軍出現,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霍去病的800部下斬殺了2028人。
此次戰鬥,霍去病的軍事才能得到初次展現,他在對匈奴的作戰中沒有等待敵人到來,而是主動發起進攻,以長途奔襲的戰法先發制人,取得了以少勝多的輝煌戰績。漢武帝十分讚賞霍去病功冠全軍的指揮能力,以1600戶食邑封他為冠軍侯。
然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的形勢變化無常,在敵我雙方列陣對峙,相持不下的時候,爭取制勝的條件是非常困難的。孫子說,軍爭之難,最難的在於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以迂為直,是設法把自己要經過的迂迴路線變成直通目的地的捷徑。
以患為利,就是要設法將對自己不利的負面因素變成有利的正面因素。要設法使敵人的進兵路線變得迂曲,引誘敵人改變本來近直的行軍路線。這樣,敵人的路程便相對變得迂曲而延長,而我軍的路程同時便相對變得直坦而縮短。
可見,“後人發,先人至”的精髓在於,把不利的因素變為有利的因素,爭奪掌握戰場的主動權。楚漢彭城之戰中,項羽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變被動為主動,可以稱得上是以患為利了。處於被動地位的楚軍後發先至,在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下,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了漢軍56萬之眾。
典型戰例:楚漢彭城之戰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九月,劉邦以接取劉太公和呂后為名,派遣手下將領薛歐等出兵武關,取道南陽,試圖利用王陵聚集在南陽的數千兵力,試探著向楚軍進攻。但薛歐等兵至陽夏,被項羽發兵阻攔,停滯不前。同年十月,劉邦出兵函谷關,進至陝縣,河南王申陽和韓王鄭昌相繼投降,劉邦所控制的區域,已經接近彭越活動的鉅野澤地區。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劉邦率兵在臨晉東渡黃河,收降魏王豹,接著又攻佔河內,擄獲殷王司馬卬。此時,淮河以北除了彭城附近和燕王臧荼所控制的燕及遼東地區之外,已經盡被反楚力量佔據。這種形勢下,劉邦認為剿滅項羽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經修武,由平陰津南渡黃河,抵達洛陽,昭告天下諸侯,誓師伐楚。
四月,趁項羽主力仍在齊地與田橫相持不下,楚都彭城空虛之機,劉邦率56萬諸侯聯軍,直取彭城。由於楚軍主力在外作戰,彭城守備力量十分薄弱,劉邦軍隊沒有遇到強烈抵抗,輕而易舉地佔領了彭城。入城之後劉邦志得意滿,盡收項羽宮中珠寶美人,整日飲酒作樂,在軍事上疏於了戒備。
項羽得知彭城陷落,留下諸將繼續攻齊,自率精兵3萬由魯地迅速南下,出胡陵佔領蕭縣,切斷了漢與諸侯聯軍的退路。隨後,乘劉邦縱情享樂疏於防範之時,由西向東進行反攻,當日中午即大破聯軍,將劉邦所部擠壓於谷水、泗水之地。兵敗如山倒的漢軍自相踐踏,被楚軍斬殺10餘萬人,餘部繼續向西南山地退卻。楚軍追至靈壁的睢水再殲聯軍10餘萬,將漢軍逼入睢水,溺死者不計其數。正待聚殲之時,忽然西北大風猛襲而來,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劉邦趁此機會,僅帶10餘名騎兵突圍而逃,漢軍幾乎全軍覆滅。
彭城之戰,楚漢兩軍兵力相差懸殊,劉邦率領諸侯聯軍56萬人,規模空前強大。而項羽的楚軍主力在外征戰,齊地尚未平定,若回師救援彭城,則要遠離戰場,長途奔波。項羽此時面臨著兩線作戰的不利地位,可謂是形勢危急,險象環生。
面對具有絕對優勢兵力的劉邦軍隊,項羽發揮了超級強大的軍事指揮能力,他決定直接進攻劉邦的指揮中樞。回軍救援之時,項羽用主力部隊繼續進攻齊國以迷惑漢軍,自己只帶3萬騎兵迅速南下。
他沒有在劉邦重兵佈防的彭城的北面和東面採取軍事行動,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彭城西面的蕭縣偷襲漢軍的後翼,讓毫無防備的漢軍驚慌失措,在混亂之中取得了勝利。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項羽能夠迅速找到對方弱點,利用後發先至的辦法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如何正確對待軍爭兩軍作戰制勝的關鍵就是要先於對手取得有利的作戰地位。因而,如何先敵佔領戰場要地造成有利態勢,從而掌握有利戰機,是兩軍相爭中最重要的問題。軍爭對戰爭的全域性影響重大,凡是領兵作戰的將領都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但是,孫子又說,軍爭有利也有弊,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而忽略了不利的一面。這裡他以軍隊的強行軍為例,描述了軍爭過程中的兩難境況:攜帶全部軍需物資去爭先機之利,往往行動緩慢,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捨棄軍需物資去爭先機,雖有可能佔得有利地位,但軍用物資會遭受損失。將士捲起鎧甲,輕裝上陣,日夜不停地加速趕路,可能會將領被俘全軍覆滅,因為軍隊沒有糧草輜重和儲備物資就不能持久作戰。
在此處,孫子的用意就是要提醒用兵的將帥,雖然先發制人能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權,但也不能為千里趨敵而委軍爭利,對軍爭的危險性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在實戰中要充分把握並獲取軍爭之利,同時應該杜絕為了爭取主動而引發的危險。做到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化不利為有利,這才是切實把握了軍爭的本質,才能真正達到“後人發,先人至”的戰略和戰術目的。
參考文獻:
1.《孫子兵法·軍爭篇》
2.《史記·項羽本紀》
3.《漢書·衛青霍去病傳》
回覆列表
很榮幸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問題中說到了2個經典的軍事策略。題主可能混淆了兩個戰爭策略,他們兩個出自不同的典籍,並且意義完全不同,使用的場景也是完全不一樣
我們從這兩個戰略方針的出處,意義,實際使用場景等方面分析。
一、出處“後人發,先人至”出自《孫子兵法》第七篇《軍爭》,在另一本典籍《荀子·議兵》也有提及。
“先發制人”,現在屬於成語,原文出自《漢書·項籍傳》:“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從出現的時間來看,前者比後者早幾百年。
二、意義及使用場景兩者表述的意義完全不一樣,甚至都不是相反的意思。
“後人發,先人至”,在《孫子兵法》和《荀子·議兵》意義有所偏差,但是大致方向是一樣的。我們概括一下,這個方針的大意:掌握天時地利,作戰時,敵人先動,己方洞察人敵人動向,採取迂迴策略方針,想辦法先於敵人到達戰鬥之地,之後保持折服或者退避狀態,等待敵人漏出破綻,一舉擊潰敵人。
“先發制人”,指雙方都有發動戰爭的可能,但是沒有真正的有動作,己方首先出擊,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這種策略,多用於戰爭雙方勢均力敵,甚至己方實力不敵對方的情況,首先發難,打時間差,在敵方沒有準備的情況,一擊得手掌握主動權。
三、經典戰例“後人發,先人至”--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官渡決戰,曹操前期不敵,人困馬乏,糧草不濟,只能暫避風忙,最終等來救星--許攸,最終奠定的一統北方的基礎。
“先發制人”--這種例子更加多了,二戰期間,德國主打歐洲戰場,義大利主打非洲,結果,義大利被英國在北非擊潰,隆美爾臨危受命,接受希特勒派遣到達北非,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率先出擊三個月扭轉北非戰局,一戰成名獲得“沙漠之狐”的稱號。
綜上,兩個策略,看似相似,實則各自不同的策略方針,應用場景。
希望解決您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