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會說話的胖頭魚
-
2 # 使用者131548022317133
吾心所尚的意思
吾在古代是對自己的自稱,這裡的尚即表示希望或者命令的意思。來自漢之袁氏累世忠節,家風家訓格言。吾心所尚的意思就是表示我希望或者命令的意思。
-
3 # 詩詞宇宙歷史神話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這句話意思是:
“漢朝的袁氏一族,世世代代都是忠貞有節操,我非常尊崇。”這句話出自《房事家訓》,房氏家風篇:房玄齡:“漢之袁氏累(葉)世忠節,吾心所尚,爾等宜以之為師,時時訓誡自己”。這句話是大唐宰相房玄齡對自己後代的諄諄教導,希望他們能向漢朝的袁氏一族學習,以袁氏為榜樣,世代都要做忠良之臣。為了時刻能夠警醒後人,房玄齡又把這句話連同治家格言寫在屏風上,立在堂屋之中每天讓後人誦讀。表達了房玄齡對後人一片拳拳之心和舔犢之情。
家訓、家規是由家族自己制定,要求所有家族成員共同遵守的各種行為規範和規章制度的總稱,通常是由父祖長輩、族內尊長為後代子孫和族眾規定的立身處世、居家治生的原則、規範、訓語和禁戒。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目前流傳至今的有《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孔子家訓》、《曾國藩家訓》等。目前,還未發現房氏家族有形成條文、較為規範、較為完整、為家族通用的家訓、家規傳世。現從歷史書籍中收集到一些房氏先賢的名言警句、歷史典故,在各地《房氏族譜》中收集到一些支系的家訓、家規、訓語和禁戒等,基本能夠反映出房氏家族的人文思想、道德情操、精神風貌。
房玄齡口中的漢朝袁氏一族,是真正的名門望族,能人輩出。作為曹操光輝偉大的陪襯,袁紹的大名可以說是四海皆知,一提起袁紹,首先就是那句”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在東漢時期,三公是指司徒、司空和太尉,那麼袁家為什麼會這麼顯赫?就連文明天下的大唐宰相房玄齡推崇倍至呢?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來龍去脈。
天下袁氏出太康。西漢時,袁姓人開始在官場上顯現,地位顯赫,成為陽夏當地的一大望族。秦朝把原陳國設為陳郡,陽夏是陳郡下轄的一個縣,所以袁氏族人以陳郡作為郡望,是為陳郡袁氏。
在西漢和東漢之交,陳郡袁氏中的袁良,為東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袁良的兩個兒子袁昌與袁璋,分別締造了汝南袁氏和陳郡袁氏兩大宗支脈系。
陳郡袁氏先說袁璋。袁璋從陳郡陽夏縣遷居到扶樂縣(縣治在今河南太康縣西北)。他的兒子袁滂歷任大司農、司徒,位居高官,一生清心寡慾,從不說他人的是非,採取明哲保身的處事態度,對哪方都不得罪,對任何事情都不發表意見,使得他一直平安無事。
袁滂的兒子袁渙,最初在陳郡任功曹,後來被舉薦為譙縣縣令,但沒去上任。劉備任豫州牧時,曾推薦袁渙為秀才。
東漢末年,戰亂不已,袁渙避難於江淮一帶,在袁術手下做事。呂布攻打袁術時,袁渙被抓住。呂布想讓袁渙寫信罵劉備,袁渙不答應,呂布只得作罷。
建安3年(198),呂布被曹操誅殺,袁渙跟隨曹操。袁渙勸說曹操要用仁義的思想去感化他人,而不是憑藉武器去屈服人。曹操招募百姓去開墾荒地,百姓都不願意。袁渙說,應順著百姓的心意,願意去的就去,不願意去的不應勉強。曹操採納了袁渙的意見,百姓們非常高興。
建安18年(213),袁渙出任郎中令,行使御史大夫職權。袁渙對曹操建議說,文武並用,才是長治久安的途徑。當時有人傳說劉備死了,大家都表示慶賀。袁渙因曾被劉備舉薦,只有他不去慶賀。幾年後,袁渙去世,曹操為此傷心流淚。
汝南袁氏袁良的大兒子袁昌從陳郡陽夏縣遷居到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形成著名的汝南袁氏。東漢時,汝南袁氏遠比陳郡袁氏有名得多。
袁昌的兒子袁安,自幼繼承祖父袁良的學問,為人莊重、有威信。袁安沒做官時,客居洛陽。一年冬天,洛陽下大雪,別人都把家門口的雪掃掉,然後外出找吃的。
洛陽縣令冒雪巡視,走到袁安住的房子前,看到門前積雪如故,以為袁安遭凍餓死了。縣令趕緊叫人進屋察看,發現袁安蜷縮在床上,凍得發抖。縣令很奇怪,問他為何不出去求助親戚朋友。
袁安說,這麼大的雪,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怎麼好意思去打擾別人呢?還不如待在家裡好了。袁安這種寧可困寒而死也不願乞求他人的氣節,非常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縣令大為感動,推薦袁安為孝廉,袁安由此走上仕途。
袁安的這個故事,有很多個名字,如袁安困雪、袁安高臥、僵臥袁安、凍臥袁安、洛陽高臥、窮簷高臥、閉門高臥等。袁安的這種文人氣節,也受到後世讚揚。他的後人中,有的以袁安這個故事,把堂號取名為臥雪堂。臥雪堂,被稱為袁氏第一門。
袁安先後出任陰平縣和任城縣令。永平12年(70),楚王劉英謀反案交給楚郡核實。第二年,朝廷三府(太尉、司空、司徒)在選擇辦案官員時,認為袁安能處理複雜的案件,推薦袁安去辦理此案,漢明帝任命袁安為楚郡太守。受劉英牽連被關押的有幾千人,其中不少是被嚴刑逼供的。袁安到郡裡後,第一時間沒去衙門,而是到了監獄。他把那些沒有明顯證據的人員一一審問清楚後,讓他們出獄。袁安把案件審理清楚後,上報給漢明帝。漢明帝同意袁安的請求,釋放了400多家人。
永平14年(72),袁安出任河南尹(相當於首都市長)。他在職10年,政令嚴明,政紀整飭,名聲遠揚,深得朝廷重視。此後,袁安相繼出任太僕、司空、司徒。
章和2年(88),漢和帝劉肇即位。因劉肇年幼,由竇太后臨朝聽政。竇太后的兄長、車騎將軍竇憲專權朝政。袁安不畏權貴,守正不移,多次直言上書,彈劾竇氏種種不法行為,遭到竇氏家族的忌恨。永元4年(92),袁安去世,群臣都感到非常痛惜。因袁安守正不屈,他的後裔中有的以“守正”為堂號,是為袁氏守正堂。
竇氏垮臺,漢和帝任命袁安的大兒子袁賞為郎官,後任車騎都尉。袁賞的兒子袁著,在漢桓帝時出任郎中一職。因看不慣外戚、大將軍梁冀,被梁冀活活打死。袁著的數十名好友,也相繼慘遭殺害。袁安的三兒子袁敞,因父親的緣故,出任太子舍人。漢和帝時,袁敞歷任將軍、大夫、侍中、東郡太守、太僕、光祿勳、司空等。
袁安的二兒子袁京,潛心研究《易經》,曾寫有16萬字的《難記》,是東漢研究易經有成就的名士之一。袁京最初出任郎中,後升遷為侍中,外調任蜀郡(今四川)太守。不過,袁京對官場一向沒多大興趣,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隱姓埋名,苦身修行,做個普通人。他辭掉官職,辭別父母,拋下妻小,四處雲遊。一天,他走到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區境內,高興地說:“此乃吾所棲也。”他在山上搭建茅廬,過著農耕生活。朝廷請他做官,他堅辭不去。幾年後,袁京病逝。袁京是繼東漢大隱士嚴子陵後,第二位最具影響力的山中高士。
袁京去世後,人們感念他的高風亮節,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大袁山、小袁山,把當地的郡名改為袁州。袁京墓地如今在宜春市袁州區的袁山公園,每年清明,附近地區很多袁姓族人都會去給他掃墓。
袁京的大兒子袁彭,歷任廣漢郡(今廣漢市)、南陽郡太守、光祿勳、議郎等。袁彭為官清正,穿著儉樸,粗茶淡飯。袁彭的兒子袁賀,官至彭城國相。袁賀的二兒子袁忠,為人正直,與同郡的範滂是好朋友。延熹2年(159),漢桓帝誅殺了梁冀,立了大功的5個宦官同日封侯,人稱“五侯”。五侯得勢後,愈加專橫殘暴,袁忠與範滂、李膺等人不畏強權,與宦官進行鬥爭。初平年間,袁忠出任沛相。天下大亂後,袁忠棄官客居會稽郡上虞縣(今浙江紹興市上虞區)。孫策攻破會稽後,袁忠等人乘船避往交阯郡(今越南紅河流域)。漢獻帝遷都許昌,徵辟袁忠為衛尉,但袁忠沒到任就去世了。
袁京的二兒子袁湯,漢桓帝即位時(147)遷任司空,後歷任司徒、太尉等。永興元年(153),袁湯因國內出現災異而被免官。不久病死,享年86歲。被追封為安國亭侯,諡號“康”。
袁湯的大兒子袁成,官至左中郎將,袁湯的三兒子袁隗,官至太尉、太傅。董卓專權後,因袁隗侄子袁紹、袁術兄弟起兵反對董卓,董卓擔心袁隗是內應,將袁隗全家殺害。袁湯的二兒子袁逢,以寬厚篤誠著稱。漢靈帝時,袁逢出任太僕,後任司空、執金吾(統率禁兵保衛京城和宮城的官職,相當於首都衛戍司令)。袁逢死後,諡號“宣父侯”。袁逢有3個兒子:袁基,承襲袁逢的爵位,官至太僕;大兒子袁術以及庶出兒子袁紹。因大哥袁成沒有子嗣,袁逢把袁紹過繼給袁成。袁紹和袁術,在東漢末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袁術年輕時是個公子哥兒,頗有江湖習氣。後來,袁術有了很大改變,被舉薦為孝廉,歷任河南尹、虎賁中郎將,進入高官行列。漢靈帝駕崩後,外戚、大將軍何進掌握朝政大權,極力拉攏袁術與袁紹。
中平6年(189),十常侍殺死何進,袁術等人進攻皇宮,十常侍棄皇宮出逃。董卓進入洛陽後,為拉攏袁術,想讓袁術當後將軍。袁術不願依附董卓,逃往南陽郡,與長沙太守孫堅聯手,討伐董卓。
袁紹想立漢宗室劉虞為帝,希望得到袁術支援。袁術看到漢室衰微,不同意袁紹的提議,兄弟兩人因此翻臉。袁術與公孫瓚、陶謙結盟,與袁紹爭霸。袁紹聯合劉表,想南北鉗制袁術。袁術叫孫堅去攻打劉表,結果孫堅在征討劉表時戰死。
為消滅袁紹的盟友曹操,袁術進攻兗州,結果大敗。袁術率部前往九江郡,殺死揚州刺史陳溫,自己當上揚州牧,又兼稱徐州伯。建安2年(197),袁術在九江郡壽春縣(今安徽壽縣壽春鎮)稱帝,建號仲氏。
袁術稱帝后,奢侈荒淫,後宮妻妾數百人穿著羅綺麗裝,食品應有盡有,而軍中士兵卻飢寒交迫。在袁術的腐敗統治下,江淮一帶民不聊生,人煙斷絕,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象。袁術稱帝的行為,遭到各路勢力的強烈反對,受到孫策、呂布、曹操的叛盟與打擊,奔逃到淮南。建安4年(199),袁術投奔袁紹的大兒子袁譚。結果,在路上被曹操派來的劉備、朱靈截住去路。袁術只得退往江亭。當時天氣酷熱,袁術想喝蜂蜜水,但找不到蜂蜜。袁術心頭鬱悶至極,最後“嘔血鬥餘而死”。跟隨袁術的堂弟袁胤,帶著袁術的棺木和家人及部下,投奔袁術的老朋友廬江郡太守劉勳。孫策打敗劉勳後,袁術家人被孫策帶往江東。
袁術的兒子袁耀,在東吳官至郎中。袁術的女兒嫁給孫權為妃,袁耀的女兒又嫁給孫權的兒子孫奮。
從年齡上說,袁紹比袁術大,是哥哥。但袁術是正室所生,所以袁術是嫡長子,袁紹是庶出子。袁術和袁紹鬧翻後,袁術到處寫信辱罵袁紹“出身低賤”。袁紹長得英俊威武,很得袁逢、袁隗喜愛。不到20歲,袁紹出任濮陽縣縣長(古代大縣為令,小縣為長,即長史),以清正能幹出名。不久,袁紹因母親病故服喪,又補服父喪,前後共6年。此後,袁紹拒絕朝廷辟召,隱居在洛陽。袁紹自稱隱居,其實在暗中結交俠義之士,其中包括張邈、曹操、許攸等人,結成了一個以反宦官專政為目的的政治集團。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爆發後,袁紹應何進辟召,結成同盟,共同致力於反專權的宦官。中平5年(188),朝廷另組西園新軍,置八校尉,袁紹被任命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第二年,漢靈帝駕崩,何皇后生的劉辯被立帝,何皇后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袁隗與何進輔政,袁紹被任命為司隸校尉。宦官集團謀劃誅殺何進。袁紹極力主張先下手為強,但何太后不同意,何進也沒有決斷。袁紹只得獻策說,調集外地兵力,對太后進行兵諫。何進下令幷州牧董卓帶軍進京。宦官們走投無路,斬殺何進。袁術等人攻打宮城,袁紹與袁隗佯稱奉詔,捕殺宦官,不論老幼,殺了2000多人,有些不長鬍須的人也被當成宦官殺掉了。董卓進京,想立年幼的劉協為帝,袁紹與董卓鬧崩,逃往冀州。董卓為穩住袁紹,任命他為勃海郡太守,賜爵邟鄉侯。
初平元年(190),關東州郡起兵討伐董卓,推舉袁紹為盟主。袁紹自號車騎將軍,在山東起兵,統率十八路(一說十三路)諸侯討伐董卓。董卓得知後,把袁隗以及在京師的袁氏家族全部殺死。討伐董卓不了了之後,袁紹奪取冀州牧韓馥的地盤,自任冀州牧,又奪得青州、幷州。建安4年(199),袁紹消滅幽州牧公孫瓚,據有四州,領兵數十萬,成為當時勢力最強的軍閥。不久,袁紹被冊封為大將軍、太尉,總督冀州、幽州、幷州、青州,成為黃河以北地區的實際統治者。建安4年(199)初,袁紹和曹操決戰於官渡。袁紹大敗,與大兒子袁譚敗回河北。
建安7年(202)夏天,袁紹病死。族人把袁紹的屍體運回家鄉袁老村埋葬。袁紹死後,他的兒子袁譚、袁尚為爭權相互打來打去,被曹操各個擊破。袁譚被殺,袁尚與二哥袁熙逃亡遼西郡烏丸部族。曹操北定烏丸,袁尚、袁熙敗走遼東郡,被公孫康所殺。袁術、袁紹兩人先後兵敗身亡,汝南袁氏家族近乎覆滅。
-
4 # 黃土情愫
“漢之袁氏累世忠節,吾心所尚,爾等宜以之為師,時時訓誡自己”。這句話出自房玄齡的《房氏家訓》。意思是漢朝時的袁氏一族,世代忠孝節義,是我一生所尊崇的榜樣。接著他又告誡子孫,你們應該以他為師,時刻勉勵自省,為國效力。
漢朝袁氏一族,人才輩出,忠君愛國,蓋在於皆能尊從先祖遺訓,且又能明辨是非之故。這裡從袁氏中最具代表性的西漢袁盎,東漢袁安兩人的典故,說明房玄齡為什麼言:“漢之袁氏累世忠節,吾心所尚”,又告誡後代,“爾等宜以之為師”的原因。
一,國士無雙。西漢初年,袁氏出了個直言敢諫的大臣袁盎,因他的許多建議被皇帝所採納,對鞏固西漢政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周勃在任漢相期間,非常傲慢,對文帝也不恭從。文帝在袁盎的建議下,對周勃逐漸冷淡,故周勃懷恨在心。後來,周勃因故被罷相,回到封地,有人上書告他謀反,被關押於獄中。朝中的王公大臣皆不敢替他說情,只有袁盎申明周勃無罪。周勃能獲釋,全因袁盎之諫言。周勃出獄後,感念袁盎救命之恩,與袁盎結為摯友。
袁盎為了漢室江山,多言人不敢言,常諫人不敢諫,能屢被採納,皆因事而不因人。他的建議,對鞏固漢劉江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袁安臥雪。東漢年間,有一年,洛陽下了大雪,他人都掃除積雪外出乞食,惟獨袁安門前積雪如故。洛陽令按戶檢視,以為袁安已經凍餓而死,便讓人進屋察看。只見袁安直挺挺地躺著,便問何以不出,袁安說:“大雪人皆餓,不宜幹人”。因此,後人把寧可困寒而死,也不乞求他人,這種有氣節的文人行為稱作:“袁安臥雪”。
袁安因此而步入仕途,又因他獨有的智慧和學識,為君分憂,為民解困。
漢明帝永平12年(70年),楚王劉英謀反,因牽連人數眾多,案件複雜難斷。袁安接手此案後,以他獨有的智慧,釋放了400多無辜的家人,沒有殃及無故,把複雜的案件審理得恰到好處,深得民心。
此後袁安一路升遷,最後位列三公,給後世留下了光輝的典範。
陶淵明在《詠貧士》中讚道:“袁安困積雪,貌然不可幹”。賈島在《別徐明府》一詩中寫道:“口尚袁安節,身無子賤名”。陸游《稽山雪》詩:“凍吟孰窺袁安戶,僵臥禿盡蘇武節”。白居易《雪中酒熟欲攜訪吳監先寄此詩》:“陳榻無辭解,袁門莫懶開”。
在四百年兩漢之中,袁氏族人為國為民者比比皆是,何獨此二公者。一代明相房玄齡能如此說,皆因袁氏族人為兩漢繁榮穩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回覆列表
就是漢朝時期的袁氏滿門忠義有氣節,我也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夠如此。出自房玄齡:“漢之袁氏累世忠節,吾心所尚,爾等宜以之為師,時時訓誡自己”。
是一種家風家訓,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