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媒天有料

    看過《被嫌棄松子的一生》之後,沒有悲傷,也沒有嫌棄,更多的是沉思;尤其是一個體形臃腫的松子在一個堆滿垃圾的房間裡,一遍又一遍的刻著“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松子的一生是什麼造成的,其實,松子和很多個缺少關愛的孩子一樣,渴望得到愛;她為了讓父親看到自己,用盡各種辦法做鬼臉,上父親想讓她上的學校,選擇父親喜歡的職業,都無法得到父親的愛,可躺在床上的妹妹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得到父親全部的愛;

    正是這樣得不到愛的童年,讓她的性格變得十分敏感,逐漸扭曲;

    松子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可偏偏總是為了渴望得到一個男人的愛活著,就算那個男人打她罵她,從來都沒有為了自己活過;

    如果松子遇到一個真正值得付出的男人,如果父親剛開始就可以正確對待姐妹倆個,讓松子知道父親也是愛她的,也許她的結局不會是那樣。

    命運弄人,試想如果松子的一生是我們自己,又會怎麼樣!

  • 2 # 停停奔奔

    可能是時代造成的吧。很多年前看的了,記得整個片子看完以後心裡有點抑鬱,是她的好像是侄子對她的回憶吧,沒人理解松子更和她不在一個頻道上,總覺得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的感覺,感覺她想要的東西是那個時代的人給不了的東西,一種超乎當時的一種東西,所以造成了最後的結局,我記得那個男孩大概是說他理解他姑姑,只是沒有再見姑姑的幸運,否則會告訴她他理解她……

  • 3 # 老發愛剪輯

    龍洋一這個少年對松子不成熟的愛慕,松子的父親明明心裡還是有女兒的,但是不會正常的表達,雖然這些也只是松子悲劇的諸多成因中的一些,不是全部,松子本身絕對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是啊,如果松子本身就是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本身就是一個缺愛的孩子。

    是松子把自己的愛毫無保留的給每一個路過她生命的人。是那種飛蛾撲火的愛。造成了她的結果。

  • 4 # 大冬瓜影視劇

    相信看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人都會感到難過,難過的地方在於,為什麼這樣一個帶著炙熱的愛的人,一直想好好地去愛自己所愛的人,最後卻不得善終呢?每個人都會聯想到自己,如果自己是松子,如此用力地去愛別人,是不是最後也會什麼都得不到,而落得一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下場呢?

    松子從小就非常渴望有人能愛自己,起源是她的父親。因為妹妹體弱多病,父親把父愛的大部分都給了妹妹,而她則總是被父親冷落。

    松子是一個極度渴望愛的女孩子,窮其一生,她都為了尋找屬於自己的愛,而不斷地勇往直前,孜孜以求。為什麼她會如此渴望愛呢?大抵歸根結底還是她的父親。由於松子的妹妹天生多病,父親將百分之八十的愛給了妹妹,而松子總是那個被冷落的。因此她渴望得到父親的迴應,在發現自己扮鬼臉父親會笑後就一直扮鬼臉。這就奠定了她一生取悅別人的基礎。

    松子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教師,為了包庇自己的學生而被學校辭退,之後經歷了好多段感情,卻無一成功,而且基本都讓自己遍體鱗傷,其中有自殺的作家男友,把自己包為情婦的男友朋友、找自己搭訕的小野寺、性格憨厚的理髮師、變成黑道的舊學生龍洋一,雖然她遇到的男人們不盡相同,但結局都悲慘的相似。

    細細想來,為什麼這樣一個渴望愛、並且願意為愛付出的人最後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愛呢?愛情這東西和我們平時爭取的工作、成績不一樣,換做是工作或學習,尤其是還在學生時代,只要我們夠努力,並且努力對了方向,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收穫。

    但是愛情這個東西,講究的是一個適度。

    松子的一生都在渴望愛情,她想獲得愛情的方式是不斷取悅別人,對自己愛上的每一個人都奉獻出自己的全部。但是這樣的愛太耀眼,耀眼到讓人害怕得想遠離。

    而真正會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會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故作討喜的樣子。

    如果你很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很好,或者他對你很好,那麼這些屬於他的東西,遲早都會被他收回。這就是松子犯的錯誤,所以其實不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而是“不知道怎麼正確地去愛人”這才是最抱歉的地方呀。

    看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希望,下次我們聽到的答案是——

    我喜歡一個人,是因為我變得更好了。

  • 5 # 哎呦解憂

    原生家庭

    根據“萬事賴童年”理論,成年人一切的做事方法、態度,婚戀關係和權錢慾望均和童年有關。在臺灣極流行的靈脩學,也主張成年人遇到人生困惑,一定要回溯過往,在與父親或者母親的相處關係上找到答案。童年的經歷和烙印會深深著影響著未來孩子成年後的思考方式、思維邏輯、心態、待人接物等等等等,這所有的一切像毛細血管一樣佈滿全身,潛在地影響到人的交友、工作、兩性關係和權錢慾望,甚至他的運勢。 有這種說法,一般父母感情不好的孩子,她/他的感情也不會好。還記得《盲探》裡小敏、小敏的母親、外婆嗎?三代人均受制於感情糾葛而釀成血案,電影中嬰兒時的小敏和幼年的小敏在一旁看著母親和外婆殺掉負心漢,最終自己的劫數同樣是遇到了負心漢並殺死了他。莊士敦深怕小小敏會步祖孫三代的後塵,教她萬事別太執著。其實,這哪是執著的錯呢?是沒有愛啊,從小在不正常的家庭下長大,沒有家庭關愛,人怎麼會正常? 跟著瘋狂外婆長大,小敏也走上了殺人的老路。影片中小敏有一頭染紅的頭髮,這是導演在特意表現的“傳承”嗎? 松子是典型的渴愛症,一個從小被父親忽視,習慣了迎合和討好的女孩子,那麼長大後會非常渴望從異性那裡得到愛,以填滿自己空蕩的內心,但結果不是患得患失就是歇斯底里。試圖在外界獲取到愛和滿足感,而從不正視自己、把自己內在的滿足和喜悅放在第一位,有多少女孩這樣?參照下《我想和你好好的》。 松子的一生都在追求這樣的一瞬。 最近熱播《爸爸去哪兒》,幾個爸爸的表現各不相同,孩子們也性格迥異,心理專家給出了一些分析,尤其是對田亮意見比較大。在看節目的時候,特別是第一二集的時候,我也注意到田亮面對孩子哭鬧時有不耐煩、態度生硬,不會和孩子溝通,後面幾集田雨橙熟悉了環境,女漢子的一面就露出來了,不僅勤快還非常懂事,但有一句話這麼說的:驕縱惹人愛,懂事遭雷劈。我心裡還是有隱隱不安的感覺啊。果然第六期cindy和天天去找食材,張亮特意囑咐,cindy記住你是女孩子,有男孩的時候就要依靠男孩子,但cindy還是大力金剛一般的跑遠了。引用下心理專家李雪評價《爸爸去哪兒》裡的話: 父親缺失的家庭,男孩會看上去比較老實有責任感,通常丈母孃很喜歡,覺得這是一個好男人,但是他們在情感上是非常封閉的。如果是女兒呢,這個父親的缺位最直接的影響是她不知道怎麼跟男人建立起關係,比如我爺爺就很經典,我爺爺就像個機器人一樣,他一天的活動可以當成鐘錶,他只管上班賺錢,其他任何事都不管。我奶奶操心這個家裡一切大小事,結果我的幾個姑姑找的老公都是廢物,當然這個案例很極端啊。沒有了爸爸的愛,女兒將來結婚了也是很難找到男人的愛。 田亮太好面子,在女兒面前端著身份,宣洩負面情緒,無形間做了反面例子。Cindy在這種爸爸的影響下,成了容易敏感、緊張、愛逞能性格。 松子就是典型的在父愛缺失的家庭下長大,她的愛情和婚姻就像是一個魔咒。 但有人會說,那這一切都是註定的嗎?我們不能選擇父母,選擇童年,我們就要逆來順受嗎?《易經》不是還告訴我們“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嗎?松子生來就不是公主,沒有順利的事業也沒有溫暖的愛人,她就活該被這個世界拋棄嗎?如果松子能夠發現真正的癥結不是遇人不淑,而是在童年就種下的渴愛症,甚至渴愛症都不是,是渴愛症帶來的屈從卑微和對自我的無視。如果她能意識到這是來自童年的創傷,正視這份缺失的人生體驗,從自我的歡愉獲得滿足而不是從外部獲取滿足,是不是人生可以轉變呢? 我不知道,但我想知道,是不是有人做到了?本來是松子,但自己硬掰過來過上了幸福的人生,有嗎? 關於“萬事賴童年”論,大家可以就那麼一聽。但我覺得一個社會、一個家庭去好好呵護孩子的童年,用發自內心的愛和科學的方法去陪伴孩子成長是文明進步的表現。美國電影喜歡探討這個,日本電影喜歡探討這個,南韓電影也喜歡探討這個。但瑕疵的童年所帶來的成人後的問題能不能解決呢?我還沒在哪部電影中看到答案,也沒在現實中看到答案,因為沒人去提及這個問題。 也許只是童年的陰影還可以改變,但更讓人悲傷的是,來自血液的遺傳卻是怎麼也擺脫不掉的。一箇中學少女因為自己暗黑叔叔的來臨,徹底喚醒了身上隱藏至深的家族基因,最終成為一個冷血殺人狂魔。(想想這場面就好high啊),這是電影《斯托克》的故事,看完這個電影后我一直在想,缺失童年和不良遺傳下影響的兒童,他的人生真的不可控的嗎? 斯托克跟小時候的叔叔的一樣,不自覺的做著相同的動作。來自血液的東西,如何改變? 但說歸說,我相信沒有誰的童年是完美的,大家都有人性的弱點和性格的缺失,我也是,但我還是沒放棄努力,我還是在努力地把自己改造成一個更美好的人。 也希望每個爸爸、媽媽們都能像張亮那樣愛自己的孩子。

  • 6 # 李同學愛看劇

    “對於習慣了黑暗的我來說,松子的愛太刺眼,讓我覺得好痛。”“為什麼我的人生會變成這樣?一定是一開始就走錯了。”龍洋一選擇為松子和自己報仇,槍殺了攪亂他們人生的元兇—田所。目睹龍洋一登上社會新聞,松子徹底崩潰。我猜想是由於刑期漫長,龍洋一短時內不能與松子共同生活,她失去了規劃好的未來和希望。這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松子手裡有之前攢下來的一千多萬日元,即使沒有愛也可以做想做的事情自在的生活,但松子一心想要的就是愛情,所以她承受不住選擇了放棄,“不再相信任何人,不要再愛任何人,也不要再讓任何人參與我的人生。”

    一次次被傷害,人生下半場的松子在自己四周築起了圍牆,拒絕愛與被愛。

    將愛視為人生全部意義的松子在愛中迷失,如盛開後迅速凋零的花,她放棄引以為傲的容貌,放任自己胡吃海喝沉迷酒精。

    表面看松子的一生是被龍洋一所毀,但細觀每次的戀愛,絕不單單是某個人導致的悲劇,而是一次次愛的幻滅讓松子的人生在崩潰修復崩潰的反覆中走向終點。

  • 7 # 愛剪輯的三刀

    渴望被愛的松子,在每一次尋找愛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失敗。

    她不明白的是

    人生失敗的根源就是為了追逐那根本不值得所謂的愛,而全身投入的捨棄了自己的自尊。

    悲慘的出身,導致她缺愛的經歷,再加上討好型人格,成為了她日後“選”人不淑的罪魁禍首,因為她已經失去了為自我著想的能力,所以導致了她悲慘的結局。

  • 8 # TOP電影剪輯

    看過《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內心久久不能平息;腦海裡縈繞著的是松子那倔強的眼神;那句反反覆覆出現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松子一生都在渴望被愛,可是她一直都在被人傷害。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導演對於松子的安排就是這樣。從一個活潑可愛扮鬼臉逗父親開心的靈動少女,到那個命喪孩童之手的邋遢老婦,導演用明媚歡快的色彩,向我們講述的卻是這樣一個悲傷的故事。

    筆者看完電影后,心中一直有個疑惑,那就是:為何松子最後被一群小孩兒打死?且是在松子想要好好生活的時候,她就這樣於無人知曉死去。刷過多次以後,對導演的安排有了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這加大了影片的悲劇色彩。松子悲劇的開始是她為了天下太平,袒護了自己的學生龍洋一,想要息事寧人自己承擔了偷竊的罪名。在影片的最後,松子面對的是一群不懂事的小孩子。松子只是提醒他們太晚了要趕緊回家,就這樣想要獲得重生的松子被一群孩子硬生生地打死了。無論過了多久,松子的一生,註定了只能是個悲劇。她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別人,最後傷害的一直都是自己。

    其次,從哪裡開始,就要從哪裡結束。當初離家出走的松子,就像這群在外面逗留的小孩子。她一直想要聽到的那句“你回來了”,也是松子的家人想要對她說的。體弱多病的妹妹,不善言辭的父親,松子內心對家人的愧疚一直都在,她的家人也一直牽掛著她。導演安排松子被小孩兒打死,是不是也在暗示,松子缺少這樣一個叫她回家的人。

    松子這一輩子,遇到了很多人;共患難的姐妹水澤惠,給了她無限溫柔的理髮師,狂躁的龍洋一。可是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告訴松子“你回來了”。

    最後,極具諷刺色彩。潦潦草草,沒有重點,無人記得,這就是真實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如果換一個人來叫這群孩童回家,年輕力壯的男性,或者是年輕時候的松子,結局可能也會不一樣。松子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依然在被人嫌棄。

  • 9 # 連長影視劇

    排長認為:松子的一生是她的對於生活太過理想化造成的!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堪稱每一個女孩都應該看的教科書,她前後遇到的每一個男生,她都拼盡全力去愛,企圖從別人中獲得溫暖。對於每一個成年人來說,最好的溫暖是自己給自己的!我們經常說愛人先愛己就是這個道理!

    松子的一生是對於所有女孩子來說,都是要好好保護自己,不要把自己交給一個不靠譜的說花言巧語的男生!

    從松子的立場看,排長如果是松子,也可能和她一樣,沒有選擇,但排長希望所有女孩子好好讓自己變強大,然後選擇一個合適的人,有一個貼心 穩重 可以帶著你一直往前走的人!

  • 10 # 尚品再品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的結局或悲或慘,或憂或愁,也或者是天道使然,但絕對不是我們喜聞樂見的皆大歡喜。我看過這部電影后也不敢譁眾取寵的去說是人情世故的錯,但多少沾點邊。 多數人看過這部電影后,對影片中“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念念不忘,對整部電影來說這或許是個看點是個引子,而對於松子的一生來說這也許只是個人生常態,也或許這句話和松子的一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這句話擺在我們眼前最多可能就是個障眼法,僅此而已。而當拂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這層陰霾後,真正擺在我們眼前的事實則是真實的昭和時代背景下一幫普通老百姓最普通的生活日常縮影,且只是把一個人和這個人的家族的情與愛側重出來。暫且拋開這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態與變幻無常不說,我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部電影都覺得松子只是一部分同樣狀態的群體的代表,而松子也只是“慘和衰”的格外刺眼。

    縱觀故事情節,“松子”的一生確實衰到了極致,當一生趨勢向好的時候卻魂斷中學生之手。我們分析來看,先是父母之愛家庭之愛。妹妹的體弱多病導致父母的愛有了一定傾向,影片中更多的是父親之愛,所以從小來說松子的家庭之愛已經在告急了,雖然松子像劇中那個“小丑”一樣在博父親歡顏,但是處在人情世故的浩海中,愛無盡卻不至(說白了就是有心無力)。其次是學校和學生,學生龍谷偷了錢,松子明知情卻被無情和冷漠再一次打倒,但是這一次打倒她的罪魁禍首是自己的軟弱,所以後面就是滿盤皆輸了,多麼無理的要求都能屈服,人性懦弱的惡果還是要自己受用,松子就是典型,所以何談社會現實呢?往後是一次次失敗的情與愛,每當感覺幸福要降臨時發現松子都要愉悅的唱歌,可是每次都像是被利用的無所顧忌。貌似她身上聚集了所有的壓抑,而這個壓抑似乎都與自己的懦弱息息相關。

    所以最後這部影片從頭到尾都在說明造成結局的原因,歸根究底是:松子的懦弱,自身的出發點。每個人一生都是棋手,也是棋子,松子就像是一個毀了自己一生的棋手一樣,她懦弱的第一步已經宣告了她一生的衰運,而一切外界因素只是加快了她衰運的步伐。雖然在破敗的生活面前她沒有放棄過希望,一直渴望愛和被愛,也容易陶醉於愛,可是生活哪有那麼多“為什麼”,窮其一生,人的價值竟是:不在於得到多少,而在於付出多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抑鬱症分成輕度,中度和重度,那我想問問輕度的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