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農道小妹

    一、現代規模化農業

    一直以來,中國農業生產以小農經營為主,生產規模比較小,效率比較低,成本卻很高。

    未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業規模化趨勢也將加強。

    二、新型農業主體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相對於傳統的小規模、自給半自給農戶家庭經營提出的。通常指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龍頭企業和新農人等。

    據相關資料表明,截止目前,中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主體數量已經超過270萬家。

    三、網際網路 農業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面臨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封頂、生產成本“地板”抬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等新挑戰。

    為了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網際網路 農業”被提上發展日程。

    透過利用現代資訊科技,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方式、銷售方式的轉變,以此來實現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四、高科技、機械化農業

    今後一、二十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不斷髮展,以生物技術、資訊科技為代表的高技術會不斷向農業科技領域滲透和融合。

    最後分子育種技術、轉基因技術、數字農業技術、節水農業技術、食品加工技術、航天育種技術等農業高技術體系將會大肆興起。

    五、農產品加工

    當前,中國農產品加工業,尤其是農產品深加工嚴重滯後,這已經成為了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突破這一瓶頸,是加快中國農業發展的基礎。

    農產品加工業加工的一般都是些土特產品或優勢農產品,原料分散,技術含量低,所需勞動力大,對於鄉鎮中小企業來說最適合不過。

    六、農業文旅

    近幾年,從國家到地方,鼓勵和支援農業文旅發展的政策層出不窮,各類補貼持續加大,政策的風向標已經為農業文旅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用地政策將進一步有了優惠,比如鼓勵利用村內的集體建設用地發展休閒農業,閒置宅基地整理結餘的建設用地用於休閒農業。

    七、品牌農業

    現在,隨著農產品供需關係和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不再是質量和價格的要求,而是對農產品品質要求越來高。

    在農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農業企業往往會在價格上做文章,長此以往,勢必導致企業的競爭力不斷下降。

  • 2 # 新概念新戰役

    是在本生產隊包的地,本來計劃1000元/畝,400畝連片,全部拿下,後因有些農戶不同意,就沒包成。有些人家不想種包給我們了,因為不連片,租金降到800,就這樣,斷斷續續的也包了150畝,就從那時開始,苦難開始了(因為土地不連片)。

    因為不連片,還有部分田地地頭還有樹,還有溝渠,嚴重影響我的各種機械作業,尤其是打藥機。種水稻小麥,最累人環節就是打藥撒肥料,如果不用機械,光靠人工操作,效率太低,人也會很累,今年7月份被累的急了,貸款買了臺打藥機(將近7萬),買回來後用了兩次後,才發現很難派上用場,因為田地不連片,溝渠太多,樹太多。沒轍,還得人工作業。心裡是一萬個悔恨當初就不該這麼幹,不連片害死人。所以,若有朋友想包地,一定要連片。

    去年種了一季水稻,全部是旱田直播,因為各種原因,有些地塊沒種好,150畝的水稻,收了10萬斤,幸虧去年價格高,賣了13萬左右,扣除半年租金,種子,肥料,農藥後,也就剩下一兩萬,一家三口,四五個月的收入就那麼多。如果不算各種機械裝置投入,創業第一季有盈利,感覺很萬幸,雖然很少,但沒虧。

    2017年開始,劃出40畝地搞蔬菜種植,剩下110畝種小麥,同樣因為不連片,管理難度大,各種機械很難發揮最大工作效率,最終只收了接近5萬斤(往年自家種都有畝產都有800斤以上),品質還不好,賣價很低,賣的錢不夠半年租金,更別提種子肥料等成本了,這一季,虧三四萬。

    劃出的40畝地(透過與別人互換地,整出這麼一塊連片)目前種韭菜,所有的盈利希望都寄託在韭菜上,但這麼一弄,我們就更辛苦,更忙了。

    有人建議我退地,試過了,退不掉,人家也不願意種,都是本村人,也不好強行退掉,沒轍,還得自己扛著。當初的農業夢,農場夢與現實差距太大太大,後悔了,也沒辦法,沒退路,還是要咬牙往前走,繼續堅持吧,總會好起來的。

    還有網友發表了他的看法:

    我是農村大包土地者,早起因為國家土地流轉想在家種地掙點錢,我是90年的我和兩個朋友一起幹,早起還可以100畝一年賺5萬左右。

    我們就多包,一個人包了200多畝,種植經濟作物風險很大銷售是最大的難題……有的商販看你買不出去故意壓你的價格,面積太大不賣就是爛掉,網路就是個參考,種植糧食現在根本就是不賺錢,更別說補貼啦……無稽之談。

    種了7年啦,現在負債20多萬,我們想退出,可是債務怎麼辦,種地的機械賣不出錢來。

    2一些網友進行了客觀的分析

    做農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有這些

    1.做農業的目的不是做農業。

    很多人做農業都是為了申領國家補貼,根本不注意對農業本身進行進行研究。補貼到位來支付農業投入,不到位就只有虧錢。

    2.貪便宜

    規模小的時候,貪便宜能賺的很多投入上的成本。當規模大了,就必須採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來做生產,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

    3.利潤點單一

    很多做農業的在規劃農業的時候,往往只是想到我一畝地產出多少,然後計算收入。殊不知農業風險無處不在,如果沒有開發較多的農業專案作為贏利點的話,往往結果不理想。

    現代農業的盈利點很多:種養結合、觀光休閒、餐飲、親子活動、生長知識科普……都可以規劃到你的盈利點裡。

    4、不合理的角色扮演

    做農業,首先要做好角色。你是生產者還是經營者一定要分清。

    生產者就是要想辦法生產好的、符合經營者要求的產品。經營者就是要注意對產品賣點的提取,把握市場動態、掌握生產方向。

    身邊做農業的包百畝以上的,幾乎全虧損,原因如下:

    一、沒有長遠規劃,盲目投資,小錢看不起,大錢賺不到

    因為我是承包土地做花卉苗木的,圈子裡不少這樣的人,這些人條件相對較好,上來就是幾百上千畝的,感覺玩小了沒意思。總想著苗子種下,幾年後幾十萬變幾百萬上千萬,卻不知期間的各種開支,和市場的瞬息萬變。只見出錢,不見入帳。完全可以短線養長線,可大多看不眼裡短投的小錢。

    二、無專業知識,盲目跟風

    莊稼活不用學,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無非播種,澆水,除草,打藥。若這樣想就大錯特錯。同樣是一畝田,有年入幾萬的,也有年入幾百甚至虧損的。關鍵看你種什麼,怎麼種。再好的種植專案,不具備專業知識,也只能眼看別人賺錢。更不可看別人種什麼掙錢,就盲目跟風,今天的市場,不代表明天的市場。對未來風險要有預判。

    三、不懂銷售,缺乏營銷技巧

    再好的產品,賣出去才是錢,當你想種的還沒種下時,就要考慮你將來的銷路在哪裡,你對你產品的定位在那裡。沒有這些,勸你還是不要種了,有不少苗木人,地裡面的東西送人搭請人吃飯都沒人要。別管種什麼,目的是要把產品換成錢,你不看重銷售,只能肉賣白菜價,甚至放臭。

    四、總以為自己是老闆

    想種地,你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比如除草,打藥這樣的事,必須自己親自操作過,熟悉每個工種的流程,也許百畝地,千畝地的老闆都不屑於做這種小事。就拿除草來說,有些工人除大留小。這樣過段時小草又長起來了,工人又有錢掙了,因為工人奮鬥在一線,知道怎麼做符合自己的利益。只有自己除過草,才知道草該怎樣除,何時除,一天除多少。不想當將計程車兵不是好兵,不瞭解士兵的將不是好將。

    做農業應該是做生態,做平臺,做規模,做附加值,做可持續發展,做人心,做境界。

    這裡的生態包括幾個層面,第一就是政策,政府的生態,對於農業國家有補貼,如果做到某個規模,對地方政府也是某種政績,有了政府,政策,配套的保證,就有某種保證,當然記得分享一些利益出去,你會得到更多的利益,關鍵是關係的建立和維繫。這是關於政府生態鏈。

    其次就是當地農業配套的生態鏈,你做什麼農業?生產什麼?銷售如何?投入產出比如何?人工成本?生產資料成本?如此等等的權衡核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要的整合當地的優質資源,產生核心競爭力,把成本做低,這個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損耗,銷售成本,資金週轉成本。提高產量,包括畝產,年產,畝產值,年產值,畝利潤,年利潤。提高附加值,除了農產品的價值,開發,旅遊,休閒,觀光,親子,教育,民宿,養老,度假,農家樂,多種後端系統,形成複合規模效應,開發多種盈利系統和模式,提升整體競爭力。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自己幹,自己獨佔鰲頭,這就是某種做不大的小農意識。我們應該突破和超越它。

    首先我們要確保拿到政策,政府的支援,儘可能的拿到補貼,搞好關係,讓政府牽頭,做好配套,搭建平臺,這是基礎 。

    如何儘可能的找合作伙伴,不一定一起承包土地,但是可以分別承包土地,這樣可以抱團,拿地,搞基建,技術,用工,機械,各種農資,等等協同效應。這是一方面。

    關鍵在於後面這個生態,就是農場的規劃和管理。這也是某種生態。平臺搭好了,你可以採用商業城的模式,或者創業園,工業園的模式,出租分包出去,當然其中模式可以多種多樣,整體農場是你的,整體允許是你的,你留足自己的規劃用地,其他都可以分包,承包出去,但是做什麼,做那些,你可以規劃分別招租,那是某種生態鏈的共存模式的搭建。

    同樣果樹,可以種不同的果樹,不同的季節收成,當然也可以互為風景,養雞,養魚,養蝦,一定要多樣化,這種多樣化還要以當地的配套為基礎,這樣的成本,生產,銷售,技術都有成熟的配套,風險低。注意一個就是要求週轉快。

    把整個農場做出生態來,不行就和合作夥伴一起互為風景,共同發展。為將來的旅遊生態搭建平臺。做農業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投資之前一定要算好賬,什麼時間投資,什麼時間回收等等,就像文中網友所說的,在傳統種養不能盈利的情況下,盈利點要多樣,種養結合、觀光休閒、餐飲、親子活動、生長知識科普…… 這些就需要你能做好休閒農業。

  • 3 # 幸運陳大叔

    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創新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農業發展也是如此。

    以前的農業屬傳統農業,現代農業也要資訊化,要與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發展,要專業優趨化,各地區,各企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打造品牌效應,打造產品的核心竟爭力。傳統粗放的經營模式己逐漸退出,用最少的資源或投入換取量最大回報和收益,將是未來經營的趨勢。

    深加工模式,從而延長產業鏈的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回顧中國農業園20年的歷程,成功的農業園要做好市場定位,打造產品的主導優勢,形成支撐自產自銷的產業鏈,找準贏利點,才能區別傳統農業。

    現代農業的盈利模式和競爭方式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更多采取優質優價的競爭方式,替代過去的放量殺價的競爭方式,提高農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4 # 梅山餚

    農產品開發和發展的盈利點不完全在產品本身,而是多元化,系統化。具體在於,一政府被貼是對農戶的有效支援。二農產品本身的盈利。三農產品的深加工。四線上平臺的推廣。五打造一日遊的農業體驗旅遊的專案。六帶動當地就業創收。七推動上下游產業鏈盈利。八發展農業先從品類入手,規模化發展,死磕品類,打造亮點,點燃品牌。

  • 5 # 繁星春水桃花茶

    農業的開發和發展要實現盈利,作為經營者(此處特指規模化農業經營者或者家庭農場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盈利:1、產品盈利:就是要把種植和養殖的品種選好,要選對品,因地制宜,同時考慮市場供需,這是基礎;2、服務盈利:把旅遊,餐飲結合起來,農旅文的融合,這是趨勢,自己一定要提前規劃好;3、政策盈利:就是要把政府的政策利用好,補貼、貼息,各種專案申報,都要做好規劃,找對門路。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經驗,也做分享。

  • 6 # 荒野小布衣

    1、高效農業生產盈利模式

    透過擴大生產規模,將土地等生產要素適當集中使用,使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來獲取盈利,或者提高土地效率,增加農產品產量來獲取收益。

    2、精品定製型盈利模式

    精品定製型農企盈利模式是不盲目追求規模和產量,更在意品質及使用者的感受。它主要靠單品的高毛利來獲得盈利。

    3、品牌農業型盈利模式

    透過企業形成比較知名的品牌,透過品牌去整合市場資源和產品資源,最終獲得盈利。與精品定製型有相似處,但範圍更廣。

    4、產品深加工型盈利模式

    深加工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還能平抑一個行業價格大幅波動,因為它可以吞吐這個行業的原料。

    5、休閒創意型多功能盈利模式

    充分發揮農業的作用,拓展農業的多功能性,從農業的休閒、科普、觀光、生態文化功能中挖掘農業的價值。

    6、流通服務型盈利模式

    希望的回答能讓你幫到你。

  • 7 # 宋小喵

    1、專業化趨勢

    各地區、各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打造核心競爭力,將自身所擅長的領域發揮到極致。

    2、標準化趨勢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營養、口感等要求日益提高,推動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與流程成為行業趨勢。

    3、規模化趨勢

  • 8 # 農村阿杰9897

    農業的開發和發展要實現盈利,作為經營者(此處特指規模化農業經營者或者家庭農場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盈利:1、產品盈利:就是要把種植和養殖的品種選好,要選對品,因地制宜,同時考慮市場供需,這是基礎;2、服務盈利:把旅遊,餐飲結合起來,農旅文的融合,這是趨勢,自己一定要提前規劃好;3、政策盈利:就是要把政府的政策利用好,補貼、貼息,各種專案申報,都要做好規劃,找對門路。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經驗,也做分享。

  • 9 # 樂之然農夫

    1、土地成片託管

    透過擴大生產規模,將農民土地(果園)適度成片託管,實現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經營,透過集中採購農業生產資料、提高集中分工分業作業效率,降低投入成本,或者機械化提高作業效率,增加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來獲取收益。

    2、產品定製

    不盲目追求農業規模和產量,透過高標準生產精品品質的農產品和提高服務質量,獲取高利潤回報。

    3、品牌化營銷

    透過品牌效應,整合市場資源和產品資源,提升附加值最終獲得盈利。

    4、託展產品深加工

    透過產業鏈延伸,開發深加工產品,拓展了銷售渠道同時,增加了盈利點。

    5、融合一二三產

    依託農業功能性開發,發展鄉村文化旅遊、康養度假,發揮農業體驗、觀光、生態、研學的作用,挖掘農業的價值。

    6、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服務全產業鏈

    “網際網路+智慧農業”,以科技資訊化管理系統、透過對農事活動資訊的採集與分析,實施病蟲災害預警,合理安排農事進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數字影像對接銷售,解決農產品銷售過程痛點,實現供應、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全產業供應鏈發展,從中獲得服務的回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後市場發展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