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總探長
-
2 # 古道j西風l瘦馬
潼關古城牆沿河而築,黃河就是天然的護城河,更何況牆外紅眼刺(酸棗樹)密佈,在冷兵器時代風陵渡方向根本無法接近更不要說攻擊了。抗戰時期小日本都不行,來自風陵渡方向的攻擊潼關的地形處處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居高臨下,所以自古以來北面的防禦一個城牆足矣!
-
3 # 文史輕論
回答問題前我首先更正一下這個提問——風陵渡距潼關是不是7裡之說,屬不屬實且不說,因為距離不是問題,至於說從未有人從此攻破潼關卻不屬實。
先從風陵渡說起:
風陵渡自古以來,實屬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通要塞,處於黃河東轉之處,地理位置十分險要,為關中咽喉要塞,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古代的戰略要地。唐代聖曆元年(689年)在此設關,原為風陵關,又名風陵津,亦稱風陵渡。
潼關要塞:
風陵渡隔河相望的就是關中東大門潼關,險要的潼關臨黃河,踞山腰,俯視黃河渡口,為三秦進出之咽喉,是自古以來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西域的關防大門。
潼關南有秦嶺,東南是禁谷,北臨渭,洛二川匯入黃河,西靠華嶽,山峰重疊,谷幽巖峻,其中唯有一條小道,寬度只容一車一馬而過,很狹窄,之所以潼關易守難攻,扼住了秦,晉,豫三省咽喉……潼關全賴於雄距險地——難攻是肯定的。
潼關雖然險要,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不管多麼險要的要塞,一定也有它的薄弱環節,據史料記載:在潼關的東側有兩條深溝,常年有水流過,可繞道由此進軍。
歷史上潼關被攻破的例證:
一,黃巢起義進攻潼關,深知此關難克,於是以繞道進入深溝,避開險要——正面用少數部隊佯攻牽制潼關守軍,其餘各部繞道進深溝南側,向北出擊,然後一舉擊潰了潼關守軍。
二,東漢末年,馬超據守漳關,被曹操用計攻破。
三,唐中葉安祿山造反,攻克潼關殲滅唐軍哥舒翰所部,奪得潼關要塞。
因此證明……"從未也好,從此也罷。"如果說從未有人攻破過潼關,是絕對錯誤的,有史為證,古人的智慧不可輕視哦!
-
4 # 鹹魚閒聊
關於風陵渡,在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也有提及,郭靖與黃蓉之女,也是峨眉派開派祖師郭襄女俠與楊過的第一次見面正是在風陵渡,此後郭襄便對楊過芳心暗許,但楊過心中只有小龍女,郭襄也只能黯然退出,終生未嫁,這真是應了“風陵渡口初相遇,一遇楊過誤終生”。後來郭襄收養了一名女嬰,為了紀念與楊過的初遇,而給女嬰取名風陵師太,風陵師太也是峨眉的第二代掌門,更是第三代掌門滅絕師太的師父。
可能很多人對風陵渡的瞭解都是基於這部《神鵰俠侶》,所以一度以為“風陵渡”只是金庸先生杜撰的一個地理名詞,但事實上,金庸先生的文學與歷史造詣是相當高的,這在他的作品裡處處都能體現出來,就比如“風陵渡”。
風陵渡並不是金庸先生杜撰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的,它位於山西省芮城縣,我們都知道,陝西與山西的分界線就是黃河,黃河從陝西山西之間南下,然後在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匯處折而向東,奔往大海。那麼芮城在哪兒呢,就在那個三省的交匯處,即黃河的拐角,所以從風陵渡過河後便到了關中。
在介紹完風陵渡後,我們再來看潼關,關於潼關想必大家瞭解的就不少了吧,潼關是關中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尤其是自函谷關被棄用後,潼關的位置就更為重要了,那麼潼關位於哪裡呢?潼關也位於黃河的拐角,也就是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匯處。不過,潼關位於陝西,在黃河的南岸,而風陵渡在山西,在黃河的北岸。
也就是說風陵渡與潼關其實是隔黃河而相望的,那麼在介紹完風陵渡與潼關的大體位置後,便有了一個疑問,既然潼關是扼守關中與中原的咽喉要道,因此,假如從風陵渡出兵是否可以攻破潼關呢?
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然後入關製造華北事件,抗戰爆發後,日軍兵分兩路,一路攻山西,一路攻山東,因為日軍裝備精良,單兵作戰能力也遠高於國軍,所以七七事變僅過去四個月太原就淪陷了,太原淪陷後,日軍繼續南下向黃河北岸移動,並在風陵渡集結兵力,企圖過河拿下潼關,然後一鼓作氣攻入西安,但是從1937年11月7日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為止這八年間,國軍固守潼關,在日軍炮火的猛烈轟擊下,潼關城依舊巋然不動,而日軍也是望潼關而興嘆,最終折戟潼關,潼關也成了日軍最絕望的地方。所以說,十四年抗戰,日軍都未曾踏入陝西一步,這得益於國軍在潼關的誓死堅守。
那麼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瘋狂的轟炸與進攻,裝備極其落後且士兵素質良莠不齊的國軍憑什麼能據守八年之久?原因很簡單,就是潼關的地理位置。
提到潼關的地理位置,就不得不提元代文學家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這是張養浩前往陝西主持賑災路過潼關時所作,開頭第一句便交代了潼關的地理特徵: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這句詞不難體會,潼關北臨黃河,南倚秦嶺,這不就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嗎?而且,潼關是建立在黃河獨有的塬之上,塬是西北地區黃土高原上因河水持久衝擊而形成的四邊陡峭,頂上平坦的黃土平臺,潼關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塬之上,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體會到潼關究竟有多難攻取:潼關的北邊是黃河,南邊是崇山,東西南三側均是陡峭的溝壑,溝壑中還常有水流湍急而過,如此地理位置就是典型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以不管是從河南沿黃河西進還是從風陵渡口過河,幾乎都不可能攻下潼關,當然了事無絕對,歷史上黃巢和李自成都曾攻下過潼關,但要清楚的是,他們都是繞道攻取而不是正面攻取,至於他們為何能繞道成功,也是有諸多因素在裡面的,要知道不管是黃巢還是李自成,他們都是活躍在一個朝代的末期,一個王朝一旦進入了末期便會有無限的可能,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潼關雖險,但若完全依靠潼關的險而不注重人為的因素,那攻克潼關也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
5 # 歷來現實
風陵渡,現在是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的一處下轄鎮,在芮城縣西南的西南方向,是晉、陝、豫三省的交通要塞,跟河南省三門峽市、陝西省渭南市為鄰。
風陵渡的渡口在黃河東轉的拐角處,千百年來就是黃河上最有名的渡口,金庸先生也在寫過讓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的風陵渡。風陵渡的名字不止一個,不同地區的人叫法不一樣。
河南人管它叫風陵關、山西人叫它風陵津,陝西人叫它風陵口。因為風陵渡位於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的交界處,一向有"一聲雞鳴三省聞"之說。
風陵渡到潼關的實際距離有將近15公里,可以說已經是非常近了。
在戰爭中,15公里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在沒有機動化車輛的古代,騎馬前去潼關,也不過一袋煙的工夫。哪怕是步兵前去,也不過是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足夠了。
風陵渡為什麼叫風陵關呢?因為風陵渡跟潼關僅有一河之隔,在中國古代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因此,在唐代聖曆元年(689年),中央政府在此設關,所以風陵渡就得名風陵關。
潼關跟風陵渡隔河相望,但潼關比風陵渡還要有名,它是中國歷史的見證,好多歷史人物都跟它有過交集。比如戊戌變法的大英雄譚嗣同,1877 年,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被光緒任命為甘肅按察使,少年譚嗣同隨父親上任,途徑陝西潼關,被黃河的波瀾壯闊和潼關的雄偉壯麗而震撼,提筆揮毫寫下一首《潼關》:
終古高雲簇此城,
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
山入潼關不解平。
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地勢險要,雄偉壯麗。它面臨黃河,身踞山腰,俯瞰黃河渡口,不管是西去關中,還是東進中原,潼關都是咽喉要道,把守三秦的大門,扼守西域的橋頭堡。
潼關東南依禁谷、西臨華山、南邊據秦嶺,北面則是渭水、洛水匯入黃河,崇山峻嶺,高聳入雲,其間只有一條窄窄的小徑, 勉強過得去一車一馬。所以潼關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關隘之一。《山海關志》記載:"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 ”。"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
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以說,潼關這個地方易守難攻,真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但無論多麼難攻的隘口,都有失守的時候。不少朋友都看過電影《智取華山》,大陸解放前夕,國民黨殘匪在華山隘口布下重兵,妄圖依據天險,垂死掙扎。
華山地勢險要,上山沒有第二條通道,所以有"自古華山一條路"之說,但我人民解放軍就是不信邪,不氣餒,最終智取華山,消滅殘匪。
所以說潼關固然很險要,但再堅固的關口都有軟肋,再艱難的險阻都有破解的妙方。
因為關口是靠人來防守的,人才是決定因素。
據史料記載:在潼關的東側有兩條深溝,常年有水流過,可繞道由此進軍。
歷史上潼關被攻破的例證:一,黃巢計劃進攻長安,在公元880冬天來到潼關,被天險隔阻。正在一籌莫展之際,遇到一位採藥的老翁。老翁得知他們是起義軍,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就告訴他們在潼關東面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深溝,中間有小溪流過,透過深溝(禁溝)就能繞道過關。
所以黃巢就派小分隊透過深溝,繞道敵後打垮了守軍,奪取了關口。
二、東漢末年,公元211年,曹操向西討伐馬超韓遂。同年8月,曹操兵臨潼關,和馬超、韓遂狹路相逢。馬超傾巢出動,嚴守潼關,但曹操派兵背上渡河,迂迴包圍,奪取潼關。
三、唐玄宗年間,安祿山造反打敗哥舒翰,奪取潼關。
四、公元416年,在劉裕滅後秦之戰中,劉裕部下王鎮惡率大軍進軍潼關,西秦將軍姚鸞帶領步騎兵5萬防守潼關,王鎮惡迂迴包抄,斷其糧道,圍城打援,攻佔潼關。
五、公元1367年,朱元璋北伐也曾攻佔潼關。
黃巢之後,大家都知道透過禁溝可以迂迴包抄,奪取潼關。因此,禁溝已經成為潼關軟肋。
不管在那裡佈下多少守軍,沒有天險可守,也經不起打。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李自成,就是向黃巢學習,先不惜代價奪取禁溝,然後迂迴打敗潼關守軍,拿下潼關。
因此我們可以說,天下沒有攻不破的堡壘,沒有過不了的天險。只要開動腦筋,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
6 # 蝶王說書
山西風陵渡距離潼關不過7公里,但是歷朝歷代沒有人從風陵渡攻擊潼關,是由於有以下的原因。
一是。從地形上看。潼關居高臨下,不宜被攻取。潼關縣處在風陵渡風雲渡南岸。易守難攻是潼關的基本形態。空管指南是秦嶺山脈商洛山的主峰所在地。從風陵渡攻去潼關,從攻方考慮沒有多大價值。因為供求預防往往都是佔優勢的一方。既然佔優勢。可求更大的利益去考慮。潼關只有向李自成那樣的流竄作戰的弱小勢力才看得上。
二是。沒有大的價值,潼關太小。只有526平方公里,過去只有幾萬人口。地小地少,物資少,攻取潼關,得不到大量戰略物資。攻取無大的價值,因此,沒有誰去考慮。
三是,從戰略形勢看。潼關是陝西的東大門。短時守住潼關,保西安,或攻西安,均可一馬平川,定乾坤。如果哪個軍閥勢力,能從山西到了風陵渡。攻擊河南時,渡河地點很多,不需要從山西風陵渡攻取潼關。往往是先攻三門峽。不會先攻擊地勢稍高的潼關,冒仰攻失敗的風險。
-
7 # 培哥默默向上遊
風陵渡離潼關確實很近。
從風陵渡黃河大橋過去,橋的這頭是陝西,橋的那頭是山西。橋長1.4公里,在山西那邊橋頭,有風陵渡黃河大橋紀念碑,一頭白色公牛的塑像令人印象深刻。在我印象中,把牛作為城市雕塑的城市有4個:上海的鬥牛、深圳的拓荒牛、昆明的儒子牛,以及紐約的股市牛。而把一頭白牛立於風陵渡橋邊,說明當時建橋時,一點都不容易,反而充滿艱辛。
對於為什麼不從風凌渡攻破潼關,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首先,潼關是天下名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固若金湯,易守難攻,不管從哪個方向攻,如果沒有一定的天時地利人和,想攻破潼關都並非易事。
其次,風陵渡黃河寬度有一千多米,水深流急,是一道天然天塹,不是想過就過、想破關就破關的。尤其是歷史上,受落後生產、技術限制,想從風陵渡黃河靠船渡河、攻克潼關的成功率低。
這可能是:從未有人從風陵渡攻破潼關的原因。
-
8 # 縱橫四海VIP
離開三門峽,繼續沿隴海線西行80多千米,我們就來到了潼關古城。潼關古城北面,就是萬里黃河大拐彎處,黃河自此由北向東流去,風陵渡就在潼關古城北邊,是個南北方向的渡口。
潼關古城
潼關始建於東漢末年,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為了預防關西兵亂而設定,潼關建立後,函谷關遭到廢棄。潼關是黃河、渭河、洛河三河交匯之處,是通往中國華北、西北、西南和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道。隴海鐵路、連霍高速透過潼關,連線關中平原和中原腹地。
風陵渡--雞鳴一聲聽三省,位於黃河以北的山西境內。晉、秦、豫三省交界的黃河大拐彎處,地勢非常險要,歷經多次戰爭的磨難,是山西的南大門。
風陵渡,曾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風陵渡”的誕生,與傳說中五千年前的華夏先祖黃帝有關。傳說涿鹿之戰中,黃帝的功臣風后發明了指南車,助黃帝大軍大勝蚩尤。風后犧牲後,築封陵厚葬于山西芮城,故名“風陵”。
指南車
風陵渡是中國史書中有記載的,最早的渡口之一。秦、西漢、隋、唐均曾定都於長安,風陵渡為京城門戶。早在西漢初年,全國還沒有完全統一時,漢高祖劉邦就在風陵渡設立管理機構,名為船司空衙門,專門管理風陵渡附近黃河兩岸之間的航運。風陵渡因此成為官渡,納入了朝廷管理。
風陵渡屬於山西的河東地區,河東是關中平原、洛陽之間的戰略緩衝區域,歷朝歷代均派重兵把守,另外潼關地勢如此險要,自然沒有人能從風陵渡渡河,攻破潼關了。
-
9 # 黃海東岸
地理決定論。
欲從風陵渡渡河首先需要佔領風陵渡,而佔領風陵渡就要佔領河東。而佔領河東就要佔領山西。歷史上山西軍隊從風陵渡渡口進入潼關、渭南而打進長安也是很多的。唐國公李淵、安史之亂的安史軍隊、魏國進攻佔領秦囯河西、魏秦大梁之戰。而山西省外的欲攻入山西卻是難上加難。這主要是山西四周均為大山阻隔,南有中條山、東有太行、王屋二山,北有恆山,且有黃河、汾河、束水河等,號稱表裡河山。省內河流、山脈縱橫交錯。
第二是古代渡黃河需在冬季河水結冰時進行。
回覆列表
提及風陵渡,更多的人可能會想到金庸老先生在《神鵰俠侶》中,所寫到的郭襄和楊過初遇的故事。
一見楊過誤終身。
風陵渡真實存在於黃河河岸岸邊,同時和潼關隔河相望,距離非常近。
先放一張圖,看一看為什麼不能從風陵渡直接進攻潼關: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風陵渡的歸屬要屬於河東戰區。
河東戰區這塊地方,在古代王朝中,它的歷史地位不容小覷。
這塊戰區大抵以河津、運城、河東為中心,恰好形成了一個環形的戰略要衝。
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河東戰區經常受到戰火的波及,成為了各大勢力競相爭奪的戰略要地。
顧祖禹曾經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談及到了河東地區的情況:
“秦、漢以降,河東多事,襟帶河、汾,翼蔽關、洛,推為雄勝。”在王朝板蕩之際,河東戰區是關中平原、洛陽地區兩大地區之間的戰略緩衝區域,而長安、洛陽又是漢唐以前王朝的政治重心,夾在這樣的兩個政治中心,河東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瞭解了河東戰區的地位位置,我們就可以說一下為什麼沒有人會選擇從風陵渡進攻潼關。
前面的地形圖相信大家已經對風陵渡一帶的地形有所瞭解。
風陵渡的地勢要遠遠抵禦潼關所在的那一塊山垣,雖然潼關的位置幾經變遷,不斷從山垣上遷移下來,最終佇立在了黃河河岸邊。
可是,即便是已經遷移到黃河河岸邊的潼關,風陵渡方面的威脅也可以幾乎忽略不計。
我們可以看一下潼關所在地的地形:
沒錯,可能很多人都能夠看得出來,潼關城所在的地區,是沒有較大的平原緩衝區域,這也意味著大軍一旦從風陵渡衝擊潼關,無法找到一塊合力的落腳點,整個大軍反而會因為前方堵塞而混亂不堪。
潼關對於風陵渡而言,其實就是一塊家門前的鋼板,踢不得,踹不動。
更多的時候,潼關的作用在於抵擋洛陽一點的入侵勢力,並不是為了抵擋河東勢力而修築。因此,河東勢力在選擇進攻的時候,關中平原才是最為至關重要的地區,只要拿下關中,潼關的威脅其實可以忽略不計,幾乎大多數守將都會望風而降。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河東勢力在進攻關中平原的時候,共有三條通路可供選擇:
從龍門渡渡過黃河
從蒲坂津渡過黃河
從風陵渡渡過黃河
這三條關中通路,因為龍門渡的位置靠北,很多時候可能大軍還沒有逼近關中平原,前鋒軍隊就已經被擊垮,這條通路也很少有人會選擇由此進軍。
大兵團作戰,作為忌諱將戰線拉伸太長,這樣不僅無法對於關中地區造成有效的打擊,還在很大程度上瓦解自己大軍的戰鬥力。
從這裡來看,蒲坂津毫無疑問是最為主要的進攻渡口,從這裡進攻,河東的軍事力量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關中平原的腹地,瓦解關中平原的統治力量。
當然更多的是會選擇以主力突破蒲坂津,而以奇兵從龍門渡、風陵渡進行突襲的方式進行多方位的進攻部署。
風陵渡在很多人眼中,可能真的是一個充滿浪漫詩意的黃河渡口。可是,曾經的風陵渡經歷過戰火的荼毒,王朝的更迭也曾將這裡踐踏的滿目瘡痍。
曾經的那段歷史雖然早已經湮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可風陵渡承載了太多的歷史,也承載了太多的物是人非,兵戈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