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藍胖子學長

    大家好,我是藍胖子,一個從機械畢業轉行做網際網路、比較喜歡折騰技術、收藏資源的個人網站小站長。

    我覺得手機記憶體和網盤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不存在被取代的關係。隨著手機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其實現在手機記憶體基本上是用來儲存軟體資料和臨時檔案的。相信很少有人再用手機來下載電視劇、電影之類的吧,基本上都是花流量或者是蹭wifi進行線上觀看吧。

    而網盤存在有自己特殊的意義,但是也不會完全取代物理記憶體。就拿我們常用的百度網盤來說吧,確實可以方便我們儲存很多資料,諸如:照片備份、軟體安裝包備份、資料備份、影視儲存、檔案儲存等等,我們甚至可以透過它進行線上瀏覽部分檔案等等,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方便。但是,網盤並不是萬能的,有些資料還是必須透過下載才能使用,但我們都知道百度網盤對於免費會員是做了限速處理的,蝸牛般的下載速度確實讓人看著難受,即使5g降臨,依舊存在限速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物理記憶體和網盤記憶體相輔相成,沒有誰取代誰,我們可以合理應用網盤,來管理自己複雜、多而亂的資料檔案,方便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

  • 2 # IT人劉俊明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隨著5G通訊的落地應用,未來透過網路來儲存各種資料資源會更方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本地儲存就失去了意義,實際上本地儲存未來依然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而且基於本地儲存依然有較大的想象空間。另外,對於一部分比較重要的內容來說,限制其儲存邊界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安全性。

    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5G通訊落地應用後,智慧手機的記憶體依然比較重要,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網路流量成本依然較高。雖然5G通訊已經開始落地應用,但是5G流量的成本依然相對比較高,所以如果所有的資料都儲存在雲端,那麼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使用者的網路使用成本。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網路流量的應用成本會逐漸下降,但是需要進行網路傳輸的資源也可能會越來越大,所以流量成本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第二:作業系統依然是本地化的。雖然當前很多作業系統已經具備了雲作業系統的一部分特徵,但是大量的作業系統依然是基於本地資源驅動的,這就導致智慧手機必須為作業系統配備足夠的執行儲存空間。實際上,從當前的作業系統發展趨勢來看,雖然雲作業系統是重要的發展方向,但是作業系統要想真正實現網路實時載入,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個過程需要整個產業鏈的重構。

    第三:軟體交付方式依然是基於本地化的。除了作業系統之外,目前大量的軟體也都需要使用本地的計算資源和儲存資源,這也就需要智慧手機必須要配備足夠的儲存空間。

  • 3 # 快樂馳騁

    手機的記憶體與網存他倆各有各的特點,現在就是不普及5G,也可以利用網存儲存部分的資料。使用網存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的。需要存到那裡全看個人愛好。

  • 4 # 科技漫漫說

    【資訊走進生活】與您分享觀點!

    筆者認為網盤不會取代手機記憶體。

    手機記憶體分為執行記憶體與非執行記憶體, 而非執行記憶體一般稱為機身儲存,相當於是手機的ROM和硬碟,主要用於資料備份、應用程式安裝等。

    以華為最新發行的Mate30 5G版來說,其典型配置為8GB執行記憶體,輔以128GB機身儲存。近年來,儘管雲空間儲存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應用,然而,手機記憶體的發展趨勢依然是在不斷提升儲存容量。

    5G網路可提供10Gbps的理論網速(實際上現在提出的終極目標是要達到20Gpbs),而網路時延則可達到1ms(毫秒),無疑將使得網路資源的訪問與存貯更加快捷。

    同時,5G技術勢必引起社會生活的深刻變革,“5G+”的複合應用必將引爆整個技術領域,有望在人工智慧、4K影像、VR及網遊等應用領域得到突破,這將給智慧手機賦予新的動力。

    那麼,在5G普及之後,手機記憶體為什麼不會被網盤所取代呢?

    5G時代,手機APP應用將越發豐富,儘管雲端可實現大規模資料的處理,但應用畢竟要歸集到本地終端,因此,作為手機本地應用的載體,手機記憶體的作用不但沒有削弱,反而顯得更加重要。網盤作為雲空間的一種存貯資源,無疑極大地彌補的手機記憶體的不足,尤其在大型資料備份及手機重要資料(比如系統資料)備份方面的效用十分搶眼。可以看出,雲空間存貯的優勢也正是在於資料備份與安全存貯,而手機記憶體則更具便捷性與實時性。

    綜上所述,5G技術衍生的豐富應用更需要手機具備充足的記憶體,手機記憶體與雲盤(網盤)各有所長,是相互輔助與補充的關係,而不會存在取代關係。

  • 5 # 你看我獨角獸嗎

    有可能,因為在5G普及後,網路速度大大加快,大家對儲存的要求肯定比之前要多得多,所以單純手機記憶體是不能滿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這時候就需要無線驅動器或者網盤。

    由於在儲存資料方面,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無法與硬碟驅動器相提並論,因此獲得無線驅動器可以節省生命。它們具有常規外部硬碟驅動器的所有重要方面,但沒有有線連線的不便之處。無線驅動器有一個內部電池,需要對其充電,但這是您唯一需要了解的事情。從本質上講,它們是您最可能熟悉的行動式硬碟的無線版本。

    無線硬碟隨附專用的應用程式,可透過Wi-Fi將其連線到智慧裝置,您可以立即瀏覽所有喜歡的媒體檔案。您還可以將這些驅動器連線到計算機,並像使用其他任何有線外部驅動器一樣使用它們。如果您在無線連線方面遇到任何麻煩,則可以使用USB電纜進行連線。

    5G的連通對於與雲端儲存相關的保留和檢索也有很大的好處。在接受 PC World 採訪時。高通,三星和微軟,Don McGuire,Alanna Cotton和Carlos de Torres的高管均表示,5G實際上可能超出了對儲存的支援水平。5G在資料傳輸,傳輸速度和容量方面的潛力可以使其在物理硬碟驅動器的基礎上定期進行批次移動和排序。換句話說,5G網路上的雲中的檔案似乎與您附近的快閃記憶體一樣直接且可訪問。

    這聽起來令人興奮,尤其是對於未來連線5G的膝上型電腦(更不用說手機)的外形和功能。另一方面,將所有資料真正儲存在雲中的世界也有其弊端。這將使使用者隱含地依賴運營商(及其可靠性)來簡單地每天使用他們的計算機,所以網盤在5G時代會有更多的應用和發展,如果發展夠快,完全可以相當於手機的另一個“快閃記憶體”來用。

  • 6 # 我不是大牛

    5G普及後,手機記憶體仍然不可能被網盤取代,因為網盤存在太多的侷限性。

    第1點最致命的就是網速

    即使我們的網速超過了儲存的讀寫速度,但是如果網盤伺服器限速,我們仍然會是很慢的下載速度。以目前的百度網盤為例,免費使用者被限速下載速度通常為幾百k甚至100k以內,這樣的速度顯然無法接受。如果開通會員,以每年一兩百的費用,那還真不如本地儲存方便。

    第2點離線模式無法使用。

    大部分情況下是連線網路的,但如果說在網路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我們要檢視離線的圖片,單機遊戲離線的檔案等等。

    第3點流量費用。

    可能5g的網速會達到我們的使用要求,但如果5級套餐的流量不是足夠的充足,試想一下我們每拍一張照片拍攝一個幾百兆的影片,都要上傳到雲端,每次使用的時候再從雲端下載,這樣上傳和下載的流量是很大的。每個月可能都需要幾百級傷氣的流量,顯然目前的資費無法滿足。

  • 7 # 創意Diy

    不可能!

    流量是個問題,就現在最貴的5G套餐也才幾百G流量,要是資料檔案全部往網盤傳輸,每秒絕對要耗1MB以上的流量,那幾百G流量,就怕沒幾天就超了。

    還有就是訊號,4G現在也基本全國覆蓋了,但還是有很多地方訊號很差,網速慢的基本是上不了網的,還怎麼傳上網盤,拍個照片都要傳幾分鐘,還怎麼用?

    存取速度也是個問題,5G下載速度是快,但是上傳速度還是很慢的,我4G套餐5G網下,上傳速率只有30Mbps左右,目前見最快上傳速度也就150Mbps左右,而且現在人用的還不多,等到全普及了,上傳速率能不能穩定30Mbps還是個問題,就這上傳速度拍個4k影片就不夠用了。

    還有每秒都要傳送接收資料,耗電也是非常大,還有安全隱私、許多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說手機儲存是永遠都不會被網盤取代的。

  • 8 # 光明右使8787

    雖然5G環境下,邊緣雲端的網盤速度可以跑到萬兆,理論上可以取代本地儲存,但仍然無法取代手機記憶體。原因有:

    1、使用成本。本地儲存只有購買的費用,使用是免費的。網盤除了購買費用還得付流量費。

    2、建站成本。邊緣雲位於核心鏈路前端,意味著每個區域要架一個映象,比網際網路架設網盤成本高數倍。如果網盤移到網際網路上,那頻寬就會受到核心鏈路限制,和一般的家庭寬頻差不多。

    3、鏈路穩定性。無線鏈路傳輸質量受環境影響較大。

    4、安全性。

  • 9 # 桃園數碼

    手機記憶體是無法被取代的,這裡的“記憶體”指的是手機的儲存,並不是RAM。

    沒有儲存手機的系統放到哪裡

    目前手機是相對獨立的個體,每一個手機都有其自己的處理器,ram,ROM。這是手機可以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rom不可取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承載系統,科技想要達到手機直接利用網路來啟動雲端的系統顯然現在是不可能實現的。

    TF卡的存在

    現在主流手機最低儲存是64G,正常情況下是足夠使用的了,就算是不夠用的話新增一個TF卡就可以了,當然蘋果手機除外。

    蘋果手機的話預設icloud的儲存空間是5G,可以將檔案上傳到上面,或者是用itunes複製到電腦上儲存。

    網盤也是不可缺少的

    當然有些人習慣用網盤來儲存檔案,這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市面上主流的網盤速度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天翼雲,上傳下載速度都很快。

    總結一下

    網盤雖好,但無法替代掉ROM。就像現在網路很發達,但我們的電腦還是有硬碟是一樣的道理。

  • 10 # 貓眼看數碼

    先說結論:即使未來5G完全普及了,想要代替手機記憶體也是不可能的。

    首先5G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流量費用,就算5G成本低至一個非常低的價格,也很難做到真正的無限流量。而沒有無限流量,代替手機記憶體就無從談起。平時我們拍一張照片的大小就有10MB,拍一部十幾秒的影片就上百MB,就算每個月給你100GB的5G流量,也會很快用完,根本頂不住消耗。

    其次就是資料傳輸速度的問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手機記憶體讀寫速度是非常快的,主流的UFS 3.0快閃記憶體讀取速度可達2.2GB/S,寫入速度可達1.8GB/S。而等5G普及的時候,傳輸速度能有128MB/S就不錯了,速度的差距太大。仍然以手機拍照為例,未來手機攝像頭可能有上億畫素了,一張照片最少也有30MB,在5G網路環境下,1秒鐘只能傳輸3到4張照片,根本無法進行快速的連拍,拍攝超高畫質影片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個就是網盤容量的問題。現在智慧手機的主流容量是128GB,好一點兒的512GB,頂級的能到1TB,容量越大的手機價格越貴。以iPhone 11 Pro Max為例,512GB版本比64GB版本差了3100塊錢。雖然現在很多網盤的價格比較便宜,常用的百度網盤2TB一年也才200多塊錢。但是現在的網盤都是用機械硬碟為儲存介質,讀寫速度是無法取代手機記憶體的。如果想要達到手機記憶體的讀寫要求,網盤必須全部使用固態硬碟作為儲存介質,這樣一來成本就非常高了。

    最後算下來,用5G網盤來代替手機記憶體,無論是從流量成本還是網盤成本等方面來考慮都非常不划算,而且傳輸速度還受到5G網速的限制,遠沒有手機快閃記憶體那麼快。所以在5G時代想要用網盤代替手機記憶體是不現實的,只有等未來7G、8G的網路速度非常快了,固態硬碟也變成白菜價格了,才有可能實現手機記憶體的網盤化。

  • 11 # 子木予

    首先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在5G技術普及以後,手機記憶體是不會被網盤所取代的。

    首先,手機記憶體分為RAM與ROM,可以簡單的理解為RAM管執行速度,ROM管檔案儲存。如果想要更快的速度,那就需要更高的響應時間,如果到了5G盲區,那麼就會失去原有的作用,而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其次,相對於安全性來說,將自己的重要資訊都放置於網盤,系統啟動時候再從網盤進行載入,因為廠商的技術能力不一,會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

    最後,對比運營成本,網盤的成本要比手機的本地儲存高的多,相對的使用者量也會減少。

  • 12 # 木石心志

    我認為有可能,而且很有可能,即便在5G時代實現不了,那麼在6G、7G時代也必然會實現的,因為我們已經看到,Google和騰訊已經在遊戲行業開始利用更快的網路,而實際上已經在佈局完全線上的遊戲平臺了。

    這也讓我想起了最近剛剛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兩項國家大獎的阿里雲,這樣強的線上資料處理能力,我想未來在網盤時代必然也會佔據這巨大的競爭優勢,而且同樣的,想亞馬遜、Google、微軟、騰訊、百度這些企業也都在搭建自己的雲計算平臺,這說明一點,那就是未來資料的線上化時一個必然的趨勢。

    再有一點,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資訊都開始“網盤”化,包括平時我們手機儲存方便的東西,基本上目前市面上巨大部分智慧手機都已經搭建了自己的網盤,包括照片、檔案、聊天記錄等等都已經同步到的自己的網盤上面,從這一點上我們也能夠看到手機記憶體也已經在開始佈局線上平臺了,所以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來懷疑這個趨勢呢。

    當然在網盤取代手機儲存方面最大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在目前5G網路還沒有實現的時候,目前網盤的讀取速度時無法滿足手機執行要求的,甚至有些網盤,比如BD網盤,反而在檔案的讀取速度上面做起了文章,只有閱讀了廣告或者購買了會員,才能在檔案的下載上面會提升速度。

    回到這個資訊讀取速度這個問題,邏輯上5G網路時代的網路會在G級別,但也有資料分析認為5G網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而不會那麼高,基本上就在300MB/S,那麼這個的網速自然也是無法滿足資訊讀取的要求的。

    但於此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目前手機APP體積越來越大,影片清晰度也越來越高,無數的資料對於儲存空間的需求越來越高,而伴隨著,手機記憶體的提升,無論是128G、512G,甚至TB級別,但未來不可避免的在技術上、成本上會面臨到一個瓶頸,而恰恰在這一方面,網盤,或者說線上資料平臺更是我們一個更為合適的選擇。

  • 13 # 叫獸科技說

    5G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5G超高的傳輸速率和延遲讓我們充滿了期待。隨著5G通訊的落地應用,未來很多本地記憶體會被網路儲存代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本地儲存就失去了意義。

    1.在5G的初始階段,5G流量的成本還是非常高的,如果把所有的資料都放在雲端,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使用者的成本;

    2.在安全方面,如果將資料放在雲端,可能會造成個人資訊的洩露;

    3.使用成本,本地儲存只有購買的費用,使用是免費的。網盤除了購買費用還得付流量費;

    4.建站成本,邊緣雲位於核心鏈路前端,意味著每個區域要架一個映象,比網際網路架設網盤成本高數倍。如果網盤移到網際網路上,那頻寬就會受到核心鏈路限制,和一般的家庭寬頻差不多。

    5.穩定性,如果將所有的資料放在雲端,我們不能保證我們一直在5G網路的環境中,如果在一個

    偏遠的地區,沒有5G網路或者網速較低,會造成資料的無法使用。

    所以,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手機記憶體不會被網盤所代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就想問下現在的人都喜歡旅遊嗎?旅遊的人還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