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劉禹錫作為詩人,有“詩豪”之稱,但為什麼又要說劉禹錫是“一身正氣,鐵骨錚錚”呢?
9
回覆列表
  • 1 # 侃球看球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匈奴族後裔,七世祖劉亮隨魏孝文帝遷洛陽,始改漢姓。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劉禹錫出生在嘉興,江南名城的自然環境與人文傳統,滋養了他的學識,也陶冶了他的詩思。以儒學為本的家風,則使他從小便志存高遠,渴望輔時濟世,澄清天下。19歲左右遊學長安,20歲(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科進士及第,並順利透過博學宏詞科和吏部的選官考試,連登三科,走上政壇;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開始踏上仕途。貞元十六年(800年)入杜佑幕掌書記(行軍參謀),參與討伐徐州亂軍。貞元十八年調任渭南縣主簿,次年任監察御史。

      唐王朝在經歷了唐太宗貞觀之治、武朝大治之後,到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其政治軍事上的強大、經濟上的繁榮,也就達到了頂峰。在一片欣欣向榮的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安史之亂使唐王朝幾乎滅亡。唐王朝的政治一統,被藩鎮割據所取代,赫赫王權轉到宦官手中,形成宦官專政的局面,大唐帝國開始由強盛轉向衰敗。許多有識之士開始謀求革新,以求重振大唐雄風。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死,太子李誦即位,即唐順宗(當年八月改元永貞。他在東宮20年,比較關心朝政,從旁觀者的角度對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認識)。他即位時雖已身患中風不語症,但還是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順宗在東宮時的老師)等人進行改革,形成了所謂王叔文革新集團。唐代大詩人柳宗元、劉禹錫(時年三十四歲)成為該集團的中堅力量,史稱“永貞革新”。他們發動了一場自下而上、旨在遏制宦官藩鎮、減稅養生的政治革新運動。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革除了許多弊政,受到了百姓的熱烈擁護。但他們的“革新”行動觸及了宦官及士族官僚的利益,革新的主要矛頭是對準當時最強大、最頑固的宦官勢力和藩鎮武裝,所以革新遭到了守舊勢力的聯合反撲。而革新派則是一批文人,依靠的是重病在身的皇帝,而皇帝基本上又是在宦官們的控制之中。因此,革新不過半年就宣告失敗,順宗被迫“內禪”退位,憲宗即位,王叔文被賜死,劉、柳等革新志士被貶遠州。劉禹錫揹負著“挾邪亂政”的沉重罪名,始貶連州(今廣東連縣),赴任途中又被貶朗州(今湖南常德,戰國屬楚地),居於招屈亭之旁。反動勢力擁立的新皇帝做得很絕,下了“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之令,因而他居朗州十年而不得赦免。

      轉眼間,10年大好時光過去了。元和十年二月(815年),朝中有些大臣念起了劉禹錫和柳宗元的好處,覺得他們都是有才幹的人,流放到邊遠地區太可惜了,就奏請憲宗把劉禹錫從朗州調回了長安。四十四歲的劉禹錫回到長安時正值春天,城中玄都觀裡剛栽了沒幾年的桃花開得正豔。劉禹錫遭貶十年不知收斂,竟有感而發,憤筆寫下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以千樹桃花,比喻十年以來投機取巧而在政治上愈來愈得意的新貴,而看花的人,則是那些趨炎附勢、攀高結貴之徒。他們為了富貴利祿,奔走權門,就如同在紫陌紅塵之中,趕著熱鬧去看桃花一樣,並向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貴們發出了“盡是劉郎去後栽(不過是我被排擠出外以後被提拔起來的罷了)”明確蔑視,也表達了作者絕不妥協的堅定與豪邁!因此,凳子也來不及坐熱,就又贏得了連州再度之貶(原是遠貶播州,即今遵義。因其母年邁多病,柳宗元貶柳州,奏請與劉禹錫交換,後經裴度求情,改貶連州)!之後,先後被貶連州(今廣東連縣)、夔州(重慶奉節,秦漢屬巴郡)及和州(安徽和縣)等地,但其政治抱負始終不變,鐵骨錚錚,寧折不彎。

      久居遐荒,壯志難酬,轉眼又是十餘年。寶曆二年冬(826年),在宰相裴度等人的關照下,劉禹錫授東都尚書省主客郎中。在返回洛陽途中,在這揚州城裡意想不到地遇到了多年未見的老友白居易。人生幾十年如白駒過隙,宦海生涯如風吹草蓬,不知今日相逢再見何時?他鄉遇故知自然要把酒問盞,暢敘別情。酒酣耳熱之際,白居易感慨萬千,揮筆寫下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樂天(白居易字)是在為他鳴不平啊!他感激老友的理解與同情。但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劉禹錫,淡淡一笑,又一首傳世佳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便噴薄而出:“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唱一曲,暫憑樽酒長精神。”這首詩,在他身後一千多年裡,溫暖了無數人。當政治家的抱負無處施展,當文人蒙受不白之冤,當貧民百姓在生死線上掙扎時總愛吟誦它。尤其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如同殘酷的冬日裡一抹斜照,雖不熱烈但卻讓人相信,身後一定有個豔陽天!

      大和二年(828)春,劉禹錫回朝任主客郎中。令人百思不解的是,五十六歲歷經磨難的劉禹錫,對腐朽的官宦所採取的依然是不合作態度。他以勝利者姿態重遊玄都觀之後,居然以更加鋒利的筆調寫下了充滿挑戰色彩的絕句名篇——《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序文說得很清楚,詩人因寫了看花詩諷刺權貴,再度被貶,一直過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長安任職。在這十四年中,皇帝由憲宗、穆宗、敬宗和文宗換了四個,人事變遷很大,但政治鬥爭仍在繼續。

      作者寫這首詩有意重提舊事。“如紅霞”的滿觀桃花蕩然無復,由不足以供觀覽的“菜花”替代,正是“種桃道士歸何處”的結果。“樹倒猢猻散”。而上次看花題詩,因而被貶的“劉郎”倒又安然回來了,並且重遊舊地,難道是那些人所能預料到的嗎?這首詩前有一小序,寫明兩次寫玄都觀的原因,並在最後說“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實際是公開表示依然的不妥協。詩人在這裡對於扼殺政治革新的奸佞之徒,投以輕蔑的嘲笑,再一次赫然展示了自己的不屈和樂觀,表明了他將繼續戰鬥下去的浩然正氣!

  • 2 # 不著調調的淺唱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而劉禹錫生活的時代正是安史之亂後,這個時候的社會矛盾尖銳,一方面是藩鎮割據,一方面是宦官專權,加之國家財政困難,人們期望進行深層次改革,改革的使命就交到了以劉禹錫為代表的一大批二三十歲計程車大夫身上,因為官位偏低,政治資源不夠豐富,所以劉禹錫就認為應當得到皇帝的支援,以實現改革的訴求。​當時劉禹錫已經在文壇已經享有盛譽,雖然在朝廷擔任正八品的監察御史,官位不高,但具有上監察宰相,下監察地方各級官吏的權利。​劉禹錫倡議實行舉報制度,曾經倡議採取設立缿筩,類似現在的舉報箱的監督措施,以監督昏庸的官員,獎勵揭發檢舉違法亂紀之人,打擊社會邪惡勢力,嚴懲欺下瞞上的人。劉禹錫在《答饒州元使君書》中說到:徙木之信必行,則民不惑,此政之先也;置水之清必勵,則人知敬,此政之本也;缿筩之機或行,則奸不敢欺,此政之助也。​青年時期的劉禹錫懷有一腔抱負,對於國家和人民有強烈的使命感,唐德宗晚年,太子李誦希望革新政治,而當時中下層官僚中最富影響力的就是以劉禹錫和柳宗元為代表的八位監察御史。直到唐順宗李誦繼位後,改革開始了。當時藩鎮割據未能得到緩解,藩鎮與藩鎮之間發生戰爭的直接影響就是百姓的生活,這是最讓劉禹錫痛心的,但讓擁兵自立的藩王放棄權力和既得的利益何其容易,因此在新政推行一百天左右時,唐順宗在來自地方藩鎮和宦官的雙重壓力下,將權力交給了太子李純,唐憲宗繼位後,將劉禹錫、柳宗元等八位年輕官員派到八個邊遠州做司馬,在長達23年的地方官生涯中,劉禹錫更堅定了為民執政的信念,他在《答饒州元使君書》中提到:取信於民為先,秉公辦事為本,懲治奸惡為輔。並認為這才是為政之道,他認為只有真正的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百姓才會畏法自重,王朝政令才能得以執行,社會才能進步。

    ​劉禹錫到連州任刺史時,因為連州比較荒涼,劉禹錫就在連州重教興學,帶動當地文化發展,後來因為連州頻頻出進士,當地也被稱作“連州科第甲通省”,後人也認為連州風氣的巨大變化,劉禹錫有著開拓性的貢獻,北宋周敦頤在之後遊歷到連州時,想起劉禹錫的清廉,變提筆寫下:“源潔則流青,行端則影直”。

    之後劉禹錫到蘇州任刺史,因為前一年的水災,百姓生活受到很大影響,但朝廷認為蘇州是個比較富庶的地方,無需外援,只要自救即可,劉禹錫就不停上奏,為百姓取得糧食補給,逐戶頒發,減免賦役,幫助百姓渡過難關。之後蘇州百姓為了表示對為民官員的敬仰,把劉禹錫和曾經做過蘇州刺史的韋應物、白居易三人並稱“蘇州三傑”,為他們建立了三賢堂。​劉禹錫一生為官,“見客但傾酒,為官不愛錢”,他認為有才能有品行的人,應當立足實際,不空發議論,作為地方為政者,更要處理好養己和養民的關係,要作大家的榜樣,務必先剋制自己的私心,也要善於自省和反省,以達到無愧、無憾。在永貞革新中,劉禹錫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參與改革派重大政務,還擔任判度支鹽鐵案之官,掌握著國家重要的收入和開支。由於他公正廉潔,連地位高於他的官員,遇見他都主動讓路,以表欽佩。

  • 3 # 文化的理想國

    我們都知道劉禹錫的《陋室銘》,但其實他也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他心繫蒼生疾苦,參與唐代“永貞革新”,變法失敗後數度被貶,但始終心懷積極樂觀之心,所以才會被後人說“一身正氣,鐵骨錚錚”。

    少年得志 參與革新

    唐代詩人劉禹錫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而且是一位這樣的改革家。他不僅給我們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文,而且在做人方面也給後人留下了極為寶貴的財富。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 貞元九年(793年),劉禹錫21歲時與柳宗元同中進士,同年登博學宏詞科,貞元十一年(795年),應吏部取士科的考試合格,授太子校書。年紀輕輕,就連登三科,走上了仕途,可以說是春風得意。十多年後,唐德宗去世,身患重病的李誦繼位,這就是唐順宗。在唐順宗支援下,王叔文執政並大膽革新。柳宗元、劉禹錫等都積極參與。為了革除時弊,劉禹錫積極進言獻策,成為革新派的重要成員。因為這些措施都在永貞元年(805年),所以歷史上就稱為“永貞革新”。

    革新自然會觸動一些權貴的利益,所以很快就遭到了宦官、藩鎮勢力的反撲,他們糾集在一起,藉口唐順宗患病,把他趕下了臺,推出唐順宗的長子李純作傀儡皇帝(唐憲宗),將革新派鎮壓下去。王叔文被迫害致死,劉禹錫、柳宗元等人被貶謫到偏遠的地區,只進行了146天的“永貞革新”就如同曇花一現。

    這時劉禹錫33歲,正當年富力強,要大展鴻圖之時,卻遭到了厄運。他被趕出了京城,貶為朗州(湖南常德縣)司馬。

    面對著如此沉重的打擊,劉禹錫始終沒有消沉。他以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氣概,傲視逆境。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理想,繼續戰鬥著。

    近10年之後,劉禹錫才被召回京城。此時的朝廷中並沒有任何新的氣象,昔日參與革新的朋友大都凋零,朝中全是一些無所作為、只知中飽私囊的新貴。對此,他十分反感。

    一日,劉禹錫去見宰相,詢問朝廷對自己的安排。宰相表面上還很客氣,然而卻裝出十分為難的神情對他說:“朝廷本想留你在京城的,聽說你新近寫了首詩,引起了人們議論。這首詩不免又要拖累你呀,怎麼辦呢?”

    劉禹錫一聽全明白了。保守派不會讓自己留在朝廷裡的。果然,劉禹錫很快又被髮落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此後,又先後被遷徙為夔州(四川奉節一帶)及和州(今安徽和縣)任刺史。

    劉禹錫輾轉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前後兩次,長達20多年,一生最寶貴的時光都在貶謫中度過,真是嚐盡了艱辛。但是他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主張,決不去攀附那些權貴。

    被貶江南 積極樂觀

    劉禹錫在遭受貶謫江南的期間,他並沒有消沉,他開始與下層的民眾有所接觸,因而瞭解了一些民間的疾苦,這在他的詩作中也就有所反映。在任連州刺史時他創作了《插田歌》。他在序言中說“連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樓,適有所感。遂書其事為俚歌,以俟采詩者”。這意思是說連州城樓,連線著村落,他偶然登上城樓,看到農民種田的情景,有所感觸,就把所見的寫成民歌體的詩,以等待將來朝廷的採集詩歌的官員。這序言介紹了寫詩的緣由。詩歌描寫了農民插秧的場面,記敘了農民與一位負責田畝的小吏的對話,反映了農民的生活。在夔州時,劉禹錫看到四川一帶農民有一種畲田的風俗,就寫了一首《畲田行》。這畲田就是放火燒荒,然後在灰燼裡下種。詩歌具體地描寫了巴蜀山區農民那原始的耕作方式,反映了詩人對農業生產的關心,表現了對農民的關懷之情。

    劉禹錫第二次在江南又漂泊了10多年,直到唐敬宗寶曆二年(公元826年),因大臣裴度向皇帝推薦劉禹錫,他才第二次被召回京城。 在回京的途中劉禹錫來到了揚州,正巧遇上了老朋友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和劉禹錫一直是詩友,他們的詩歌都很著名,人們稱他們為“劉白”。當劉禹錫被貶謫在外地時,白居易就非常關切,經常寫詩寄去,安慰獨在異鄉的朋友。劉禹錫也寫詩寄給白居易。兩人都沒有想到,現在竟在揚州相遇了。

    回到京城 又遭排擠

    很快,劉禹錫又回到了長安,這時憲宗、穆宗、敬宗皇帝都已經過世,朝廷裡大批人又換了。這年春天,劉禹錫又來到了玄都觀,那裡的情景使他大吃一驚:當年的滿觀桃花已是蕩然無存,滿地是又溼又滑的青苔,只有一些兔葵和燕麥等在春風中搖曳,只有一些菜花在開放。

    一位剛過而立之年,風華正茂,懷抱理想的青年,卻因參與改革而遭遇長時期的磨難,一般來說難免會悲觀消沉的。然而,劉禹錫卻不然。他依然樂觀豁達。這從他被貶後的詩文中便可以看出。他曾經寫有一篇極短的散文《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寥寥81字,卻寫出了詩人那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現了他身陷逆境卻處之泰然,不消沉,不沮喪;身居陋室卻心安淡定,不悲觀,不萎靡。因為他堅持著理想,不改初衷,強調的是一種“惟吾德馨”的境界。也正因為這篇短文託物言志,充滿著哲理,寫得簡練清新,因而成為了千古名文。

    到了垂暮之年的劉禹錫也依然樂觀開朗。他在《酬樂天詠老見示》一詩的最後兩句寫道:“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意思是不要說已經是桑榆晚景了,而那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通紅啊。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的比喻,表達出了一種樂觀豁達、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到了晚年,一個個老朋友相繼去世,當他讀到白居易的悼念他們共同的三位朋友亡故的詩作後,就回贈了一首。其中第五、六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很著名。詩中以樹葉的更新、波浪的更替做比喻,說明了新陳代謝是普遍的自然規律,人的生命也不會例外。這就告訴人們:朋友去世自然令人傷感,但也不必無盡地悲愁。新的必然要替代舊的。這既是對白居易的安慰,也是闡述了正確的生命觀。

    錚錚鐵骨 傲然千秋

    綜觀劉禹錫的一生,他真是一個很難得的詩人、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參與改革,而深受迫害,但他很自信,從不後悔,面對厄運,他依然樂觀堅強。他給我們留下了不少優美的詩文,還留下了那壯闊的胸襟和雄偉的氣魄,留下了一個改革家的堅強意志與樂觀的情懷。他堅持理想,自強不息;他堅忍不拔,勇往直前;他樂觀豁達,意氣豪邁。這是多麼可貴啊!他告訴人們:一個人應該如何面對困境,如何對待人生。他的經歷和詩文都很能給人以教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需要給寶寶準備哪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