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人好像沒有脫髮的煩惱,現代人為什麼被脫髮問題困擾?
8
回覆列表
  • 1 # 浩宇天華

    電視劇裡的假髮看多了才會以為古人不落髮!我懷疑有人又要藉此批判一番現在!然後再讚揚一番古代環保好,懂養生!無汙染都是綠色產品!也是無語了

  • 2 # 手機使用者85821459839

    為什麼古代的人好像很少脫髮?這個問題問的其實很好,首先我要肯定的是,這個在資料上確實客觀存在,古代人相對現代人 脫髮的確實少。就因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夜生活沒有現在豐富,所以晚上睡得早。而睡眠恰恰是影響頭髮的最重要一個因素。如果你掉髮,看你的睡眠了,質量如何,時間是否充裕。大部分年輕人有這個現象都和睡眠有關係,如果排除這個原因的話,就要引起重視了,可以去看下王令卓逆襲這個文去,我就是看了後,現在又長了

  • 3 # 瑞麗詩008

    古代人相對現代人 脫髮的確實少。就因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夜生活沒有現在豐富,所以晚上睡得早。而睡眠恰恰是影響頭髮的最重要一個因素。如果你掉髮,看你的睡眠了,質量如何,時間是否充裕。大部分年輕人有這個現象都和睡眠有關係,如果排除這個原因的話,就要引起重視了

  • 4 # 瑞麗詩顧問焦老師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是最愛美的人。不過據清末太監信修明的回憶,慈禧太后大概四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嚴重掉頭髮了,後來,慈禧太后的兩鬢和後腦頭髮都禿了,只能貼上發片遮掩。專門給慈禧太后梳頭的人一個是老太監“梳頭劉”,另一個就是接手的李蓮英,這兩位都因為巧獲得慈禧太后的青睞。每當李蓮英發現有頭髮掉下來的時候,他都會悄悄把頭髮藏起來,不敢讓太后知道。粘假髮是很麻煩的。需要用紅膠把假髮一點一點輕輕粘在發心,不留一點痕跡。然後再在兩鬢處貼上發片,讓整體髮型勻稱好看。這是非常考驗技法的。所以不是所有小太監都有命當李蓮英。

      所以大家看到影視作品裡那些烏黑亮麗、長髮飄飄的男子,實際上是藝術作品的一種美化罷了!

      那麼古代人脫髮都怎麼辦呢?

      妙招1:帽子!

      古人老愛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見頭髮在他們心目中的重要性了,詩聖杜甫就寫過“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表明頭髮掉到連簪子都戴不住的地步了,還有大詩人劉禹錫曾寫過“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意思是頭髮少的帶個帽子都老跑偏。成年男子束髮加冠,脫髮時就拿帽子遮擋一下。好不機智啊!

      妙招2:假髮!

      什麼???你還在以為假髮是現代人的發明嗎?no!no!no!古代就有了一種叫做“髲”的東西。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曾出土黑色絲線製成的假髮,為漢初侯爵夫人辛追千年不腐的屍身上十分珍貴的飾品。不過古代女性佩戴假髮只是把其當作美化的首飾來用,並不是為了應付脫髮的問題。是不是很多小夥伴也像曾經的我一樣,一直搞不懂為何古代女人頭髮隨便盤一盤就能有那麼大一坨,其實靠的都是假髮撐場面啦哈哈~

      妙招3:隨遇而安,不遮不掩,禿著就禿著!

      在南北朝時期,佛教的興盛,使得禿頭可是相當佔便宜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描繪的就是這種情況。那時候當個和尚傳播點佛法還能得到政府供養,這樣一來誰還管他禿不禿頭的,大不了都剃光,還能衣食無憂呢!

      其實傳統的觀念裡,大家會認為頭髮是健康強壯的象徵,其實不然,前一陣果殼網的研究表明禿頭男性可能在物質和精神層面都更具魅力,所以,有時間去焦慮你的髮際線還不如多看看書,提升下內在的東西,這樣的你才會更有魅力不是嗎!

  • 5 # 發友商貿

    眾所周知,漢人最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頭髮這件事兒,是被古人抬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上的,恨不能比命還重要。

    有一種刑罰叫做“髨刑”,其實就是把頭髮剃光,但卻被列入十大酷刑之中。

    古人自認為生活在天下中央,連國家都自稱“中國”,所以最重視頭頂的頭髮,不但一根不準剃,還要把頭髮攢在中間,挽成一個髻,意在普天之下集於中央,唯我獨尊。

    遊牧民族則完全沒有脫髮的困擾了,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要剃頭的。

    作為生活在中原邊緣地區的民族,他們一般會剃光頭頂中間的部分,留下旁邊鬢角後腦勺呈現出茂盛的樣子。

    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剃髮的方式是不同的,各種花式剃頭不斷演進。

    匈奴人一般會把腦袋全剃光,只留下鬢角兩小撮。

    蒙古人喜歡把頭頂剃光,留下週圍一圈。

    契丹人會把頭頂剃光,旁邊的頭髮紮成小辮,前額還留了一撮。

    古代日本武士的髮型更奇葩,叫做月代頭,他們將頭頂中前部的那些頭髮全部剃除,把側後方的頭髮紮成小髻擺到中間。

    講真,這些髮型真的是太醜了太醜了,不管什麼樣的美貌都很難hold住啊。

    3

    那麼,古代戰鬥民族到底為什麼要留這麼奇葩的髮型呢?就為了和漢人區別開來?

    當然不是。

    其實,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剃頭的,早期的遊牧民族都是“披髮”,即不剃頭也不梳什麼髮型,任由頭髮野蠻生長。

    孔子就說過“披髮左衽”,可見春秋時期的“蠻夷”們還是不剃頭的。

    至於後來為什麼剃頭了,具體有很多種原因:

    方便戴頭盔

    遊牧民族各部落間戰爭不斷,成年男子基本全民皆兵,動不動就要上戰場幹仗。如果像中原人那樣留著冗長的頭髮,很難戴頭盔,而且頭盔戴久了,有些頭髮就磨掉了,乾脆剃光。

    乾淨衛生

    古人可不像我們現代人有條件天天洗澡洗頭,尤其是草原民族,水源是稀缺資源,十天半個月的不洗頭,難免長出蝨子來,乾脆把頭髮剃掉,蝨子沒老巢頭屑去無蹤。再者,遊牧民族成天橫衝直撞的容易受傷,頭髮剃掉後也方便處理傷口。

    保暖

    雖然說光溜溜的頭頂更冷,但大家都經歷過冬天,寒風刺骨下頭髮的保暖作用有限,只能靠戴帽子。古代的帽子多是獸皮帽,非常暖和,頭髮多的話很容易出了汗就溼噠噠,很不舒服,而頭皮直接和獸皮接觸會更保暖。

    擋住視野

    古代又沒有皮筋,在進行激烈的運動或勞作時,盤好的頭髮常常散落,前面的頭髮就會擋住臉。作戰或狩獵時,視野被遮擋往往是致命的,所以戰鬥民族往往會把前額的頭髮剃光光。

    首領是個禿頭

    傳說柔然族被鮮卑人統治時,一開始並不剃髮,而是編成麻花辮。該部族的首領木骨閭是個地中海,經常被人嘲笑。他命令部下把頭頂的頭髮剃光,周圍的頭髮編成小辮,上行下效,整個部落的男子都開始效仿,有的女性也跟著剃頭。後來柔然強大起來,這種髮型也影響了很多他征服的遊牧部落。

    列舉了這麼多原因,還有一個問題:如果直接把頭髮全剃光了,豈不是更方便?為什麼要那麼麻煩只剃一部分?

    這……除了美觀因素以外(畢竟我感受不到任何美),可能還是真的捨不得頭頂光禿禿不長毛吧,只能留一點聊以慰藉。

  • 6 # 大麥微針植髮醫生

    中國現在脫髮越來年輕化。走在大街上幾多脫髮幾多愁!大家不再覺得脫髮是什麼稀罕事了。不過脫髮說起來還是誰脫誰明白,看起來人都一樣,但是脫髮的人往往對於自己的外形沒有自信,甚至自暴自棄。連穿衣洗漱也都不那麼講究了。這多少會給我們心理和生活造成影響。但是反過來想想,為什麼中國古代記錄的名人傳記中脫髮的非常少,基本上不可見。難道他們就不會脫髮嗎?古代脫髮治療和現代脫髮治療又有什麼區別呢?

    下面我們就來講講為什麼古代脫髮容易治,而現在比較難。

    區別一:洗護

    中國的古人其實是很聰明的,從最初的皂角、木槿葉、草木灰、首烏生薑等到慈禧太后專門讓太醫研製的香發散,都說明古人針對頭髮是有自己的解決方式的。而且中國古代使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天然的。古時候條件不具備,也無法天天洗。甚至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是清水洗頭。

  • 7 # 西奇博物館

    誰說古人不脫髮?

    只是困擾現代人的禿頂問題,古人似乎就沒有那麼緊張。

    因為古人平時都將頭髮束起,就算髮量不多,也可以四周攏一攏往中間一紮,再不濟就先往中間塞一塊布團再紮起,顯得那個“丸子頭”更飽滿些,最後,再戴上幞頭或者帽子,幾乎完美,除了——那逐年後移的髮際線

    一:深受禿髮困擾的古人:

    關於禿髮的古人,西奇妹來舉幾個詩人的例子吧。為什麼是詩人呢?因為這個群體比較多愁善感,對自己的外貌尤其關注,另外他們都是愛記錄(寫詩)的好孩子。雖然對於禿髮古人常羞於啟齒,但從他們詩句的不經意流露中,機智的小妹依然可以找到他們禿了發的蛛絲馬跡。

    ▲孫位的《高逸圖》,接下來我們分解細看。

    1.杜甫:隨便一寫,竟成了古今脫髮第一名人。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春望》是老杜的代表作之一了吧。但我們注意看最後兩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什麼意思呢?小妹解釋一下:“苦啊,我現在的頭髮更加稀疏了,用手抓抓頭髮,頓覺稀少短淺,連個髮簪也插不住了。”值得注意的是,寫這首詩的時候,杜甫45歲。

    又過了幾年,老杜繼續寫。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

    ……有時騎猛虎,虛室使仙童。發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望雲悲轗軻,畢景羨衝融。喪亂形仍役,淒涼信不通。懸旌要路口,倚劍短亭中。永作殊方客,殘生一老翁。相哀骨可換,亦遣馭清風。

    寫這首詩的詩歌,杜甫52歲。“發少何勞白”,顯然頭髮都沒有了,頭髮白不白也就無所謂了。

    ▲孫位的《高逸圖》 區域性,這位古人的髮際線堪憂。

    2.白居易:脫髮嚴重影響我顏值!

    那邊老杜正犯愁,這邊的白居易也好不到哪裡去。

    《白髮》

    白髮知時節,暗與我有期。今朝日陽裡,梳落數莖絲

    ……

    寫《白髮》的時候,老白正好40歲整,“梳落數莖絲”,他說梳頭的時候,頭髮一大把一大把的掉,特心疼。寫完覺得仍舊無法表達心中那無處安放的“頭髮”,於是繼續寫。

    《白髮》

    雪發隨梳落,霜毛繞鬢垂。加添老氣味,改變舊容儀。不肯長如漆,無過總作絲。最憎明鏡裡,黑白半頭時。

    繼續一梳掉一把,可氣可悲。我們知道白居易因為苦戀鄰家女孩湘靈,直到37歲才結婚,可是40歲的他,毛髮似乎就沒剩多少了。

    正是那一年,白居易似乎對“掉髮”這件事尤其“看不開”,左一首感嘆,右一首感嘆。你看,他又寫了。

    《沐浴》

    衣寬有剩帶,發少不勝梳。自問今年幾,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復何知。

    40歲的我已經頭髮掉的都不需要用梳子打理了,那我70歲的時候,可怎麼辦呀。哎。

    ▲孫位的《高逸圖》 區域性,這位小童子的髮際線堪憂。

    時間繼續走,漸漸地,白居易“禿頂”了,我們看詩。

    《吾雛》

    ……我齒今欲墮,汝齒昨始生。我頭髮盡落,汝頂髻初成。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嬰。緬想古人心,慈愛亦不輕……

    這首詩是45歲的白居易寫給自己7歲的獨子的。感嘆自己頭髮“盡落”了,這不僅是禿頂,都禿頭了!

    後來,慢慢地老白似乎就接受了自己脫髮的事實,他看開了。

    朝亦嗟發落,暮亦嗟發落。落盡誠可嗟,盡來亦不惡。既不勞洗沐,又不煩梳掠。最宜溼暑天,頭輕無髻縛。脫置垢巾幘,解去塵纓絡。銀瓶貯寒泉,當頂傾一勺。有如醍醐灌,坐受清涼樂。因悟自在僧,亦資於剃削。

    他說反正掉光了也就不用洗了,也不用梳了,多輕鬆自在啊。

    3.陸游:我就是想要栽幾根頭髮。

    或許你會想,哇,白居易寫了那麼多首關於脫髮的詩詞呢。可你有所不知,在浩瀚的詩海中,陸游才是禿頂專業戶。來看。

    ▲孫位的《高逸圖》 區域性,這位小童子的髮際線堪憂。

    《累日倦甚不能觴客睡起戲作》:脫髮滿梳真老矣,斷香縈幾故翛然。

    《細雨》:壯心已與年俱逝,脫髮應無術可栽。

    《遊大智寺》:脫髮紛滿梳,衰顏不堪照。

    《秋興》:晨梳脫髮雖無數,社甕新醅已有期。

    《閒中信筆二首其一追和陳去非韻其一追和王履》:我看浮名如脫髮,誓暮收身老巖穴。

    《幽居春晚》:故山雖媿收身晚,外物元如脫髮輕。

    好了好了,我們都知道你苦,都知道你脫髮了,就別寫這麼多了好吧。不過你們仔細看第二首《細雨》,前衛的陸游,竟然想到了栽幾根……

    4.李賀:

    比起幾位4,50歲才脫髮的前輩,20歲的李賀就很想哭了。

    《詠懷》

    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頭上無幅巾,苦檗已染衣。

    小李這個時候才20多啊。被稱為鬼才的他,27歲就早亡了,也是令人扼腕嘆息。

    ▲禿頂已經成為了困擾現代人的一個難題。

    二:古人脫髮了,怎麼辦?

    當頭發已成往事,不得不接受禿頂的古人們,要如何來排遣自己的“心理陰影”呢?

    ▲元代男子官方髮型,堪稱古人應對禿髮的髮型指導手冊。

    1.戴假髮:

    古人可比你想象中的聰明許多,你能想到的,他們自然也能。是的,早在春秋時期,假髮就極盛行。

    來看一段令人吃驚的資料:

    《左傳·哀公十七年》

    “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發美。使髡之。以為呂姜(上髟下也)。”

    這一段話是說衛莊公在城牆上看到戎州人己氏的妻子長髮烏黑亮麗,甚美。竟然命人將她的頭髮強行剃掉,給自己的夫人呂姜製作假髮……

    這份愛,好深沉哦……

    2.戴帽子:

    因為古人認為剃髮是不孝,所以頭髮不能剃。即使很少。原因如下:

    《孝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但仍舊有些倔強的古人不願戴假髮,堅持自己的頭髮還可以搶救一下。

    於是乎,戴帽子。

    漢朝時期,有人發明了一種脫髮帽,叫“幘”。最開始是像抹額那種樣子,就是在頭上用布條纏上一圈,是平民戴的東西,後來有的帝王也開始以“幘”來束髮,比如漢元帝和王莽都很喜歡。

    ▲孔子似乎髮量也不多。

    西奇妹說:

    所以嘛,別哭了,禿髮不是你的鍋,畢竟這是咱們的歷史遺留問題。

    或許看完小妹的文章,你能開口一笑,並得到些啟發呢?

    -------------------------------------------------------

    參考文獻:

    左丘明:《左傳》、

    孔子及其弟子:《孝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蔡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