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精彩影視片段放映機
-
2 # 用振江
其災了當初入川是三國早以定形了、四外征戰理在其中、可後因好
-
3 # unameddz
因為這是小說誇大修辭說法,借最強中介公司代表水鏡先生的推銷手法體現兩人能力之強。但是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不是架空小說得符合歷史主線
-
4 # 曉史通今
那只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一句話,小說啊,不能當真的,就是得兩人也不會一統天下的,三國演義他的大框架是不可能完全脫離歷史的。三國演義是無限神話了諸葛亮,要知道歷史上的諸葛亮並沒有那麼神。
-
5 # 西洋參5
據有關研究,三國以蜀國最弱,諸葛亮主動出擊是防禦的最好辦法,如若坐等曹魏來打,以蜀國的弱小必然被動挨打,防不勝防。
-
6 # 江湖小曉生
第一,龐德公的天才包裝,讓諸葛亮和龐德名聲大噪。
提到諸葛亮,大家就會想到有才,那麼他的才能到底是跟誰學來的呢?戰國時期的孫臏和龐涓有一個共同的老師鬼谷子,所以他們能夠成為當世豪傑。其實諸葛亮也有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這位老師不僅教學水平屬於當世一流,就連廣告包裝都做到了盡善盡美的地步。他有一個侄子叫做龐統,當然也是他的學生,所以諸葛亮和龐統,其實算是同門師兄弟關係。臥龍鳳雛的說法,應該也是龐德公給他想出來的。至於那一句,臥龍鳳雛得其一便能安天下,在當時看來,是最好的廣告詞。所以諸葛亮尚未離開隆中,名聲便傳到了劉備的耳中,這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正是得到了龐德公的幫助,這倆徒弟在創業過程中才會如此順暢。
第二,廣告詞騙的了劉備,卻騙不了孫權。這句話對劉備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他到了荊州以後,寄居在劉表之下。這個時候他聽到了這句廣告詞,立刻開始了自己尋找臥龍的征程。後來發現臥龍就是諸葛亮,這才三次拜訪諸葛亮的草堂,最終得到了諸葛亮。後來諸葛亮在劉備軍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堪稱劉備軍營中的蕭何,地位如何不言自明,可見廣告詞的作用有多大。而龐統這邊可就不太幸運了,他認為孫權這邊是比較不錯的公司,所以就來這裡應聘了,可這句廣告詞顯然失去了它的作用,孫權面試龐統的時候,被他的長相嚇了一跳,也就沒有在意什麼鳳雛不鳳雛了。龐統在孫權這邊並不是很如意,所以在不久之後,便在諸葛亮的介紹下,來到了劉備軍營之中。
第三,劉備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所以讓諸葛亮守荊州,龐統打益州。劉備機緣巧合加上自己的努力,終於奪取了荊州的部分地盤。他下一步的目標當然是要奪取益州。這個時候他又想起了那句廣告詞,臥龍鳳雛得其一就能安天下了,現在他得到倆,自然可以一統天下。所以劉備將臥龍諸葛亮留在了荊州,鎮守此地。而鳳雛龐統,則作為自己的軍師,跟他一起攻打益州。這本身是比較不錯的安排,劉備對這次的征程也是信心滿滿,可是半路上卻出了意外,龐統這位偉大的鳳雛同志,居然被人給射死了!這是什麼劇情安排?說好的得到一個就可以安天下的呢?劉備內心無比沉痛,他不得不將諸葛亮調入益州,幫他一起攻打益州。而龐統的死,直接成為了劉備不能一統江山的主要原因。
第四,都是龐德公的弟子,其實臥龍鳳雛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大家認為他倆都是龐德公的弟子,所以應該在軍政方面都是一流水平。其實這兩個人的側重點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沒有見識過龐統處理政務的能力,他唯一的表現是在做一個小縣令時候的政務能力,這不代表什麼。但是他入川以後,一直充當劉備的首席軍師,這是很明顯的。劉備入川以後的大小軍務都是他一手安排操控,所以龐統在軍事方面的成就,是當時的諸葛亮所比不了的。而諸葛亮更加側重於行政管理方面,治理國家的政務能力,是龐統所比不上的。當然後來他又被強逼著進行北伐,也展現出了他的軍事能力。這兩個人的側重點不同,也就造就了後期劉備集團走向的不同。善於軍事的龐統走了,那劉備集團在軍事上的成就便受到了掣肘,別跟我提法正。但是蜀漢內部的政務是三國當中最出色的,這多虧了諸葛亮的努力。
第五,劉備在關鍵時刻,棄臥龍不用。不用我說,大家也會猜到,劉備一生中最關鍵的時刻就是夷陵之戰。這一戰直接打出了三國鼎立的格局,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獨吃掉另外兩個國家的。顯然劉備也不能,他不顧眾人的反對,執意要出兵東吳。此刻的他對諸葛亮的成見是比較深的,作為一國丞相,在如此生死關頭,居然不發表任何意見。其實諸葛亮這樣做就表明他是反對打東吳的,而劉備執意要這麼做,那就只能把臥龍諸葛亮給拋棄了,他自己帶兵前往東吳。這個時候的劉備失去了鳳雛龐統,又棄臥龍諸葛亮不用,自己憑藉多年的經驗帶兵攻打東吳,這是他最大的敗筆。倒不是說諸葛亮能夠幫他戰勝東吳,而是有諸葛亮在劉備不會那麼焦急,他會循序漸進,在關鍵的危險之處,能夠反應過來。
總結:雖然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只是一句廣告詞,但是這不影響臥龍鳳雛擁有經天緯地之才,他們在劉備陣營都充當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鳳雛龐統主抓軍事,臥龍諸葛亮主抓政務,兩人配合起來相得益彰。可惜後來龐統殞命落鳳坡,臥龍被劉備棄之不用。直接導致了劉備集團從巔峰時期一落千丈,要不是諸葛亮關鍵時刻挺住,蜀漢當時就滅亡了。
-
7 # 醉酒難聞934守護正義
劉備在荊州時,是得民心的,而到益州,是不得民心的,老百姓的負擔很重,當地豪強士族內心是排擠的。劉彰主政益州,總的百姓安居樂業,劉備攻打益州,死了那麼多人,老百姓不可能真心擁護他。例如家中本已困難,突然徵糧令又來了,會樂意嗎?等等,最關鍵的是,在絕對綜合實力面前,任何奇謀妙計都無計於事。
-
8 # 江山如畫5965
這個問題我已做過答了。既邀之答,就在這裡簡單說兩句自己的看法。
水鏡先生對劉備說過,得臥龍鳳雛一人就可得天下。這是荊州高士對臥龍孔明,鳳雛龐統的軍事能力和謀略的肯定。這兩人的確有才能,不但天資聰穎,又得到司馬徽等高人指點。懂天文地理,曉機關通戰略。這些在劉備得到諸葛亮和龐統之後,如虎添翼,一路出謀劃策,得荊州益州,智取漢中,為劉備打出一片天地,與東吳,曹魏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論功勞,孔明龐統是首屈一指的。那有人說,司馬徽不是斷定劉備得此二人一人可得天下,為何得二人卻沒得天下呢?又有人說鳳雛爭漢中時已死,孔明安在,也沒一統天下?這又是咋回事?別忘了司馬徽在孔明出山時,也發出有其才,不得其時的哀嘆!確實如若在早出就會發揮其才能,可惜東吳有張昭周瑜等,曹操有郭嘉,許攸等難以進入,既便進入也難以重用,龐統不就例子嗎,不能很好得到孫權重用的。唯一能夠得到重用就是劉備了,因為劉備當時缺少這樣的軍事能人,也只好輔助劉備。
劉備與東吳曹魏相比較,實力還是最弱的,等到進入川地兵也只有10萬左右,將也出現斷代,後備兵將嚴重不足,又加上多年戰爭,經濟貧困。最主要困在川地,不能打通中原。相比之下,東吳之地,有長江天障做保護,已立三世,兵多將廣;曹魏佔據中原,土地遼闊,同樣兵將充足。劉備與兩家相比,在個方面沒有明顯優勢。即使諸葛亮有謀略能打仗也沒有辦法。別說一統天下了,自身都難保!我一人之言也!
-
9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這只是一種較為誇張的形容,諸葛亮雖然很厲害無假,但司馬懿也不是飯桶。
水鏡先生只是對諸葛亮、龐統二個謀略才智的肯定,並沒對天下形勢和各國軍事實力作一番評估預測。
再好的軍事謀略,沒有過硬的軍事實力,諸多兵法也變得紙上談兵,同時也要整體配合,各關卡都有出色將領守住,諸葛亮北伐才無後顧之憂,否則有點顧此失彼。
另外,魏國司馬懿更非等閒之輩,加上年齡身體狀況也比諸葛亮健康很多,而且曹魏實力龐大,也是很難扳倒。
所以,想要統一國家並非一兩個人就能解決。
-
10 # 簡運書生
其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顯然是讚賞二人的智謀,得此二人就有了爭霸天下的智囊或者說本錢。但是,天下局勢千變萬化,除了我們後來人沒有人敢肯定的說誰必將一統天下。
其二,有賢臣還需明主,劉備舉著仁義的旗幟,能力也算很不錯,但縱觀龍鳳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劉備沒有做到人盡其才,為了那杆仁義大旗,很多時候做起事來束手束腳。多少有點成也仁義,敗也仁義。
其三,千萬不要小看天下英雄。龍鳳是天縱之才不假,但能與之一較高低的人不在少數,一對一可能贏不了你,十對一呢?百對一呢?
水鏡先生那句嘆氣“雖得其主,未得其時”是多麼意味深長。
-
11 # 職業減肥營養師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主觀和客觀條件影響而已。
臥龍鳳雛得一人得天下,這是水鏡先生對倆人的讚譽之詞,這2人確實聰明,軍事內政能力,天文地理無所不通,也懂人心。但可惜的是,他們出來的時機太晚了。天下局勢基本上都固定了。諸葛亮隆中對裡面都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以針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所以,劉備只能爭奪益州和漢中。
在魏蜀吳三個國家中,蜀國實力本來實力就最弱,還在夷陵之戰中兵力死傷大半,這是先天性的不足,後天很難彌補。而且你仔細想想,劉備在得到臥龍諸葛亮之前,劉備基本上都是寄人籬下,沒有機會穩定發展,自然個人實力極為薄弱,比不上曹操雄踞北方和孫權據有江東多年,大部分人才都是投奔曹操和孫權,因為穩定,發展可期。
客觀上曹操地盤大,戰略緩衝餘地很大,如果不能迅速拿下,就會陷入相持階段,對蜀軍不利。歷史上正是如此,諸葛亮六次北伐,每次只要一吃敗仗,優勢就喪失,經常導致前功盡棄,而曹操這邊,輸了以後,往往都能捲土重來。孫權這邊是江南水鄉,統治已經有三代了,早就深入人心,人心安定,水系發達,蜀國沒有強大的水軍,基本上很難打贏吳國。
-
12 # 邢將軍嚇死諸葛匹夫
1,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能夠得到諸葛亮和龐統,肯定能奪得天下,可是最終得到天下的是司馬懿,所以這句話並不是就肯定地說兩人就這麼神,只是對兩個人的能力的誇讚。而且這句話後面還有句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子初孝直就是劉巴、法正,這兩個的能力也是很厲害的,結果兩個人都死了,所以蜀漢最後就滅亡了。
2,雖然在亂世擁有天才的謀士對打天下幫助很大, 但是造成國家興亡衰敗的因素有很多,不是你有兩三個很厲害的謀士和軍事就無敵的。蜀國國力在當時是三國最弱小的了,蜀國領土小,人口還少,經濟實力也弱小,常年的征戰損耗,大量地耗費了蜀漢的人力、物力、財力,嚴重地增加了人民的負擔,對蜀漢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3,在現代大家看電視,都會分個好壞,好的自然受大家追捧,而劉備在現代人看來就是好的,曹操是壞的,所以對諸葛亮也是稱讚,瞭解得多的可能也是蜀,其實呢,你有臥龍鳳雛,曹操的那邊的人才也多,在後期更是有句話叫,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可見蜀中能用的人才太少了。
4,從諸葛亮死後,到之後的年代,諸葛亮也受到了很多的追封,人們對諸葛亮也很崇拜,神人一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實不然,在三國志裡陳壽就描述過諸葛亮,治戎為短,他打仗的能力沒有他治國理民的才能強,所以呢,也許是諸葛亮真的沒有那麼大的能力,自己沒有那麼的能力,而魏國人才又多,所以確實耗不起了。也許後人真正稱讚的不是諸葛亮有多神,而是諸葛亮的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奉獻了一生。
-
13 # 沈哥說歷史
首先,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也是出自司馬徽之口,他是臥龍和鳳雛的老師,為了推銷自己學生,特意誇大的包裝此二人,也是很正常的事。
其次,臥龍和鳳雛都是普通的人,天下大勢瞬息萬變,不可能因為兩個人,就能改變局勢,只是說增加逐鹿天下的機率和資本。就像蜀國有臥龍和鳳雛,但是魏國也有賈詡,司馬懿,郭嘉等一幫謀士,都是旗鼓相當。
再者,好鋼也要用在刀刃上,只有讓人才各司其職,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優勢,事實上,鳳雛英年早逝,真正為蜀國出謀劃策,也就是攻打川蜀的時候。最後身為謀士的龐統,本該掩人耳目隱藏行跡,卻毅然暴露在軍陣勢前,被誤當作劉備射死。而後期諸葛亮有蕭何的政務之才,奇謀亦是短處,在蜀中無將帥情況下,只好掛帥出征,硬著頭皮上陣,焉能不敗。
最後,三國時期乃至中華上下五千年,覺定戰爭的勝負,乃至天下歸屬的走向,還要依靠人力、物力、財力,就像魏國後期擁有九州之地,帶甲百萬,糧草軍械皆充盈,東吳緊隨其後,而蜀漢確是窮兵黷武才能湊齊幾十萬部隊,後方補給更是大問題,沒有軍餉糧食,軍士們如何打仗,在兵疲馬困的情況下,謀士再好的計謀也是事倍功半,最終成為消耗戰,活活被耗死,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也有這方面原因。
-
14 # 媤念成癮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大家記住了他們是“人”而不是“神”三國時期,群英薈萃,天下大勢瞬息萬變,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的了的。再說了說出“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這句話是誰說的呢,是他們的老師啊,哪個老師不誇自己的弟子啊?
是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是真的有王佐之才,有蕭何之能,劉備能比肩劉邦。但是人家曹操,孫權不是項羽那傢伙啊。項羽是自己把底下的人打的沒了。
而你們看看人家曹操那邊的陣容,比劉備那邊還要華麗,只不過後人對劉備的定義是忠的忠於漢室,所以才這麼推崇他。其實人家曹操那邊的人呢。郭嘉比得上甚至能夠超越諸葛亮啊,不然能叫“鬼才郭嘉”在古時人們可是很相信鬼神之說哦,只不過是天妒英才死得太早了。還有賈詡人家更是一計未敗,唯一敗了的還是老曹沒有聽而已,這還比不上諸葛亮和龐統?不可能的。還有司馬懿要是庸才能次次擋住諸葛亮的北伐,甚至篡位?不要開玩笑了老鐵們。
孫權這邊也一點不差,周瑜江東美周郎人家十幾歲就官拜都督了,老鐵們你們說人家周瑜能比他倆差嗎,周瑜在領兵的時候他倆還是一介白衣呢。周瑜和張昭要是沒有大才人家孫策能在死的時候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明問周瑜”嗎。
所以說要不是硬體差不多,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嗎,老曹和孫權要是項羽那樣的人的話說不定劉備真的能一統三國,但明顯不是,劉備就幾乎沒怎麼打贏過老曹,老是逃跑還是不要老婆孩子的那種,一生顛沛流離。
所謂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這種說法呢,就當個說法聽聽就好了,不要當真,不然還不得糾結死。
-
15 # 煎餅君
當時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都是讚譽,天下哪能因為一個人而改變?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首先說諸葛亮,的確是個人才!甚至可以說是通才!除了拿刀砍人,別的基本都行。難得的人才啊,可最後累死了!你看看隔壁司馬懿,諸葛亮都累白了頭,可人家司馬懿還在健身房嘿嘿哈哈地鍛鍊身體呢!一邊練還一邊嘟嘟:諸葛亮你個老匹夫,我都鬥不過你,我還熬不死呢?!
再說龐統,最初劉備沒看起龐統,讓龐統去幹了個縣長,好傢伙,龐統帶著整個衙門,喝起了酒。後來雖說也有大貢獻,可是落鳳坡完蛋了。如果死的晚點,或許還真有用啊,可惜啊。
臥龍鳳雛都讓劉備得了,但劉備還是沒得天下,所以說,那一句話就是屁話。人家曹操收下荀彧、郭嘉、賈詡、程昱都不是不吃素的!東吳的大都督,也是沒有一個草包。
回覆列表
劉備建立起來的蜀國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別看劉備忙忙碌碌半輩子,後半生還真有所作為,能夠跟孫權,曹丕做到三足鼎立!不得不佩服這個讓人稱作大耳賊的劉備!
蜀國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三個高階軍師。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五虎上將!總有這麼多的能人異士,為啥子都沒能夠匡扶漢室,統一全國呢?
如果按照陰陽家所講,一切都是天數,都是上天的安排,冥冥之中,一切都已經是註定的事,沒人能夠改變!
按照實際情況是,蜀國後期人才凋零,諸葛亮一人掌握大權,凡事必然親自去做,導致蜀國最終不戰而降!這跟諸葛亮有很大的關係,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蜀國國力再強大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單憑這兩點就已經是致命傷了!再加上諸葛亮選的兩個接班人,費禕和董允都是無能之輩,還有不是很團結,這也是蜀國滅亡的客觀原因之一!
所以,綜合起來就是,諸葛亮獨斷轉權,排除異己,不注重培養優秀人才,國庫空虛,加上接班人能力太差,最終導致蜀漢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