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皇帝選陵寢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清朝順治、康熙都葬在了東陵,為何雍正打破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祖制,把陵寢選在了清西陵呢?
21
回覆列表
  • 1 # 傲世五五

    首先,雍正奪嫡得來的皇位來之不易。明爭暗鬥耗盡了他的心力,那麼雍正對他的皇阿瑪是否會有些怨恨呢。為何不直接或者提前公佈他為皇位的繼承人呢。也許康熙是為了保護他,也許是臨終彌留之際無奈的選擇,又也許是看中皇孫弘曆才華想間接傳位給孫子,總之康熙讓雍正的登基為帝之路充滿了艱辛充滿了極大的變數!雖然雍正如願當上了皇帝可是他多少都會對自己的父親有些怨言,康熙最開始的繼位人本不是雍正,雍正自認為自己才是大清江山的統治者,只有自己才能使這個積弱的國家富強起來,為什麼自己的父親心中第一人選不是他?可是最終他自己靠自身的努力爭取到了本不屬於自己的皇位,他也許不領自己父親的情,心中的怨恨久久不能釋懷,死後也不願見到自己的父親!

  • 2 # 結緣閣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兩大陵寢之一,始建於1730年(雍正八年),歷經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餘緒延至民國年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選此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來是選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但他認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而將原址廢掉,命另選“萬年吉地”。選陵址者奏稱,易縣永寧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雍正皇帝覽奏後十分高興,也認為這裡“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間隔分葬於遵化和易縣東、西兩大陵墓。

  • 3 # 歷史大學堂

    雍正選建西陵,找了種種藉口。據原始檔案記載,他即位的第七年,命人尋找建陵“吉地”,先受命勘測的人在東陵的孝陵、景陵之旁占卜選擇吉地,未找到相宜之處。又選擇離孝陵、景陵不遠的九鳳朝陽山,請來精通堪輿的人相度,又以地勢佈局不好、穴中的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的理由否決。那麼大的陵區找不到理想的葬身之地,這個理由只有三歲小孩才相信。做臣子的當然會明白皇帝的用意了。嗅覺靈敏的怡親王胤祥和大臣高其倬,深知雍正內心的真正意圖,於是聲稱在易縣境內泰寧山天平峪發現了“萬年吉地”,竭力向雍正推薦。

    他們在奏章中稱讚那塊地方是:乾坤聚秀之區,為陰陽和會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各種吉利的方面都具備。雍正看了奏章後,認為山脈水法,條理詳明,的確是上吉之壤。可是,這明顯地違背子隨父葬的制度,自己又不便馬上表示同意,便推說地方雖美,只是距父親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數百里,自己心中不忍。接著又明知故問地叫大臣們為他考證另闢陵區與古帝王規制典禮有無未合之處。皇帝的用心徹底暴露了,善於體承上意的大臣們於是從史籍中引經據典,指出夏禹葬在浙江的會稽,而自啟以後,都葬在山西夏縣,其間相距何止千里。商湯葬在河南的偃師,太甲在山東的歷城,太戊在彰德府的內黃,武丁在陳州的西華,相去各有五六百里。至漢唐諸帝,雖然都在陝西,但漢代的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分別葬在咸陽、長安、高陵、興平等縣;唐代的高祖、太宗、高宗分別葬在三原、醴泉、乾縣,其間相去遠的有四五百里,近的有二三百里。證明歷代帝王父子的陵墓可以不建在一起,何況易縣及遵化地界與京師非常近,同居畿輔,其地實際上並不遠,與古制並無不合。並且陵寢地勢的走向與上天的徵兆相符合,這關係到國運的興衰,能夠把陵寢建立在上天眷顧的地方,這才能開闢大清子孫的萬世基業。經過大臣們這番勸說,雍正才“朕心始安”,下令在永寧山下動工修建泰陵,首闢西陵陵區。

    雍正不隨父葬東陵的真正原因至今不明。民間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就是他篡改康熙的遺詔,靠陰謀爬上帝位。幾百年來,關於雍正“改詔篡位”的傳說很多,並且有不同的版本,使它成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

    一種說法是,康熙病重期間,傳旨召允來京,欲將大統傳給十四子允,其諭旨被隆科多隱瞞起來,直到聖祖駕崩之時,允也沒有回到京城,隆科多傳旨給了胤禛,胤禛即位。一種說法是,聖祖在彌留之際,手中有遺詔“朕十四子纘成大統”,胤禛設法將遺詔拿到手中,私自改“十”為“第”字,而後獨自一人來到康熙身邊,不許任何人進來。聖祖憤然大怒,拿起枕頭打向胤禛,胤禛跪地向父親請罪,不久傳出聖祖駕崩的訊息,胤禛即位。

    一種說法是,聖祖駕崩之前有遺詔“傳位十四子”,後來被胤禛和隆科多把“十”字改為“於”字,使遺詔變成了“傳位於四子”,而後入康熙的寢宮進一碗人參湯,聖祖駕崩,胤禛即位。一種說法是,雍正原名叫胤真,因聖祖遺詔傳位於胤禎(十四子允的原名),雍正將“禎”私自改為“禛”,出寢後宣佈,說自己就是“胤禛”,於是當了皇帝。

    或許是由於心中有鬼,他從封建迷信出發,擔心若和康熙葬在一起,會受到康熙的“報復”,因而把遠離東陵數百里的易縣天平峪,確定為自己的墓地。然而,這只不過是後人的一種傳說而已,並無實據。

    源自網路

  • 4 # 雜學

    雍正不隨父葬東陵的原因應該是自己的皇位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皇帝迷信,怕自己死後無法面對先皇,民間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就是他篡改康熙的遺詔,靠陰謀爬上帝位。

  • 5 # 司圖博行

    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它始建於清雍正八年(1730年),是清世宗雍正皇帝及其孝敬憲皇后、敦肅皇貴妃的合葬陵墓,也是清西陵諸陵墓中年代最早、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無論從歷史意義還是從平面格局,泰陵都是整個陵區無可爭議的核心所在。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現在的問題就是,按照成例,清軍入關後所選定的皇家帝陵是位於直隸遵化縣,順治及康熙兩位先帝均下葬於此,他們開創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昭穆之制”。什麼是“昭穆”呢?就是“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父子遞為昭穆,其左為昭,其右為穆,由此子隨父葬,代代相傳。然而僅僅到了雍正這第三代皇帝,原本規整的祖制就出現了例外,繼而“例外”變成“先例”,最終演化為另一個祖制。清帝的陵墓系統從此一分為二,各居東西。

    其實歷史沒那麼玄乎,不需要發掘野史,也犯不著長篇大論,幾百字就能說清原因。

    雍正帝最初確實沒想打破成例,誰也不想憑空自找麻煩是不是?然而沒有料到的困難出現了,原本選為陵址的遵化九鳳朝陽山有“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的明顯弊端。就好比你要建房,選址選好了,地質勘查後卻發現這裡並不適合,以現在的技術能力可以硬上,地基處理啊打樁啊什麼的,但是古代不行,要冒極大的風險,這可不是一般的建築,這是帝陵啊。穩妥壓倒一切。雍正帝也是講道理的人,於是接受了大臣的建議,中途廢棄這個選址,又派出十三弟怡親王允祥和福建總督高其倬在北京周邊重新選擇“萬年吉地”。經過數年的反覆比較,他們選中了易縣永寧山。關於選址的突然改變歷代眾說紛紜,有人分析是因為雍正篡位登基,心虛不敢與父相鄰,也有說來自雍正好大喜功的性格,另闢陵區以突出自己——當然這些都只是毫無根據的傳說罷了。真實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永寧山“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這是從風水的角度;”另一方面,“易州及遵化州地界與京師密邇,同居畿輔,並列神州,其地實未為遠。”——這是從古禮的角度。雍正帝自然對此非常滿意,由此也開啟了各代皇帝間隔分葬於東、西二陵的全新制度。

    此後兩百年間,嘉慶、道光、光緒相繼葬於清西陵,不過修正之後的“昭穆之制”也並未獲得由始至終的嚴格貫徹。咸豐帝本來在清西陵確定了陵址,卻最終變更在東陵龍泉峪。後來的同治帝由於慈禧太后的干預,亦未按祖制葬於清西陵。1915年,清西陵最後一座帝陵崇陵落成,此時清朝已經覆滅三年有餘了。

  • 6 # 老豬的碎碎念

    從雍正帝胤禛十幾年執政生涯看,他幾乎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上對國家社稷進行改革,如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攤丁入地,改土歸流,懲治貪汙平定邊陲,創立軍機處,推廣奏摺制度等。他在位所做出改革,比老爹康熙擔任61年皇帝所做的改革竟然還要多。下到黎民百姓相對康熙朝也大有改善,如廢除賤籍、酷刑並非常重視農業,他曾經說"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趨為工,則物之製造者必多,物多則售賣不易,必至壅滯而價賤,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於農,而並有害於工也"。

    再次對自己的皇帝工作更是苛刻至極。他每天批閱各省的奏摺每每都到深夜,就公佈的清宮秘檔看他每天休息的時間竟然不足4個小時。一年365,他工作364天,只有生日那天他才會休息一天而已。他在各省彙報奏摺中所回覆的硃批,竟然多達1000多萬字。核算一下,總共十幾年工作時間,寫了這麼多字,平均一天竟然多達七八千字,古代是用毛筆懸腕寫字的,這是什麼概念,所以雍正的這種勤政、財政上節省開支,不進行勞民的重大活動(如南巡)和治國業績等方面,在中國幾千年帝王裡面那都是勞模前三了。

    所以,從各個方面都能證明一個事兒,雍正胤禛絕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尤為在給自己選陵址這個大事上,更是完美到苛刻。

    事情經過大概描述是這樣的,最開始就是奔著清東陵選地的,而且選中了九鳳朝陽山這個地方準備營建,但是負責這事的雍正的老弟(十三爺胤祥)是他的忠實粉。上奏摺說這地還是不完美,有瑕疵,原話是“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這個瑕疵對於陵墓來說可是致命的,因為有砂石就證明不瓷實,會滲水(事後證明確實在清東陵的陵全都被水泡了)所以完美主義者胤禛領導果斷讓老弟另選其他好地,結果在東陵廢了半天勁也沒找到,後來就擴大了選擇範圍,只要是京津冀就ok,後來終於發現了易縣永寧山下,勘測後稱這裡是“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雍正知道這個喜訊後也非常高興,但苦於有點違背祖制,說白了就是需要個理論和輿論支援,老十三胤祥完美的搞定了這一切,發動那些有文化的群臣們翻閱古籍,從側門正面反面等各方面論證了在易縣選一切ok,符合倫理綱常。就這樣,雍正帝才“半推半就”的下令在永寧山動工修建泰陵,其實心裡樂開了花~不過事後證明,這事的正確性,如果當初不任性,埋在了清東陵,那後果便是被孫殿英盜墓了。

    另:老豬的回答一如既往的是圖文並茂,雍正的清西陵泰陵我親自探訪過,並拍攝了大量實地照片,我發一組給各位朋友們看看這個雍正口中的“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的萬年吉地,

    泰陵的建築歷時有八年。泰陵是清西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西陵陵園的核心部分。前後有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和一條寬達十多米、長五公里的神道,通貫陵區南北。神道兩側的石像生有石獸三對、文臣一對、武臣一對。泰陵石像生採用寫意的手法,以濃重粗大的線條,勾劃出人物和動物的形象,再用細如繡花的線刻,表現細節、花紋。體現了清代石雕藝術獨到的雕刻技法。

    泰陵主體建築自最南端的火焰牌樓開始,過一座五孔石拱橋,便開始了西陵最長的神路--2.5公里長的泰陵神路,沿神路往北至寶頂,依次排列著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大碑樓、七孔橋、望柱、石像生、龍鳳門、三路三孔橋、諡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東西班房、隆恩門、焚帛爐,東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和啞巴院、寶頂等建築。

  • 7 # 歸心谷

    雍正皇帝死後並沒有按著慣例埋入清東陵,而清東陵本是順治皇帝挑選的位置,康熙皇帝也埋在此。雍正的陵墓在清西陵,是雍正本人挑選的位置,可是為什麼雍正不和父親康熙埋在一起呢?難道是帝位不正不敢面對列祖列宗嗎?

    清東陵和清西陵在河北易縣,雖然是北京出發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但據說距離北京天安門的距離都是125公里,誤差極小,是堪輿學的精準,還是歷史的巧合, 無從得知。一般皇帝榮登大寶,便會集天下堪輿之士,先著手選一處藏風聚氣,背山面水的龍脈之地,修建恢弘的陵墓,以便昭示子孫,江山永固。

    《清實錄》裡記載,在1729年,雍正即位的第七個年頭,找到了易縣永寧山下這塊寶地,次年動工,歷時六年,泰陵建成。

    雍正皇帝是個標新立異,不畏人言的皇帝,大刀闊斧的改革,清除前朝的敗政,能打破子隨父葬制度擁有的也不是一般的魄力。縱觀清代,雍正也是個野史傳聞、疑案眾多的皇帝,篡位奪權,血滴子,呂四娘,小說裡的雍正帝生活的熱熱鬧鬧,撲朔迷離,真實的雍正帝勵精圖治,兢兢業業。閻崇年寫雍正兩大疑案,一是繼位,一是死亡。百姓們傳言,雍正皇帝因為篡位,沒臉見他爹,才另擇陵址,野史小說之言,權當一樂吧。

    雍正搬家了,給乾隆造成了點小麻煩,不過一個愛出門旅遊的折騰人,是輕易難不倒的。經過深思熟慮,乾隆巧妙的沿用了老祖宗“ 昭穆相建”的制度,只不過這次東陵為昭,西陵為穆。他規定,如果父陵在昭,子陵則在穆,以此類推,孫子陪著爺爺,總是沒錯的。儘管後來有幾個皇帝沒有遵循這個制度,比如道光,該去東陵最後還是跑來了西陵,那就是後話了。乾隆帝巧妙的化解了他老爹給留下的歷史遺留問題,又不違祖制,也盡了孝道,實在是政治家的智慧

  • 8 # 洗桐女史

    一個是當時堪陵的時候東陵附近吉壤九鳳朝陽土質不行,有滲水的情況,這點其實和清東陵被盜後,發現的出水情況比較吻合。

    除此以外還因為當時有挖到劉伯溫的讖語的石碑,但是這個就不好對外說了

  • 9 # 老神田

    清朝人關後的第一帝順治葬在了昌瑞山下,第二帝康熙也葬在了昌瑞山下,順理成章第三帝雍正也應該葬在昌瑞山下。可是事實表明,雍正帝並沒有葬在那裡,而是葬在了距昌瑞山600多里的易縣清西陵。這個問題也是200多年來人們一直很關心的問題,主要流傳下來了兩個說法:(1)怕報復說,200多年來野史盛傳雍正帝靠陰謀手段,害死了康熙帝,篡改了遺詔,奪得了皇位,同時殘酷地殺害了與他爭奪皇位和與他作對的眾弟兄。雍正帝頗有心計,他怕如果將自己的陵建在昌瑞山下,靠依康熙的景陵,人葬地宮以後沒臉面與康熙見面, 更主要的是怕康熙報復他,使他長期晝夜不寧,惶恐不安,因此必須要遠離景陵,遠離昌瑞山。在這種逃避思想的支配下,雍正才將自己的陵寢建在了遠離清東陵的易縣。

    (2)唯我獨尊說清朝人關以後,陵寢制度效仿明十三陵,許多陵寢都建在一起, 用一道風水牆把這些皇陵圍起來。其中最早建的、輩分最大的陵是主陵,位於最尊貴的位置。因為只有主陵才可以建石牌坊、大紅門、更衣殿。雍正帝是一位雄心勃勃的一代英主,從不想屈居人下。如果他的陵建在昌瑞山下,則只能屈居孝陵、景陵之下,上述建築均不能修建,這是他絕對不能忍受的。雍正帝只有另闢新的陵園,以自己的陵是主陵,獨尊一方,上述建築一應俱全了,所以雍正帝決定不在清東陵建陵。其實這兩種民間流傳下來的說法,在雍正帝為孝莊文皇后建完昭西陵之後不久,於雍正五年就開始為自己相度萬年吉地。他們首先在昌瑞山下的孝陵、景陵附近地方進行了反覆勘察。結果沒有一處盡善盡美的上吉佳壤,都不適合建陵。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擴大相度範圍,不久他們發現遵化城北約30裡的九鳳朝陽山是一處風水寶地。那裡北靠雄峻的五峰山,山上有蜿蜒起伏的萬里長城;山前地勢開闊,明堂寬敞,南方遠處以高大雄偉的龍山為朝山,左右有山丘夾護,眾水環流,氣勢宏大,誠為一處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雍正帝對這個地方很是滿意,於是決定將九鳳朝陽山確定為萬年吉地,緊接著營建陵寢的各種準備工作就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正當各種建築材料都已準備齊全,就等破土興工的關鍵時刻,雍正帝接到了一個奏摺,說是九鳳朝陽山吉地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此地不可用。這一情況引起了雍正帝的高度重視。萬年吉地的風水好壞,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帝運的長久、子孫的繁行,萬年吉地豈能有如此重大的弊病存在!

    雍正帝很快就做出了重要決斷:廢掉九鳳朝陽山吉地,重新相度萬年吉地。結果運到九鳳朝陽山的各種建築材料陸續被拉走。後來乾隆帝和道光帝在選擇萬年吉地時,都曾派人到九鳳朝陽山再度踏勘,但都未相中,可見雍正帝當年廢棄九鳳朝陽山並不是沒有道理,說明他是頗有眼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沒有基礎怎樣跳好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