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生的小蝦米

    猝死是人類最危險的疾病,其具有突發性、緊急性、嚴重性。

    突發性,猝死的發生有可能只是在1秒中的時間內。

    緊急性,猝死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8分鐘。

    嚴重性,猝死的生存率不足1%。

    提醒:5件事可能會有誘發猝死,若出現5種“異常”,趁早就醫!

    第1件:經常熬夜加班

    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加班,已成為現代工作上的“趨勢”。但長期熬夜會導致睡眠不足,易引起心律失常,增加心臟負擔。

    同時,精神過度緊張,會使血液中兒茶酚胺持續增高,已發區域性血管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很容易引發心源性猝死。

    第2件:長時間久坐

    現代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為了謀生活,因工作原因經常一坐就是一天,很少喝水、很少運動,長時間久坐會導致體內新陳代謝降低,影響脂肪代謝,還會促使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臟猝死的風險。

    第3件:情緒過度激動

    情緒過度激動也會增加猝死的發生,如抑鬱、狂喜、過度興奮、驚懼等。

    人處於情緒過度激動時,心跳速率較快,血壓容易升高,易引起心律失常。

    而大約80%的猝死患者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

    第4件:用力解大便

    生活中,真的不缺少猝死在廁所的人,這類人在解大便時,突然用力,容易使血壓迅速升高,心臟承受的壓力增大。這時,血壓不穩定,血管內斑塊活動性增強,易脫落,從而引發猝死。

    多發生在老年人、高血壓患者、患有心臟病史的人。

    第5件:大量吸菸、飲酒

    吸菸,對心臟的損害是長期且頑固的,吸菸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倍。

    吸菸會促使動脈血管內皮受損,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隨時間積累,會導致動脈血管狹窄,增加猝死的可能。

    飲酒對身體也是“弊大於利”,會加快人的心率、使血壓升高。長期酗酒的人,會破壞心肌,久而久之,會導致心臟衰竭。

    出現5個訊號,要小心了,必要時,馬上撥打120就診。

    一:不穩定的心絞痛

    心絞痛的特徵,主要為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

    不穩定心絞痛,應當與急性心肌梗死等同對待,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以前沒有,新發生的心絞痛;以前心絞痛比較穩定,但近一個月來胸痛性質、發作頻度、持續時間、緩解方式等在加重;靜息時(沒受刺激的狀態)發作心絞痛;夜間發作心絞痛;支架或搭橋術後,心絞痛又發作;

    二: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以前就偶爾有胸悶的症狀,近期症狀變得更加頻繁,說明以前尚屬穩定的斑塊目前出現了小的破損,並且隨時都會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遇到這種情況,應儘快到醫院就診,並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三: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

    四: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見的原因包括竇房結疾病、房室傳導阻滯、迷走神經張力過高等。

    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因此,出現不明原因暈厥後應非常警惕,儘快查明原因,預防下一次暈厥甚至猝死的發生。

    五:眼前發黑、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房顫的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高於普通人群數倍。

    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及時就診。做到早期識別,往往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

    預防猝死,做好“五個字"

    補: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體內參與脂肪代謝,糖代謝等,經常食用還有助於清除血液垃圾,增強血管彈性,能預防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還能降低血脂。

    秋蘇籽油是富含α-亞麻酸最多的一種植物油,其含量高達67%左右,是橄欖油中含量的80倍,是核桃油中含量的6倍。

    α-亞麻酸是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前體。心臟偏愛omega-3脂肪酸,而大量實驗證明,飲食中omega-3脂肪酸攝入過少、omega-6攝入脂肪酸過多,兩者失衡是誘發、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天將秋蘇籽油與酸奶一起攪拌後食用,增加攝入α-亞麻酸,可以顯著地改變血脂狀態,減少血液垃圾在血液及血管壁上的殘留,起到平衡脂肪酸攝入,預防猝死的發生。

    動:適量運動

    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增強自身免疫力,還能增強心臟功能。但是鍛鍊時要注意了,切記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長期做劇烈的運動會導致心臟跳動過快,影響體育鍛煉帶來的潛在的心臟健康益處。

    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預防冠心病的效果。

    每次散步我們40-45分鐘最合適。當然,對於一些年齡大的人或有慢性疾病患者,運動時間可以相應縮短。

    吃:少吃這些食物

    紅肉:顧名思義是紅色的肉,包括豬肉、羊肉、牛肉等哺乳動物的肉。如果大量攝入紅肉,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可導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加工食物和醃菜: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鹽以及食品新增劑,攝入過多的食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油炸食品:油炸食物裡面包含聞很多的自由基,且含有大量的血脂和膽固醇,長時間食用會導致心血管的病變,肝臟將嚴重受損,增大心腦血管的負擔。

    按:常按這幾個穴位

    郄門穴:在腕橫紋上5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常按郄門穴可以寧心理氣、寬胸止血,對心臟有好處。

    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撓則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

    常按內關穴有治療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等功效。

    查:定期做檢查

    我們在注意上面提到的訊號以外,還要定期做心臟檢查。心臟身體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心臟出了問題,則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甚至死亡。

  • 2 # 養生概論

    “大夫,我會不會猝死?”

    這是任何一個有心臟症狀的患者喜歡問或者擔心的問題。“猝死”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是的確每天都有人因為心臟的問題而失去了生命。中國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因為心臟病而死掉,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大腕明星、高官顯貴,都有太多猝死的案例。

    那麼,到底什麼是“猝死”?哪些人容易猝死?如何預防猝死?哪些人不必擔心猝死?下面我就一一道來。

    首先,“猝死”是指突然發生的死亡,之前沒有任何先兆或者預兆(或者有病,但是沒有去看醫生,自己也沒重視),突然發生了心臟驟停,搶救無效而死亡。對於那些曾經有過明確診斷的心臟病,比如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等,因病情惡化導致死亡的,嚴格上講不能算作“猝死”。

    然後,我們說說哪些人容易發生猝死。

    第一類人:生活習慣不好、對自己身體不愛惜的人。這類人以年輕人為主,他們覺得自己年輕,身體棒,經常熬夜、抽菸、喝酒、靠咖啡提神、打遊戲、泡夜店,幾乎過著醉生夢死一樣的生活,時間久了,身體透支,對心臟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突然有一天,心臟罷工了。這在網際網路行業最常見,很多年輕的猝死者都屬於這一類。

    第二類人: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顧及自己身體的人。這類人以青壯年為主,他們是公司的骨幹精英,家庭的經濟支柱,他們必須透過努力工作來維持公司和家庭的正常運轉,常常加班加點到深夜,有很多人把工作帶到家裡,沒有工作和非工作時間的區別,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工作為主,幾乎沒有任何時間去好好的看看醫生,做做體檢。有些小的或者輕微的症狀,自己忍忍就過去了。時間久了,積勞成疾,一旦發病,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第三類人:平時有病、就不看醫生的人。這類人以中老年人為主,他們有自己的主見,並不相信或者理解現代醫學,覺得藥物副作用大,甚至有毒,血壓高了,血糖高了,血脂高了,統統不吃藥,靠保健品或者食物來調理,甚至去找江湖騙子弄點“神藥”吃吃。最後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接下來,我們說說如何預防猝死。

    知道了哪些人容易發生猝死,預防也就容易了。

    第一,要愛惜和重視自己的身體,絕不能因為年輕有資本而糟蹋自己身體,人的身體調節能力很強,很多有害的刺激不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會產生不可逆的損害,一旦出現了症狀,說明已經造成了實質上的損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養身體要靠平時,不能臨時抱佛腳。

    第二,小病早治,切勿耽擱。有些患者很討厭去醫院,有些小病喜歡忍著,不到忍受不了不去醫院,最後造成了無法救治的程度。其實大病都是由小病發展過來的,小病容易治、花錢少、時間短,千萬別等嚴重了才去。這些所謂的小病其實危害蠻大的,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

    第三,你的身邊一定要有一位醫生朋友,或者你可以僱傭一位家庭醫生,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就趕緊問一問,得到專業的指導,把小病治好,把大病扼殺在萌芽狀態。

    最後,我們說說哪些人不必擔心猝死。

    這類人絕不是真的猝死高危人群,他們對自己的健康過度關注,往往存在以下情況—心悸、不典型胸痛、肌橋、早搏、竇速、心律不齊、頸動脈斑塊---到醫院檢查,又沒有嚴重的問題,醫生沒有給他們很詳細的解釋,他們就再百度一下,再聽聽什麼堂,跟自己的病一聯絡,開始緊張、焦慮甚至抑鬱了。於是,開始整天擔心猝死,最後,人雖然沒有猝死,但是精神垮掉了。

    “猝死”雖然可怕,但是可防可控;真正猝死的高危人群是對自己健康不重視的人;那些整天擔心猝死的人絕不是猝死的高危人群。

  • 3 # 大海和雲

    說起這個猝死的確使人害怕,一般死者都是三十多歲,活踹靈跳的一下子就沒有了。上次一個做生意的老闆也只三十多歲,到常德進貨,早上八點頭痛送到醫院就斷氣了,我認識她,在生前她非常忙,對撈錢非常感興趣,她總是對我說某某去年撈了幾十萬,今天又撈了幾十萬,生了病也不上大醫院,就在私人醫療所打吊針,二八的醫生對她說,你某某東西都不能吃,所以她下面連油也不要,超體力的工作,喝水少,飯也吃得少,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又離婚老筋也沒休息,個子又小,體力不行最後就摔死了,好痛心啊,其是猝死是可以預防的,年青不熬夜,早上起床喝一大杯水,促進血液流通,早上吃一餐有營養的飯,中午記得吃中飯,晚上八點後就不吃東西了,十點後就休息,一天多喝幾斤水,少喝酒,少吃煙,檳榔就不要吃了,還要少參加賭博活動,以兔輸贏超遠引起頭腦波動,碰事不要激動或失落,保持平衡的心態,萬事要慎重,有病上醫院不要延遲,思想要樂觀放鬆,注意休息,自己做好了也能長命百歲。

  • 4 # 太陽傘160861939

    寒冬臘月也是猝死的誘因,對心,腦血管疾病是相當危險,故自病自己知道,藥物處於戒備狀態,尤其喜歡晨練的老人,應延時出去鍛鍊。

  • 5 # 包頭健康

    主要有下面幾件事容易誘發猝死。

    1,精神壓力大,人們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煩躁,驚恐,憤怒,大喜,大悲,情緒不穩定,好激動,而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加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腦血管缺血,缺氧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猝死。

    2,生活不規律,不能早睡早起,經常熬夜,睡眠不足,而造成內分泌紊亂,使人的激素調節和免疫調節失調,而誘發很多疾病發生,導致猝死。

    3,一些劇烈的運動和一些過重的體力勞動,會使身體過度疲勞,導致運動量超過了身體的承受能力,容易引發心源性猝死。

    4,久坐猝死,主要是由於長時間的坐著,始終保持同一個姿勢,這樣會使下肢活動減少,肌肉收縮也會相應減少,下肢的血液流勁的速度越來越慢,就會形成靜脈栓塞,形成血栓。血栓如果隨著血液移動到肺動脈,就會發生肺栓塞,嚴重的會導致猝死。

    5,長期吸菸會導致猝死,主要是香菸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會損傷我們的血管,引發多種腦部疾病,會減低迴圈腦部的氧氣和血液,致使腦部血管出血及堵塞,導致中風,嚴重的會發生猝死。

    6,過量喝酒不但會損傷我們的肝臟,也會使血壓急速升高,非常容易引發腦中風,嚴重的也會發生猝死。

    7,長時間的暴飲暴食會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從而容易導致高脂血症引起冠心病等很多疾病。時間長了會增加心腦血管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發生猝死。

    8,老人便秘時,人體就會用力排便,此時人體的冠狀動脈以及腦血流受壓會發生改變,出現血壓升高,會使老年人容易暈倒,造成猝死。

    9,如果我們洗澡時水過熱,或運動後洗冷水澡,都會使血管發生急劇變化,而容易導致猝死。

  • 6 # 潘若豹

    如今,猝死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人佔較大比例。我個人覺得有下面幾方面原因:一是自身素質差,肥胖,血脂稠,血壓高,家庭遺傳基因等;二是工作繁忙,熬夜,看手機,打電腦等;三是不經常鍛鍊身體;四是吃喝方面,吃高蛋白的物質,愛喝酒,愛喝飲料;五是不常檢查身體狀況。

  • 7 # 繁花似錦Hfh

    猝死是人類最嚴重的疾病,猝死是指平常身體健康或看似健康,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突然死亡。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猝死的人越來越多。

    造成猝死的原因很多:有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家族中發生過,那麼會比其他的人發生猝死的機率高;常期熬夜,失眠會導致心律不齊,心腦供血不足;經常大便乾結,排便困難用力過度使血壓迅速升高,心臟承受壓力劇增;不運動(久坐不動)導致人體內新陳代謝改變,影響脂肪代謝,血液中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血粘稠度升高,血流緩慢,形成血拴;三高人群;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史的人群;三高人群;經常過量飲酒會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久而久之導致心臟衰竭;長期抑鬱,心情煩躁,夜晚睡眠質量差,心臟得不到休息,血壓和心率就會升高;暴飲暴食,胃腸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 流入心,腦血管的血液就會大大減少,導致心腦血管供血不足;長期吃得過鹹過甜,食用食鹽過多,可導致高血壓,同時使血漿膽固醇升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劇烈運動時等。這些都是導致猝死的罪魁禍首。

    為了我們健康的活著,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時飲食要清淡,均衡營養。保證充足睡眠,堅持體育鍛煉。有相關家族疾病的人群,一旦發現胸部不適如:胸悶,心慌等,要立即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以防悲劇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任何事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但再努力也許無法感動別人,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