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史宇記
-
2 # 太史員外郎
作為花木蘭的故鄉人,河南虞城。下面我仔細談談巾幗英雄花木蘭如何隱藏身份以及所取得成功?
一:花木蘭女扮男裝,雌雄難辨
花木蘭是如何隱瞞她女性身份的?竟讓和她“同行十二年”的戰友,都不知道她是女兒身?
首先她在軍營中穿的當然是鎧甲,鎧甲把她的性別特徵給蓋住了,外人可能很難看出來。
其次,花木蘭是騎兵,作為騎兵人數較少,訓練也是很少和戰友們接觸的,至少沒有步兵那樣的零距離!還有一些騎兵為了方便是選擇在馬上小便,北魏時期,胡服南傳,當時流行穿開襠褲,因此在上廁所之事上,花木蘭也能夠瞞過其他人的!
再有古代鮮卑族的戰士們是不經常洗澡的,因為他們信奉身上的血腥味越重,也就越能夠震嚇住敵人,因為花木蘭生理特徵也能夠被遮掩住!
最後“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將軍們身經百戰,能夠活回來的又有幾個?或許有人知道花木蘭的身份後,也不幸戰死!最終花木蘭平安回到家中!
二:巾幗英雄,流傳千古
花木蘭的成就主要得益於《木蘭詩》流傳的結果。在這敘事詩中,生動地描繪出少女木蘭替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而歸的傳奇故事,也成功地塑造了“木蘭”忠孝雙全、機智勇敢、不慕榮利的巾幗英雄形象。
千百年來,人們源於對木蘭的深切愛戴,歷朝歷代賦詩吟詠、撰文立傳、來讚美花木蘭,也因此成就了花木蘭。
-
3 # 朗照千江月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都是滴水穿石的努力,都是不捨的堅持。
花木蘭作為一個女性,她最後能夠取得成功,比一般的男人要付出很多,而花木蘭也沒有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描繪的那麼浪漫,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花木蘭是如何在男人堆中取得偉大成就的。
其一,木蘭有著堅定的獲取成功的意志。我們知道,封建社會女子都是大門不邁,二門不出的,而木蘭不在意這些,她心裡想的只有自己的家人。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說的就是木蘭的家庭狀況,在這種狀況下,木蘭只能替父從軍。
他不願意看自己年邁的父親前去征戰,所以他只能以女兒身上戰場。要知道,當時的情況是“不聞機杼聲,但聞女嘆息。”這句話就深刻的說明了女性對戰爭的痛恨,可是木蘭呢,她毅然決然的奔赴戰場,所以上戰場的木蘭,從開始就註定她的成功了,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其二,不懼怕戰場上的險惡環境,敢和男士兵一起風餐露宿。戰爭是讓女人離開的,可是木蘭主動替父從軍,這就說明了木蘭根本不懼怕險惡的戰爭環境。
木蘭去打仗的地方,經常是深入漠北的,漠北的太陽很毒辣,而且冬日的時候寒風和雨雪摧殘,這些都不是一個女孩應該承受的,可是,木蘭去了。
木蘭戰勝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難,不斷的進取,不斷的殺敵,難怪木蘭辭中這也說木蘭:“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這樣一個女子,不但有堅強的決心,而且不懼怕任何困難,所以要取得一定的成績也似乎是必然的。千百年來,木蘭都被看成傳奇女子,她和穆桂英一樣,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傑出的女性。
-
4 # 漫談世紀風雲
關於花木蘭的事蹟,如題所問,筆者也一直認為存在著諸多疑點。
第一歷史上究竟有沒有花木蘭這個人。千百年來,花木蘭有故事,一直是以傳說的形式在民間廣為流傳。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一首民間詩歌《木蘭辭》中,該詩以敘事的形式,講述了花木蘭替父出征的故事。但是並沒有史料記載這首詩歌的作者是誰,只是最早被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
第二花木蘭真到姓花嗎。據現有資料顯示,花木蘭本不姓花 ,其真是的姓氏,是姓魏,元朝的時候曾經有《孝烈將軍祠像辯正記》的文獻裡有記載,稱木蘭是將軍,是一個孝義剛烈的女子,並且給出了木蘭姓魏結論,而且著名木蘭是安徽亳縣人。但是這些也都算不上正史所載。
第三就算曆史上真的有花木蘭此人,她的相關事蹟,又是一個最大的疑點。在古代替父從軍的事蹟比比皆是,可是偏偏木蘭她本是女兒身。要知道在古代行軍打仗,軍中是絕對不有女眷的,即使花木蘭透過化妝或者是易容,暫時通過了重重關卡 ,但是到了真的軍中又該怎樣生活呢。軍中士兵休息都是大通鋪,難道她會一直不脫衣服睡覺嗎,還有洗澡的問題,以及大小便的問題,這些方面在短時間內可以瞞得過別人,但是幾年十幾年的時間,一點都沒露出馬腳,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把花木蘭事蹟寫成這樣的未免有一些誇張。
在這裡我們大膽的做一個假設,如果花木蘭她不是個女孩,而是個翩翩少年郎。那麼花木蘭的事蹟還會像原版那樣流傳千載嗎?答案很顯然,是不可能的。那我們可不可以這麼假象一下,也許歷史上真的有花木蘭其人 ,也真的有過替父從軍 的事蹟,但是作者為了把花木蘭這個人物刻畫更加深刻,使其事蹟廣為流傳,而故意把花木蘭的性別寫成立女兒身
第四花木蘭的武藝從哪裡學來的。傳說花木蘭武藝出眾,在軍中屢立戰功,相傳她從小和父親學習武藝,而她的父親一個叫花弧的北魏年間的一個後備役軍官,那問題來了,既然前面提到花木蘭本不姓花而是姓魏。那麼她這個叫花弧的父親怎麼能成立呢。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總而言之,花木蘭的事蹟雖然流傳度很廣,自古以來,就很多的文學版本,對她的事蹟大加讚揚。就連國外的影視界也把她的事蹟搬上來銀幕。不管歷史上是不是真的有沒有花木蘭這個人,花木蘭這種替父從軍精神是值得我們廣為傳頌的。
-
5 # 歷史不舊
北朝民歌《木蘭詩》說到,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從而引出了一個成語“撲朔迷離”。於是有人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這樣說是錯誤的。這裡是互文,意思是雄兔雌兔同時跳躍,腳步錯亂,眼神迷離,是不能從外形和動作上分出雌雄,恰如木蘭從軍,衣著裝扮和軍事行動是辨別不出男女的。花木蘭,名木蘭,西漢譙城東魏村人。自小受父親影響,秉承父志,武藝高強,劍術更是超群,在替父從徵後的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奮勇殺敵,屢立戰功,令人驚奇的是親蜜無間的戰友無人知其是女子身份,當然不是眼瞎,而與當時的時事環境和花木蘭的謹慎有關。
至於姓有多種說法,姓花是因為明代文學家徐文長將《木蘭詩》改成了戲劇《雌木蘭替父從軍》。由於戲劇將一個柔弱女子替父出征的孝道,普通女子的樸實,戰場上的勇敢,以及不被人所知女子身份的神秘轟動一時,按今天的說法就是賣好又賣座。在劇中自稱姓花,其父花弧,所以從那以後木蘭開始確認姓花,說明當時世人對這部戲非常認可的,也同時表達了對木蘭的喜愛和對木蘭精神的讚揚。清代提及這花姓是徐文長杜撰的。那麼花木蘭是如何做到十幾年無人知道其女子身份的呢?畢竟女人習性大異於男子,總有端倪可查,戰場中的男兒雖然豪邁,但不可能都是睜眼瞎。
當時中原正處於南北朝對峙時期,北魏則面臨著另一支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侵襲,戰亂不斷。柔然和北魏、南朝長期處於並立狀態。而花木蘭代表的是鮮卑族的北魏勢力,可不是代表中原政權抗擊遊牧民族。由於遊牧民族的特性,做為輕騎兵,行使偵察、探路、抓獲俘虜的的職責,常常是夜不解甲而歇,自然花木蘭初期很容易隱藏身份。戰爭時期,梳妝打扮自然不可能的事,而遊牧民族的少洗澡的習慣也使花木蘭很容易過關,大家都臭氣烘烘的,誰還去管身子乾不乾淨,明天還有命在就是不錯的事情。
由於盔甲保護了重要部位,戰鬥中受傷也是小傷,隨便治療一下,加上花木蘭年青體壯,擁有鮮卑族的體質,自愈能力極強,自然因為受傷而露餡的危機也解除了。當然,花木蘭自身也做夠了自身防護,比如古女人束胸之類的方法,不與軍士單獨相處,不飲酒,儘量不御甲之類的措施。
遊牧民族身材本就壯實,聲音較嘶啞,加上盔甲的掩飾,外形也難分辨出來。戰場的殘酷性,很多軍士夜裡雙目一閉就睡,一睜眼就上馬開戰,也沒有太多精力去了解一個人,何況戰場出現女人本就是不可思議的事,誰也不會朝這上面想。外在和內在原因都不足以讓花木蘭暴露,所以才有了十幾年戰爭,無人辨我是雌雄的故事,也讓我們知道了歷史上有一個孝道、勇敢的巾幗英雄——花木蘭!
-
6 # 經常用了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說的就是木蘭的家庭狀況,在這種狀況下,他不願意看自己年邁的父親前去征戰,所以他只能以女兒身上戰場。要知道,當時的情況是“不聞機杼聲,但聞女嘆息。”這句話就深刻的說明了女性對戰爭的痛恨,可是木蘭呢,她毅然決然的奔赴戰場,所以上戰場的木蘭,從開始就註定她的成功了,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木蘭戰勝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難,不斷的進取,不斷的殺敵,難怪木蘭辭中這也說木蘭:“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千百年來,木蘭都被看成傳奇女子,她和穆桂英一樣,都是中國歷史上巾幗英雄。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的父親是個資深軍人,讓她從小練就了一身不錯的功夫。而且長得應該像扮演木蘭的趙薇一樣,身材魁梧,大臉盤。常年在草原生活,風吹日曬面板偏黑。這些,也正是她能男扮女裝順利混入軍營的有利條件,根據木蘭辭中描述,花木蘭應該是騎兵,騎兵很多時候都是在馬上睡覺的。還有人推測,花木蘭從軍後乾的是騎兵中的偵察兵,偵察兵經常是脫離大部隊獨自行動的,所以更有利於隱藏。花木蘭憑著軍功步步高昇,成為中層軍官就可享受單人間了,加上之前的經驗,這下就更沒問題了。
-
7 # 小飛飛的木葉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解答。
1、作為女人的花木蘭如何在男人堆裡生存?
因為花木蘭是去替父從軍,也可以說去當義務兵。和現在一樣,南北朝時期,適齡青年服兵役也是義務,所以花木蘭就只能代替父親去了。
那麼問題來了,那時候打仗都是男人的事情,你一女人瞎湊什麼熱鬧呢。你想去當兵人家還不一定要你呢,於是啊,花木蘭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男扮女裝替父從軍。但是,你一黃花大閨女,你是怎麼瞞過那麼檢查從而順利進入部隊的呢?
其實那時候當兵沒有這麼嚴格的體檢和政審,就是大概看一下你有沒有殘疾,然後簡單登記一下就好。所以呢,花木蘭就順順利利的透過檢查進入部隊了。
在男人堆裡花木蘭有時如何生活而不被發現的呢?據說花木蘭天生嗓音沙啞,所以從聲音上是分不出來的。其次,那時候的人們不像現在這樣洗澡方便,所以就沒有洗澡的習慣,既然不洗澡那就不容易被發現了,而且古代還有那種束胸裝,木蘭要是再把胸給束起來,那就更不容易被發現了。至於平常上陣殺敵之類,木蘭從小習武,更是不輸給男人。這也是木蘭能一直在男人堆裡生存下去的原因吧。
2、花木蘭如何取得的輝煌成就?
花木蘭所處時代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花木蘭是處在南北朝時期,參與了北魏對中原的作戰,另一種說法是花木蘭是隋恭帝時候的人,參與了隋朝對柔然的戰爭。
關於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我們暫且不談,但不可否認的是,從現在的角度看,女性確實在某些方面比男性更加細心,因此現代的軍隊基本上都有女性的身影。由此不難猜測,花木蘭很有可能在全是男人的軍隊裡發揮了女性獨有的優勢,或許是她善於觀察心細如髮的特點,亦或許是她武藝高強有勇有謀的能力,總之她的這些突出能力肯定被上級領導發現了。上級也注重培養這個“像女人一樣心細”計程車兵,因此花木蘭才能在軍中脫穎而出,戰爭結束後還被授予尚書郎這一官職。
-
8 # 影之初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她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
一說花木蘭(412-502)是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時值太武皇帝時期(424——452年)。
當時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裡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
9 # 庭下靈
花木蘭這個真的是很厲害,在軍營中和一般大老爺們天天混在一起居然沒被發現,這一點真的很難想明白。
有人說是鎧甲幫她擋住了女性的生理特徵,還有人說她是騎兵,在馬背上可以解決很多事情,但是仔細想想,這些又都不是可靠的,鎧甲在作戰時能擋住胸部,但是臉呢?難道士兵不和其他人說話交流嗎?木蘭終究是個女人,她說話的聲音怎麼著也和男兵不一樣吧,而且她的模樣,應該會很好認出來,女扮男裝很好認出來。
花木蘭有的說是北魏人,有的說是隋朝人,當時應該是府兵制,戰時是士兵,無戰時是農民,我自己猜想,很能木蘭是在一次時間比較短的戰役中隱藏起來的,如果她征戰12年不回家,那不被發現真的很難解釋了,所以她可能參加了幾次時間比較短的戰鬥,應該是被軍隊的將領發現了,要不然她的事蹟不會流傳啊,可能後世又把她的事蹟在某方面給誇大了。
當然,我個人其實也沒找到讓自己十分信服的理由,全是猜測,這其實是個很好的問題,歷史上確實有很多難解的迷題,也有很多女性參軍的事例,真的值得敬佩
回覆列表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她當時未出嫁,年齡應該在15歲左右。是不是少數民族不得而知,因為史書說她是河南人。但是她生長的地方肯定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加上她老爹是個資深軍人,讓她從小練就了一身不錯的功夫。而且長得應該像扮演木蘭的趙薇一樣,身材魁梧,大臉盤。常年在草原生活,風吹日曬面板偏黑。這些,也正是她能男扮女裝順利混入軍營的有利條件。
到了軍營,因為穿著帶盔甲的戰服,加上她刻意隱瞞,沒有人注意到跟他們同吃同睡的花木蘭是個女人。而且,當時南朝的社會風氣就是喜好小白臉,整個社會流行陰柔的審美觀,很多男人是娘娘腔。北朝一直崇拜南朝的正統文化,也有這種審美觀流行。這樣為花木蘭的偽裝起到很好的保護。加上天天行軍打仗,能不死在戰場就是燒高香,誰還有心思研究旁邊的人是男是女。
另外,根據木蘭辭中描述,花木蘭應該是騎兵,騎兵很多時候都是在馬上睡覺的。還有人推測,花木蘭從軍後乾的是騎兵中的偵察兵,偵察兵經常是脫離大部隊獨自行動的,所以更有利於隱藏。
很多人感興趣去的應該是她每月的例假怎麼辦?這個應該也不成問題,天天行軍打仗哪能不見血。再說,天天營養不良加上高負荷運動,說不定花木蘭早就閉經了。
再後來,花木蘭憑著軍功步步高昇,成為中層軍官就可享受單人間了,加上之前的經驗,這下就更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