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石書藝
-
2 # 李行子
初學行書,學臨《聖教序》,是必須的。臨學《聖教序》不得其筆法,兩年三年,甚至五到十年的時間不會有很大的收穫。要想在一年左右,甚至幾個月內,事半功倍,見效明顯,達到以假亂真之目的,必須帶著書法的筆法和書法的漢字結體法則,去學習臨寫《聖教序》,並能閒熟地運用到學習《聖教序》碑帖中去,尋其道,得其法,為出《聖教序》帖創作書法作品,打下書法法度的基礎。
-
3 # 慕容長樂
不管是初學還是老書家,如果學習行書,巜聖教序》應該貫穿於我們的整個學書過程。
一、“取法乎上”,魏晉時期作為中國書法的第一汪源頭活水,是我們學書人取法的第一選擇。歷史發展到今天,魏晉書法早已經是書法史上的巔峰,至今仍讓我們的後人頂禮膜拜,而王羲之做為“書聖”,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尤其是行草書方面成就最為突出,況且“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也是出自老王之手,因此學王義之的字是首選。
二、王羲之的真跡到現在為止一件也沒有找到,《聖教序》是流傳下來的王字最多的一塊碑,裡面集中了王羲之書法中的經典範字,給我們學書人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從中既能窺到王羲之的筆法、字法,還能學到他的章法。所以不管你是初學還是老書家,《聖教序》終其一生都可以臨寫。
-
4 # 行者書法
初學行書,到底該不該臨寫聖教序?首先,你得有楷書基礎,掌握了楷書後,學習行書就容易多了,行書以聖教序入門是很好的,因為這是懷仁花了二十多年集王羲之的字,可見他的重要。他的風格瘦挺、骨力勁建,每個字都有氣勢,筆力勁挺,從古至今學習聖教序的人都得益於此,古人米芾、趙孟頫、王鐸等書家都得益於聖教序。聖教序寫好了再臨蘭亭序或者其他行書就容易了,古人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而聖教序正是字法章法神采飛揚,越寫越愛,如果你見了碑文刻字,更是被王羲之的字以及當時刻工的精湛技藝所折服,字字珠璣字字有力字字有神。學習聖教序不要貪多,可以每天精練幾個字就可以了,日積月累,只要天天堅持臨帖,找出規律,多思多悟,你會有很大進步的,間斷性練習或者見異思遷都沒有用,堅持下去才是王道。
-
5 # 翰墨書道
從顏真卿的行書入門更合適一些,因為如《祭侄文稿》有墨跡本傳世,最能夠彌補集字書法所帶來的不足。包括《集王聖教序》因是碑刻本所缺乏的墨法筆韻。實際上也還有一個善學與不善學的問題,如王鐸臨摹的《集王聖教序》,就可以看出,沒有那種因碑刻和集字作品帶來的弊病問題。
這也是許多書法家認為初學行書不易從《集王聖教序》入門的原因之一。
從取法乎上的原則來看出墨跡本行書入門最好,如《蘭亭序》和《祭侄文稿》等。如米芾的書法也非常老道,但由於用筆技法的刷字法和結構佈勢過於跌宕起伏,同樣不適合初學入門。
其實如果確實喜歡《集王聖教序》,由此入門,也不是不可以。我們完全可以透過臨摹其它書法家的行書作品來糾偏。
學習書法往往有一個初博後約的過程,在“約”的階段,往往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所需制定階段性的臨摹學習,透過臨摹學習不同書法家風格和點畫線條的造型已經結構章法、字形能夠極大豐富自己的書法在書法藝術上的內涵或境界。
俗話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如果我們知道箇中優點缺點,做到心中有數,注意棄其糟粕,也沒有什麼。
-
6 # 豫M快樂王
行書是最適合日常書寫的一種字型,比楷書的書寫速度要快,比草書要工整更易辨認,而且字形流暢飄逸,實屬日常書寫必備字型。但是其實也有缺點,沒有楷書那麼對字形以及控筆那麼嚴格要求,同時也沒有草書那麼奔放表達自我,屬於中間的一種字型。但是呢,誰讓它方便呢,所以我基本上都是推薦初學者先學行書的字形,再去學習楷書的控筆以及間架結構,同時如果想要有所表達自我就去學習草書。
首先說一下行書的一些注意事項,同時也適用於楷書
1.選筆不用太糾結,字寫得好不好看主要還是和寫的那隻手有關,和筆沒有特別大的關係,但是要我推薦筆的話我覺得鋼筆還有正常的水性筆都可以像英雄616,329(我的日常使用鋼筆)還有一些金筆(有錢就去買),不推薦鉛筆,長刀研以及秀麗筆來練字。
2.如果是用鋼筆,我推薦直接買一瓶派克的墨水(非碳素)大概三四十塊錢,非常好用,基本上買一瓶夠用好久好久了。
3.關於紙張,我買過很多那種練字的格子本子,可以使用,但是那種格子本子適合出水量大和筆尖較粗的筆來寫,用我的329根本寫不了。還可以直接用a4紙或者其他白紙就行,只要不洇墨一切都好說。
4.關於輔助工具,像一些軟軟的墊板之類的,我覺得可以用,但是不要過於依賴就行。
5.關於字帖的選擇,我建議是你喜歡誰的就買誰的,我反正是直接推薦田英章的硬筆行書字帖。
6.關於審美以及江湖體的問題,我建議首先提高自己的審美,練行書的過程中肯定有人會說你的是江湖體或者什麼的,沒必要理他,練好自己的就行。
-
7 # 使用者4267413658051
臨貼是學習書法的基礎,識帖,臨帖,背貼是學習書法的過程,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持之以恆又有悟性,方能寫出一手好字來。
-
8 # 張紅心
想學習行書?想必你楷書一定練的不錯了,點劃撇捺豎釣等筆法也相當熟練了,這是你臨帖的效果。聖教序是書聖的行書字帖,所以想寫行書體字也必須臨寫,如同小孩走路,楷書是會站了而且站的相當穩,自然而然就想走起來,行書字帖就是教你怎麼走,走的美不摔跤。不走彎路!所以建議好好習練!
-
9 # 老馬書法
從理論上來說,是要臨的,因為晉人的取法造勢已登峰造極。不過聖教序和蘭亭個人認為多少還是有點區別的,聖教序因為是集字作品,在筆意連續和氣息方面對於初學行書的人來說是不容易把握的。蘭亭集序細節上更豐富多彩,當然難度係數更大。總的來說學書法取法晉人是最高境界。
-
10 # 雲蓋棟
農民伯伯認為,無論學什麼字型。一定要把基礎打紮實。一筆一畫的正楷學好了。然後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再看先學那種行書。只有這樣循序漸進,才能有理想的結果。
-
11 # 我的時代wdsd
當然應該了,初中再不臨摹最好的書法,以後連線觸最優秀的書法文化的機會和氛圍都沒有了,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書法家,但普及書法知識文化卻是有必要,起碼分得清寫的什麼叫好什麼叫爛。年少時,記性好,有時間接受薰陶,成年了誰還有心情有時間?
-
12 # 咪來來
完全可以,只要持之以恆!練習書法就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多看,多琢磨,勤練習,練行書要注意字的架構比例,筆劃走勢,還要注意章法佈局。書法好不好看,字型架構合適與整篇章法佈局同樣重要!
-
13 # 糖豆書法學寫字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稱《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早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後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製成碑文,稱《唐集右軍聖教序並記》,或《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因碑首橫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聖教序》。集王聖教序碑刻立於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高三五零、寬一零八、厚二十八釐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
此碑為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侶建立。文林郎諸葛神力勒石,武騎尉朱靜藏鐫字。行書,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額刻七佛像。碑原在陝西西安弘福寺,後移西安碑林。集王聖教序記,較雁塔褚遂良正書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皇太子箋答、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懷仁集王羲之書,歷廿五年乃成。
《聖教序》雖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為拼接組合而成。但因懷仁功力精鑿,又是謹慎從事,終能各盡其勢,完好地再現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特徵,用明人王世貞的話來說,是“備盡八法之妙”,成為王字的一個大寶庫。此碑於宋以後中斷,傳世以未斷宋拓本為佳,字跡稍肥,筆鋒使轉處瑩絲可見。
王羲之筆法精絕,筆勢遒勁,字裡行間流露出“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的韻致,確是後世學書者難以達到的境界。我們臨習此帖,先應在反覆讀帖的過程中去領悟王字的法度,落筆之際,則應錘鍊用筆工夫,在骨力上要能夠體味其“峻骨”“峻整”,特別要細參唐摹本《蘭亭》,一下筆即要有筋、骨、血、脈、肉,其點畫出入之跡要合乎筆勢,由用筆而生字形,也就是說,從用筆的意態取勢,著眼於點畫、部首以及結構部件佔領的空間位置,逐個將字臨像、臨熟,逐漸寫出王字清朗俊逸、恬靜灑脫的風神來。同時,必須明白,王羲之之所以能成功,一方面是他對書法技法的把握、運用已精熟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寄情山林、恬淡儒雅的秉性,使他在揮運之際從未宥於法度,或者說在追求書法天趣的過程中,其技法從未受到法度的束縛。這對於一般的學書者來說,頗有啟迪意義。因此,我們在刻苦鑽研、學習王字技法之際,能凝神靜氣、放鬆心態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有分寸地掌握好二者之間的“度”,也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須視自身情況加以解決的。
其次,“若斷還連,如斜反正”,靈動變化的篇章構成,也是王羲之書法的重要特徵。集字而成的《聖教序》,其章法佈勢已作了很大的調節,但終因不是一氣寫成的,故此間稍有缺憾,即某些字勢連貫不夠,行氣不足。對此,我們可多多注意上下筆勢的連貫,並參考如《蘭亭序》《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王字法帖,從中感悟、體味王書謀篇佈局的要妙,就自然能窺得王字的真諦,進而把握王字整體風格。
初學是否應該臨摹《聖教序》呢?我認為主要是看個人是否喜歡。我的建議是,再決定臨摹前,應做到多看、多想,甄選喜歡的字形,喜歡作為練習書法的原動力,如果您確實喜歡《聖教序》的風格,那麼我建議就算是初學行書,也可以從臨習《聖教序》開始!
我認為書法沒有難易之分,只有風格不同。在確定臨習後,應考慮如何延續臨習的動力,只有保持臨習動力,才能夠避免半途而廢。那麼如何保持動力那?結合本人的情況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設定目標:各個階段的目標是不同的,我剛開始學習書法時的目標是每天保證臨習一個字,並且能夠將這一個字寫到與貼相似寫到自己滿意。當然因為初學那是的眼力不夠,不個能做到字與貼完全一致,但是這不重要,隨著臨習數量的增加,眼力也會不斷的進步。
第二:臨習度的把握:我們現在流行的書法古貼基本都是流傳了百年前年的傳世之作,在臨習時不可能達到原貼的高度,所以我們不要鑽牛角尖,當我們臨帖到掌握帖子70%—80%時,應該變化一下視角,臨習其他古貼,在停止一段時間後在回頭繼續臨習,一般情況下對帖子的掌握會進一步提升,當然要到100%很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達到90%已經可以達到當今專家的水平。
第三:學會臨習:很多人在聯絡書法時,總是進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寫得多就會進步快。但是往往結果不盡如人意。我建議在臨習時首先要保證儘可能的貼近原貼的字,其次能夠做到每寫完一個字都對比原貼尋找問題與不足,總結問題後在進行下一次書寫,這樣不斷的對比、修改才能儘快的掌握一個字的書寫。所以不要盲目追求數量,要精寫!
第四:多展示:展示也分幾個階段主要分為:單字、段落、整篇最後是創作。無論你是初學還是已有小成都可以進行展示。初學時臨習了一個字讓自己非常滿意,這是你就可以拍照發到朋友圈展示,聽取朋友的建議並接受他們的讚美,讚美、表揚是很好的動力催化劑。以此類推在不同時期的展示必定會得到大家的讚賞。
第五:“臉皮厚”:哈哈雖然“臉皮厚”這個詞大家常用在貶義,但是作為學習書法的人真的應該具備這項技能。“臉皮厚”了以後你能夠做到多提問多發作品多讓高手點評,無論言語是否尖銳你都能保持好的心態,不斷吸收營養。舉個例子我們群有一個大神每天都在群影片裡寫字,但是誰一開始有事高手呢?他回憶說曾經在群裡寫字,經常被批評的體無完膚,但是他不斷的堅持從批評中生存,這樣堅持幾年後他說他很感謝當時批評他的那些人,是他們給了他學習的動力。當然了大部分情況你在各種環境釋出作品得到的鼓勵、誇獎還是最多的。所以為了我們的進步請把臉皮練的厚厚的,哈哈!
最後我想說:如果你喜歡《聖教序》那請你拿起筆,不斷的設立目標、不斷的激勵自己、不斷的展示自己、不斷的改正自己,很快你也會成為我們心目中的書法高手!
感謝閱讀!
-
14 # 菩薩亦喜歡實在的人
大家好!
應該!
有書法基礎的練習行書,臨《聖教序》是再合適不過的。字多,同一個字呈現各異,字字不同,惟妙惟肖,對於初學行書者幫助提高水平很大。
初臨時不得要領,沒有感覺,找不到技巧,有形沒神,這個階段堅持臨《聖教序》是不二法門。對於行書而言二王為其代表,王羲之的《聖教序》集書法精華,堪稱典範,臨《聖教序》當然是初學行書者的首選。有了臨《聖教序》的基本功,再練習《蘭亭集序》就找到感覺了。書法大家的斤兩往往體現在細微的變化上,對於在書法道路上艱難跋涉的書法愛好者,夯實基礎,嚴謹有序,俯下腰身才能熟能生巧,步步登高。
-
15 # 良辰走筆
我認為初學行書用聖教序是最好的入門學習材料,不過並不是說一上來便拉著原帖開始臨摹,最好可以有一些筆畫練習的教材,先開始練習筆畫,底子打好之後再進入臨摹,畢竟聖教序的行書也是比較符合我們當代人審美的行書,還有臨帖不是抄帖,需用心的逐字臨習,有問題不得法就要回頭審視,改進,力求基本上沒有大的出入,不可還沒有習滿三四分就開始胡描亂塗,先求同,後創新
-
16 # 白羊座輝醬
初學行書是可以選擇《聖教序》的,決定學行書說明對書法有一定的瞭解後,發現自己喜歡行書,而《聖教序》作為行書最有代表的作品,是可以選擇的!
-
17 # 富玉先生
感謝邀請!先有行書,唐楷晚於王羲之的行書,東晉行書是頂峰,當時豪門大族,高層社會流行。帝王推崇王羲之和同期書法家也推崇。晉人王羲之行書最高峰。《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偶然所得,心不在字而成文,醒後再書而不得,初學者不適合。《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字字優秀經典。集字個體獨立適於初學。兩千多字成為王羲之行書字典。練好聖教序以後,章法參考王羲之手札。敬請老師指點,望對學書愛好者有幫助。
-
18 # 麓風軒
我個人認為,王羲之《聖教序》不是說非學不可,肯定也有人不學的。但是《聖教序》裡集中了很多行書的筆法和結構佈局技巧,是其他帖中很難學到的,因此建議初學行書的朋友,都來學一學!舉例說明:
1、空際擺宕,彩練當空這種技法,是把一個字的線條連續快速地抖動出來,猶如一條紅絲帶,連綿不絕,層層疊疊,很靜態的字,一下子滿盤皆活。如《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常”字:
2、逆勢反轉,柳暗花明這種技法,是筆鋒行到“水窮之處”,突然逆勢反轉,迂迴盤旋,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如《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波”字:
3、點畫借用,妙趣橫生這種技法,常常將一個字當中的某兩個部件的筆畫,相互借用,省略其中一筆,使得另一筆“以一當二”,妙趣橫生。如《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麗”字:
4、左右升沉,錯落有致將左右結構的漢字,左右兩個部件,一升一降,錯位排開,增添活潑趣味。如《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行”字:
瞧,這四種是在平時讀帖的時候發現並總結的,你會發現《聖教序》中有很多這種技巧。在後世書法家當中也會應用這些,但大部分源頭是王羲之《聖教序》。
所以,有《聖教序》這麼一部優秀的範本、行書技法之集大成者,幹嘛要放棄不學呢?
-
19 # 阿卡迪美
學行書如同任何技術都需要入門,聖教序當然是不錯的選擇。很大原因在於它筆法工整,所以臨摹者能較好掌握。
當然有一點必須明確,此貼可學但不能死學。最後的結果便是走火入魔、六親不認。有人把此貼奉為上品,其他帖根本不入他法眼,若米芾之流貶斥為不入流。這樣便是走到了藝術的死衚衕,不能拓展視野,開闊胸襟,與藝術的美育背道而馳。
-
20 # 已墨軒
初學行書應該臨習《聖教序》。
《聖教序》書法高雅整練,筆畫剛健挺勁,瘦硬通神。結構端莊,在筆勢流動中又透出輕盈秀美。與唐摹本《蘭亭序》相比較,在遒麗姿媚中更多了一些力度。今天我們學習王羲之行書《聖教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課業。
回覆列表
集聖教序是行書經典法帖,但不太適合初學。一是刻本,點畫筆法的起承轉合不易辨別;二是集字作品,多選自王羲之墨跡傳本,不如大王的一些信扎更適合初學,三是集聖教序雖是經典法帖,但筆法、字法經過懷仁大師的精工細作,雖然將大王的行書更趨規整性規範化,感覺上是王羲之行書的標準字型,但其實初學行書很難理解,尤其不利於理解王羲之的筆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