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晴空萬里的生活

    一定要買小孩餐椅,吃飯有固定的地方,我家外甥吃飯就有他自己的餐椅,並且在快吃飯之前告訴寶寶今天姥姥給你做什麼什麼好吃的,把飯裡面的菜呀,肉呀……的食材告訴寶寶,讓寶寶有意識知道今天吃什麼,並且把小圍兜給寶寶帶上,小手洗淨,放到他自己的小餐椅裡。

    吃飯時候儘量不要讓別人和寶寶打招呼,安靜地喂寶寶,一邊喂一邊和寶寶說吃什麼,當寶寶拒絕不吃的時候,就不要再喂,把圍兜解下,帶寶寶洗手。習慣幾天就可以了,我家小黑豆吃飯吃水果都是在固定的地方。

    孩子不吃就不要強喂,更不要追著寶寶喂,這樣大人累對孩子也不好。

    買個寶寶餐椅很有必要的,剛開始寶寶肯定不樂意坐,但是千萬不要因為寶寶不高興就不坐了,你可以邊給寶寶餵飯邊和他互動,唱唱歌,玩點吃飯小遊戲。吃飯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寶寶的適應能力很強的,堅持堅持1-2周寶寶一般就OK了。

    如果一直追著餵飯的話,可能一直到上幼兒園都要追著餵了。要準備一些寶寶自己能用手握著吃的食物,也可以讓他自己學著用碗勺吃。如果離開餐椅就不要喂或是吃東西了,並告訴寶寶,吃東西要在餐椅上,離開了就沒有東西吃了。

  • 2 # 湖南易上佳家政

    建議買個兒童座椅和餐盤勺子(可愛風格的),可能剛開始不會太順利,孩子不願意坐在這裡吃飯,狠下心來不給抱,餓了自然會乖乖吃~

  • 3 # 酒多無益談育兒

    很好解決。

    追著喂就是了,等到大人不想餵了,小孩也長成大人了,不好意思再吃送到嘴邊的飯了,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這就叫做車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渠成的事,家長何必著急呢?

    現在的家長管得寬,與日子好過了有關,與時間寬鬆有關。

    日子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得吃、有得喝、有得穿、有得舒服的屋子住,誰想動彈,找事做?

    大人都有惰性,何況小孩?

    小孩子是大人給慣出來的,一個活波好動的小孩子,對什麼都好奇,難道唯獨對吃飯不好奇嗎?

    怕孩子吃飯燙著,怕孩子吃不好,屁顛屁顛的追著小孩喂,樂此不彼,做家長的心甘情願,有啥可抱怨的呢?

    我是70後的人,70年代,當時豫西南農村吃個白饃饃就不得了啦,大部分主糧就是紅薯面饃、玉米糝,幾乎沒菜,要麼就是自家醃的臘菜、蒜瓣、鹹蘿蔔乾等。

    那時的孩子們,也沒見到幾個挑剔的, 這不好吃?那不好吃?因為沒得挑,想吃你就吃,不吃就被大人端起倒到豬食槽裡餵豬了。

    錯過飯時,你想吃也吃不到了。

    哪有像現在的,大人怕孩子餓著,家裡冰箱、櫥櫃為孩子準備了很多零食。

    也有的家庭相對經濟條件要好一些,有專職媽媽或專職保姆伺候孩子,追著、趕著喂孩子,只要孩子開心就好。

    此類家長時間觀念淡漠,有的是大把時間,其專職工作就是陪著孩子浪費時間,虛度光陰,追著孩子餵飯也是一種對時間的利用。

    像那些為了一日三餐奔波的人,為了使孩子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貸款購置學區房,天天揹負著巨大壓力還債的人,哪有時間追著、趕著喂孩子呀?

    天天和時間賽跑的家長,是不會有充裕的時間追著孩子餵飯的。

    孩子不吃飯,怪大人,沒給孩子立規矩。

    1、吃飯的時間,就是吃飯,規規矩矩地坐到餐桌旁吃飯,不能離開座位,不能幹與吃飯無關的事,有什麼特殊需求,先告訴爸爸、媽媽,經允許後方可離位,讓爸媽知道孩子想幹什麼?

    2、爸媽要掌控孩子的食量,每一頓飯,孩子吃到幾成好,幾成飽,做到心中有數,監督孩子定時、定量吃飯,達不到要求,飯後想吃一些零食,沒門,讓孩子無孔可鑽,到下一頓飯時,你看孩子吃飯還三心二意嗎?

    3、兩歲半到三歲的孩子,可以端著碗自己吃飯了,爸媽要鼓勵,教會孩子如何端碗,如何正確的使用筷子、調羹類的餐具,在把飯碗交給孩子前,事先把飯調的不冷不熱,防止燙著孩子。

  • 4 # 讀寫探秘

    現在不少小孩自己不吃飯,一日三餐都要大人追著餵飯,這種習慣不好,要趁早糾正。我們切不可追著餵飯,養成這種習慣,對孩子很不好,長此以往,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其他方面。對此,必須找到孩子不主動吃飯的原因何在,從找孩子不吃飯的原因入手。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矯正。一般而言,孩子不主動吃飯,主要是他們心目中沒有形成定時吃飯的概念,沒有養成定時吃飯的習慣所導致的。因此,我們要從形成概念入手,讓孩子養成定時吃飯的習慣。1、每次用餐都要儘量做到有較強的時間觀念,從開始吃飯到收碗,大概45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當大人吃完飯時,不管孩子吃完沒吃完,都要把孩子的碗筷收走,不能讓孩子一直慢吞吞地邊吃邊玩下去。如果不想吃,即使沒吃飽,也不要追著給他們餵飯吃。2、孩子如果沒能把飯吃完,即使肚子餓著,一直到下一餐的一段時間內,都不要給他們零食、飲料、牛奶吃。因為這些東西容易讓孩子產生飽腹感,影響到下一頓的吃飯。當然,給喝白開水是可以的。3、沒到吃飯的時間,就不能隨時給孩子飯吃。孩子即使餓了哭著鬧著問你要東西吃,也不要心軟就給他們,要讓他們產生吃飯很重要的感覺,吃飯是有固定時間的,進而形成吃飯一定要吃飽的概念。如果給了零食和飲料之類的,他們吃飯時又不專心吃甚至不吃飯了,你把碗收去,他們也是無所謂似的。4、為讓孩子養成定時吃飯自己吃飯的習慣,飯前一個鐘頭或在吃飯時,都不要給孩子零食吃。特別是那些飲料、牛奶、糖果等。一般情況下,只要堅持做下去,不要多久,孩子就會自己主動吃飯了。

  • 5 # 太平洋親子網

    很多家庭每到飯點都會出現一種現象,孩子在玩,後面跟著一個捧著飯碗的家長到處追著喂。如果這個時候有鄰居路過,就會經常來一句:“這麼大了,還要人餵飯呀?”好面子的家長通常都會附和幾句說教孩子,說下次不慣著孩子了,但到了第二天,依舊捨不得他餓肚子,照常餵飯。

    這麼做,不但累了自己,還害了孩子。

    壞處一:容易導致孩子厭食

    許多家長在餵飯的時候,都是一勺緊接著一勺地喂,而顧著玩耍的孩子則是在慢悠悠的咀嚼,甚至有時候過於專注,只是在嘴裡含著飯而已。這時家長就會不斷催促,快點吃!趕緊吞下去!這些行為無形中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使得孩子認為吃飯是一種家長逼著自己完成的任務,再加上本身催促這種行為就會令人產生不悅,所以,即使有人喂,孩子也會漸漸養成討厭吃飯的習慣。

    壞處二:影響消化吸收,容易導致孩子消化不良

    孩子邊吃邊玩,沒有好好咀嚼食物,就直接吞下去了,容易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可能導致孩子消化不良,出現腹痛。壞處三:加重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甚至產生“網癮”

    有家長就納悶兒了,吃飯跟網癮有什麼關係?

    現在很多家長包括爺爺奶奶為了圖個方便省事,也為了保證孩子每天都能按時吃飯,就會直接把手機拿給孩子玩,這邊孩子對著遊戲一局接著一局地打,家長那邊飯菜一口接一口地投餵。看似相安無事,其實是在日復一日地傷害孩子。

    孩子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玩手機打遊戲,而且從兩三歲的年紀就開始了,試想一下,如果不加以控制糾正,那麼孩子會沉迷網路到何種地步?

    孩子雖然好好吃飯了,但是他們也不會再想著自己動手了。因為他們會認為,只有讓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喂,才會有手機玩,那麼他們就會為了玩手機,拒絕動手吃飯。

    一、孩子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要從小培養。

    大概在2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讓孩子自己學著吃飯了,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會弄的滿身髒亂,就嫌麻煩自己喂。不然,等到孩子長大了,會更加麻煩。

    讓孩子學習自己吃飯,雖然現在會髒亂幾個月,但將來可以輕鬆好幾年,還能培養他的獨立性。

    二、明確地告訴孩子,只有飯點的時候才可以吃飯

    家長要跟孩子進行溝通,明確地告知孩子,如果錯過了飯點,不主動自己吃飯,那就只能餓肚子。

    三、改掉孩子的壞習慣,要全家人配合

    不少媽媽為了改掉孩子的習慣,都會放棄餵養孩子的行為。但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就心疼了,他們就會代替媽媽去給孩子餵飯,而且一喂就是好幾年。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全是爺爺奶奶的責任,有的媽媽看到爺爺奶奶去喂孩子,雖然嘴上怪他們溺愛孩子,但也只是嘴上說教,她們實則待在一旁樂得悠閒,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所以,改掉孩子的壞習慣,不慣著孩子,需要媽媽的堅定立場,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用實際行動教導孩子,同時,也需要其他家人的配合,不該插手時就不要插手,更不能跟媽媽的正確教育方式反著來,否則,一切都是無用功。

    四、把握食物的量,一般以 7-8 分飽為宜。有的家長因為希望孩子健康長大,會要求孩子吃很多,但其實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所以當孩子真的飽了的時候,就不要再懷疑孩子了,更加不要強迫孩子。

  • 6 # 泥鰍裡的香草

    這個問題解決起來並不難,其實主要有三點,這三點做到了,只要孩子身體上沒有疾病問題,相信長久堅持後吃飯不再是難事。

    第一,大人要合理搭配,儘量做出可口適合的飯菜來餵養;

    孩子到了什麼年齡,應該吃哪些,不能吃哪些,什麼東西儘量少吃等等,做家長的應該做到心知肚明。

    其實孩子的很多飲食問題,都是大人造成的。我見過有的爸爸媽媽,當孩子長出一兩顆牙齒的時候,就滿嘴裡給孩子喂肯德基,麥當勞的雞塊,夏天時不時拿出冰激凌誘惑孩子。殊不知這些東西多吃無益,反而會影響孩子正常的脾胃消化,減弱孩子的食慾和腸胃功能。

    所以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哪些有營養的東西,我們應該經過適當的烹飪給孩子吃。多食用新鮮的當季的蔬菜水果,多吃蛋奶類有營養的,肉可以適當增加也要看孩子的消化和承受能力。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歡吃肉,就是愛吃米飯蔬菜,有的孩子很喜歡吃麵條,我們就可以在麵條裡多加點兒花樣。

    總而言之,大人伙食調配好了,首先孩子能夠增強食慾,有想吃飯愛吃飯的慾望。

    第二,一日三餐定時定點,到點放好讓孩子來吃;

    孩子每天的作息時間,什麼時候玩耍,什麼時候外出,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喝奶加餐,什麼時候進食三餐,都應該有規律,偶爾一次偏差沒有影響,但很多家庭常常是由著孩子來,今天玩的時間長了,就拖一個多小時吃飯;下午午睡睡多了,就提早一個小時加點心……造成孩子三餐沒有定時定點,飲食和消化沒有一定的規律,會影響孩子的正常食慾。

    到了飯點,飯菜端上桌,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情況,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小點的孩子需要放置安全效能高的餐椅,即便孩子自己吃的時候撒一點沒有關係,目的就是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學會自己吃飯。

    第三,改變吃多就好,吃胖就行的老觀點。

    中國的老觀點大部分都是:孩子要吃最好的,每頓都要吃肉,孩子要吃胖了才算是餵養成功了。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觀點,才會出現那麼些追著孩子餵飯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怕孩子少吃了這一口就捱餓受飢了。我並非說不讓孩子吃,關鍵是很多人覺得孩子瘦,就該多吃點,就該多吃肉,殊不知孩子的腸胃功能是比較弱的。不是什麼食物都可以克化的動的。

    所以科學餵養很關鍵,追著喂就是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可謂用心良苦;很多家頓頓都給孩子弄雞湯,排骨,大蝦,紅燒魚,這樣的孩子我不知道吃飯有何樂趣。我們可以偶爾給孩子弄點雜糧粥,做個可口的小點心,弄個雜燴三鮮湯等等。中國的飲食文化是多元化的,科學營養的搭配才能激起孩子的食慾。

    綜上所述,改變傳統的餵養觀點,學會科學育兒,學習營養均衡搭配,不去遷就孩子的壞毛病,鼓勵自己進餐。相信持之以恆就可以改掉這個壞毛病。

  • 7 # 小鹿成長堂

    我婆婆的姑姐家的小外孫,今年9歲,還不會自己吃飯,這是真的。你一定要問,那他上學怎麼辦?幼兒園就在樓下,每天中午接回家吃;小學在四公里以外,也是接回家吃。家長一天來回奔波八趟。

    家裡兩個老人,一個負責做飯,餵飯;一個負責接送,每天忙得團團轉轉。中午接回家,時間只夠喂一頓飯,因為喂一頓飯得一個多小時,孩子每天都沒有時間午休。成績可想而知的差。

    我前年回婆家過年,在這個親戚家吃午飯。到了飯點,孩子一動不動的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對家長喊吃飯的聲音充耳不聞,對忙著開飯的身影也是視若不見。

    當家長把飯菜端到他身邊,遞到他嘴巴里,他立刻就開始變得不耐煩,莫名其妙的發著脾氣。

    為什麼發脾氣?因為吃飯對他,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孩子說了不餓,家長還是拿著碗,一個勁的喂,一邊喂還一邊嘮叨“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慌,哪有人不餓的”;孩子說不喜歡吃雞肉,家長還是一個勁的往孩子嘴裡塞雞肉,“吃雞肉有營養,不加點營養,怎麼長身體”。

    我在大桌子上吃飯,看著沙發前發生的一幕,有點明白這個已經7歲的孩子,為什麼還要家長追著餵飯了。

    原因一:沒有養成上桌吃飯的習慣。

    到了飯點,沒人特意喊孩子吃飯,更別提上桌一起進餐。

    原因二:大人過度餵養,吃飯成為一種負擔。

    家長催促孩子快點吃、快點嚼,甚至因為急躁而數落孩子,孩子覺得吃飯毫無樂趣。

    原因三:缺乏自主吃飯練習,孩子認為吃飯是家長的事。

    每一個餵飯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圖便利省事有潔癖的家長,最初餵飯確實避免了滿身油膩,滿桌狼藉,長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吃飯的自主性。

    那麼,怎麼解決追著餵飯的問題呢?

    第一、家庭成員,統一戰線。

    我家孩子的奶奶主張餵飯,覺得不喂孩子就吃不飽,我堅持小孩到了年齡就應該自己吃飯。我採取的方法是把育兒書念給奶奶聽,奶奶雖不信科學育兒那一套理論,但奶奶信我,所以她由著我訓練孩子吃飯。

    當然,也有猶豫反覆的時候,特別是冬天,奶奶覺得孩子吃飯太慢,還沒吃飽,飯菜都涼了,就忍不住開始喂。我採取的辦法是不催促,同時把飯碗放在小鍋裡熱著,保證孩子吃進去的都是熱飯。

    孩子大一點了,有能力吃快一點了,我還是不催促,但也不保溫熱飯,目的是訓練孩子吃飯專注一點,速度快一點。

    第二、精進廚藝,攪動味蕾。

    讓孩子有吃飯的慾望和動力,最起碼飯菜要有賣相,第一時間抓住孩子的眼球,然後味道要好,孩子才願意吃下去。

    我自認做飯水平不行,抓不住孩子的味蕾,每次帶孩子去餐廳,看到孩子狼吞虎嚥,心裡還是蠻慚愧的。

    但好在有個愛做飯的奶奶,孩子一聞到誘人的紅燒土豆,軟嫩多汁味道鮮的牛筋,就饞的不要不要的,哪裡還要家長餵飯,或者催促。

    第三、立規矩,上桌吃飯。

    據我觀察,追著餵飯的孩子,很少能端坐在飯桌上,和家長一起進餐,一般是從小就另開小灶,另擇吃飯地點,要不是沙發,要不是滿屋跑。

    要想不追著餵飯,先從規規矩矩坐在餐桌旁吃飯開始,飯前不能吃零食,開飯後不要離開座位,吃飯時不要做無關的事。

    飯桌上,家長不批評孩子,吃多吃少,孩子自己決定,飯後也不準吃零食。連續幾次,孩子就明白吃飯的規矩了。

    綜上,孩子不好好吃飯,基本都是家長慣出來的,追著餵飯危害無窮,希望我們都能做不餵飯的好家長。

  • 8 # 欣庭730

    不能養成這個習慣,購買寶寶餐椅,這樣寶寶安靜的坐在裡面吃飯,每天坐在餐椅裡面,寶寶就知道吃飯時間到了,時間長了,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 9 # 來看世界呀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話糙理不糙,適當的時候採取嚴厲的言語或者肢體語言,會起到一定效果。小孩不吃飯需要大人追著喂,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不喜歡。隨著孩子味覺的發育,和飲食結構的變化,他們當然也有自己喜歡吃的和自己不喜歡吃的,言語能力又比較缺乏,不能很好地語言表達自己不喜歡吃某種食物,家長就要學會分辨,一般小孩不喜歡吃的東西,肢體上就會比較抗拒。

    2、有其他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小孩因為視覺系統、大腦發育等的關係,對有些事情容易形成興趣,在他們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如果被喜歡的事情吸引,比如看動畫片或玩遊戲的時候,他們很容易忽略周圍的其他事物。

    3、欠訓。現在養孩子不太容易,生個孩子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家長縱容之下,孩子容易染上一些毛病,長時間不管他們會認為,這次你還不會管,久而久之就收斂不了了,只能由家長追著哄著吃飯。

    另外,肢體語言的效果有時候也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大打折扣,有些小孩就瞅準了你根本不會打他,只是嚇唬,時間長了就會更加放縱。哄孩子吃飯確實是個大問題,都是親生的孩子,真可能捨不得訓捨不得打呢,哈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關鍵時候還需要一些小手段,這些只能各位家長根據日常生活得出的經驗自行初值了。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養牛的時候,在牛小時候用一個小的橛子它掙不開,等到長大了它還會認為自己掙不開,也就不會拼命的去掙開。小孩子也是,有他們自己的習慣,在新增輔食後注意引導孩子的各種行為,在吃飯的時候就可能稍微輕鬆一點。

  • 10 # 都市邊緣

    2018年年初,網上爆出了“現代最懶青年,23歲餓死”的事情,這件事的主人公被稱為“天下第一懶人”。事情大體是這樣的:

    羅山縣朱堂鄉保安村一個神智正常的楊姓青年,因為是家裡的獨子,從小受到父母萬分寵愛,也養成了他好吃懶做的惡習。隨著他父母相繼去世,這個青年就開始在村子裡撿垃圾為生,實在撿不到吃的,就去別人家去討要,只要討到了東西,他填飽肚子之後,就可以倒頭睡上一兩日。鄉親們看他可憐,就將米麵魚肉送到他家,可是他因為懶,寧可餓著,也不去做飯,家裡的床,都被他拆散,烤火取暖了,以至於他在23歲的時候,在一個冬日因凍餓而死。

    相信大家看到這樣的故事,都會唏噓不已。都會想,這樣一個年輕力壯的年輕人,怎麼可能因為懶而餓死呢?其實,這就是溺愛的惡果。題主提出的問題“現在不少小孩自己不吃飯,一日三餐都要大人追著餵飯,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題幹中就包含了大人深深的溺愛。試想,小孩為什麼會自己不吃飯,很顯然是由於從一開始大人就扼殺了孩子自己吃飯的本能,沒有教會孩子自己吃飯的技能,讓孩子覺得吃飯就該是被喂的,飯來張口就可以了,只要把嘴張開,飯自然就會到嘴裡來了。一日三餐都要追著餵飯,說明孩子從來沒有感覺到餓,在孩子不餓的時候,你怎麼追著他(她),她(他)都是不會吃的。在孩子的頭腦中,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想吃就會有人給喂到嘴裡,所以他(她)並不急於一時吃飯。

    說到這裡,想起前些天,岳母講的一個故事。說自己的孫子有一天說自己難受,不舒服,眼淚吧嗒吧嗒的流,但怎麼不舒服並不知道。這時候孩子已經四五歲了。後來,岳母給孩子做了飯,讓孩子吃飽。孩子笑著說,自己好了,不難受了。為了弄清原因,岳母給孩子母親打電話,才知道,孩子早上沒吃飯。就是說,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居然不知道什麼叫餓。後來,岳母反思,就是自己整天追著喂的結果。

    所以,要解決孩子不吃飯的問題,就是大人不要再喂孩子,甚至不要再管孩子吃飯的問題。吃飯的時候讓他(她)和大人一起吃,如果不吃,大人吃完飯就收拾桌子,並告訴她(他)不吃只能等到下頓飯才可以吃,中間不準吃零食,不可以吃任何東西。這樣經過幾次就可以扳過來。當然,這需要一個前提,就是家中所有大人的配合。希望這樣的回答能有助益。

  • 11 # 老爸的修行

    在養育過程中,很多父母遇到孩子吃飯的問題。

    每次吃飯都很費勁,又是哄,又是勸,黑臉白臉一起上。

    想要徹底解決問題,首先要明白問題是怎麼出現的。

    孩子沒有食慾!

    現在家裡的條件都很好,對孩子的營養也是十分重視,好吃的當然不少。

    再加上對飲食健康的過度追求,很多孩子的一日餐食非常豐富。

    早餐,上午的水果和奶,中午豐盛的午餐,下午的加餐甜點,晚上的美味。再加上孩子自己喜歡的各種小零食。

    一天下來,有的孩子幾乎每2個小時都有一餐,再加上吃的慢,幾乎每隔一個小時都有食物。

    可是,孩子的運動量不足,消耗的不多。吃飯的時候,還不餓,也就不能好好吃飯了。

    吃飯當遊戲!

    這樣一來,孩子吃飯就像遊戲,父母講故事,模仿大老虎,各種表揚、鼓勵。

    孩子也就習慣了這樣躁動的吃飯方式。

    一來二去,吃飯也就成了頭疼的問題。

    解決方法

    1、適當安排進餐,減少吃東西的頻率。

    2、適量增加運動,提高日常體能消耗強度。

    3、讓孩子自己吃飯,不吃也不能吃零食。

  • 12 # 營養新腸識

    "追著餵飯"現象是比較普遍的,對於如何解決,先明白孩子為何不能好好吃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下面主要分析家長容易忽視但又經常犯的兩大原因。

    一、父母不懂孩子的“胃”。

    多數家長都認為:孩子吃的多才能長的好,所以總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的想讓孩子多吃,其實如果不懂寶寶逃避吃飯蘊含的資訊,很容易導致孩子消化不良,從而影響到孩子的生長髮育。

    孩子的胃容量小,隨著成長才會慢慢長大,如果超量餵養,超過胃容量,自然寶寶不愛吃了,此時就需要剋制減量。如果寶媽不懂繼續追喂,很容易造成胃平滑肌受損。老話說:一頓吃傷七天喝湯,就說胃平滑肌受損需要時間且減輕胃負擔去修復。

    針對這情況,我們說"己飢則食","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所以首先不妨減量,餓一餓,餓了自然會主動吃;如果已經造成胃平滑肌受損或者本身存在胃蠕動能力弱不易消化,除了餓、減量這一招,其次少吃多餐式減輕胃負擔 ,多吃易消化促消化食物比如小米粥、白蘿蔔湯、山楂水等。

    第二個原因:就餐環境。

    比如沒有良好的就餐習慣,餐前允許零食攝入、大人自己也邊吃飯邊玩手機邊看電視、喜歡在飯桌上談工作談學習、發洩情緒吵架、批評孩子等 。讓孩子吃飯不舒服、壓抑、緊張,有了不愉快的經歷,自然不喜歡餐桌;同時大人沒有培養好吃飯上桌的習慣,孩子也就變得隨性了。

    伍媽說營養:職業兒童營養師、國家一級營養師、高階育嬰師,專注孕嬰童營養與常見疾病調理。關注伍媽說營養,可以獲得更多專業育兒知識,感謝你的關注。

  • 13 # 愛吐槽的周老師

    說到這個,就是如今社會一個育兒難題了,可以說真的是非常普遍。那麼為什麼會如此,原因其實就是家長一手造成的。

    其實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但是根據我對這些孩子及家長的觀察瞭解,需要追著到處跑喂的,這些家長都是保姆式的,小孩想怎樣就怎樣,小孩不吃就千方百計的去哄著吃,即使追著尾巴喂也在所不惜。

    但是,也有很多小孩是可以自己獨立完成吃飯的,並且能按時按量吃。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這就是虎媽式的教育了。應該對小孩有一定的獎勵和懲戒,比如能及時吃完飯可以獎勵看電視或者糖果,否則不允許看電視或者吃糖果,無論怎樣哭鬧都不允許。這樣就可以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了。

  • 14 # 木辛鎏鎏

    家長老喜歡讓孩子多吃點,這樣才放心,孩子不吃飯是有原因的,比如不餓、飯菜不和胃口、消化不好等。用要找到原因才能很好解決。追著餵飯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孩子容易挑食、吃飯時間過長、邊吃邊走動,總之壞處多多。對大人也是一種消耗。

    家長應當及時找到孩子不吃飯的原因,培養孩子良好的就餐習慣。

    按時按點給寶寶準備好飯,寶寶和大人一起吃,正餐不吃就不許吃零食,慢慢調整,寶寶會適應的。

    願每個寶寶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 15 # 人人599

    現在的家庭孩子少,不像我們小時候,一家都有兄妹幾個。所以現在的孩子受到的關注太多。家長累,孩子相對自由也少。

    經常看見家長帶著孩子的時候,這也不讓碰,那也不讓摸。不像我們小時候到處瘋跑。甚至為了安全,孩子被圈在室內,所以現在的孩子活動量普遍少,這是孩子吃飯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現在的孩子,家長給買的零食五花八門,好多零食口味重,所以孩子吃家常飯沒有滋味,當然孩子就不喜歡吃飯了。

    解決辦法就是,家長帶著孩子多活動,儘量少吃零食。當然不是完全不吃,要多吃新鮮水果,少吃口味重的加工食品。

  • 16 # 果林媽的溫馨天地

    我可以說這是從小慣的嗎?我們家女兒小時候,那時候捨不得買餐椅,從給她新增輔食,我就抱著她坐到桌子前,喂她吃飯,如果她不吃了,就抱下去玩,不再餵了。等她會走了,吃飯時,我就把她放到椅子上坐著餵飯,也給她手裡拿一個小勺,讓她從碗裡飯舀吃。如果不吃了,再下去玩。

    女兒兩歲就可以獨立吃飯了。可是她姑姑家的姐姐,比女兒大五歲,還是要大人餵飯。那時候這個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從小婆婆總是追著她餵飯,而且就是愛吃粥,稍微硬的東西都含在嘴裡不吃。上了三年級了還是那樣,打罵也不管用。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吃肉就會嚼,吃別的就不嚼。那時候婆婆和小姑迷信,每到孩子生日,都要提前做好一個白布小人,幾歲做幾寸,生日時,在佛前燒點。說是燒到12歲就自己吃飯了。我對此覺得可笑,要是12歲還不吃飯,那還能活嗎?婆婆小姑總是誇女兒吃飯好,她們卻不覺得是我帶的好,從小養成了好習慣。

    我從來不強迫女兒吃飯,她不想吃了就不吃了。女兒上幼兒園我也是告訴老師,女兒飯量小,不想吃了就不吃。

    現在我帶一歲的兒子,買了餐椅,我喂他吃飯時,就讓他坐到餐椅上,也給他勺子碗讓他自己吃,他有時候也是淘氣,坐一會吃的差不多了要下來,我偶爾追著喂他幾口,真怕他養成壞習慣,就不餵了。

    今天晚上,吃飯時,他自己抱著小碗喝了好多粥。自己拿勺子舀的吃的很好。當然,餐桌上圍嘴上都是粥,菜。他吃飽了,吃的高興,他爸吃完抱著去玩了,我開始吃飯,我相信這小子也能早早自己吃飯了。

    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強的,我們大人要學會放手,不包辦。如果孩子三歲前還不能學會吃飯、如廁、簡單的穿衣,他們上幼兒園會適應很慢,因為他自己什麼都不會,做的慢,沒有成就感,自己肯定不喜歡去幼兒園。

    吃飯的問題就是多讓孩子自己學著吃,吃飯時固定一個餐桌前,講究原則,離開餐桌就不餵飯了。大點讓自己吃飯,自己不吃飯,中間沒飯吃,知道餓,下次好好吃飯。方法就這麼簡單,看大人舍不捨得這樣教孩子了。

  • 17 # babycare官方

    其實這種很多都是家長慣出來的,總覺得孩子自己吃飯會吃不飽,看著孩子吃飯慢心裡就著急,就想幫助寶寶,這一來二去的孩子也就養成了這種習慣,你不餵我吃飯,我就不吃。

    如果這種習慣已經養成了,那就要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不然會很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第一步,要有一個固定吃飯位置

    孩子要和大人一同吃飯,想要吃飯就要自己動手,不吃的話,就餓著吧。慢慢的讓孩子知道,吃飯是有一個固定的地方的,在沙發、房間等地方是不可以吃飯的。

    第二步,給小朋友買套件

    給孩子準備餐椅、他專屬的碗筷、飯兜等物品。

    第三步,每天適當的減少零食

    我家小朋友就是不好好吃飯,餓了就吃零食,然後我現在每天都在減少零食,適當的給小朋友吃一點水果,畢竟維生素還是要補充的,到現在雖然飯吃的也不多,但總歸還是有進步的。

    第四步,大人當個榜樣

    大人自己要做正確的示範,吃飯就吃飯,吃飯的時候不要玩手機或者是幹其他的事情。

    在吃飯的過程中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在飯桌上如果能感受到愉快的氛圍,慢慢也就會獨立吃飯了。

    第五步,準備好吃的飯菜

    畢竟大家都喜歡吃美味的東西,孩子也是不例外的,他感覺到好吃了,自然就願意自己吃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遊管理專業實習可以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