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畫江南傳媒藝術

    不會楷書,就不會書法?此觀點是錯誤的。原因有二。1是書法的發展史是從秦朝的小篆開始,(甲骨文、金文識別很難,直至秦朝統一文字,使用篆書)經過漢代的隸書,東晉的行書,直至唐代草書和楷書才同時盛行。2是秦朝李斯的篆書,漢代的隸書書者,東晉王羲之等這些書家有的從未寫過楷書,誰敢否認他們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僅憑以上兩點就足以說明,不懂楷書就不會書法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不過自唐代的楷書書寫以來,它的間架結構比較合乎規範,書法愛好者從楷書練習確實有些益處,但絕對說不懂楷書就不懂書法那就是歪理錯論了。

  • 2 # 烏石林硬筆書法

    那肯定不能這樣說的,比如某個人專功其它四體中的某一體,研究得深入,寫得精彩,依然是書法大家。您說是吧!至於說楷書是基礎,應該是因為有了楷書的結構把控基礎,要去學習其它書體或許比較容易做好罷了!這是我的感覺,不知對不對,與大家交流!

  • 3 # 德高望輕

    楷書作為學習書法的基礎有其合理性

    楷書作為學習書法的基礎,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對一般初學的人來說是合理的。

    1、 楷書是發展最成熟的書體。它雖然不是最早就有的書體,但是發展最成熟的靜態的

    書體。從靜態的角度講,美感和書寫性相結合的方面,筆法和結體都進入了最豐富、最完備的階段,可以說最多地包含了其它各書體的共性。

    2、 楷書的法度最嚴謹。雖然它是靜態的書體,但是筆法也做得最充分,法度最嚴謹。

    3、 楷書的應用最廣泛。“宋人無真楷”這是書法史明確記載的,也就是說宋代的時

    候沒有真正的楷書,“宋四家”中除了蔡襄接近於真楷外,其餘三位皆為行楷或者行書。明代科舉制度官方認定的書體為“臺閣體”,參加科舉考試答題必寫楷書。因此寫好楷書是讀書人必須要做的,這個時期的文人士大夫皆善楷書,如文徵明、黃道周、董其昌等等。到了清代“館閣體”又出現了,更加規範了楷書,讀書人想要當官就必須要寫好楷書,這種思想一直延續到晚清乃至民國。

    4、 楷書的入門最容易。楷書符合規律,便於學習。楷書筆法嚴格按照漢字的結構,是

    過去漢字啟蒙的重要工具。又因為它是靜態的,有利於觀察和模仿。

    5、 造詣較深的書法大家,都是諸體皆善。比如晉代二王、唐代顏真卿、宋代米

    芾、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的劉墉等等皆是真隸篆行草諸體皆善,才能觸類旁通自成一家。

  • 4 # 書法有云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句話在某種情況下是正確的,但是,不會楷書就不會書法則過於絕對。學習書法從正體字入門,篆書、隸書、楷書都是可以的,從它們學起的目的都是為了“初入規範,建立基礎”。

    字型的演變

    根據考古佐證,最早的文字是商周的甲骨文,此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頒發“書同文”將小篆作為官方文字,開始了中國正體字(規範字)的開始。

    文字的發展脈絡: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篆隸草楷行五體。

    其中的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從書法學的角度來說,將秦代之前的所有文字統稱為大篆,大體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國古文等。)

    隸書主要分為漢隸與今隸。

    草書則包括章草、狂草(大草)、今草(小草)。

    楷書則包括魏碑、唐楷。

    行書則包括行楷、行草。

    書法藝術的出現

    “書法”一詞真正有意識往藝術方向發展的時間應該在漢代左右,緣由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書同文”政策導致了字型的統一,如此提供了書法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新字型的出現,書家對於書寫技巧的累積與不斷豐富,發現了漢字造型之美,便藉此以抒發自身情感和志向等。

    於是書法藝術就由此揭開了序幕。

    綜上所述

    中國的書法藝術建立在漢字的書寫基礎之上的,雖然真正的書法藝術出現在漢代左右,但是不可否認在之前所流傳下來的非楷書碑帖也是書法藝術中國的瑰寶,由於先民的古樸與漢字演變週期的相對集中,更是為當今的書法藝術提供了諸多的取範內容。因此,對於今人而言,楷書由於是官文,其實用性得到強化,但是不代表不懂楷書就確定其不懂書法。

  • 5 # 梁園墨客書法

    雖說楷書是書法的基礎,但不能說學不好楷書就學不好書法。

    書法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形式。其中篆書是最早出現的書體,是有秦丞相李斯創造發明,並且成為秦代的官方書體。

    然後又有篆書演變到了隸書,隸書由於結構比篆書簡單,便於書寫,在整個漢代成為一種通行的書體,特別是東漢末年出現了大量的經典碑刻,如《張遷碑》,《曹全碑》,《禮器碑》,《乙瑛碑》等。

    在隸書後期發展過程中又形成了一種草書字型,加快了人們的書寫速度,這種草書字帖在漢代竹簡中十分常見。

    草書之後,又產生了楷書。

    可見,相對於其他字型而言,楷書的形成年代較晚,但不能說楷書之前的字型就不叫書法。

    所以說,沒有楷書基礎照樣可以學好書法。學習書法是一個系統的過程,要有持之以恆的耐力,和善於觀察讀貼能力,才能練出一手漂亮的書法。

  • 6 # 筆尖寫字課堂

    “都說楷書是書法的基礎,學不好楷書就學不好書法嗎?”對於這個問題而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人有各人的取捨和觀點,但是在我看來,我同意這種觀點,我認為學不好楷書就學不好書法,不學好楷書書法也達不到更高的水平和境界,我認為書法要以楷書做支撐。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有以下幾點理由:第一,楷書的筆法和結構是最為豐富嚴謹的;第二,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楷書對行草書的學習和提高起著決定性作用;第三,歷代書法家沒有一個不是楷書好了之後才兼精各體的。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說明。

    第一,楷書的筆法和結構是最為豐富嚴謹的

    我們知道楷書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具體而言,楷書是由隸書的楷化和章草的簡化而形成的,所以有些書法家的書法字型或者書法風格中自然有隸書的痕跡和章草的字形存在。

    這說明楷書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書體,因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楷書的筆法和結構是最為豐富嚴謹的。

    篆書只有幾個筆畫,隸書也是如此,而楷書的筆畫則千變萬化,不僅有基本筆畫,還有多種組合筆畫。

    在結構上更是豐富嚴謹而且富於變化。

    《書法精論》中說楷書的形成發展過程是:

    “漢魏萌其芽,兩晉樹其幹,六朝發其花,隋唐結其實。”

    這說明楷書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源遠流長,從漢魏的鐘繇等人到隋唐時期的諸多楷書大家,他們總結和書寫出了豐富而又嚴謹的楷書筆法和結構原則,使得楷書成為了一種基礎性的書體,歷代書法家研習書藝莫不從楷書開始。

    【鍾繇楷書、唐人褚遂良楷書,無不是筆法結構豐富而嚴謹的書法】

    有人說不學楷書也能學好書法,其實蘇東坡早就有言在先,他說:

    “真生行,行生草,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蘇東坡直接說行書是從楷書中衍生出來的,而草書又是從行書中衍生出來的,可以說是以靜生動,所以說楷書是基礎,也可以說學不好楷書基本上也就學不好書法。

    第二,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楷書對行草書的學習和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句話也是出自蘇東坡之口,他把楷行草三種書體用人的行動來比喻,他認為楷書屬於靜態書體,就像站立的一個人;而行書則有流動之感,像行走的一個人,悠然自得;然而草書則完全屬於動態的書體,就像是奔跑的一個人,這不僅是說草書書寫快速,也是說草書的氣勢磅礴,酣暢淋漓。

    這便能很好地說明楷書是一種最為基礎的書體,因為楷行草就像人的行為過程,總得站立穩當,才能走進而跑,楷書就像站立,如果站立不穩,又怎麼學習好其他書體呢?

    楷行草歷來是三種密不可分的字型,因為真生行、行生草,三者層層遞進,步步提高。

    楷書的書寫要求筆法精緻準確,結構嚴謹得法,而行書則是在保留楷書的形態乃至於一些筆順上而衍生的一種書體,往往用牽絲將主筆連線,因此行書有幾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楷字留形”,“牽絲連帶”用,“用筆靈動”,“筆勢流動”,很明顯這些都是在楷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再一次說明楷書是基礎。

    【楷行草層層遞進,步步提高,楷書對於行草書的學習和提高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草書方面,它又是在行書的基礎上變更筆畫和結構的形態,使得字型保留一部分行書的態勢或者完全變更了字形來達到抒情達意的效果。

    所以,不管草書如何奔放,離開了楷書的基礎訓練是不行的,嚴格來說,草書的基礎還是楷書。

    行草書都是在楷書的基礎上,增加了提按、豐富了連帶而形成的,因此,楷書仍然是行草書的基礎,楷書對行草書的提高具有決定作用。

    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我們學習書法要從楷書學起了,目的就是打基礎,練習基本功,為了行草書的提高做好準備。

    明代豐坊有一個“學序”,也就是書法學習順序說得很明白:

    學書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 自八歲入小學,便學大字,以顏為法。 十歲乃習中楷,以歐為法。 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以鍾、王為法。 楷書既成,乃縱為行書。 行書既成,乃縱為草書。

    豐坊開宗明義地說到,學習書法應該從楷書學起,繼而是行書,然後是草書,這說明,楷行草的學習順序自古有之,進而也說明打好了楷書的基礎,對於行草書的學習和提高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三,歷代書法家沒有一個不是楷書好了之後才兼精各體的。

    縱觀歷代書法家,沒有一個不是楷書寫好了之後才有能力兼精各體的,只不過在各種書體中有自己最為擅長的一種,但是楷書一定是他們的基礎。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有人評價顏真卿的書法是:

    “楷不如行,行不如草,草不及稿。”

    說的就是顏真卿的書法是楷書不如行書好,行書不如草書好,而草書不如《祭侄文稿》好,從這個角度來看,行草書《祭侄文稿》當是顏真卿最好書法水平的代表,然而顏真卿的楷書何其好啊?一改初唐以來的瘦硬風格,自成一格,我想沒有顏真卿雄強渾厚的楷書作基礎,顏真卿的行書草書是沒有根據的。

    【顏真卿楷書與行草書】

    我們再看王羲之的書法,提到王羲之我們就會想到他是書聖,他的行書《蘭亭序》流芳百世,依然為當代所神往,不少人以為王羲之只有行書拿得出手,然而不知道的是王羲之的楷書《黃庭經》《樂毅論》《東方朔畫贊》是何其精妙!蘇東坡說顏真卿的《東方朔畫贊》直接取法王羲之。

    【王羲之楷書與行書】

    提到王獻之,可能很多人只知道“三希堂法帖”中有他的一帖行書《中秋帖》,但是王獻之的小楷《洛神賦十三行》是被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稱為“楷法極則”的楷書書法。

    【王獻之楷書與行書】

    而“二王”父子的楷書乃是奠定了我國楷書基礎的力作,倘若“二王”沒有深厚的楷書基礎,《蘭亭序》《中秋帖》有那麼精彩,能流傳千古嗎?

    又比如說蘇東坡的書法,人們常說“宋人尚意”,便認為宋朝人都是不寫楷書,專寫行書的,其實不然!

    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他的《洞庭春色賦》以及《赤壁賦》都是行書,人們便認為蘇東坡只會寫行書,其實又不然!

    【蘇東坡楷書與行書】

    蘇東坡的行草書的精妙自然不是無緣無故的,他的《祭黃幾道文》就是楷書,李鴻裔評價到:

    “楷法精整,字外有磐控縱逸之勢!”

    你能說蘇東坡的不能寫楷書或者楷書不好嗎?

    透過以上舉例,說明了歷代書法家沒有一個不是楷書寫好了在兼精各體的。說來說去,楷書還是基礎書體,學好了楷書才能學好其他書法,我們經過論述,又再一次證明了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所以,以上我從楷書豐富的筆法結構,楷書與行草書的關係,歷代書法家的具體情況說明了楷書確實是書法的基礎,要想學好書法必須先學好楷書。

  • 7 # 龍井茶葉虎跑水

    學不好楷書,也能學好書法。

    書法是書寫的法則,每個書體都有自己的法則,不按法則書寫,就會被人笑話。

    再者,楷書出現相對晚一些,之前的甲骨,金文,周篆,秦篆,古隸,漢隸的佳作比比皆是,難道當時的人在不知楷書時還不書寫了嗎?事實上,秦代工匠寫咸陽這兩字,幾乎跟現代人寫的差不多,畢竟那時候工匠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能寫的讓現代人一目瞭然,的確是很不容易,有先見之明。

    遵循每一書體的書寫法則,就能寫好書法,至少寫出來,人看了,不被恥笑,至於說具有誰的風格,那你可以再研習,去追求,藝無止境嘛。

  • 8 # 一笑貫長天

    嚴格上意義上說,楷書不能說是書法的基礎!

    相似結構書體還有隸書與篆書,如果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隸書與篆書不是嗎?再者從書體誕生的順序看,楷書也是最後出現的書體,所以,把楷書定位書法的基礎會有諸多的疑議!

    學不好楷書就學不好書法,這句話也難以服人,因為歷史上也有楷書不太好而行草書法很好的人。比如張芝的時代還沒有楷書,但是張芝的草書沒人敢說不好。

    但是,書法頂尖的人,楷書也多數出色,比如,二王,顏真卿,柳公權等等。

    所以,我的意見是學書法最好是把楷書學好。

  • 9 # 墨緣7144611883

    楷書到底是不是書法的基礎?學不了好楷書就學不好書法嗎?這二個問是不覆蓋面也太寬了,從中國書法的產生和衍變過程來看,楷書是書法的基礎,並不準確。對於三千多年的中國書法的成長中可以看出,是非漫長的,書法的變化也特別大,有些書體在實用角竣逐漸被人們淘汰,例如:大篆、小篆、草書。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書體有⺀隸書、楷書、行書。為了學好這三種書體,經過書家的經驗,得出這樣的結論,把楷書作為初學書法首選的學習物件,進步比較快。因為楷書上接隸書下接行書,學好楷書,再去學隸書和行書就容易多了。因此有些人習慣上認為楷書就是書法的基礎,這種說法是相對正確的,但不是絕對正確的。大篆小篆起源比較早,當時沒有楷書,強調楷是寫好書的基礎是沒有道理的。對於有些人強調寫不好楷書是寫不好書法的,無疑是有他正確的一面,也有它錯誤的一面。正確的一面是,寫好楷書再學行書和隸書容易很多,人們可以看到這些實用性書體會給人們帶來很多方便。楷書寫好了對於寫大篆、小篆、草書的幫助並不明顯,因為這些書體並不常用,國家對這些書體不倡導普及。只是在書法領域國家重視一些。因些平民百姓根本不認識更談不上應用。我們中國公平能夠把楷書和行書寫好了就很不容易了,一般人認為寫好行書和楷書就算寫好書法,也不算錯。書法真草隸篆行,誰也不可能五種書體都寫好。但是要牢記一點,書法的實用性不應乎視,我個人認為,如果一個書法家楷書和行書寫不好,起碼不能算作一位合格的書法家。

  • 10 # 老樹書法

    這是書界小白最愛說的一句話,錯而不自知就是小白的明證。小白所說的楷書,專指顏歐柳趙四大家的楷書。綜觀中國文字史和書法史,楷書是最後形成的文字和書體。我就問一句,顏歐柳趙之前有沒有書法家?如果有該當何論?

  • 11 # 金玉作婉仕

    太片面!不少人就是從隸書練起的。隸書練習力度,宋體瞭解字的間架結構。這兩種字型都可以作為書法基本功的訓練。

  • 12 # 劍指書畫

    說楷書是學習書法的基礎,這話沒錯,但不全面。筆者認為,楷書、隸書和篆書都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在這三種字型中任選一種臨摹學習。大家知道,書法從技法的層面講並不複雜,主要是解決逆鋒起筆,回鋒收筆和中鋒行筆這三大問題,這三個問題解決的如何,直接關係到日後的行筆質量問題。楷隸篆中最講究中鋒行筆的是篆書,所以這三種字型選哪個都可以,不必拘泥於楷書。也許有朋友會問,我在技法上已經沒問題了,那為什麼還是寫不出滿意的作品呢?這就涉及到了書法的本質問題,即格調和境界的問題。這個問題光靠技法的嫻熟是解決不了的。所以古人有“功夫不在其內,而在其外”之說。這裡的其內指的就是技法,其外則指的是個人的修為和文化底蘊的積澱。相對而言,書法的難點並不在技法,而在文化底蘊的積澱,這個不是一年兩年的事,需要十幾年、幾十年甚至是一生的時間。所以吳冠中先生說:搞藝術的人要有一種殉道精神。什麼是殉道精神,就是為藝術而死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一心想出名炫耀,還想獲利致富,那最好不要搞藝術。開啟中、外美術史,尤其是中國的書法史,你會發現真正的偉大的藝術家大部分都掙扎在貧困線上,甚至有很多都是因窮困潦倒而死。跑題了,就此打住。

  • 13 # 書畫半畝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沒有其他的樓主回答得那麼透徹,只能在有限的認知裡談談自己的看法

    大家知道,蓋樓要打地基,基礎若打不牢,再高的樓也會塌。學書法也一樣,基礎不好,必定走不遠。“楷法無欺”。學書法用楷書打基礎,是因楷書要求很嚴格,像一把尺子一樣,“逼”著你進步。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排斥楷書?究其原因就是楷書太難,練好久,成效不顯著,進步慢,甚至倒退。這時,有人就會“發脾氣”了,摔毛筆走人。對常年練書法的人來說,這太正常不過了。水平倒退,究其原因還是基礎不牢,楷書是一種很折磨人的字型,而是“折磨”地讓人發瘋,當然是“痛,並快樂著”。

    社會上有些書法培訓班的不負責宣傳,也給書法帶來了不良印象,以為書法可以速成,如果三五天見效,那滿大街不都成了書法家?如果三五天見效,很多人會在書寫中遇挫折就容易放棄書法。

    學好書法是個漫長的過程,要做好心理準備。這就是為什麼基本上要成為書法家都是中老年,不是說練書法練到老,就成書法家了,有的練了一輩子的書法還是門外漢,比比皆是。

    楷書作為書法的基礎是再好不過了,所以學書法,一定要先學好楷書。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4 # 隹谷

    其實,從中國書法史的角度來看,楷書並不是書法的基礎。

    中國的書法產生於遠古時代,真正稱為書法的時代是西周時期的金文,也就是篆書,之後是隸書,隸書隸變產生草書和楷書,所以,要說書法的基礎,應該是篆書,或隸書。

    但是,為什麼很多書家在學習書法時都強調從楷書學起呢,這是因為楷書這種書體的特殊性決定的,對於大多數初學者是適用的。但不是說學不好楷書就學不好書法,很多書法家(尤其是當今流行書風下的書者)是寫不好楷書的。

    但有一點必須澄清,作為一個真正的書法家,是應該、也能夠寫好楷書的,因為這是基本功,寫不好楷書,起碼說明他不是一名完美的書法家。

    我認為,初學書法從楷書起始有以下優點:

    1、現在的書法學習者很多都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提高孩子的素質而為其選擇了學習書法。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剛剛開始識字,對於學習漢字很有好奇感。而孩子學習的漢字一般是從楷書開始的,如果這個時候讓孩子同時學習楷書書法,一定會對於提升其學習興趣起到相得益彰之效,可以互相促進,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而對於其他書體,則都不利於孩子認讀和學習,反而會增加不少難度。

    2、楷書筆畫沒有多少連帶,對於初學書法的朋友可以更好地掌握基本筆法,對於控筆能力、線條質量、基本技法的掌握大有好處。而學習其他的書體、尤其是行草書,則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有的學者認為,初學書法應該從行楷或行書起步,我不認同。

    三年前,我在網上報名參加過一個書法研討班,其中的導師是一位八零後,他就倡導初學書法從《聖教序》學起,他認為學習楷書容易使人的筆法凝滯,容易走向刻板的方向。

    但是,我不認同這個觀念。大凡初學書法,大多沒有多少基本功,有的甚至連基本的握筆都不會,如果一下子就從行楷書練習,可能會走不少彎路。就像剛學步的幼兒,一開始就跑,肯定是要跌跟頭的,弄不好會傷及身體。

  • 15 # 魏保良

    這種觀點是不成立的。楷書確實適合初學,但隸書、篆書同樣適合初學。下面我們展開論述。

    楷書是漢末三國時期雛形,三國時期鍾繇被譽為“楷書之祖”。那麼在楷書出現之前,學子們是怎麼學習書法的呢?東漢大書法家蔡邕擅隸書,他的作品《熹平石經》刻成之後立於太學門口,供學子們學習。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東漢學子們學習書法是從隸書開始啟蒙的。那麼我們把話鋒放到隸書成熟之前,學子們是如何進行書法啟蒙的,當然是從篆書開始入手。

    隸書。隸書字形方整,用筆方圓兼施,以中鋒用筆為主,對線條質量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像《曹全碑》、《乙瑛碑》、《禮器碑》、《史晨碑》等等都可初學。

    篆書。篆書用筆講究中鋒,藏頭護尾,字形對稱,對線條質量和造型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像李斯《嶧山碑》、李陽冰《三墳記》、鄧石如篆書、吳讓之篆書、趙之謙篆書等等,都適合初學。

  • 16 # 水墨韻硯齋

    條條大路通羅馬,會用毛筆才是書法的基礎,從哪條路都可以入書法大門,學什麼樣的書體的線條主要是自己喜歡就好。

  • 17 # 老陳聊書法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從唐朝初年楷書得以確立到如今壹仟三佰餘年了,卻還是沒有個定論,其實正是書法理論缺失的明證。

    雖然,從文字歷史上無法明確楷行草出現的前後順序,但是按照相關性來看,行書當是對楷書的快速書寫方式不應該有疑問。而且從我們最初的漢字識認和書寫的順序也應該是先楷書然後其它。

    但是,從書法的角度耒看呢,楷書不用寫到歐顏柳趙的水平和現如今的田楷水平,甚至遠不如他們也依然可以學好行草的,這是無法書家的經歷證明了的,而且也很容易解釋的。

    行草書有著更加動態的結構特點,可以自成體系,只要有楷書的基礎足矣,而不需要把楷書寫到多麼高的水平,這是兩個概念。甚至,楷書用力過度反而影行草書的水平,古有趙子昂,今有二田都是例證。

  • 18 # 憶棠館書法

    你好。學不好楷書就學不好書法是否正確目前來看主要分為兩派觀點,

    第一,認為楷書基礎,學不好楷書就學不好書法。這部分人一般有很多並未對書法有過過多研究,也有因為喜好楷書而支援這一觀點的,書法本是記錄檔案事件的作用,文化的傳承導致他具有了一定藝術性!楷書相對來說最好識別,用途也最廣,大眾都喜歡楷書的規矩!

    第二,認為不一定楷書就是書法的基礎。因為文字的發展史上楷書出現的相對比較晚,比篆書,隸書草書要晚,所以精通篆書,隸書的人就不能說人家不懂書法,這麼看來楷書也不一定是基礎。

    第三,書法上有一通百通的說法,就是一個書體精通了別的書體相對容易學,因為知道了毛筆的效能,能夠更好的把握字形點畫等等!

    第四,如果要學習書法,選一種書體只要喜歡上投入進去,都能出些成績,如果為了使用開起來寫字美觀那楷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19 # 狂喜淡墨a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學不好楷書就學不好書法?

    楷書屬於正書的一種,比如隸書也屬於正書。因此學好楷書,對於學習書法,具有必要的條件之一,但是不是決定因素。

    書法的內涵特別豐富,依然有草字,篆隸,行書。

    首先楷書學書法的基礎之一,楷書是在總結歸納各種書體而演變的八法正書,成為規範的書體,一般公文最實用。楷書的方正,嚴謹的筆法,是書法中運用和書寫最多的書體。

    一般情況,都從楷書入書境。因此大家一致有一慣常思維,學書必須過楷書關。

    在古代學書,不一定都是先學楷書,比如唐宋,都是由來篆隸魏碑,爾後入楷。

    當今有的學書從隸伊始。我的體驗,從隸書入書,非常好,一則有古意,而來楷的源就是隸書,比如歐體筆畫有隸意。現在很對楷書筆意皆得於魏碑或隸書。

    因此變觀念,唯有楷書為老大的錯誤認知。說句實在話化,楷書的歷練,非常需要功力,應該說現在寫楷書者,都是厲害書者角色。但是一味追求,往往散不開自己的情性,楷法整飭。來不得半點敗筆,也是最能體現功夫筆力。

    但是不能否定楷書功夫差,而寫的其它書體不美的意識。

    草書,與楷書,是相互依存,楷書寫的好不一定寫出草書,而必有情性放開者,具有草符遊走。因而草法與楷法有區別在情性。

    楷書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書家追求自己的楷書風格,不趨古貌。得自己情性筆墨。

    所以楷書有區別,一則臨摹趨真,一則趨於筆意崇尚自己的書墨,成為活潑。對於觀點,一直以來認為愈加有古人楷書象,才是楷書的思維習慣。

    大家可以知曉,書展一般入選生動化的個性楷書,對於臨摹再現之楷,一般不選。

    由此臨摹楷書是一個學習過程,依舊算是伊始,只有變為自己的楷書,才是自己真正的智慧財產權。換言之,就是自己的書墨。

    話說回來,楷書很重要,但是不具備楷書之精,也能寫好隸書篆書,魏碑草書,行書。因為八法亦乃存在楷書之外的書體中,從其他它書體也能學到八法,以及其它筆法。

    所以,學書法,楷書是學書的必要性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基礎。

    當然特別愛好正書之一楷書,另當別論。古人四體皆善,學書者,精工一體,涉獵其它,是學書的規律。

    故不可偏頗,唯楷才是真正的書法。

  • 20 # 0墨緣0

    楷書是學好書法的基礎,這一觀點是大家都知道的,不學好楷書要學好書法那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是寫好了楷書不等於就學好了書法,還要學好行書,草書。在學習行草書同時,再回頭來學楷書,這時你就會驚喜地發現你的楷書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你的楷書更加靈動,就這學習一段時間的楷書後,再去寫行草書,行草書力度大大的提高。與此同時,開始學習篆隸,去體會書法的古拙。總之,學習書法不能死臨一種書體,要遍臨各種書體,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讓女生愛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