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奧爾科夫

    雖然有了導彈,但是近百年來的兩次世界大戰和大大小小的區域性戰爭,都反覆證明了使用空中進攻力量——轟炸機的重要性,並向人們揭示:制空權在現代戰爭中至關重要,誰擁有天空,誰就在戰爭中握有主動權,就會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較大的戰果,戰爭的程序就會對誰更有利,勝利的天平就會向誰傾斜;用空中轟炸的進攻手段壓制地面防空火力,取得制空權,摧毀敵有生力童,為勝利奠定基礎;轟炸機的主旨是進攻,在進攻中要不斷承受防空兵器的攻擊,在不停的防禦中完成最後的進攻,達成戰略、戰術目的。

    美軍B-2戰略轟炸機結構圖

    為此,轟炸機必須用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裝備起來,成為進攻之“矛”和防禦之“盾”的完善結合,並能不斷地適應變化的戰場環境,在與敵防空系統的博弈中不斷髮展壯大;轟炸機的發展受戰爭規律的支配、作戰思想的驅動、經濟實力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及科學技術發展的牽引,在戰爭中接受檢驗與磨練。由於現代戰略轟炸機具有航程遠、突擊力強、資訊化程度高的特點,使之成為戰略威懾和實戰的有效裝備,它可以在戰略、戰役中發揮作用。雖然受到戰略導彈的激烈競爭和現代防空體系的嚴峻挑戰,戰略轟炸機仍有頑強的生命力,仍在不斷地自我完善與發展中。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

    相比於導彈,在執行戰略轟炸任務時,轟炸機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反應能力。轟炸機能攜帶多種核武器,並可在攻擊前緊急召回,具有較好的攻擊靈活性。在執行常規任務時,轟炸機的主要任務是對敵方機場、雷達站和指揮通訊系統、運輸與發電設施、大型軍工企業、經濟命脈等高價值目標實施戰略空襲,協助地面部隊作戰,實施空中遮斷,轟炸敵重兵集團,以及與海軍共同實施反艦攻擊和佈設水雷等。

  • 2 # 軍事天地

    這個問題需要從不同角度來看:

    首先就是戰略轟炸機的具體使用。最早戰略轟炸機的出現是跨越遠距離完成戰略級轟炸任務的而存在的兵器。我們熟知的B-17和B-29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那個 時代,其實就存在同樣的競爭對手“V-1”巡航導彈和“V-2”彈道導彈。其實在當時來看,V-1和V-2的出現絕對具有戰略級轟炸實力。只不過在實戰中,這兩型導彈起 初是製造了大量的恐慌,但並沒有造成足夠大的傷亡,而且對於英國的港口、工業區也沒有徹底損毀,並沒有從根本上瓦解英國的鬥志。

    反觀美軍對日本、德國執行的戰略轟炸任務,就完全不同了!尤其是,針對工業區的地毯式轟炸,以及鋪天蓋地的密級機群的衝擊力,使得被轟炸區域的損毀程度和實際 傷亡極為可觀。尤其是B-29執行的“火攻東京”的任務,更是被日本學界認為比兩顆原子彈更能動搖日本“國本”的打擊手段。所以,戰略轟炸機在大規模作戰任務中 所能完成任務性質和帶來的附屬威懾力,確實不容小覷。這是導彈很難完成。

    再看現代的兩伊戰爭中的“導彈襲城戰”,這也是典型的導彈戰。雙方使用彈道導彈對目標進行打擊,儘管達到了一定的戰術效果和恐怖威懾作用,但都沒有能夠摧毀對 方的工業體系、後勤體系以及核心指揮系統,因此只能算是一種導彈游擊戰的升級版。可再看美軍的海灣戰爭,儘管B-52不再擔負地毯式轟炸任務,單作為導彈載機, 仍然對敵方展開了全面而且系統打擊,並且由於單次出動攜帶導彈數量多、飛行員乘組多,可以在更遠的距離上展開更長時間的奔襲,效費比和摧毀效能都絕非單純地對 地導彈所能媲美。更不好說B-2、B-1B完成了諸多隱身打擊任務。

    就算在和平時期,戰略轟炸機也是肌肉的象徵,因此對於導彈和戰略轟炸機的取捨問題?其實,現在導彈還是無法取代戰略轟炸機的。

  • 3 # 建誠9

    這都是廢話,導彈是用來威懾的,大部分的彈道導彈都是在發射架上直到退休,但是轟炸機就不一樣了,轟炸機可以用來搞核訛詐,一旦發生衝突,就可以派轟炸機去威懾,甚至攻擊那些摩擦的地區,打個比方,老毛子在敘利亞用轟炸機攻擊美國佬支援的反政府武裝,攻擊前打個招呼,美軍撤退與否就與毛子無關,希望美軍能平安,美國佬再不滿,難道他敢向毛熊發射導彈,然後毛熊又向他發射導彈,大家遊戲結束,肯定不行了,大家還要過日子,轟炸機這是大國博弈的王牌,總不能動不動就核彈瞄準,這樣很危險的,一走火大家都玩完

  • 4 # 時光孤島38084441

    這個問題可以用核潛艇跟航母來回答,你,核潛艇在各方面的使用,都比航母要牛得多,那為什麼還要發展航母呢?因為看得見啊。轟炸機可真的帶著炸彈過去散步了,這效果哪裡是發射架上導彈能比的。你導彈在哪我不知道,而且我知道你基本不敢發,

  • 5 # 7柒情六慾

    射程遠的導彈貴,成本高,用戰略轟炸機可以把便宜的高爆炸藥直接在目標上釋放,目前最遠的洲際導彈也就一萬五千公里而美國的幽靈轟炸機加一次油就可以飛一萬八千公里,最貴也就造飛機,不過飛機也不是一次性的,最重要的是以後戰略轟炸機就不只是丟炸彈,而更可能是帶無人機的航天母艦!

  • 6 # ZZH晴陽藍天風和日麗

    戰略轟炸機作為武器裝備中的一種武器,每一種武器都有其的長處和功能。而且其還具備了攜帶核彈的功能,多了一種威懾效果,較其它空中武器有其的特殊之處,能遠距離飛行和核轟炸,僅這二點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有了戰略轟炸機能更好地提升作戰功能及威懾力。

  • 7 # 華智觀點

    導彈瞄準你家你說啥對方都假裝不信,發射出去對方信了就晚了。轟炸機在對方門口溜達,對方假裝不怕對方國民會造反。這就是戰略威懾的作用,即使你不帶彈到敵人門口溜達,對方也不敢不重視。要知道飛半球到敵國門口轉悠的轟炸機不會只帶幾個常規導彈的。

  • 8 # 時說新語

    什麼是戰略空軍 ? 這兩者肯定效果不一樣,所達到的威懾力也不同啊!

    戰略

    轟炸機的基本要求是航程遠,載彈量大,速度快(突防能力強):

    航程:要在8000公里以上

    載彈量:載彈量一般在15噸以上

    速度:0.8馬赫

    戰略

    轟炸機是指用來執行

    戰略

    任務的中、遠端轟炸機。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量核武器的主要運載工具和構成核三位一體的一極之一。它既能帶核彈,也能帶常規炸彈;既可以近距離投放核炸彈,又可遠距離發射巡航導彈,可做戰略進攻武器使用,在必要時也遂行戰術轟炸任務,支援陸、海軍作戰。

     戰略空軍的出現和興起與轟炸機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密不可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可謂是成功運用遠端轟炸機的典範。在西歐戰場,美國空中力量對德國進行了大規模戰略轟炸,最多時每天出動近1000架飛機。在東方戰場上,美國使用B—29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了轟炸並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正因為這樣,1946年3月12日,美國在原有陸軍航空隊基礎上成立了戰略空軍司令部,當時主要兵力為戰略轟炸機部隊。到20世紀50年代,又增編了空基洲際導彈部隊,成了一支全球性戰略打擊力量。   目前,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對戰略空軍的普遍定位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資訊火力一體,能夠以空制空、以空制海、以空制地,全面參與各種作戰形式,能實施遠端反應。隨著各種高科技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戰略空軍逐步步入了輝煌期:除了最初的戰略空襲任務外,它還可支援戰區性作戰並進行戰略偵察。戰略空軍也從最初的戰略轟炸機部隊發展為一個由多機種組成的空中打擊力量。   美戰略空軍最強   在戰略空軍的發展建設上,美國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二戰後,美國一直推行全球戰略,戰略空軍成為其有效工具之一。1953—1955年,美國戰略空軍先後在海外成立了3個空軍師和1個航空中隊。到1968年底,美國空軍已裝備了400架戰略轟炸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美國全球戰略的調整,戰略空軍的發展速度放慢。海灣戰爭結束後,時任空軍部長的唐納德·賴斯認為:將空中力量分隔成戰略、戰役、戰術三個司令部是一種削弱戰鬥力的做法。在這種觀點的支配下,美國將戰略空軍司令部置於新成立的空中作戰司令部領導之下,負責戰略轟炸機、部分空中加油機的使用和管理。空中機動司令部負責管轄所有戰略運輸機和加油機。這種編制反映美國空軍“全球到達、全球作戰”的戰略思想

  • 9 # 民工二叔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問指的是哪種導彈?排除對空,對艦導彈,猜問題問的是對地導彈。對地導彈有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又分戰略彈道導彈(一般攜帶的都是核彈頭,無論哪個國家都不會真正使用),中程彈道導彈(美蘇之間的導彈協議不允許雙方擁有,所以美國和俄羅斯現在都沒有,中國的東風21等屬於中程),短程或者戰術導彈(美國沒有,俄羅斯最新的是伊斯坎德爾,飛毛腿也能算)。

    世界上現在戰略轟炸機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數量上美國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原因顯而易見。如果美國要發起戰爭,對敵方戰略目標進行打擊,戰略彈道導彈肯定是不能用的,一旦使用就是地球毀滅日。剩下的選擇就是巡航導彈,巡航導彈的射程一般在2,3000公里,需要從載具上發射,比如轟炸機,水面艦艇,或者潛艇,比如海灣戰爭時,就是三種齊射,尤其以空射最為靈活,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向最快速地接近目標。空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快速補充,快速返回戰場。如果要對水面艦艇和潛艇進行補充,必須返回基地,耗時耗力不說,這些船隻在戰鬥中都是承擔其它重要任務的,不可能隨時隨地離開的。

    轟炸機的另一個好處是,武器選擇多樣性,不單單是巡航導彈,還可以選擇其它各種制導炸彈,非制導炸彈一般現在用的少了,但是也有。

    由此可以看出戰略轟炸機相對於導彈的優點,1 極大的靈活性; 2 可以反覆使用; 3 快速部署,快速反應(美軍一直強調的是24小時打遍全球);4 價效比高 戰略轟炸機加巡航導彈的費用遠小於戰略彈道,更不用說費用遠低於巡航導彈的各種制導炸彈。

  • 10 # 三月4670

    我先說一下我理解的戰略威懾、打擊。戰略打擊其需要的目的是為了消滅敵國的戰爭意志,打壓敵方士氣。它和戰術打擊最大的不同就是戰略打擊可能不為消滅敵方多少有生力量、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而是用戰略打擊的恐怖殺傷力,讓你們崩潰,達到不戰屈人之兵的終極目的。

    既然戰略打擊的作用那麼大,一旦開戰,敵方戰略打擊設施必須在第一時間被消除。所以戰略打擊設施的生存能力就尤為重要。陸地導彈為了生存主要採取深挖洞,勤跑路策略,藏在大山裡的發射井和打一發趕快跑的導彈發射車、導彈發射火車。但是地上畢竟還是容易暴露,面對敵方的多輪飽和打擊,存活機率也不高。路上不行,就下水,所以就有了海基的導彈發射潛艇,長時間藏在海里,海底發射,打完下潛隱藏,深藏功與名,厲害。但是潛艇通訊一般不好,而且載彈量有限,機動性也一般,而且潛艇貴呀。所以,還得依靠飛機,飛機在天上飛,而且戰略轟炸機飛得又高,一般的防空裝置很那打到,也挺安全,機動性還好,飛到你頭頂,直接丟炸彈你也受不了呀,所以戰略轟炸機還是有它的作用。也是目前主流大國三位一體戰略打擊的重要一環。

    設想下,敵方想開戰,一看,幾個核潛艇不知道去哪了,幾家戰略轟炸機也不知道飛哪裡去了,你是不是得想一想。所以說戰術武器是贏取戰爭的,戰略武器是保證和平的。

  • 11 # 火線零距離

    雖然有了導彈,但是近百年來的兩次世界大戰和大大小小的區域性戰爭,都反覆證明了使用空中進攻力量轟炸機的重要性。但這些都是空話,其最重要的原因是,錢!近年來的區域性戰爭也均圍繞著國家利用而展開的,尤其是現代化戰爭,動不動就是上千億打水漂,沒有價值可圖,難道還真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嗎?精確制導導彈用過都說好!不過就是價格不是一般國家能玩的起的!即便是世界警察,開局近千枚巡航導彈,到清理戰爭時依舊需要轟炸機火力壓制,一枚導彈再好,也低不過一坨炸彈的威力。

  • 12 # 迷彩先生

    彈道導彈(核)和戰略轟炸機都是核武打擊威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代表陸基核戰略與空基核戰略。

    其實還有海基核戰略,三個加起來被我們稱之為“三位一體打擊核戰略”,目前掌握這種能力並同時保持高效常備作戰的國家只有三個國家: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冷戰之後不同的國家採取不同的核戰略發展方向,“三位一體”核力量概念也被不同國家給予不同的理解與修正。目前世界僅有美國、俄羅斯保持了陸、海、空三基一體的核戰略打擊能力,中國也在盡力完善自己全領域戰略核打擊能力的建設。本專題簡要的展現了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各個方面。

    歐洲和北約大多數國家已經或多或少都放棄了其中的空基核戰略,也就是戰略轟炸機,比如英國、法國、德國這些老牌歐洲強國,英國核戰略上採取與美國相捆綁的策略,僅保留了以核潛艇為主的海基戰略核力量,法國主要建設海基、空基核力量,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太搞核武器研發燒錢,維持戰略核威懾更燒錢,只有大國才能玩得起,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無法持久保持戰鬥力;第二技術難度越來越大,各國之間在核武戰略梯隊上的水平差距懸殊;

    第三戰後美國維持的全球軍事平衡,客觀上給這些歐洲國家帶來了“安全感”,美國人甚至將核武器直接送給北約核心成員國,這樣也促使很多西方發達國家放棄了研製新一代核武器計劃。另一方面美國也要求這些盟國在核武技術上有一定的限制,為保持軍事上的俄霸權地位,美國需要在核心技術上掌握話語權。

    自從原子彈為代表的核武器出現以後,世界大國一直在追求威力更大、射程更遠、作戰效率更高的核武器,用於提高本國整體戰略威懾力,這些武器都可以對對上萬公里以外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核爆炸當量也從數十萬噸升級到數百萬噸,甚至能夠達到上千萬噸TNT當量,隨時能夠對敵方軍事基地、首都、工業區、樞紐地區進行毀滅性打擊。

    歷史上核武器真正用於戰場,是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本廣島和長崎進行的原子彈攻擊,這次攻擊直接導致日本投降,從而快速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也讓其他國家看到美國恐怖的核武戰略實力,也促使更多國家開始搞核武器,並且朝著“三位一體”方向逐漸完善。

    未來中國核武戰略也將繼續強化,這是國家實力發展和利益所在,陸基核武器將繼續保持優勢,需要更加強化海基和空基核武實力,令人興奮的是,很早就有媒體曝光中國正在研製下一代新型隱身轟炸機——轟-20,對於中國強化空中核打擊力量做出重要貢獻。

  • 13 # 未來75537870

    陸基再怎麼機動,移動速度還是較慢的,固定發射井之類的更加早就被標註,而空基只要機場跑道,哪怕隱藏在山洞裡面的跑道還能讓轟炸機起飛,機群就能很快集結,這樣一個移動導彈倉庫就可以比陸基更快速對攻擊目標進行攻擊,轟6K沿海起飛就可以打擊到關島基地。,比如美國哪怕把中國沿海機場和陸基都滅了,中國腹地的機場起飛10幾架轟6K,照樣可以把關島夷為平地。

  • 14 # 手機使用者76880814938

    戰略轟炸機的“戰略”兩字意味著它要影響全域性。所以我就不談戰術轟炸任務了。傳統的三個和力量各有自己的目的。核潛艇:保證別人先下手自己來不及還手的情況下,自己可以報復;核飛彈,就是大家明裡對打的時候用的。戰略轟炸機則是在大家打起來之前互相威脅但是又不想先發制人的情況下拿出來威脅對方用的工具,最終目的就是想避免戰爭。潛艇和路基核飛彈對方都看不見,感受不了己方的能力和威嚇。但是一個攜帶核彈的戰略轟炸機則可以在地方家門口飛來飛去。看如今的美國和朝鮮。當然,朝鮮也想向美國人揮揮拳頭,但是沒有戰轟,只好以試射導彈的形式。但是這有多昂貴?一個核飛彈造價好幾千萬美元(甚至上億)。朝鮮估計也只能幾個月試射一次。美軍只是花費了一些油費和維護費。可以每天到朝鮮家門前晃也不嫌貴。

    另外,大型核戰真打起來了,就十幾分鍾就完事了,根本沒有機會慢慢分析誰先動手,決策向誰報復。所以路基飛彈都是永久事先設定好目標的。但是向朝鮮這種級別的,美國還是可以有選擇的。他們甚至有可以控制當量的核武器。這時候戰略轟炸機的相對“精準”核打擊能力就有相當的吸引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狼2》在美國收視慘淡,54億票房被質疑注水,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