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修的路上

    孩子說髒話到了用我們家長的時候了,爸爸媽媽的重要作用就顯現出來啦。看看爸爸媽媽用什麼樣的方式應對用什麼樣的語言行為去。和孩子溝通。

  • 2 # 幼教手記

    孩子從小滿口粗話,多半是父母或家裡監護人的影響。

    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言談舉止過於隨意或者粗魯,不拘小節,孩子長此以往必定會受到影響。有人說:一個有教養的家庭至少要經過三代的努力才能基本形成。這個一點沒錯。

    要想要孩子不講粗話、舉止文明,家長的良好示範是對孩子最有效的教育。示範表現在家長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

    一要堅持有意示範,包括運勢技能的示範和榜樣作用的示範。

    二要注意無意示範,無意示範是指家長足以見得言談舉止被孩子看到或聽到後所產生的影響。有時,無意示範比有意示範對孩子的影響還要大,所以,做父母的不僅應該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更要注意在其背後的言行。

    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模仿是人類乃至動物最根本的學習方式。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的眼睛是“攝像機”,耳朵是“錄音機”,腦袋是“計算機”。家長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從小攝錄下來,經過“計算機”處理,就會輸出與父母相同或相似的資訊。要知道,孩子不光模仿家長的好言行,不良的言行照仿不誤,而且模仿其不良行為來更快、更準、更像,這是人性的弱點使然。沒有人說哪個孩子像老師,但是卻有人說“這孩子像TA爸(媽)”,這個“像”,不僅僅指長得像,也指秉性和行為。

    所以,作為家長或者監護人,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要文明、和善、溫暖、親切、陽光、正面、積極、尊老愛幼,渾身充滿正能量,以免影響孩子終身的發展。

    當然,有時孩子也會受網路或其他同伴的影響,但只要父母言行正確,發現問題及時制止和解決,相信孩子就不會成為一個問題兒童。

  • 3 # w沐新

    這個源於家庭關係,因為小朋友喜歡學說話,他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覺得大人說,他也可以說,為了不讓他說,那身邊的人就不要說

  • 4 # 魔都豆豆

    滿口粗話的小孩。肯定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無外乎這三個因素,父母的影響與教育(留守兒童祖輩的教育和影響),學校環境的影響,當然也與孩子接觸的社會因素有關係。

    重點講一下,現在的社會因素。現在設計科技和資訊日新月異,孩子接觸的面也很廣泛,電腦、手機、電視、書籍等等,都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家長更要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及時糾正。最終還是歸結於家長沒有給與孩子適當的引導。

    近代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階段理論、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能分別在認知、人格塑造兩方面幫助我們,更好、更清楚地理解進入學齡期的孩子。

    以下是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紀孩子(6-14歲)的認知心理特徵及父母溝通重點,建議收藏,留著以後慢慢看。

    小學階段

    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小學生處於具體運算階段(6-12歲),他們直觀、具體、形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慢慢增強,但抽象能力仍較為有限。

    而在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小學生處於勤奮對自卑階段(6歲到青春期),他們在努力學習各種文化技能的過程中,不得不面對一系列的無能感。

    小學一年級

    認知特徵:開始逐步形成直觀、具體、形象的邏輯思維能力。

    心理特徵:孩子對小學生活既感到新鮮,又不習慣,一時可能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依賴老師。

    溝通重點:此階段,以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培養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和孩子談談他在學校感到不習慣的地方,針對性引導他做出相應的轉變,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小學二年級

    認知特徵:直觀、具體、形象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

    心理特徵:此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自控力強。

    溝通重點:此階段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家長要對其不良形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三年級

    認知特徵:孩子普遍會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心理特徵: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有限。

    溝通重點:伴隨人際交往範圍擴大,認識能力的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撓也隨之增加,他們可能會產生越來越強烈的無能感,進而不安。

    小學四年級

    認知特徵:9-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處於從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是培養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

    心理特徵: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正在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如果不注重引導,這些小的困難很可能引發孩子的不安,從而干擾他的學習。

    溝通重點:此階段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加深,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分化,需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小學五年級

    認知特徵:孩子更頻繁地接觸自然和社會,有能力發現其中的問題,但仍缺少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

    心理特徵:競爭意識增強,不甘落後。更關注學習成績,對於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獨立能力增強,喜歡自發組成小團體。不輕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強。

    溝通重點:鼓勵做事情的堅持性,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這個階段,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接觸自然和社會的機會。迎接更復雜的挑戰有積極的作用。

    小學六年級

    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早期,

    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

    認知特徵:孩子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特別是由於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

    心理特徵:孩子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但意志力仍不夠堅定,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情緒容易不穩定。

    溝通重點:此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關注學習的同時,還需有個健康的心理發展。 逐步為進入初中做準備,對心儀學校的考試範圍和特點多做了解。

    初中階段

    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中學生進入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他們可以進行抽象思維、處理假設性問題和思考可能性。

    而在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中學生處於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階段(6歲到青春期),他們在努力發現、確認自我感(例如我是誰),在真正發現自我之前,體驗角色的混亂。

    初中一年級

    進入少年期,身體形態發生顯著變化,身體機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應地產生變化,但童年和少年兩個階段之間是逐漸過渡的。

    認知特徵:孩子剛進入初一,理性思維的發展還有限,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

    心理特徵:

    新鮮感和緊張感共存,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學科感到新鮮。但不久後,由於學科增多,複雜性增強,課時延長,考試增多,教法和學法與小學不同,使其感到緊張。

    向上性與盲目性共存,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會認真努力,力爭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

    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處於萌芽階段,容易受外界影響,順利時盲目自滿,遇挫折時盲目自卑,洩氣,有從眾心理。

    獨立性與依賴性共存,不願讓大人管,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具體困難希望得到老和家長的幫助。

    溝通重點:

    關注適應性——從小學生轉變為中學生,適應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初一甚至整個初中階段的成績,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儘快適應新的生活。

    新的習慣養成——初一是打基礎的年級,不僅要打好知識的基礎,更要進一步打好學習習慣的基礎,重視“養成教育”,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成功的養成教育史學生咋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的重要保證!

    重視基礎知識——課程的難度是漸進的,所以通常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都會覺得比較簡單,初一不要追求“難度”和“進度”,才有可能在整個中學階段學得輕鬆而有成效。

    初中二年級

    心理特徵: 此階段絕大多數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男生女生身體都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但由於家長和社會對性知識教育採取的封閉甚至恥於談論的態度,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青春期煩惱。

    這個年紀的孩子獨立性有較大的發展,自尊心增強。表面上好像什麼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

    於是有的孩子出現了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進而出現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逃避﹑說謊﹑破壞﹑暴力等青春期叛逆行為。

    溝通重點: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需要正確的引導。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逆反心增強,和父母交流逐漸變少。

    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降低“姿態”,多和孩子進行平等性的溝通,隨時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問題的苗頭,及時展開心理疏導,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軌道上發展。

    不僅初二,連同高二也是一樣,都處於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學科內容加大加深,孩子此階段學習上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分層,需引起高度重視並提前做準備。

    初中三年級

    認知特徵:觀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義識記占主導地位,思維活動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學習興趣基本穩定,學習成績亦開始相對穩定。

    心理特徵:獨立性進一步獲得發展,學習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喜歡自己自由獨立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他們比初一、初二的學生更渴望教師和家長的尊重與理解。

    溝通重點:需充分利用此階段特點,培養和發展他們獨立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為中考做準備,與孩子一起了解當下學習情況和狀態,設定目標,協商方法。

    不同階段的孩子,認知特徵,心理特徵以及情緒狀態都會不同,如果我們有意識的幫助孩子對自己的性格、特點、愛好進行分析,探索適合孩子的人生道路、就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 5 # 倩倩的美好生活

    您好,我是倩倩,很高興推薦我回答這個問題,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對孩子過於寵溺,難免孩子會有一些壞毛病,滿口粗話就是最普遍的一種。不管怎麼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父母要以身作則,約束自己的言行,言傳身教,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影片中是我個人的想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 6 # 娥姐分享

    滿口粗話的小孩,主要有幾點:

    一、家裡有人經常說粗話

    孩子從小的言行都是從父母老人那裡學來的,如果小時候經常帶小孩的人經常說粗口話,小孩自然也會跟著學,學著學著就成為習慣了。

    娥姐曾經碰到過一個兩歲多的小孩,在醫院裡看到我和我六歲的兒子玩,他也想來湊熱鬧,我兒子沒理會他。後來他就主動過來拉我兒子,我兒子不想跟他玩,帥了一下手,那小孩馬上就急眼了,說##你媽,他奶奶就在旁邊,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也沒有跟他說這樣不禮貌。

    這小孩,自己主動過來招惹別人,還罵人了,要是我家小孩也跟著急,那不得鬧翻天了,幸好我家小孩也沒跟他計較,走了。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明,假如小孩已經習慣說粗話了,很有可能是受家庭影響。

    第二、看網路影片學的

    現在的小孩已經離不開網路了,每天都拿著手機玩,他們學什麼我們大人也不知道,有些網路遊戲就會經常說粗話。

    平時娥姐的孩子玩到興奮的時候,偶爾也會說一些玩遊戲的人常說的語言,那些語言聽起來讓人不舒服,我聽到之後就嚴厲批評了,制止他繼續說下去,今後也不給說。說多了之後,孩子就算激動話到嘴邊他也收回去了,因為他知道這種語言不文明。

    第三、孩子平時得到的關愛不足

    有些孩子,會用一些極端的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包括說粗話。如果孩子說粗話能得到父母的格外注意,以後他就會習慣用這種方式來博得同情和關愛。

    第四、孩子還小,尚處於口欲期和語言爆發期

    年齡偏小的孩子,一般在3歲左右,會有一個語言高峰期,特別喜歡說話,也比較喜歡說一些屁、臭、死之類大人比較忌諱的詞語。

    如果是這種情況,處於正常情況,基本每個小孩都有這個經歷,只是表現的輕與重的問題。娥姐的兩個孩子,大寶就比二寶更喜歡說,大寶是個男娃,二寶是個女娃。

    但是過了四歲之後,孩子過了那個語言爆發期之後,加上平時我們也會引導孩子哪些語言屬於不文明語言,哪些話不能亂說,明白這些道理之後孩子就不會再故意說那些忌諱的話了。

    孩子的表現,要綜合起來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好不要簡單的認為說粗話的孩子就是道德有問題不懂禮貌。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好好引導,但是如果是大孩子,就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糾正,否則以後因為說話方式不能交到品行好的朋友,而是經常和一些品行不端的孩子在一起,那就麻煩了。

  • 7 # 樊城大飛

    對於這種問題,我個人的看法,小孩子從小說粗話,一般都是跟大人學的。

    小孩子從小你就教育他,跟人說話要有禮貌,不要說粗話,平時說話就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要說粗話,小孩子模仿能力很高。你要是常常在小孩子面前說粗話,小孩子也模仿你說一些粗話,這樣從小就養成一些壞毛病,這些壞毛病學得容易,你讓他改掉這些毛病,一時很難改掉了。

  • 8 # 沐伊沐帆媽咪

    小孩嘴裡能說出什麼話,絕對都是學別人的。沒有例外。

    我跟閨女玩手機遊戲,就對她說等媽媽這局死了,再輪到你玩。沒幾天,三歲多的閨女就會突然時不時衝我說一句“媽媽死了”。開始聽我還生氣呢,老公說孩子是跟我學的,玩遊戲一個勁兒死了死了,讓我以後說輸了不要說死了。果然,沒幾天孩子就不再說媽媽死了。

    很小的一件事,但是足以以小見大。孩子就是生活的一面鏡子。他們出生時就是白紙,透過看到的電視也好,生活情景也好,去模仿去學習,他們還分不清、拎不清好與壞,只是覺得別人那樣做我也這樣做這樣說。

    所以,請先反思自己的言行,再去考慮孩子的對錯。

  • 9 # 無悔

    現在的孩子,是指多大的孩子?三五歲的孩子嗎?還是七八歲的孩子嗎?還是十二三歲的孩子?還是十四五,十六七歲的孩子?您說的孩子比較籠統。我見到的小於十二三歲的孩子都很有禮貌的,也很文明。十四五,十六七的孩子個別的有說髒話粗話的。這主要是受家庭影響。一是暴力家庭的孩子。二是所謂的“社會”人員家庭,家長沒有正當職業,遊手好閒,聚眾喝酒賭博等。三是個別的單親家庭的子女。說粗話髒話大多數是在十多年前的時,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家庭關係不穩定,家暴現象頻發,家長不懂得正確教育子女,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個性化發展,說粗話髒話等不文明行為。近十年來,大部分家庭素養提高了,懂得身教勝於言教的道理,懂法的人多了,再加上天網地網的覆蓋範圍越來越大,資訊化時代的正能量宣傳等等因素,文明社會風清氣正的正能量越來越大,孩子們也越來越懂事了,知道粗話髒話不是好話,用文明語言受人喜愛。所以說髒話粗話的孩子在逐年減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常護膚有哪些容易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