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威廉姆江恩
-
2 # 種花家的韭菜兔
這個標題感覺是偽命題,mate8沒有什麼突破,感覺mate9有了質的飛躍,應該比mate7不會差。什麼叫沒有了mate7的幸運?圖片都是mate9手機拍的,算不上頂級,手機能拍成這樣我感覺很不錯了。
-
3 # 風帶到
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樓主還是比較瞭解當年的資訊的,為什麼mate7能夠如此受歡迎呢?因為當年智慧機續航都不好,華為不只是有意還是無意,剛好解決了一部分人的需求痛點,續航 續航 續航,mate7好像是935,低功耗功能夠用,4100毫安電池,bimate8還多100毫安,950cpu確實是有飛躍,但是功耗比前任大了電池還小了點,960gpu更是華為的巔峰,效能強大無以復加,但是功耗更高,續航能不能趕到mate8還兩說,所以並非每個人都是發燒友,更多的人需要的是功能齊全夠用,續航更好的手機,華為mate7的輝煌閃耀,估計後續作品很難超越
-
4 # 難得色彩
美腿妻成功有倆個原因,前期愛國華為的營銷累計,加上大屏熱銷,知道美腿妻 剛出來並不好賣,蘇寧一度低賣到2199 後來水漲船高到了3499還供不應求!其實待機也是噱頭只是系統最佳化的好 總的來說 前期的情懷累計和適當的跟風營銷
-
5 # 白駒過膝老男人
首先認同這個問題。Mate7足夠驚豔,從此沒用過充電寶,從來不宕機,Mate8或者9外觀不變,誠意不足,拍照主要還是技術,不是解析度那麼簡單。發一張昨天Mate7拍的,足夠強大。
-
6 # 該ID已被封
我朋友就是海思的 當時出mate7時 華為撿了個大便宜 高通810高燒不退 讓其他廠商沒有晶片可用 華為自己都沒有想到美腿七會大賣 當時產能確實不足 因為超出了華為的計劃 基本讓這款手機有了一年的空檔期 後來高通820出來 美特8就沒那麼好運了 這是正常的 安卓機不可能總是賣那麼高價 華為這招就不靈了
-
7 # 信34961203
一句話就能說明問題,mate7出來的時候續航優秀,做工優良,不比市面上任何一款安卓機差,引起關注,手機基本壽命至少在兩年,有mate7的人基本不會換mate8,喜歡玩機的人換了mate9。認可中國產品牌和大屏手機的人就那麼多,基本被mate7套了一大部分,8,9的銷量自然比不過7。加上這款手機宣傳注重商務,價格定位高階,難以吸引玩機最活躍的學生黨和女性使用者。加上步步高下面的兩個品牌廣告實體之類的營銷實在太兇,分流了一大批使用者,導致8,9不如7那麼優秀。7帶給安卓手機市場的革新巨大,8,9肯定比7各方面都全面升級,但意義上少了點意思,但用了絕對不後悔。正在用8,很想換9,奈何不壞,期待10的時候手機能壞吧。系統沒有瓶頸,安卓系統升級感覺對配置要求變低了,全面變快,感覺問題應該會出現在電池上,畢竟電池壽命會衰減,等到了那一天換塊電池丟給父母用吧,手機不能拆機,拆了不管怎麼用都不行了。非水軍,華為還是比較貴的,但物有所值的話貴點也能接受,畢竟對標蘋果的話還是便宜的?蘋果的系統仁者見仁吧,我是平板實在沒辦法了用的air 2,做工續航都一流,系統著實無愛,可玩性太低,由於封閉,導致傳輸檔案,安裝軟體等細節上很麻煩,用慣安卓的人很不適應。針對人群應該在女性和對手機功能要求單一的人群,做工和穩定性還是能保持一致的,而且無低端機型損壞口碑,這點我認為是蘋果系統給人留下好印象最關鍵的一點。
-
8 # 手機使用者51373648908
Mate7出來時真好趕上政府機關對蘋果手機有抵制,建議用華為手機替代,還有手機補貼。。。沒看那時多少政府機關單位換華為。。。現在政府對蘋果又不是那麼反感了,然後很多人又沒換機的慾望,能用就行,所以造成了後面mate8的銷量不太好,9應該會不錯,畢竟7跟9隔了一代,這不跟蘋果一樣嗎,大多人會隔代換
-
9 # 亮5288
我自己感覺,當然個人意見,買MT8.9的人有一部分是沒用過7的,用過7的人估計很大一部分不會再買8和9的,系統不更新,不最佳化,根本不看重使用者,請不要說硬體什麼不支援一類的話,人家小米呢?硬體也不支援更新?就算硬體差點,最佳化也行啊,每次更新都好長時間,各種bug,真的很無語,再一個就是價格太高,貶值太快,看看新機多錢,過幾個月再看看價格,
當然也有優點,做工不錯,質量也可以,
這是本人用MT7兩年多的感受,自己以後買手機不會再考慮華為
-
10 # 科技魯大師
Mate 7的幸運在於
正好那段時間國家要求所有的公務系統不能使用iPhone、三星等非中國產品牌手機
2015年1月,《人民郵電報》主編王保平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王保平告訴記者,去年2月(2014年)中國專門成立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將網路安全問題上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除此之外,國家網信辦、工信部也都制定措施保障網際網路安全,政府、軍隊隨之響應,譬如政府採購中,要求使用中國產手機產品,並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網路安全的指導。華為Mate 7 於2014年9月釋出,正值這件事發生的時期。加上Mate 7本身的大屏設計配色(金色)以及“爵士人生”的精英政商定位,Mate 7一炮而紅,成為華為手機起飛的關鍵。要知道,在此之前,華為手機的P系列和M系列關注度並不高。
-
11 # 了了於心如如不動
mate 7打了時間差,當時市面2500到4000的手機斷檔,一些厭倦了蘋果,討厭三星(當時三星卡、慢的聲音比較大),於是一款品牌口碑(華為品牌)不錯的產品出現,搶佔時機。
mate 7玩飢渴營銷玩的好。廠家幕後操縱成功(高配一臺廠家補貼900元回收)。好多經銷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賺錢了,只要有貨,就有人高價回收,誰不拼命進貨?誰還低價賣?消費者側跟風,華為原有運營商政企渠道大力推廣,領導們都用上了?下邊人能不跟進合適嗎?哈哈。越貴越買,越買不著越想買!
產品本身,有許多兩點,指紋,大屏,長待機,雙卡,,,做工也行,就火了。
後續產品mate 8進步不明顯,同時同類競品也跟上了(檔期優勢沒了),廠家也不在高價回收托盤,就沒有那麼火了。
mate 9有進步,但都是實實在在的進步,外觀也就是消費者直接能看到的變化不大,好在品牌認知度已經有了,所以銷量不愁,只是都不會出現mate 7爆炒的局面了。
-
12 # 蚊子的最愛
很大原因是mate7傷人的心了,做為華為第一款高階商務手機,花粉們為美腿7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是,華為公司過河拆橋,看到美腿7成功了,馬上釋出8--9,重心轉移,將美腿7棄之不理……
-
13 # Simon仲少
當年費了好大精力才搞到一臺(跑到香港買的mate7海外高配版),送給老爸了,至今他還在用,那時我還在用三星NOTE3,後來自己也在網上買了臺國內版的mate7,也用到現在,經常玩遊戲,基本不卡,都能支援,早就想換手機了,mate8沒考慮,mate9挺喜歡,但感覺太貴,現在看mate10都快出了,再次心動,可手上的Mate7就是不壞吖!我是重度遊戲控,每天幾乎長時間亮屏玩遊戲看小說,mate7的電池真心。也推薦過同事親戚買,至今經我手買的mate7都有四臺了(1臺海外版,2臺高配,1臺尊爵)
-
14 # 煙花-孤獨
本人mate7使用者,2g記憶體,移動定製,用了1年半多一點,現在手機卡出翔,每次買早飯的時候得提前幾分鐘先把微信開啟,否著手機壓根反應不過來,以至於最近一看到有人在用華為手機都上去問一句,卡嗎?手機恢復出廠設定,換過記憶體卡都不造!下次換手機不知道華為還有什麼讓我選擇的理由?
-
15 # 紫禁聖人
挺簡單的,我們常說:做事留後路。新產品上市也是如此。“麥7”上市時廣告吹捧的太滿了,以致無法在給後續留有餘地。什麼叫“旗艦”?這詞看客有興趣可以查閱一下中國漢語詞典。當時大多數老百姓是衝著“旗艦”購買的。銀子花了,沒過多久“麥8”上市了。當時一些老百姓肯定疑惑了。到底你那款型號手機代表你的“旗艦”產品?又過了沒多長時間“麥9”上市。處理器提高了一個小檔次,有一部分產品外部精裝了一下改了一個噱頭名字(保時捷)。在歐洲提前市場了。平心而論這個行銷策略當時做的是不錯,但決策者估計了一個問題:你出的產品“受眾”問題。你是面向大眾還是面向小眾。畢竟大部分消費者的銀子是用血汗換來的,誰的銀子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我總愛說一句話:手機不是古董,不保值。可是一些消費者根本不明白這個道理。而且大部分消費者口袋裡的銀子是有限的。“麥9”在歐洲上市,700多歐元,按歐洲人的工資比(就按平均2000歐元),人家是拿出工資收入百分之三十購買的。可是這款產品到中國怎麼樣?應該給華人點“贊”。當時這款手機價位已經炒到三萬大幾。不過現在網站報價在一萬三左右這個尷尬價格。可是華人忽略一個現實,我們如果要購買這款手機也許要用你工資的幾個月收入購買,因為中國消費者是按“貨幣比值”演算法購買的。一樣嗎?有人問:現在網站“保時捷”還是一萬三,怎麼不降價?試問:降價?如何降價?你就是迴歸理性價格(當時約價格7000多)也不見得有多少人購買。因為消費者不會為商家因“囤積”所造成損失買單。不過商家可以在若干年之後在拍賣行以古玩價格上拍。據我所知,目前只有一款手機可以當古董收藏,就是當年的“摩托羅拉”的第一款大哥大手機。老百姓俗稱叫“板磚”。昨天在網站又看到P10出了“記憶體門”事件。無論華為如何解釋,老百姓買的是你產品配置和質量及效能。如果幾款手機效能差不多你會多花好幾千去購買新市場的嗎?有時我好奇?一些手機商總愛拿手機運算速度做“虛頭”。華人目前大部分華人不缺的就是時間。手機運算速度提高一秒,老百姓為這一秒鐘多花幾千元銀子有意義嗎?記住了,畢竟中國富二代和土豪還是少數。
-
16 # 沒事兒瀏覽
mate7的成功多個原因,至少有
1.獨特的個性設計,金色,大屏,商務範。當時5.5都屬於大屏,它直接到了6吋。
2.第一個讓人驚豔的中國產,恰逢公務手機推中國產的歷史機遇
3.營銷特別好,造成一機難求
4.價格優勢。比同樣能代表時尚和品牌的蘋果三星便宜將近一倍。
這些優勢出了營銷之外,mate8全沒有。mate9因為960以及180天不卡頓,又有了一定的人氣,總起來說還是源於創新不足。
不要小看外觀創新,外觀創新特別重要,參見三星。
-
17 # 無名劍16848856
早說過美腿妻好賣時搞飢餓營銷,主推利潤小的榮耀系列手機企圖打壓國內兄弟企業,錯失羊群效應,錯失大賣戰略期,可惡餘大嘴還以熟人找他買這個手機為榮,這傻鄙小人實是華為罪人,怎麼現在還未下臺!可惜的是去年小米出MIX時,市場需求極大,卻學華為搞飢餓營銷,透過小販加價賣手機,現敞開買,大家也失去新鮮勁和購買慾,華人的思維如此小市民,如何與蘋果人的大思路和大戰略比。
-
18 # 聞花香染唇
本人用過三星、摩托的智慧手機,最後換成了華為的mate7,現在用的是mate8,周邊的同事很多都是用的mate8,有的還用上了mate9。以過來人的身份,我來說一說為什麼華為mate7是最成功的呢。我覺得一臺手機要成功,對大多數人來說,至少具備以下幾個要素。一是價格。價格是最決定性、最關鍵性的因素。記得當時買摩托三星手機時,價格都在五千元左右,我用了一個摩托X928,用了三個三星,好像是蓋世2、3和NOTE2,都是在五千元左右買的。價格真的不便宜。我買mate7的時候,低配版只要兩千多,高配版也只要三千出頭。mate7在價格上比當時主流的三星智慧機要便宜近一半。而且,三千元以下的智慧機,高階的當時幾乎是一個空白。所以說mate7的成功,在價格定位上應該說定位非常準確。二是美觀度。不可否認,一臺手機的成功,外觀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從蘋果,和最早的三星智慧手機上都可以得到驗證。mate7一出來,就是6.0的螢幕,而且超薄,當時這麼大螢幕的手機主要是以三星note系列為主,mate7的外觀明顯比三星更具有討好性,它是全金屬外觀,超薄,極具商務感,而三星的塑膠感很強。華為mate7超大的螢幕,很窄的邊框,螢幕上無實體按鍵,設計具有極簡的風格等等,都給人極具驚豔的感覺,明顯超過三星note系列。而且他的顯示屏在當時是極細膩的。三是手機的使用舒適度。說直白點,就是是否好用。蘋果雖然安全,但是在實用性上卻差了很多,比如,要複製檔案和照片,必須得裝專門的軟體,不支援直接在電腦上進行復制複製。三星手機最早也可以直接複製,但後來也學起了蘋果,必須用專門的軟體才能進行複製。像我作為一個普通手機使用者,沒什麼的秘密,方便是擺在第一位的。然後是流暢度,蘋果手機的流暢度確實不錯,但價格貴不是一般人能夠買得起的,而三星手機,越用流暢度越差,而且電池極度不耐用,且第三方推送的軟體太多,使用者使用的體驗,越來越不好。而華為的mate7,以上這些缺點幾乎都沒有,流暢度好,相容性好,電池續航能力強。以上的幾點最重要的方面,註定了華為mate7的出世絕對是一匹黑馬,想不成功都難。華為mate8不論是在流暢度、續航能力等方面,都比mate7上了不止一個檔次。聽說華為mate9更好用,只是螢幕小一點,為5.9的螢幕。但我覺得華為mate8已經很好用了,沒有想買華為mate9的衝動。現在大屏智慧手機,有更多的選擇,價位也都在兩千,三千多。如oppo手機,不無論是外觀,還是效能都非常好。特別是oppo手機R9、R9plus,做工比華為的更優秀,效能也很出眾,價位也比華為的便宜。總之一句話,華為mate7出的時候,這個價位、這個效能的機子幾乎沒有,市場是一片空白,而現在,市場這個價位、這個效能的選擇是越來越多,同時,華為有了mate7的成功以後,華為mate8、9價位也是越來越貴,甚至有點向蘋果看齊的味道,此外,華為mate7的效能已經相當不錯,當換代到mate8的時候,使用者已經覺得相當完美了,也就是說,手機足夠用了。mate9也只是在mate8的基礎上,略有改進,並不是劃時代的傑作。所以,換手機的衝動,也是相對減弱了。綜上因素,mate7成功以後,mate8、9,雖然效能和配置上有所提高,但是也難再創mate7的輝煌。
-
19 # 桑亭遊俠
2013年買了mate1,那時候就被電池給驚豔了!後來2014年3月公司發了三星note2,好像是採購部門被公關了,這批2千多臺合約機都是不良品,卡頓不好比較,但是電池渣的不行,下午一兩點就沒電(不是我一個人,身邊同事都差不多),用了一年左右就陸續看見少部分人自己買了mate7,然後2016年3月公司給配了mata8(合約機運存3g)剛開始很流暢,電池一如既往的牛逼,然後由於微信群特別多,聊天記錄又不好刪除。慢慢覺得有點卡頓(手機最佳化設定的沒問題,自啟,後臺運營數)。然後2017年4月入手mate9高配。當時差點入手p10,沒優惠,美腿又優惠就買美腿了。
-
20 # 萫煙戀仩掱指
華為自始至終是國家的寵兒,政界一律使用華為,軍隊更是強制使用華為手機!騰訊最近與為華的資料之爭,註定騰訊失敗而告終。不信可以用時間驗證!華為 阿里的口啤是建立在人民群眾心裡。騰訊對個人資料是賊喊捉賊!個人資料屬於使用者,並不是你騰訊所有。
使用者資料就好比一個大蛋糕,人過生日蛋糕都是分享的形式品嚐,如果一人吃何來的快樂
回覆列表
關鍵是華為自己都沒搞清楚Mate7為什麼成功。
Mate7之成功關鍵就在於,它獨特的商務之美!甚至有人把它形容為氣質!
“不同於蘋果的,是國內其它手機也沒有的,是讓人驚豔的,是引領一種風潮的——氣質。”
後來的Mate8、Mate9卻偏偏沒有延續商務之美的不斷突破,而選擇了從眾審美。
於是從沒有人問“Mate7與小米”有何區別到不少人問“小米發的紅米note3和華為Mate8哪個好”、“華為mate9和小米note2哪個好”。
這就是Mate8、Mate9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