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戲不遊你
-
2 # 花染涼意小懶君
魯菜有以下五大特點:(下面是抄的)
1、鹹鮮為主,突出本味,擅用蔥薑蒜,原汁原味;
2、以“爆”見長,注重火功;
3、精於制湯,注重用湯;
4、烹製海鮮有獨到之處,對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製堪稱一絕;
5、豐滿實惠、風格大氣。
魯菜還分,沿海的海鮮派,海鮮清蒸類,醬燒,家常燒,辣炒海鮮,淄博的酥鍋,炸肉系列,濰坊的朝天鍋系列,單縣羊湯也不錯
濟南有個牛逼的小店,雅士聚經常去吃在山大南路東頭 : 基本他家的菜全吃過了,濟南的老饕聚會之地,就八個桌以前都定不上,芙蓉全蟹、滑炒裡脊絲、九轉大腸、糖醋鯉魚、爆三樣、爆炒腰花、水晶蝦仁 、糖醋里脊、腰花 、爆炒肝尖、奶湯蒲菜、紅燒大腸、清炒裡脊絲, 最愛他家的奶湯蒲菜,每年很短的時間才有,近期出的炒龍利魚也不錯,
-
3 # 漸入佳語
□王奎章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南宋朱熹作《中庸集註》,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我們常說的中庸之道,就是儒家在這一著作中闡述的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益乎”,把中庸說成德的最高境界。鄭玄注:“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以昭明聖祖之德也”。朱熹注:“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按照這一理論,要求人們在待人接物時應該採取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態度。這是積極意義的中庸。而調和折中與保守意義上的中庸,當然是消極意義的。其實,實行真正意義上的中庸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磁懸浮列車,你必須使電磁鐵和導軌之間保持10—15毫米的間隙,並使導軌鋼板的吸引力與車輛的重力獲得平衡,才能使車體懸浮於車道的導軌上面執行。而這個保持間距和平衡的工作必須做得切切實實,否則就會出現災難性的事故。由此還使人想到中國幾大菜系的特點,簡單地說,粵菜一般偏甜,川菜一般偏辣,而魯菜卻沒有這些“偏”。它不東也不西,而且,魯菜以菜本身所具有的優勢、營養、顏色和味道等為依據採取的烹飪措施,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突出和體現這些本質的優勢,而不是籠統地用一把糖和一把辣椒去做。這裡面就應該有中庸的思想。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魯菜精髓的話,那就是“中庸”。
能否中庸地或者恰到好處地待人處事,與個人的社會經驗、文化道德修養有著直接的聯絡。儒家要求實現中庸,必須尊重人本身的天賦本性,還要看重後天的學習和修養。把先天和後天結合起來,把率性和修道結合起來,透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種為學的程式,使人在主觀心性上養成至誠的境界,才有可能逐漸靠近並實現中庸的思想。
-
4 # 憑心評論
烹調方法是爆、炒、燒、炸;菜餚清、鮮、脆、嫩;講究清湯和奶湯,清湯色清鮮,奶湯色白醇。魯菜清香、鮮嫩、味純!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黑乎乎、鹹乎乎、油乎乎!不過現在魯菜好像要沒落了!
-
5 # 紅小豆館主
魯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也是北方唯一一個菜系,對整個北方菜的影響都極大。魯菜主要由濟南菜和膠東菜組成。其中濟南菜擅長爆、燒、炒、炸,菜品以清、鮮、脆、嫩著稱,講究調製色清而鮮的清湯和色白而醇的奶湯,而膠東菜擅長爆、炸、扒、蒸,以烹製各種海鮮馳名,口味偏清淡,講究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可見只此二者就有如此多的風味,實在不可謂不豐富。
而魯菜之豐富可以說全賴於當代物產的大力支撐,由於山東地處中國南北之間,東臨大海,西接中原。在水產品方面,魚翅、海參、對蝦、加吉魚、比目魚、鮑魚、西施舌、扇貝、紅螺等海產品馳名中外;而農作物方面,章丘的大蔥、蒼山的蒜、萊蕪的姜、膠州的白菜、濰坊的蘿蔔等,都是蜚聲海內外的優質蔬菜。同時經濟的發達也推動了當地烹飪技法的精緻。
另外就不得不說說孔府菜了,眾所周知,山東曲阜的孔府乃是鐘鳴鼎食之家,在清代,更由於衍聖公政治地位的顯赫而官列文臣之首,既要迎迓祭孔與東巡的聖駕,又要賄結地方各級官員,並且每年都要分幾次向皇室進貢,因此在飲食方面自有一整套烹飪精美、風味獨特、品類繁多的菜餚,是為孔府菜。所以孔府菜正是以魯菜為基幹,同時兼顧了南北風味,不但對魯菜的進一步精進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還可算得是官府菜的傑出代表了。
-
6 # 蝦吃
魯菜是山東風味菜,歷史悠久、影響廣泛,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並以其味鮮鹹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而享譽海內外。齊魯大地依山傍海、物產豐富,是經濟發達的美好地域,為當地烹飪文化的發展。山東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從傳統上來說,魯菜由濟南、膠東、孔府菜點三部分組成。濟南菜尤其注重制湯,清湯、奶湯的熬製和使用都有嚴格規定,菜品以清鮮脆嫩著稱,其中名菜有清湯什錦、奶湯蒲菜,清鮮淡雅、別具一格。膠東菜起源於福山、煙臺、青島,以烹飪海鮮見長,口味以鮮嫩為主,偏重清淡。講究花色,擅長爆、炸、扒、熘、蒸,選料多是明蝦、海螺、鮑魚、蠣黃等海鮮。孔府菜則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具體體現,其用料之廣、筵席之豐盛堪與皇朝宮廷御膳相比。總之,山東菜調味極重、純正濃厚,少有複雜的合成滋味,一菜一味,盡力體現原料的本味。
魯菜的另一特徵是麵食品種多,小麥、玉米、甘薯、黃豆、高粱、小米均可製成風味各異的麵食,成為筵席名點。山東著名風味菜有:炸山蠍、德州脫骨扒雞、原殼扒鮑魚、九轉大腸、糖醋黃河鯉魚等。
魯菜各地風味不同,烹飪技藝高超,令人歎為觀止。明代詩人李攀龍之妾蔡姬擅長做蔥味包子,有蔥味而不見蔥,深受賓客讚譽。清代,魯菜已成為宮廷菜吸收的主要物件,其烹調技藝和魯地的食風常出現在詩人的筆下。如清初名士王士禎的詩《歷下銀絲蚱》:“金盤錯落雪花飛,細縷銀絲妙入微。欲析朝醒香滿席,虞家春花尚芳菲。”
-
7 # 美食理想
魯菜的特色
1.取材廣泛,選料精細
山東地處黃河下游,氣候溫和,膠東半島突出於黃海、渤海之間,境內山川縱橫,河湖交錯,沃野千里,使得山東的海陸物產品種豐富、質量上乘。其中,山東的水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茅,海味珍品較多,有鮑魚、對蝦、海參、魚翅、乾貝、加吉魚等;淡水產品中著名的有黃河的刀魚、鯉魚,微山湖的季花魚、螃蟹等。此外,山東的蔬菜、瓜果和糧食等品種多、產量也很高,如山東的壽光是全國著名的“蔬菜之鄉”,一年四季都出產大棚蔬菜。豐富的物產為精細選料、烹飪佳餚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調味純正醇濃,精於制湯
受儒家“溫柔敦厚”思想與中庸之道的影響,山東菜在調味上極重純正醇濃,鹹、鮮、酸、甜、辣各味皆有,卻很少使用複合味。如調製酸味時,重酸香,常常將醋與糖和香料等一同使用,使酸中有香、較為柔和。調製甜味時,重拔絲、掛霜,將糖熬化後使用,使甜味醇正。調製鹹味時,常將鹽加清水溶化純淨後使用,也特別擅長使用甜麵醬、豆瓣醬、蝦醬、魚醬、醬油、豆豉等,使鹹味中帶有鮮香。而對於鮮味的調製,則多用鮮湯。湯是鮮味之源,用湯調製鮮味的傳統在山東由來已久,早在北魏時的《齊民要術》中就有相關記載。如今,精於制湯、用湯已成為山東菜的重要特徵,其清湯、奶湯名聞天下,有“湯在山東”之譽。
3.烹法多樣,注重火工
山東菜的烹飪方法眾多,據孫嘉祥、趙建民主編的《中國魯菜文化》等書籍記載,山東菜的常用烹飪方法達24種,其他地方風味流派“不曾或較少使用、或雖有使用,但魯菜與其有明顯差別”的獨特技法有11種,包括酥、軟炸、糟熘、醬爆、芫爆、醋烹、塌(火字旁ta)、湯爆、拔絲、琉璃、掛霜。其中,醬爆、芫爆、湯爆等都屬於爆這一類烹飪方法,是將小型原料以旺火熱油快速加熱、調味使之成菜的烹飪方法。它充分體現了魯菜在用火上的功夫,成菜速度快,不僅可保持原料內的營養素,而且使菜餚能夠最好地呈現鮮嫩香脆、清淡爽口的本色,如油爆雙脆、爆雞肫、油爆海螺等。它與塌(火字旁ta)法都是山東菜烹飪方法中的“兩絕”。
4.善制海鮮和麵食
各種海產品,無論是參、翅、燕、貝,還是鱗、介、蝦、蟹,經山東廚師妙手烹製,都可成為精彩鮮美的佳餚。僅膠東沿海生長的比目魚(當地俗稱“偏口魚”),運用多種刀工處理和不同技法,就可烹製成數十道美味佳餚,其色、香、味、形各具特色,集百般變化於一魚之中。以小海鮮烹製的“油爆雙花”、“紅燒海螺”、“炸蠣黃”以及用海珍品製作的“蟹黃魚翅”、“扒原殼鮑魚”、“繡球乾貝”等,都是獨具特色的海鮮珍品。而無論小麥、玉米、紅薯,還是黃豆、小米等,經過一番加工製作,也都可以成為風味各異的麵食品,如高樁饅頭、硬麵饅頭、福山拉麵、周村燒餅、煎餅等都是馳名海內外的麵點食品。
-
8 # 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
一、 魯菜
宋以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明、清兩代,魯菜已成宮廷御膳主體,對京、津東北各地的影響較大,現今魯是由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點是清香、鮮嫩、味純而著名,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濟南菜擅長爆、燒、炸、炒,其著名品種有"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湯爆雙脆"、"燒海螺"、"燒蠣蝗"、"烤大蝦"、"清湯燕窩"等。膠東菜以烹製各種海鮮而馳名,口味以鮮為主,偏重清淡,其著名品種有"幹蒸加吉魚"、"油爆海螺"等。建國後,創新名菜的品種有"扒原殼鮑魚"、"奶湯核桃肉"、"白汁瓤魚"、"麻粉肘子"等。
魯菜也可以稱為齊魯風味,以山東菜為代表。山東菜,簡稱魯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山東菜在中國北方流傳甚廣,是北方菜的基礎,華北、東北、北京、天津等地的菜餚,受山東風味影響根深,一些名菜大部源於魯菜,可見其影響之廣。中國素有“烹飪王國”之稱,山東則有“烹飪之鄉”的美譽。
山東省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自西而東橫貫全境。東瀕汪洋,膠東半島突出於渤海與黃海之間,海岸曲折,多港灣。西部為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大運河縱貫南北。中部五嶽之首泰山聳立,丘陵起伏。南有微山、南陽等眾多的湖泊。全省氣候溫暖,日照充足,膏壤沃野,萬頃碧波,種植業和養殖業十分發達。是中國溫帶水果的主要產區之一,僅蘋果就佔全中國產量的40%。豬、羊、禽、蛋產量可觀。蔬菜種類繁多,品質優良。水產品極為豐富,品種繁多,產量佔全國第三位。僅馳名中外的名貴海產品就有魚翅、海參、鮑魚、於貝、對蝦、加吉魚、比目魚、魷魚、大蟹、紫菜等數十種之多。內陸湖河淡水水域遼闊,富有營養的水生植物有 40 餘種。淡水魚類達 70 餘種,名品有黃河鯉魚,鳳尾魚、鱖魚、秀麗白蝦,中華絨鰲蟹、中華元魚等。為魯菜提供調味品的釀造業也歷史悠久。品多質優。如洛口食醋、濟南醬油、即墨老酒、臨沂豆鼓、濟寧醬菜等,都是久負盛名的佳品。豐富的物產,為魯菜的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質資源,早在清乾隆《山東通志》中,就有“奇巧珍惜,不竭其藏”的記載,為發展中國的烹飪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山東菜由濟南、福山、濟寧三路不同風味特點的地方菜系組成。剖析魯菜之長,在於用料廣泛,選料考究,刀工精細,調和得當,形色兼美,工於火候;烹調技法全面,尤以爆、炒、燒炸、塌、熘、蒸、扒見長。其風味特點則有十六字訣:鹹鮮為本:蔥香調味;注重用湯,清鮮脆嫩。
泉城濟南,是山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自金、元以後便設為省治,向以湖光山色,湧泉之麗著稱。地處水陸要衝,南依泰山。北臨黃河,資源十分豐富。濟南菜取料廣泛,高至山珍海味,低到爬果菜菽,或是極為平常的蒲菜、芸豆、豆腐和畜禽內臟等,經過精心烹製,都可成為膾炙入口的佳餚美味。魯菜精於制湯,則以濟南為代表,濟南的“清湯”、“奶湯”極為考究,湯菜也聞名邏邇。代表名菜有”清湯燕菜”、“奶湯蒲菜”、“蝴蝶海參”、“九轉大腸”這個是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的最愛、“油爆雙脆”、“芙蓉雞片”等。福山菜即膠東菜,最早源於福山,已有八百餘年曆史,現以煙臺和青島地區為代表。福山菜以烹製各種海鮮品見長,技法多用爆、炸、扒、蒸,口味以鮮為主,偏重清淡。煙臺菜保持了福山菜大部分名英,如“油爆海螺”、“清蒸加吉魚”、“扒原殼鮑魚”、“繡球乾貝”等。青島菜除保持福山菜的特點外,還摻進了西餐的技法,熔中西技法於一爐,為膠東海味菜增色不少,名菜如“青島三烤”,即“烤加吉魚”、“烤小雞”、“烤豬大排骨”。曲阜,是孔於故里,有豐富的文物古蹟,向以獨特的歷史面貌著稱於世。自孔子去世後,至今二千五百多年,承傳七十七代。宋代又封其後裔嫡系為“衍聖公”,這個稱號一直延續到清代。明清以來孔府又世襲當朝一品官,是名副其實的公侯府第。久負盛名的“孔府菜”,是魯菜菜系中的佼佼者,是中國“宮府菜”的代表,其用料精緻,刀工細膩,重於火候,工藝嚴格。風味則清淡鮮嫩,軟爛香醇,原汁原味。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陝西小吃麵食的朋友可以關注唯典餐飲美食文化喲,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陝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聯絡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裝置、文化、歷史的!
-
9 # 美食小夫子
國宴蔥燒海參菜譜-------魯菜經典大廚收藏
蔥燒海參
水發海參根據種類、大小改刀,大的改斜劈塊;中的改長條塊;小的取整根。水發海參350克,大蔥200克切滾到塊分三份、手指粗細的嫩蔥80克根據海參塊形狀改段。調料有高湯、好醬油15克、料酒3克、白糖2克、鹽4克。
鍋內加涼水放入海參和一份大蔥少許高湯和料酒,中火加熱,開鍋後以海參熱透為準撈出海參,撿去大蔥。鍋燒乾放入40克油,加大蔥一份中小火熬製(火不能太急),到大蔥微焦離火撿出大蔥,承出蔥油10克備用。
鍋再坐火,油溫控制在5成,將嫩蔥段列微煎炸,達到嫩蔥段外面列焦、裡面沒斷生(千萬別火大),撈出嫩蔥段備用。
再下大蔥一份燒香後下海參,料酒、白糖、醬油、鹽和高湯(醬汁量要達到主料的40%----35%),大中火燒開後中火燒製,湯汁剩一半左右撿出大蔥,加嫩蔥段再列微燒一下,使海參和嫩蔥段醬汁融合一起,水澱粉勾薄欠,醬汁半裹海參半溢位,加蔥油。出鍋程盤。如此燒製的蔥燒海參集海參的鮮味、高湯中的骨肉香味、醬汁的醇香、大蔥重蔥香、嫩蔥的鮮蔥香,五香合一。
小說明大蔥切滾刀塊,小面不要切斷,否則大蔥段散開不好操作。
美食魯菜經典九轉大腸菜譜詳解----專業廚師收藏
大魚號親們,大家好。看圖片美不美,太誘人了,太美味了好像聞到香味了。這就是魯菜的絕技能將大腸烹製成這樣的美食。
首先豬大腸剪去油汙,洗去粘液;用鹽、醋、白酒、薑蓉搓洗大腸內外浸泡10分鐘,然後清水沖洗,如此五次方為佳品,大腸百中透紅,臭味全無,肉質細膩緊緻。(最為重要)。
大腸心細頭插入一根筷子 ,將沒有筷子的大腸翻入有筷子的大腸上,如此三層,最後將肥厚的大腸頭翻入。
涼水下鍋慢火焯水,再涼水下鍋加姜一塊、白酒少許,中火煮1.5小時,在水中涼涼撈出。切棋子塊備用。
鍋下底油下大腸塊煎至大腸塊切口兩側微焦,下薑末4克、黃酒10克,白糖12克,醬油15克、陳醋6克、鹽3克、高湯30克、紅曲粉0.2克、砂仁粉0.2克、陳皮粉0.1克。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燒製8分鐘,醬汁已濃稠開大火收汁,醬汁收緊後下好乾紅葡萄酒20克燒香,下蒜末、香油。
裝盤,小蝶加水煮糖山楂、黃瓜條作為配菜。
九轉大腸特點,集甜、鹹、酸、苦、醬香、酒香與一佳餚,味厚重香醇,回味悠長。
熊掌魚翅不讓吃了,就不說裡。
回覆列表
山東各地的地理差異較大,各地的自然環境、物產和習俗不盡相同,因而形成了魯中及黃河下游、膠東沿海和魯南及西南三大食風區,其菜各有千秋,並流傳下來許多名吃名菜。
濟南菜
魯中及黃河下游食風區包括以濟南為中心的泰安、濰坊、淄博、德州、惠民、聊城、東營等地。濟南風味是魯菜的主體,在山東境內影響極大。濟南菜以湯菜最為著名,俗話有“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其清湯、奶湯製法在《齊民要術》中都有記載,濟南菜注重爆、炒、燒、炸、烤、氽等烹調方法。濟南菜講究實惠,風格濃重、渾厚,清香、鮮嫩。自清代以來魯菜分為“ 福山幫” 和“濟南幫”。濟南菜又分為“歷下派” 淄濰派” 和“ 泰素派” 等。濟南歷下派:湯菜特別講究清鮮爽口,雞鴨菜餚注重用甜麵醬調味,並以甜、鹹、醬香濃郁見長,其變化型有醬香、醬汁、蔥醬、糖醬等,代表菜餚較多,如糖醬鴨塊、醬燜鱖魚” 等。爆菜是山東代表菜式,膠東、濟南均長於此法,但又有 區別。濟南爆菜歷史悠久。清代文士袁牧曾描述到”滾油爆炒,加佐料起鍋,以極脆為佳,此北人法也。”油爆雙脆、爆肚仁、爆雞丁均是著名爆菜。清末四川總督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時,用濟南名廚周進臣、劉桂祥為家廚,所制 “ 爆炒雞丁” 深合丁巡撫的口味,經常用 以饗客,世稱美味,名之為 “ 宮保雞丁”(因丁曾被賜“宮保”。後丁調任四川總督, 將此菜引入巴蜀。)濟南的“糖醋黃河鯉魚” 被譽為齊魯名饌。九轉 大腸是濟南的代表菜餚。相傳,清光緒年間有一杜姓鉅商,在濟南開辦“九華樓”酒店。此人特別喜歡“九”字,幹什麼都要取“九”字,九轉本是道家術語,表示經過反覆煉燒之意。九華樓所制的“ 燒大腸”極為講究,其功夫猶如道家煉丹之術,故取名為“九轉大腸” 。
淄濰菜雖源於濟南,但由於物產、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長於燒、 炸、拔絲等技法,原料則多選肉、禽、蛋,口味偏於鮮鹹,略甜,多使用醬油、豆豉。淄濰菜的代表菜餚有懷胎鯉魚、拔 絲地瓜、麻花肘子等。拔絲菜在魯中地區十分流行,淄博一帶家家能制。 博山豆腐箱歷 史悠久,技法獨特,是博山名菜。相傳,清乾隆皇帝南巡時,曾特意到博山瞻仰康熙 時大學士孫廷銓的故居,孫家用“博山豆腐箱” 款待。乾隆吃後讚不絕口,從此“博山豆腐箱”名揚天下。
泰素菜指以泰安為代表的素菜和寺廟菜餚流派。泰山建有許多寺廟,僧道絡繹不絕。泰山以豆腐、白菜、泉水聞名,被譽為三美,加上泰山盛產各種菌類、蔬菜,故泰安地區的素菜製作尤為精巧,其技法多受濟南影響,以燒、炸、煎、熘、炒見長,色調淡雅,口味清鮮滑嫩。泰素菜的代表菜有鍋塌豆腐、軟燒豆腐、炸豆腐丸子、炸薄荷、燒二冬、三美豆腐等。當年愛國將領馮玉祥隱居泰山時,平日以豆腐、大白菜、泉水為食,併為之賦詩作畫,倍加稱讚 。
膠東菜
膠東半島素有“山東明珠”之稱, 海產品極為豐富。膠東菜早在春秋時已有相當成就,後經歷代發展成為魯菜的重要組成部分。膠東菜講究用料,刀工精細,口味清爽脆嫩,保持菜餚的原汁原味,長於海鮮製作,尤以烹製小海鮮見長。清末以來,膠東菜又形成了以京、津為代表的 “ 京津膠東菜”,以煙臺福山為代表的“ 本幫膠東菜 ”,以青島為代表的“改良膠東菜”。其中本幫膠東菜的主要名菜有:“ 糟熘魚片”、”熘蝦片”、” 炸蠣黃”、清蒸加吉魚”、“蔥燒海參”、“浮油雞片”、”油爆烏魚花”、“ 紅燒大蛤”、”油爆海螺片”、“芙蓉乾貝” 等。相傳,明代兵部尚書郭忠皋回福山探親,並將一名福山名廚帶進京城(南京),名廚名震京城,成為皇帝的御廚。御廚告老還鄉後數年,皇帝思念福山的 “ 糟熘魚片”派半副鑾駕往福山傳召老名廚進宮。後來名廚的家鄉被人稱為 “ 鑾駕莊”。青島改良派廣泛吸收西餐技藝,採用果醬、麵包等原料製作菜餚。代表菜有:“烤加吉魚”、“ 茄汁菊花魚”、”炸蝦 託”、“ 咖哩雞塊”、“ 氽西施舌”、“油爆雙花”、“龍鳳雙腿 ” 等,其中“氽西施舌” 淡爽清新、脆嫩。相傳,清末文人王緒曾赴青島聚福樓開業慶典,宴席將結束時,上了一道用大蛤腹足肌烹製而成的湯餚,色澤潔白細膩,鮮嫩脆爽。王緒詢問菜名,店主回答尚無菜名,求王秀才賜名。王緒乘興寫下“ 西施舌” 三個字。從此,此菜得名“西施舌” 。
魯南及魯西南地區包括臨沂、濟寧、棗莊、菏澤等。該地區多為古代魯國之地,居民講究禮儀,也精於飲食膳事。如臨沂八寶豆豉、臨沂羹糝、單縣羊肉湯、濟寧的甏肉,均為當地名吃。其代表菜有“清蒸鱖魚”、“紅燒甲魚””奶湯鯽魚”、“油淋白鰱”等。
孔府菜
孔府菜餚是魯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製作講究精美,重於調味,工於火候;口味以鮮鹹為主,火候偏重於軟爛柔滑;烹調技法以蒸、烤、扒、燒、炸、炒見長。著名的菜餚有“當朝一品鍋”、“御筆猴頭”、“御帶蝦仁 ” 帶 子上朝”、“懷抱鯉”、“神仙鴨子”、“油潑豆莛”等。傳孔子後裔孔繁坡在清朝任山西同州知州時, 特別喜歡吃鴨子,他的家廚就千方百計變換烹調技法。有一次這位廚師將鴨子收拾乾淨後,精心調味,入籠蒸制。因當時沒有鐘錶,用燃香計時,香燃盡後取出鴨子,味香醇美,軟爛滑腴。孔知州吃後大加讚賞,於是賜名“神仙鴨子”。有一次乾隆來曲阜祭祀孔子,事畢用膳,由於不餓而吃的很少。衍聖公很著急,傳話讓廚師想辦法。廚師正急得團團轉,此時有人送來一筐鮮豆芽,一個廚師順手抓了一把豆芽,放上幾粒花椒爆鍋,做好以後送了上去。乾隆從未吃過這道菜,出於好奇,嚐了一口,由於此菜清、香、脆、嫩、爽,竟大吃了起來。從此,“ 炒豆芽” 就成了孔府的傳統名菜 。
魯菜大師在繼承、發揚、開拓、創新魯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 努力,新派魯菜、創新魯菜不斷湧現,魯菜正在競爭中不斷鞏固、發展、壯大。魯菜大師王興蘭帶團到臺灣舉辦“魯菜美食節” 引起了空前轟動,由此吸引臺灣客商不遠萬里來濟南投資。時代發展了,人們的觀念變化了,魯菜也跟著發展了。賈富源大師的“ 迷宗菜”、紀驍峰大師的 “齊魯膠東菜”、濰坊東方飯店的“板橋宴”等,都是在魯菜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在第十三屆中國廚師節上,青島匯泉王朝大酒店的“海珍宴”、濟南龍泉大酒店的“名泉宴”均榮獲“中華名宴”稱號及金廚獎。在第四屆中國美食節上,濟南桃源大酒店的“桃花源宴”榮獲了“中華名宴”稱號,天外村酒樓的 “ 蟹黃大裙翅”、“ 肉末海參”、“膠東醬燜鮑”等菜被評為中國名菜。
要說嘛,“八仙過海鬧羅漢”是孔府喜壽宴第一道菜,也是一眼就會認出來的菜。選用魚翅、海參、鮑魚、魚骨、魚肚、蝦、蘆筍、火腿為“八仙”。將雞脯肉剁成泥,在碗底做成羅漢錢狀,稱為“羅漢”。製成後放在圓瓷罐裡,擺成八方,中間放羅漢雞,上撒火腿片、薑片及氽好的青菜葉,再將燒開的雞湯澆上即成。舊時此菜上席即開鑼唱戲,在品嚐美味的同時聽戲,熱鬧非凡,也奢侈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