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29977386華陽5566

    李商隱的《錦瑟,詩旨隱晦,千百年來解者紛紛,,,。比較通行的有兩種解說,一說是悼亡之作,一說是晚年追敘平生,感傷身世之淒涼。後一種說法比較符合詩歌形象。

    這首詩除結尾二句直抒胸臆外,其餘六句都是以比興象徵手法抒情寄意。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是因見瑟有五十根弦,而聯想到自己年將半百,回憶往事,歷歷在目。無端,猶言平白無故地,表示對倏忽己到五十之年的吃驚心情,也含有年華易逝,虛度光陰的悲哀。頜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前一句用莊子夢蝶的典故說明自己的一生就象夢幻一般,遭遇坎坷,抱負成虛,回想起來感到悵然若失。後一句用杜宇失國身死,魂化杜鵑的典故,來表示自己象杜宇透過杜鵑的啼嗚聲表達他的亡國之恨一樣,自己的身世沉淪的痛楚也只能託之於哀思纏綿的詩歌了。前一句是說人生如夢,後一句是借詩抒懷。頸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前一回用鮫人滴淚成珠的故事,借滄海,月明,鮫珠泣淚的卷涼哀怨的形象寄寓自己政治失意的悲哀。形容自己象被棄於大海中的明珠,雖有才華卻不能為世所用,後一句大意是美玉雖然埋在土中,其光輝卻是掩蓋不住的,,在Sunny下它會發出縷縷煙輝,比喻自己雖然不為世用,然而文華詞采卻顯露於世。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總結全詩,說明身世的種種不幸,不只是今天回想起來不勝惘然,就是在事情發生的當時也感到迷茫惆悵,表現了對身世不幸深深嘆惋。

    全詩藉助用典,比興,家徵等多種藝術手法,創造出意蘊豐富,色彩濃郁又惝恍迷離的藝術境界,以清麗的語言,優美的旋律表達了悽婉的情思。

  • 2 # 蓋世神算

    “人生年少雖藏志,不知美物多憂傷”是李公《錦瑟》人生感慨中心思想。

    “無端”平樸自然,是沒有邊緣的意思,不是組合詞後的“無端”無故。意指側望瑟弦整齊排列看不到盡頭的樣子。代指年輕人精神煥發自信激昂的平常精神狀態。

    在這種滿懷憧憬的正能量舉措下的人生,卻被現實的失落空虛擊得粉碎。先由望帝化杜鵑鳥悲鳴,莊子不敢信任現實的疑幻疑真,進一步舉例明珠得之不易——不得珠時但覺珍珠奇美如月明滄海的美境神奇,得珠實際是尋珠人艱難涉險血淚所獲,一語雙關,巧嵌神話典故。又舉例藍田玉人人喜愛,公候所貴。事實卻是玉藏山澗險絕水飛青煙深處,玉是採玉之民以命涉險得來。

    “藍田日暖玉生煙”稍微有感覺的人都體味到玉生煙不是好事。這句以對比手法,形容藍田產玉的地方Sunny和煦,玉卻在瀑布飛煙險處。

    經過敘述少年從志而投入太深的經歷,到理想與現實嚴重不符的實際,以珍珠美玉人人遐想卻所獲之途殘酷舉例,感嘆人生美志難遂的苦,勸誡年輕人不要對未來期望太美好,投入太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結尾,道出傷感之下,有這樣深刻的“理想與現實有差距”的人生感悟,也不足自豪而愜意了。

  • 3 # 半卷

    《錦瑟》這首詩,想必大家都讀過,人教版語文高中教科書也收錄過這首詩,不知道你們老師當時怎麼解釋的,我們今天來看看無題詩《錦瑟》。

    李商隱的經歷,簡單說一下,他出生在中晚唐,幼年喪父並且出生貧寒,幸運的是年輕時候,遇到了賞識他的令狐楚,從此走上了仕途。該娶妻的年紀,他又見到了未來的老丈人王茂元,後來,果然就娶了王茂元的女兒。然而,恩公令狐楚的兒子當宰相時候,並沒有提拔李商隱,老丈人似乎也沒有在仕途上幫助。這是為什麼呢?中晚唐有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牛李黨爭”牛黨(牛僧孺)和李黨(李德裕)兩派在政壇爭鬥了四十多年,而我們李商隱恩公家是牛黨的,老丈人是李黨的,兩邊都不待見他。所以,他的詩歌裡寫“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鴛雛竟未休。”,就是用莊子和惠施的典故說別人把官位看的重猜忌我,排擠我,我把這些當做“腐爛的老鼠”。其實,中晚唐,當時沒有了盛唐的那種氣象。存在有宦官專權,吐蕃、回鶻等來犯,牛李黨爭,南衙北司之爭(二王八司馬事件和甘露之變)、藩鎮野心膨脹等等問題,這種衰微的時代,個人經歷的不順遂,把失落的情緒浸潤入他的心靈世界。

    《錦瑟》這是一首無題詩,他的無題詩,一般認為是他不願意明言生活遭遇和思想情感的詩作,包括無題詩歌十五首,和以首句兩字為題目的“準無題”詩近30首。有人認為是他在寫愛情,有人認為他詩歌有所寄託(比如個人經歷)

    下面我們來看看文字內容,題目是錦瑟,《周禮樂器圖》:“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曰錦瑟”。這說明,錦瑟上面花紋圖案就像絲織物的錦一樣美麗,說明這是一個美好的事物。《漢書郊祀志》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說明,錦瑟不僅僅好看,發出的聲音也是哀婉動人的。這是不是有一種悽美的感覺呢?這就是第一句:“錦瑟無端五十弦”的解釋。

    “一弦一柱思華年”每一根弦和柱都寄託著作者的思念、追思,思念、回憶什麼呢?過去美好的似水流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用了《莊子》的“莊周化蝶”的典故。莊子原來是表達自己“齊物論”思想,但是李商隱用這個典故營造了迷茫悽婉的情思,這是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李商隱最擅長寫夢,比如寫過“殘宵尤得夢依稀”,“只有襄王憶夢中”,“十年長夢採華芝”等等。

    “望帝春心託杜鵑”,用了典故,大家都知道那句話“杜鵑啼血”,杜鵑據說是古蜀國君主杜宇化成的,他熱愛自己的臣民,死後還化成了杜鵑,一個是莊子變成了蝴蝶翩躚,一個是望帝化為杜鵑啼血。多麼美好,夢幻的意向。這些意向沒有邏輯上的關聯,但是,情感色彩卻是相近的。

    “滄海月明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明月浸潤下鮫人的淚珠變成了珍珠,月光是朦朧的,淚水是哀傷的情緒的凝聚,珍珠則是美麗的。

    “藍田日暖玉生煙”根據《長安志》的記載:“藍田山在長安縣東南三十里,其山產玉,又名玉山.”《困學紀聞》卷十八:司空表聖雲:“戴容州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李義山玉生煙之句蓋本於此。” 藍田在古代盛產美玉,藍田的山裡霧靄繚繞,玉就在這種氛圍裡。藍田玉也是美好的,煙霧繚繞的感覺又是一個迷幻的世界。

    最後,沒有了意象,“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份情感與美好的經歷,變成了回憶,但是,當時卻給我帶來了種種迷茫困惑。

    李商隱的詩歌,我們再總體感受一下,“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暖玉生煙”、“滄海珠淚”等等。邏輯上沒有明確聯絡,意象跳躍(時間場景不斷跳躍,改變),詩歌境界朦朧,難以理解具體含義。說難以理解,難以理解的是具體寄託,說好懂這份情感很容易感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實,這不是一個個單一的意象,而是一組意象群,意象群共同表現同樣的情感、色調、氣息等。

    有人認為這是悼亡詩,有人認為是寫感慨自己身世,還有人說他愛上了兩個宮女。臺灣作家蘇雪林就寫過《李義山戀愛事蹟考》,她的考證,個人認為跟小說一樣,不大可信。種種說法,縱說紛紜。

    根本不用問他的具體寫的是什麼,因為是抒發感情的詩歌,影響感情的因素有可能不止一個因素。只有明白李商隱把傷感情緒注入朦朧瑰麗的詩境,是一種華麗的悽美。這是他對於心靈世界用了詩歌的藝術手法去探索。它的變化複雜奧妙,心情與物象融合,意象豐富,情感傷感。

    可以說,李商隱是一個古典唯美主義者,又是一個“意識流”詩人,他對於中國古代詩歌的貢獻是極大的。他的詩歌含蓄蘊藉,幽約細美。不愧是唐代詩歌的一大家。

  • 4 # 鏡頭裡青春

    沉默,可能是一個人最強烈的哭聲;最近的路途,或許要最艱難的跋涉,最簡單的文字,往往遺憾最晦澀的情愫。

    李商隱站在河的彼岸,回望這一生的跌宕起伏,鄭重的灑掃庭除、沐浴焚香、鋪紙研磨,決心要為人生畫上最後瑰麗的一筆。

    本想字字都做淺顯語,但一落筆、一潑墨,變成了一盤誰都解不開的謎棋。

    千百年來,有多少人走進這盤棋局,企圖找到唯一的謎底,卻一次次迷失在單個的棋子中,茫然嘆息。偶有尋到些許蛛絲馬跡的人。

    便將《錦瑟》歸結為:悼亡詩、詠物詩、感遇詩、懷人詩,云云。無人能否認這些支離破碎的解釋,但它們同樣無從得到印證。

    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唯有詩人自己擁有對此是的最終解釋權,但他早已化為一縷幽,站在雲端笑看眾生,執迷不誤地穿梭在棋局之中,沉醉不知歸路,卻一言不發。然而即便讓他作出一番解釋,或許他會像眾人一般,嘆一句”惘然“。

    往事,只可追憶,怎會重來?人生,唯有體會,怎可解釋?

    對於此,王蒙曾做過大膽嘗試,即將此詩的字、詞、句,重新分解、拼接、組合、旋轉,而後作成一首署名為自己的《錦瑟》:“錦瑟蝴蝶已惘然,無端珠玉成華弦。莊生追憶春心淚,望帝迷託曉夢煙。日有一弦生一柱,當時滄海五十年。月明可待藍天暖,只是此情思杜鵑。”

    王蒙的《錦瑟》改變了李詩的結構,乍看牽強,卻仍可吟讀,且美感猶存,更讓人驚豔的是,詩情詩境詩語竟大致保留了原貌。這不得不讓把玩這盤棋局的王蒙赫然長嘆:“這是一個陷阱。這是一種誘惑。這是錦瑟的魅力。只是中國古典撲克牌式的文學作品。這是中華詩詞的奇蹟。這是人類的智力活動、情感運動的難以抗拒的魅力。這也是一種感覺,一種遐思,一種精神的夢遊。這又是一種鑽牛角尖的苦行。之當然是不折不扣的野狐禪。”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偉大作品經久不衰的美麗;一千人眼中亦有以前首《錦瑟》,這亦是經典藝術與生俱來的氣魄。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理清迷途中的各條支路,只要從中穿過,染了一身花香,這便是與美麗觸碰的屬於當下的意義。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鹽田玉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流浪的最後一程是童年的江南,但抵達此處無多久,即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柳仲郢便升任刑部尚書,罷去了鹽鐵轉運使節的職務,李商隱鐵推官烏紗帽也就戴不住了。

    許是他已知天命,這一次他並沒有回到長安,而是回到了老家鄭州。雖然韋莊曾有言:“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但在故鄉熟悉的山水中肝腸寸斷,總會比流浪天涯幸福得多。

    如同落葉靜靜的掉下來,落在樹根旁,與隨風飄逝佈置何處去相比,始終是最為安詳的一種結局。

    唯有在生命就即將終結時,才能看透整部人生,李商隱坐在自家的庭院中,回望這一生走過的路。

    山谷溝壑傳來巨大的回聲,江海溪流泛起滔天的浪潮,生命、愛情、仕途、追憶各自奏成華麗的樂章,交合在一起便是一部浩瀚的交響樂。

    這部交響樂,不是貝多芬對於生命的怒吼,易不是莫扎特對內心激情的傾訴,而是僅僅由一把錦瑟彈奏出的不可言說的夢境。

    《漢書·郊祀志》記載:“太低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股破為二十五絃。”不承想“五十弦”之“錦瑟”比之琴、箏,更是附著深情悲切的情緒。

    鼓響這有著五十弦錦瑟的人,或許是垂垂老矣的李商隱,抑或是就臨水照花鏡的佳人,而無論是誰,那每一弦、每一柱的撫弄,都會引起他對往事的追憶,往昔年華已逝,但錦瑟的繁複琴音,久久不散,唯有追憶不可言說。

    他曾在江南度過溫潤如水的童年,曾在仙霧繚繞的道觀裡竊一縷香,曾著一聲白衣坐在令狐楚宴會上,曾用一首詩換來一段無果的邂逅,曾在及第後娶了一位貌比羅敷的姑娘........

    而後來呢,後來的故事,是在刀刃上的一次次行走,是與妻子的一場場別離,是在仕途上的一幕幕宦遊。或許,他也不止這些,一定還有他不曾想的細節,比如在午後吟了一句未曾落筆的詩,但已經不重要了,記住與忘記的,都已成了一捧黃土,被風揚在了各個角落。

    隔岸觀火,很少能感同身受,站在往事之外,亦或難以分辨回憶中的情節。難怪莊周夢蝶醒來後,與蝴蝶分不清彼此。李商隱如今檢點往昔,也如同做了一場夢,道不明哪是真實,哪是虛幻。

    少年意氣風發的時光不可追,而醒來他依舊是那個空有才情卻無處紓解,以至於終生潦倒抱憾遲暮老人。

    魯迅對痛苦作出過這樣的解釋:“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誠然如是,於是望帝在死後化為杜鵑,暮春啼哭,直至口出鮮血,以抒發心中困苦抑或。李商隱則藉著錦瑟繁弦,聲聲哭訴難言的哀傷。

    李商隱這一生實在太短太平凡,概括起來,也無非是仕途蹭蹬、愛情多舛這八字。但是這一生又太長太繁複,五十弦的錦瑟都無法彈得歷歷分明。其實,也不必悲傷,那被風揚在各個角落的黃土,將會帶著它的因緣,在另外一片土地上,長出新的嫩芽。

    他認真地年輕過,也認真地老去。於是,他要以史詩般的激情,為這平凡又複雜的一生賦詩,不僅要寫生命的長度,更要丈量出生命的厚度。

    然而,他並沒有作出堪與《荷馬史詩》相比的鴻篇鉅製作品,而是用七律的形式,僅僅寫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情緒。千年過去,這份惆悵之感竟然沒有消散,反而如煙似霧,籠罩在世人的心頭。

    或許,這份有追憶與懷念引起的惆悵,正是人類共有的經驗。不知為何而愁,卻覺得滿目是愁,這愁本沒有重量,不過是似暮靄的東西,但一齊聚壓在詩人胸口,便成了一種沉甸甸的、無法排遣的沉重。

    晝夜皆是如此。

    在夜間,詩人看到的是滄浪之海,是明朗之月;在白天,詩人看到的玉田,是暖日。無論是晝是夜,也不管是地下還是天上,詩人攝入筆端的景緻都似人間尤物,朦朧而極富美感。

    戴叔倫曾有言:“詩家之景,如藍天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李商隱話用戴叔倫這句論詩之語,似在言說自己畢生的詩歌創作,又似在傾訴才華橫溢之中別有寂寞的情味。

    在這一生中,詩人何嘗又不是含淚的珍珠、生煙的美玉。太過美好,也太過淒涼,這矛盾雙生體,藏匿在他又所得又有所失的愛情裡,隱含在他豐腴飽滿卻終身不用的才華中,也浸沒在他生命同在的悼念與相思裡。

    而這些造詣成了彼岸的落英,詩人唯有看著它們一片片飄下。他想要乘船渡河,拾起一片尚且不能。於是,他只得看著隔岸的落英繽紛的故園,緩緩道出有關人生的寓言——“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年少時,只把珍貴作尋常,而當那些如風般的時光,那些錦瑟的年華,模糊成一團漫漶不清的霧靄時,才明白人生只此一次,精彩或是慘淡,都不可重來。

    昨夜的星辰,永遠照不亮今晚的夜空;昨天的太陽應不來今日的黎明。這個道理看似簡單,卻不是每個人都懂。即便是懂得,也未必能立地成佛,立即從往事中抽出身來。

    李商隱在如春蠶絲盡時,在蠟炬成灰時,終究是徹悟了生命的本質——“莊生曉夢”即人生似夢,“望帝春心”即人生如寄,“滄海月明”即人生如淚,“藍天日暖”即人生如煙。一切皆是虛無縹緲,而他依舊寄身於滾滾紅塵,追憶中悵惘,在悵惘中追憶。

    每個人的一生,實則都是一個句號。這句號象徵著生命的結束,意味著完整、圓滿,甚至是下一個輪迴的超越。而李商隱則用一首《錦瑟》,為他的人生畫上一個逗號,至於下文是什麼。

    是惆悵的延續,還是明媚的轉折,他不願道明,後人也就無人知曉;又或者是一串省略號,那未說出口的言語,卻是無聲省有聲。

    一曲《錦瑟》唱畢,他人生的大幕徐徐拉合。千百年後,臺上已不見了詩人,而臺下卻仍是紅塵萬丈,蒼生渺渺。如若泉下有知一生至此,或許他已了無憾恨。

    這世間的風波惡阻,打碎你我長相廝守的美夢。其實那個未完成的約定,我一直想去完成它。

    我知道,能夠執手相看不相厭的人不多。讓我義無反顧深愛的人也不會多。

    曾經你約定一起聽雨。而今,你雖不在。我們約定不改。

  • 5 # 梧桐樹邊羽

    李商隱算得上晚唐集大成的詩人,詩歌中既有屈子斑斕的詠物,也有韓愈的雄奇,還有李賀的幽豔,杜甫的憂傷,阮籍的哲思。而且他的詩雖然用典多,含義朦朧,但是讀起來卻流利清新。你有可能不知道他的用典,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麼,但是並不影響你對他詩歌的朗讀和喜歡。

    其實也不至於看不懂,通讀他所有的詩歌並瞭解他的寫作方法,有助於大家在欣賞他的寫作的時候來讀懂他。

    我們來看《錦瑟》。這首詩其實也是一首無題詩,只是隨手取了第一句“錦瑟”文字為題,所以,大家拋開這是詠物詩的概念,拋開愛情詩的概念,因為這是最容易產生誤會的兩種理解方式。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無端五十弦,”這臺華美的古琴,咋地這麼多弦呢?詩人為什麼會這麼問?他是要尋求答案嗎?顯然不是,所以你管他多少弦呢,李商隱每次都說五十弦的。“一弦一柱思華年。”這麼多的弦啊,每一根都像逝去的青春年華。正因為逝去的年華太多,才會埋怨琴絃太多,時光啊,走得太快。那麼是不是該接著感慨時光易逝,追憶年華中的閃光點了?一般的人會這樣,但是李商隱寫詩的套路從來不同,他選擇了詳細塑造這種感情的樣子。

    “莊生曉夢迷蝴蝶,”用典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莊子早上一覺醒來,到底是迷幻於蝴蝶和自身的切換,還是悲傷時光的流走呢?年華易逝,人生漸老,莊子的夢醒後悲涼與虛幻,你能體會得到嗎。“望帝春心託杜鵑。”這裡也是用典,所謂杜鵑啼血,其實正是因為忽然醒來,發現年華已老,追悔莫及,無法挽回,內心滴血。什麼事情導致這種心情呢?大多數人理解為愛情,也可以,無所謂。但是理解為時間之嘆息也許格調更高。

    那麼像這種人生感嘆是不是混得差的人才有啊?當然不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兩句多漂亮,而且又有典故,至於什麼典故,大家可以去翻其他回答,對理解整首詩的意義不大,你看,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讀不懂還是很喜歡的一個原因。這兩句其實寫了兩種境界,大家仔細對照看一下,不管你在哪,不管你什麼時候,你都會陷入前面提到的華年易逝的情感中來。這兩句其實是這個意思。“珠有淚”,“玉生煙”嘛。不管你的生活充滿Sunny,還是陰冷,悲涼和虛幻不會因為人生的際遇有任何區別。

    再看千古名句——尾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可待”是什麼意思?可以等待?錯了,其實是“何待”,不要等待啊。這種感情,不需要等到五十歲的時候才來追憶體會。不管你多大,都會有這種感覺的。這種時空跨越的迷茫,不是任何人能改變的,這就是人生的悲劇所在。“只是”是“正是”的意思,“惘然”,就是華年易逝的那種惆悵之感。這種惆悵,其實是“當時”就註定了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寫的是年華易逝的悲涼,但是寫法和意思跟大家理解的可能有些不一樣。我們舉個愛情的例子來代入這首詩(你也可以代入別的情感),大概就是你和你愛人相遇的那一刻起,這種“惘然”就已經註定了,不需要等到臨老失伴來追憶。也可能有希望大家珍惜眼前的意思在裡面,只不過藏得非常深。李義山的詩,向來如此。

    李商隱的詩歌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不過有些無題詩過於晦澀艱深,難於索引,這首《錦瑟》便是第一難懂之詩,歷來解讀無數,各有特色。

    個人解讀,聊作各位補充。

  • 6 # 農茶小罐潘星羽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長夜迢迢,挑燈讀錦瑟

    字裡行間滿是無奈的淒涼與悲咽

    刺得我

    從心底發出一聲悲鳴

    天地無數有情事,世間滿眼無奈人

    錦繡年華里的華美

    換來的卻是辛酸與寒涼

    還有苦澀

    其中心之悲哀,亦可揣知

    夢散了,愛斷了

    深入無人之境

    苦旅,獨舞

    抬眼

    哪裡會有福地洞天

    失即是得

  • 7 # 沅汰

    李商隱,就是林黛玉最不喜歡的那個“李義山”。林黛玉不喜歡李義山的原因,也許是因為他比較關心現實,喜歡放出一些政治論調。黛玉一向反對寶玉關心仕途經濟,當然也就不會喜歡李商隱這類活在現實裡的詩人。

    李商隱的一生是清寒僚倒的一生,一輩子夾雜在牛李黨爭之中左右不是人。先是得到牛黨令狐楚的賞識,跟從令狐楚學駢文章奏,後來被李黨的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看中嫁女兒妻之,從此以後李商隱成了牛黨眼中的背恩之人,在牛黨執政後被排擠到死。

    李商隱的詩作中有一個類別就是言情詩,《錦瑟》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首,在後世廣為傳誦。這些看似言情的詩,用李商隱自己的解釋是“為芳草以怨王孫,借美人以喻君子”,本有其事藉以言情,楚雨含情俱有託。就《錦瑟》具體來說,一首悼亡之作。

    李商隱的岳父王茂元病故於武宗朝,之後在李商隱將近不惑之年時妻子王氏病故。《錦瑟》之首詩被認為是寫給亡妻王氏的悼亡之作。不僅僅是悼亡妻子,可能更多的是悼亡自己逝去的時光。這首詩表面上看起來歲月靜好,但是在瞭解到詩人淒涼的晚景以及喪妻之痛後再讀就會讓人覺得格外揪心。蘇軾的《江城子》痛在表面,李商隱的《錦瑟》痛在肺腑。

    之後又七年,一生鬱郁不得志的李商隱病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待醜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