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養殖大邢
-
2 # 黑黃大耳羊
羊的了布魯氏菌病,怎樣預防,怎麼才能徹底治療,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主要是發在牛羊身上,布病是一種傳染性病菌也是一種會傳染給人的病毒。羊的布病很難發現,公羊會出現睪丸炎,母羊是流產的症狀。
1.怎樣預防首先要做到定期給羊圈消毒、做疫苗、給羊藥浴 、抽血化驗、隨時觀察羊的狀態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2.管控好公羊,公羊和每隻母羊交配做上記錄。
3.母羊產糕時必須要做消毒,一定要做好保護自己戴上一次性手套,母羊產糕後遺留物一定用石灰深埋或者焚燒。
4.我的個人觀點也是為了自己身體健康,發現布病及時處理掉羊,沒有必要治療花費人力物力。
-
3 # 水墨青韻
羊的布魯氏菌病,治療是很困難的,現在也沒有特效的藥物,因為布魯氏桿菌寄生於細胞內,普通的藥物很難進入細胞膜內殺滅病菌,因此一旦感染布魯氏菌病,往往難以治癒。
一般情況下采用的藥物有利福平、磺胺嘧啶、土黴素等藥物。但是牛羊要完全治癒的話,代價很高,很可能花費的價格都高於羊的價格本身了,因此上一般情況下都是採用監測淨化的方法來處理患病羊。
現在一般的羊場都採用全面檢測淨化,採取羊的血清進行凝集實驗,確定陽性羊後,對患病羊進行撲殺,一般情況下經過幾輪的篩查,就可以保證該群羊清淨無疫。
具體的血清學診斷技術和判定標準是先用布魯氏菌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進行篩查(RBPT),既用布魯氏菌抗原0.03ml和被檢血清0.03ml混勻攪拌,同時做陰性和陽性血清對照,在4分鐘內進行判定,如為陽性,可繼續試管凝集試驗 (SAT),同樣要做陰性、陽性血清對照,並做抗原比濁管,如果被檢血清1∶50(++)以上為陽性。
如果虎紅平板凝集實驗陽性,試管凝集實驗複檢依舊為陽性的話,按照國家標準,就可以判斷該羊為陽性羊。
至於全乳環狀試管實驗、補體結合試驗(CFT)這些都是比較先進的檢測方法,當然也可以作為診斷依據。
經過虎紅平板和試管凝集實驗判斷為陽性後,就應該對陽性羊進行撲殺,在一個月之後對該陽性羊的同群羊再進行全面的檢測,如再未發生陽性羊群,再在三個月後做一次檢測,如未發現陽性,就可以判斷沒有感染源。
羊群布病的綜合防治措施,平時要加強羊群管理,加強產地檢疫的技術措施,定期對病羊進行檢測淘汰,對引進的種畜加強管理,對新引進的羊群要進行全面檢測後確認健康才可合群,要推廣人工授精避免本交,以防止羊群透過交配傳染本病。
對陽性羊群超過0.25%的地區,經過綜合評估,經省級獸醫主管部門同意後,可進行對該地區的羊群進行免疫。
免疫一般選用S2或M5疫苗免疫(適用於疫區):一般採用口服免疫方式,當然也可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一次後,免疫期至少可持續3年。一般來說免疫密度越高,效果越好。
也可選用M111疫苗免疫(適用於控制區和疫區):可根據情況選擇注射或口服免疫方式。應每年對羊進行一次免疫,以確保免疫力。這個M111疫苗免疫後,可進行正常檢疫,不受干擾。
對於免疫過的羊群要加強管理,監視其移動,要進行血清學檢測,為疫苗免疫程式是否成功提供依據。
-
4 # 佘某人說三農
本人從事基層獸醫近三十年,對家畜的疾病幾乎都見過。本人多人獲得過市縣的獎勵。
羊的布魯氏菌病,怎麼預防?
未發生過本病的地區,堅持自繁自養方針,不從疫區引進家畜及其產品和飼料,必須引進時一定要隔離檢疫,健康者方可引進。非安全區每年要用凝集反應或變態反應定期兩次檢疫,發現帶菌畜和病畜,進行隔離淘汰,更新畜群。固定牧場和飲場,專人放牧。嚴格處理病畜,屠宰後內臟深埋,肉高溫處理後可食用。流產胎兒,胎衣,羊水及分泌物和排洩物等要深埋或焚燒處理。汙染的欄舍運動場及用具要用石灰乳或熱鹼水或來蘇兒或漂白粉等徹底消毒。糞便發酵處理。種公畜配種前要嚴格檢疫,健康者方可配。陰性畜群,應定期進行預防接種。
培育健康幼畜是控制布魯氏病的重要措施。對檢出陽性反應畜,應於淘汰。檢出健康者,接種布魯氏菌菌苗,送入健康群中。
目前中國使用的布魯氏菌菌苗為豬型2號菌苗,專供牛綿羊山羊和豬預防使用。其免疫方法:第一年對全群羊接種,以後每年僅對幼畜接種。一年接種一次。
豬型2號苗分口服和注射兩種菌苗。口服的,孕畜可以用。注射的,孕畜不能用。
怎麼治療?
目前沒有特效治療方法。可以嘗試用金黴素,四環素,土黴素和磺胺類藥維生素治療,同時對流產母羊發生的子宮內膜炎或關節炎,或公羊的睪丸炎等應作區域性處理,對症治療。
-
5 # 牧童小宇
布氏桿菌病,又叫布病、羊病,屬人畜共患病,其傳染源主要是羊,其次是牛和豬!傳染途徑為接觸傳染,傳染高危人群為獸醫、羊倌、屠夫等!羊布病致病力最強,感染後病症重,呈爆發流行!
預防措施如下:
①、注意養殖場區的隔離,關注傳染源。圈養羊、放養羊,孕羊以及病羊和流產羊等酌情分圈!死羊死胎撒生石灰掩蓋,羊圈、病羊、羊糞注意消毒!
②、切斷傳播途徑,控制人員和物品的流動。主要包括動物群控制牛羊不要接觸、環境衛生控制可採取噴消毒液撒生石灰的辦法、病原體控制去獸醫站領疫苗接種和其他控制措施如保護水源和牧草飼料不被汙染。
治療措施如下:
採用抗生素即可治療,青黴素、鏈黴素、四環素利福平等配合用藥即可!
-
6 # 李子說農
羊的布魯氏菌病,怎樣預防,怎麼才能徹底治療?
導讀:羊病的種類很多,主要包括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病三類。而傳染病的特點是:發病快、發病急,有些急性、烈性傳染病常常就會造成羊的大批損失。而羊的布魯氏菌病就屬於傳染病的範疇,而這種病是由布魯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羊共患的慢性傳染病,近幾年羊布魯氏菌病在中國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給養羊戶也帶來很大的損失。
因此養羊戶在養羊時必須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養的發病機率來提高養羊的效益。那麼羊的布魯氏菌病應該怎樣預防,怎麼才能徹底治療羊的布魯氏菌病呢?李子來回答:
什麼是羊布魯氏菌病羊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病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疾病,而這種病主要侵害羊的生殖系統,它主要引起母羊的流產和發熱,公羊的發生睪丸炎等。其中布魯氏桿菌能在冷暗處和糞便中存活很長時間,但是卻對高溫比較敏感,在高溫下或者一般的消毒藥可將布魯氏桿菌殺滅。
羊布魯氏菌病的流行特點羊布魯氏菌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是羊布魯氏病發生主要開始於春季,在夏秋季節最容易感染,進入冬季後此病發病率逐漸下降,其中南方地區比北方地區發病率更高一些,而母羊的發病率比公羊要高一些。而一旦羊群發生此病,首先少數羊發生流產,隨著此病的傳染,羊群發病率更多,大約有60%以上的懷孕母羊發生流產。因此來說,羊布病的危害還是相當大的。
羊布魯氏菌病如何預防和治療【1】羊得了布魯氏菌病後的臨床症狀
外觀症狀:當羊感染了布魯氏菌病後,母羊常見的症狀是發熱,流產,然而在流產前病羊表現為飲食不振、口渴、病羊精神狀態不佳,然後繼而流產、並流出黃色分泌物,而有的病母羊則出現早產以及產下死胎等現象。而公羊得了布魯氏菌病後,往往表現出減食,發熱,出現睪丸炎,附丸炎,並出現腫脹,嚴重的病羊會喪失生育能力。而有時病羊也會出現關節炎,支氣管炎,乳房炎等。
解剖發現:解剖病羊後發現,其胎衣呈現黃色膠凍樣浸潤,有些部位還出現纖維蛋白和膿液。而流產胎兒發生敗血症狀,胃中出現粘液,併發生出血斑,而肝臟中出現壞死灶。
【2】怎麼預防羊布魯氏菌病
1,環境管理
由於布魯氏菌病喜歡在比較髒的環境中生長,並且在動物的皮毛、冷暗處、以及糞水處存活很長時間,因此要給羊群保持一個清潔的環境才能預防此類疾病的發生。而具體做法是:保證良好的通風和光照,保持羊舍的清潔衛生,並隨時處理羊舍裡面的糞便,定期對養舍和羊群進行全面的消毒,只有這樣才可以預防羊布魯氏菌病的發生。
2,接種疫苗,定期監測羊群的情況
在給羊接種疫苗時,可採用布魯氏桿菌豬型2號苗,布魯氏桿菌羊型5號苗或者布魯氏桿菌無凝集原苗進行接種。並定期監測羊群的情況,監測注射免疫疫苗的個體。對於小羊,在斷奶後進行一次布魯氏菌的免疫接種,然後在配種前再次進行免疫接種。
3,堅持自繁自養,避免外來羊的感染
由於羊布魯氏菌病是一種慢性的傳染性疾病,其主要的傳播方式是透過外來病羊,汙染車輛,場地等進行傳播。因此在預防此病的時候,一定要把布魯氏病的傳染源切斷,當時外來種羊或者小羊進入本場,並堅持自繁自養,只有這樣才能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
【3】如何治療羊布魯氏菌病
隔離:當羊群中有羊發生了布魯氏菌病後,首先要用監測裝置對羊群進行監測,如果發現有羊發生該病後,一定要及時挑揀出來並隔離單獨治療。並把羊圈內外活動的場地、飼餵器具等用火鹼和石灰水進行徹底消毒。並對羊群用漂白粉、碘類消毒劑進行噴灑消毒。
治療:該病無治療價值,發病的羊進行治療的參考方法如下,在治療時,可用土黴素以每千克體重5~8毫克進行肌肉注射,每天兩次,連用15天。也可以用氟苯尼考、四環素、氯黴素、磺胺類藥物進行交替治療,最好是磺胺類藥物和抗生素藥物,採用一邊一針的進行肌肉注射治療。
小結羊布魯氏菌病由於是一種對羊危害較大的傳染性疾病,因此來說養羊戶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對羊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羊圈中的環境衛生、並及時消毒,對羊做好防疫和監測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預防羊布魯氏菌病的發生,以提高養羊戶的生產效益。
-
7 # 西北郭郭
羊的布魯氏菌病,怎樣預防,怎麼才能徹底治療?
羊的布魯氏菌病是讓養殖戶非常頭疼的一種疾病,這個疾病不光對羊的健康造成威脅,而且還具有傳染性,嚴重危害飼養員的身體健康。接下來,我就詳細說說如何預防羊的布魯氏菌病以及怎樣才能徹底治療。
羊布魯氏菌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危害生殖系統的健康,其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容易引發母羊流產和公羊睪丸炎。人感染布病的典型症狀是:發熱、出大汗、關節和肌肉疼痛、疲乏、生殖系統可能發生炎症。
那麼,究竟該如何預防布病的發生呢?預防布病的發生有兩種主要措施:一是自繁自養;二是免疫接種。自繁自養的羊群一般不會感染布病,因為絕大多數布病都是外來引種時傳入的。我們在引種時需要對羊群進行嚴格免疫,引種回來先把羊隔離飼養兩個月,最好檢測下羊群是否攜帶本病細菌,確定沒有帶病毒的羊,才能放入大群羊裡面。羊場還應該每年進行最少1次的檢疫,發現帶菌羊立即淘汰。還可以給羊接種豬2號布病疫苗,此疫苗適合作口服接種,可在羊配種前1~2個月進行,也能在懷孕期使用。羊不論大小口服量均為100億活菌,免疫期為三年。
布魯氏菌病怎樣才能徹底治療?通常如果發現患有此病的病羊,一般都不予治療。應馬上報告當地防疫部門,採取隔離、消毒、焚燒、深埋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果有人不幸感染此病,必須要去正規醫院進行隔離治療。至於人得了此病到底能不能徹底治癒,這個我也不敢冒然下結論。有的人說很難治癒,有的人說可以治好,反正眾說紛紜,也看不到權威機構的說法,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做好預防措施。
總之:羊布魯氏菌病是非常難纏的一種疾病,對人、對羊都有相當大的危害。差點忘說了,我們在給母羊接生時最好戴上橡膠手套,避免直接接觸傳染布病,若不方便戴手套,一定要記得給羊接生完之後雙手要進行消毒。
-
8 #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像這個疾病早發現早治療是有很大的治癒可能的,不是特別的危險。但是如果超過那個期限真的有可能會留下後遺症,今年蘭州那邊發現了羊的布氏桿菌感染,有一些研究生都嚇得癱倒在地,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會留下不育的後果,尤其是對男性而言。早治療確實可以治療好。
實際病例前年我們這裡有一個養殖戶買了羊,羊非常便宜。他們就是貪小便宜,結果家裡面的孫子先開始生病,一直髮燒,而且是高燒,醫生都以為只是普通的發燒感冒,直到後來轉到了鄭州的醫院才檢測出來是布氏桿菌病,可是已經耽誤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後來究竟有沒有治好也不知道。
如何預防對於這樣的疾病,我們只能從種源上來控制,在養牛或者是養羊的時候,尤其是養羊。因為羊的布氏桿菌最可怕,一旦感染以後特別麻煩。在本地購買購買一些熟悉的人的羊群,外買的羊需要做到隔離與消毒之後才能混群、如果大家對於這一點實在不放心的話,也可以打相關的疫苗,當然了,正常情況下,只要購買的種羊是安全的,一般不會出現多大的問題。
其他的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多大的問題,每個星期消毒一兩次,基本上就可以控制疾病。對於養殖人員而言,這種疾病是比較可怕的。
-
9 # 蓋州中正絨山羊
目前,牲畜布病(布魯氏桿菌病)已成功破解,可防可治!
安徽天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了布病防治良方——五布克。對布氏桿菌病有直接殺滅作用,可以拌料或灌服。15日為一療程,15日返陰率母畜可達90%,公畜返陰率可達80%;30日返陰率可達100%。
控制牛羊養殖風險,減少養殖損失,保護人畜的共同安全,是所有牛羊養殖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不認真面對的問題,布病長久地危脅著人畜安全,如今,中藥成份的五布克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也算是養殖業內的一件可喜的大事。
回覆列表
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消化道,即透過汙染的飼料與飲水而
感染。但經面板感染也有一定的感染性,曾有實驗證明,透過無創
傷的面板,
使牛感染成功,
如果面板有創傷,
則更易為病原菌侵入。
還可透過結膜、交媾,也可感染。吸血昆蟲可以傳播本病。實驗證
明,布魯氏桿菌在蜱體記憶體活時間較長,且保持對哺乳動物的致病力,透過蜱的叮咬,可以傳播此病。但由布魯氏桿菌病疫區收集的蜱,只有很少含有布魯氏桿菌。所以它的流行病學內容,尚待進一步探討。
症狀
本病的主要症狀是流產。
一般是隱性經過,在大批發生流產時可見到症狀。
在自然條件下,流產多發生在懷孕的後期,約在妊娠的第2~3個月。在流產前約天,
體溫升高,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有的長臥不起。由陰道排除黏液或黏液帶血樣分泌物。流產的胎兒多死亡或成活的則極度衰弱發育不良。
產後其陰道持續排出黏液或膿液,發生慢性子宮炎,往往使病羊不孕。
有的病羊發生慢性關節炎及滑液囊炎,病羊跛行,
行動困難,常因採食不足,飢餓而死。
公羊除發生關節炎外,有時發生睪丸炎、附睪炎。睪丸腫大,觸診局部發熱,有痛感。
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在未感染畜群中,控制本病傳入
的最好辦法是自繁自養,必須引進種畜或補充畜時,要嚴格執行檢疫。即將引進羊隔離飼養
個月,同時進行布魯氏桿菌病的檢
次免疫生物學檢查陰性查,
全群者,才可以與原有羊群接觸。畜群還應定期檢疫(至少年次),一經發現,即應淘汰。
疫苗接種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已經證實,布魯氏桿菌病的免疫機理是細胞免疫。在保護宿主抵抗流佈魯氏桿菌的細胞免疫作用是特異的細胞與流產布魯氏桿菌抗原反應,產生淋巴因子,此淋巴因子提高巨噬細胞活性戰勝其細胞內細菌。因而在沒有嚴格隔離條件的畜群,可以接種疫苗以預防本病的傳入;也可
以用疫苗接種作為控制本病的方法之一。
可用羊五號活菌苗(M5菌苗)進行免疫接種。
本病一般不做治療,採取淘汰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