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人大可

    一個穩定的唐政權附合大多數群體的利益,而且各節度使軍隊連年征戰,戰鬥經驗豐富,各節度使都沒有獨立稱帝的打算,又有德高望重的郭子儀,再加憲宗中興,七十多年牢靠已經有了保障。

  • 2 # 戎寅

    唐肅宗以後直到唐宣宗,都至少是守成之主,其中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更是少有的明主,特別是唐憲宗基本上平定了河北的藩政割據勢力,可惜天不假年,憲宗之後又死灰復燃。唐朝此時從朔方軍為根基建立的神策軍數量龐大又有名將指揮,江南的稅賦之地保持了中央財政穩定直到黃巢把這個體系打亂。

  • 3 # 歷史研習社

    需提前說明的一點是,之前自己已看到有朋友的文章探討了類似的問題,為防止觀點重複,自己又對相關的那篇文章進行了認真的閱讀。拜讀之後,筆者發現作者流息子在此篇文章對於唐代藩鎮問題和唐帝國興衰之間的關係有著極為獨到的見解。流息子認為,過去不少的文章中,其實多數都或多或少的誇大了唐代藩鎮對於唐中央政權的影響,但是事實上藩鎮的危害並沒有我們今人所想象的那樣大。在鄙人看來,這好比唐帝國是一個人,而藩鎮正是這個人背上的一顆濃瘡。濃瘡的存在固然會使這個人痛苦萬分,但是稱這顆瘡可致人於死地則明顯誇大其詞了。(連環畫中所描繪的唐將張巡為抵禦叛軍而戰死的畫面)

    那麼這樣的話,問題就來了,雖然藩鎮問題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嚴重,可是“安史之亂”所造成的中央對全國控制力的下降與交戰地的大量土地荒蕪、人口大量銳減卻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唐帝國又是靠什麼減緩了自己衰亡的速度,並對後世之治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呢?顯然,光靠藩鎮勢力威脅不大的解釋顯然是很難說清楚的。筆者不妨在此與各位探討一番。

    江南財賦的供養

    唐憲宗元和八年頭上,一名名叫李吉甫的大臣向皇帝獻上了自己精心撰寫的帝國內政區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並稱據其研究走訪中所觀察到的,整個中央的大部分財政收入已多仰賴江南地區進行供給了。李吉甫的這段話雖頗存在一定的爭議,可是其所提到的江南地區的經濟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卻是不爭的事實。(《元和郡縣圖志》書影)

    在黃仁宇教授的博士論文《明代的漕運》中,黃先生也對明代之前的帝國漕運建設史進行了認真的回顧,並提到在唐中後期,唐帝國中央曾多次派遣官員前往河南地區疏浚或開闢新的漕河,以便江南地區的糧米可更高效率的輸入唐朝中央所在的關中地區。江南地區的經濟地位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了。而回顧之前的歷史,安史之亂使大量北方地區居民攜帶一定財富與生產工具流入南方地區更是起到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作用,在經濟領域中,南方地區(尤其是江浙)對於唐中央政府的重要性之上升也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琵琶行》中所藏的“玄機”

    唐人白居易在其詩歌作品《琵琶行》中曾有這樣一段敘述“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這段詩句所要表達的本意是琵琶女的姐姐嫁給茶商結果被其所拋棄的悲慘遭遇,但是陳寅恪先生卻發現了其中的玄機,即是茶商在其中的作為所反映的唐代的經濟環境的變化。(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書影)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婚喪嫁娶在古代社會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而這位茶商因忙於做生意竟可輕易的將自己的配偶加以拋棄,這不僅反映了茶商的品格問題,更反映了茶商的經濟地位對其行為影響之深。如果聯絡當時的唐政府的稅收來源構成,我們會發現,茶稅的稅額在這段時期所佔比重同之前相比以大大增加,這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民間茶葉貿易之興盛。而在茶葉貿易之中獲利頗豐的茶商去憑藉著自己優越的經濟地位作出拋棄妻子的事,也便更加證實了茶商乃至於整個茶葉貿易體系對於唐帝國稅收的影響之大了。如果再將其與之前政府對於茶葉貿易的限制相比,我們會發現政府明顯放寬了對於民間經濟的控制,而這中央控制力的減弱同安史之亂的衝擊也是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神策軍的壯大與“隱形中央權威”的重塑

    唐代的神策軍的控制權是由宦官集團所把持的,這本身是毫無疑問的。可是問題來了,宦官掌控下的神策軍固然對於皇權乃至於文官政治的發展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可是他是否也有著自身有利的一面呢?筆者認為,這是存在的。

    首先,神策軍雖為宦官掌管。但在名義上,他是拱衛中央政權的軍隊,在財政等方面都要依賴於中央的供給。另一方面,由於神策軍待遇優厚,所以不少唐地方軍隊也紛紛請求依附於神策軍,以從唐中央財政的支出中分一杯羹。俗話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長。神策軍不僅藉此擴大了自己的影響,也在無形中使中央(神策軍)對地方(地方軍隊)的控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這又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不到危急時刻是不會發生作用的。所以我們會發現,在後來的地方軍閥叛亂以及小規模農民起義的過程中,神策軍可以輕易施加其影響給地方軍隊,以財政做要挾強迫其出兵出將幫助中央平定這些動亂。(曾掌管神策軍的宦官魚朝恩)

    而在地方軍隊同這些勢力的作戰過程中,地方軍隊總不可避免地遭受損失,這反而更為中央加強對地方武裝乃至於行政部門等的控制創造了難得的機遇。所以僅從這點來看,神策軍還是有著其積極一面的作用的,而神策軍的存在,也為中央與地方能夠在長時期內保持微妙的平衡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並一直持續到唐末黃巢大起義的爆發。

    對佛教事業的扶持與壓制

    安史之亂後不久,為了在短時間內籌措更多的資金,增加新稅目自然是避免不了的。而也恰在此時期,由兩廣丘陵一帶興起的本土佛教在民間迅速傳播,並一度對東亞的儒家文化形成了不小的威脅。但比起文化的震撼來說,唐政府更從中看到了稅收增加的可能,那就是對佛教徒的身份加以官方的登記與認定,並給予其相關的憑證——度碟,只是這個官方憑證需要有意者付出大筆的錢來購買。但是由於取得憑證後便從此不用再向官府承擔賦役,還是有大量的人加入到了度碟購買的浪潮當中,唐政府也因此而得到了一筆數目可觀的收益。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官府逐漸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那就是之前獲取度碟憑證的人不僅自己從此脫離了官府的稅收體系,還利用積累的資金在地方大搞土地兼併,其中一部分佛家寺院甚至公然將大批自耕農收至自己麾下來抗拒官府的正常賦稅的徵收,這自然是讓唐政府頗感到如芒在背的;而也就在此時,韓愈的《原道》一文中對佛家文化的批駁更使佛家與儒家文化在帝國內部的意識形態領域變得劍拔弩張。(韓昌黎像)

    在唐武宗時期,長期積壓的矛盾終於集中爆發了,唐政府不僅在這一時期大肆迫害佛教徒,還封閉或焚燬寺院,並將其中囤積的財物與許多寺院名下的土地收歸官府所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武宗“滅佛”事件。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場帝國內部的意識形態領域的清算,可是實質上則是唐政府在不同時期,為滿足財政需要而採取的自上而下的財富攫取的措施。大筆的民間財富也由此而流入了唐政府上層,並支撐著這架巨大的國家機器走向他最後的歲月。

    (影視劇作中試圖還原的唐武宗“滅佛”的場景)

    參考文獻:

  • 4 # 晴波泡泡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歷時8年。這場戰爭使得唐朝由盛轉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過來。導致的另一個後果就是從唐朝中葉開始到北宋趙匡胤再次統一中國,這期間的200年間,中央政府無法完全控制全國,特別是五代時期,節度使成為軍閥,左右朝廷。也因為如此,朝廷在軍事上始終處於弱勢,對內不能夠平定內亂控制分裂,對外收縮,屢戰屢敗。這一時期是中國國勢大倒退的時期。

    為了儘快平定安史之亂,朝廷不得已採用了飲鴆止渴的方式,招撫安史舊將投降。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

    這些節度使也要區別看待。河北是重災區,韓愈《送董邵南序》開篇第一句“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其實暗諷的就是河北地區的藩鎮節度使。這些節度使自己掌控軍隊、財政、民政等,事實上成為了獨立王國。但是由於威望不夠,表面上還服從朝廷,“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它們的節度使稱號必須得到朝廷的認可,否則只能自稱“節度使留後”。朝廷有命征伐,他們也會出兵,大面上過得去。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有樣學樣,下面的牙兵(衛兵)經常發生叛亂,廢立節度使。新上來的節度使威望不高,只能得到朝廷的認可才算名正言順,所以對朝廷也不敢太過分。

    而全國其他部分的節度使(觀察使)相對好多了,忠於朝廷。朝廷的賦稅主要來自於江南地區,而江南地區終唐150餘年,始終效忠朝廷。唐朝滅亡後,唐室後裔李昇在江南稱帝,建立南唐政權。江南財富源源不斷的供給,保證了唐朝中央政府的財力,得以維繫150餘年。

    唐憲宗在位期間,不斷對反叛的藩鎮打擊,取得了輝煌戰果。比如對我們熟知的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緇青節度使李師道、西川節度使劉闢等,先後平叛,震懾了其他節度使,部分恢復了朝廷的權威。

    安史之亂後,民心思治,李唐朝廷的威望有所衰減但是依舊存在。大家感念太宗、玄宗時代的輝煌,依舊對朝廷給予了厚望。朝廷也時不時能夠任用一些賢相,比如憲宗朝的裴度等,才有了元和中興。唐朝末年宣宗時代,沙洲人張義潮散盡家財,率領沙州人民起義,驅逐了吐蕃,以歸義軍之名克復瓜、沙、涼等州郡,開拓疆土四千餘里。淪喪土蕃百餘年的河西地區終於迴歸唐朝,可見民心所向。

    中國的歷史證明了一點,只要有一個強大團結的中央政府,國家就能夠維持和平發展的道路。唐朝最後滅亡,其實也印證了這一點。唐朝後期的牛李黨爭,導致了朝廷的分裂。牛僧孺的牛黨與李德裕的李黨之間的爭鬥,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持續時間將近40年,重挫了朝廷的威望,讓各地節度使有輕視覬覦之心。中後期宦官也走上了政治舞臺,從李輔國開始,有名的如仇士良、田令孜開始左右朝政,兼任樞密使的職位控制神策軍(中央軍),甚至廢立皇帝,殺伐大臣,演出了一幕幕的內鬥,朝廷更加無暇控制地方。黃巢起義摧枯拉朽,縱橫大半個中國,財富重心的江南遭受了沉重打擊。黃巢從廣州殺回關中,唐僖宗逃離長安,朝廷的權威喪失殆盡。最後依靠各路節度使平定了起義,被招撫的朱溫為宣武軍節度使(又是這一出),繼而進封梁王。唐昭宗昏招迭出,招朱溫進京消滅宦官700餘人(這一幕和東漢末年董卓進京何其相似),朱溫趁勢控制了朝廷。此時的唐朝已經不像肅宗、憲宗時代還存有一些威望,控制著中央軍,節度使再牛也只是地方勢力。朱溫直接滅了李唐,除了晉王李克用、南唐李昇等地方勢力反抗外,朝廷無力反擊,李唐王朝終於傾覆。

  • 5 # 月曉YB

    不請自來

    安史之亂對於李唐王朝的打擊非常嚴重,但是並沒有到致命性地步。

    首先說,安史之亂對於唐王朝的衝擊是多方面的,最嚴重的有三點。其一,國勢衰弱,國土緊縮。我們一直都說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性事件就在於此。安史之亂之後,李唐王朝不斷的遭到邊境少數民族政權的侵擾,尤其是吐蕃。這也導致了唐王朝國土面積的不斷減少。再者,安史之亂使國家大規模軍事化。節度使不僅設立於國家邊境,在國家內部也普遍設立。武將掌握了地方上的財政大權,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於中央集權產生了非常大的威脅。第三,由於中央集權被嚴重削弱,使得河北、山東兩地藩鎮割據。這是中原地區最富庶的地界,但是在唐中後期,朝廷已經無法控制。直到五代後期,宋朝初期,才解決了此問題。

    當然,安史之亂還有其他的影響,其中一影響卻間接的為李唐王朝打了續命的一針藥劑。這便是經濟重心的南移。

    安史之亂的主戰場在北方,很多人為了避禍舉家遷移到了南方。在這個過程當中,南方的經濟不斷的發展,再加上本身的地理環境比較優越,使得南方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

    東南地區逐漸成為了朝廷的糧倉。而與河北,山東地區相反,東南地區的藩鎮還是聽命於朝廷。藉助大運河的方便,東南地區的糧餉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往關東,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穩定朝廷的中流砥柱。

    不僅於此,唐朝的邊境地區的節度使大多數也聽命於李唐王朝,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朝廷減少了戰爭的憂慮。

    唐史專家王小甫老師談到:唐畢竟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強盛王朝,它既沒因安史之亂一觸即潰,也不會因藩鎮割據而瞬間淪亡。

    不僅是有一大批效忠於李唐王朝的文臣武將,而且還有很多善於理財的“計臣”。

    在這裡便不得不提到兩位名臣,劉晏與楊炎。

    劉晏在唐肅宗和唐代宗兩朝時期進行的改革,使得中央的財政得到了保障。其改革的主要內容為行“常平法”、完善“榷鹽法”以及整頓漕運。史書評價其行為“國用充足而民不困弊”。

    劉晏之後是楊炎,其對稅制進行了完全的改革。即用“兩稅法”代替了“租庸調製”。這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土地關係與市場變化,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以上這些都是使唐王朝屹立不倒的原因,當然還不應該漏掉一點:即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所產生的極大的向心力!

  • 6 # 王皓沐聊職場

    安史之亂之後,為什麼唐朝又存在了150年,要回答這個問題,王皓沐認為可從朝廷、人民來看:

    朝廷:從安史之亂核心人物說起

    楊國忠:自玄宗疏遠李林甫起

    天寶9年,討伐南蠻失敗,隱瞞敗績,仍受賞賜

    天寶10年,二次征討南蠻失敗,全軍覆沒,隱瞞戰績

    天寶11年,南蠻侵佔蜀地,李林甫派楊國忠去征伐,楊國忠向皇上訴冤,不久被皇上召回,取代李林甫執宰

    天寶12年後,收集安祿山秘密之事,激怒安祿山

    天寶15年6月,看哥舒翰堅守不出,錯誤命令哥舒翰出潼關,直接導致長安失守

    天寶15年6月12日,在玄宗帶領下逃離長安

    天寶15年6月13日,楊國忠被禁軍殺

    安祿山:從朝廷返回後的事件說起

    天寶11年8月,討伐契丹,大敗而歸

    天寶12年,皇帝使者收安賄賂混淆聖聽

    天寶12年底,楊國忠嚴重懷疑安祿山,並要皇帝宣安祿山進宮,安祿山於13年初進華清宮向玄宗表決心

    天寶13年,玄宗禁止誣陷安祿山反叛,捆綁上告者給安祿山

    天寶14年,玄宗不堪朝廷壓力召見安祿山,安祿山稱病不朝

    天寶14年11月,安祿山於范陽反叛,范陽“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戰”

    天寶15年正月,立國號為大燕

    天寶15年六月,李光弼在常山郡(石家莊附近)大破安祿山;哥舒翰受楊國忠命,出潼關,長安陷落

    至德1年:安祿山多病

    至德2年:安祿山被害

    人民:從史書事件看人民對於叛亂的態度

    天寶11年:南蠻侵蜀,蜀人請國忠赴鎮

    天寶11年2月:朝廷下令良幣換劣幣,商人向楊國忠上訴。停止換錢

    天寶12年8月:京城雨災,下令拿出太倉米10萬石低價賣給貧民

    天寶13年秋天:京城雨災,下令拿出太倉米100萬石救濟貧民,皇上親自監考科舉

    天寶13年:5/6的人民不需繳稅

    天寶14年8月:皇上親自審理囚徒

    天寶14年11月: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戰,聞其兵起,朝廷震驚,皇上親自點兵點將平叛

    天寶14年11月:京城招募處招募兵士3+10萬人

    天寶15年2月:郭子儀,李光弼打敗史思明

    天寶15年6月13日:陳玄禮鼓舞軍士殺掉楊國忠,獲得一致反響,全家皆死

    透過以上歷史事實的陳述,很明顯,安史之亂並沒有亡國氣象,只是大唐這個朝代生了一個“急性病”而已,治療過程雖然需傷筋動骨,但因為種種客觀因素,群眾基礎其實未被根本動搖。

  • 7 # 寧靜的暴風雨

    唐朝時期科舉制剛起步,它並不是一個典型的中央集權制政權。那個時期的統治手段和思想禁錮還沒有發展到明清那種純粹的權力,而是以分封代替直接管轄。但即使是處在初期的科舉制也已經起到了作用,女武時期啟用了大量科舉人才,平民有了能得到權利的機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李家依然有很高的支援率。而在安史之亂以後 正是這一批人材在拼盡全力去維持唐朝形式上的統一。媽蛋,手機打字太累了。

  • 8 # 成都地產逍遙君

    要想知道唐朝能夠在安史之亂後繼續存活的原因首先就得知道安史之亂結束時的性質和局面。我們不妨可以將安史之亂時的唐朝和黃巢起義前的唐朝簡單對比一下,

    第一點,就是安史之亂前的唐朝和黃巢起義前的唐朝兩者的社會局勢有所不同。得民心者得天下,安史之亂前的唐朝雖然處在玄宗晚年的昏庸統治下,但還沒有讓人民身負無法承受的沉重賦稅,不像黃巢起義前那樣流民四竄,盜匪雲集,安史之亂是8世紀中葉以後中國強有力分權體制的直接結果,是部分軍官階層野心的集中體現。正是這種原因,使得李唐王朝並沒有從根基上失去統治的基礎。

    第二點,就是唐王朝對安史之亂的妥協性處理方式。758年的大赦令寬恕了除少數有名首領以外的所有叛軍,這是有意識癒合國內分裂的企圖,也促進了叛軍內部的倒戈和分裂。在叛亂後的處理中,叛亂的全部責任主要由安,史家族及其直接支持者承擔,許多叛亂頭目甚至可以批准在原轄地任官。在安史之亂結束後,充分認識到自身統治有限能力之後的諸節度使的要求基本趨向於在最壞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地盤和使自己的軍政組織完整,充其量也只是想擴大點領土。我們可以發現,安史之亂後諸叛亂藩鎮與朝廷衝突的關鍵正是在於自主獨立權的保持上,而不是要推翻唐王朝取而代之。

    而第三點,則是唐王朝從安史之亂的教訓中吸取到的經驗從而對國家政治格局做出的一系列變革。比如,削減地方政權官員中軍人的成分,推行分權帝國形勢下的兩稅法,維護西北東南的政治和經濟軸心,新建並擴充作為中央武裝力量的神策軍,使用宦官在軍隊中充作監軍使。安史之亂結束後的肅宗至憲宗的60多年中,中央政府相對於地方藩鎮的優勢在逐漸樹立,其完整的主權在逐漸加強。只可惜,伴隨著唐朝末期皇帝的昏庸統治,他們並沒能意識到尖銳的社會矛盾。

    對兩稅法的堅持任用和沉重賦稅的徵收使得中央為了集權,保持財政上的富裕和優勢從而損害基層農民的利益,並且皇帝日益寵幸由宦官和翰林學士所寵幸的內廷,其決策受親信影響的程度呈越來越深的趨勢。

    對比唐王朝對安史之亂無奈的寬大處理,以及賞罰的相對公正,我們會發現黃巢起義時的唐王朝不僅喪失了部分民心同時也喪失了不少官僚階層的支援。在當時腐朽昏庸的朝政下,有功績之人受到中央控權集團的詆譭從而被罷官之事不少見。由於對忠誠的和有戰功的將領一再未能給予應得的獎賞,很多奉命平定亂軍的將領擔心自己成為政治犧牲品,因而在作戰中並不積極,而是想著透過黃巢之亂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在地方割據的優勢。

    所以,透過上述論述,我們可以得出第四點原因——那就是在宦官強勢的影響下,皇權的衰落,並且由於政治利益集團的惡性競爭和排擠使得政府公信力的喪失。而這點,是安史之亂結束後的唐王朝比黃巢起義前的唐王朝所擁有的優勢。

  • 9 # 淡意襯優柔297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從此以後唐朝由盛轉衰,但是唐朝並沒有由此滅亡,而是苦苦支撐了100多年。

    我分析主要是有以下幾方面:

    一,經濟方面,唐朝仍然控制著經濟大頭,大家知道打仗打的是經濟也就是錢,安祿山他們只是控制了,河北河南陝西等地區,其它地區還在唐朝人自己手裡面。在經歷過叛亂之後,北方地區的各地節路使,就相當於軍閥了有的不給中央一分錢,有的想給就給,對中央忠心的只有四川和江南地區了,但是江南地區,在安史之亂期間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波折,經濟狀況挺好,可北方不一樣了,受到影響太大。

    二,軍事上,唐朝在安史之亂以後也在重振雄風,唐朝後期軍閥權利太大,中央一直想解決他們,所以在建部隊上從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唐朝軍隊的戰鬥力在不斷提高,所以在那些新崛起的蕃鎮勢力,發現中央還有一定的實力,而僅僅靠一兩個藩鎮並搬不動中央政權,於是雙方很有默契的到了一種狀態,誰挑頭,中央就打誰,至於沉默者中央也就預設他們半獨立的事實了,那麼到了唐朝末期的諸位皇帝也就到了盡人事聽天命了。

  • 10 # 陸棄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除了強漢,就是盛唐了。唐朝疆域遼闊,與之有關的歷史事件也非常多。唐朝早期,經歷了貞觀之治、武周革命和開元盛世,國力異常強盛。但在唐玄宗天寶後期,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雖延續了150年的國祚,最終仍免不了長達一百多年亂世的來臨。

    史書文獻中關於唐朝的記載,玄宗以後往往記載簡略。可實際上,玄宗以後唐朝還曾經歷三次復興,甚至徹底解決了吐蕃進犯的問題。

    回到問題,唐朝為何能夠在安史之亂後維持長達150年的統治呢?

    筆者認為原因如下:

    其一、安史之亂後雖然藩鎮割據,但由於各鎮實力相當,無法相互吞食,故而他們只能共尊朝廷,維持割據的狀態。

    其二、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是藩鎮勢力過大,玄宗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達,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相反,百姓不僅擁護朝廷,還十分厭惡安祿山、史思明等叛軍,人和的因素仍然掌握在朝廷手中。

    其三、唐朝前期國力強大,雖經安史之亂,周邊國家仍然不敢輕視唐朝。畢竟神龍革命後,改朝換代的周朝仍然歸政於李。

    最後、最有可能滅亡唐朝的吐蕃最終經回紇與唐朝兩國盟軍的夾擊走向消亡,唐朝身邊最大的威脅遭到剷除。

    以上四點,筆者認為正是唐朝能夠在安史之亂後延續150年的根本原因。

  • 11 # 北玄武

    安史之亂過程中,大唐帝國中央政府無力鎮壓,只要讓各個地方大將出兵平叛,為了鼓勵平叛,自然是各種鼓勵措施,特權大大地給,這些將領受到激勵,最終平滅安祿山史思明叛軍,而各個地方大將平叛之後,依舊保有特權,藩鎮割據由此拉開序幕。

    注意,這只是藩鎮割據的開始,地方雖然有諸多特權,但是中央權威還沒有徹底崩塌,大家還是認大唐朝廷的。而且,皇上及朝臣也充分利用藩鎮之間的矛盾相互牽制,誰敢挑戰中央,就昭告另一個大將去“教訓”,這樣利用各個藩鎮之間的嫌隙,分而治之發揮了作用。第三就是,在叛亂剛剛平定那段時間,不少將領還真的是忠心於大唐朝廷的,也不全都是為了權力,而這些人,保證了很長一段時間中央的權威。只是在很多代之後,大唐越來越衰,後人已經不覺得忠心是多好的事兒,慢慢地,唐政權沉淪下去,最終被朱溫同志廢掉,迎來了五代十國。

  • 12 # 一哥於一

    筆者淺薄之見,一、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是統治階級內部利益之爭的矛盾,玄宗開元盛世,經濟發展至頂峰,國泰民安表象之下隱患從生,一則府兵制難以推行,募兵制大興,節度使兼數州鎮之行政、財政、軍事之獨權,實為一方之主,向前一步得天下,冒險家必然出現;二則將不入相,藩鎮問鼎中樞無路,中央對藩鎮約束力漸低,且久不換防調整,各鎮久霸,甚有世襲之實?三則兵力部署外強中弱,中央軍戰力低下,將帥多無實戰經驗。在此質疑一均田制破壞土地兼併人民負擔加重茲始,老百姓仍在盛世的籠罩之中,不足以官逼民反,非安史之亂之因;二藩鎮權傾但割據實未形成,從諸鎮參與平叛中可見端倪;三說重用安史胡人失策有可能,但不盡然,想稱帝者“寧有種乎?”

    再說安史之亂未能速平之原因,一是無積極應對的總戰略;二是中央軍戰鬥力差,外鎮救兵不能很快集中指揮,各自為戰;三是朝廷沒有從政治需求上“清君側”以聚人心;四是潼關易將誅帥,長安倉促應戰,落魄馬嵬實屬必然。

    三說平叛之後,大唐正統統治恢復,久經戰火的人民很快接受之;經濟雖受衝擊但逐步恢復,江南經濟漸長;均田制恢復艱難,土地兼併在短時間內也刺激了經濟發展;中央對藩鎮政策適度調整,重將入相撫慰之,分鎮分兵分權之,相互調整節制之;另不得不說佛教的興盛再一次衝擊了唐人的思想,來世觀再一次戰勝了現世觀,一百餘年的大唐仍一路風雨走來。

  • 13 # 歩織刀

    首先呢,安史之亂直接終結了唐朝的輝煌盛世,確確實實是唐興衰的轉折點。但是又沒有那麼致命,因為其性質說白了還是屬於僱傭軍反叛,既不是農民起義,也不是外族入侵,所以安史之亂是給唐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困局,但不是死局。

    接下來嘛,唐在抓經濟和軍事這兩點都做得很不錯,這也是續命成功的最直接原因,下面詳說。

    經濟

    歷來中原王權遭到嚴重打擊後都會選擇退守南方,這是有道理的,在北方不統一的情況下,南方往往能穩定提供財政支援和糧食供給。比如楊廣要是退回江南,天下局勢還得兩說;崇禎要是退守南方,南明也不至於四分五裂,甚至有很大機會再度北上。只是楊廣準備退就被宇文化及給捅了,崇禎過不了自己暴脾氣這關自縊了。

    唐保命之後就是各種稅制改革,成功的增加了財政收入,也強化了中央權力,還搞出了神策軍,這是經濟上的努力。

    軍事

    唐朝之所以節度使專權就是因為唐面臨的外部威脅太強了,比中國之前的歷代都強。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後,軍隊實力的增強是直接建立在軍費開支加大的基礎上的,一分錢一分貨嘛。而收入是有限的,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是,各個藩鎮的實力越來越強,唐朝自己的軍隊越來越弱,此消彼長下各路藩鎮意識到,老子鎮守邊關的成本比反叛的成本還要高,對於沒有歸屬感的僱傭兵,意味著什麼呢?

    僱傭軍叛亂失敗的原因也還是上文提到的,外部威脅太強,一旦戰事僵持,周邊政權就會趁火打劫威脅到自身,所以安史之亂並沒有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的徹底性。

    雖然搞定的安祿山等叛軍,唐也意識到自己再無實力殲滅其餘的叛軍,其餘的叛軍和藩鎮也意識到這個衰落王朝仍然不可小視,關鍵唐和藩鎮都面臨著共同的敵人,所以體面接受投降之後,唐,藩鎮和外敵又回到了一種微妙的境地。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也意識到藩鎮不可靠,在這麼一種共識下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神策軍。唐實力逐漸恢復後也使得外交利好,並戰勝了吐蕃南詔聯軍,再然後,又作死了……

    在戰勝外敵並且拉攏吐蕃後,唐德宗開始打裁藩的主意,結果步子邁大了,導致五路藩鎮聯合叛變,德宗給逼得跑路漢中了,藩鎮首領被部下毒死才告一段落,接著就是救世主唐憲宗登場了。

    憲宗上臺後的唐朝,財力充足、軍事可控、人才濟濟,連續討伐各路節度使,恢復疆域管轄,重新取得了對藩鎮的控制力,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再然後,憲宗被太監暗殺了……

    所以,晚唐雖然各種傾頹,但並不是死局,甚至一度還有元和中興,只是在封建皇權的機制下,無法做出突破,明君一逝,朝堂就此淪落。這就麼破破敗敗幾十年後,直到一個叫朱溫的人,投降於唐。

  • 14 # 鬧一鬧十年笑彎了腰

    一是因為大唐空前繁榮,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就像大秦時期陳勝吳廣的起義也並沒有讓大秦滅亡一樣。二是因為造反,都需要出師有名,安史之亂為的是處死楊貴妃等一干人,恰好這些人都也都及時的掛掉了,安祿山等自然沒有了興師的理由。大唐因此得兒延續。

  • 15 # 國史春秋

    安史之亂是唐朝極盛反衰的轉折點,但是歷經八年之久的叛亂最終被平定,也沒有了顛覆唐朝的政權,大唐朝依舊是李家的天下。所不同的是苦人天下的老百姓,唐朝國力虛脫,頹廢不堪,更致命的是導致唐朝衰落的藩鎮割據愈演愈烈。此時的唐朝形同一個外強中乾的胖子,疾病纏身,苟延殘喘。

    公元874年,兩個鹽販王仙芝、黃巢率先舉起了推翻唐朝的大旗。10年後起義軍終於被剿滅,但是唐朝的政權遭受了沉痛的打擊,雖然沒有滅亡,但土崩瓦解的唐王朝已經名存實亡。

    公元907年四月,梁王朱溫篡唐自立,國號大梁,建元開平,朱溫被稱作梁太祖。大梁政權的建立,標誌著唐朝的滅亡,中國重新分裂,五代十國的混戰從此開始。此時距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經歷了將近150年。

    那麼,安史之亂後,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唐王朝憑什麼對存活了150年呢?

    答案是憑三個人,也就是唐朝歷史上的三個中興之主,分別是:唐憲宗李純、唐武宗李炎和唐宣宗李忱。三個人開創了唐朝中後期著名的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和大中之治。三個小盛世雖然沒有將唐朝拉回歷史上最鼎盛輝煌時期,但成功的為唐朝續命近150年。(唐憲宗)

    唐憲宗李純(805——820年在位),唐朝第十一皇帝。

    唐憲宗李純是個奮發有為的皇帝,他在位後“讀列聖實錄、貞觀開元故事,竦慕不能釋卷”,他把“太宗之創業”,“玄宗之治理”,都當做效法的榜樣。為了糾正朝廷權力日益消弱、藩鎮權力膨脹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權威,平定藩鎮的叛亂,致使“中外鹹理,紀律再張”,出現了唐朝中興的盛況。(唐武宗)

    唐武宗李炎(840——846年在位),唐朝第十五皇帝。

    唐武宗在位期間作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症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通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例如佛教,景教等。會昌五年,武宗下令拆毀寺廟,沒收大量佛寺土地。故在佛教史上列為“三武滅佛”的其中一位號武字的君主,又稱會昌滅佛。由於滅佛成功,從而擴大了政府稅源,鞏固了中央集權。(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846——859年在位),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唐宣宗即位後,致力於改善中唐以來遺留下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對內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過度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在位期間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對外不斷擊敗吐蕃、回鶻、党項以及奚人等國,收復了大片在安史之亂中被吐蕃人佔領的土地。唐朝國勢漸起,百姓安居樂業,使本已衰敗的唐朝呈現“中興”的小康局面。

    所以說,唐朝能在安史之亂後堅挺150年,主要是得益於三位皇帝的有力作為。如果從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帝就開始自甘墮落、不思進取,那麼唐朝早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 16 # 王朝興替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之所以能堅持一百五十年,有他特定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

    內部環境:

    經濟當年:

    軍事方面:

    在唐朝的後期因為也出現了像唐代宗一樣英明神武的皇帝,這些皇帝也勵精圖治,並且安定了百姓使得動亂的王朝逐漸的恢復了平息。所以說唐朝後期的皇帝們吸取了安史之亂的教訓,開始建立了神策軍來保護京都,用來打擊叛軍和震懾藩鎮,使得藩鎮不能輕舉妄動。

    外部環境:

    河北藩鎮,其中最為強大的是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范陽節度使,(又稱河朔三鎮)他們基本上不聽朝廷號令,時降時叛。

    還有就是東南的這些節度使,這是朝廷的經濟命脈所在,基本上還是從屬於朝廷,但偶爾也翻盤。還有就是西北的一些節度使,完全是在朝廷的掌握之中的,朝廷又建立神策軍,因此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沒有哪個節度使能夠和朝廷抗衡,朝廷對各個節度使分而治之,互相平衡,基本能維持戰略均勢。

    因為朝廷的這種戰略和道義優勢,所以各個節度使不得不於長安設立進奏院,以刺探朝廷的情報。

    藩鎮雖然割據於中央朝廷之外,但也一定程度上實行朝廷的政策法令,並且“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內部雖有內鬥但朝廷也插手不得,自我新陳代謝的更換首領,呈現出一種世襲制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一類電影是大家最喜聞且樂見的呢?有哪些好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