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儒於成

    唐代有個比較獨特的現象,那就是士族不願娶公主為妻,我們透過唐代正史、筆記的有關記載,可以瞭解這一點,此舉兩例: 《舊唐書》卷一四七《杜佑傳》附《杜悰傳》:"(憲宗為長女岐陽公主選駙馬)令宰臣於卿士家選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於文學後進中選擇,皆辭疾不應"。 《東觀奏記》捲上:"萬壽公主,上(按:指宣宗)女,鍾愛獨異。將下嫁,命擇郎婿。鄭顥,相門子,首科及第,聲名籍甚,時婚盧氏。宰臣白敏中奏選尚主,顥銜之,上未嘗言。大中五年,敏中免相,為邠寧都統。行有日,奏上曰:"頃者,陛下愛女下嫁貴臣,郎婿鄭顥赴楚州,會有日。行次鄭州,臣堂貼追回,上副聖念。顥不樂國婚,銜臣入骨髓。臣在中書,顥元如臣何;一去玉階,必媒孽臣短,死於種矣!"上曰:"聯知此事久,卿何言之晚耶?"因命左右便殿中取一檉木小函子來,扃鎖甚固。謂敏中曰:"此盡鄭郎說卿文字,便以賜卿。若聽顥言,不任卿如此矣!"" 憲宗選尚公主,士族子弟"皆辭疾不應";白敏中奏選相門之子鄭顥尚主,結果,"不樂國婚"的鄭顥對白敏中恨之入骨,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唐代士族之家對於尚主事的態度。其實,不僅士族如此,甚至連隱士也不肯娶公主為妻,請看《明皇雜錄》卷下的記載: "時玄宗欲令(張果)尚主,果未之知也,忽筆謂二人(按:指王迥質、蕭華)曰:"娶婦得公主,甚可畏也。"迥質與華相顧,未諭其言。俄頃有中使至,謂果曰:"上以玉真公主早歲好道,欲降於先生。"果大笑,竟不承詔,二人方悟向來之言。" 二 唐代士族之家為什麼不願娶公主為妻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由於服喪之禮的規定。在五服之中,斬衰是最重要的一種,齊衰次之。《新唐代》卷二十《禮樂十》規定:妻死,夫服"齊衰杖周"之禮(指居喪持杖週年)。但是如果妻子是公主,丈夫就必須為之服斬衰三年,唐文宗時,杜悰就曾遇到這一問題。《新唐書.杜佑傳》所附《杜悰傳》記載:"開成初,(杜悰)入為工部尚書、判度支。屬岐陽公主薨,久而未謝。文宗怪之,問左右。戶部侍郎李珏對曰:"近日駙馬為公主服斬衰三年,所以士族之家不願為國戚者,半為此也。杜悰?未謝,拘此服紀也。""李珏向文宗提出這種現象以後,文宗驚愕之餘,下詔改制:"(文宗)詔曰:"制服輕重,必由典禮。如聞往者駙馬為公主服三年,緣情之義,殊非故實,違經之制,今乃聞知。宜令行杖周,永為通制。""至此,駙馬為公主服斬衰三年的情況才得以改變。 其次,門第觀使然。有唐一代,尤其是唐初至中唐,重視門第,這是不爭的事實。筆者以為,唐人所謂門第之高,不僅僅指擁有顯赫的權位,而且指具有優

  • 2 # 筱談天下

    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唐朝駙馬站在一起就是一條綠化帶

    這句話當然是誇張了,但也是有很多事實依據的

    唐朝大部分公主,品行不佳是一個方面非常開放以及到放蕩穢亂

    如就算是唐朝開國功臣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對於功臣也是需要忍讓三分,就算知道自己的公主妻子和僧人辯機私通也無奈

    (帝)欲以玉真公 主降(張)果,未言也。果忽謂秘書少監王 迥質、太常少卿蕭華曰:‘諺謂“娶婦得公 主,平地生公府”,可畏也。’二人怪語不倫。 俄有使至,傳詔曰:‘玉真公主欲降先生。’ 果笑,固不奉詔。《新唐書.張果傳》

    公主畢竟是皇家,身份高貴,娶個公主過門,等於平白多出個官府

    現代人都受不了妻子的管束,更何況古代有男尊女卑的思想,明面公主是君,自己家是臣,所以需要每天對公主行禮

    這點對於男性來說是受不了的,所以非不得已是不會娶公主的

    成為駙馬對仕途並無益處,唐代一共有210位公主,結過婚的130位,這中間只嫁一次的有100人,有再婚也就是“二嫁”的有27人,至於“三嫁”的有3人,所以總共駙馬人數該有163人

    這163人最後能做到位極人臣的宰相,大概只有2人;其它能做到部長級的九卿級官員,不會超過10人;剩下的駙馬,則多半是沒有正式的一官半職,所以唐朝駙馬則是屬於有虛職,並無實權的

    以上三點,就可以讓世家公子,對於娶公主這事件厭惡非常

    普通男性都基本上都有三點,掌控慾望,以及自尊和權力慾望

    對於普通人來說,妻子最好是溫柔賢惠,潔身自好,守身如玉的,對自己恭敬甚至崇拜最好,可以滿足自己的大男人主義

    更何況是世家公子呢!

  • 3 # 白衣墨非

    只有公主府,沒有駙馬府

    第一,駙馬沒啥前途。當了駙馬,就是政治結盟,基本其他高官無緣,也不會受到重用,而名門望族自然想有更大作為。

    第二,駙馬沒啥地位。一旦成為駙馬,就成為了公主府的附庸,只能有公主一個妻子,如果公主死亡,駙馬要為公主守三年喪 ,家中禮儀公婆參拜公主。這對於古代“三妻四妾”、孝道至上的觀念來說,是不好接受的,平民人家也就罷了,名門望族就不願接受了。

  • 4 # 悅讀會

    都說的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當年陳世美為了娶公主,他不惜拋妻棄子,老婆孩子找上門來了,他不但假裝不認識,還設計要將自己的妻兒給殺了。可見取公主的誘惑是多麼的大。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娶公主的,特別是一些名望族對於娶公主這件事是十分抗拒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那在古代都是男尊女卑,一切都是男人說了算,女人在那個社會沒有什麼地位。但是娶了公主就不一樣了。公主與駙馬爺雖說是夫妻,但同樣還有一層君臣的關係在裡面,那娶了公主雖說從此不缺榮華富貴,但相當於娶了一個祖宗回來,要供著。

    並且古代男人有點地位的誰不是三妻四妾的,但是娶了公主那就不一定了。首先納小妾必須公主同意,公主要是不同意,那駙馬爺也只能乾瞪眼。並且就算公主不小心先去了,駙馬爺雖說可以重新娶妻,但是那所有的爵位、還有公主的嫁妝都要還回去,相當於白娶一場。

    上面都是隻是生活上的一些灑灑水都夠駙馬爺受的了,重要命的是駙馬爺是不可以參政的。雖說駙馬都有官職但沒有實權,只能跟著公主享享榮華富貴,要想幹點什麼事,有點做為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從這裡可以看,公主可以給的榮華富貴名門望族並不缺,而相反他們想要的政治前途卻可能因娶公主全部成空,那所以名門望族很少願意娶公主的了。

    公主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通常公主選駙馬,她會從剛考上來的寒門弟子中選意中人。這些人沒啥背景,也沒有啥權勢成為駙馬是他們快速脫離貧窮的最佳途徑了。

  • 5 # 勇戰王聊歷史

    隋唐時代是身份制的社會,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崔氏,李氏,盧氏,鄭氏,王氏。崔氏和李氏有兩個郡望),稱之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唐朝也有個比較獨特的現象,那就是士族不願娶公主為妻,唐代正史也有相關記載。

    《舊唐書》卷一四七《杜佑傳》附《杜悰傳》:“(憲宗為長女岐陽公主選駙馬)令宰臣於卿士家選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於文學後進中選擇,皆辭疾不應”。

    後來,憲宗為“鍾愛獨異”的萬壽公主選婿,士族子弟“皆辭疾不應“;白敏中奏選相門之子鄭顥。結果,鄭顥“不樂國婚“,對白敏中恨之入骨,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唐代士族之家對於尚主事的態度。

    為什麼名門望族不樂意娶公主呢?

    首先,出於門第觀。縱觀唐朝,尤其是唐初至中唐,非常重視門第,這是不爭的事實。唐朝所謂門第之高,不僅僅指擁有顯赫的權位,更重要的事具有優良的家族文化傳統、家風以及令人欽羨的姻親關係。對照上述幾個標準,我們發現,在權位方面,李唐皇室貴不可言,但在文化傳統、家法門風上,李氏家族就不及傳統高門望族尤其是山東士族。

    陳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講過“李唐皇室源自突厥,而非漢族,”。也因為出自胡夷,所以在李氏家族文化上,無法與以往的漢族高門大姓相提並論。而且,在婚戀問題上,李唐皇室也繼承了胡夷之風,顯得過於自由乃至放縱。唐代公主改嫁的很多,對於漢族士族來說,這是有傷風化啊。並且,定安公主、齊國公主這樣的,更是三嫁。太宗納弟媳楊氏為婦,高宗以父親宮中的才人武媚娘為皇后,玄宗強佔兒媳楊玉環,武則天公開招面首。。。。

    朱熹說過,“唐源流出於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漢族的名門望族肯定不喜歡這樣的家風,不願意和李唐皇室聯姻。

    再者,唐朝的公主們普遍沒有“教養”。公主不修婦禮,甚至專橫、淫蕩、殘暴,使士族之家望而生畏,誰敢攀龍附鳳,與李唐皇室結親?舉個例子:長廣公主“豪侈自肆“;合浦公主“負所愛而驕……見(浮屠辯機)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山東的名門望族怎麼能接受這樣的女子入家門,敗壞家風?

    綜上所述,唐朝的公主,真是不受“名門望族”待見。

  • 6 # 媒體人唐陟

    在唐朝,許多名門望族與皇王家關係都非常密切,這是因為唐朝李家的天下,其實就是這些名門望族跟李家生死與共才打下來的。比如秦瓊、敬德、程咬金、羅成、薛仁貴、徐茂公等等,這些人與太宗皇帝李世民出生入死,李家江山的得來與穩固,這些開國元勳功不可沒。這些人在唐朝封王拜將,歷代世襲,具有較高的政治與社會地位,皇家與他們結親,不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是順利成章的。但是,誠如題目所言,即使你公主想下嫁,我還不稀罕呢!其因大致三點:一、公主乃皇族之女,可謂金枝玉葉,是為君。駙馬你不論名門望族還是草根一介,都是為臣。因此,從身份來說,兩者是極不對等的,這不但在身份上具有較大差別,而且在生活中也多有不便。舉例來說,你老婆是公主,按平常人家的規矩來講,那你老婆就應該給你父親上茶問安。可因為人家是從皇家大院出來的,不但不會給你父母請安,相反,你父母見了她還要雙手作揖、欠身行李:老臣這廂見過公主了,公主可好!由此可見,娶個公主到家裡,那就是娶個祖宗先人在家裡供著,你說這些人也是錦衣玉食的,人家怎麼會願意?二、公主任性脾氣大,不好伺候。公主自小從皇宮長大,都是嬌生慣養的,他們的脾氣不是一般人都能容忍的。你看那電視劇,公主們稍不高興,就會拿個花瓶呀什麼的,啪嘰一下摔個粉碎,然後多少人圍著轉,還動不動就以絕食來相威脅。更加讓人接受不了的是,這些公主一旦在婆家有啥事,就坐上大轎打道回宮,回去就口無遮攔的告婆家的狀。你說,這樣的冤家,誰願意在家供著!三、表面看娶到公主都是高攀了,實則被監視了。在唐朝,為了及時瞭解大臣們的一些思想與動向,讓你老老實實地跟著朝廷幹,皇上都會以賜婚的方式將自己的女兒或侄女嫁給一些臣子的公子,這是死命令,不能違抗的,否則就給你個抗旨不尊之罪,那可是說不好就會殺頭坐牢的。這些公主到了婆家,就等於中央在你家裡安插了一名中情局特工。你想想,與這樣一個情報人員每天晚上都睡在一起,你怎麼會開心呢?你是不是時時刻刻都得提高警惕?這樣過一輩子,人還不得神經了!因此,娶個這樣的公主,還不如打光棍痛快呢!

  • 7 # 一生幾度心涼

    謝邀。恐還是高處不勝寒的原因吧。試想公主門第高貴,金枝玉葉,從小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有的公主更是惡名遠播,像太平公主,安樂公主她 們干預朝政,包養男寵,弒父等等。 而那些名門望族,他們家風良好,身世清白,他們倒更想娶門當戶對的女子。娶了公主,還要以君臣之禮來待之,夫君只是附馬。附者,附庸。平常人娶媳婦,侍奉公婆,相夫教子,娶了公主,一家人戰戰競競,若公主死了,附馬還要為其服喪三年,等等,哎,這哪是娶媳婦啊,這是找來個祖宗,所以一般的名門望族是不想攀皇家的這棵高枝的,也不願娶公主為妻的。

  • 8 # 小王子木有錢

    華人都知道,所謂駙馬就是皇帝的女婿。在中國古代,能夠成為駙馬爺,那是許多男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做了駙馬意味著從此以後和皇帝搭上了關係,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就是一飛沖天的機會。然而也有例外,在唐朝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出身名門的世家公子們都不願意娶公主,生怕當上李唐皇室的駙馬爺,這又是為什麼呢?

    1、山東氏族“看不起”李氏

    山東士族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概念,它是魏晉以後,特別是北魏孝文帝進行漢化改革定族姓之後固定下來的歷史概念,是指太行山以東廣大範圍內的門閥士族,主要有李、崔、盧、鄭、王五姓士族。

    據史料記載,唐高祖李淵有鮮卑血統,因而世家名門多認為李氏出身於夷狄之地,不願與李氏結親。而唐代皇帝對於山東五大姓極為仰慕,一直想要把公主嫁到這樣的名門,然而在有唐三百餘年的歷史中也基本沒有實現。特別是在唐文宗嫁女兒的時候,發現貴族們你推我讓,十分謙虛,都不願意跟皇室聯姻。唐文宗於是大發雷霆,說:“我老李家當了二百年的天子,還比不上五姓這些家族嗎?”

    而且《隋唐嘉話》說,唐高宗時的宰相薛元超平生享盡了榮華富貴,只有三件事情讓他耿耿於懷,那就是沒有進士及第、沒有機會修國史、沒有能夠娶五姓女。可見唐朝的公主還沒有五姓女搶手。

    2、唐朝公主生活都比較“豪放”

    唐代婦女地位很高,其開放之程度讓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擬,而李唐皇室的宮闈之內,便盛傳著許多風流豔事。多數唐代公主都有不止一個情人,有的公主婚前就在多處居所豢養了不少男寵,有的公主則在婚後還不守婦道,公然給駙馬難堪。其中唐太宗女兒高陽公主與辨機和尚的故事便十分引人注目。

    高陽公主被嫁與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後,恃寵嬌縱。婚後,高陽公主與和尚辯機私通,唐太宗知曉後大怒,腰斬辯機,殺公主奴婢數十人。實際上,辨機並不是高陽唯一私通的和尚,《新唐書》記載,和尚智勖能占卜禍福,惠弘能視鬼,道士李晃醫術高明,全都私下和高陽公主有過私通。

    同樣唐中宗李顯之女—安樂公主,其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稱。安樂公主嫁給了梁王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在嫁給武崇訓之前,安樂公主就已和武崇訓發生關係,卻又同時與武崇訓的堂弟武廷秀私通。她甚至與武延秀公然在宮中、府中調情尋歡,所作所為令人咂舌。

    3、當了駙馬以後前途渺茫

    唐代駙馬多加封較高的官銜,然而都是閒職,根本沒有實權。當一個男人娶了公主以後,便有了“駙馬都尉”的官銜,於是簡稱為駙馬。一般來說,駙馬與公主結婚後,都會立刻加上一個“三品員外官”的官銜。看起來很牛逼,但其實對於很多名門望族如同雞肋。

    唐代一共有210位公主,結過婚的130位,這中間只嫁一次的有100人,有再婚也就是“二嫁”的有27人,至於“三嫁”的有3人,所以總共駙馬人數該有163人。但是,這163人最後能做到位極人臣的宰相,大概只有2人;其它能做到部長級的九卿級官員,不會超過10人;剩下的駙馬,則多半是沒有正式的一官半職。所以做為一位唐代的駙馬,在政治仕途上其實並不是很順利,甚至可以說前途渺茫。

    4、娶公主就如同娶回一個“祖宗”

    公主是皇帝的女兒,身分尊貴,所以下嫁以後,常常不肯用當時家庭禮儀來跟公公婆婆行家禮,反而要公公婆婆跟她行君臣之禮,也就是要公公婆婆來拜見媳婦,這實在違反家庭倫理的禮儀。

    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禮節的民族,一個媳婦嫁到家裡來,卻完全違背家庭的禮儀,公公婆婆不敢把公主看成是媳婦晚輩,反而是把嫁進來的公主當成自己家老祖母一樣的孝敬,這在公公婆婆心中,其實又何嘗是滋味?

    大家都應該聽過醉打金枝的故事吧,講的就是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了昇平公主,有一年,郭子儀生日,他的兒子、女兒、媳婦全都去拜壽,但唯獨昇平公主不肯去。郭曖見狀就很生氣,督促昇平公主快點動身,昇平公主就生氣說:“我是君,他是臣,哪有君跟臣拜壽的道理?

    郭曖就更生氣地說:“連皇太子都跟我父親去拜壽了,你身為媳婦,為什麼不去?”然而昇平公主仍舊是不肯去,於是郭曖盛怒下,就打了昇平公主一巴掌。所以郭子儀的例子看來,又有哪個家族願意娶公主為媳婦呢?這種媳婦若進了門,那真成了家中的老祖宗老佛爺了,所以誰家願意娶公主為媳婦呢?

  • 9 # 契茶書舍

    聽說唐朝公主大多都壞壞滴,豪侈、驕縱、專橫、淫蕩,而且唐朝肯定是很重視門當戶對的哦,加之唐朝若公主死,其夫必須為其服喪3年。這些應該是唐朝世家公子都不願娶公主的原因之所在吧。

    世家公子哥不願娶公主,在唐朝或許真是那樣,但若今天,誰要是有機會穿越到大唐,還能與公主洞房花燭,這誘惑估計沒幾個哥哥能無動於衷吧!

    1、關於唐朝公主生活不檢點,應該是可以做實的,但也不是全部都這樣吧!比如岐陽公主和萬壽公主,據說當時的大族公子哥都不願意取,但她們嫁人後,口碑都是極好的,不但溫婉爾雅、賢妻良母,還都是絕豔佳麗的公主大美人兒,實在沒理由拒絕的!

    2、至於門當會對,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反正都不會有優勢。但你若真正虜獲了公主的芳心,這一點應該不成問題。

    3、關於服喪3年的事,這也想得太遠了吧!誰先掛還不一定呢!而且據說這條規矩已經被唐文宗廢止了,所以不必顧慮。

    當然也得碰運氣囉,若遇到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這些毫無節操的貨色,呵呵!你就哭吧!

  • 10 # 書房記

    在中外古今的歷史中,人們都無比羨慕皇族的高貴優雅生活,而且很多人為了擁有這種生活,不惜花費鉅額財富或者動用各種權力,或者嫁入豪門權貴之家,或者迎娶達官顯貴之女。然而,在中國唐代卻存出現過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絕大多數世家公子哥無論怎樣都不願意迎娶皇帝的女兒也就是公主為妻。或許有人會說,皇帝若是招你為駙馬,那此生還不足矣,如此這般難道不是僑情嗎?但是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

    古代典籍《舊唐書》中曾講到一個故事,說的是唐憲宗的大女兒岐陽公主要招選駙馬,皇帝責令文武百官在當時飽學文雅之士中篩選,但結果卻大出意外,就是那些條件符合的文士都堅決推辭不應承。而且在當時,不僅士族不願娶公主,隱士也不願意。

    對於這個問題,大致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緣於當時的服喪之禮儀的規定。《新唐書禮樂》就規定,妻子死去,丈夫就要行居喪持杖一年的禮儀。但是,如果是公主死去,那駙馬就必須服斬衰三年。在此喪服禮儀下,男子確實還不如娶個尋常人家的女子生活的更是自在些。第二,對男子門第的看重。唐朝時,門第觀念非常流行。當時人們看重的不僅是顯赫的家世還要有優良的家風以及和諧的婚姻關係,如此以來好多名門望族雖然也想攀高枝但對皇家的這套觀念還是比較排斥的,他們既不願將女兒嫁入帝王之家,也不願迎娶公主為妻。第三,唐朝的公主大多不修婦禮。唐朝是一個非常開放的時代,生活在這種時代氛圍中的公主,大多的生活都很奢侈驕縱,個別還有些殘暴。例如史料中就記載到,襄陽公主生活肆意放縱,經常喬裝到皇宮之外,隨行的還有好些個男寵。而宜城公主更是可怕,她嫁給裴巽,後來發現駙馬和侍女有染,於是大怒,便將侍女的耳鼻割掉,等等。

    如此看來,唐朝的世家公子誰還敢迎娶大唐公主呢。

  • 11 # 史論縱橫

    從北魏到北周,再到隋唐,門閥氏族權勢滔天,利益關係盤根錯節,各姓氏之間紛紛透過聯姻來鞏固勢力,與皇家聯姻更是尤為重要。有趣的是,唐朝時期各門閥世家的公子們比較青睞於五姓七氏的姑娘,而都不願意迎娶公主。

    唐高宗時期有位宰相薛元超,出身河東薛家,父親是李世民的八大學士之一的薛收,典型的世家子弟,妻子是李元吉之女和靜縣主。雖說岳父造反被殺,但是女兒未被殃及,薛元超還是妥妥的皇室宗親。但是薛元超晚年自稱平生有三恨,其中之一就是未能娶五姓七族的女子為妻,狠狠打了皇家的臉啊。

    門閥姑娘再優秀也只是臣子,而公主可是君,唐朝公主的市場為何會如此慘淡呢?

    首先,唐朝公主有封地、有俸祿、有奴隸,還是天之驕女,公主脾氣大得很,一身公主病。未來駙馬家世再顯赫,也沒有人家皇帝老爹厲害,娶回家都得當成姑奶奶供著。公主們可不會體貼丈夫、孝順公婆、善待家眷,只能是駙馬一家圍著公主團團轉。打不得、罵不得、更不可以休妻,連納妾也得看公主的心情。都是嬌生慣養長大的富家子弟,誰願意下半輩子跟孫子似的伺候自己媳婦啊?

    再者,唐朝公主的名聲不好。都說髒唐臭漢,李家有胡人血統,不那麼重視禮教思想,民風開放,性文化也比較開放,尤其是皇室時常上演一些強佔弟妹、迎娶庶母、霸佔兒媳的戲碼。這種環境薰陶下,許多公主也不顧名節,縱情聲色。

    武則天愛女太平公主看上了薛紹,不顧人家已有妻室無意娶公主,逼著人家娶了她,後來薛紹被岳母武則天殺了,她又嫁給了武攸暨。可能是對第二段婚姻不滿意,太平公主大肆豢養男寵,與朝臣通姦,武則天最得意的面首張氏兄弟就是太平公主親自試驗後進獻給母親的。

    唐玄宗女兒安樂公主,與第一位丈夫武崇訓就是先私通,後被賜婚的。而後婚內出軌武延秀,也就是第二任丈夫。對於婚內出軌的事實她毫無避諱的承認。

    這三位皆是唐朝有名的公主,親姑侄三代,她們代表的不是個例,而是當時唐朝公主的普遍事蹟,所以唐朝公主聲名狼藉,門閥士族子弟根本不想娶公主。

  • 12 # 歷史雜貨鋪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故事,唐朝有個高陽公主,此女在十五歲的時候被李世民嫁出去,李世民非常的喜愛她,所以把她嫁給了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可惜的是,高陽公主並不喜歡這個駙馬,除了新婚之夜再也沒有讓駙馬進過自己的房間。

    高陽公主在偶然之間遇到了一個叫辯機的和尚,這個和尚剛剛過二十歲,長得是眉清目秀,高陽公主對他一見鍾情,隨後便展開了猛烈的追求,這個辯機和尚哪裡經歷過這些,正好又是個血氣方剛的男人,沒有多久便淪陷了,忘記自己是一個和尚,與高陽公主陷入了愛河。

    有意思的是,沒有多久房遺愛便知道了這件事,畢竟紙裡包不住火,這個房遺愛不知道心裡怎麼想的,他對這件事毫無態度,甚至有幾次還為高陽公主大開方便之門,或許是忌憚她的身份,總之房遺愛是挺憋屈的。辯機那裡因為條件不是很好,高陽公主每次去的時候都會帶一個枕頭,久而久之枕頭也就放在了辯機那裡。

    直到有一天,官府捉到了一個賊,在這個賊的家裡搜到了一個枕頭,這個枕頭的用料一看便是皇家之物,於是乎開始審問他在哪裡偷的,賊立馬交代是在一個和尚家中拿的。因為這個賊高陽公主偷情的事情弄得所有人都知道了,李世民一怒之下將辯機給砍頭。

    唐朝的時候社會風氣非常的開放,女子地位也很高,並且如果女子不滿意自己的丈夫,只要理由充分就可以離婚,至於一些貴族階級,私生活用現在的話來形容就是混亂,如果碰到公主,駙馬是隻能吃啞巴虧,所以說沒人願意娶公主。

  • 13 # 尚宮女史

    大唐公主可以說是古代公主中活的最恣意的一群人,給世人留下了很多談資,比如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平陽昭公主,比如干涉朝政私生活混亂的太平公主、安樂公主,比如喜歡出家的玉真公主們,還比如與和尚有韻事的高陽公主。

    但大唐公主也有一個能被稱之為公開的秘密的尷尬事,那就是很多名門望族不願意娶這群高高在上的公主。至於原因,很多人可能脫口而出,因為他們太開放,私生活太混亂,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也是很小的一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的人們重視門閥觀念。

    隋唐時期重身份,也就是門閥觀念很重,門閥世族高高在上,其中的五姓七望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多采用內部通婚制,而恥於與外姓通婚。世人更是以娶到五姓女為自豪事 ,也以娶不到五姓女為人生一大憾事,在五姓女面前,公主是在算不了什麼的。高宗一朝的宰相薛元超在晚年曾回憶平生有三大憾事:沒有參加科舉以進士及第,沒有娶五姓女,沒能參與編修國史,這就是著名的“元超三恨”。其中沒有娶五姓女為妻應該是當時很多人的憾事,即便是一般的世家大族,也都想娶五姓女,薛元超是河東薛氏,也是望族,只是和五姓七望還是沒法比,可見當時的門第觀念有多麼重要。

    李世民對於這些名門望族的傲慢很是頭疼,曾下令修《氏族志》,強令修改氏族排名,但五姓七望仍舊深入人心,到了唐高宗時期,李治下旨禁止他們自行通婚,只是收效甚微。唐中期以後,五姓七望得到更迅猛的發展,宰相多出其門,當時皇室式微,無力打壓士族,而這些望族又掌握了科舉考試,因此不再僅僅依靠門蔭入仕。他們更加看不起庶族平民,甚至皇室,對娶公主更加沒有興趣。雖然李唐王室自稱隴西李氏,卻得不到世家大族的認可。唐文宗曾想聘鄭覃(滎陽鄭氏)的孫女為太子妃,結果鄭覃根本不搭理皇帝,而是把孫女嫁給了當時一個九品官的崔某。由此可見這些門閥世族對於皇室的傲慢態度,他們對公主又有什麼興趣呢?

    即便是一般的世家也不怎麼喜歡娶公主,畢竟“娶婦得公主,平地買官府。”娶個性情溫順好相與的還可以,一旦娶個性情嬌縱、飛揚跋扈的公主進了家,整個家族的腦袋都懸著,一個伺候不好就容易出事。而且娶公主還有各項規制需要遵守,但是好處卻沒有多少,公主是皇帝拉攏大臣的工具,但也是壓制駙馬升官的緊箍咒。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大家熟知的大唐公主的作。這種作體現在政治上和私生活上,尤其是武則天時期和中宗時期,當時的公主弄權和私生活混亂是有目共睹的,平白的讓世家大族唯恐避之不及。比如太平公主在第二段婚姻裡就私養男寵,後來更是干涉朝政,政出私門,同樣的還有安樂公主,這樣的女子是不被家族底蘊深厚的門閥世族所接納的。

    但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世家大族不怎麼願意娶大唐公主,但公主們並不愁嫁,嫁的也都不錯,而且二婚三婚的公主大有人在。

  • 14 # 秉燭讀春秋

    唐朝自高祖李淵開國,到唐哀宗李祝被朱溫篡唐滅國,國祚290年,共歷22帝,公主不下200人。 常言道“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這句話放在唐朝初期沒毛病,但到了唐中期就是另一情況了。名門望族子弟都不想娶高貴的公主為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在歷史長河中,大唐是最開放的朝代,低胸,豐乳肥臀女人的壁畫留下了許多痕跡。有人說這和唐朝皇帝血緣中有突厥血液有關係。外族民族骨子裡就沒有儒家思想,對男女兩性關係比較隨意。據此分析確有道理。 比如唐初的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她們的性觀念很開放。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她的丈夫是宰相房玄齡之子房遺愛。但是高陽不守婦道,和唐玄奘的秘書辨機偷情,還把父親給的玉枕送給了情夫,後來事情敗露,太宗怒斥女兒丟盡了皇家臉面,大怒腰斬了辨機。不過高陽公主與和尚偷情,為老公戴綠帽的醜事弄的世人皆知。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女兒,她和母親一樣養了許多面首,她的第一任丈夫薛紹被她連累而死。第二任丈夫是女皇武則天伯父武士讓的孫子——武攸暨(ji)。後來太平公主欲效仿母親做女皇,被侄子李隆基處死。

    安樂公主是唐中宗李顯的小女兒,她有權有勢,不守婦道,私養面首,而且野心勃勃,她讓父親李顯封她為皇太女,想效仿奶奶武則天當女皇。後來也是被堂弟李隆基殺死了。

    看到了吧,這些公主不但放浪形骸,並且野心勃勃,都不是省油的燈,娶這樣的公主,早晚被戴綠帽子。 這些事都留下了不良的影響。是一種潛默移化的影響。

    到了唐中後期,由於前車之鑑,之後的公主就不受名門望族之子的青睞了,公主們成了齊天大聖(剩)。畢竟沒有男人願意戴綠帽。

    其實,公主嫁不出去的原因不僅是戴綠帽這個原因,還有另外兩種:

    一、唐朝的斬衰禮。話說到了唐文宗執政時期,文宗李昂發現公主成了大齡剩女,於是問大臣為什麼會這樣?戶部侍郎李珏對曰:

    近日駙馬為公主服斬衰三年,所以士族之家不願為國戚者,半為此也。

    什麼意思呢?原來唐朝有個居喪禮。假如丈夫娶的平常人家的妻子死了,丈夫齊衰一年(齊衰,也叫杖期,夫為妻手持哭喪棒服期一年)。假如是娶了公主,則實行斬衰。(斬衰期是三年)。所以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願意迎娶公主。 唐文宗明白了,於是(文宗)詔曰:

    制服輕重,必由典禮。如聞往者駙馬為公主服三年,緣情之義,殊非故實,違經之制,今乃聞知。宜令行杖周,永為通制。——引自《新唐書》

    也就是在唐朝中後期,駙馬為公主服斬衰三年的情況才得以改變,改成了服喪一年。公主雖然是金枝玉葉,男人與其每日生活在皇室的陰影下,不如娶民間女子更為自在些。更何況望族本來就是名門,不需要攀龍附鳳,也照樣顯貴。

    二、皇家門第觀念。在唐朝的時候,皇家十分重視門第觀念,講究門當戶對。要求不但有顯赫的家世,還要有優良的家族文化傳統、家法門風。這諸多的要求令公主出嫁成了難事。許多望族人家雖然也想攀附高門檻,但很排斥這種皇室的門第觀念。他們既不願意嫁女於皇室,也不願娶公主為妻。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這一點,那就是公主大多不修婦禮。唐朝文化開放,公主奢侈、驕縱者居多。稍不留神就為丈夫戴綠帽,這是男人所不能容忍的。試問哪個男人敢將這樣的女子娶回家?即便是能夠榮華富貴也不行。更何況那些望族不娶公主照樣有榮華富貴,有鑑於此,公主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就不難理解了。

  • 15 # 澹奕

    在京劇中有一目非常有名的劇叫《鍘美案》說的是陳世美為了娶公主拋棄自己的糟糠最後被包拯給鍘了。然而在古代,並不是所有朝代的人都願意迎娶皇家之女,而唐朝就是個典型。

    唐朝時期,出身高的世家貴胄、前途好的進士舉子甚至地位不高的人群,都不願意娶公主為期,造成了一種“皇帝的女兒也愁嫁”的尷尬。首先,貴為皇女公主,雖然迎娶之後可能會有一定好處,但也有許許多多的麻煩。畢竟是公主,養尊處優千嬌萬貴,即便當時男尊女卑,駙馬也不能隨便對公主指手畫腳。

    然而,唐朝時代很多公主都不是省油的燈,干涉朝政、私養男寵甚至謀反的都屢見不鮮。比如太宗的高陽公主、高宗的太平公主、中宗的安樂公主等等。

    所以在唐朝,娶了個公主不僅僅是娶了個祖宗,甚至相當於娶了個炸藥包回家。不僅每天擔驚受怕,有事沒事還可能被戴綠帽子、甚至株連九族。《醉打金枝》的故事之所以能夠流傳這麼久,就是因為唐朝,敢打公主實在太罕見了。

    唐朝的世家門閥大多出身高貴,本身就擁有很高的地位權勢,本身就過得逍遙自在,幹嘛要自己給自己添麻煩呢?所以唐朝的世家貴族子弟,大多不願娶個公主回家。如果皇帝想給女兒找個好夫婿也是很頭疼。

  • 16 # 紅雨說歷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港臺拍的《公主嫁到》,從這部電視劇中就可以看出,不論是哪個男子誰都不願意娶公主,即使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卻還是不願意。我記得特別輕清楚在,在電視劇中,小兒總是拉著手圍起圈來唱歌,唱的內容便是與公主有關的內容,即求公主快歸去吧,貓兒害怕,母老虎,潑辣霸道,身材似瓜。這便是人們為什麼會懼怕到公主嫁到他們家的原因了,性格不好,潑辣霸道,身材不好。

    下面,我就來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一下為什麼唐朝的人們不願意娶公主呢?

    第一個是因為門第觀念的束縛。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門第觀念,注重一定要門當戶對,男才女貌,在唐朝也不例外,唐朝看中的門第,它不僅僅是包括有著顯赫的家世,還要有優良的家族文化傳統,家法門風,相敬如賓的婚姻關係,在《公主嫁到》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平陽公主尋找了很多夫婿,也一直沒有找到很如意的郎君,其實,這種傳統的門第觀就使得,即使是名門望族,即便是有皇親國戚的優待,也不願意與皇室聯姻,自然也不會將女兒嫁到皇室,也不會迎娶皇室的公主了。第二個原因,就像我在最前面提到的,公主是自由的,不修婦禮的,不遵循三從四德的,唐朝的風氣比較開放,公主自然也是驕奢淫逸慣了,脾氣不好,品行也不是很好,長廣公主,做有悖倫理之事,合浦公主,服所愛而嬌,襄陽公主,面首眾多。

    第三,中國自古是一個重視禮的國家,我們的婚喪嫁娶都是有著非常多的禮儀的,自然公主出嫁更是,出嫁的禮儀很好,可以使人接受,但是服喪的禮儀卻是不能接受的,《新唐書》規定了,規定妻子死後丈夫需要服其衰周,但是公主死了就不一樣了,丈夫就需要扶斬衰三年。這讓男子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公主,有著自己的府邸,同駙馬的見面也是由公主來主導,公主來召喚的,這樣的話就會有很多的規矩禮儀,普通人家不能夠接受,豪門望族也亦是如此。

    所以這些就是,名門望族不願迎娶皇室的公主的原因,不僅僅是要恪守禮儀,而且還時不時就會被戴上綠帽子,這是非常注重傳統的華人,不能容忍的,公主的生活質量是極其奢侈的,這樣一來,公主與婆婆間的矛盾只會越來越重,而且婆婆還要拜公主,這也是很難接受的。

  • 17 # 喵少爺侃影視劇

    士大夫之所以不願意娶公主為妻,主要是因為門第觀念,在唐朝一代門第觀念十分流行。而流行於士大夫之中的門第觀念,是指具有優良的家族文化傳統、家法門風。按照這些名門望族計程車大夫的標準,李唐皇室儘管顯赫,但在家族文化傳統與家風上,出生胡夷的李唐根本無法與山東這些豪門望族相提並論。換句話說,就是公主沒文化,高攀不起書香門第計程車大夫。另外還有人認為,是因為唐朝公主改嫁現象嚴重,無形中給出身名門望族計程車大夫帶來心理壓力。據《新唐書》記載,唐朝改嫁公主多達26位,其中安定公主。齊國公主更是三嫁。公主名聲不好,眾人皆知,士大夫對公主也算是聞風喪膽。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唐朝扶桑之禮的規定。根據《新唐代》記載,妻死,夫必須服“齊衰杖周”之禮,也就是居喪持杖週年。而妻子若為公主,那麼丈夫就必須位置服斬衰三年。由此可見,這種服喪規定,使許多士大夫望而卻步,不攀高枝。

  • 18 # 正史風雲

    唐朝確實存在談“公主”色變的問題,公主真的是比較“愁嫁”的。

    公元857年,唐宣宗要為適婚年齡的公主選駙馬,於是命宰相劉瑑從當年中進士的青年才俊中推薦合適人選。新科進士王徽品行俱佳,被推薦給唐宣宗。

    誰知王徽聽到這一訊息後大驚失色,慌忙跑到宰相劉瑑面前,痛哭流涕地懇求說:“我已經四十多歲了,體弱多病,實在配不上公主。懇請大人為我做主,勸皇上千萬別選我做駙馬啊!”

    根據史料記載,唐憲宗以前,駙馬中沒有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事實上,不僅是出身好計程車族子弟,連平民方士也不願做駙馬。

    《明皇雜錄》記載,唐玄宗曾經想把自己的妹妹玉真公主嫁給方士張果。當使者找到張果說明來意後,張果大笑,當即推辭了。他還對自己的朋友說,俗話說得好,娶婦得公主,無事生官府,娶皇帝的女兒實在太可怕了!

    連方士都不願娶公主,可見公主實在難嫁。

    迎娶公主,立馬就可以和皇帝攀上親戚關係,應該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美事呀,為什麼唐朝會出現如此奇怪的現象呢?

    一、最主要的原因是唐代公主名聲不好、不修婦德。

    唐代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大多數公主都有不止一個情人,而且有的婚前就豢養了不少男寵,更有甚者,婚後仍不守婦道,公然給駙馬戴綠帽子。這些情況,整個朝野都很清楚,正史和野史都是有記載的。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後,仍肆無忌憚地與別人通姦。據《資治通鑑》記載,她至少與三位當朝臣子私通。此外,太平公主還大肆豢養男寵,並把自己得意的男寵推薦給武則天和其他公主。

    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比太平公主更猛。她嫁給了梁王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卻又同時與武崇訓的堂弟武廷秀私通。她甚至與武延秀公然在宮中、府中調情尋歡,所作所為令人咂舌。

    公主不修婦德的問題,從唐高祖、太宗時期就已經開始了,高祖時期,永嘉公主在婚後與大臣楊豫私通;太宗時期,高陽公主婚後與辯機和尚私通。

    唐朝的皇帝一般都比較寵愛公主,導致公主大多恃寵而驕,她們可以放開了整,想怎麼整就怎麼整,前面有帶頭的,那還怕什麼,反正自己快活了再說。

    這樣的公主誰敢娶,誰願意娶?

    二、公主有皇帝撐腰,地位高、權力大,駙馬哪有好果子吃。

    唐朝的公主,結婚以後設有公主府,府內的下屬官吏和奴僕只聽命於公主,駙馬沒有調遣權力,大量的封邑和財產均供公主花銷,駙馬也不能隨意挪用。

    婆媳關係自然是更難處了,公主高高在上,有時候,不但不給公婆行禮,反而要求公婆向自己行禮。哪個男人受得了?

    整天被公主壓制不說,駙馬一般是很難升官的,唐代駙馬雖然官銜都很高,但都是閒職,根本沒有實權。唐代160餘位駙馬中,做到朝廷要員的只有10人左右,多數駙馬沒有正式官職。

    錢也撈不著、權也撈不著,還得受夾板氣,唐朝駙馬只能說:我太難了!

    三、李淵有鮮卑血統,李氏雖貴為皇族,卻招世家名門的鄙視。

    唐代社會是一個觀念相對自由的社會,因而,門第的高低不僅僅取決於權勢的大小,還取決於家族的文化傳統、家法門風、社會名望等。據史料記載,唐高祖李淵有鮮卑血統,因而世家名門多認為李氏出身於夷狄之地,不願與李氏結親。

    當時,山東五大姓是公認門第最高的家族,分別是崔、盧、李(此“李”非李唐皇室的“李”)、鄭、王。

    唐朝皇帝一直想把公主嫁到這些名門,然而整個唐朝將近300年也未能實現。人家就是不給面子,就是不和你玩,就是鄙視你,你能咋樣?

    綜上所述,唐朝公主難嫁是有原因的,因為娶了公主有百害而無一利,自然是沒有人願意娶了,其實,對於公主來說,嫁不嫁的也沒啥關係,反正啥也不缺,男人就更不缺了,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呢?

  • 19 # 荷葉村夫

    唐朝的些名門望族為什麼大都不願意娶公主為妻?

    答:大家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這其實是對皇權不瞭解的臆想。其實,皇帝的女兒最愁嫁!

    皇權至高無上,才貌、品學、地位欠佳者,年齡不相當者,皇上肯定看不上!這已經淘汰了絕大多數!餘下的才貌佳,品學好,地位夠得上與皇上攀親,且年齡相當者,這肯定是名門望族的才子!可這些人家,可真的看不上公主!理由如下:

    1、公主另有宅第,她既不主持家政,也不孝敬公婆。對男權社會構成挑戰。

    2、當了駙馬爺,不是官運亨通,而是隻能做個小官!做大官,想都不要想!皇上怕外戚專權!你看,這不是坑人嗎?沒能力的當不了駙馬;有能力的皇上看得上,當了駙馬爺,可又做不了大官!

    所以,只是家中赤貧的平民中了舉,就想當駙馬爺;而名門望族還真的不稀罕那個駙馬爺!

    據說,唐朝有八十多個公主最終沒有嫁出去!明朝更奇葩,規定公主只能嫁平民!有個駙馬爺當不了官,就猛撈錢,結果被皇上殺了!

    看來,公主是個燙手的山芋!駙馬爺不買公主的帳,或者暗中不買公主的帳的人大有人在!

    回答供參考。

  • 20 # 江湖小曉生

    唐朝在取代隋朝時,基本繼承了隋朝的貴族體系。也就是說,除了皇族以外,其他貴族基本沒什麼變化。

    隋朝在取代北周以後,其實也基本繼承了北周的貴族體系。也就是說,北周、隋唐的貴族家族,其實差不多。

    那麼北周的貴族都有哪些家族呢?這要先看看北周之前的北魏了。

    一、老牌貴族和新貴族之間,壓根協調不來。

    北魏是鮮卑拓跋氏建立的政權,兩漢和兩晉時期的那些貴族世家們,在五胡亂華的時候,分別做出了兩種不同的選擇。

    一部分人,選擇南下,史稱衣冠南渡。

    另一部分人,選擇留在北方,畢竟不動產太多,捨不得丟棄。

    北魏統一了北方以後,這些留在北方的貴族們,一度將希望都寄託在這個新生王朝身上。比如說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河東柳氏、太原郭氏等等。

    結果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時期,爆發了著名的國史之獄,導致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河東柳氏等貴族集團,損失慘重,家族主要成員都被誅滅了。

    所以說,北魏時代,留在北方的傳統貴族們,實際上混得都不是很好。他們想在北魏,得到和南方士族一樣的待遇,是不可能的。

    西魏、北周時代,宇文泰進行府兵制改革,確立了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的制度。這一制度,也基本確立了北周時代新興貴族的格局。

    比如說,八柱國有宇文泰、元欣、獨孤信、李虎、李弼、趙貴、於謹、侯莫陳崇等。他們各自背後的家族,就是北周新崛起的貴族。

    其中宇文泰的後人是北周皇族,獨孤信是隋文帝楊堅的岳父,李虎是唐高祖李淵的爺爺,李弼是瓦崗寨李密的太爺,可以說都是風雲人物。

    過去那些個老牌貴族們,自然是很不服氣。他們覺得,北周這些個新貴族,全都是靠戰功起家的,一點兒文化底蘊都沒有,哪裡配得上自己呢?

    因此,唐朝老牌貴族不願迎娶唐朝公主的事情,說到底,就是老牌貴族和新崛起的貴族之間的一種抗衡。那麼他們有這個實力嗎?

    二、老牌貴族的代表,史稱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些老牌貴族當中,有5大姓氏、7個分支的名門望族作為代表,這些家族分別是: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這7大家族,一共有5大姓氏,分別是崔氏、李氏、盧氏、鄭氏、王氏。因此被稱為五姓七望。

    這7大貴族,手裡掌握著豐厚的物質基礎,以及相當發達的教育資源。所以說,他們這些家族在隋唐時期出了數十位宰相,可謂人才輩出。

    這就沒辦法了,這就是老牌貴族們的優勢。人家從兩漢時期,就已經發家致富了。社會上的絕大多數資源,都被他們給壟斷了。

    他們這些家族在兩漢三國兩晉時期,世代為官。無論是文化水平、經濟基礎、治國能力等方面,都要遠遠超過新崛起的那些貴族。當然了,打仗是他們的弱項。

    所以說,五姓七望拒絕迎娶唐朝公主,這事兒還是有點兒實力的。他們完全可以在幾大家族內部解決婚姻問題,不需要靠迎娶公主,抬高自身的地位。

    而且,他們本質上是瞧不上唐朝李家的。李家雖然自稱是隴西李氏的分支,可分得有點兒太遠了,這就好比是劉備說自己是漢室宗親一樣。此外,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正兒八經的鮮卑人,因此老李家帶有鮮卑血統,更加無法代表隴西李氏了。

    其實我認為他們的這種態度,是家族落魄以後的無奈掙扎而已,純粹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貴族有什麼了不起的呢?當年你們還舔著臉要跟著鮮卑拓跋家族混,只不過人家不帶你們玩而已,如今就瞧不上帶有鮮卑血統的老李家了?

    三、不合作,那就毀滅吧。

    唐太宗時期,曾經感嘆道:我家這麼多好女兒,怎麼不見五姓七望家族的人,前來提親呢?

    唐高宗為了這件事也是傷透腦筋,他甚至曾經頒佈了一個命令,禁止五姓七望家族之間互相通婚。好傢伙,這是有多無奈,才會讓皇帝親自頒佈這樣的詔令呢?

    盛唐名相薛元超,都曾經嘆息:這輩子就3個遺憾,其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迎娶一位五姓七望家族的女子為妻。

    從以上的情況,我們就能看得出,五姓七望等貴族,在唐朝的確太高傲了。我簡單調查了一下:

    唐高祖李淵的19個女兒中,只有第十七女館陶公主,嫁給了清河崔氏出身的崔宣慶。唐太宗李世民的21個女兒中,只有南平公主,嫁給了太原王氏出身的王敬直,後來還離婚了。唐高宗的幾個女兒,則沒有一個是嫁到五姓七望家族之中去的。

    很顯然,五姓七望家族,的確有點兒看不上李唐王朝。既然如此,那李唐王朝只能對他們進行打壓了。

    不過很可惜的是,世家大族底蘊太深,又不能直接動手。所以說李唐王朝的打壓實際上起不到什麼關鍵作用。

    武則天時期,殺了一部分,黃巢起義的時候,殺了世家大族中的主力。到了五代時期,世家大族這才逐漸消停了。

    由於北周、隋唐時期興起的新貴族後繼無人,再加上老貴族們逐漸凋零,因此五代以後,中國就沒有實際意義上計程車族了。

    總結:說實話,唐朝公主是真不好伺候。

    迎娶公主對一般家族來說,肯定是光耀門楣的事情,可這事兒對駙馬來說,往往卻是災難。因為公主自命不凡,那小脾氣上來,誰也擋不住。

    因此駙馬往往都是受氣的那種,尤其是唐朝時期,自由開放,公主們自己玩的現象太正常了,駙馬就算頭頂著青青草原,也不敢說啥。

    比如說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就迎娶了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結果高陽公主和唐僧的高徒辯機和尚好上了。

    唐高宗的女兒太平公主,二婚嫁給武攸暨以後,在外面大肆包養男寵,甚至和朝臣廝混。還把自己寵愛過的男人,送給自己的母親享用。不曉得武攸暨什麼感受。

    唐代宗李豫的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曖。結果由於昇平公主脾氣太大,一言不合就和郭曖吵架,甚至揚言要滅了老郭家,你說這駙馬當得受氣不?

    所以說,唐朝貴族們,不願意迎娶公主,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誰願意娶個大爺回來供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原著裡面有哪些描寫景緻的詩詞呢?煩請列舉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