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山農夫

    答: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是:

    宋代:稀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 2 # 小話詩詞

    誠邀,一縷英雄為您解答

    首先肯定地說,樓主的這個問題提得也很高妙,問題一語中的。正像《孟子》中說的那樣:“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所以在鑑賞詩歌、閱讀文章時,瞭解作者是很重要的。知其人,論其詩,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詩人在在創作詩歌時的思想,雖然“詩無達詁”,但是我們在瞭解了詩歌的創作者後,可以無限的接近詩歌本身,這也是詩歌鑑賞時的一個號方法。

    回答樓主的這個問題時,我想從作者詩的註釋這兩點入手,去解讀這首詩的“妙”。

    詩歌的創作者是誰

    樓主問題中引用的這兩句詩“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原詩題目是《絕句》,共四句,是一首七絕,選自於清代文學家厲鶚編篡的《宋詩紀事·卷九三》。原詩如下: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詩紀事》總共100卷,收錄宋代詩人3812人,書中對宋詩的作者列有小傳,用“以事存詩﹐以詩存人”的方式記錄宋代詩人和他們的生平軼事。有關詩人傳記的事情﹐列於作者小傳之後﹑詩之前﹔有關詩的本事﹐列於詩後。可以說這是一本研究宋代詩人和詩歌的重要文獻。

    根據《宋詩紀事》的記載,這首詩的作者是一位僧人,宋代人,志南是他的法號。關於志南的生平,《宋詩紀事》一書中沒有更詳細的記載,而且書中也僅僅記載了志南的這一首詩。

    我們知道,研究古代文學是建立在大量佔有古典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的。所幸的是,南宋趙與虤在《娛書堂詩話》捲上中記載了一件事情,可以對志南的資料做一個補充,據《娛書堂詩話》記載:“僧志南能詩,朱文公嘗跋其捲雲:" 南(志南)詩清麗有餘,格力閒暇, 無蔬筍氣’。如雲:‘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予深愛之。" ”

    這段引文中的“朱文公”就是南宋朱熹,“蔬筍氣”是宋代詩學理論探討的一個術語,也就是“書生氣”的意思。朱熹欣賞志南的詩,所使用的標準是有無“書生氣”,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志南的這首詩自然,很接地氣。

    (朱熹繪像)

    從以上資料文獻記載可知:樓主所引用的這首詩的作者是志南,志南是一位僧人,生活在宋代,是善於作詩的,也可以說是一位詩僧。他的詩很有特點,既有清新的一面,又有流暢自然的一面。朱熹很欣賞志南的詩,並讚賞他的詩沒有書生氣,尤其是朱熹很喜歡志南的“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兩句。

    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志南的生平狀態已不可詳考,他也僅有這一首詩存世,但就是這短短的一首詩,把詩人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史,所以說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詩。

    詩中詞語的註釋

    志南的這首詩自然流暢,字義也沒有太生僻的地方,為了更好的解讀詩歌,我把裡面出現的一些名詞做一個解釋。在我引用的原詩中字型加黑的詞語要解釋的。

    1,短篷:就是指一種帶有帆的小船。篷是指船帆。短篷也是船的代稱。唐代詩人陳翊寫過一首《短蓬》的詩,詩中有描繪這種小船的詩句,如:“水屋入花嶼,春山來畫圖。片帆齊遠樹,落日半平蕪。”這可以與志南詩中的“短蓬”相佐證。

    2,杖藜(lí):杖藜其實就是藜杖的倒裝形式,詩人為了格律和音韻的和諧而採用的一種形式,意思就是用藜做成的手杖。宋代秦觀在《寧浦書事》一詩中有“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的句子。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嫩葉可吃,長老了可做柺杖,是全國各地都很常見的一種植物,我的家鄉把這種植物的嫩葉叫“灰菜”。

    3,杏花雨:清明前後杏花盛開時節的春雨,叫杏花雨。杏花和春雨這兩樣春天物候現象在中國古代的詩歌中就經常出現。如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再如宋代詩人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中就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可以說“杏花雨”是清明時節的代稱了。

    4,楊柳風:就是花信風,古人把應花期而來的風,稱為花信風。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從小寒到穀雨的八個節氣共二十四候,人們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花為代表,叫做這一節氣中的花信風,意思就是能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每候應一種花信,總稱“二十四花信風”。其中清明節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稱楊柳風

    如宋代程大昌《演繁露·六帖》就寫道“三月花開時,風各花信風”;陸游的《遊前山》中也有“屐聲驚雉起,風信報梅開”的句子,都是中國古代詩歌中關於花信風的描繪。

    這首詩妙在何處?

    透過對作者的介紹和對詩中詞語的註釋,我們已經對詩歌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那就是這首詩是志南在清明時節寫的一首詩,是對早春二月的細膩感受和真切描寫。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著柺杖春遊,春風和煦,詩人的心情也是非常愜意的。據《宋詩紀事》記載,這首詩沒有實質性的題目,只是借詩的形式題了“絕句”這樣一個題目。更令人感到驚喜的就是:志南唯一的這首詩詩句短小、簡潔,詩的意境高遠,詩風恬淡自然,讀來很有清新明快的感覺。那麼這首詩妙在何處呢?我想從三個方面說一下。

    第一個妙處:寫法上的特點

    這首詩在寫法上是很有特點的,首句“古木陰中系短篷”,用白描的手法呈現了一個風景優美的去處:有參天的大樹,樹木已然濃蔭,而林中的小河邊,一隻小船停泊在河邊。“系”是唯一一個動詞,說的是這隻小船用纜繩拴在河岸邊的一棵樹上,畫面反而呈現出一種靜態美。

    “杖藜扶我過橋東”這一句明顯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藜杖人格化了,把藜杖寫成是一位和詩人同來春遊的朋友,一位值得依賴的心思細膩的朋友。“杖藜”攙扶著詩人一路賞春遊春,這使得畫面出現了親切自然的感覺。(《清明上河圖》中出現船)詩人興致勃勃地透過小橋,悠閒自在地向東邊前行,迎面而來的是和煦的春風,春風在古詩文中還可以成為“東風”,如朱熹的《春日》裡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東風”代表的是生機,是活力,是春意盎然。

    最為傳神寫意的就是詩的後兩句:“杏花雨”和“楊柳風”的出現,是浪漫的,是詩情又是畫意。詩人沐浴在春風裡,杏花也沐浴在春風裡,大自然的一切都沐浴在春風裡。

    “沾衣欲溼杏花雨”一句,用衣裳似溼未溼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更見詩人體察的精微,描摹的細膩。詩人扶杖東行,映入眼簾的是綻放的杏花,微風中搖曳的楊柳,春天的美景盡收眼底;詩人感覺到的是細雨沾衣,似溼而不見溼,拂面而來的春風,是和煦的、輕柔的,沒有一絲寒意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又加入了詩人對春風的感受,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楊柳枝在春風的吹佛下搖曳著身姿,這又是詩人的視覺體驗。

    這次遊春的主題情感和視覺體現都出來了,這是詩人對這次春遊的評價,這是一次另人身心愉悅的春遊。這是本詩在寫法上的妙不可言的地方。

    第二個妙處:人與景的契合,抒發詩人的思想情感。

    這也是樓主問題中一語中的問題,也是全詩最為傳神的地方。透過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志南不光是一位詩人,他還有一名僧人,僧人對事物的認識更多了一份參禪悟道。如果將詩中的場景用畫面展現出來的話,這就是一幅典型的中國繪畫中強調人的主題情感的繪畫,也可以說是詩人對生活的感悟。

    在詩人的畫筆下,“杏花雨”似乎具有了靈性,“沾衣欲溼杏花雨”這一句就將雨的靈性與詩人的思想感情結合了起來,詩人的感覺是一種“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沾衣欲溼的杏花雨,是這樣輕微,是這樣細膩,一個“欲”則體現出了雨的靈性,若有如無,如隱如現;吹面不寒的楊柳風,是這樣和煦,是這樣輕柔。詩人的體驗則是感同身受,這是人與景的契合,這是自我靈性與“杏花雨”、“楊柳風”靈性的結合,這是詩人的真真切切的感受。

    詩人抒發的感情是他對自然界的的感悟:天人合一。這不就是參禪悟道的境界嗎?沾衣欲溼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在“似與不似之間”,在“要”和“將要”之間達到了某種高度的平衡,自然界和詩人的審美意識完美的結合了起來,賞心悅目的春景和詩人的主體情感結合了起來。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杏花雨是似溼未溼,,溼而不沾,這就是在“似與不似之間”之間的一種狀態。生活中亦是,參禪悟道也是,傳統繪畫中也是,這正是杏花雨帶給人輕夢一般的愜意和融洽。再加上那吹在臉上輕柔愜意的春風,真正構成了一個如詩如夢的境界,如詩如畫的境界,是充滿詩情畫意的。

    詩人置身在這樣的春景裡,人與景高度契合,是人與大自然的高度契合,是詩人對大自然的特殊感情。

    第三個妙處,詩本身的自然風格

    從前文引用的文獻資料可知,朱熹對志南的這首詩是非常欣賞的,他使用的評判標準是有無“書生氣”,這實際上是宋代詩學理論探討的問題之一。

    比如蘇軾在《贈詩僧道通詩》中說:“語帶煙霞從古少,氣含蔬筍到公無。”蘇軾還在詩中還做了註解:“謂無酸餡氣也。”書生氣,我在前文解釋過,就是指詩作不自然,不接地氣的意思。

    再如南宋葉夢得在《石林詩話》中說:“近世僧學詩者極多,皆無超然自得之氣,往往反拾掇摹效士大夫所殘棄。又自作一種僧體,格律尤凡俗,世謂之酸餡氣。”

    綜合朱熹、蘇軾、葉夢得的話語,從中可以看出,宋代的僧人是有作詩的風氣的,但是很多僧人在學作詩的時候落入了“書生氣”的窠臼。蘇軾就明確表達了對僧詩書生氣的反對。

    宋人論僧詩,“無蔬筍氣”、“無書生氣”似乎是最高境界。他們認為志南的這首詩符合標準,也贏得凡事講究標準的朱熹的稱讚。

    拋開宋代的評判標準,從詩本身去看的話,志南的這首詩風格自然,在極平常的景物中寫出了一種詩趣:杏花雨、楊柳風的柔美清麗,既是平常的,又是飽含詩味的,詩的風格是清新的、恬淡自然的。

    總結

    志南的這首詩清新自然,是一首很有意境的詩歌。再看一下詩歌本身要展現了什麼:詩人乘小船沿溪水而來,將小船系在岸邊的樹下,拄著柺杖來到了一個景色宜人的地方。這正是遊春賞春的理想之處,他沿著小橋向東緩步前行,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杏花雨”和“楊柳風”讓詩人多了一份對自然的感悟。

    ,

  • 3 # 老街味道

    問題:“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誰的詩?妙在何處?前言

    這兩句詩出自南宋詩僧志南的《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優美的畫面,有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詩家語的倒裝

    這首詩中,有三句用了詩家語中常見的倒裝句法。

    杖藜-扶我-過橋東。意思是:我扶-杖藜-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意思是:杏花雨-沾衣-欲溼。

    吹面-不寒-楊柳風。意思是:楊柳風-吹面-不寒。

    古詩詞中的倒裝,有一些是為了符合格律要求,有些是為了突出裝點。這種倒裝往往可以在一句之中產生婉約曲折之美,因此詩人常常有意使用這種倒裝手法。

    二、對仗之美

    絕句本身並不要求必須對仗,例如杜甫的絕句四句皆對: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有的絕句完全沒有對仗: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

    志南的《絕句》後兩句對仗: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絕句的對仗,如果四句皆對,寫不好令人感覺過於刻意,而後兩句對仗,寫不好的話,會讓人感覺寫了半首七律,沒有寫完。所以絕句的對仗,貴在自然,令人被詩的境界所感染,最好感覺不到對仗。

    三、孤平救拗與對句救拗

    1、孤平救拗

    孤平是格律詩的大忌,這首絕句是一首標準的律絕句。因此在第四句使用了孤平救拗的句法。

    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個句式是 “中仄平平仄仄平“”的變格,中仄仄平平仄平。第三個字:不,仄;第五個字:楊,仄聲改平聲。平聲的“楊’救仄聲的“不”。

    2、 對句救拗

    沾衣欲溼杏花雨,中平仄仄仄平仄。 第5個字的位置應該是平聲字,但是用了仄聲字:杏。這種句式叫做半拗體,其實可以救拗,也可以不救拗

    吹面不寒楊柳風。中仄仄平平仄平。楊,這個平聲字,既是孤平自救,也是救了上聯“杏”的拗。

    四、兩個特殊的字

    古木陰中系短篷,陰這個字是樹蔭的意思,但是在這裡用“陰”而不用“蔭”。 陰是平聲字,蔭是仄聲字。例如李白的《秀華亭》:

    遙望九華峰,誠然是九華。蒼顏耐風雪,奇態燦雲霞。曜日凝成錦,凌霄增壁崖。何當餘蔭照,天造洞仙家。

    何當餘蔭照,平平平仄仄。蔭,仄聲。

    又如宋朝嚴粲的《宿澤心》 :

    自從孤棹背鄉關,幾度麻姑夢裡山。此地不知何洞府,石間松蔭水潺潺。

    石間松蔭水潺潺。仄平平仄仄平平,蔭,仄聲。

    另一個是“溼”:

    沾衣欲溼杏花雨,平平仄仄仄平仄。

    這是常見的古入聲,今平聲的字。

    結束語

    志南是南宋的一個詩僧,生平不詳,傳世作品也不多。《詩人玉屑》中曾經記載朱熹很讚賞志南的詩,說其詩:

    清麗有餘,格力閑暇,無蔬筍氣。

    “蔬筍氣”,宋代用來形容僧人詩作清寂的特色。

    志南後來作詩感謝朱熹的推薦,《接晦庵薦志南書有作》:

    上人解作風騷話,雲谷書來特地誇。楊柳杏花風雨後,不知詩軸在誰家。

  • 4 # 牛博多

    這兩句詩出自南宋時期的一首《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作者是南宋時期的一名僧人,法號誌南。

    這首詩簡潔明瞭,寫了詩人撐著小船,一路欣賞春天的景色。“杖藜扶我過橋東”,這句中詩人把杖藜人物化,比做扶著他的遊伴。後兩句詩人用“杏花雨”和“楊柳風”來表現春天的和風細雨,給人感覺很有詩情畫意。“沾衣欲溼”和“吹面不寒”,形容了春雨綿綿似有似無,春風拂面不覺得有絲毫寒意。給人帶來一種賞心悅目的春日出遊。

  • 5 # 百昧人生4

    這首詩是南宋時期詩僧釋志南寫的一首絕句。詩如下:

    古木蔭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此詩記述了和尚志南春遊時情景與樂趣。前兩句敘事,後兩句寫景,前後照應,情景交融,令人耳目一新如入其境之感。

    試想之,花香鳥語,綠波騰歡,一上人駕舟穿行古樹綠蔭之下,繫好船纜以後,手扶藤木拐仗,踏板登岸賞春而行。這裡要注意地是詩人用了擬人化的詩句,杖藜扶我過橋東,而不是我拄藜仗過橋東,″扶我"二字活靈活現突顯了詩人的歡愉情懷,即俏皮又幽默,由不動而動,給人以活的空間靈動之感,如同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同等之效。詩人過橋東干啥呢?應該是踏青賞春,這裡所指橋東不僅僅是一個方位詞,而是點明瞭春天美景。東為東君,主管花草樹木繁延生滅的仙君,泛指春天,東君一到,滿園春色。東不是西也不是南北,由此,可見詩人遣詞造句之不凡功力。

    在這東風拂面的暖春之季,空間飄著似有若無的絲絲細雨,似沾而又末溼衣衫,絲絲縷縷,點點滴滴,杏雨芬芳,總讓人遐思無間,情思綿綿。雨意憐人,那風呢?這風不是″黃雲萬里動風色",也不是″樑上燕,輕羅扇,好風又落桃花片",更不是″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而是"吹面不寒楊柳風",楊柳依依,蝶舞蜂鳴,芳草萋萋,風輕雲舒,讓人沈沈欲醉,完全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間,聆聽享受那詩情畫意般地如處子之手拂摸地觸感。

    該詩用擬人化的手法描述泊舟遊春賞春的感情觸控,語句清新浪漫自然親切,意境十足,極富生活氣息,是歷代寫春遊之景最佳詩篇,歷代受到人們的吟頌喜愛。

    上人解作風騷話,雲谷書來特地誇。

    楊柳杏花風雨後,不知詩軸在誰家。

  • 6 # 文史道

    古往今來,描寫“春天”的詩句也非常之多。有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有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還有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等。讀之無不欣喜,又有一種明快、喜悅之感。

    但是以作者之見,以上詩句雖然各有妙處,也各有境界,但是也不能稱之為寫春的“妙極”之作。唯獨有這麼一首詩,並非出自名家大家,但卻有非常獨到的藝術價值。

    那便是出自南宋詩人志南筆下的一首絕句,詩的名字也沒有,目前考證的只有“絕句”二字。詩人一生作品非常之少,傳世的只有這一首。但是也正是這僅存的一首,奠定了他的地位。

    嚴格意義上講,志南並不是一位詩人,他是南宋的一位僧人。志南生平不詳,名字也無從考證,志南是他的法號。志南的生活狀態也已不可考,他在當時的文壇上也沒有“中興四大詩人”以及“二泉先生”諸人的風頭那麼前。

    但就這短短的一首詩,以及其對早春二月的細膩感受和真切描寫,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史。也成為後世公認的,描寫“春天”最美的古詩。

    南宋·志南·《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詩人行蹤,以清涼幽靜的美感:斑駁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輕巧的篷船、虯曲的杖藜、古樸的小橋和無事的老僧,構成一幅渾然天成的遊春圖。

    尤其是“杖藜扶我過橋東”,詩意地表現了禪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其實是詩人拄著柺杖過橋的動作,卻被詩人比喻成“杖藜”扶著他過橋的場景。

    這首詩最為人稱道的是後兩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造語疏清,給人以清新悠然的體味:小橋東邊,杏花如煙,楊柳如線,細雨如酥,和風如絲。

    那杏花煙雨,欲沾人衣而不溼,何其令人愜意;那楊柳和風,吹在臉上涼美而不覺寒冷,它們是何等善解人意。這清涼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涼的禪意的昭示麼?這迷人的春景,正是詩人眼中迷人的禪境。

    對於這首詩的評價,宋朝著名詞人姜夔,在《白石道人傳說》中有記載:“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而縱觀志南這首絕句,不說理,也不說禪,卻極有禪趣,本詩可謂是自然高妙!

    志南的這首詩,語語清淳,從容不迫,在寫景時充分注意了春天帶給人的勃勃生機,富有情趣,由不得宋朝理學大家朱熹,也十分喜歡,對其也有高度讚賞。

  • 7 # 楊曉豔

    這兩句詩出自南宋詩人志南,也稱僧志南或釋志南。看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位出家人,俗稱“和尚”。出家人也是名詩人的,我知道兩位,一位是李叔同,一位則是志南先生。志南先生的這首詩跟他的身份很貼近,寫得清麗脫俗。

    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詩的大意是:我把小船系在古木參天的樹蔭中,拄著柺杖過橋,三月的天上下起了濛濛的細雨,穿行在杏花林中,迎面吹來的風輕撫著楊柳,一點也不覺得寒冷。多麼詩意的畫面,一個人春遊的細節寫得栩栩如生。我們不由得感嘆詩人的雅興,下雨了也絲毫沒有退卻的意思,還一個人拄著柺杖過橋去欣賞風景。

    這首詩有幾個出彩的點。一是“杖藜扶我”,將柺杖擬人化,寫得活潑有趣,不落俗套。二是“杏花雨”的表達。杏花綻放,天空下著小雨,而且是那種似有若無的雨,達到的效果是“沾衣欲溼”而未溼,細節的描摹精緻入微。另外“杏花雨”我還有另一解答,即杏花紛紛揚揚飄落而下的場景,為什麼又說“沾衣欲溼”呢?將杏花比作雨的虛寫。三是“楊柳風”的表述。三月的風穿過樹林,輕輕柔柔的,吹在臉上卻並不寒冷。

    詩歌有極強的現場感,讀來感覺已然身臨其境。但是詩歌僅僅是在表達一個人閒遊的心情嗎?或者說他僅僅是想表達一個人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嗎?我看未必,一個人能夠靜下心來在雨中欣賞風景,心境必然是放鬆而舒適的,心田也必然沒有負累和牽絆,正所謂清心寡慾,安然於人世間的得失以及現有的種種美好。人生最好的狀態不就是如此麼?志南老先生超脫於凡塵,能夠寫出這樣的詩也就不奇怪了。

  • 8 # 隨手談詩

    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僧人志南和尚,記述的是在一場微風細雨的春天裡,詩人拄杖郊遊的事,寫了春風的溫暖,表達的當然是對大自然的喜愛。

    要說妙呢,就妙在他對春的描寫與眾不同,當然,不止於此,我們慢慢說來,先看全詩:

    《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第一妙

    整首詩的前兩句是敘事,說詩人駕著一葉小舟,停泊到一顆古樹的樹蔭下,他把船系在樹上,拄著柺杖等上了岸,走過橋東,欣賞著無邊的春色。

    第一個妙處:本來是自己年老體衰,需要拄著柺杖才能行走,但他偏說是柺杖扶著自己“杖藜扶我”,這就把柺杖擬人化了,它不再是一個工具,而是詩人的遊伴,並且是值得信賴的遊伴,有了這位老友相伴,詩人才得以駕舟出遊。

    第二妙

    這裡還有一處也很妙,那就是“橋東”。為什麼一定是橋東呢,橋南、橋西、橋北行不行?答案是不行!橋東跟橋其他方向風景有很大差異嗎?一個小破橋而已,能有什麼差異!

    其實啊,在古代特別是詩詞裡,“東”經常就是“春”的同義詞,比如我們常在詩詞中看到東風, 實際上就是春風,因為只有春風是從東面吹來,《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借東風是在秋冬季節,他卻借來了東風,所以周瑜才會認為他會妖術,要殺他。

    既然是春遊,那麼肯定只能是“橋東”,換做西南北,情趣就完全不同了。

    第三妙

    這兩句寫景,眼前有杏花盛開,有楊柳依依,有細雨綿綿,但是他又不直接寫眼前所見,而是寫身體所感,把重點放在了“浴溼”和“不寒”上。

    浴溼,是細雨綿綿,若有若無,滴落在杏花上,更添幾分嬌豔;不寒:是春風拂面,暖暖的,吹動著柳條輕輕揚起,更添幾分春色。輕巧的兩個詞,就把繽紛的春色渲染得十分生動。

    你想想,如果春雨是大雨傾盆,如果春風是冷冽透骨,誰還有心思拄仗郊遊呢?

    第四妙

    這首詩最妙之處,在於它的與眾不同。

    歷來詩人在寫春天的時候啊,要麼寫得非常“大”,比如白居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比如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份大,是包羅整個春天;

    要麼寫得非常“小”,比如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比如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個小,是春天的一角。

    但志南這首詩,既有大“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又有小“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他把兩種不一樣的春天結合起來了,從大處感受春天,再從小處品味春天。

    這樣的春遊,才真正對得起大自然賦予世間的所有美好!

  • 9 # 每天讀宋詞

    南宋無名僧人,用28個字描繪出一幅畫面,最後兩句話令人回味無窮

    開卷有益,詩詞閱古今,人生本該充滿詩意。且看《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絕句》的後兩聯非常有名,相信很多朋友見過,以上是整首詩的內容。下面我們先來描述一下這首詩的情境。

    “我”將一葉篷舟系在老樹濃蔭裡,倚扶著藜杖穿過了小橋。這滿目的春色多麼令人愜意啊!浸透了杏花如雨幾乎要打溼了衣裳,而穿過楊柳拂來的微風不帶絲毫寒意。

    這是一首描寫早春的詩,不帶一個“春”字,卻盡顯春季的空濛輕嫩。前兩聯是在敘事——繫好小舟,走過橋東。精妙之處在頷聯的一個“扶”字。不是“我”扶著藜杖,而是藜杖像隨行的一位小童一樣扶著“我”。一處擬人化的手法運用,使得整個敘事妙趣橫生。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那個“東”字。為什麼是走過橋東,而不是橋西呢?這裡帶點約定俗成的意思。在古詩詞中,“東風”象徵春天,而“西風”代表秋天。如果您有一定的古詩詞閱讀經驗,看到“東”字,會自覺得有關於春天的聯想,而觸發讀者聯想,讓讀者自己在腦海中構建意境是詩歌的魅力所在。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兩聯是一組對仗句,描寫了走過橋東後對春天的具體感受。先寫了雨,又寫了風。是什麼樣的雨呢?是幾乎要打溼衣裳的杏花雨;是什麼樣的風呢?是不帶絲毫寒意的楊柳風。雖然只寫了風和雨兩個事物,卻用了“杏花”和“楊柳”兩組別開生面的限定詞來加以修飾,以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早春美景。我們似乎看到了雲蒸霞蔚的杏花,帶著淡淡清香搖曳在如絲的細雨中,而涼爽的微風又拂動著岸上嫩綠初點的楊芽柳花。色彩繽紛,動靜相宜,圖畫般展現在了讀者眼前。而欲溼未溼、吹面不寒的細節刻畫又浸透出一種水墨般的朦朧美。

    “沾衣欲溼”的潮而未溼,“吹面不寒”的涼而欲酥,使得整句詩又從視覺感受深入到了觸覺感受上。我們不但看到了嬌豔的杏花、碧嫩的楊柳,而且感受到了雨的迷濛溼潤和風的柔和涼爽。這不但豐富了描寫層次,也使得意境更為立體可感。因此,也讓這兩聯成為了千古名句,廣為流傳,以至於“杏花雨”、“楊柳風”漸漸成為了一個固定名詞,分別代表清明前後的雨和這個節令的花信風 。

    讓人意外的是,這首清麗爽豔的絕句居然是一首宋詩。我們知道,宋詩多以說理為主,難免難免顯得“枯瘦”,而這首詩卻非常的豐潤細膩。詩人是南宋的一位僧人,法號誌南,該詩被記錄在《宋詩紀事》裡。志南的生平已經不可考證,但這首《絕句》的精美卻讓他的名字永遠的載入了詩史,而這首小詩也被傳誦至今。

  • 10 # 傻吃悶睡871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誰的詩?妙在何處?

    作者是南宋的得道高僧 ——志南,從“杖藜扶我”判斷,他已是七八十歲的老者,卻身康體健,蓬船自駕,拄杖出遊,單獨來感受那杏花疏影、弱柳從風、細雨濛濛、而又溫暖滋潤的融合世界。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若問這兩句好在哪裡?

    用淺近之語,發清新之思,寫出“人人心中所有,而人人筆下所無”的風物感受!如梅堯臣所說:“狀難狀之景如在目前”。

    對仗工穩,朗朗上口,溫潤融合,體貼入微,彷彿就在身邊,或就在心裡,感受得很深,卻總也說不出口……

    古往今來的一切好詩,無不如此!!

  • 11 # 六甲番人

    在數千年詩歌史上,志南並不算很有名氣,甚至連生平事蹟都未曾留下,只知道他是南宋的僧人,但收錄在《宋詩紀事》卷九三的這首《絕句》卻非常有名,堪入宋詩十大佳作,原詩如下: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小詩只是描述了一個出行的片段,更像是一首律詩的前半段,頭兩句較為平淡,交代了詩人的行蹤,“短篷”是指有篷的小船,詩人搖著短篷到一棵古木旁邊,系船上岸,拄著藜做的柺杖過橋東那邊。

    絕句並不好寫,僅用四句詩就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意象,所以很多時候不得不“於無生處聽驚雷”,這首《絕句》正是如此,因為頭兩句平淡無奇,更顯後兩句的詩意盎然。此時的春雨如酥,潤物無聲,想來詩人的心情是非常愉悅的,所以他借用了這個季節的“杏花”,陸游晚年曾有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無法確定志南是否讀過陸詩,但或許他應讀過南唐潘佑的《失題》,其中有“誰家舊宅春無主,深院簾垂杏花雨”,又或許詩人恰好看到身邊有杏花盛開,所以用“杏花雨”,總之這個詞是很有美感的。

    唐人幾乎將各種春雨景象寫盡了,很多時候宋人只好借用意象重組,但這首絕句卻難得地描繪了“沾衣欲溼”的美好畫面,沾衣欲溼,而其實衣裳並未溼透,著一“沾”字可見雨之細微,著一“欲”字而意猶未盡。

    “楊柳風”也稱為“柳花風”,是清明後花信風,此處指春風,也可能剛好河邊有楊柳依依,詩人直接引用楊柳景象,楊柳枝拂來的和風已不再有冬天的寒冷,吹在面上實在令人心曠神怡啊。

    這首小詩在宋代已倍受推崇,和陸游同時期的朱熹曾評價“南詩清麗有餘,格力閒暇,無蔬筍氣”,“予深愛之”。

  • 12 # 路上有心人

    謝謝梅山好友的邀請。“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南宋和尚志南的詩,全詩如下: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的用語簡練直白,意思很容易理解,在這裡就不佔用時間去解析了。這首詩的妙處有以下三點:1.語言簡練,清純,特別是杏花雨、楊柳風,通俗而又極具美感;2.整首詩給人以悠然自得,從容不迫的感覺,慢慢地行走,細雨中深深地體驗,清風中緩緩地感受,一切都是那麼悠閒;3.一般的古詩都是先寫景,後抒情,寫景和抒情不在同一個句子裡,而志南和尚的這首詩把寫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別開生面,很新穎,很獨特,很美妙。沾衣欲溼,吹面不寒都是人的感覺,而杏花雨,楊柳風是景色。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妥之處還請批評指正,謝謝。

  • 13 # 煙花三月是隻貓

    這是南宋僧人志南和尚的詩。志南和尚生平不詳,寫詩的名頭也不大,但因為這一首詩,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的詩史。

    這兩句詩,妙就妙在作者對春天與眾不同的感受。

    寫早春的詩有許多,對早春的感受也各有不同,志南和尚以一個僧人的身份,對春天的感受充滿了禪意,這才是這兩句最妙的地方。

    絕句宋代·志南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詩的 開頭兩句寫詩人的行蹤,首句,斑駁的古木、濃密的樹蔭,潺潺的溪水、輕巧的篷船。這幅畫面,不由讓人心生清涼,幽靜,忘卻塵事,禪意油然而生。

    第二句,虯曲的藤杖、古樸的小橋和悠閒的老僧,構成一幅悠然自的的遊春圖。

    “杖藜扶我過橋東”,我與柺杖物我兩忘,融為一體,這不正是禪宗崇尚物我合一的禪境嗎?

    在滿眼滿心都是禪意的老僧眼裡,早春是一幅怎樣的景色?

    第三句,走到小橋的東邊,詩人看到了杏花在煙雨中悄然綻放,那杏花煙雨欲沾人衣而不溼,真是令人無限愜意;

    第四句,堤岸兩邊的楊柳,在和風中搖曳,那楊柳和風,吹在人臉上清涼而不覺寒冷,真是善解人意。

    這兩句,以一個禪者眼光看到早春的美景:早春的杏花煙雨、楊柳和風,沾人衣而不溼人衣,吹人面而不寒人面,真是善解人意。大自然把最美的給了人,可惜的是,人往往被理性的頭腦、知識的觀念佔據了思想,結果處處都去追逐、去較真,是發現不了這個世界的美的,人只有超脫塵世的外物利祿雜念,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最美饋贈。這清涼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涼的禪意的昭示麼?這迷人的春景,正是詩人眼中迷人的禪境。

    生活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們感受美的一顆禪心。現在正是楊柳婀娜,杏花嬌嬈的季節,讓我們也放下世俗中的塵世煩憂,用一顆充滿禪意的心,感受一下“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最美早春吧。

  • 14 # 使用者20885問哥

    詩:“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自宋初詩人.僧志安的絕句: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而,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其秒則在於人與自然的擬合,和物與物的和協!

    沾衣欲溼杏花雨,形象的描寫了春天杏花開放時節的雨態,那種似雨似霧的天氣!

    而吹面不寒楊柳風,則言到了春的境地,己非初時的乍暖還寒的時侯了!連吹動楊柳的春風吹到臉上,也不再寒冷!這己是晚春!

    不言春,而春自來!未表人!而人先到!這就是中國古詩的玄惠之處!

    也是現代詩無法比擬的!

  • 15 # 文字拾荒人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自南宋詩人志南和尚的《絕句》。全詩是:

    古木陰中寄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是南宋時期的詩人,他是一個僧人,志南是他的法號,他的真名不詳。這首詩正是他早春踏青遊玩時美好心情的真實寫照。

    全詩的意思是:在參天古樹的濃蔭卞,繫了小船,拄著藜杖,慢慢地走過橋,向東而去。陽春三月,杏花開放,綿綿細雨像故意要沾溼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輕輕地吹拂人面的、帶著楊柳清新氣息的暖風令人陶醉。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兩句寫得最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楊柳風”——早春的風,這樣說比和風細雨更有美感,楊柳枝隨風盪漾,給人以春風生白楊柳的印象。“沾衣欲溼”,用衣裳似溼未溼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更富有畫意,從這兩句詩裡還可以看出詩人對事物觀察很仔細,他看到了春雨中杏花的美和春風中楊柳的美。

    一、用字之妙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正面描寫春遊途中所見、所感。東風、楊柳、杏花、春雨本是江南春天常有的自然景物,但在詩人筆下,卻“語陳而意新”,這實為詩家一大難事。

    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詩人從主觀感受方面將讀者引入詩境,寫杏花春雨,他在“沾衣”之下不即不離地著一“欲”字,使詩句情思活躍,因為春雨雖好,但對於遊人,如果超過了這一“欲”的界限,即會大煞風景,令人敗興。反之,如若不及於此,便同無雨一般,令人無從著墨,此時的春遊之樂正是蘊含在這最佳分寸的“欲”字氛圍之中。況且,與此諧和的還有春郊的條條垂柳與絲絲輕風。

    “吹面不寒楊柳風”,一個“不”字將春日和風給人的感受寫得溫潤之極,令人快意。“溼”且“寒”本是人所難堪,然而一經“欲”“不”二字點綴,便是另一番境界。

    二、結構之妙

    “吹面不寒楊柳風”。這一句不是用的肯定句,而是用的否定句,這使得該句的句式不同於該詩中的其他三句,全詩在句式上到了詩末來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否定句或疑問句在詩中之所以產生這種優於肯定句的表情達意的效果。

    “不”否定“風寒”,但在語義的表述上,它又重新提起了“風寒”,仍使人注意到“風寒”的問題:冬天過去了,冬天的風是寒的;春天來了,春天的風是不寒的,可是它曾經是寒的——這樣,“不寒”一語卻引起了關於“寒”的記憶。

    雖然表達對春風的感覺的詞還是不少的,比如“溫和”、“溫暖”之類,但詩人在這裡卻選擇了“不寒”這個更為模糊的詞語來表達。(在漢語中,作為對“寒”的否定,其實,“不寒”卻成了介於“寒”與“暖”之間而更接近“寒”的溫度感覺,也就是說,它的語義意向是離開“寒”而又接近“寒”的。)

    其實,不光是這一首絕句是這樣,還有很多廣為流傳的絕句包括四句的古詩也是這樣,成為一種寫作程式。比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澠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近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客中作》:“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三、意境之妙

    把美景與人的審美意識結合起來。形成主觀精神的賞心和客觀美景的悅目。造就一種讓人心動的感悟與共鳴,宋人趙與《娛書堂詩話》捲上曾載:“僧志南能詩,朱文公嘗跋其捲雲:南詩清麗有餘,格力閒暇,無蔬筍氣"。如雲: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予深愛之。”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兩句是說在早春時節,沾人衣服直要潮溼的,是那杏花開時常下的杏花雨;吹人臉面而不覺寒冷的,是那楊柳樹中吹來的楊柳風。“杏花雨”是指清明時節杏花盛開,細雨潤澤的景象。“欲溼”是似溼未溼,欲擾猶溼,溼而不沾,沾而不淋的若即若離的狀態。

    “杏花雨”、“楊柳風”,這樣說比“細雨”、“和風”更有美感,更富詩情畫意。楊柳枝隨風飄蕩,給人以春風生自楊柳的印象。“沾衣欲溼",用衣裳似溼未溼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更見得體察之精微,描摹之細膩。試想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溼而不見溼,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另人爽心愜意的春日遠足。

    這正是杏花雨帶給人輕夢一般的愜意和融洽。更兼那使柳絲依依,輕柔和煦,吹在臉上涼美而不寒冷的二月春風,真正構成了一個如詩如夢的境界。人置其中,看如煙杏花,如線楊柳;感如酥細雨,如絲和風,也正如蟬翼紗幕之後,欣賞明眸流聯之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一種特殊感情。

  • 16 # 悠悠芳草心

    早春時節,一個年老的詩人乘坐著一隻小船,來到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他把船停泊在高大的古木樹蔭下,然後詩人上了岸,扶著柺杖一路東行。他走過小橋,欣賞著眼前迷人的春色。

    春色如此美好,詩人不禁詩興大發,吟詩一首: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寫這首詩的人是宋朝的志南,這是首絕句,其中的最後兩句頗為出彩,它妙在何處?

    沾衣欲溼杏花雨

    這句妙在杏花雨。什麼樣的杏花雨呢?詩人寫了:沾衣欲溼。細雨如絲,沾在衣服上,似乎溼了卻感覺不到溼。說明雨絲及其細,及其小。這絲絲細雨,飄飄灑灑,飄落在粉紅色的杏花上,使杏花更加嬌豔。詩人在雨中漫步,欣賞著嬌妍的杏花,越發感到春天的美好。

    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句妙在楊柳風。什麼樣的楊柳風?吹面不寒,風吹在臉上不覺得寒冷,這是春風的特點。對比一下冬天的風,寒風凜冽,吹到臉上如刀割一樣。而春風是暖暖的,柔柔的,吹到臉上不再感到寒冷。詩人走到橋東,春風拂面,楊柳翩翩起舞,細長的柳枝輕盈多姿,律動著春意。

    杏花雨,楊柳風,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粉紅的杏花,新綠的楊柳,繽紛的色彩,雨飄灑著詩情,風撩撥著畫意,律動的春意,多麼美的春啊!

  • 17 # 退之317

    這是一首最美的清明前後的春天圖景,杏花雨,衣,風,楊柳,志南和尚。志南的思想感情與場景的美融為一體,絲絲細雨,淋不溼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豔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颺。此情‬此‬此景美‬如仙‬!‬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 宋 ] 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要全面理解這首詩的三四句的美妙,我們先來剖析作者的整首詩。作者運用擬人手法表現了春風的柔和溫暖,表達出作者對春天自然美景的喜愛。 第一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意思說:我在一棵老樹蔭下拴住小船。它告訴我們,他是乘船出來春遊的。而且這個地方有樹有水,是個好去處。古木成蔭,又乘帶篷的船,暗示了春來天暖,並會有風雨。 第二句“杖藜扶我過橋東”。“杖藜扶我”,實際是“我扶杖藜”。說藜杖扶著我,將杖擬人化,突出了藜杖的作用及我同藜杖間的感情。意思說:我扶著藜杖來到小橋東面。這句寫作者下了船,又扶杖步行,雖然年紀老了,但遊興很濃。其實在乘船途中,已經在欣賞春天美景,但景色實在迷人,又想看看前面的景,於是繼續徒步遊賞。走著,走著,景果然美不勝收。

    你看,杏花盛開,細雨綿綿,楊柳婀娜,微風拂面。詩人不從正面寫花草樹木,而是把春雨春風與杏花、楊柳結合,展示神態,重點放在“欲溼”、“不寒”二詞上。“欲溼”,表現了濛濛細雨似有若無的情景,又暗表細雨滋潤了雲蒸霞蔚般的杏花,花顯得更加嬌妍紅暈。“不寒”二字,點出季節,說春風撲面,帶有絲絲暖意,連綴下面風吹動細長柳條的輕盈多姿場面,越發表現出春的宜人。整個畫面色彩繽紛,充滿著蓬勃生氣。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溼而不見溼,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爽目愜意的春日。

      春風春雨本是常見的現象,作者卻寫得有色有味,真切感人。可見作者體察的細膩和筆下的功夫了得。看似淺顯的詞句是經過精心錘鍊的,因而韻味十足。他重點從感覺入手,寫自己春遊的喜悅心情,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也為讀者展現出春天無限美好的世界。

    你閉上眼睛,低聲背誦這首詩,一種細雨濛濛,杏花含情,楊柳微動,拄著柺杖的老和尚興致勃勃,邊走邊看,走走停停的畫面自然會呈現於腦海中,志南的詩是“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是動靜結合,情融其中,風有情,雨有情,花有情,柳亦多情。三四句是與陸游的“小樓昨晚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一樣美,是不亞於蘇軾筆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形象美!

    讀志南這首絕句,讓人足不出戶卻遊歷了一次最美的春景,徜徉在最美的詩意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的探春的原型是誰,為什麼會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