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道行2818
-
2 # 杏林居士123
魯迅並不是反對漢字,魯迅是不喜歡複雜的文言文,複雜的繁體字。因為過去大眾老百姓家庭貧困,只讀幾年書,識字少,稍微長大就得幫大人幹活,複雜的繁體字和文言文阻擋了他們學習現代文明和學習知識,只有富人有錢,男孩子和女孩子都可以花大量時間去學複雜的漢字和文言文。這樣窮人就失去了學習和提高的機會,世世代代做下人,窮人沒有文化,沒有見識,思想單一,富人永遠愚弄窮人。
-
3 # 御印璽公子
當時魯迅和眾多魯迅的小夥伴,反對文字,因為當時中國文字,文化,包括教育,醫學,沒辦法幫助中國發展,甚至阻礙了中國發展,看不到希望,如果換成任何人,深處當時的環境,是看不到未來和希望,所以當時魯迅和眾多小夥白反對漢字,我要是在哪個時代,我也反對,現在不會了,因為無論是繁體字還是簡體字,並不會阻礙中國發展,無論是計算機,還是其他科技,無論是日韓,還是香港臺灣,還有大陸,都有自己的文字,工業和科技發展的都很不錯,
-
4 # 老人新手新手
廢除漢字是錯的,而且行不通,幾千年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大程度上是表現在漢字上,連日本人都非常羨慕華人的漢字比他們寫的好,而且非常遵崇漢文化。1987年我去日本,到東京一家叫四分醫院考查,院長在接受待我們交流中,寫出一手漂亮的漢字和唐詩,我真的感到我所不及。又在津醫療器械製作所,一位課長接待我們交談中,談到了三囯演義這本書,並問我最喜歡書中那位人物,後來我們倆個人同時寫出了諸葛亮的名字來,大家都會意的笑了!可見漢文化影響的深遠!
-
5 # 見醜不怪
當時廢除一般人看不懂的八股文和文言文,然後推廣所有人能看懂的白話文才是重點。廢除漢字可能是時代限制下當時文人對舊文化通盤否定的結果
-
6 # 旺音
這要結合當時的環境背景來看,舊中國當時幾乎被西方的新世界全盤碾壓,他們作為留學生明白新思想,新科技的偉力。漢字作為承載舊中國思想的重要一環,正是首當其衝的。就像尼龍布料跟棉麻布料,穿過之後還是覺得棉麻的好
-
7 # 司馬情1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據考證已有六千年的歷史,是全球使用時間最長沒有出現斷層的文字,漢字是古人象形表意造字唯一傳承至今並碩果僅存的文字。所以說,任何人想要廢除漢字都是大錯特錯的,也不可能會實現。
回覆列表
漢字沒有什麼不好,我們應以擁有漢字及其文化而自豪。
漢字的不好,確切地說是有些缺憾吧?魯迅、錢叔同所處的時代是舊中國時代,也是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處於其時的廣大下層民眾,是中國社會的主體力量,卻正如魯迅作品中描述的一樣,卻是被封建殖民到麻木不仁、跪久而不會站也不知抗爭的群體,社會的進步己無望寄託到他們身上,他們除了自己是悲劇,也成為社會的悲劇,社會的墮落黒暗看不到半點光亮。魯迅棄醫從文,本想以筆為刀槍,向黑暗社會發起進攻,戰鬥不息;但民眾的愚昧,他奮力吶喊,儘管寫下了檄文一篇篇,但又有多少民眾能看到他寫下的文字呢?他們並不識字啊!
解放後,實行文字改革,簡化漢字,很快使大批文盲脫盲,簡化字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但在魯迅所處的舊中國,一個個漢字都是那麼難讀難認的繁體字,大字不識一個的底層民眾,如何脫盲?又有誰來普及文化教民眾識字呢?加之其時西洋文字輸入,幾十個字母就能組成表達意思的語言,一下凸現出繁雜的漢字是多麼的臃腫落後?一句話必須一筆一畫寫下一個個文字來,這樣的文字堆積比西洋文幾十個字母就可拼合成句,顯然土洋差異是多麼的明顯!所以,其時的進步文人,矛頭都指向了自己民族幾千年的文字,認為是文字導致了文化的落後,必須廢除;漢字不廢,華人缺失文化,中國的希望還有嗎?不能不說,這是時代帶給魯迅等人的認識侷限,他們多麼希望透過漢字的廢除而能改變民眾的愚昧啊;但當時的腐敗政府,即便真廢了漢字,中國就能新生嗎?顯然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文字並不是整個社會、全體民眾落後的根本根源,落後的根源歸根結底是制度的侷限。
如果魯迅今天還在,經歷漢字繁改簡的見證,相信他是不會再大力倡導廢除漢字的。今天,漢字己成為世界通用文字,漢語的影響越來越大,世界都在說中國話,漢字己證明是最聰明的文字,是世界的唯一,是中國的驕傲;漢字不可能讓人愚昧,人們從漢字的學習中,看到的只有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