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蝶侵梅

    《三國演義》中蔣幹盜書,讓曹操斬殺蔡瑁,張允。真的是將乾的錯嗎?非也,蔡瑁,張允。乃是荊州降將。當時奪取荊州時,並沒有進行大的戰役。也就是說荊州勢力沒有絲毫削弱。當時荊州兵馬有一二十萬人。曹操是很忌憚荊州勢力的。除掉為首的蔡瑁,張允。是曹操在接收荊州時就有的想法。如果冒然就將蔡瑁,張允除掉。怕會引起荊州人的反感,發生兵變。蔣幹盜書為曹操帶來了機會。曹操將計就計,斬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把責任推給了將幹。蔣幹在這個事上是立了功的。雖然不是有意而為。但是造成的後果是曹操所滿意的。曹操也沒有責罰蔣幹。這就是曹操第二次重用蔣幹的原因。

    但是第二次將幹入吳薦龐統獻連環計。使曹兵敗走赤壁,卻實是曹操中了計了的。

  • 2 # 湯岐

    謝邀,蔣幹中計是赤壁大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蔣幹盜書,曹操誤殺了張充、蔡瑁,曹操明知上當,卻以為自已大軍壓境,殺了張充、蔡瑁也勝券在握;並讓蔣幹第二次又去東吳刺探情報。周瑜又讓蔣幹見龐統,龐統獻連環計把曹操戰船連成一片,黃蓋又使苦肉計,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又一歡騙過蔣幹……蔣幹一一報知曹操,然而讓黃盍假投降、火燒赤壁……周瑜終於以少勝多大敗曹操。

  • 3 # 小樓夜獨煙聽雨

    曹操嘛,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前期的確是挺牛的。

    中後期的曹操,飛楊拔扈,目空一切,重用馬屁精蔣幹,不敗才怪。

    蔣幹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謀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讀書,便向曹操毛遂自薦,要過江到東吳去作說客,勸降周瑜,免得大動干戈。曹操聞知大喜,親自置酒為蔣幹送行。蔣幹第一次派蔣幹去東吳,是想透過蔣幹和周瑜的同學關係,想讓蔣幹勸說周瑜投降,結果中了周瑜的計策,帶回了假情報,將蔡瑁和張允兩個水師將領誤殺。曹操雖然知道中了計,但是礙於面子不願意承認,所以當蔣幹第二次要求去江東的時候,曹操也只能同意,周瑜安排蔣幹見到龐統,又讓他中計,導致曹操將所有戰船連在一起,最後被火攻的時候,全軍覆沒。主要原因還是曹操過於自信,疏忽中計。

    曹操信了假情報,這不能怪蔣幹,要怪他自己大意輕敵。因為蔣幹沒有自作主張,而是如實回報。如果曹操更謹慎更聰明,是不會上當的,甚至可以利用假情報。如果曹操識破了反間計,就能知道周瑜忌憚蔡瑁二人的能力,可以重用此二人。或者可以把信拿給蔡瑁看,換取二人的信任。然而曹操直接殺掉了蔡瑁張允,這並不是蔣幹讓他殺的。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但是一旦把錯誤情報當成正確情報,還是對手安排的,那慘敗就是註定的了。

  • 4 # 深沉的海

    正好剛給孩子先後講了《蔣幹盜書信》和《孔明借東風》這兩章,活學活用。曹操再次派蔣幹去江東探聽真情,原因有四:

    一、當時身邊無郭嘉這樣深得曹操寵幸的謀臣,荀攸,程昱未深得曹操青睞;二、操之過急,且過分剛愎自用,導致輕敵。赤壁之戰前是曹操最為膨脹的時候,在曹操看來畢生最大的願望一統天下,如同探囊取物,舉手之間,便可取於手中。三、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周瑜和黃蓋之流演的好。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雖然生性多疑,疑心重主要是在戰場上和敵方交戰時,對手下還是十分信任的。

    郭奉孝若在,不至孤有如此大失

    赤壁後,曹操哭奉孝,並非像史書上說的那樣郭嘉是“天下奇才”、“第一謀士”,而是因為郭嘉是曹操最為信賴倚重的謀士,郭嘉的人才品性很是適合曹操的胃口罷了。哭奉孝時說的“郭奉孝若在,不至孤有如此大失”,既有失敗後鬱鬱寡歡,心痛奉孝的意思在裡面,也有借奉孝暗諷後人的意思。

    其實這也不怪一眾謀臣,曹操一代梟雄,殺伐果斷,奸詐無比,志得意滿之時,又豈能聽得進別人的進言。

    當蔣幹勸龐統歸曹,等到戰船釘鎖完畢,曹操一眾橫槊賦詩,當謀士劉馥說曹操詩詞悲涼,”曹操大怒曰:“汝安敢敗吾興!”結果將劉馥一槊刺死。陪伴這樣的君主,眾謀士自當謹口慎言,免得掃了曹操一統大業的興,即便瞧出了蔣幹中計,也並不見得敢於直言。

    當然,郭嘉若沒死,或許能進言一二,略影響時局,但曹操這時年過五十五歲,志得意滿,已經有些驕了,大勢已定,無力迴天。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軾《赤壁賦》

    蘇軾的《赤壁賦》寫的曹操初破荊州,“舳艫千里,旌旗蔽空”,收服了荊州,一眾人馬歸降曹操,此時曹操志得意滿,全軍上下皆有一種自負的氣氛。

    曹操未嘗看不出周瑜的反間計,只是輕敵罷了。蔣幹第一次中計,本來曹操對於歸降的蔡瑁張允不太信任,得到蔣幹盜的書信,一怒之下殺了二將。事後也懊悔不已,只怪自己太心急。

    第二次蔣幹自薦,去周瑜營內探聽虛實,曹操一世奸雄,並沒有將對方放在眼裡,仍然妄想以小博大,最終遺恨赤壁。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雖然曹操懷疑黃蓋的詐降,無奈獻降書的闞澤處亂不驚,在被曹操手下拖出斬首之際,闞澤急中生智,一番說辭打消了曹操一時的疑慮。

    再說黃蓋,最早追隨孫堅走南闖北,孫堅死後,黃蓋又追隨孫策,孫策死之後又追隨現如今的孫權。可以說,黃蓋是名副其實的東吳三世元老。

    而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 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黃蓋作為三世元老,的確有和周瑜叫板的實力,外人看來,這場內訌實屬正常,於是這場苦肉計演的很是合情合理。

    而龐統獻計,對於不瞭解南方氣候的曹操一眾,甚是以為然,若知道冬天也刮東南風,斷不會有後來的事情。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曹操手下人才濟濟,這和曹操知人善用有很大的關係。曹操很是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所以用人論才不論德,唯才是舉。

    當然曹操對內部也會有猜疑,但都是有的放矢,對於大部分手下還是很信任的。雖然在後來的中央集權的時候,曹操也整過殺過不少人,但那是後話了。

    赤壁之戰時期,正是曹操事業拼搏關鍵時期,這時候對於手下並沒有那麼多猜忌,蔣幹自薦,曹操欣然答應,曹操還是信任蔣幹的。

    綜上,曹操兩次派蔣幹去江東,是由於手下謀臣諫言不力,曹操自己過分輕敵,對方演技精湛,對手下過分信任這幾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 5 # 歌舞三國

    道理很簡單,還有比蔣幹更合適的人選麼?

    但凡要刺探軍情,首先是需要接觸對方軍事首腦人員,東吳陣營的軍事要員當然是周瑜、魯肅這些人,還有手下一干將領。從條件上分析,要想刺探軍情,蔣幹也是最佳人選。

    第一次蔣幹盜書中計

    第一次曹操本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招降周瑜,蔣幹自告奮勇去東吳當說客。結果被周瑜識破 。周瑜設計,假裝醉酒,讓蔣幹盜走離間的書信。該書信導致曹操中計,殺了蔡瑁和張允。

    不一會兒,蔡瑁和張允的人頭送到帳下。曹操看見他們死不瞑目的面容,猛然省悟道:“壞了,錯了,我中了周瑜的‘借刀殺人’計了!”

    雖說,曹操意識到自己中計,但也只是懷疑,這樣的結果沒有經過核實,內心不斷處我安慰:“這不是真的”。只能依舊裝著沒事一樣的。

    第二次是為了核實黃蓋是否詐降

    先是闞澤替黃蓋送書信,表示願意歸降於曹操,曹操一看就是苦肉計,但是闞澤對答如流,沒有破綻。即使蔡氏兄弟的書信送到後以,曹操仍半信半疑。需要核實。闞澤回到江東,與蔡氏兄弟和甘寧、闞澤一起寫下了約定來日派船投降的密信,派人送往曹營去了,曹操基本相信。但還是不放心。畢竟這麼大一件事,來得過於突然。

    曹操接連收到蔡氏兄弟的密信,還覺得不夠放心,又召集文武官員商量對策。曹操說:“江東黃蓋受刑被打,讓闞澤來聯絡投降事宜;甘寧也因替黃蓋求情被周瑜責備,心懷不滿,願為我軍內應。兩件事均不可深信,是真是假,恐怕還要去人到江東探聽一下,弄個水落石出。你們誰去周瑜寨中走一趟?”

    即使蔣幹這一次不自告奮勇,曹操還是會派他過去,實在沒有比蔣幹更合適的人選了。

    只是這一次蔣幹江東之行,不僅沒有分辨出事情的真偽,反而把龐統帶回江北,中了連環計,聽了龐統的獻計,把所有船隻用鐵鏈鎖在一起,其實曹操也知道,把船鎖在一起,一旦被火攻,將是滅頂之災。只是當時沒有天氣預報,不知道大冬天還會刮一次東南風,心存僥倖。

    一方面曹操赤壁之戰之前,雙方兵力懸殊太大,讓曹操忽略了很多細節工作,陷入了一種相對自信的思維。從戰術上沒有重視對手,所以第二次還是會派蔣幹再去江東一次。

  • 6 # 小城大大555

    故事主要講了:蜀國和吳國聯盟火燒赤壁就是為了攻打曹操,曹操有兩名虎將也非常善於水戰。

    周瑜一心想除掉曹操的兩名水上大都督:蔡冒,張允

    曹丞相命蔣幹去說服周瑜,讓周瑜歸降於他。

    周瑜終於見自己的同窗好友來啦!大擺宴席,熱烈迎接周瑜命令:誰敢在宴會上提軍事,一律斬首曹操命令蔣幹執行的任務,蔣幹也不敢再提說服周瑜的事。

    宴會上,周瑜喝得酩酊大醉,他扶著自己的老朋友蔣幹回帳篷睡覺。

    周瑜裝著疲憊的樣子連衣服都顧不上換,就假裝睡著啦。

    子翼見周瑜鼾聲如雷,以為他是真的睡熟了,他看見周公瑾的書桌上放著一堆書信,其中有一封書信,上面寫著:蔡冒,張允兩位將軍發誓:我們一定瞅準時機,將曹孟德的頭顱獻於主公!

    周瑜一邊睡覺一邊在嘴裡嘟囔著:兩位將軍我的人頭呢?我要的人頭呢?忽然周公瑾帳外有人報告:兩位將軍還沒有瞅準時機,下不了手,蔣幹在旁邊偷偷的聽著,聲音越來越低,越來越低。

    蔣幹以為自己得到了重要的機密,就把這封書信藏在袖子裡,把周公瑾與他的部下說的話記了下來。

    連夜趕回曹營,像曹孟德彙報:不好啦丞相!咱們的水軍大都督暗中勾結吳國,說要把你的頭顱獻給周瑜!於是,曹操就命令兩位水軍大都督前來審問,張允說道:“報告丞相,水軍現在還沒有訓煉成熟,不能前去進攻!”“等你們訓練完水軍,我的頭顱就被你們獻給周瑜了!”說完就叫部下把他們拉下去斬了,曹操頓時醒悟,我中了周瑜的奸計!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周公瑾是個足智多謀的將軍!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不輕易信任自己將士的人

  • 7 # 湘西明明

    曹操明知自己中周瑜之反間計,為了面子卻拒不認錯!而蔣幹提出再次出使東吳時,曹操沒有理由拒絕,只有再次派蔣幹去東吳。

  • 8 # 崑崙之柏

    巜三國演義》中,蔣幹第一次中計後,曹操還派他去江東探聽真情,為什麼?

    蔣幹是曹操名下有名的辯士,深得曹操的喜愛,很多大事都委託蔣幹去辦。主要是蔣幹有一個英俊瀟灑的外表,又有一定的辯才,這隻能說是在曹操的眼中蔣幹有才幹,但是如果跟諸葛亮和周瑜來比,那麼蔣幹就差遠了,也就是因為如此,才使曹操在83萬人馬下江南之時派蔣介去東吳當說客,勸說周瑜在曹軍大軍壓境之時投降曹操,不成想反而起了反作用,使周瑜反而利用了蔣幹的愚迷,幫助東吳取得了巨大勝利。

    這個時候的周瑜已經與東吳主子孫權及蜀國的諸葛亮達成排除眾議,堅決抗曹的共識。但是苦於敵、我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兩國相加也難以抗擊曹軍83萬人馬,更加之荊州兩位懂水軍的將領蔡瑁、張允投降了曹操,此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之法,周瑜視為心腹大患,久欲除之而無機會,使吳、蜀強於北方曹操的水軍也相形見屈,難有取勝的機會。正在十分為難的時候,蔣幹來了,周瑜大打親情牌,與其共飲一室,共眠一床,使蔣幹大為感動,以為招降周瑜志在必得。

    這時,周瑜略施小計,讓蔣幹盜得蔡、張二人盜得寫給他的“密信”,如獲至寶,連夜逃回北岸曹營,給予曹操觀看,使曹操深信不疑,立即下令斬殺了蔡瑁、張允。斬殺後立即又後悔中了東吳的反間計,這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曹操的計策都是過後計,”過去了後才明白,但他表面一定不認輸的。

    周瑜的離間計取得了成功殺害了蔡瑁、張允後,心中仍然沒有底,能夠如何戰勝曹操。雖然避難江東的龐統想出了連環計,但如何讓龐統平安過江及過江後又不使曹操生疑?也是非常為難的事情。誰知道這個時候曹操又派蔣幹來了,可能曹操以為蔣幹已經說服了周瑜,讓他來投奔自己,便又派蔣幹來約定什麼時候投降,他好安排接應。這真是口乾遇到送水人,真是天助周瑜也。周瑜沒有費多大的力,說服蔣幹,讓龐統去當曹操的參謀,使用“連環計”,曹操深信不疑,輕信了龐統的“連環計”使周瑜的火攻成功,導致戰爭失敗!

    蔣幹兩次過江,兩次中計,不僅葬送了曹操83萬人馬,也險些使曹操喪命!

    綜上所述,曹操為什麼在第一次派蔣幹去中了離間計,殺了蔡瑁、張允吃了虧以後,又派蔣幹過江呢?因為他一直疑心重,心想萬一周瑜是真的投降我呢?如果不去搞清楚,恐怕錯失良機,所以第二次派蔣幹去會周瑜也是曹操取勝心切的原因。

  • 9 # 開心讀故事

    《三國演義》中,有幾個小丑級的人物,比如助紂為虐的李儒,賣主求榮的張松,當然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智”盜密信的蔣幹了。

    在赤壁之戰前夕,蔣幹自告奮勇給曹操做說客,隻身乘一葉扁舟,奔赴吳營去勸降自己的昔日同窗,大都督周瑜。

    當時周瑜正在擔心,曹操這邊的蔡瑁、張允熟悉水軍會成為江東的心腹大患。於是“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引誘蔣幹盜走假的張、蔡二人的“投降書”,以反間計使曹操除去了這倆個傢伙,使曹操鑄成大錯,淪為千古笑柄。

    可是曹操為什麼第二次還要派蔣幹去呢?曹操這個陣營,也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只有蔣幹是周瑜的同學,再說上次的事,也不能都怪蔣幹,曹操也沒有明辨是非。

    這位蔣同學又被派往江東,去打探軍情。這次周瑜沒怎麼搭理他,於是蔣幹沒事就胡溜達。

    居然讓他找到了正在隱居的“鳳雛”,這可讓蔣同學,如獲至寶。於是就各種勸說,終於為主公,挖到一個人才。

    這才是龐統,巧現連環計,讓不服水土的曹兵,把戰船都用大鐵鎖連在一起,而為後來的火燒赤壁,做了鋪墊。

    蔣幹只是一個媒介作用,究其失敗原因,還是主帥起了主導作用。

  • 10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俗話說,曹操倒黴遇蔣幹,講的是蔣幹盜了周瑜將計就計的的假書信,曹操錯殺了水軍頭領蔡瑁張允的故事,而實際上沒有這樣的事,是虛構的。一是蔣幹和周瑜相見根本不會漏兩軍交戰的事,只敘舊情,盛情款待。蔣幹所得到的是周瑜和黃蓋之矛盾的事,這也是周瑜特叫下屬散佈的,雖觀察了周瑜的陣式,也沒有得到什麼虛實。二是蔡瑁張允是降將,曹操對他們不信任,而另有原因才把他們殺了的,不關蔣幹的事。自然作者這樣寫了,按照正常情節的發展,曹操就不可能再叫將幹第二次去東吳了。實際上,作者貶低蔣幹,目的是透過貶低蔣幹來貶低曹操。若曹操不讓蔣幹二次出使,那就是讚美曹操的精明瞭,不妥。那麼,作者下文必然會繼續寫曹操的愚蠢,為下文描寫赤壁大敗作鋪墊,這才是作者的寫作思路。我想透過曹操的心理活動來推測其原因。而此時曹操已經察覺中計,錯殺蔡瑁張允,又無法懲治蔣幹的罪,有苦難言,又不能流露出錯殺的馬腳,只能將錯就錯了,曹操還想得周瑜的訊息,派蔣幹去,是最好的人選,若派別人去,就暴露了馬腳,曹操就難看了。這樣構思,令蔣幹二次出使東吳也就合乎情理了:蔣幹是有才的,這是不可否認;黃蓋和周瑜是否有矛盾?是否詐降?這個訊息肯定能得到;若弄到可靠訊息,將會抹去先前的兩個愚昧的醜臉,在下屬面前還好看些;出使前要囑告他一番;這一戰根本也不會失敗,自然這一戰打勝了,對於以前做錯了的,也都是對的了,就沒有馬腳露了;等過一些時日,再以別的藉口來懲治蔣幹。蔣幹是很聰明的人,可作者虛夠情節貶低他,以此來貶低曹操,作者也只能這樣構思推動情節向前發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全明星賽,詹隊的詹姆斯沒有奪得全明星MVP,你覺得遺憾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