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語焉可詳
-
2 # 迷失在耶路撒冷
J•Q•亞當斯說,“古巴將會掉進美國軌道,就像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一樣”。美西戰爭是因為房地產而引起的。把古巴從西班牙人手裡奪過來,這一直是美華人的夢想。這可以追溯到1801年,托馬斯•傑斐遜向西班牙提議購買古巴島,而西班牙人當然不同意出賣這一世界上最值錢的產糖地區。美國南部各州也想把古巴併入美國,讓它成為一個蓄奴州。從185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支助了好幾次出兵或者隱蔽行動,意在推翻西班牙對古巴的統治。1895–1898年的古巴獨立戰爭正好給美國一個全面干涉的藉口。美華人可以把自己裝扮成幫助古巴爭取獨立的朋友,同時把古巴佔為己有。作為額外的獎勵,美國還可以把西班牙帝國的其他領地,包括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等,一塊一塊地奪過來,作為自己營造全球帝國的“Sunny地帶”。
-
3 # 青年史學家
美西戰爭是美國獨立以後第一次以爭奪海外殖民地為目的的大規模對外戰爭,美國在經歷過19世紀中期的南北戰爭以後,國力逐漸恢復,透過工業革命,西進運動以後,美國的國力在19世紀末已經大大增強,因此先挑了西班牙這個軟柿子來捏。
美國看中的是西班牙在菲律賓、波多黎個和古巴的殖民地,意圖透過戰爭與西班牙搶奪殖民地,美華人也最終實現了願望。
1898年1月,駛入古巴哈瓦那港的美國緬因號戰艦被炸,美國民眾和美國輿論都認為是西班牙人所為,可是根據1976年美國海軍自己的調查顯示,爆炸很可能是由於船中的煤箱自燃引發與其緊密相連的彈藥倉爆炸,但是在1898年卻成為了美西戰爭的導火索。
經過短暫的準備之後,美國於1898年4月25日正式對西班牙宣戰,戰爭分為兩條線,一條線是在菲律賓,一條線是在古巴,美國軍隊以支援菲律賓起義軍的名義進入了菲律賓,不堪一擊的西班牙軍隊甚至與美軍頭領私下秘密約定在不允許菲律賓軍隊進入馬尼拉城的前提下,西班牙把馬尼拉轉讓給美國,這讓小編想起了一戰後,中國山東的權益被從德華人手裡轉讓到了日本人手裡,弱國無外交啊,中國如此,菲律賓也是如此。美軍採取欺騙菲律賓起義軍的手段最終奪取了對菲律賓的控制權。
而古巴戰場則是另外一番景象,西班牙守軍與美國軍隊進行了真刀真槍的抵抗,雖然西班牙在弱勢的情況下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是已經工業化的美國明顯高於西班牙一籌,最終不到兩個月,西班牙宣佈投降。
1898年12月10日,美西雙方簽訂了《巴黎和與》,美西戰爭宣告結束,美國成功獲得了西屬菲律賓、波多黎各和古巴。
回覆列表
美國為什麼發動美西戰爭
公元1898年,一場規模不大的戰爭,卻對後來的世界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這場戰爭就是美國和西班牙之間爆發的美西戰爭。那麼為什麼美國和西班牙這兩個相距甚遠的國家能夠發生戰爭呢?美國為什麼發動美西戰爭呢?
關於美國為什麼發動美西戰爭這個問題,還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說起。十九世紀末,西班牙還是一個強國,雖然已經不如鼎盛時期那麼強大了。
而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正是一個軍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美國已經不滿足於在這個大陸做老大了,他的眼睛已經盯上了世界,他想要做世界老大的位子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開始佈局,精心策劃。
此時,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還是西班牙的屬地,而這三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正好被美國看中。如果美國能夠把這三個國家納入到自己的版圖,或是成為自己的殖民地,那麼,美國就能借著古巴,來控制加勒比海地區,藉著波多黎各抵禦歐洲列強,藉著菲律賓進入亞洲,如果這個目的能夠達成的話,那麼美國離控制整個世界就為期不遠了,可見美國的野心是多麼的大。
後來證明美國的戰略佈局是對的,美國對西班牙的這場戰爭,以旗開得勝而圓滿結束,西班牙在和美國的戰後協議中,讓出自己的三個屬地歸美國管轄,到了此時,美國也具備了與當時的英,法,德等強國抗衡的實力,美國的第一步計劃完美收官,離自己想要做的老大的位子又近了一步。
美西戰爭的原因
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發生了一場重新將殖民地所有權進行配置的帝國主義戰爭,也就是美西戰爭。當然每場戰爭的爆發都是有原因的,那麼具體的美西戰爭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美西戰爭是美國與西班牙的戰爭,是美國想與西班牙爭奪殖民地,其中包括古巴和菲律賓等,具體的美西戰爭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個原因是美國方面的原因,當時的美國處於發展階段,並且發展特別的快,成為當時的大國。在軍事上美國擁有自己的武器,艦隊,國力十分強大。
所以為了自身的物質需求,美國想透過殖民來擴張自己的經濟,而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古巴,菲律賓等具有許多的發展經濟的優勢,這也就讓美國有了把西班牙的殖民地搶奪過來的想法。政治方面美國想透過重新劃分殖民地來控制其他國家,想成為世界的老大。
第二個原因是西班牙方面,也就是西班牙的日漸衰落。在美國崛起之前,西班牙是強國,那個時候西班牙對其他國家進行殖民,使得古巴等地成為了它的殖民地,但美國崛起後,西班牙日漸衰落,所謂落後就要捱打,西班牙也就成了美國發動戰爭的目標。
第三個原因就是西班牙殖民地內部的動搖,因為美國的思想幹涉,古巴等殖民地不再願意接受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不斷髮動起義,但又被強行的鎮壓,古巴暴亂,於是美國介入。
終於在1898年的2月15日,美國的軍艦“緬因”號在古巴哈瓦那港爆炸沉沒,這次事件也成了美國的一個絕佳的藉口,有了一個正義的名號來干涉西班牙。美西戰爭隨即爆發。
1898年美西戰爭在哪裡打的
世界上為了爭奪殖民地的戰爭不在少數,美西戰爭亦是這樣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它發生於1898年,是由美國打著正義旗號宣戰西班牙的。那麼1898年美西戰爭在哪裡打的呢?
關於1898年美西戰爭在哪裡打的這個問題,答案還是很明確的,美西戰爭的地點是古巴、加勒比海以及太平洋上。1898年5月14日,謝夫特將軍指揮6000名美軍部隊從基韋斯特出發,6日後到達古巴聖地亞哥港,並依靠海軍的掩護登陸,美軍僅幾匹戰馬的損失就登陸成功併發起了一系列攻擊。隨後,西班牙守軍只好放棄了拉斯瓜西馬斯。
之後,謝夫特率軍進攻聖地亞哥東北部時,遇到了埃爾卡極其頑強的抵抗。500名西班牙守軍與5000名美軍糾纏不休了1天。令人驚歎的是美國陸軍最強悍的部隊傷亡1385人。不過就在7月3日,美國艦隊又強勢佔領了聖地亞哥港。之後西班牙的艦隊逃到了一條非常狹窄的水上道路之後被美軍戰艦一一擊沉。11日,美軍包圍了聖地亞哥。
在古巴戰事進行得如火如荼時,美國的喬治·杜威便率領艦隊到達馬尼拉港外,趁機火燒西班牙堆滿易燃物的艦艇。第二天美海軍又攻下了甲米地還有科雷希多島,沒過多久又攻下關島。
8月13日,美軍向馬尼拉發起了虛張聲勢的總攻,西軍很快便繳械投降了。美西戰爭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
1898年美西戰爭中“沉船堵口”戰術
美西戰爭是美國與西班牙之間的一場發生於1898年的帝國主義戰爭,其導火索為2月15日,美國的軍艦“緬因”號在古巴哈瓦那港爆炸沉沒事件。這是個絕佳的藉口,也掩飾了美國為了擴張海外、爭奪殖民地的野心以及慾望,而是有了一個正義的名號來干涉西班牙。那麼1898年美西戰爭中“沉船堵口”戰術具體是什麼情況呢?
其實關於1898年美西戰爭中“沉船堵口”戰術美國早就蓄謀已久,美國對西班牙手上的殖民地觀望已久,尤其是古巴個菲律賓這兩塊大肥肉,令他心潮澎湃。
並且古巴早已因西班牙政府的殘酷鎮壓人心慌亂,頻繁革命,擾得西班牙不得不派遣多數兵力,戰爭進行了數年,西班牙政府早已無力支援了。菲律賓亦是掀起了一番民主獨立戰爭,反對西班牙的殖民統治。
美國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機會,首先是公然刊登西班牙駐美國公使德莫洛一封私人信件,信件內說美國當時的總統麥金萊是個虛偽小人、卑鄙騙子等。西班牙及時做出迴應撤銷德莫洛的工作,但美國政府怎可就此善罷甘休,他們不依不饒,加大輿論。
2月15日,美國停泊在古巴哈瓦那的軍艦“緬因”號因爆炸沉沒,艦上的350多名官兵中有266人因此喪命。美國政府立馬認定這是西班牙政府卑鄙的陰謀,一時間,美國國民對西班牙痛恨的情緒達到了頂峰。美國政府在此時以為了人類的幸福這等光明正義的藉口向西班牙開戰,美西戰爭由此展開。
美西戰爭中為什麼西班牙會失敗
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發生了一場重新將殖民地所有權進行配置的帝國主義戰爭,以美國勝利為終結,史稱美西戰爭。那麼美西戰爭中為什麼西班牙會失敗呢?
當時野心勃勃的美國打算大展身手一番,向海外擴張。西班牙殖民地中的古巴與菲律賓群島不僅具有令人矚目的經濟價值,而且可成為美國向南美及亞洲擴張的新戰鬥基地,美國怎能不心動?在美國無力與英、法等老牌殖民大國抗衡時,他自然把主意打到了西班牙身上,特別是殖民地古巴與菲律賓人民開展了多場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鬥爭,牽制住了西班牙的大多軍隊。
西班牙對古巴起義者的血腥鎮壓激怒了美國政府,並威脅美國治本主義者在古巴的經濟利益。當年2月15日,美國軍艦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咬定此事因西班牙的陰謀而發生,要求懲罰西班牙。4月24日西班牙首先對美國宣戰。由於美國已建立一隻部署在各個重要戰略要點的據說是世界排行第三的海軍,所以次日就毫不猶豫打響了戰鬥。
說到美西戰爭中為什麼西班牙會失敗,這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新興美國經濟雄厚,極具軍事潛力,西班牙也已衰弱,被各國孤立,已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老朽帝國。國內政權頻繁的更替,革命運動亦是常事,全國上下無法團結一心,共同對外。
身為沿海國家,連海軍的炮手都無法充分訓練,戰艦的設計也是十分不堪,海軍實力實在是遠不如從前了。再說美國,美國大肆擴充海軍,經常進行航海訓練,海軍實力甚是可觀。兩國開戰,誰輸誰贏已經非常明顯了。
美西戰爭最後誰勝利了
爆發在公元1898年的那場美西戰爭,是美國為了奪取西班牙的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戰爭。這是帝國主義列強之間,再一次為了瓜分殖民地而引發的戰爭。那麼,美西戰爭最後誰勝利了呢?
關於美西戰爭最後誰勝利了這個問題還要從戰爭本身開始說起。這場戰爭,雖然是強強對話,但戰爭開始後,卻呈現了一邊倒的趨勢,美國沒用多長時間,就贏得了戰爭。而整個戰爭期間,美國軍兵的死亡人數共有五千人,但其中只有四百人是戰死沙場的,其餘的則是因傷病而死。
美國用很小的代價,就得到了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也把西班牙從古巴的土地上趕了出去。古巴在美國的幫助下,成為了獨立的國家,但實際上古巴已在美國的控制之下。另一方面,美國僅用2000萬美元的象徵性抵償,就獲得了菲律賓這塊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對美國而言,菲律賓的經濟價值和軍事戰略價值都極為重要。在戰爭中,美國也鍛鍊了陸軍和海軍的配合作戰能力。
因為美國海軍的實力相當高,戰術素養也令人羨慕,但美國陸軍的能力還很不足,與海軍在協同作戰中,配合也很差。但經過這場戰爭,美國吸取了經驗教訓,在戰後,美國進一步加強了海軍和陸軍的協同作戰能力的培訓和演練,這也為美國在以後的戰爭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以上各種情況來分析,美西戰爭,美國以完勝西班牙結束。
美西戰爭對於美國的影響
美西戰爭是美國向西班牙發起的,而且這場戰役的勝利者是美國,所以這場戰爭對美國來說,有很大的影響,那麼美西戰爭對於美國的影響有哪些呢?
關於美西戰爭對美國的影響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講,第一個政治,都說這場戰役是重新劃分殖民地的戰爭,這也就可以看出,原來大國劃分的殖民地已經不管用了,現在由新的強國來劃分,就比如美國。美國在美西戰爭中的勝利,使其政治方面透過這場戰爭得到了擴充套件,原來的西班牙殖民地如今就在美國的政治掌控之下了。
第二個,經濟方面,這場戰爭的勝利,使美國得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同時還獲得了西班牙的大量的金錢的賠償,殖民地的獲得使得美國的物質條件提高許多。另外美國對殖民地人民的壓榨,從中也獲取了豐厚的利潤,所以這場戰役的勝利就使得美國的經濟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第三個方面就是美國在世界的地位。美國透過這場戰爭,像世界證明了這個國家的崛起,並且是快速的成為大國,也是在這個時候,美國樹立了自己的地位,從而也為自己的經濟擴張,政治擴張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所以,從以上的分析來看,美西戰爭對於美國來說有很多有利的影響,經濟上獲得了發展,同時又使國家的思想得到了傳播。重新劃分殖民地這也意味著世界格局的改變,這個格局就是以美國為首的新的強國的崛起,美國透過這場戰役,贏得了對自己國家非常有利的結果。
美西戰爭花費
一八九八年美國為了從西班牙手中奪取古巴、菲律賓、波多黎各等地而挑起了美西戰爭。那麼具體美西戰爭花費多少呢?美西戰爭的根本性質就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戰爭,而在戰爭期間美西戰爭花費在美國曆史上所謂最為燒錢的一些戰爭中排到了第八名。
十九世紀,迅速發展崛起的美國進入了帝國主義的時期,於是由此開始對外宣傳擴張土地的言論。然而此時整個世界早已被如西班牙、英國、法國等老牌強國將殖民地瓜分完畢,美國雖想要重新瓜分,但是此時美國的力量還不足以與英法兩國對抗。
所以,漸漸衰敗的西班牙則成為了美國的目標。此時的西班牙已經是日落西山,漸漸腐朽衰敗。所以美國決定首先奪取西班牙的殖民地,而此時西班牙殖民地古巴、菲律賓等地先後挑起了動亂反抗,這對美國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月十五日,美國的軍艦在古巴一港口爆炸,其中二百六十六人死亡。這件事引起了美國極大的憤怒,隨後美國要求西班牙在古巴停戰。隨後,美國在議會上再次要求西班牙承認古巴的獨立地位,並將軍隊撤離古巴。而西班牙自然不會同意,於是在四月二十四日向美國宣戰。
美西戰爭一共歷時十週,但是美西戰爭花費卻高達了九十億美元。其中,美國向西班牙支付了兩千萬美元得到了菲律賓。
美西戰爭雙方軍力
美西戰爭是一場新興帝國美國與逐漸衰落的老牌強國西班牙之間關於殖民地的爭奪戰。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是以美國取得勝利而告終,從而也使得美國逐步走上了國際地位。而美西戰爭雙方軍力在當時的差距雖然說不上是不可相提並論,但是日漸衰落的西班牙最終還是比不過日益強大的美國。
美西戰爭中的美國艦艇
因為美國的迅速發展,急需對外開拓市場的美國早已打算好了爭奪殖民地的主意,但是當時的美國因為還不足以與英法等強國交戰於是轉而將目光投入到了衰敗的西班牙。因此,對於美西之戰,美國實際上算是早有準備,然而反觀西班牙,確是對這場戰爭毫無預料。
在當時,美國已經組建了一隻號稱是世界排名第三的艦隊,並且分別部署在了各個戰略地點上。而國會為此次戰役徵兵二十萬人,軍隊中還配備了電話、速射野戰炮、電報等在當時非常先進的裝備。
而西班牙在古巴的軍隊達二十萬人,但是其中可以上戰場的卻只有一點二萬人,其餘均是老弱病殘。海軍的軍事裝備也是非常落後。而在菲律賓駐紮的西班牙軍隊也只有四點二萬人,再加上當時西班牙的政壇一片混亂,甚至許多人自大的認為美國是不可能獲勝的。
在奪取菲律賓那場戰役中,美西之間的艦隻對比為六比七,差別並不大。但是從質量上相比,美國卻完勝西班牙,一場戰爭下來,西班牙士兵傷亡三百八十一人,而美國士兵僅受傷七人。透過以上分析得知美西戰爭雙方軍力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