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生嘯唱
-
2 # 殺豬的秀才
中鋒是指進行書法創作時候,筆鋒按照字型的筆畫方向而行,筆鋒是在紙面上拖著走,而筆不能絞轉滾動,這就是中鋒的用筆特點。中鋒書寫往往線條扁平無力,更沒有立體感。
偏鋒是指進行書寫創作時,筆鋒的方向和字型筆畫的方向是偏離的,可能是傾斜的也可能是垂直的,有著多種的偏離角度,筆鋒此時也是拖著走的,這就是偏鋒的用筆特點。偏鋒寫作時因為墨漬多,顯得光滑,而筆腹和筆根除墨漬逐漸減少,字跡顯得毛糙
還有側鋒,側鋒是指在書寫創作時候,筆鋒沿著字型筆畫絞合轉動,而筆鋒的方向和字型筆畫的方向有一定的傾斜,約為45度,側鋒在書寫時候和中鋒 偏鋒最大的不同是,側鋒在創作時候筆鋒是絞合轉動的,而中鋒 偏鋒是筆鋒拖行的。而側鋒因為是筆鋒轉動書寫,增加筆鋒和紙頁的摩擦力度,字跡顯得渾厚濃重富有立體感。
而在足球和籃球的位置中也存在著中鋒的叫法,在足球中中鋒叫做Central Forward ,是球隊進攻時候的主要得分手或者策應球員,主要活動區域為對方的防線30米區域,尤其是禁區附近。而中鋒也分為傳統站樁中鋒和現在全能中鋒。傳統中鋒主要在禁區內活動,負責進球得分或者策應球隊的第二波攻擊,像效力于山東魯能的佩萊就是傳統中鋒的代表之一。
現代中鋒要求球員能傳球能射門,既會策應又能盤帶甚至突破傳球,而本澤馬就是這樣的球員,自帶背鍋屬性的本澤馬也是廣大球迷熱愛吐槽的球員。
在籃球比賽中也有中鋒的說法,籃球中鋒的英文叫做Center 就是中心的意思。籃球場上的中鋒通常是個頭較高的球員,他們通常負責籃下的防守和籃板球爭奪,進攻時候的籃下攻擊和二次籃板爭奪也是主要職業職責,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中國籃球巨星邁克爾 姚明.
-
3 # 茶與書法
古人對用筆十分重視,明豐坊在《書訣》中說:“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篆則一毫不可側也。”不過,這亦僅大概而言。
根據筆鋒在筆畫中所處位置的不同,用筆方法有中鋒、側鋒、偏鋒之分。用筆的技巧就在於調節筆鋒,使其恢復、保持圓錐體狀態。中鋒,亦稱正鋒,指運筆作書時筆鋒處於點畫中間。為使點畫圓潤,歷來書家多主張“筆筆中鋒”。因筆鋒在點畫中間執行時,墨汁順筆尖流注而下,均勻滲開,達於四面,點畫也就無上重下輕、上輕下重、左重右輕、左輕右重等缺點。因此,中鋒乃書法之根本筆法。偏鋒,即運筆時將筆之鋒尖偏在點畫之一面。寫出的點畫往往有輕重不勻,一邊光一邊毛等弊病。一般書家以偏鋒為敗筆。側鋒,指運筆時筆鋒所處的位置在中鋒與偏鋒之間的一種用筆方法。這時,接觸紙面的筆毫方向與筆的執行方向呈約45°左右的夾角。這個夾角越小越接近中鋒運筆;越大,越接近偏鋒運筆。側鋒運筆時所書線條的形態和質感效果介於中鋒與偏鋒運筆之間,中鋒用筆的必要補充。
由於側鋒運筆較隨意,有利於承接上一個筆畫的筆意,有利於書寫速度的加快,側鋒用筆是在以中鋒為主的前提下,適當運用側鋒,可使點畫痛快淋漓,跌宕多姿,富有變化。古今書家均大量採用側鋒運筆。因此,側鋒運筆仍是“合法”的運筆。正如古人所說的“正以取勁,側以取妍”、“正以主骨,側以取態”。
綜上所述,“正鋒取骨,側鋒取妍”就是在書畫運用筆鋒時,以正鋒為主、以側鋒為輔的原則。側鋒與正鋒相對,也是屬於運筆的一種形式和方法。側鋒,在前人的一些書法論著中屢見提及,但對於它的性質,卻有不同看法。
朱和羹《臨池心截》說:“正鋒取勁,側峰取妍,王羲之書蘭亭取妍處十代側鋒,餘每見秋鷹搏兔,先於空際盤旋,然後側翅一驚,翩然下擢,悟作書一味執筆直下,斷不能因勢取妍也。”這段話強調了側鋒用筆的重要性。
但馮武在《書法正傳》中卻指出:“今以側鋒取妍者,皆異端也。學書斷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盤踞胸中,使終身陷於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馮武對側鋒加以否定,把他說成是邪魔外道。我想,這種異議的產生,追根尋源,在對於“側鋒”這一名詞的不同理解。簡言之,就是將側鋒與偏鋒混為一談。其實,偏鋒和側鋒完全是兩碼事,偏鋒絕不是側鋒。
所謂“偏鋒”即是運筆時,筆桿傾斜,筆鋒在書的一邊,而筆身在書的另一邊行走,產生的效果是一邊光滑另一邊如鋸齒,墨不入紙,線條扁平而浮露於紙上。運筆最忌偏鋒,故稱為“敗筆”。
側鋒,《永字八法》論中注:“側不得平其筆,當側筆就右為之。”我想,側鋒就右,便包含以側取勢的意思。當然,側鋒運筆,往往是筆鋒由偏轉中的過渡,它的優勢就是用筆能臥能起。從運筆來說,並非是筆筆中鋒,有時會不知不覺地使用側鋒,能將筆臥而起,這就是側鋒助以中鋒的作用。
若從側鋒來說,不僅僅是把“點”成為“側法”而已,如“天”、“運”、“扣”等字的挑捺,甚至鉤撇等,均是“側筆”。確切的說,“側筆”方勁犀利,神采外耀,故凡出鋒的點畫,多用“側筆”。一句話,“側鋒”與“正鋒”各有各的優點,又有相得益彰之妙。
毛筆調峰技法
戀上八雅,邀你一起練字。
-
4 # 江湖書法家
曬一曬我的作品,想知道什麼是中鋒、側鋒、偏鋒嗎?很簡單,筆尖在中間的就是中鋒,其他的看偏離軌道大小,分為側鋒、偏鋒,來吧!跟我天下第一書法家練字吧!
-
5 # 裝子
中鋒的說法本身就是有問題,如果說要中鋒那只有篆書要求筆筆中鋒行筆,其他書體無所謂中鋒,中鋒行筆是一種很低階很膚淺的認識
-
6 # 張斌洲
"側鋒、偏鋒"意思是一樣的,以正相對,是書法術語,指筆尖偏於筆畫一側,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中鋒"也是書法術語,大概意思是指毛筆毫尖在前而齊力行於筆畫未端。
而所謂的"中鋒”筆尖居於筆畫正中,這句話看似沒毛病,但有寫過毛筆的應該都知道,筆在執行的時候筆鋒是鋪開的,不可能是筆尖居於筆畫正中,毛筆又不是錐子。這是一種意會,也是古人常說的"古法用筆”、“錐劃沙"、‘萬毫齊力“。
而“中鋒“是書法筆法的核心,大多是以側鋒來輔助完成的,尤其是楷、行、草等書體。
“側鋒取妍,中鋒取勁"。側鋒不僅是中鋒行筆的發力點,也是筆畫收筆的聚鋒點,更是起著裝飾筆畫的作用,讓筆畫多姿多彩。而中鋒是筆畫的生命,它是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的象徵。反之,若筆鋒偏於一側,以筆肚行之到底,筆尖不著力,則如患病之人,僵臥於床上,精氣神全無!
-
7 # 彪哥的書法生活
書法之法皆在筆法,用筆其實就是用鋒,筆法就是用鋒之法,鋒無處不可用關鍵是要分清“中側和主次”,偏執一端都是“不得筆”
要對筆法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就必須首先對毛筆本身有所瞭解。鋒錐的特點是前端尖利四周渾圓飽滿。古法制筆椎體內部是有“芯”的且偏硬四周附以柔軟的短毛,海派名家白蕉先生就是用的這種筆,這種筆短而硬蓄墨量少適合寫小字,有個名字叫“雞距筆”,魏晉王羲之就是用的這種筆。唐代以後又出現了“無芯”的“散卓筆”,這種筆以羊毫為主,鋒長且蓄墨量大能連續書寫,米芾就是用這種筆臨仿了王獻之中秋節,因為毛筆的考據而被鑑定為米芾“偽作”,因為那樣的一筆書用魏晉時期的毛筆是寫不出來的,所以鋒錐的特性對於筆法和書風的形成起到了直接作用,且無論如何變化鋒尖始終是表現筆法的核心,決定了線條的表現力,所以用鋒的關鍵是會用“鋒尖”。
中鋒,簡單說就是行筆時令鋒尖從筆畫的中心位置行走。這樣墨從根部向下流淌時最終會從凝聚的鋒端注入到線條的中間位置,且自然的向線條兩側擴散開來,這樣線條就會呈現出一種中部圓渾飽滿厚重立體的狀態。中鋒用筆是傳統帖學筆法核心,駕馭中鋒的能力直接決定了線條質量和整幅作品的格調。
側鋒和偏鋒都是相對於中鋒而言,側鋒是指筆鋒偏向一側而筆肚著紙,鋒錐呈“倒俯”的狀態,墨從筆根自上而下流淌會從筆肚和筆鋒各處分散入紙,不能如中鋒那樣從鋒尖積聚入紙,這樣線條會顯得單薄乏力。但側鋒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筆法,因為毛筆是軟的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如“硬筆”那樣挺直,書寫時總是要透過不停的提按使轉使筆鋒在中側之間轉換,且保證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這樣用筆即可避免線條的單調乏味又可使書寫更加流暢便利,“即中即側”是王羲之行書筆法的主要特徵。
偏鋒嚴格來說是一種病筆,雖然它類似於側鋒但有本質不同,側鋒一定是要配合中鋒“中側互轉”使用的,而偏鋒是沒有中鋒參與的一側到底,所呈現出來的線質“薄、脆、輕”
從廣義的筆法來說,“篆隸真行草”無論那種書體中鋒都是筆法的核心,中鋒是表現書法“筋骨”的筆法支撐,摒棄中鋒用筆線條則“無法立身、筋骨不存”,中鋒的表現形式也很豐富,如“絞轉筆法”更能豐富線條的表現力。
萬法皆在於活用,中鋒用筆是基本原則但並不是唯一,如果秉持“唯中鋒論”下筆必求“筆筆中鋒”則必為“法困”終成“書奴”。中鋒立身,側鋒取妍,萬毫皆在於“活用”
-
8 # 張勁逸
沈伊默曾這樣說過"用筆之妙,無非就是筆筆中鋒"。
一 中鋒:也叫正鋒,即指在行筆的過程中,筆鋒在點畫的中路行走。這樣,墨水可以順著筆毫流到紙面,比較順利均勻,寫出的筆畫也比較潤澤。
中鋒行筆是寫書法各種字型時所用的重要方法。亦稱正鋒的意思,就是行筆時筆鋒端正執行。
中鋒是書法練習筆法的一大關鍵,只有中鋒正,毛筆字線條才能使墨色均勻,滲入紙面,富有立體感,寫出的點畫飽滿,耐看,古人形容"如錐畫沙,屋漏痕"。當然,書法用筆不可能筆筆中鋒,但是無論怎麼變化,然至末筆,必收到中鋒這一點,這是毛筆字初學者必須引起重視的一個問題。
二 側鋒:即指斜向落筆,直接向右執行,即為側鋒;在行筆的過程中筆鋒不在筆畫中路,而偏到筆畫的一側”,這時筆桿也是也是偏的。
中鋒與側鋒是相對應的兩種行筆方法。書法創作中,一般是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相互配合使用的。用筆中鋒側鋒相間使用。
三 偏鋒,筆鋒狀態介乎於中鋒、側鋒之間
是指筆鋒偏在點畫一邊,主要以一面筆鋒接觸紙面的運筆方法。偏鋒的缺漏地方在於,墨色容易一邊濃厚一邊淡薄,還有就是容易造成點畫一邊光滑而一邊毛糙,有時有鋸齒狀。優點是能增加線質的變化,不足之處是線扁力怯,缺少圓潤和沉穩。
四 側鋒和偏鋒很容易混淆,側鋒主要是筆鋒挺立,關鍵在於是收筆時能回到筆鋒的中鋒行筆狀態。整體效果來說側鋒方立,偏鋒扁平。
偏鋒則僵臥蹲伏於紙上,一從起筆一直偏到尾布收筆。從而整個字型呈輕浮飄狀無力的"片"狀。沒有力度,沒有立體舉例來說,《蜀素帖》"枝"字左邊木字旁的第一橫,
起筆用側鋒峻落,收筆時就由側歸於正,並非整個筆畫都用側勢行筆。若把行筆比喻成走路,側鋒行筆就象人行路受阻,側身而過,過後自然又復歸於正,不至於始終“側"最後成了"偏"倒狀態。類似還有"華"字上面兩點的轉折部位,也是側鋒轉中鋒行筆,
還有"軀"右邊的區上一橫,起筆側鋒,最後以中鋒收筆,儘管用墨已枯淡,由於收筆的一箇中鋒迴轉,就使得整個一橫立了起來。有了精神,有了筆力度。
正如清代書法家笪重光《書筏》:"能運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中鋒,即佳穎亦劣。優劣之根,斷在於此。"由此可見,中鋒是書法運筆中的主要法度,故至今書法在用筆以中鋒為尚。
楷書多以中鋒用筆為主,行草書運筆應當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兩者位分主次地有機配合,明·豐坊《書訣》曰:“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即此意。
-
9 # 中國書法大課堂
書法中什麼是“中鋒”、“側鋒”、“偏鋒”?
提問者發的這三張示意圖,存在嚴重錯誤,正在誤導讀者!尤其第三張圖,筆桿的方向是完全錯誤的。在此予以駁斥以正視聽,以免讀者造成誤解進而導致以訛傳訛的不良後果。
請您讀完下面圖文辨識正誤:
“中鋒”、“側鋒”、“偏鋒”都是針對書寫時筆鋒在筆畫中所處的位置而言。中鋒行筆:是指書寫時,使筆鋒在筆畫中間執行的一種用筆方法。書寫時,筆毫受力自然彎曲,然後使筆肚在前,筆尖在後向前執行,筆鋒自然處於筆畫中間,這就是中鋒行筆。
下圖示意錯誤:
中鋒行筆正確方法示意圖:
側鋒行筆: 書寫時,筆毫受力自然彎曲,然後使筆鋒在筆畫一側向前執行的行筆方法。
下圖示意錯誤:
側鋒行筆正確方法示意圖:
偏鋒行筆:是指書寫時,筆毫受力自然彎曲,然後使筆鋒偏向筆畫一側,向前執行,筆桿與紙面的夾角和筆鋒的位置類似側鋒,介於側鋒與中鋒二者之間的一種行筆方法。
“此法與側鋒行筆無異,只是筆鋒在筆畫中所處的位置略有差異。”
下圖示意錯誤:
偏鋒行筆正確方法示意圖:
-
10 # 王乃棟說書畫
這個問題涉及筆法的關鍵。
筆鋒是筆力在筆畫中的具體形態,古人所說萬毫齊力才有筆鋒。無筆鋒的毛筆字不是書法,只是一般書寫。
怎樣寫出萬毫齊力的筆鋒?即寫出有筆力的書法?
運腕鋪毫!筆毫鋪開才能寫出圓潤有力的筆畫,這種鋪毫所寫的筆力圓勁的墨跡就是中鋒。
而筆毫不能鋪開,筆尖偏向一側的墨跡就是偏鋒,偏鋒筆畫形扁不圓,無鋒無力,是敗筆。
側鋒是中鋒的過渡形態,筆毫的鋪開程度略少於中鋒,筆畫形式稍側,屬於中鋒筆法形式。
只有掌握了筆法,才能寫出萬毫齊力的中鋒和側鋒,成為書法。不知筆法者往往筆毫亂掃,自以為得計,實則偏鋒滿紙,亂拉草繩而已。
-
11 # 汶水才子
一是中鋒。也叫正鋒,運筆的主要方式。
中鋒就是指筆基本上在筆畫的中央行,也有說令筆心在點畫中行。中鋒用筆,萬毫齊力,使墨順著筆尖流下來,均勻滲透在紙上。這樣寫出來的筆畫,筆鋒中行,倆邊如界,呈現均衡。即使筆畫邊緣不甚光潔或有曲折也可表現對稱。這樣寫出的筆畫自然圓潤。給人一種力量的感覺。
起筆時,一般都是應略傾側著筆管的筆毫入紙,入紙的筆毫不要移動,然後用手腕的動作將筆管拎正使筆毫豎立,這樣運筆便是中鋒行筆。
二是偏鋒。指運筆時筆桿傾斜,筆毫尖不在點畫中央,而偏向一側,向左或向右,使筆頭、筆腰和筆根一起著紙。由於筆身在點畫的另一邊行走,筆鋒偏向一邊,這樣寫出筆畫往往都是筆畫鋒頭一邊充實而副毫一邊枯澀,一邊如刀光劍影,一邊貌如鋸齒,這種筆畫扁薄無力。不過偏鋒優勢即鋒稜出露,明快犀利,且能增加點畫的生動感。若用不好,寫出筆畫失去穩定的對稱美感,初學者應少用。
三是側鋒。介於中鋒和偏鋒之間的一種用筆方式。側包含以側取勢,古人常把點又稱為側點。因為這種起筆,一方面使筆勢的往來更加流利,另一方面比較篆法起筆快而簡便。當落筆成點時,筆鋒往往形成偏側之勢,其筆毛平鋪紙上,這種方法是側鋒。側鋒用筆一般常用在起筆時用。側鋒還有種解釋,指筆毛在點畫倆側著力不均勻的運筆方式。
側鋒和偏鋒雖有相同之處,但也有細微差別。一般偏鋒是一偏到底,而側鋒往往是筆鋒,由偏鋒轉為中鋒的過度。這就好比人走路,到達路狹所在,側身一掠而過。偏鋒用筆毫臥紙上而不能直立,側鋒用筆卻臥而能起。
-
12 # 老閒事主任
中鋒:運筆時筆尖在筆畫中心線附近。側鋒:運筆時筆尖在筆畫中心線與筆畫邊線中間。偏鋒:運筆時筆尖在筆畫邊緣上,形成鋸齒狀。
-
13 # 不二齋
中鋒
中鋒是書法最重要的基本筆法,指的是在書寫的時候,毛筆筆尖正好在所書寫筆畫的中間部分,筆尖的方向正好和筆桿行走的方向相反,筆桿基本保持垂直狀態,或者稍微傾斜,這種用筆方法也可以叫正鋒。
用中鋒書寫出來的線條兩邊的邊緣線比較平滑、流暢,筆畫的質感比較厚實,也很有力量感,它是書法的最基本的用筆方法,其它的用筆都是要在中鋒的基礎上進行,沒有了中鋒的書法作品也就稱不上是書法了,中鋒用筆在篆書裡使用最為廣泛。
側鋒側鋒是指在行筆過程中,毛筆的筆鋒有傾斜,這一用筆我們練習書法的時候也經常使用的,比如在楷書裡,“點”的別名就叫“側”。點就是側鋒寫出來的,另外寫橫畫、豎畫等筆畫的時候,起筆一般都要切筆,這個切筆其實就叫側鋒。
側鋒在隸書、行書、楷書、草書中都會用到。
偏鋒一般認偏鋒是一種筆病,屬於塗抹類的一種,它的相對面是中鋒。
但是,也有人認為偏鋒就是側鋒,是側鋒的另外一種叫法。
我們書寫的時候一般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偏鋒儘量少用或者不用。 -
14 # 萬氏制筆
中鋒
中鋒是書法最重要的基本筆法,指的是在書寫的時候,毛筆筆尖正好在所書寫筆畫的中間部分,筆尖的方向正好和筆桿行走的方向相反,筆桿基本保持垂直狀態,或者稍微傾斜,這種用筆方法也可以叫正鋒。
用中鋒書寫出來的線條兩邊的邊緣線比較平滑、流暢,筆畫的質感比較厚實,也很有力量感,它是書法的最基本的用筆方法,其它的用筆都是要在中鋒的基礎上進行,沒有了中鋒的書法作品也就稱不上是書法了,中鋒用筆在篆書裡使用最為廣泛。
側鋒
側鋒是指在行筆過程中,毛筆的筆鋒有傾斜,這一用筆我們練習書法的時候也經常使用的,比如在楷書裡,“點”的別名就叫“側”。點就是側鋒寫出來的,另外寫橫畫、豎畫等筆畫的時候,起筆一般都要切筆,這個切筆其實就叫側鋒。
側鋒在隸書、行書、楷書、草書中都會用到。
偏鋒
一般認偏鋒是一種筆病,屬於塗抹類的一種,它的相對面是中鋒。
但是,也有人認為偏鋒就是側鋒,是側鋒的另外一種叫法。
我們書寫的時候一般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偏鋒儘量少用或者不用。
-
15 # 千年蘭亭
所謂“中鋒”,就是筆尖在筆畫的正中,副毫在筆畫兩側。
書法講究用筆應以中鋒為主,這樣的線條立體感強,渾厚飽滿,骨力內含。
“側鋒”是相對“中鋒”而言,筆尖偏向一側,筆肚著紙。
“側鋒”儘量不要單獨使用。如側鋒起筆,應迅速調鋒,透過提按或衄挫,將筆鋒揉入畫中,由側鋒轉為中鋒。
如果“側鋒”起筆,收筆仍為“側鋒”,一側到底,則是“偏鋒”,是病筆。“偏鋒”無力,墨色浮於紙上,線條軟弱、飄浮。
側鋒與偏鋒雖極為相似,但側鋒臥而能中,偏鋒則一偏到底。側鋒筆身挺立,偏鋒則僵臥蹲伏於紙上。側鋒方,偏鋒扁。
側鋒取妍,中鋒取勁。中鋒發筆逆入平出,側鋒發筆逆勢切入。中鋒行筆筆毫平鋪,側鋒行筆筆毫斜鋪。中鋒用轉,側鋒用折。中鋒圓,側鋒方。
-
16 # 狂喜淡墨a
中鋒,執筆端正,使筆毫中心居於筆畫正中垂直執行,運用中鋒進行運筆書寫,可產生持重,圓厚的特點。
側鋒,書寫以筆毫側面著紙,可取得妍美之藝術效果,
引申,側勢,即側鋒取勢之意。
《蕭子云十二法》:側者,取勢也。
引申,側,側是不平直,寫直豎、平橫時運筆需要側,才能有勢,如果太平直,則無勢可言。
《翰林粹言》:筆正之說,真格言也,筆正則古人筆法,皆如吾手足矣,側鋒取妍,此鍾、王不傳之秘。
偏鋒,即側,側鋒之勢也。為側鋒引申而出偏。偏正相依,取勢與持重相間。
用筆鋒之術:或曰正鋒,或曰中鋒,或曰出鋒,或曰藏鋒,或曰側鋒,或曰偏鋒。――清周星蓮《臨池管見》。筆鋒的運用,不同的運筆方式,得不同藝術效果,正鋒取勁,側鋒取妍。
建議,初學讀帖,尋用筆特點,術語為後來總結。其實最主要的用鋒,正偏之鋒(中側之鋒),現在理論上分的很細,分解解釋圖示,初學,雲霧中。且不可窠臼,取重點關鍵,不要眉毛鬍子一塊抓。
-
1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中鋒,是指筆鋒尖部朝向筆畫中間。通常情況下,中鋒狀態是,筆鋒無論在聚攏或散開時,毛鋒尖部始終順著走過的筆跡線中軸。
用中鋒法書寫出來的筆跡質感圓潤,多用於篆書、隸書。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中鋒筆法動作
側鋒,是指筆尖在筆畫的某一邊緣,筆腹折彎處在與其相對的另一個邊緣,相當於筆鋒斜著向前行進。
用側鋒法書寫出來的筆跡形狀方整,多用於楷書、行草。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側鋒筆法動作
偏鋒,筆鋒狀態介乎於中鋒、側鋒之間。筆尖不在畫正中,筆腹兩邊靠近邊緣。用偏鋒書寫出來的筆畫形質渾厚沉穩……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偏鋒筆法動作
之所以字型風格特點不同,主要體現在筆法、字法這兩個方面,單就筆法而言,中鋒多用於篆書,即所謂筆筆中鋒。而在其他字型當中則不然,有的以中鋒法為主,例如:《鄭文公》、《石門頌》。有的是以側鋒法為主,例如: 《始平公》、《九成宮》、《多寶塔》。也有中鋒、側鋒兼用的,這種情況在魏碑、隸書、行書當中比較常見。
以歐楷《九成宮》為例,用側鋒法書寫,塑造筆畫的形態,輕而易舉,特別是收筆處,一筆即可完成,根本不用描畫,除了懸針豎之外,其他筆畫中間行筆一般情況下不用調成中鋒。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
反之,若以中鋒法書寫,那就麻煩了,筆畫收筆處的形態一次完成不了,無奈之下,只好附加一些修飾性的筆法動作,實際上是描畫出來,如此只求形似而筆法不對,畫蛇添足,那還叫忠實原作嗎? 如圖:
▲圖為錯誤的寫法
我之所以說: 田楷≠歐楷,原因就在這裡。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筆法相當於聲樂中的唱法,非常重要,不可濫用。
中鋒、側鋒是兩大筆法體系,中鋒易出圓形,側鋒易出方形,這是它們的基本特點,不僅要了解,還需根據所書寫的字型風格妥當運用,尤其是初學者在臨帖的時候,原帖是什麼筆法,就必須用什麼筆法,不要隨意篡改。如果是進行自主創作,想用什麼筆法那就另當別論了。
書寫技法、訓練方法是永恆的主題,書法實驗尤為重要,凡事不要憑空想象以上是我的教學研究心得,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釋出的相關練字論述,我的抖音、火山裡有小影片可以看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援!
-
18 # 書法有云
書法中的“中鋒”、“側鋒”、“偏鋒”等都是筆法方面的知識,現在詳解如下:
一、側鋒
側鋒是偏側用筆之一,其起源於隸書筆法,以側取勢,起筆時筆毫斜鋪在紙上,筆鋒偏側,行筆時逐漸將筆鋒調到點畫中間,或側勢行筆至點畫末端,再將筆鋒收回到點畫中間。
側鋒顯露犀利、行筆時因筆毫觸紙力度不同,鋒從點畫一側轉向中間,使線條的形質發生變化,神采外耀,引人欣賞。
現代書法家商承祚在《現代書法論文選》中說:“我認為行草耐人尋味正是使用側鋒,縱觀歷代書法名家運筆,莫不如是。”
二、偏鋒
偏鋒是偏側用筆之一,偏鋒起筆,筆鋒偏於點畫一邊,筆桿偏於另一邊。偏鋒從起筆到收筆,筆鋒始終處於點畫的一邊。
側鋒和偏鋒的不同之處:
偏鋒與側鋒都是偏側用筆之一,但是偏鋒與側鋒有著本質的不同。
側鋒比偏鋒的筆桿更偏右一些,筆鋒與點畫方向順勢較大。偏鋒用筆,橫掃而過,線條扁平,筆鋒難於轉換。側鋒用筆,筆毫或收或斂,或臥或立,或轉或折,都能做到斜而不扁,臥而能起,富於變化。
三、中鋒
中鋒,就是筆鋒在執行中處在點畫的中間,墨汁由筆鋒注入紙面後,向兩邊洇化,形成中間濃而兩邊淡,是線條呈現立體感。
對於中鋒用筆,清代書法家劉煦載提出“逆入,澀行,緊收” 的觀點。
中鋒運筆是寫好字的關鍵,如何做到中鋒運筆?
1、執筆要正
執筆正了,筆鋒自然就正。
2、提按頓挫
提,是提起筆桿,靠毛筆自身的彈性使筆鋒回到正中的位置;按,在提的基礎上,按下筆鋒,轉換方向續寫下面的筆畫;頓挫,其動作有如蓋印,需要向四面轉動全力,在轉動中使筆鋒得到調整恢復到正中位置。
總而言之
書法的學習關鍵在筆法,而筆法中的一些書法理論方面的術語需要去了解,如此,方可看懂古人的書論。
-
19 # 隹谷
毛筆書法的行筆大致有三種情況,即:中鋒、側鋒和偏鋒。書法要求,行筆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偏鋒為病,不能用。
中鋒行筆是主要筆法,大多數筆畫要使用中鋒所謂中鋒,就是毛筆聚攏之後的筆鋒。中鋒行筆就是寫字時要保持筆桿直立,筆的尖鋒始終在筆畫兩條外邊線之中執行。但實際寫字時,毛筆不可能絕對的直立,而是筆尖會有一定的彎曲,根據筆畫的粗細,可以彎曲成“一分筆”、“三分筆”、“五分筆”等等,但無論幾分筆,筆尖一定要同行筆方向相反且在一條直線上,而筆桿也同寫出的線條在一個垂直面上。
古人云“常令筆鋒畫中行”。就是說中鋒行筆的,意思是說,在大多數時候要保持筆鋒在限制在筆畫中,但沒有要求筆尖一定要絕對保持線上條外線之中,只要不超出外線就算中鋒行筆了。
側鋒行筆也是筆法之一,在毛筆書法中輔助中鋒使用側鋒行筆就是筆桿同線條不在一個垂直平面上,而是有一定的夾角,但筆鋒尚未超出線條兩條外邊線,這樣寫字時,筆尖就不在筆肚的中間了,而是偏在筆桿傾斜的一邊。這樣如果寫直線,就會一邊出現毛刺,不圓潤。
側鋒行筆也是毛筆書法的筆法之一,在很多時候還必須使用。比如寫捺筆的波磔,最後出刀時就須用這個筆法。
偏鋒用筆是病筆,在書法學習中要儘量避免偏鋒用筆就是筆鋒同線條方向垂直,類似於將毛筆橫著擦出一條直線,這樣寫出的線條是扁平的,沒有立體感,而在書寫時極為傷筆,且不可使用。
-
20 # 使用者2228255600798
寫字人少是大眾書法!
楷即是基礎也是殿堂。
書法的意義是寫好字做好人,是人生修養、精神享受。
書法高雅、敬畏之處是一旦介入“名權利”,書法生命立即終止,如醜書。
古人“楷如立”意義:
首先是避免‘浮躁、走捷徑’!
取法楷書是書法,
取法非楷是寫字。
書法有法即美例如祭侄稿,
書法無法即醜例如今醜書。
取法乎上創新即美,
例如蘇黃米蔡都學顏成‘宋四家’!中國通史749頁。
取法乎下創新即醜。
例如十大丑書無楷創新成‘醜吼瞎’!
語言是詩的本性,
文字是書法本性。
情感是透過文字型現,
沒有識讀的寫是繪畫。
不看戲戲劇成不了“非藝術”!
不寫字書法成不了“純藝術”!
當一定客體完美表現其意義時“醜即美”即稱藝術。
‘’一定客體‘’是專指怪石、樹根等 而不是泛指書法、仕女畫等。
書法面前人人平等,
與人主觀嘴說無關!
回覆列表
漢字文明世界,除了它的方塊特質,還有一點,就是與之並生的中國書法。
書法,雖然現在也有了硬筆書法,但一般人的認知,都是特指毛筆寫字。
狼毫羊毫兼豪,華人對誕生千年了的毛筆情有獨鍾,筆墨紙硯自古合稱文房四寶。
中鋒偏鋒側峰,就是特指書法創作中的特殊行筆方式。當然,國畫創作中也有運用,所以才有書畫同源的說法。
一般而言,篆書多圓潤轉折使用純中鋒;隸、楷則中鋒為主,側鋒為輔;行、草則是兼顧中鋒、側鋒,偏鋒偶一為之。
中鋒行筆由於筆端居中,所以寫出的線條圓渾飽滿。要求毛筆執行時,筆腹在前,筆鋒隨後並始終保持執行在筆腹形成的墨跡之上。筆鋒到筆腹的方向,和毛筆的整體執行方向要一致,並且執筆要儘量垂直於紙面。
書畫中,中鋒用筆是很能考驗創作者功底的。“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都是說的中鋒運筆功力。中鋒用筆所以也是歷代書家提倡的一種主要運筆方法。力度速度不同,中鋒所寫筆畫,可大概分為兩類。“古釵腳”--形容中鋒轉折而出的筆畫,雖有盤繞曲折,但卻依舊保持飽滿圓潤。這一般是書寫較快,用力均勻寫出,顯得線條流暢剛健有力。另一種是所寫筆畫邊緣毛澀不平,古人形象稱之為“屋漏痕”--就像屋子破壁間漏下的雨水痕跡,相狀凝重自然也被稱為有 “金石氣”。
明白了中鋒行筆,偏鋒行筆就好理解了。偏鋒就是筆腹和筆鋒筆頭“不同步”而寫。偏鋒運筆筆鋒在筆畫一側,而筆腹則處於筆畫的另一側。筆鋒與筆腹“並排”行走,毛筆一邊受力,另一個邊緣依靠副毫“擦”出,由於兩邊受力不同,所以寫出的筆畫一邊圓潤一邊枯澀,單薄扁平。除了中鋒偏鋒,還有一種側鋒用筆,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行筆方式。
鋒就是筆,筆就是鋒。所以學好用好中鋒尤其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