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楷哥

    我們這是廈門農村的,結婚確實是辦的流水席,但現在的流水席其實和古時候的流水席已經不一樣了,現在的流水席說白了就是請的那種一個辦酒席的團隊,可以理解為把酒店的廚房搬到家裡來煮,它有主廚,幫廚,配菜,洗碗工,上菜服務員等組成,然後是按場辦的,例如中午一場10桌,晚上一場20桌這樣,等坐差不多滿才開始上菜,酒席才開始,現在的就是這樣。古時候聽說是來一桌煮一桌,當然古時候的這種也只是聽說的。

  • 2 # 三水說故事

    你好,我們東北人在農村結婚辦喜事是擺流水席的,流水席特別有講究,不止要熱鬧喜慶,排場一定要大,辦的越熱鬧,主人家越有面子,人亡財旺運道旺。所以婚宴在婚禮中是特別講究的。

    農村的婚宴不像酒店裡那樣講究精緻典雅,注重的是份量與好吃,既要熱鬧也要有美好的寓意。肉多,好吃,實在是東北村宴主要特點。

    福至如東海,魚從水中來,水就是財。就是福氣。

    紅袍添喜慶,白切肘子肉

    翡翠滿庭院,燉羊肉

    鴛鴦雞

    瑞果成祥

    群龍賀新喜——白灼蝦

    哈爾濱紅腸

    永結喜同心

    這些都是我們村子的流水席飯菜

    習俗主要是邀夫妻雙方好友親朋互相慶祝,給孩子撒喜糖,鬧洞房

  • 3 # 老吳趣談

    俗話說:“十里路里改鄉俗”,別說全國怎麼大。各地鄉俗不盡相同。別說遠的,就是十了里路就有不同的風俗。農村人又講禮節,到那裡去,鄉俗不一樣,在禮節上不懂,不瞭解,就往往失場丟人。其實也算不了什麼?不懂也就難怪了。

    就拿結婚婚宴來說吧!在過去是在家裡做,結婚頭二三天就開始預備酒菜,由廚子上門開選單,照單買菜,菸酒所需品,忙人就開在附近家裡,找大小桌子板凳,盆子篩子等。到那天廚師就來做菜備席。

    後來就不這樣了,嫌太麻煩需找很多忙人幫忙,找麼也不方便,又興了流動宴席。流動宴就是有會廚師的,自己辦的用具,有個人的桌椅凳子,鍋碗瓢盆,各種菜自備。個人帶幾個忙人。主家光出錢,什麼樣的酒席,每桌平均多少錢,定好以後,主家就什麼也不用管了。這樣比個人去操心,去備,又進了一步。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婚宴也在不斷升級。在我們這裡又開始了更省事,更高檔,更氣派的方式,就是直接去賓館,飯店,坐席。更加添了喜慶的氣氛。客人有車的開車來,沒車的開車接送。各方面確實先進了很多。

    外邊也有流水宴,在我們這裡不興。可能是用長桌擺成,這樣到很好。可是吃起來不太方便。

    不管方便與否,隨當地風俗,風俗是這樣,也無法調替。

    總之吧!各地各辦法,也不能說那裡好與不好,社會發展而改變。隨生活水平而變化。城市有城市的特色,農村有農村的風俗。任何時候也不管千篇一律。條件好就豐盛一點,條件差也就少次一點,心意不在好孬上。

  • 4 # 綠丹藍三色

    你好:我們這裡村子喜事大都是流水席,所謂流水席顧名思議,就是一次性五桌或十桌這一排客人吃好,後面的客人又繼續,客人多的話宴席一天到晚,就如流水一樣,絡繹不絕地上菜,一盤菜吃完端下去又上新的,涼熱搭配有致,間雜有序,味道又好,深得人們喜愛。

    結婚時由女方家庭縫製的被子,就被稱為喜被子,而在農村可謂是結婚嫁妝裡,算是最為重要的一項了。按照喜被的數量進行計算,如果喜被越多,就代表孃家給的嫁妝越豐厚。而且對於喜被訂做的人也會有要求,需要是家族裡面,德高望重的人來進行縫製,代表了家人們,對出嫁女兒的種種祝福。

    結婚三天後回,要求雙方一起回孃家,像這種新娘結婚之後,要攜帶著丈夫,一起回到孃家這一種方式,也是村子必須有的禮節。而在男方家裡也一樣;結婚後第2天就需要去拜見長輩的,還要介紹給自己的左右鄰居。

    男女雙方在見面以後,需男方親戚媒人,當女方進行“送貼”雙方滿意。然後雙方協商聘禮的籤售以及嫁妝、這也就是俗稱的雙方“議聘”,而且女方還講三金,金戒指、金項鍊、金耳環、等到雙方確定好正式舉辦婚禮的日期,雙方都會各自設宴,宴請各家的親戚:來參加宴席的親戚,也必須要配送嫁品

    像現在迎親的話,都是由新郎帶著伴郎,一起來迎娶新娘。不像以前都是由男方派人,到女方將新娘子迎回去。新娘子出門都要頭披上喜蓋頭,然後還要向家人進行哭別,讓自己家的弟弟揹著上車,不讓新娘腳挨地,不讓回頭,當然各地農村婚姻,風俗習慣比較多,偏遠地區遠還不止 這麼多禮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都挺好》的劇情人物,有多少家庭如出一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