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籃籃散散

    說實話,GDP退役後,馬刺在聯盟中的競爭力就大打折扣了。雖然球隊很早就做了打算,要培養萊昂納德為核心。事實證明這也確實行得通。2017年的西決,如果萊昂納德不受傷,冠軍還真不一定是誰家的。

    但後來的事就已經不是馬刺管理層能決定的了,小卡與管理層鬧翻,遠赴多倫多。雖說換來了德羅贊,但畢竟兩人確實不是一個水平的,德羅贊始終無法帶領馬刺更進一步。

    就馬刺現在的陣容,總冠軍是絕對拿不了的,連季後賽都難。除非陣中的穆雷、沃克、小白一眾年輕球員能夠打出來,不然只能擺爛。

    顯然馬刺要想回到當年的巔峰,免不了需要幾年的沉澱。佛隱刀收車到站,如今的波波維奇也大有退隱的跡象。也許當波波維奇真正退休的那一刻,馬刺的那個時代徹底落幕,屬於那些人的青春也隨著時間遠去了。

  • 2 # 體育鑫觀念

    對此問題我先直抒胸臆:馬刺隊曾經也是NBA賽場的統治者,甚至可以說近20年以來他們都是NBA的常青藤,幾乎每個賽季他們都是西部的強隊,都有總冠軍的競爭力。但是在馬刺隊的GDP組合逐步解體之後,他們就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並且他們下滑的速度極快。帕克離開之後吉諾比利和鄧肯雖然也短暫的支撐起過馬刺隊,但是廉頗老矣的他們顯然已經無法影響比賽,更不能讓馬刺隊的實力有所提升,所以馬刺隊也只能逐漸沉淪。再加上萊昂納德的離開,使得這支球隊一時間失去了最後的希望,馬刺隊也就在這兩個賽季成為了聯盟的軟柿子。現在如果想分析馬刺隊這支球隊,已經不能用總冠軍競爭力來進行說明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總冠軍競爭力,甚至在西部都沒有什麼存在感可言。馬刺隊只能放眼未來,但是這個未來也充滿著不確定性,這支球隊將迎來他們近20年以來最寒冷的冰河世紀!

    坦白的說,我認為馬刺隊現在確實不能用總冠軍競爭力來進行描述,因為他們現在根本與總冠軍不搭邊,並且正在距離總冠軍越來越遠。馬刺隊的窘境才剛剛到來,他們在短期之內都將一直下滑,不會有崛起之勢。所以這支球隊毫無總冠軍競爭力,透過如下兩點就可以進行簡單的說明和分析。

    第一:馬刺隊目前在NBA聯盟所處的位置——儼然一支西部弱旅,幾乎沒有任何威脅。

    在四年到五年之前,馬刺隊都是NBA賽場上的勁旅,最起碼在西部他們是有一席之地的,無論是遇到什麼樣的對手,馬刺隊都能利用他們的實力和經驗教他們做人。雖然勇士隊在2015-2016賽季崛起,但是在西部馬刺隊還是一支很有統治力的球隊,即便是勇士隊也不敢在馬刺隊面前造次,他們在遇到馬刺隊的時候也是需要100%的投入才能取勝。那個時候所有的球隊對於馬刺隊的忌憚是發自內心的。但是今非昔比,現在馬刺隊在聯盟的處境如何呢?如果用一句話形容的話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馬刺現在是人人可欺”!

    本賽季馬刺隊在西部一直處於倒數的位置,目前他們以27勝36負的戰績位居西部第12位。從西部的整體格局來看,馬刺隊對於排名前列的球隊根本沒有任何威脅,他們現在在實力上也是西部倒數。不出意外的在下個賽季,馬刺隊在西部的位置將會更低,因為勇士隊將會重新崛起,森林狼也有可能強勢提升。

    (下圖:2019-2020賽季馬刺隊在西部的排名!)

    第二:馬刺隊的核心體系——陣容偏老化,進攻能力不足,而且打法與現代籃球背道而馳!

    從馬刺隊在西部的位次來看,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競爭的實力,而從馬刺隊的陣容和打法上來看更是如此。從馬刺隊目前的核心體系的名單來看,這支球隊完全就是一支老兵戰隊,或許除了領袖德羅贊之外,其他人都可以稱之為老將。比如貝里內利、蓋伊、米爾斯、阿爾德里奇等,這些球員已經不處於生涯的最佳階段,現在能夠給團隊帶來的積極作用很有限。陣容偏老化、進攻端的火力不足,這都是馬刺隊的核心體系呈現出來的問題和短板。而且他們的領袖德羅贊也是一個在技術特點上偏科的球星,可以說德羅贊根本不適合作為一個球隊的領袖,他具備很強的個人進攻能力,可是不具備帶隊能力。

    除了陣容方面,馬刺隊在打法上也比較落後。波波維奇還是以傳統打法為主,而且陣地進攻的效果很一般,我不是說傳統的打法不好,只不過是在如今這樣的局勢和陣容之下,馬刺隊的傳統打法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下圖:馬刺隊的核心陣容名單!)

    因此,從馬刺隊現在的整體情況來看,他們顯然沒有任何冠軍相,甚至已經沒有資格去談論總冠軍,因為他們不在競爭之列。而且現在的馬刺隊進入了一個誤區,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該怎麼辦,就連波波維奇也是無力迴天,只能按照現有的體系去打,能打成什麼樣就打成什麼樣。不過作為NBA賽場上近20比較有影響力的球隊之一,馬刺隊不應該這樣破罐子破摔,所以他們在未來也將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那麼馬刺隊可以如何規劃未來呢?我認為有如下幾個方向可以進行嘗試。

    方向(1):徹底進行重建——這是對於馬刺隊來說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對於馬刺隊來說,最為直接的改變現狀的方式是什麼?我認為只有推倒重建,這是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最有可能達到預期效果的一個方式。馬刺隊這20年以來一直都沒有進行過重建,幾乎都是根據核心體系進行修修補補,然後靠著這樣的套路在NBA縱橫了二十多年,還得到了不少的總冠軍。他們當時之所以能夠這樣進行“修繕式”的補強,是因為核心陣容已經很完美,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調整。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馬刺隊幾乎沒有什麼穩定的核心體系,隊內的所有人都不是非賣品,而且對於球隊的價值都不是很大。因此他們現在完全可以徹底進行重建,重塑一支馬刺隊!

    不過這種方法馬刺隊也很難施行,因為馬刺隊的經濟實力有限,他們本來就是一個小球市,很難吸引到更優秀的巨頭!

    方向(2):更換球隊領袖、更換球隊教練——利用交易引援打造出一個不一樣的體系。

    第二個方向就是對於球隊的核心領袖進行更換,也就是放棄德羅贊、阿爾德里奇等核心球員,將他們當作交易的籌碼,利用他們得到馬刺隊真正需要的巨頭。這種方式其實是更為現實的一種方式,也是更有可能實現的一種方式。馬刺隊其實子在2019年也在醞釀,他們清楚地知道靠著現在的體系已經,沒有未來可言,這些人只不過是球隊的過渡階段的球員罷了,只要一有機會,這些球員就會被馬刺隊擺上貨架。前提是自由市場真正有馬刺隊中意的球員,而且這樣的球員也真的願意來到馬刺隊。

    除了球員的交易之外,馬刺隊的教練組也是時候進行一下改動了。不是說波波維奇不夠好,只不過是他現在的理念能夠給馬刺隊帶來的積極作用有限,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承認,波波維奇的時代該翻過去了,馬刺隊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教練團隊了!

    方向(3):開始進行擺爛——力爭得到更多高順位的選秀權,利用新一代的優秀球員扭轉狀況。

    這第三個方向是一個備選方向,並且也是一個長期的規劃。而且這種方式也是很多球隊都喜歡嘗試的方式,那就是開始幾個賽季的擺爛,得到高順位的選秀權,而後利用選秀權在選秀大會上得到自己需要的球員。在NBA的歷史上有很多球隊都是在擺爛之後,才得到重新崛起的機會,而擺爛也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改變球隊狀況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會讓球隊近幾年都淪為魚腩,但是在看到一支全新的具有強大實力的陣容體系之後,大家都會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馬刺隊其實也完全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在2020-2021賽季以及2021-2022賽季進行擺爛,得到更多的高順位選秀權,這樣馬刺隊就能夠贏在未來,就能夠扭轉球隊的整體狀況!但是現在聯盟的格局也是瞬息萬變,每個賽季都有讓人驚訝的重磅交易出現。也許馬刺隊剛剛得到一些很有潛力的新星,那些已經成熟的巨頭就開始抱團發展影響聯盟的競爭格局。因此對於馬刺隊來說他們確實不好進行調整,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個球隊的吸引力不足,城市的影響力也不夠!

    不得不重點進行說明的就是波波維奇這一點,波波維奇老爺子是NBA現在最有資歷的教練,可以說他帶出了很多的馬刺系的教練員,對於NBA的發展影響巨大。馬刺隊這幾十年之所以能夠一直處於比較強大的階段,與波波維奇的執教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波波維奇,就沒有GDP,也就沒有馬刺隊這些年以來的總冠軍榮譽。

    但是一碼歸一碼,現在波波維奇真的不是馬刺隊的優勢,也不是能改變馬刺隊現狀的關鍵先生。我認為現在波波維奇給馬刺隊帶來的是反向的影響,他不僅不能讓馬刺隊變得更好,反而會影響到馬刺隊的整體改革。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波波維奇是時候退出了,他應該主動向馬刺隊說再見,應該讓馬刺隊建立起一個新的教練團隊,打造出一個不一樣的體系!

    總結:

    世界上沒有常勝的將軍,馬刺隊已經在西部的頂峰站立了這麼些年,他們也是時候嚐嚐在聯盟墊底的滋味了。不過馬刺隊畢竟是一支有著強大的球隊文化和歷史的球隊,他們在未來必然還會崛起,但是這段沉淪的歲月他們也必須要經歷。目前馬刺隊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改變球員對於馬刺隊的印象,如果改變大家對於聖安東尼奧的看法,讓更多的巨星球員能夠被吸引過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優秀的球員,再好的底蘊和理念都是空談!

  • 3 # 自由的翱翔

    對於這個問題我先表明我的觀點“風水輪流轉”,這句話形容現在的馬刺在恰當不過了。過去20年因為鄧肯、吉諾比利、帕克的存在,馬刺幾乎年年都是總冠軍的最有力爭奪者之一,並先後五次奪冠。但隨著三人相繼退役,再加之苦心培養出來的倫納德“意外”離隊,出現人才斷檔的馬刺近三年來實力逐漸下降,到了本賽季因疫情停賽前只有27勝36負(西部第12)。這樣的表現別說競爭總冠軍,能否打入季後賽都是很大的問題,因此在我看來現階段的馬刺是沒有總冠軍競爭力的

    馬刺現狀分析:能否打入季後賽都是很大問題,更別說競爭總冠軍了

    雖然賽季初的5場比賽贏下了4場,但此後因為實力不濟的緣故,馬刺開始出現“輸多贏少”的局面,截止停賽前以27勝36負位居西部第12位,落後西部第8灰熊4個勝場、第7獨行俠11個勝場。在常規賽只剩8場的情況下,馬刺想要進入季後賽只有反超灰熊,但8場比賽追回4個勝場差這難度是何其大,簡單來說自己連勝的同時還得寄希望灰熊(西部第8)、鵜鶘(西部第9)、開拓者(西部第10)、國王(西部第11)這四支球隊連續輸球.一支球隊連續輸球或許還有可能,但四支球隊連續輸球的可能性機會沒有,換言之馬刺進入季後賽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了

    馬刺之所以造成如今這樣的局面,就在於剛才所說的出現人才斷檔導致整體實力下滑嚴重。本賽季17人大名單中,球齡不滿4年的有多達10人,球齡超過10人的有5人。因為缺乏中生代的球員,這就導致不得不更多的依靠小將和老將來衝鋒陷陣,但小將欠缺比賽經驗和穩定性、老將們體力是個大問題,隨著比賽的深入這樣的弊端會被不斷的放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馬刺近年來始終能打入季後賽,這就讓他們所獲得的選秀權順位並不高,事實上馬刺隊內的年輕球員都是非『樂透秀』出身,如此一來年輕球員的整體質量就不會太高。

    以表現最好的德章泰·默裡為例,這位16年的首輪29號秀本賽季已經坐穩了球隊首發一號位,場均貢獻10.7分5.8籃板4.1助攻1.7搶斷,較自身順位來說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但和那些『樂透秀』出身的年輕球員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如同屆首輪6號秀巴迪·希爾德本賽季的19.8分4.8籃板3.1助攻0.9搶斷。

    這也就是說,現階段的馬刺更多的依靠還是那些經驗豐富、穩定性高的老將們,如德羅贊、阿爾德里奇、蓋伊。不過這牽扯出一個問題:如果老將們不能很好的保持體力,那麼狀態就會起伏不定。這也就是為何開賽前5場贏了4場,此後輸球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賽程的深入不是很有利於體力的保持,尤其是高密集、背靠背的比賽。

    因此在我看來現在的馬刺是沒有總冠軍競爭力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人才斷檔導致整體實力不強。說白了競爭總冠軍最基本的進入季後賽這個條件都很難滿足,又談何爭冠呢而且比較依賴老將也讓他們的未來不是那麼太光明,畢竟時間是不可逆的,老將們在一天天的變老,而小將們又很難在短時間內頂上來。那麼馬刺該怎麼規劃他們的未來呢?

    首先,採取交易的模式堆積球星來快速提升實力

    因為一直以來比較健康的運作,馬刺的選秀權基本上都在自己的手中,再加之幾個年輕球員也有著不錯的表現,因此還是有籌碼交易來一位球星的,就此可以和德羅贊、阿爾德里奇打造出三巨頭的組合。

    縱觀NBA歷史,透過交易的模式堆積球星確實能快速提升實力,遠的不說,以本賽季為例,湖人、快船、火箭三支球隊都是透過這種方法快速完成實力上的提升以達到衝冠資格的,馬刺也完全可以照葫蘆畫瓢。

    其次,交易有價值的球星、球員換取潛力股或選秀權,開啟重建模式以某未來東上再起

    馬刺近20年的輝煌就是透過先後選中鄧肯、吉諾比利、帕克並加以培養,待他們成熟後做到的。現在完全可以按照這種方式將原來走過的路再走一遍,可以將隊內包括德羅贊、阿爾德里奇在內的球星、有價值的球員交易掉,以換取未來能東上再起的潛力股或高位選秀權。

    和堆積球星快速提升實力一樣,這樣的模式在NBA也屢見不鮮,除剛才說到的馬刺自身,還有本賽季的凱爾特人、掘金都是透過這種方式待年輕球員成熟後步入爭冠行列的。

    這兩種方式在我看來最合適現在馬刺的就是第二種了。究其原因,德羅贊、阿爾德里奇兩位核心的年齡偏大,尤其是後者即將年滿35歲,換言之即便組建起三巨頭組合爭冠的週期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了,從付出與回報的角度來看,付出的年輕球員或選秀權太少,得不到實力強的球星,就此三巨頭的統治力不會那麼恐怖,付出年輕球員或選秀權太多的話,和所得到的(爭冠週期)又不成正比。

    而第二種就不一樣了,雖然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卻可以長期得到回報,因為一旦球員打出來的話,考慮到巔峰期至少在5年左右,這就意味著球隊爭冠的週期也隨之在5年左右。

    更為重要的是這兩者都有“賭”的性質,只不過第一種風險大收益高、受益快、第二種風險小受益慢。從這點來說,第二種也更適合馬刺,畢竟身處小城市的他們在對球星的吸引力上沒有那麼大,這意味著一旦“賭”輸的話,第一種在沒選秀權和年輕球員的話,可能讓他們萬劫不復,而第二種再不濟還有選秀權打底,打不了接著選秀再培養,只是崛起的時間會延後罷了。

    結束語

    因為人才斷檔的問題,現在的馬刺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別說總冠軍的競爭就是能否打入季後賽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問題。考慮到時間是不可逆的,現在比較依賴老將的馬刺必須要做出改變了,再考慮到現實的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交易回潛力股或高順位的選秀權進入重建模式以謀求未來的東上再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甲歐洲第一聯賽積分是完全靠皇馬獲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