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迪晟視點

    根據新冠疫情對全球的影響,全球經濟目前要想實現V型快速反轉是不現實的。

    根據新冠疫情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影響,全球經濟在短時間內擺脫困境、恢復經濟元氣的機率微乎其微!筆者認為,世界經濟可能會出現“U”型發展狀態——目前低谷徘徊一段時間,然後再上升反彈。估計到明年下半年,將出現明顯回升現象,至後年底恢復元氣!

    不過,在我們中國,由於疫情控制比較及時,影響程度相對小一點,加上我們國家制度的優越性,促使中國經濟恢復得要快一些——估計比世界其它國家會提前半年!

    面對新冠疫情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考慮認真研究對策:一方面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徹底解決新冠疫情問題;另一方面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面對自然災害、面對國際列強列強弱肉強食的時代——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國家強大了,一切問題就解決了;只有中華民族強立於世界之林,才是中華民族數萬萬同胞得以實現的終極目標!

  • 2 # 勢龍天成

    你這個快速是指多久?一個月?一年?反轉是一定的,整個社會,整個經濟領域,都是在不斷V 型反轉中,跌的深開始反轉漲,漲的深了反轉漲,有陰就有陽,迴圈往復。按照現在這個新冠疫情,不會快速反轉,在中國經濟反轉的帶領下,我預測全球經濟在2年左右開始V 型反轉。

  • 3 # 馨月說財經

    全球經濟實現V型反轉的首要前提就是衛安危機得以有效控制,但是目前來看全球衛安問題依然在繼續擴散,不僅美歐的衛安問題在進一步惡化,巴西、俄羅斯與印度等發展大國的擴散趨勢也愈演愈烈,這種情況下期待全球經濟出現V型反轉有些出離現實。

    目前衛安曲線與全球經濟曲線兩者的反比例關係非常明確。以美國為例,隨著美國衛安危機的深化,美國的經濟資料幾乎全面陷入深度衰退,許多經濟指標都來到了美國大蕭條或二戰後的創紀錄低點。

    截止5月16日當週,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加了240萬,自3月末以來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總和已達3860萬。而服務業與製造業PMI、零售資料等也都是紛紛創出二戰後的紀錄低點,這一現象也同樣再現於歐元區與英國等經濟體。

    雖然以美國政府為核心的官員與經濟學家目前還在宣揚經濟V型反轉,但是對這一觀點表示認同的聲音卻越來越少,隨著美歐帶病重啟經濟,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提升,二次風險形成機率偏高,若疫苗在今年三季度末之前無法研製成功,那麼全球二次風險爆發就在所難免。

    4月中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釋出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降至-3%。IMF假設衛安問題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回升到5.8%。

    但是按照當前的發展趨勢,今年三季度恐怕很難看到全球衛安問題得到有效控制。美歐當前為了防止經濟危機的爆發被迫復工復產,這為衛安問題的防控帶來了巨大難度,實質上美歐已經走上了群體免疫路線,而這一路線顯然是危險的。

    由於衛安危機直接衝擊全球服務業,而美歐等發達國家又是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佔比普遍超過70%,美國更是高達80%,這意味著衛安危機若不消除,美歐服務業就始終面臨巨大壓力,娛樂、旅遊、酒店、餐飲、航空、遊輪等等行業都無法有效恢復,同時還將嚴重影響全球消費與進出口貿易,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很難走出V型反轉形態。

    當前美歐的一些領導及官員,還有華爾街投行等紛紛對抱有V型復甦的觀點發出警告,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衛安問題的複雜性。而中國也在最新的政府報告中取消了經濟預期,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問題。

    嚴格來講,對市場V型反轉的預期主要是美國前期救市與大選的宣傳需要,是美歐官方尤其是美國官方的輿論引導,但是這一預期隨著市場現狀的延伸發展而遭受越來越多質疑的聲音。

    假設衛安問題三季度末能夠得以有效控制,全球經濟也很難出現V型反轉,因為在本次衛安危機中,美歐日等經濟體為了防止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的爆發,而將危機全盤貨幣化,所以當前的全球經濟中充斥著貨幣泡沫,一旦衛安危機得以控制,經濟開始恢復,貨幣現象就會領先經濟而來,金融市場的投機性會大幅提高,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也可能出現價格飛漲現象,資產泡沫會隨之而起,這在短期內雖然會形成假繁榮,但之後就會帶來高通脹甚至是惡性通脹,全球供需關係會被打破,金融市場會加劇動盪,將進一步嚴重影響經濟的有序發展。

    其實全球經濟當前已經身處信用貨幣危機當中,在貨幣嚴重超發的時期,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嚴重失衡的問題已經無法糾偏,錯誤的貨幣軌跡將引導全球經濟走向資產與商品價格的高波動率,而這正是對全球供應鏈、產業鏈與價值鏈的嚴重破壞過程。

    另外,美國在衛安危機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單邊傾向越來越嚴重,逆全球化的腳步已經無法阻止,作為全球經濟的恢復增加了負複雜性,所以全球經濟走出V型反轉的機率並不高。

  • 4 # 款小明

    快速V型反轉,是不會的。每次繁榮,都需要在廢墟上起高樓。現在,還沒有到最困難的時候,但是要相信終有走出陰霾的那天!

  • 5 # 心灰一冷

    很明確的告訴你全球經濟肯定不會,但是中國經濟會是鐵定的事情。這次疫情的影響實在是太大,範圍太廣。但是,如果全球想要實現經濟反彈,除了中國要繼續擔當全球經濟引擎外,其他一些國家也不能託後腿。全球經濟想要實現快速V型反轉,需要基本幾個條件:

    1.中國需要繼續快速的增長,拉動全球經濟進入復甦的軌道。這方面不得不說,中國政府應對這次疫情,交了一個完美的答卷。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全球累計超過500萬病例的今天,中國一共也就將近10萬感染著。可以說中國政府確實防控措施到位,高效且實用。

    2.歐洲局面得到控制,德國要繼續帶領歐洲走出經濟蕭條的陰霾。這裡不得不佩服下德國,在歐洲一群豬隊友的“助攻”下還能把疫情控制的那麼好,日耳曼民族還真的是一個偉大的民族。隨著義大利和法國逐漸的控制主疫情,相信歐洲經濟肯定會比美國最先實現反轉。

    3.美國不在給這個世界添亂。其實這是也不怪美華人民,只能怪他們選的“懂王”這個總統太沒譜。疫情控制不利就不說了,一天到晚的只知道甩鍋,甩鍋我們也可以理解,可是你一天到晚的讓你的民眾亂吃藥是怎麼回事?

    前面兩個條件第一個完成度在90%以上,第二個條件也已經完成了80%,主要還是英國總統親自體驗過病情之後有來轉變,其實第三個條件也再好轉,昨天“川建國”同志不是戴口罩出現在大眾面前嗎?個人覺得這也算是轉機吧!衷心的希望全球經濟能實現快速V型反轉。

  • 6 # 紡源

    全球經濟的深V型反轉可能性不大,而耐克商標型的反轉有最大的可能。目前是疫情經濟,而疫情發生前並沒有經濟危機以及金融危機的陰影,所以疫情後經濟肯定會走上恢復的道路,只是這條道路有多長?而且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恢復方式和速度也是不同的,就像是我們人類,健康的,體質好的,恢復就很快,而羸弱的,營養不良的,恢復就會比較緩慢。

  • 7 # 逐夢華爾街

    能不能V,真V,還是假V,看你受疫情影響程度以及對應策略來看。

    真"V"代表:具有五千年文化的中華民族,舉國上下,隔離防治,執行力強,效果佳,疫情後復工復產速度快。預期二季度兩會結束後,中國就要開始進入V的右側快速經濟回漲期。

    假"V"代表:美國。

    不要看美國金融市場恢復得七七八八,又要開始走上正規。實際上,暗潮洶湧,隨時雞飛蛋打,一地雞毛。

    美國失業率創了新高,疫情並未見有效拐點,死亡人數逼近10萬大關。大水漫灌後的金融市場,看似在恢復秩序,其實是政府拿未來的錢去豪賭(這裡一部分還是收割的全世界人民的錢),一旦復甦不及預期,那經濟就要正式步入倒退期。

    包括歐洲也一樣。

    在家基本面未見好轉前提下,大水漫灌就如飲鴆止渴,沒有生產力,就沒有經濟復甦,這是殘酷但無法辯駁的事實。

  • 8 # 布穀催春馮志

    近期,全球經濟不可能回暖實現“V”形反轉:新冠疫情發生已將近5個月,截至5月23日,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人數516萬,死亡人數超過31萬。同時,全球經濟遭到重創,經濟萎縮程度已超過上世紀30年代初大蕭條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時期。西方一些政客和經濟學家,罔顧疫情在全球很多國家繼續蔓延的事實,企望全球經濟迅速擺脫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實現“V”形復甦,儘快恢復到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然而,這些人過於樂觀和自信,沒看到新冠疫情給世界一些國家的經濟造成損害的廣度和深度。全球經濟近期能否實現V形復甦,關鍵要看世界幾大主要經濟體的疫情情況和恢復經濟的措施。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經濟體量21.4萬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1%。由於以特朗普為首的政客集團,疫前不預防不作為,疫情爆發後騷操作瞎作為,從3月至今疫情正方興未艾,似乎無盡期,至5月23日,新冠肺炎確診人數162萬人,死亡近10萬人。經濟同比下降4.8%,據德意志銀行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萎縮7.1%。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經濟體量達5萬億美元。此前該國經濟已處於衰退期,去年第四季度經濟降幅已達7.3/%,今年第一季度又萎縮3.4%。新冠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對十分依賴國際貿易的日本衝擊更大,據路透社採訪人士預計,第二季度日本經濟可能萎縮22%,這將是日本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經濟體量4萬億美元。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德國經濟將收縮7.5%,還有經濟人士分析可能萎縮8.9%。再說說第五大經濟體印度,經濟體量約2.8億美元。該國對疫情的防控前松後緊,直到3月25日才實施封城隔離措施,然而為時已晚,確診人數已飈升到10萬以上,死亡3000多人,發展勢頭正猛,有可能成為新的疫情“震中”。雖然第一季度經濟呈正增長,達到1.9%,但疫情對其經濟的影響體現在第二季度極其以後。英國和法國經濟總量差距不大,一個約2.7萬多億美元,一個約2.5萬億美元。這兩個國家在歐洲都是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經濟也受到很大影響。英國第一季度經濟萎縮2%,預計全年下降6.8%。法國經濟第一季度同比下降5.8%,該國政府此前預計全年將下降8.4%。全球其他經濟體量較大國家,如:義大利、巴西、南韓、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其經濟都是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現在再看中國經濟恢復情況,中國經濟體量約14萬億美元,佔全球經濟總量14%。今年1月,新冠疫情在中國發生後,黨和政府立即組織全華人民投入抗疫鬥爭,由於採取了有效防控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3月中旬就開始復工復產,逐步恢復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雖然同比下降6.8%,但好於預期。4月份以來,中國全國上下,同心協力,一手抓疫情常態化防控,一手抓經濟恢復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4月份,工業增加值已由負轉正,由1、2月份的下降13.5%,上升為增長3.9%。5、6月份是中國經濟恢復好轉的關鍵時段,預計,第三、第四兩個季度經濟增速將大幅上升。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從中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空間的角度來看,同時考慮到政府的執行能力,透過刺激國內投資和消費來實現5%或更高的年增長率並非不可能。毫無疑問,中國經濟已開始觸底反彈,到年底,有可能恢復到疫前的生產水平。

    儘管中國經濟恢復很快,在全球獨樹一幟,然而其他國家仍在疫情肆虐環境中踟躕不前,而且,全球貿易將萎縮13——32%,航空業、玈遊業、餐飲業等受到重創,給全球經濟恢復帶來難以預期的因素。因此,在短時間內(至少3——5個季度)全球經濟不可能實現V形反轉態勢。

  • 9 # 十三的生活記錄

    全球普遍性的衰退,已經毫無疑問。這應該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影響範圍最廣、涉及人口最多、破壞性最強的一次蕭條。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在4月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3.9%,而隨著世界經濟影響越來越大,萎縮必然破4%。

    而在不同國家,受到的影響也明顯不同,新興市場在2021年即可恢復,而眾多發達國家可能要持續多年低谷。

    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本輪經濟蕭條的破壞力是遠超許多人想象的。就連事實上不嚴重的澳洲,都會萎縮6.1%,而歐洲的核心國家更是堪稱慘烈。

    經濟全球化的當下,每個國家都無法脫離整個鏈條而獨自存在(除了北韓),也正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才會讓整個西方世界一起被「腰斬」,遭到血洗。

    新加坡本身經濟並無大問題,但因為在經濟結構上依賴西方國家,結果這次全球危機來了和西方一起被一波放倒。

    俄羅斯和美歐集團在經濟領域的交集很少,但因為全球經濟衰退,社會需求不足,導致原材料價格下降,而這是俄羅斯的經濟支柱,結果也被拉下水。

    如果再持續一段時間,會是全球危機的高峰期:大量企業破產倒閉,數億勞動人口失業,全球供應鏈條遭到毀滅性打擊,重創跨國貿易和商業活動。

    而經濟的大出血必然造成許多地區的混亂:1929、1973、2008都是如此,冷戰結束後全球矛盾已經被壓縮到了極限,一旦爆發必然勢破天驚。

    所以,即便是疫情能夠很快結束,全球經濟也不可能實現快速的V形反彈,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還是個未知數,所以很難以樂觀的心態看待。

  • 10 # 記者王繼發

    經過這場新冠疫情的肆虐,再加上中美經貿戰,相信會波及到世界各國,全球經濟要想復甦,要經過很長時間,本博比較悲觀。

  • 11 # 沈啟群337

    如果全球疫情在盛夏前平息,即主要經濟體(如G2O國家)每曰新增確診病例都能控在百位數以內,各種防控措施能進入常態化,那麼可以說,全球經濟會緩慢復甦,這不會有爭議。

    但,疫情若平息後,全球經濟能否實現V型的快速反轉?這會有爭議,或者說,期望很美好,現實很嚴峻,經濟蘇復是可期的,V型反轉實不樂觀,不大可能實現。為什麼?

    要實現經濟增長,主要還是看兩頭,即生產端與消費端,而最終決定GDP能否快速並持續增長,關鍵點或落腳點是消費端。

    當下,全球疫情儘管沒有平息,但歐洲等主要經濟體已進入平緩下降狀態,即使美國疫情不樂觀,但上升的勢頭巳被抑止;有人說,全球疫情是一場"大戰爭",但這場大戰畢竟沒有硝煙,廠房還在,機器裝置還在,除少數患疫者之外,至少8O%以上的勞動者隊伍還在;而且已窩居了二個多月的各國民眾,哪怕是拿到政府不菲生活補貼的美國民眾,絕大多數希望上班,從主觀上看,各國政府以及大多數業主也有儘快恢復經濟願望,主觀條件也符合,可以這樣說,全球主要經濟體在"生產端"上基本滿足了主客觀條件,經濟復甦的啟動生產會相對容易一些。

    不過,另一頭消費端並不樂觀。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從大層面看,消費可分二塊,一塊佔4O~5O%的日常生活類剛需性消費,已經大部分恢復,但另佔一半的服務類消費,即人們的文化藝術體育休閒娛樂飲食等消費活動,特別是旅遊等消費,遠遠沒有達到疫情前的水平;要全面啟動這塊消費,客觀條件(疫情)還不允許,主觀上人們對大流量人員聚集依然有心理恐懼,所以,"消費端"特別是服務類消費,會較長時間處在不溫不火狀態,會比較嚴重地拉經濟發展後腿。

    有人認為,依靠投資可以快速拉動經濟,此話不錯,投資活動能拉動水泥鋼鐵機械等大宗物資及工業品消費,能短期內見效,但造再多電站,路橋,港口碼頭或民宅,最終還是要靠民間的消費活動來拉動整個經濟執行,那麼這些基建才能發揮作用,可以說,沒有終極端消費,再多雄偉漂亮的基建頂目,只能是擺設,並造成極大浪費。

    綜上,假如全球疫情能在七八月控制住,那麼全球經濟也不會出現V型快速反彈,而更可能是需要二年左右的緩慢"養傷康復"期,即L型的復甦。對此,我們應持足夠的心理預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之間最容易破壞感情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