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圳鄭海洲

    很多的,你到書店找一本《元曲選》,再找一本《元曲大觀》看看,裡面很豐富。僅《天淨沙》曲牌就有不少精品。

    如白樸的《春》“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白樸的《夏》“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簾。紗櫥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白樸的《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葉紅草黃花。”

    白樸的《冬》:“一聲畫角樵門,半庭新月黃昏,雪裡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這些都寫得很好,其中《秋》不弱於馬致遠的《秋思》, 因馬致遠將秋思寫得十分悲涼,更符合古代文人悲秋之意,故更有名些。白樸的《秋.》因有欣賞的成分,才不是那麼受追捧。我個人更喜歡這種積極昂揚的情調。

    徐再思的《水仙子 夜雨》,我也覺得不錯“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王實甫的《長亭送別》“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還有白樸的《沉醉東風 漁夫》:“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總之類似的小令數量很多。曲和詩詞不同,曲是用在戲曲中唱的,有許多語氣化襯字,因此別的曲牌比起天淨沙來,文字排列沒那麼緊湊,但相類似的曲還是很多的。

  • 2 # 鍾靈毓秀業有成

    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

    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

    天淨沙,曲牌名,

    《太平樂府》注“越調”,

    用於劇曲、散曲套數和小令,

    是小令、套曲兼用曲牌。

    此調源於宋金詞調。因無名氏

    曲有“塞上清秋早寒”句,

    故又名“塞上秋”。

    根據隋樹森《全元散曲》

    以及鄭因百《北曲新譜》、

    任訥《散曲概論》,

    統計得《天淨沙》曲

    共一百零七首,

    名列一百五十八個曲牌

    (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曲)

    的第十三位。可見,

    天淨沙是元曲慣用的曲牌。

    典範作品

    金·商政叔

    《天淨沙·寒梅清秀誰知》

    《天淨沙·剡溪媚壓群芳》

    《天淨沙·野橋當日誰栽》

    《天淨沙·雪飛柳絮梨花》

    元·呂止庵

    《天淨沙·為董針姑作》

    《天淨沙·夜深時獨繡羅鞋》

    《天淨沙·海棠輕染胭脂》

    《天淨沙·玉纖屈損春蔥》

    《天淨沙·冷清清獨守蘭房》

    元·嚴忠濟

    《天淨沙·寧可少活十年》

    元·王和卿

    《天淨沙·詠禿》

    元·關漢卿

    《天淨沙·平生肥馬輕裘》

    元·白樸

    《天淨沙·春》

    《天淨沙·夏》

    《天淨沙·秋》

    《天淨沙·冬》

    元·王修甫

    《天淨沙·正歡娛阻隔歡娛》

    元·馬致遠

    《天淨沙·秋思》

    等優秀作品。

  • 3 # 冷月芳菲189

    你好,謝謝提問。馬致遠的這首《天淨沙•秋思》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字裡行間的秋卻沒有刻意寫秋思,畫面感極強,每每讀來都有一幅畫面在腦中展現:昏黃落日下,獨行的旅人,站在枯樹下遠眺家鄉的方向靜默,一匹瘦馬低首側立在身邊,樹枝上寒鴉半啼……雖是無盡孤獨寂寞卻半點愁字未現。

    這個提問,讓我想到另有一首與它相似的《天淨沙•秋》,作者是元朝的白樸。全文如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那也是一幅極美的畫面:太陽漸漸西沉,天邊的晚霞逐漸消散,殘留幾分黯淡的色彩點綴天空。殘陽下,遠處寧靜孤寂的村莊落寞孤寂,斜陽映下它長長的身影。炊煙裊裊飄起,只有佝僂在老樹啼叫著。遠處掠過一隻孤雁更是秋涼無限。遠處,青山含翠,溪水清泉,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菊花,在風中搖曳著,正是一派濃濃的的秋景!

    可惜我不是畫家,無法勾勒出詞人所描述的美好,中國文化和文字的魅力無不在他字裡行間,令人折服!

  • 4 # 讀書分享與推薦

    《天淨沙·秋思》是元代詞曲作家馬致遠的一首名作,可以說是元曲中傳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了。後世許多詩人、文人、文藝評論家,都對這首散曲進行了高度的肯定,比如,周德清將其譽為“秋思之祖”,國學大師王國維更是稱讚這首曲子“純是Teana,彷彿唐人絕句”。這首散曲簡短凝練,原文如下: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我們可以看到,這首《天淨沙·秋思》以最簡單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無比蕭瑟和悽美的意境圖畫,將那種彷徨無依的遊子心情,抒發得淋漓盡致,非常容易激起讀者的共鳴。

    除了意境唯美之外,這首散曲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採用了白描和列錦的手法。

    對於白描,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此處就不再多言了,而列錦,或許就比較陌生了。所謂列錦,其實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特有的一種修辭方法,採用列錦時,全句都是以名詞或名詞短語組成,裡面沒有動詞或者形容詞,但是如果組合得當,也能起到寫景、抒情等作用,有時候甚至更能加強情感。所以簡單地說,列錦便是句子中沒有動詞,而是整句以名詞的方式給出

    你看馬致遠的這首《天淨沙·秋思》,前三句,羅列了九種事物,可是卻沒有一個動詞,而三句讀下來,卻很容易便讓我們想象到了詞人所要描寫的感情和意境,從而帶給人更唯美的感覺,集凝鍊美、簡約美、含蓄美、空靈美和意境美於一體,這便是列錦這種修辭手法的妙用

    除了馬致遠之外,以列錦為主要修辭手法的散曲並不少見,最為著名的,或許便是白樸的幾首《天淨沙》,白樸有一套“春、夏、秋、冬”的《天淨沙》,不妨作為例子,來看一下,先將原文列於下方:

    《天淨沙·春》: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天淨沙·夏》: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簷。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jiān]。

    《天淨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天淨沙·冬》: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裡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從這四首小令中,我們可以看到,“春”和“秋”列錦手法的使用,是比較突出的。

    先來說《天淨沙·春》這首曲子,此曲前三句多用名詞,無一個動詞,但是卻處處能感受到動作和畫面感,比如“闌干”、“樓閣”、“簾櫳”,是不是讀完之後,便會感覺有一個女子緩緩登上樓閣,倚靠在欄杆旁,放下簾幕,向遠處眺望呢?這便是列錦的妙用,不用多說,便已經俱在筆下了。

    而整首曲子,又猶如一幅潑墨山水畫,只用了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而又清麗的春景圖,從遠景入筆,進而寫庭院中的美好景象,之後再宕開一筆,又寫遠處的“鶯啼燕舞”、“小橋流水”,極具層次感和美感,帶給人無窮的餘味。

    再來看《天淨沙·秋》,這首小令更是多處使用列錦的手法,但是也像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一樣,讓人讀完便感到畫面感十足,另外,這首散曲中還多用色彩來呈現秋景,“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當真是五光十色,美不勝收,更增別緻之感,這首散曲也非常著名,甚至被後世譽為能和馬致遠的這首《天淨沙·秋思》相媲美!

  • 5 # 閩G-71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

    都到心頭。

  • 6 # 朗文社

    《天淨沙·秋思》是元曲四大家馬致遠的代表作,該作描述的是一個浪跡天涯、潦倒落魄的遊子,在蕭瑟的秋天觸景生情,慨嘆自己悽楚命運,表達詞人思鄉之情。全作雖短小精煉,貌似是各種名詞堆砌,但細細品味,意境幽遠,韻味無窮,其被後人號稱“秋思之祖”。

    先來說說什麼是小令,小令盛行於五代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講,小令是詞的發源。可以通俗理解詞中的短小者為小令,古人曾有過定義,少於58個字的詞均可以歸類為小令。小令的特點:語句凝練,多為描述性語句;具有較強的意境,能引起讀者的深度共鳴。自五代開始至元曲盛行,湧現了很多優秀的名篇名作,筆者列舉一二,供參考。

    其一:天淨沙.秋

    天淨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與馬致遠的秋思之作一字之差,描寫季節背景與通篇結構別無二致,但從意境上看相去甚遠,一改“秋思”篇的蕭索、寂寥,反而凸顯了秋天的清爽、平和。較之“秋思”,筆者更為推崇白樸之篇,此篇格局更大,意境更深,脫離了“傷春悲秋”的俗套,與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異曲同工之妙。常言道:不逞春光,不悲秋涼;雲過無聲,韻人方懂;落花不言,賞者自知。春秋也好,寒鴉昏鴉也罷,並無任何感性色彩,所謂的感性都是詩人自我夾帶的人生況味和感悟。

    其二:長相思·汴水流

    長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樂天這首詞是抒發閨怨的名篇之一,通篇構思新穎奇巧。令筆者最為欣賞的是樂天先生在此作中手法老道運用迴環復沓的句式,借水言恨,借山言愁,精妙勾勒了婦人思念遠去未歸愛人的欲說還休情愫,與此同時,此作中頻用疊字疊韻,句句押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就自然形成了一種行雲流水之致,造就了綿遠悠長的韻味,使相思之痛、離別之苦,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其三: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易安先生如夢令傳世之作有二,其一為《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其二為《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若論文學藝術成就,筆者認為當屬此篇。全詞篇幅精短,含蓄蘊藉,意味深長,以景襯情,輕靈新巧。詞人以花自喻,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詞尾“綠肥紅瘦”實乃神來之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其四:調笑令·邊草

    調笑令·邊草【唐·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盛唐中唐時代,邊疆與異族的戰爭接連不斷,邊塞生活、邊兵情懷就成為詩詞中的常見題材。這首邊塞詞就抒寫了久戍邊陲計程車兵冬夜對月思鄉望歸的心情。本作意境極為深沉含蓄,是中唐文人詞中難得的一篇佳作。全文沒出現白描的人物形象,而是採用寓情於景,邊地將盡的枯草,積滿山嶺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淒涼悲切的胡笳聲,將淒涼、思歸的情緒刻畫淋漓盡致,最後用“愁絕”二字點明,顯得格外鏗鏘有力。

    END

  • 7 # 西出陽關坐看雲起

    中國文學發展到元代,出現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元曲。

    湧現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散曲有小令、散套兩種。

    一,以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為例,分析小令“天淨沙”的特點。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天淨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屬北曲越調。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除第四句為四字句,其他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其中第一、二、五句平仄完全相同。此調主要有兩種格式,均要求句句押韻。

    馬致遠的這首小令,在內容上淺顯易懂,強烈表達了遊子羈旅漂泊的悲傷。歷來被人推崇的是,前三句,透過九組名詞,白描出一幅冷峭、瘦寒的悲秋圖,為後面的殘陽如血、天涯斷魂做了無以復加的鋪墊,表現出一種肅殺、悽美、愴然。

    用幾組名詞並列,勾勒境界,在唐詩中已經出現,尤以晚唐溫庭筠《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為佳。梅堯臣曾高度評價“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用這個標準來評價,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則有過之而無不及。王國維《人間詞話》評價“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曲牌格式是:

    △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平△仄,

    △平△仄平平。(“△” 為可平可仄)

    二,白樸的《天淨沙·秋》、喬吉的《天淨沙·即事》賞析

    在以“天淨沙”為曲牌的小令中,能與馬致遠媲美的,當屬白樸的《天淨沙·秋》、喬吉的《天淨沙·即事》。

    《天淨沙·秋》·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與《秋思》不同的是,這首小令的後半部分,有一抹亮麗的色彩,風格也由原來的蕭瑟、孤寂,變為清新、明麗。

    《天淨沙·即事》·喬吉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小令描寫陽春之時,鶯飛燕舞,花柳相悅。真真(代指美女)風韻綽約,嬌嫩可人,舉止清雅。

    最為稱道的是,整首小令,全用疊字,白描意境,卻沒有重複、呆板之嫌。

    總之,白樸的《天淨沙·秋》、喬吉的《天淨沙·即事》,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相比,還是略遜一籌。《天淨沙·秋思》,稱為“秋思之祖”,實為千古絕唱,後無來者。

  • 8 # 默玄吟雷

    元曲,小令多得很,但沒有超過馬致遠這篇秋思的。

    這首秋思是越調,天淨沙。

    我試著也寫一首:

    平野遠山殘陽

    孤舟衰衣江上

    鐘聲漁火昏黃

    水氣漸涼

    客夢月白如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奶好喝,為什麼糖尿病患者要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