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幸運琳
-
2 # 營養鬥士Alex
可以每天鍛鍊,每天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中強度運動為宜,以自己的體感為主,不能感覺疲勞,一旦出現疲勞乏力的感覺,就要休息,改為一週五次。
-
3 # 享瘦型動派
我每天都在運動後,我的經驗是合理利用運動做休息,也就是把力量訓練用有氧岔開,其實是可以連續運動的,而且肌肉量貌似也沒有怎麼掉。
-
4 # 使用者1103558767819960
鍛鍊需要適度,需要適合自己的強度,不然身體也是吃不消的!如果是為了減肥的話,適度的訓練加上合理的飲食就很好了。
-
5 # 雕刻你的美
增加肌肉也是需要經常鍛鍊的,只是鍛鍊目的不一樣,也會在鍛鍊方法上有所區別,“對症下藥”才能更接近自己的目的。
以減肥為目的的鍛鍊強度減肥的原理是攝入熱量小於消耗熱量,攝入熱量來自於飲食;而消耗熱量自然來源於活動或者是運動;想要知道多大的強度對減肥最有幫助,就不得不說到人體的代謝模式:
會有人認為越是大強度的鍛鍊就會消耗更多的脂肪,其它強度過大的鍛鍊供能模式主要是糖原;
人的基礎代謝佔據每日代謝總量的60-70%左右;活動代謝佔據30%左右;
也就是說強度再大、時間再長也不會使消耗無限制;
最有利於脂肪供能的區間在:最大心率(220-年齡)*(60-80%);
如何計算?
依據心率表最好;
自測也是一個選擇:大致在能斷斷續續的說出完整的話,但是無法唱歌;
這就是所謂的適中的強度,也是最容易保持、有利於消耗脂肪的強度。
時間除了強度(心率)之外,時長是影響脂肪消耗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運動要保持在30分鐘以上才管用;
其實在你開始進行運動時就會有熱量產生,只不過在剛開始時糖原的佔比大一些,而20-30分鐘左右時,糖原越來越少、脂肪的供能會越來越多的參與進來;
時間越長越好嗎?
不會,剛才也說到活動代謝不是100%,並且運動的時間越長、能量供給就會越來越低,乏力、頭暈、疲憊肯定會影響運動表現;
很多長年健身的人會保持在90分鐘左右的時間(包括熱身和拉伸);
而對於大多數因為減肥要鍛鍊或者剛開始鍛鍊的朋友來說,從20分鐘開始逐漸向上慢慢的增加;
剛開始不要進行過長的運動,有了基礎後、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了也不要匆匆了事,保持在60分鐘之內最有利於保持。
方式力量訓練並不是增肌的專屬,跑步也不是減脂的專屬,每種運動方式的存在必然有它的優勢,而我們的身體也並不是一直保持不變的,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而我們也要在不同階段進行合理的運動方式。
舉個例子:
最開始你沒有基礎,那麼適量的做有氧訓練或者徒手、靜態的肌力訓練動作用來提高耐力和心肺活力,這時不需要考慮消耗量,因為你的體能基礎在那兒卡著呢,過量有受傷的風險;
有了基礎後,就可以加長有氧訓練的時長、也可以適量的增加強度;
隨著體重回歸正常、體脂逐漸降低,再進行單一的有氧訓練會很容易進入瓶頸,也會有機率(飲食不合理、有氧過長等綜合情況)使肌肉流失;
這時,如果有條件的話就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力量訓練,並不是為了變大塊頭,而是為了塑形,使你在瘦下來的同時,可以使身材更緊緻、同時會提高你在有氧運動中的表現能力。
最後,不要每天鍛鍊,無論是什麼目的,適量的休息才能更好的恢復精神狀態,用更好的表現力繼續以後的運動。
-
6 # 德Luna
第一點,先說,如果為了減肥,是不是可以每天鍛鍊。答案是,當然可以,隨你開心,哪怕你一天練三到五次也沒人攔著你。這是一個個人喜好的問題,全看自身意願。這個時候你可能要生氣了,我不是說我喜歡不喜歡,我是問這樣的安排合不合理,科不科學,你跟我扯什麼呢?
這就引入另一個問題,減肥期間怎麼樣的鍛鍊頻率是比價科學的?
答案是,適度休息,量力而行。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要根據你本體感受來,自我疲勞感。
有些人,他在訓練的時候,他的頭腦很興奮,感覺自己每天都可以練,但是,訓練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舒服,比如,剛開始跑就覺得汗流浹背,或者腳步漸漸發軟等等現象,這個時候,他的身體就在告訴他,他該休息了。
還比如,有些人,隔天練,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但是發現,一段時間下來,自己的減肥成果好像也不是特別的明顯,身體是好了,但是體脂並沒有掉很多。這個時候,也是一種苦惱,所以,對待不同的人,制定的訓練計劃是不一樣的。疲勞是一種感受,沒什麼減肥效果也是身體的一種感受。
那要怎麼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
第一點,確定你的總體減肥目標。
比如,你現在120斤,想要瘦到100斤,你需要減掉20斤。你要先去盤算一下你的生活習慣作息等等。盤算出自己有多少時間投入到減肥這件事中去,然後按照你可以固定空閒出來的時間,安排你的訓練計劃。
假設你每天有一個小時的訓練時間,你要思考,你是打算好每天很緊張的堅持呢,還是隔天訓練,這樣自己不用太過緊迫,然後按照這個思路,去安排你的訓練計劃。
第二點,制定合理的訓練量。
假設你打算每天鍛鍊,每天有一個小時的訓練時間,那麼,就要在訓練計劃的安排上,高強度和低強度相結合,給自己的身體合理的緩衝時間,不至於影響那你每天的堅持。打個比方,前一天,你狂跑十公里,第二天你再想狂跑十公里,那對你來說或許有點兒難,那這個時候就可以安排做點室內的拉伸或者墊上的運動。
假設你不想學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只想狂跑十公里的方式去減肥。但你又沒有辦法去每天那麼做,那就可以選擇跑兩天歇一天,或者跑一天歇一天。然後形成規律,這也是一種訓練的方案。很多時候,我們說的疲勞除了肌肉疲勞之外,還有神經疲勞,這些都需要時間去休息。
第三點,不論,你選擇了什麼樣的訓練專案,什麼樣的訓練方式,一定要記得拉伸。這個拉伸不止是訓練後的拉伸,也指訓練前的,我們的肌肉都有筋膜包裹的,如果訓練前,不拉伸,很容易,出現抽筋拉傷的症狀,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這個筋膜,其實就是我們賣豬肉的時候,常常會見到紅色的肉之間有的那種白色的很難切開的組織,人體也一樣,有這東西。
最後一點,不是關於訓練的,是關於減肥的。減肥一定要搭配飲食的控制,運動的作用是加快你的減肥速度,同時保證你的精神狀態幾身體形態呈現出一個更好的狀態。三分練,七分吃,二者雙管齊下,才比較合理。
總結,想要減肥可以每天都去鍛鍊,但是需要根據你自身的狀況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既可以很好的達到你的減肥目標,又可以保證自己不太累,同時要記得自己訓練前的拉伸,保證自己免受不必要的傷。但,想要減肥,又不能只靠訓練,飲食也必須搭配起來。減肥期間一定要多喝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補充適量維生素。
-
7 # 健助師小琦
很高興回答這位小夥伴的問題,如果是減肥而不是為了增加肌肉的話,是可以每天鍛鍊的,其實我們的人體適應能力是很強的,我不知道小夥伴減肥了多久,但是我們每天都鍛鍊的話,想必效果來的也很明顯,那麼我們的飲食是否控制的很好,這一點一定要注意,三分練七分吃,小夥伴是為了減肥不是增肌,那麼我們在健身減肥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飲食。
我們在每天鍛鍊減肥的同時,注意週期性的去記錄自己的變化,可以拍自己的對比照,這樣有助於自己更有動力減肥鍛鍊下去,畢竟天天減肥鍛鍊需要很強的意志的。
當我們每天健身已經達到自己想的效果時,我們應當繼續堅持下去,人體肌肉組織是有記憶性的,我們每天都在健身減肥對身體保持可以說是百利無一害,對我們的身體後期塑型效果會更加明顯。
加油小夥伴,相信在你天天堅持減肥的鍛鍊下,一定可以早日完成自己的減肥大業的。
有什麼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小夥伴多多指教,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8 # 小白進階訓練營
想減肥,恰恰不能每天鍛鍊。
天天運動而不達運動量的減肥是一種心理暗示,而真正有效果的減肥靠的是兩個重要因素:
1.身體機能
2.運動量
身體機能:身體各個部位及神經系統組成的生命活動,透過活動運動就能增強身體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隨著能量消耗高低,器官系統會出現不同水平,這就是身體機能。很顯然,任何運動都要適應身體機能才能明確減肥的有效性。
運動量:身體承受的負荷量和消耗的熱量,俗稱的量和強度。
所以,無論是為了減肥還是增肌,只要運動就一定與這兩個因素有緊密聯絡,運動天天練不如找準身體承受力,掌握強度與負荷。
今天,小白圍繞這兩個因素聊聊“減肥不能天天練”的原因,推薦兩個減肥方法。
不瞭解超量恢復,減肥可能變增肥什麼是超量恢復?超量恢復指的是運動訓練後身體會經過能量消耗、能量恢復和超過原來水平的過程。以減肥為目標的運動都不能違背超量恢復的身體機能特點,只有掌握超量恢復的特點,減肥才能事半功倍。
1.每次運動力竭,保持最大運動量
每次運動要既要力所能及,又要竭盡全力,這就是超量恢復的第一階段——能量消耗。這不再是關乎增肌還有減肥,減肥的原理就是消耗量大於攝入量,當每次運動量達到身體力竭時,才叫真正減肥。那怎樣把握超量恢復中的“運動量”呢?
①:超過30分鐘,感到筋疲力盡。減肥要保證當天運動時長在30分鐘以上,體內的糖元消耗殆盡,才會輪到脂肪燃燒和肌肉增長,從身體感知來看呼吸變快、大汗淋漓、筋疲力盡,這就是力竭的標準之一。
②:達到最大心率,多做組數和負荷。我們正常心率是60-100次/分,要想減肥有效果就要達到最大心率,運動最大心率為220-年齡,比如40歲的最佳心率是160。要達到運動最大心率,光次數是不行的,還要考慮三點:
☑️ 輕負重,增加運動量。
☑️ 多組數,增加負荷量。
☑️ 做標準,減肥才有效。
2.補充身體養分,隔天休息更有效
當天運動達到效果之後,全身肌肉便開始酸脹疼痛,即便不增肌減肥也是如此。這是減肥過程中脂肪燃燒、肌肉分解、熱量缺口的變化情況,蛋白質水分等營養物流失,人的體能達到極限開始疲軟,隔天休息才能保證營養吸收,這就是超量恢復第二階段——能量恢復。怎樣做呢?
①:保證8小時睡眠,恢復體能。睡眠才是最好體能恢復的方法,在睡眠過程中身體肌肉得到緩解,還能提高新陳代謝燃脂,保證流失的蛋白質再次迴歸。
②:多吃青蔬和雞肉,適當運動。消耗的能量靠吃回來,多吃青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多吃雞肉增加蛋白質,適當運動就是10分鐘的偶爾有氧運動保證基本的運動量。
3.半小時有氧運動,減肥效果翻倍
那怎樣做才有效果呢?小白推薦兩種減脂運動:有氧跳繩和無氧卷腹。
有氧跳繩,減掉體外脂肪跳繩是一項全身肌肉脂肪參與其中,鍛鍊心肺能力的有氧運動,每分鐘140個,跳繩10分鐘相當於慢跑半小時,能夠防止蘿蔔腿減掉多餘脂肪,使得全身肌肉更有彈性。
跳繩可以鍛鍊全身肌肉,最顯著的是小腿腓腸肌,從動作要領中就能知道這塊肌肉的位置和運用。
腓腸肌起止點與運用
腓腸肌是小腿後肌肉群,對行走跳躍有至關重要,關鍵要找準肌肉位置才能知道發力點。
起點:股骨內、外上髁後面
止點:跟腱、跟骨結節
作用:直立行走和跳躍運動時,能夠快速緩衝腿部運動。
腓腸肌動作要領
1.腳尖踩地自然彎曲,腓腸肌發力。兩臂屈肘雙手擺動,小臂水平抬起時雙腿腳尖踩地,小腿後部肌肉鎖緊繃直,蹬腿發力向上跳躍,身體自然彎曲。
2.手腕向前搖動,速度越快肌肉緊繃。跳繩是手腕運動,手腕向前兩側搖擺,前擺速度越快,腿部肌肉越要緊繃才能發力,才能帶動腳尖點地彈性跳躍。
當然,家裡跳繩沒有空間,可以參照以上空手跳繩。
無氧卷腹,減掉體內脂肪卷腹是腹部核心的無氧運動,透過收縮和拉伸肌肉的過程鍛鍊腹部肌肉線條,從而使得腹橫肌、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等多塊肌肉群緊縮,減掉體內脂肪產生馬甲線。
而抬腿交替卷腹就是腹橫肌與腹外斜肌的訓練動作,儘管不是全身力量運動卻能解決大部分人的大肚腩問題,所以從肌肉發力點才能把動作做準確。
腹橫肌起止點與運用
腹橫肌是腹壁最內側肌肉群,在腹部兩側呈垂直走向,當抬腿時就能刺激腹橫肌。
起點:第7~12肋軟骨的髂嵴外側
止點:腹直肌鞘後壁
作用:防止骨盆前傾,保持腹肌重心穩定
腹橫肌動作要領
1.單腿90度抬起,腹橫肌縮緊發力。交替卷腹就是雙手枕在腦後,身體向一面側身傾斜時雙腿抬至腹部兩側,緊繃腹橫肌發力。
2.單腿向下水平,腹外斜肌收縮發力。腹外斜肌帶動身體向另一側旋轉,90度單腿放下平行地面,另外單腿90度抬起,以此交替迴圈。
寫在最後所以,減肥本身就是脂肪與肌肉參與其中的全身運動,只有遵循超量恢復的身體機能原理才能快速有效的減肥。透過30分鐘以上的運動保持最大運動心率,每次運動做到力竭隔天休息減肥雙倍,若是每天堅持鍛鍊反而適得其反。@悟空問答
-
9 # 健康力量顧問
是的,增肌訓練需要注意休息,最好隔天一練,給與肌肉充分的休息,才能長肌肉。如果想減肥,每天都鍛鍊的話,可以做些低強度的鍛鍊,例如散步就是個比較好的選擇,每天走7000步以上,不吃零食和垃圾食品,在家做飯吃就可以。
-
10 # 曉行星
這要看您的運動量和身體恢復情況而定,無論是天天鍛鍊還是隔天鍛鍊都要遵循大、中、小運動量相結合的原則。
另外,還要執行有進取心的鍛練原則,也就是不斷給身體施加運動量與強度的原則,切莫將運動量停留在恆量上,不斷追求超量恢復的過程,才能夠持續提高自我的運動能力。
回覆列表
每天保持適度鍛鍊不僅有利於減肥更有利於健康啊。
至於增肌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放心吧,一般人很難練出肌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