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路幸運
-
2 # 健康是真理
煎中藥相信很多人都會,至於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
1.中藥無需沖洗,檢查是否有雜物就行。
2.用瓦鍋泡浸中藥,大約三碗水,時間15~20分鐘。不能用鋁鍋、不鏽鋼鍋,這些鍋是不可用來煎中藥的。
3.泡浸20分鐘之後大火燒開,轉小火15分鐘左右即可。煎藥時不能把蓋開啟,還有後下藥,如砂仁、玉桂、薄荷等這些藥,在藥快煎好時,提前10鐘下藥。這些藥不能久煎,含有揮發性。
4.把第一次煎的藥倒出來。然後再加少量水再煎,小火煎15分鐘左右。再把藥倒出來和第一次的藥合併。大概把藥分成三份,早、中、晚各一份。吃一份,剩下兩份放入冰箱(用瓷器裝,加蓋)保鮮膜固定。每次吃藥時,把藥放入熱水中泡浸,趁熱吃,不能再次用沙鍋煮,藥效會降低的。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食鑑本草
煎中藥,是指把抓回的中藥放入砂鍋裡的一種煮食方式,可加入涼的飲用水,浸泡20~3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物,將藥砂鍋放在爐火上用中火煎煮。一般情況分兩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後,把藥液倒出150~200毫升,叫頭煎藥:然後,再加溫水適量(若藥渣放涼再煎煮時應放涼水),進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藥。有時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這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
中藥煎煮中的注意事項:
一、煎煮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藥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鍋或不鏽鋼器皿等,切忌鐵、鋁等易腐蝕器皿。
二、煎藥的時間:
1、用於治療急性熱病、四季外感風寒、風熱類疾病的清熱發散性藥物。頭煎從沸後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鐘,第二煎沸後再煎10~15分鐘左右。
2、用於治療一般常見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臟腑功能失調、高血壓病、心血管類疾病的調理性藥物。頭煎從沸後中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煎沸後再煎15~20分鐘左右。
3、用於治療虛損性疾病的補益藥,如:氣虛、血虛、腎虛等各類虛損病症的藥物。頭煎從沸後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鐘左右,第二煎藥沸後再煎20~30分鐘。
三、特殊煎煮:
1、先煎:是指入湯劑的一些藥物需在未入其他藥時,先行煎煮。如有些礦石、貝殼類藥物,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易打碎先煎,即煎煮 30分鐘後,再將其他藥物傾入同煎。如生石膏、生牡蠣等。對某些有毒藥物,為降低毒性,亦應先煎或久煎。如附子、烏頭、黑醜等。
2、後下:有些藥物煎久宜失去功效,故在其它藥物快要煎好時才下,稍煎即可。如氣味芳香的藥物薄荷、木通、藿香、砂仁、鉤藤、豆蔻、杏仁等,內含揮發油,煎煮過久,則因有效成分揮發而失效。又如大黃後下,可使其瀉下作用更強。
3、另煎:就是指單獨煎煮,適用於貴重藥材,以免與其他藥材同煎其有效成分被吸附而造成浪費,例如羚羊角(用代用品)、人參等貴重藥物,在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同煎的藥渣所吸附,須將其單獨煎煮取汁的方法。
-
4 # 小饞貓星善兒
首先熬中藥推薦使用有蓋陶瓷砂鍋,其主要成分是矽酸鹽類,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受熱均勻,不易於中藥發生化學反應,價格相對低廉。熬中藥不要使用鐵鍋,鋁鍋,銅鍋等。其次熬製中藥時要選擇乾淨的飲用水,先浸泡藥材30分鐘,第一煎武火煮沸後,文火繼續加熱20~30分鐘,第二煎一般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繼續加熱10~15分鐘。需要注意解表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宜武火急煎。滋補類、礦石類中藥宜慢火久煎。另外需要注意部分中藥的特殊使用方法,如介殼類,礦石類中藥需要先煎;氣味芳香的藥物、取揮發油發揮藥效的,需要後下;為防止藥液混濁,減少對消化道咽喉不良刺激的藥物需要包煎,還有貴重藥材需要單煎,膠類需要烊化均。
-
5 # 胖哥按摩
中藥的煎制在器皿的選擇上可選擇砂鍋、搪瓷盆或者電煎鍋,效果都很好。千萬不要用鐵鍋和銅鍋,因為會影響藥物的效果,甚至可能會產生有毒的成分,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影響健康和生命。
在拿到一副中藥的時候,首先檢查中藥中有沒有單包、礦物類、貝殼類或者質地比較輕的藥物。如果是礦石類或者動物貝殼類的藥物,需要先煎,先煎的藥按照醫囑先煎多久,如果沒有特別的囑咐先煎藥一般先煎5到10分鐘,再加入其他常規藥。再看看藥材中土是不是比較多,如果比較多適當沖洗即可,不可使勁揉搓。拿藥儘量選擇去正規中藥房或者大醫院,這些地方藥材質量還是有保證的。
藥材在煎制前需要冷水浸泡是為了藥材中的成分更容易析出,所以建議藥材浸泡時間應該加長,我們一般給患者熬藥,如果沒有特殊要求的藥材浸泡時間不會低於兩個小時。浸泡加入的水量超過藥材1cm即可。
常規藥材煎制水沒開時用武火(也就是大火),水開後轉為中火,一般解表藥10-15分鐘即可;補益藥,在20-30分鐘左右;一副藥可以煎兩回,煎好以後頭煎和二煎的藥合在一起,二煎的時候時間可以比一煎的時候略長,以利於藥材的完全析出。我們叫出淨(也就是把藥材中的成分儘量多的熬製出來)。
熬製過程中要隨時攪動,避免糊鍋底,如果出現糊鍋底現象建議倒掉,因為糊鍋底就會影響到藥性,藥材是用來治病的,差之毫釐謬之千里,還有抽菸的同志煎藥是千萬不要讓菸灰掉入煎制的中藥裡,千萬不要,重要的事說三遍,千萬不要。
-
6 # 文傑說健康
煎藥的方法①煎藥的器具:煎藥器具首選為砂鍋與陶瓷,因為此二者性質穩定,傳熱慢,不易與藥材發生化學反應。煎藥途中嚴禁用鐵鍋,鋁鍋,等,金屬鍋具不耐熱,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與藥材反應會影響藥效。
②煎藥用水:古人煎藥時用水很是講究,露水,雨水,雪水,山水等都是根據病情選擇,而現代人不能這樣,因為現在環境汙染嚴重,會造成這些水質的汙染,有害物質的增多,所以不能選擇。就使用乾淨的飲用水即可。
③加水量:加水的多少對藥效的影響很關鍵,加水太少,不容易煎出有效成分;加水太多,藥效又太稀,服用不便,所以加水很關鍵。一般而言,藥材大多為乾燥飲片,藥渣要吸水,煎煮過程水分揮發,所以要保證這些的消耗。所以加水要沒過藥材3cm以上,也就是兩指節左右。而那些吸水性強的藥材,煮的時間比較久的藥材,要適當的多2cm讓消耗有出處。
④浸泡:浸泡在煎藥過程中很重要,加水浸泡使藥材潤溼,這樣可以更好地使成分煎煮出來。浸泡藥材一般一小時左右,具體看藥材的軟硬,塊硬質重的要時間久點,質泡鬆散的時間短點,夏天時間短點,冬天時間長點。
⑤煎藥火候:人常說煎藥火候武火,中火,文火。通俗講武火就是大火。文火就是小火,一般煎藥先大後小,先武后文,就是大火(武火)燒開,小火(文火)煎煮。
⑥煎煮時間:一般解表藥(如感冒,咳嗽,發熱),易揮發的藥,氣芳香的藥則煎煮10-15分鐘。而滋補的藥,理氣藥,健脾和胃藥,則煎煮時間要加長,30-60分鐘。煎煮好後還要及時濾出,現在好多人由於工作忙,時間緊,煎藥都是頭煎煎好濾出後,二煎煎好就放在哪裡,等服用時在濾出,這樣是不對的。水是性質很活躍的物質,久泡在哪裡,容易使藥效變化,產生新的物質,會大大影響藥效,還有傷害我們的身體,所以及時濾出很關鍵。
⑦煎煮幾次:一般煎煮兩次,但有哪些塊大,質重,質硬的藥材,要煮三次,使藥效充分析出,節省資源。
-
7 # 好萬家健康商城
1、首先要把買回來的中藥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左右,除了粉末狀藥材不需要浸泡外。
2、熬藥的時候,一定要用陶瓷制的藥煲,千萬不能使用金屬容器,因為金屬類器皿會改變中藥的藥性。
3、第一次煎藥,首先要用大火把中藥煮開,再轉文火煮20-30分鐘,然後將熬好的中藥倒出來。注意:中藥熬的時間越久,反而會降低中藥的藥效。
4、第二次煎藥時,在藥渣中注入清水,用大火煮開,然後轉文火煮。將熬出來的藥倒入碗中。
5、將前兩次煎好的藥湯倒在一起熬成一碗。這碗濃縮的都是精華哦!這樣才有藥效保障。每次煎藥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水量,而且千萬不能邊熬藥邊加水。
-
8 # Hi太極小生
這個我有發言權,我自學中醫。
其實會熟練做飯的人就會煮湯藥,一般中醫會說什麼先煮,什麼後放入。
比如補性的草藥可以正常煮,一般都是小火煮一小時,而潤肺的就要後下入煮個幾分鐘就好。
個人確實是很難搞明白,這個需要開湯藥時候問中醫要怎麼煮,禁口什麼,就是煮的不正確也就是藥效弱點而不會一點用沒有的。
關鍵是去大藥店買,別買假冒就行。
說起現在的中醫,我就和人們說,只要你吃他們開的湯藥吃三天而身體問題沒有一點好轉,那你就換地方看吧,有技術的人你吃他吃三天絕對能起效果的,說讓你吃個半個月在說的,還有樣數好幾十樣,一樣就是60克左右的,一開就是一大包的,這樣呵呵要注意了。
真正高手有以下幾個特點,(開藥量很少,吃三天就感覺舒服了有效果,草藥就十樣左右,會看你舌頭,摸你手溫度,問你一些感覺非常奇怪與病無關問題,你感覺他們給你把脈的手在時輕時重的按壓你手腕,絕不會讓你一個人單獨和他在一起,就是不會少於三個人,會給你開在他家治療的證明和處方)這些你記住
-
9 # 每日養生小知識
我是個很喜歡自己熬製中藥的,一般情況下去中醫院開中藥都是醫院熬製好的藥液劑,拿回家熱一下就可以喝,醫院熬製的藥劑一般情況都不會很好,為什麼呢?因醫院在熬製的過程中醫院是沒有時間為去熬製兩到三次,藥效不怎麼好。藥店買來的中藥的成份是各不相同,據體情況要根據藥的種類去熬製,用的鍋最好是用沙鍋,若沒有沙鍋就用不鏽鋼鍋,一般來說水放多少而論,根據藥材的特點來熬製,有的藥材要用熱水浸泡半小時左右再熬煮,有的要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左右,一般來說水加入沙鍋中末過藥村兩指多就夠了,最好是熬製兩次取湯藥混合後再吃,如:有附子的首先要把附子先熬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後,再把其它藥材放入鍋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煮二十分鐘到三十分鐘後關火,把藥湯倒出來再加水未過藥材二指多再煮30分鐘後取湯汁。這樣熬製兩次後取藥汁混合後再喝效果比較好。此方法是本人的多年熬藥方法效果很好,盡供參考。
-
10 # 本草百曉生
煎藥,一直是件麻煩的事。熬多久、如何煎、用什麼煎最好?還沒開始,直接來個三連問,可以把人給堵死。
一般而言,一副藥通常要熬20-30分鐘,若是方劑主治傷風感冒、裡頭又是多芳香類藥材,比如薄荷、藿香、菊花、金銀花等,那麼熬煮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多煮反倒將藥味給煮沒了。
若是裡頭有附子、川烏、草烏之類的帶毒藥,雖然是制過的,但建議是提前將附子先熬煮二十分鐘,之後再和其它藥物一起熬煮。
大多數情況,熬煮器皿。最好選用陶瓷罐,可能加熱過程會慢一點,但能夠使鍋底均勻受熱。而且,陶瓷不會跟哪樣藥材所厭惡,從而影響藥物。
針對滑石粉、車前子、龍骨、牡蠣等一系列粉劑,子類藥物,以及礦石類藥物,最好的方法,便是用個小紗布袋,將它們包裹起來,再一起熬煮。
那是不是中藥只要熬煮好了,最好趁熱喝?
其實不然,治療寒病,比如普通的傷風感冒,以及由此引起的咳嗽,都要求趁熱喝,甚至還要求用熱粥來助藥力,最著名的莫過於《傷寒論》中,張仲景使用桂枝湯的用法。
對於一些溫病,比如方劑裡頭有附子、乾薑、桂枝等,要求將熬煮好的藥,放涼之後,再服用,效果更佳。
按照《黃帝內經》的服法原則“治熱以寒、溫以行之、治寒以熱、涼以行之”。
-
11 # 一品山川
一是選擇正確選擇煎藥器皿。煎煮中藥以砂鍋、瓦罐為好,可以用陶器、不鏽鋼器皿、玻璃器皿。忌用鐵鍋、銅鍋、鋁鍋、鉛或有害塑膠製品,以免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藥效。最好選擇受熱均勻的砂鍋,這樣可以防止鍋底溫度過高導致質地較重的飲片燒糊燒焦。同時,保證鍋底乾淨。煎藥前要徹底清除鍋底的殘留藥渣和油垢。
二是煎煮過程中保證水量。首先浸泡中藥飲片應使用涼水,加水量超過藥物表面3~5釐米,浸泡時間需要根據藥材性質而定,葉、莖類藥材為主的組方,可浸泡30分鐘;根、根莖、種子、果實、礦石、化石、貝殼類為主的組方,可浸泡60分鐘。總體來說,浸泡時間不宜過久,以免引起藥物分解及變質。
說到浸泡中藥,很多患者都會問,這個藥是不是需要洗一洗,把泡過藥的水倒掉,煎煮的時候再接新的涼水?中藥飲片不需要清洗。飲片上市前已經經過了淨制,飲片清洗會導致易溶於水的中藥飲片及飲片表面輔料的流失。煎藥前清洗飲片會減弱或改變湯劑的原有藥效,影響藥效的發揮和疾病的治療。
一般中藥煎煮兩次,第二煎加水量為第一煎的1/3~1/2。兩次煎液去渣濾淨混合後分兩次服用。也就是把浸泡好的中藥飲片武火(大火)煮沸後,再改文火(小火)煮20~25分鐘,趁熱濾出第一煎的藥液。開始操作第二煎,往煎藥容器中再加涼水超過藥渣表面1~2釐米,用武火煮沸後,改文火再煎15~20分鐘,再次趁熱濾出藥液。將兩次煎液混合後分兩次服用,每次約200毫升,兒童注意減半或遵醫囑。
三是正確掌握火候。一般來講,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大火)煎煮,時間宜短,煮沸後煎3~5分鐘即可;補養藥需用文火(小火)慢煎,時間宜長,煮沸後再繼續煎煮30~60分鐘。
四是把握中藥的特殊煎法。如果藥袋內有布袋包裝的飲片,此類藥為包煎藥。包煎的藥物主要是指那些黏性強、粉末狀及帶有絨毛的藥物。用布包裝好,再與群藥同時煎煮,以防止藥液渾濁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於鍋底,加熱時引起焦化或糊化。如六一散、青黛、蒲黃、車前子、辛夷、旋覆花等。
除了包煎,飲片常見的特殊煎煮方法還包括先煎、後下、另煎、烊化、沖服等。
先煎藥主要指有效成分難溶於水的一些金石、礦物、介殼類藥物,應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鐘,再下其他藥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鐵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龍骨、牡蠣、瓦楞子、珍珠母、石決明、龜甲、鱉甲等。此外,附子、烏頭等毒副作用較強的藥物,宜先煎45~60分鐘後再下他藥,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藥。
後下藥主要指一些氣味芳香的藥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於揮發而降低藥效,須在其他藥物煎沸5~10分鐘後放入。如薄荷、香薷、青蒿、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等。此外,有些藥物雖不屬芳香藥,但久煎也能破壞其有效成分,如鉤藤、大黃、番瀉葉等。
另煎藥是指一些貴重藥材,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宜單獨煎煮,如貴重藥材人參、冬蟲夏草、藏紅花等。另煎藥在煎煮前也應該浸泡,煎出的藥液可以另服,也可以與其他煎液混合服用。一般煎煮時間為2~3小時。
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膠類藥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藥物,為避免入煎粘鍋或粘附其他藥物影響煎煮,可單用水或黃酒將此類藥加熱溶化即烊化後,用煎好的藥液沖服,也可將此類藥放入其他藥物煎好的藥液中加熱烊化後服用。如阿膠、鹿角膠、龜甲膠、鱉甲膠等。
另外,煎藥時需要加蓋,保證藥液溫度,適時攪拌、翻動。掌握了以上這些煎藥原則,煎煮中藥就會得心應手。
-
12 # 純鈞LHGR
熬藥,也就是製作湯劑,用藥物煎湯,去渣取藥汁而成。湯劑具有吸收快,作用強的優點,故有“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的記載。又可根據臨床具體病症靈活處方,故臨床上應用最廣。但煎煮方法的正確與否,也直接關係到療效的好壞。
1、藥材沖洗
中藥材大多有灰塵和雜物,因此在煎煮前應沖洗一下,去除灰塵和雜物。對於處方中的花、葉、果及肉類的藥材,需要淘洗。
2、煮前浸泡
藥材清洗後,可將其浸泡20~30分鐘,以利於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析出,同時可以縮短煎煮的時間,對於種子、果實為主的藥材,浸泡的時間可以長些。
3、煎煮容器
砂鍋、砂罐為煎煮中藥的首選容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誘鋼鍋次之。鐵、銅、鉛等金屬容器忌用。
4、用水量
煎煮藥材時所需水量,一般以沒過藥材表面2~3釐米為宜。何首烏、白芍藥等質地堅硬的藥材,可以多加些水,蒲公英、藿香等質地疏鬆的藥材,加水量淹沒藥材即可。
還可將配發好後的中藥,取1貼(劑)藥稱一下重量,然後根據1克中藥加10毫升水的原則,把計算的總加水量的65%加到第一煎中,餘下的35%留給二煎用。例如,滋補調理藥人參養榮湯,藥物總重量為150克,加水量應為1500毫升,頭煎應加65%即為975毫升,二煎加水35%為525毫升。該方法加水準確,特別是藥物種類多、藥量大的中成藥方劑更為適宜。
此外,若藥中花(如穩復花、袋袋花等)、葉(如桑葉、枇杷葉等)類較多時,還可適量多加些水。
當熱水衝入生藥內時,生藥的外層組織由於受高溫的驟然衝擊,立即凝固、緊縮,尤其是蛋白質在細胞壁上形成一層不可逆轉的變性層,阻礙了水分的滲入,組織內部被溶解的有效成分亦難以溶出,從而大大影響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因此煎藥時切忌加水。
5、先後次序
一般的中藥材可以同時入煎,但有些藥材需要特殊處理。在處方中,磁石、牡蠣等礦物藥,貝殼類藥等標有“先煎”的藥物,則應先放入鍋中,煎煮約30分鐘再與其他藥物同煎;標有“後下”的藥物,要在其他藥物快煎煮好時投入,煮沸後幾分鐘即可;對於標有“包煎”的藥材,應用紗布包裹後再煎。
6、煎煮火力與時間
一般中藥煎煮兩次,第二煎加水量為第一煎的1/3~1/2。兩次煎液去渣濾淨混合後分兩次服用。也就是把浸泡好的中藥飲片武火(大火)煮沸後,再改文火(小火)煮20~25分鐘,趁熱濾出第一煎的藥液。開始操作第二煎,往煎藥容器中再加涼水超過藥渣表面1~2釐米,用武火煮沸後,改文火再煎15~20分鐘,再次趁熱濾出藥液。
根據藥物的性質,解表藥頭煎煮沸後煎10~15分鐘,二煎10分鐘;滋補藥頭煎沸後煎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一般性質的藥,頭煎沸後煎20~25分鐘,二煎15~20分鐘,各種型別的湯劑均以煎兩煎為宜,湯藥煎好後,應趁熱濾過,榨乾,儘量減少藥渣中煎液的殘留量。含有揮發成分的藥物,如薄荷、蘇葉、藿香、佩蘭等不需要濃煎,在煎煮過程中防止有效成分揮發,所以必須蓋著蓋子煎。骨角、龍骨、貝殼類藥物及人參、白朮等補益藥,一般宜選用文火久煎。
沙參、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藥物,在溫度沒有達到100℃時就會開始沸騰,出現“假沸”現象,因此,即使沸騰了也不應減火。
如果藥袋內有布袋包裝的飲片,此類藥為包煎藥。包煎的藥物主要是指那些黏性強、粉末狀及帶有絨毛的藥物。
還有一類“另煎藥”。另煎藥是指一些貴重藥材,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宜單獨煎煮,如貴重藥材人參、冬蟲夏草、藏紅花等。另煎藥在煎煮前也應該浸泡,煎出的藥液可以另服,也可以與其他煎液混合服用。一般煎煮時間為2~3小時。
某些膠類藥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藥物易發生烊化,可單用水或黃酒將此類藥加熱溶化即烊化後,用煎好的藥液沖服,也可將此類藥放入其他藥物煎好的藥液中加熱烊化後服用。如阿膠、鹿角膠、龜甲膠、鱉甲膠等。
7、濾取量
每次煎好的藥汁,濾取量皆不得少於180毫升(約一個碗的九分滿)為宜;如果是煎給小孩子服用,由於劑量較少,每次濾取的液量可酌減為120毫升左右。
此外,微波爐煎煮是不可取的。微波爐煎藥時,火候和煎煮時間都難以掌握,會影響藥效。
還有,湯劑濃度高,不見得效果就好。中藥煎煮是中藥飲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而當煎到飲片本身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時,這種擴散運動就停止了。此時如果再繼續煎煮還可能使非有效成分(如樹脂、樹膠、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斷溶出,這樣會使藥液中有效成分因蒸發而減少,甚至在過長的高溫中遭到破壞,從而降低藥效,並且容易煎糊。
-
13 # 幸福生活健康佰年
煎煮器皿 煎服及儲存中藥的器皿,首選砂鍋,不主張用金屬器具。因砂鍋的化學性質十分穩定,不容易與藥物起化學反應,相對安全。
煎煮時間 何藥先煎,何藥後入,何藥烊化,哪種藥必須用膠囊包裹後服用或只能外用,應注意遵醫囑。不清楚時不要怕麻煩,及時向醫師請教。如山豆根煎煮時間越長,烏頭類煎煮時間越短,都會增加其毒性。
藥證不符 藥和毒沒有嚴格的界限,用之得當毒物也可謂藥;用之不當藥物無異於毒。如人參氣虛證者服用能起死回生,而實熱證者用之則火上澆油。又如斑蝥有大毒,現代臨床則“以毒攻毒”,多用於治療惡性腫瘤。
用藥時間 某些中藥長期正常劑量服用也可發生蓄積性中毒。近幾年來,臨床上由中藥所引起的肝腎功能受損有日趨增多的趨勢,如何首烏、馬錢子、益母草、木通等。
用藥禁忌 違反十八反、十九畏或妊娠用藥禁忌,可造成諸多不良反應。如麝香為芳香開竅藥,孕婦應用後能引起先兆流產症狀。
總之,合理應用中醫藥,嚴格按照醫囑服藥,避免其不良反應十分重要。即使是偏方、驗方、食療方、中藥類保健品,也宜在醫師指導下應用。
-
14 # 小蘭愛跳舞
煎煮前——— ●清洗 中藥材是否需清洗,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雖然很多中藥飲片看起來表面會有些灰黑,其實在出售前都經過了加工炮製,所以煎煮之前一般無需清洗。如果實在覺得草藥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丟失,以及一些細小種子類的藥材(如車前子等)被沖走流失。 ●浸泡 清洗步驟不能浸泡中草藥,但煎煮之前,卻需要有個浸泡藥材的過程。 煎煮前用涼水浸泡藥材約半小時,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湯水中,同時也能增加湯藥的濃度。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溫水浸泡,以縮短煎煮時間,但切不可用開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細胞中的蛋白質受熱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質形成膠體,不利於有效成分析出。 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特別是在夏天,浸泡時間過長會很容易引起酸敗。 煎煮中——— ●用水 傳統的“3碗水煮成1碗”,其實不是個科學的標準。因為不同處方的藥味多少、藥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藥材吸水量也有不同。如果真的有人一邊煲藥,一邊不斷把藥汁倒來倒去,作為煲中藥的標準,這樣瞎折騰其實也不可能煲出最佳效果的中藥。 應以水浸過藥材面2-3cm為佳,或者用手輕輕摁住藥材,水面剛好漫過手背。而不是機械地用3碗水煮藥。通常一些花草類的藥物吸水量較大,在浸泡半小時後水位下降,可以另加涼水至標準水位,再開始煎煮。 ●火候 一般的中藥應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控制火候的意義在於,若火候過強,水分蒸發過快,影響有效成分的析出,亦易焦糊。 但一些治療外感的中藥,可以在煮沸之後不改文火,繼續用武火煎煮15分鐘左右即可。●時間 中藥煎煮時間,應根據不同藥物和疾病性質、有效成分溶出的難易和用藥情況而定。沸騰後再用文火煲藥的時間,一般中藥,頭煎應在20-25分鐘,二煎15-20分鐘;解表類中藥,頭煎10-15分鐘,二煎10分鐘;滋補類中藥,頭煎應在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 如果有“大頭蝦”不慎煎煮時間過長,令藥湯太濃,這時可以加些白開水再煮沸,就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反滲透的問題。 ●復煎 許多老人家習慣於一副中藥“返煎”三四次,一般而言,一副中藥在煎煮兩次後,所含有效成分已大為降低,故以煎煮兩遍為佳。但滋補類的中藥,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藥量較大的處方,也可以煎煮三遍。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將頭煎與二煎的藥液分別服用,這樣未能將藥效發揮至最佳。應該將頭煎與二煎的藥液混合,分早晚兩次服用。同樣,煎煮三遍的藥液也相應地改為一天3次服用。 煎煮後——— ●立即濾取 藥湯煎煮好,應趁熱過濾倒出,不宜久置鍋中。否則含膠體過多的藥液,隨溫度下降產生膠凝,難以過濾,影響藥效,同時也易造成酸敗。 煎煮器——— ●瓦罐沙鍋最好 最佳煎煮器當然還是傳統的瓦罐、沙鍋,搪瓷、不鏽鋼亦可,但忌用鋁鍋、鐵鍋和銅鍋,以防止這些活躍性強的金屬器皿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對人體產生危害。 傳統的沙鍋、瓦罐以及陶瓷,不會與各種中藥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傳熱均勻緩慢,煎出的湯劑質量好。不鏽鋼屬於鈍性元素,也不會容易產生化學反應,現在許多大醫院的煎藥器皆為不鏽鋼鍋。但鐵質煎器,雖然傳熱快,但不僅易氧化,化學性質也不穩定,它能與鞣質生成鞣酸鐵,使湯液色澤加深,還會與黃酮類成分生成難溶性絡合物。 對於微波爐加熱是否會影響中藥藥性,目前未有定論,所以不推薦以微波爐加熱中藥。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回覆列表
中藥的煎煮大多數人都比較陌生,尤其是醫院和藥店開展了代煎以後,人們很少會自己在家煎藥。
如果你想自己煎藥,並且效果好的話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和一些小細節。
煎藥前先將藥浸泡半個小時,然後用大火燒開。(注意:加水量應高於草藥兩指,寧可最後多喝點,也不要把鍋熬幹。用砂鍋或不鏽鋼鍋。千萬別用鋁鍋和鐵鍋。)煮沸後小火熬20分鐘左右即可。(有些藥有特殊的煎法,你在醫院取藥時醫生和中藥房的工作人員會特殊叮囑你:有些需要先煎,有些需要後下,那些藥會有單獨包裝和文字說明,你按照說明煎煮會取得藥物最好的效果,否則某些藥在煎煮不當的時候效果會很差。)將藥倒入碗中,溫服。(注意別燙到,也別放涼了,溫度適合的時候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