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角風發作
-
2 # 跳跳1608
說來話長,唐太宗為什麼要安排西天取經呢?有一段故事。
這段故事跟一條龍有關,這條龍就是涇河龍王,也就是白龍馬的姑父。
白龍馬跟父親關係不好,但是跟姑父關係特別好,親如父子。
涇河龍王遇到了袁守城,袁守城算出了涇河水族的位置並告知漁民,這令涇河龍王大為光火。
他倆就打賭,看袁守城能不能算出第二天下雨點數和時辰,結果袁守城又算出來了!
涇河龍王不得不改了下雨點數和時辰,這又觸犯了天規。他去找袁守城求饒,袁守城叫他去找李世民,李世民不肯原諒他,他的凡間天官魏徵殺了涇河龍王。
涇河龍王拖著李世民的魂魄去陰司對質。陰司也偏袒李世民,讓李世民還魂,卻將涇河龍王魂魄打入轉世輪迴。
這其中李世民為了追回魂魄,所以派唐僧西天取經。
而涇河龍王之所以沒人救他,是因為沒背景,而且他的上司水德星君也不保他。
西天取經回來,唐太宗大擺宴席慶祝,勾起了小白龍的痛處,如果不是姑父受欺負,李世民又怎會為了還魂而作的西天取經。
而今西天取經回來,姑父早已成了別人宴席上的龍肉,大家卻在這裡歡天喜地,兩相對比,怎不叫小白龍悲慼,所以小白龍哭著不辭而別。
這些都是《西遊記後傳》記載的。
-
3 # 長公子扶小蘇
吳承恩神魔小說《西遊記》原著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求得正果,成佛成聖成羅漢,程式是先回東土拜見唐王,給人間王者李世民交差,然後才重回靈山大雷音寺接受如來敕封佛號,這個開啟方式才是最妥當的,畢竟是先徹底完成取經任務,才能最終成佛。影視劇對此做了稍微修改,到西天,如來敕封完,唐僧師徒然後才回東土大唐做最後的交割。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唐王大宴群臣,隆重迎接唐王御弟唐玄奘師徒五人取經團不辱使命順利歸國的場面。在這樣熱鬧非凡的御宴上,小白龍似乎喜極而泣,而又實際傷感無限,兩隻眼睛哭的跟爛桃似的,不應景,他自感尷尬,揮淚離去,不辭而別。
按理說,十萬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難,歷經千辛萬苦,小白龍和唐僧師徒幾個也算功德圓滿,所謂事業有成了,好像他應該高興才對呀!那他為什麼哭著不辭而別呢?我們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長安滿城花雨,君臣觥斛交錯,烈火烹油,鮮花錦簇,霓裳羽衣舞動,玉液瓊漿撒迷離,此情此景,卻深深地觸動了三太子的心,曲終人散,悲歡離合,各種新愁舊怨湧上了心頭。
所謂觸景生情,小白龍如此感慨,淚如滂沱,不辭而別,究竟為的哪般?親,就讓你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底吧。
首先,小白龍的家愁:有家不能歸。“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
小白龍原本是西海龍王敖閏家的玉龍三太子,嗯,他爹也是王者,西海龍宮裡的主宰,如同人間天子唐王李世民一樣。唐王李世民擺的這場接風宴,此情此景,這樣熱鬧的大場面,他三太子又何嘗不曾經歷過?恍如隔日啊!
雖然東土大唐乃是當時全天下第一盛國,財貨豐足,啥啥好吃的好玩的好喝的都有,可謂是琳琅滿目,應接不暇。可是呢,他小白龍家的西海龍宮好像也不會差哪裡呀!再者說了,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嘛!
小白龍雖然是敖閏家的三太子,可是呢,父母十分的寵愛他,龍宮裡最好的披掛都給了他,還給他尋思了一門好親戚,叫他跟萬聖龍王的女兒萬聖公主做了配對的鴛鴦,車房彩禮都給了,媒婆也請了,訂過親,就差娶上門這最後一道程式了。妥妥的高富帥配白富美,天生的一對,地設的一雙。
結果呢?親,你是知道的。
不知道什麼緣故,三太子火燒了西海龍宮掛在大殿上的明珠——玉帝賜給敖閏做鎮海之寶的一顆珠子。他老爹敖閏恐懼天威,怕那剮龍臺上的刀片,竟然主動揭發,一紙訴狀把親兒子三太子給告上了天庭玉帝那裡。要不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了他,三太子早已經伏法被誅了。我們都說虎毒不食子,這西海龍王可真是個好爹。三太子一路就琢磨了十萬八千里,請問各位,小白龍這爹真是親的嗎?
小白龍見到唐王御宴,觸景生情,悲從中來。他哭了,哭的是,這樣的宴席也曾經是他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算不上什麼稀罕,那個時候的他,是多麼逍遙,多麼自由,多麼快活啊!可是,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只能印記在他的心底,深深地埋藏。同時,老父親西海龍王那麼絕決的出手,他對老父親也就抱有某種深深的芥蒂或是怨恨,不理解。此時,就是他有心思抽空回家看看,也實在是左右為難,情何以堪。——他們說傷心總是難免的,你又何必一往情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其次,小白龍的新憂:八部天龍馬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從某種意思上說,取經路上的唐僧取經團五人組全部是待罪之身。西天求經,不過就是他們的一次救贖之旅。對他們來說,心底的,最終求的結果,無非就是個自由身,取經救贖,獲得新生,呼吸自由的陽光之下的清新空氣。至於生佛成聖,還真不是最重要的。
如來佛祖靈山大雷音寺敕封功德。
小白龍加升汝職正果,為八部天龍馬。
長老四眾,俱各叩頭謝恩。馬亦謝恩訖,仍命揭諦引了馬下靈山後崖化龍池邊,將馬推入池中。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鬚,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西遊記》
雖然都是取經求得正果,可這正果和正果還真不大一樣。
親,不信你看上面吳承恩原著裡的一段文字,唐僧師徒四人謝恩,然後是“馬”也謝恩,這次序和文字就很有意思了。
我們回頭想想觀音菩薩交代他們幾個輔佐唐僧西天取經的話,就知道其中奧妙了。
看出來了吧,幾個字的差別,很不一樣的。人家哥兒仨才是名副其實的唐三藏的徒弟,小白龍,從頭到尾十萬百千里只不過是個”腳力“、一匹馬而已。取經路上,無論是取經團的團長唐僧,還是美猴王哥兒仨,對人介紹從來都是”我們師徒四人“,什麼時候提及過”五人“,有把白龍馬算進數的?身份不同,待遇就不同啊!大家一起做一個專案,人家最後待遇比你好不知道多少倍,你心裡什麼滋味?
也難怪,唐僧是金蟬子,背後是如來佛祖,孫悟空看起來野路子出身,可是呢,你看看他後面站了多少高人:菩提祖師、太上老君,就這兩位就足夠了,絕對重量級大佬,豬八戒和沙悟淨怎麼地也曾是玉帝面前的大紅人吧。所以,結果註定不會差。你看看你小白龍,什麼路數?諸天諸佛裡基本算不上數的西海龍王之子,還燒了玉帝欽賜的明珠,你品,細細品。
唐僧師徒四人雖然在如來那裡掛了名號,也得遵守一定的清規戒律,可是,畢竟人家也算半個自由身吧!不能說隨時想去哪就去哪,得空休閒度個假也是沒什麼問題的吧,探個親訪個友,人情世故,還是沒問題的。何況,孫猴子那樣秉性的大神,你覺得靈山能對他真有多少約束力和實際執行度?打個馬虎眼,差不多算了,不過如此。孫猴子花果山照遊不誤,豬八戒偶爾去高老莊看看翠花也不是問題,說不準,老沙還會去流沙河裡洗個澡。
這小白龍可就真悲催了,八部天龍馬,註定一輩子要抱著靈山大雷音寺門前的那個石柱子華表過一輩子,須臾不得離開。這就非常尷尬,非常難受了。親,你是知道的,這接連上夜班的人能輪番倒班,他都不願意,身心都不好受,何況,根本就是24小時連著365天這樣值班呢!小白龍等於是完全沒了自由,他心想,那還真不如在鷹愁澗裡過一輩子呢!雖然是個妖龍,孽龍,沒有什麼正室的名分,可是,怎麼說也有個自由不是?吃不到山珍海味、各種仙果仙丹,飛禽野味也能充飢。
東土大唐,盛世長安,皇家宴席。然後是:貌合神離,各有悲喜。
取經回來了,同事們都坐在一個大桌子上,唐王李世民親自作陪,夾菜倒酒,倍兒有面子啊!
這小白龍就悽楚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此時此刻的他,還真就歡樂不起來。
想想前翻往事,再想想自己的將來前程,痛心疾首,不知所措,別了,我曾經夢寐以求的風的自由,別了,鮮衣怒馬的少年時代。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其三,小白龍的小小心結:涇河龍王之死與唐王李世民的恩怨。涇河龍王違心私改玉帝降雨均旨,觸犯天條,獲罪天庭,被人曹官魏徵夢斬。
袁守城指點涇河龍王求助真龍天子唐王李世民。然而,終是天命難違,李世民也沒有能夠救到他,致使他人頭落地,血灑長安街。
而這個涇河龍王,正是小白龍的姑父。從這樣的親戚關係上看,小白龍見到唐王李世民會有某種私人怨氣,這也是有可能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所以,小白龍落淚,傷心,不辭而別,似乎也是說得通的。不過,這肯定不是重點。因為,小白龍到這個時候也一定搞清楚了事情原委,就是,涇河龍王必須死,唐王李世民必須降旨尋找有緣人去西天如來那裡求取大乘佛法三藏真經。——這,就是所謂取經事業的一個引子,由頭。就單論這個事件來說,唐王李世民也是盡力了,怎麼說都怨不到他頭上吧?
取經得正果羅漢,唐王大宴群臣,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小白龍卻哭了,嚎啕大哭,不辭而別。三太子哭的,是他的不幸家事,是他的悽楚經歷,更是他對徹底失去自由身的無奈和怨恨。小白龍是沒資格帶金箍圈,可是,這八部天龍馬最後的結局,比帶了緊箍咒又有何不同呢?——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
4 # 稼軒與詞
小白龍可以說是取經團隊中最沒有話語權的人,但也是最忠心耿耿,默默貢獻,是最不顯眼的一個成員,但它卻挽救過取經團隊。
小白龍在唐僧取經歸唐後,並沒有哭著不辭而別。
一、小白龍地位最低
龍的地位雖然在人間很高,一度是帝王的象徵,我們中華民族也是龍的傳人。
水德星君聞言,即將查點四海五湖、八河四瀆、三江九派並各處龍王俱遣退。整冠束帶,接出宮門,迎進宮內道:“昨日可韓司查勘小宮,恐有本部之神,思凡作怪,正在此點查江海河瀆之神,尚未完也。”
所以小白龍只是一個腳力,而其他人才是唐僧徒弟,這也是小白龍喊豬八戒師兄的原因。
二、對小白龍懲罰最很
師徒幾人之所以能擔起取經的任務,也是為了讓他們將功贖罪,他們幾個都犯了錯:
唐僧:因為不聽佛祖講法,被貶到東土。
豬八戒:因為醉酒調戲嫦娥,被玉皇大帝打了二千錘中,貶下界,不小心投錯了豬胎。
沙和尚:蟠桃會上失手打破了琉璃盞,被玉帝打了八百下,貶到流沙河,變成怪物模樣,還每七天受百餘下飛劍穿胸。
小白龍:西海龍王之子,因為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父親表奏上天,被告忤逆,被玉帝吊在空中,打了三百,要被斬首。
師徒幾人除了小白龍因為身份低,能力弱,其他幾人都是被貶,被困,但沒有死罪,只有小白龍因罪要被斬首。
看似小白龍只燒了明珠,被自己父親所告,俗話說虎毒不食子,西海龍王為何不念父子之情?
因為小白龍不孝,而又縱火燒了明珠,可能燒的明珠是玉帝賞賜或者玉帝之物,西海龍王才告它忤逆,古代忤逆不孝為大罪,所以小白龍要被處死。
三、小白龍的功勞
1、小白龍受封時,如來佛祖曾說:每日家虧你馱負聖僧來西,又虧你馱負聖經去東,亦有功者。
可見小白龍主要的功勞是腳力,駝唐僧之功和駝聖經之功,跋山涉水,堅持不懈。
行者又將盞子,遞與他道:“你再去把我們的馬尿等半盞來。”八戒道:“要他怎的?”
行者道:“你不知就裡。我那馬,不是凡馬。他本是西海龍身。若得他肯去便溺,憑你何疾,服之即愈。但急不可得耳。”
四、小白龍最後封賞
唐僧師徒取過真經後,還是小白龍馬駝經書回到大唐,只是在唐王宴請時,因為是馬,不可能參加宴會,但也沒有離開。
呆子挑著擔,沙僧牽著馬,行者領著聖僧,都按下雲頭,落於望經樓邊。
八戒、沙僧俱扶馬挑擔,隨駕後共入長安。
而與皇帝李世民交談過後,被金剛帶走,也是和馬一起走的:
這底下行者三人,連白馬,平地而起。長老亦將經卷丟下,也從臺上起於九霄,相隨騰空而去。
因為龍馬有功,如來加升龍馬正果,為八部天龍。後將馬帶到化龍池,
-
5 # 大馬哈魚12
答
唐太宗請唐僧師徒四人吃飯,不會有白龍馬,因為在神仙,人,鬼怪三界裡面,龍的地位不高。人與獸是不能夠在一起吃飯的。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對於白龍馬應該是放他在山野自由,沒有韁繩拴住的馬,才能吃到最可口的草。
白龍馬利用這段時間,去了一趟涇河,因為哪裡的涇河龍王是他姑父,也是這個世界最疼愛他的人,掌管過呼風喚雨的能力的地方
故地重遊,睹物思人,白龍馬哭了,因為他知道涇河龍王死了冤枉啊!他想如果涇河龍王能夠活著,看見自己能夠取經回來,該有多好啊!
涇河應該離李世民的長安城不遠,水草肥美的地方,有一匹白龍馬,它在哪裡吃草,微風輕輕吹過,水面一層層漣漪,他彷彿看到一個疼愛自己的人的微笑。
“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有時候我感覺,最好的療傷藥就是一個人靜靜的待著,在有故事的地方。
-
6 # 任吾行
我估摸著他是想他爸爸和媽媽了,著急回家,另外一個呢也是為了創業那麼多年了,也該有個家了,反正我是這麼想的,都不容易吧
-
7 # 春風渡雨
唐太宗李世民大宴唐僧師徒,為什麼小白龍在宴會上哭著不辭而別?
你要想知道這問題的答案,就只能去看電視劇,你要去翻西遊記原著,吳承恩是不知道答案的。說實話,電視劇這個東西,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拍不出來的,我們先來幾個劇情截圖:
一、唐僧不是唐僧,是御弟
二、唐僧不是唐僧,是臣子
三、小白龍要哭沒人攔的住,這是劇情需要
《西遊記後傳》第一集,孫悟空師兄弟三個去找小白龍,小白龍正在河邊祭祀亡魂,痛哭流涕。原來小白龍的姑父是涇河龍王,他因為和袁守誠打賭,改了下雨的點數,被魏徵給斬了。小白龍和這個姑父非常親近,他們的親情甚至超過了小白龍的父親,這個小白龍因為跟父親不對付,曾經長期寄居在涇河龍王家裡,感情非常深。在唐太宗大宴群臣,慶祝唐僧取經成功之時,小白龍心有所感,於是跑到河邊獨自傷懷。劇情也就從此展開,跌宏起伏,引出一個驚天大陰謀……
當然,電視劇也只能是電視劇,這就只是披了一張西遊記的皮,然後想著法的去賺收視率,你要把這當西遊記來看,那就被編劇帶到溝裡去了。
那麼,就以原著來看,小白龍會哭嗎?答案是:還是會哭的!只不過,應該不會為了涇河龍王這件事情而哭。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在原著裡面大名為“玉龍三太子”,在電視劇裡又給取了個名字叫敖烈。這個三太子因為縱火燒了殿上的明珠,而被西海龍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準備處死他。因為觀音出面才免於死罪,被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
觀音讓小白龍隨同唐僧取經,小白龍是誠心接受的,並且也潛心向佛,在此間並不傷人,我們看原文:
對於一條龍來說,平時餓了只是撲些鳥鵲或是捉些獐鹿來吃,唐僧座下的那匹馬,對小龍來說也只是牲畜。這樣的自我約束,無非是希望隨同唐僧取經求得正果,為了這個正果,小白龍不會在乎觀音讓他去幹什麼。
那麼觀音對小白龍在取經隊伍裡面的定位又是如何呢?我們繼續原文:
原文片段一:菩薩道:“那條龍,是我親奏玉帝,討他在此,專為求經人做個腳力。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
原文片段二: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做他原來的馬匹。又將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那小龍口銜著橫骨,心心領諾。
對於觀音給自己設定的本職工作,小白龍是盡心盡力,當孫悟空他們三個大顯神通,除魔衛道之時,他卻耐得住寂寞,堅守自己的崗位。因此,給人的感覺,取經隊伍中小白龍是存在感最低的。但是,真正到了危急的關頭,小白龍卻是取經隊伍的最後希望。
第三十回:唐僧被變為虎精,“大師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無音信”,在此絕境下,白龍馬的選擇:他只捱到二更時分,萬籟無聲,卻才跳起來道:"我今若不救唐僧,這功果休矣!這功果休矣!"他忍不住,頓絕韁繩,抖松鞍轡,急縱身,忙顯化,依然化作龍。……
當小白龍為救唐僧受傷迴轉後,面對豬八戒的遇難則退,準備散夥,小白龍才真正的數次落淚:
八戒道:“怎的好,怎的好!你可掙得動麼?”小龍道:“我掙得動便怎的?”八戒道:“你掙得動,便掙下海去罷。把行李等老豬挑去高老莊上,回爐做女婿去呀。”小龍聞說,一口咬住他直裰子,那裡肯放。止不住眼中滴淚道:“師兄啊!你千萬休生懶惰!”八戒道:“不懶惰便怎麼?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戰不過他,不趁此散火,還等甚麼?”小龍沉吟半晌,又滴淚道:“師兄啊,莫說散火的話。若要救得師父,你只去請個人來。”八戒道:“教我請誰麼?”小龍道:“你趁早兒駕雲回上花果山,請大師兄孫行者來。他還有降妖的大法力,管情救了師父,也與你我報得這敗陣之仇。”
危難時刻,白龍馬的現身,既不是為名,也不是為利,而是真正的為了“功果”。對於唐僧的這套取經班子,可以說,真正抱有虔誠之心踏上取經之路的,除了唐僧就是小白龍了。龍是一種非常高傲的物種,而小白龍又是龍之中的異類,不然不會弄到自家父子反目,被老父告到天庭,差點丟了性命。這樣的玉龍三太子,面對豬八戒的退縮,連續落淚了兩次,原因卻是簡單之極:就是取經必須完成,“正果”不能捨棄。
西行取經路上,唐僧為了取經的成敗經常落淚,能夠為此同樣落淚的,除了虔誠的小白龍沒有旁人。觀音告訴他:“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他“口銜著橫骨,心心領諾”。此後,為了這個“正果”,他成為了西天取經最忠實的前行者,沒有一絲私心雜念。
小說最後,豬八戒當著眾人頂撞如來:“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而為了“正果”,甘願為腳力的小白龍沒有任何怨言。只要能得“正果”,是佛也好,天龍也好,只要是我的,就是最好的。
小白龍最後獲封:“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以菩薩之身入靈山後崖的化龍池:“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鬚,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
因犯天條,接受懲罰,小白龍覺得這是應該的。涇河龍王同樣因為觸犯天條被斬殺,對於小白龍來說,這也是應該的。受觀音點化之後,小白龍心智堅強,虔誠向佛之心始終未改,這些佛祖心中自是分明。最後的“正果”,對小白龍來說,就算有淚,也應該是開心的。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小毛病,這段劇情並不是《西遊記》中的劇情,而是《西遊記後傳》中的劇情!
在西遊記原著中,唐僧師徒回到大唐的時候還不是佛身,而且白龍馬仍然是白龍馬,還沒有變成八部天龍,比如他們剛進城的時候:
“大聖輪金箍棒緊隨,八戒、沙僧俱扶馬挑擔,隨駕後共入長安。”再到進入皇宮的時候:
“唐僧將龍馬與經擔,同行者、八戒、沙僧,站在玉階之下。”等陳述完了取經之事以後,皇帝大宴群臣,此時的白龍馬是沒有資格入席的,因為此時的他仍然是馬身:
“三藏又謝了恩,招呼他三眾……師徒四眾與文武多官,俱侍列左右,太宗皇帝仍正坐當中。”既然連入席的資格都沒有,他又怎麼會在皇帝大宴群臣的時候,大哭而走呢?
而且等到八天期限一到,佛祖派來的八大金剛就過來迎接他們了,此時的白馬還是在唐僧身邊的:
“半空中有八大金剛現身……這底下行者三人,連白馬,平地而起,長老亦將經卷丟下,也從臺上起於九霄……”也就是說白龍馬這幾天一直跟隨在唐僧身旁,等著他誦經。
而小白龍什麼時候恢復的龍身呢?
其實是在取經回到長安八天以後,由如來佛祖親自任命成八部天龍:
“仍命揭諦引了馬下靈山後崖,化龍池邊,將馬推入池中。”這之後,白龍馬才正式恢復了龍的身份,不再吃草了……
所以,在長安的時候,唐太宗大宴群臣,小白龍並沒有哭著不辭而別!
原來曾經被斬首的涇河龍王是小白龍的姑父,也是他最親的人,他們的親情甚至超過了小白龍的父親,這個小白龍因為跟父親不對付,曾經長期寄居在涇河龍王家裡,感情非常深!
此時的小白龍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或許整個取經就是一場陰謀,而這場陰謀卻導致了自己姑父的死亡,他好像突然醒悟過來,原來大家都是一枚棋子。
袁守誠不算卦,涇河龍王不打賭,不打賭,涇河龍王就不會死,不會死,自然不會求解救方法,不求解救方法,自然就引不到李世民頭上,引不到他頭上,就無法鬼魂索命,無法鬼魂索命,唐王李世民就不會下地府,李世民不下地府,就不會考慮超度亡魂的事,不考慮亡魂的事,也就不會安排取經……
小白龍突然就想通了,原來這一切都是註定好了的,而且涇河龍王的上級水德星君一點都沒保自己的姑父,魏徵也沒有手下留情。
雖然取經回來時,魏徵已經死了,但是這頓飯,小白龍是真的吃不下,因為他總會想到安天大會上的龍肉……
這就是整個事件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