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宏觀上說,所有的數字貨幣都不能賺錢。我們來推導下,數字憑什麼能值錢,如果隨便一個數字誰會認,你拿一堆數字能換一個大餅麼。不能。那麼現在所流行的數字貨又為什麼能值錢呢。那是因為有人制造了一個概念,然後一票人跟風。然後就有人被洗腦,這和傳銷是一個概念。拿著空無一物,虛似的概念,來忽悠。深信不疑的人會拿契約論來解釋,我告訴你契約論本身就在扯淡。可以說現在的經濟學都在扯淡。根本不能解釋貨幣的本質。沒有一個統一讓所有人信服的理論,包括契約論。 我們來推導下就明白了,一堆數字,轉換成貨幣,這中間賺錢了麼,沒有,好繼續,然後因為所謂的固定量,信眾增加。數字貨幣兌換比例開始提高。這中間賺錢了麼。沒有,數字還是數字,貨幣還是貨幣。誰能告訴我從拿賺錢了。這和你把錢存銀行裡,然後變成支付寶的資料有什麼不同。但你賺錢了麼。 但是如果針對個人,則會賺錢。賺了誰的錢,因為兌換比例的增加,你賺了接盤俠的錢。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啊,這就像如何區分傳銷一樣,你總量不增值,你能賺誰的錢。你只能賺騙了下一家的錢。利潤源在那。概念不重要,你得看本質。這不復雜啊。
11
回覆列表
  • 1 # Seven_Eleve133293984

    比特幣如果是騙局,那A股是什麼?你見過一個8年來趨勢一路向上的騙局嗎,如果你因為踏空而黑,那我不怪你,很正常。如果你是為黑而黑,那我為你惋惜,你也享受不到自由的財富。對於比特幣,個人認為不要從投機角度去看待,你可以持有一個,十年後再看看。如果不喜歡,你從此就別再去看價格,因為你遲早會回來繼續黑的……

  • 2 # 源頭的風景

    所謂比特幣也,A股也行對我的認知而言都是個賭場,有人賺錢就有人虧錢。總量卻是不變的。當總量不增加,你指望支量可以增加麼?

    賭博還維持了幾千年呢?比特幣的理論是經不起推敲的。所謂的獨立性實質是依存於各個國家的貨幣而存在的,所謂的自由性也同樣建立在各個國家的認同上的,如果真的拋開各個政府的認同,那就是數字,毛都不是。同樣傳銷也是屢禁不止的,這個8年趨勢一路向上沒關係。只是比特幣的流轉方式迎合了市場上一些資金轉移的需要,也是各國政府一種妥協的產物,如果比特幣真的影響到那個國家的核心金融政策,那個國家的比特幣就是個數字。這對國家或政府而言太輕鬆了。

    所以才能如此放縱比特幣的存在。真認為比特幣是什麼政府不能控制的,這就是個笑話。還有所謂的固定量的問題。是,比特幣的總量是固定的,可是兌換的比例不一直在變麼。這不扯淡一樣一樣的嗎。

    比特幣所建立的基礎是人們對貨幣認知的不表晰的基礎上的,隨著人們對貨幣的本質的理解加深,這個泡沫,就是爆的那天

  • 3 # 未來不是夢夢迴往昔

    首先,你所謂賺錢的“錢”,數字貨幣正在顛覆的是這個概念,您所謂的賺“錢”指的是人民幣?美元?或是其他法幣?而本質上所謂的“錢”不過是單位符號,它可以指的是人民幣,美元或是其他法幣,當然也可以是比特幣,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有人願意拿比特幣做為“錢”的符號呢?其依靠的就是它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總量恆定,無法破解,共識機制,便攜性,低延遲,低費率等等,在很多方面優於法幣

  • 4 # 劉曉博說樓市

    (-東南偏北)

    廢話不多說,直接拋結論:

    比特幣不是騙局,但是比特幣破滅只是遲早的事。比特幣從發行到現在已經累積萬倍的漲幅,其實本身的價值卻支撐不了這麼高的價格,那麼比特幣為什麼還在不斷的漲?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過高的期望價值!

    其實比特幣的定價,可以按照一個大體的框架去定價。大致可以細分為四個部分,這四部分就是比特幣的:基本價值、使用價值、優勢溢價、期望價值。

    筆者接下來再一個個跟大家講下這幾個價值的表現。

    一、基本價值就是生產該貨幣的成本價格。比特幣產生是透過計算雜湊值加密區塊賬本而產生新比特幣。而巨大計算量使用的“礦機”(計算裝置)和電費成本兩項攤下來,每枚比特幣成本現在已超過1萬元,未來還將增加,已高於黃金的生產成本。

    二、使用價值是指比特幣的真正可用性。用一種貨幣能直接買到和定價的東西越多,就越硬。比特幣自誕生起就自然被用於網際網路深網上的非法經濟的記賬交易中。據匡算,截止2016年,全球非法地下經濟規模超15萬億美元,即便其中很小比例用比特幣交易,規模也十分驚人。

    三、優勢溢價是指,比特幣獨特的有用性,使超越其他貨幣而帶來額外溢價。比特幣總量限制,不會濫發貶值,存在實際通縮。其次、區塊記賬,所有交易記錄透明可查,且不可篡改。再次、匿名隱蔽,可掩蓋資金行蹤和隱匿交易者身份。此外、比特幣無限可分,可應付各種規模的支付。最後、轉移便利。一封電子郵件跨境轉移大量財富,廉價快捷且可繞開監管。

    四、期望價值,是比特幣衝上萬美元新高的最後一層因素。也是使其脫離基本面價值走向泡沫的行為金融因素。跟所有的金融泡沫一樣,一旦某種商品、資產具有了良好的基本面價值和升值的想象空間。槓桿和炒作就會隨之而來。參與者會在擊鼓傳花的遊戲中失去理性,價格也將一飛沖天,直到數倍脫離其基本面。儘管比特幣具備前述的真實價值,但短期內價格已出現泡沫應毋庸置疑。

    而這些價值裡面,有哪個價值優勢能夠支撐2W美元的價格(目前已經突破2W美元),筆者真的只看到了一個過高的期望價值,而導致這個期望價值過高的政府,就是美國政府,其實美國的目的就很簡單,就是開放市場,然後透過比特幣吸引全球的資金。

  • 5 # 幣圈獨角獸

    虛擬幣以比特幣為例:特點就是轉賬速度快,不需要第三方平臺(銀行也是屬於第三方),利用密碼學的原理完成流轉;其存在也是由密碼學原理產生;它的存在可以簡單理解成為虛擬世界的黃金,數量有限,需要“挖掘”;

    所以有人甚至把它當做“未來黃金”去投資,但是數字貨幣現狀現在是百花齊放,常見的有:bitcoin(比特幣)、litecoin(萊特幣)、dogecoin(狗幣)、除了貨幣的應用之外,還有各種衍生應用,如NXT,SIA,位元股,MaidSafe,Ripple,Ethereum等等。讓人眼花繚亂,此時它的弊端已經開始逐漸暴露;

    現實中的黃金就是黃金,但虛擬世界中的“數字貨幣”誰才是黃金呢?

    比特幣之所以價格暴漲和暴跌其實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一個東西的價值除了其本身價值之外,更多的是是人們賦予的,簡單講就是人們認為它有多值錢,它就多值錢,技術的發展曾不斷刺激人們對比特幣的信心,再加上中國擁有全世界佔比最高的比特幣礦場,國人手中也有很大的比特幣數量(如原新東方老師李笑來,自稱持有6位數比特幣,在價格大跌後的9月15日時價至少為也23億)而且數字貨幣的去中心化,交易的便利化,和少數人掌握多數比特幣,這也讓其成為了洗錢的重要標的;

    於是,多種原因加上人為炒作,展現出了虛擬幣上漲,宛如“被看好的樣子”;

    畢竟大潮退去之後我們才知道誰在裸泳,比特幣是否能在網路中奠定“黃金”的位置?成為全世界的貨幣?那麼萊特幣呢?狗幣?山寨幣呢? 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

    最後給大家看兩張圖:

    圖一展示了四川某直接開在水電廠周圍的礦場

    圖二展示了某小型礦場;

    可見資本的投入有多大,而這這些人是絕對不希望比特幣暴跌的,而他們也擁有眾多比特幣;

    所以,您要投資虛擬幣麼? 值得思考。

  • 6 # 美冊教學小課堂

    比特幣市場行情從12月來,又有大幅下跌。追捧者相信“一幣一別墅”,懷疑者稱之為龐氏騙局、毫無意義費電的數字符號。比特幣在2017年實現近20倍的漲幅,2018年或許會有更多人和機構入場。到底怎樣認識比特幣?

    矽谷創業家兼大學教授Vivek Wadhwa最近釋出的一篇專欄,非常詳細梳理比特幣在貨幣功能以及技術上的不足,認為比特幣是20年來最危險的全球騙局。他的分析,對於各位投資者來說,是一劑難得的清醒劑。這裡做簡單介紹。

    【比特幣的故事,並不新鮮】

    上世紀90年代末,矽谷的風險投資人和紐約投資銀行家們使用了“吸引眼球”、“粘性”和“B2C”等詞語來證明網際網路公司的荒唐估值。

    他們聲稱,傳統的方法不適用於對沒有收入的網際網路公司進行估值,因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經濟體。

    相信這些人,害怕錯過淘金潮,小投資者,奶奶和爺爺,理髮師和計程車司機把他們畢生的積蓄都投資在Pets.com、Webvan和eToys等公司。

    泡沫破裂了,他們失去了一切。

    透過從主街到華爾街數十億美元的財富轉移,風投、無良的執行長和銀行家們實際上是以犧牲了數十萬普通投資者的利益為代價來使自己變得富有,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絕望。

    如今,比特幣正在重演歷史。

    這一次,不僅是美國的主要街道將輸掉一切:發展中國家也同樣如此。

    科技為了矽谷、中國和紐約的炒作者們提供了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有銀行賬戶和網際網路,就能榨取好處。

    【比特幣上漲,完全是由於投機】

    比特幣受害者正在被出售的故事是,因為我們不能相信政府發行的貨幣,那麼比特幣就是貨幣的未來。

    一名投資者將比特幣稱為“上帝賜予的禮物,幫助人類解決它用金錢製造的混亂局面”。

    PayPal的一位董事預測,在未來5到10年裡,比特幣的價格將達到100萬美元;資產管理者稱它是新的黃金。

    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是的,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會翻倍甚至翻四倍,因為比特幣的價格是純粹的投機,而這些故事也推動助長這種猜測。

    而且,當它發生的時候,沒有人可以求助,因為沒有任何政府或銀行支援比特幣;而那些正在炒作比特幣的人已經把比特幣套現,並且早已消失。

    【投機讓比特幣成為空置資產】

    比特幣的價格並不能反映其作為貨幣日益增長的用途;它反映的只是對其投機價值的海市蜃樓的需求。

    它的價格之所以上漲,只是因為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聽別人講述他們在短時間內賺了兩倍或三倍的錢——他們不想錯過。

    不成熟的投資者正在透過貸款購買比特幣。

    那些花了錢的人在看到價格隨之上漲時感到懊悔,所以他們把錢囤積起來。

    比特幣是由一個不知名的人或一群人發明的,併成為了一種數字貨幣。

    它允許使用加密技術在個人之間直接轉移資金。

    銀行分類賬分發給所有使用者,複雜的數學交易確保了交易的完整性。

    這樣的體系使得政府很難了解那些交換金錢的人的身份,因此它已經成為洗錢、販毒和腐敗的避風港。

    除了為犯罪提供便利外,比特幣還有重大的設計缺陷。

    比特幣是在預先確定的、逐漸降低的利率下被創造出來的(或“被挖掘的”),總限額為2100萬個可發行的比特幣。

    可用比特幣的增長速度與渴望購買比特幣的人的數量沒有同步,因此比特幣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

    由於其價格上漲,其“礦工”和那些從別人那裡購買比特幣的人都不願意把比特幣當作貨幣來使用。

    相反,他們坐在他們的硬幣上,等待價格進一步上漲。

    由於比特幣的供應受到限制,而且需求越來越低,比特幣不再是一種貨幣,而是一種投機性的空置資產。

    然後,技術本身就存在問題。

    首先,任何人只要能訪問比特幣密碼(或私鑰),就有權使用比特幣解鎖;失去密碼意味著所有相關比特幣的丟失,而沒有追索權。

    其次,構成比特幣的區塊鏈的線性增長,在處理和驗證交易的過程中所需的計算產生了指數級增長:曾經耗時10分鐘的交易現在需要數小時。

    第三,隨著比特幣交易費用在25美元以上徘徊,支付5美元需要花費30美元。

    這顯然不是一種可行的數字貨幣。

    對地球來說最令人擔憂的是驗證交易現在需要的能源消耗。

    每筆交易耗電250千瓦時,夠一個西方普通家庭供電9天。

    中國已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比特幣礦業國家,一些省份為礦商提供了極廉價的能源。

    數字貨幣肯定是未來的趨勢,但其他選擇比比特幣更有意義。

    或者印度的統一支付介面,這使得它可以在幾秒鐘之內將錢轉移到人們之間——不收取任何費用。

    這就發生在銀行與銀行之間,提供客戶支援和安全保障,而且幾乎沒有什麼開銷。

    這些都是更好更簡單的方法。

  • 7 # 區塊鏈內參君

    比特幣解決的去中心化,解決信任的問題。目前已經慢慢開始商用,不錯在騙局,但是現在被人為的炒作,價格很高了,而且很多1co,內參君提醒大家,勿必清醒。

    要看到比特幣的商用價值,但是切勿受到輿論等影響,不要炒幣!

  • 8 # 木秀於林abcdefg

    在俄羅斯人馬伕羅季建立的mmm金融互助社群進入中國的瘋狂的時代裡,曾經流行這樣一個理論,即貨幣流通產生利潤。許多進入社群的會員對此深信不疑,抱括我自己。而當它執行不下去時就採取一種叫什麼“重啟”模式,把原有的資金凍結,從新組織資金進入新一輪的投注,以此類推。結果是會員第一輪資金被套牢,要用新的資金去救贖,結果第二輪資金又被套牢……

    貨幣流通產生利潤是不假,這也是市場執行的規律。但他的前提是貨和幣,不是單一的幣在流通。mmm月息30/100相當誘人,.但它只是人民幣在會員之間流動,並沒有產生看得的利潤。所以它的結局只能是崩盤!中國上千萬人被騙,悲催啊……

    數字貨幣是個好東西,區塊鏈也是市場發展的趨勢,但它必須建立在強大的背景下執行,而不是單一數字在交流。比特幣瘋狂的爆漲或爆跌,都是人為地在操縱,而不是市場執行的規律。因此它只是那些騙子們進行斂財的工具,使那些想一夜暴富的人成功地接盤,最終成為接盤俠!

  • 9 # 悲了傷的白犀牛

    關於區塊鏈,關於比特幣,從來不缺批評的聲音,如,此前英國經濟學家Richard Jackman就表示,按照當前比特幣的交易頻率,一枚比特幣的價值充其量只有20美元。但如果你去查詢下今天此刻比特幣的價格,你會大吃一驚,每枚單價在10000美元左右,相比Jackman評估價格溢價500%。

    而有些觀點甚至更加悲觀,被稱為“末日博士”的紐約大學經濟學家魯比尼在接受彭博電視的採訪時表示,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泡沫,是“所有泡沫之母”。末日博士不光批判比特幣,對區塊鏈技術也深惡痛絕。他認為,“區塊鏈技術已經存在10年了,唯一的應用就是數字貨幣,這是一個騙局。”

    好吧,那如果說比特幣是一場騙局,那到底誰是隱藏在背後的“黑手”呢?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最近,根據一些分析機構的資料,這個問題似乎有了比較集中的懷疑物件。

    不久前,著名投行伯恩斯坦公佈了一份估測報告,據他們估測,一家名為位元大陸的中國公司在2017年裡透過供應挖礦用的礦機,賺取了經營利潤35億美元左右,可以說位元大陸幾乎壟斷了全球挖礦機晶片市場。當然,這35億美元的利潤不光是來自於銷售礦機,還來自於他們自己努力挖礦。

    35億美元的利潤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人民幣221億元。可能大家對這個數字沒有太大的感覺,我舉幾個例子來比較一下大家就會感受到這個數字的驚人了。

    我們先來看著名的BAT:由於最新的年報資料還沒公佈,我們看前一年的資料,阿里巴巴2017財年的淨利潤為412億元,騰訊2016年利潤為414億元,而百度利潤僅為116億元。而京東2016年利潤僅為10億元。另一個牛逼哄哄的神級企業華為2016年也不錯賺了370億元。所以,如果光從利潤上看,這家以賣礦機和挖礦為主業的企業甚至已經有資格躋身BAT行列。

    然而這樣的一家企業卻似乎對人們的生活沒有任何的幫助,它沒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也沒有幫助我們去開創新生活,它就像隱藏在角落裡的一隻怪獸,很龐大,但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所以,基於以上,很難不讓人們去“懷疑”——是他們在策劃了這場“騙局”嗎?甚至有人猜測位元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實際上就是傳說中的中本聰,最起碼他跟中本聰有著密切的聯絡。

    當然,以上都是帶著娛樂性的猜測。我們當然不希望比特幣是一場騙局,我們希望有一些新的東西去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

  • 10 # 最美詩界

    我是聽過這個東東,據說現在漲了好多倍,最早玩的人都賺的盆溢缽滿。偶然就會後悔那麼一下子,當時自己如果下手放膽去玩,成為土豪也說不準。關於它是不是騙局,目前也是眾說紛紜,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各執一詞,吵得江湖亂攘攘。各方大佬大神大咖左分析右定義,反正是玩的繼續在玩,放棄的自然放棄,觀望的還在觀望,羨慕的眼紅嫉妒。這個網路的時代,註定要出現許多難以理解的東西,要說騙,不準確,要說沒騙,也不全面。飛速發展的社會一直好像就是在大多數人不理解的情景中日新月異。勝者為王,話語權一直掌握在少數成功人士的口中。咱既不懂經濟,也不懂金融,理解不了社會,解讀不清趨勢,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貪不想,守緊自己的口袋,永遠記住一句話:社會太複雜,投資需謹慎。錢難掙,難掙錢,天上的餡餅喂不飽凡人的肚子!你說是不是就是這個理!

    祝愉快!

  • 11 # 烙鐵123

    一個IT工程師加上一百萬就能創造一種幣,國內已產生了很多種。國家印鈔還能促進經濟發展,這玩意卻在憑空浪費寶貴的能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曉明任店長的《中餐廳》第三季要涼涼了嗎?